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基本颜色词的文化透视与及其翻译-郝艳萍

中西基本颜色词的文化透视与及其翻译-郝艳萍

中西基本颜色词的文化透视与及其翻译-郝艳萍
中西基本颜色词的文化透视与及其翻译-郝艳萍

sing the blues(垂头丧气等。蓝色还有下流、色情的引申义, 如blue

film(色情电影。

5.白色与white

汉语中, “白” 自古被用来象征纯洁、高雅、明净等, 如洁白如玉、

清白无邪、白衣秀士等; 古代还将白色禽兽归为祥瑞之物, 如白鹿、白鹤、白雁等; 白色代表凶丧, 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 西方为白虎, 西方是刑天杀神, 主萧杀之秋, 白色是枯竭、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象征死亡、凶兆; 汉语中的 “红白事”

中的白事就是丧事, “素服送终” 就是白衣戴孝的意思。

在西方, 婚礼的婚纱是白色的, 象征爱情的纯洁与珍贵。 “White”

一词的联想意义有些已经超出汉语 “白色” 的意义范围, 如a white day(吉日、 white night(不眠夜、 white-headed boy(宠儿、 a 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 white horse(大海的波涛、 white hands (清白无辜等。

6.黑色与black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憨直、深沉、神秘等, 京剧脸

谱中的黑脸有包公、张飞、李逵等; 黑色用来形容人奸诈、阴险, 如黑心肠、

幕后黑手等; 引申义为非法、欺骗, 如黑车 (无驾驶牌照的车辆、黑市

(卖假货的市场、黑名单 (列入被抓捕的名单等。在西方, 黑色通常是严肃、

谦虚和隆重的象征, 西方的文化意识中 , 黑色经常是 “不好的” 、 “坏的” 和

“邪恶的” , 如black economy (非法经济、 black market(黑市、 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日子等; 象征气愤和恼怒, 如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 look black at sb(怒目而视等; 黑色是死色, 为丧礼的专用色彩。英语中

与黑色相关的习惯用语有black and blue(遍体鳞伤、 black eye(青

中西基本颜色词的文化透视与及其翻译

郝艳萍王晓燕

摘要:中西基本颜色词数量有限, 由于其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使颜色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现通过对中西基本颜色词

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透视, 总结了有关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以期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进行文化沟通。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透视; 翻译

作者简介:郝艳萍 (1983- , 女, 蒙古族,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 王晓燕 (1972- , 女, 陕西西安人, 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副教授。 (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 05-0198-02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1.05.102

外语教学与研究总第192期

肿眼眶、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black dog(不开心、 swear black is white(强词夺理、 blackmail (敲诈等。

二、中西基本颜色词的翻译

中西基本颜色词由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同, 在翻译时, 译者

应对其隐藏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深入钻研。翻译家Nida 就曾说过,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近些年随着国外翻译界的 “文化转向” , 翻译更多地摆脱了以往的语言学模式, 而更关注于文化背景和文化语境, 作为颜色词的翻译, 同样重要。

因此在翻译颜色词时, 要注意它们的特定含义,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 “信” 、“ 达” 、“ 雅” 。颜色词的翻译大致有以下四种方法。

1.直译法

属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东西就可以直接翻译, 如white house(白宫、 blood

red(血红等。

(1 The beach is overhung by b lack cliffs.海岸因黑色的悬崖而突起。

(2 At twilight the blazing orange sunset turned into a muted pink.黄昏时分 ,

鲜艳耀眼的桔红色落日余辉变成了柔和的粉红色。 (3 The picture of the

well-dressed, pink-cheeked losing his heart to Ethel in this environment was hard to take seriously.(Ibid 这种环境总不会叫人相信这位衣冠楚楚、脸色红润的医生,

竟会被埃迪尔勾魂摄魄吧。

2.换词法

换词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颜色词文化含义有差别时, 需要用

读者熟悉的目标语中的颜色词或其它词来替换源语中的颜色词, 使

之更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的方法。如:black tea(红茶、 green eye (红眼病、 blue revolution(即性解放或淫秽读物泛滥、 blue joke (猥亵的笑话、 greenback

(美钞、 greenhouse (温室、 greenroom (演员休息室、 on a green old

age(年老而精神很好、 white elephant (昂贵而无用的东西、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白痴 (idiot 、黄道吉日 (lucky day 、黄袍加身 (to be raised to the purple 等。汉语中的 “黄色” 有淫秽、下流的意思, 译成英语时, 则不能用“yellow” 而可以用如下几个英语词汇:trashy (低级无聊的、 pornographic (色

情的、 obscene (淫秽、猥亵的、 filthy (淫猥的、 vulgar (庸俗下流的等。

(1 But in this country she could have forever white teeth and color in her hair.(Ibid 但是在这个国度, 她可以永带两行翠玉, 头顶青丝。

(2 A direct attack, a positive leer, blatant ugliness to her face-these never touched her.(Flannery O’ Connor:Good Country People 当面骂她, 加以白眼,

公开奚落, 她却无动于衷。

(3 His face was neither bright nor dark, neither alive nor dead, neither ready nor resigned.(Ray Bradbury:The Vacation 他的模样, 既非精神焕发, 亦非忧郁不堪;

既非生气勃勃, 亦非死气沉沉; 既非敢想敢做, 亦非逆来顺受。

(4 Then I happened to notice Ethel and saw that her color was high, that her eyes were bright, and that while she was not on she was saying. (Ibid

接着我偶然注意到埃迪尔脸色绯红, 目光炯炯, 嘴里

说着赞赏纽森姆太太那双新鞋的话, 其实心不在焉。

3.省色或增色法

增色法是指在源语中本没有出现颜色词, 但译者可根据目标语

的表达习惯增加一个或几个颜色词以达到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艺术效果的方法,

使译文在表达上更生动、活泼。

(1 约翰怒气冲冲。 John is red with anger.

(2 He didn't try in vain.他没有白干。

(3 Her eyes became moist.她眼圈红了。

(4 The staffs confront each other with a show of passion and drama, sometimes over inconsequential matters or over a mere linguistic difference.职员们有时为了

一些枝节问题或仅仅为了一个字眼而争论得面红耳赤, 剑拔弩张。

省色法则相反, 在很多情况下 , 源语中的颜色词所表达的是一

种象征意义或引申义, 在目标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颜色词, 为

了准确传达作者思想, 译者需要改用其它表达方式, 采用目标语

中意义相同却不带颜色词的词语来代替源语中的颜色词, 而源语

中的颜色词则要省去。如:look blue(看起来闷闷不乐、 green with jealousy

(醋意大发、 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 wedding and funeral (红白喜事、red-letter day(重要的或值得纪念的日子、 yellow-bellied (胆小懦弱的、 come ou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