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练习内容:必修3第3章

一、单项选择题

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资源趋于枯竭。目前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是其主战场。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a】1.河西走廊能够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风-电能源丰富

B. 油-电能源丰富

C. 水-电能源丰富

D. 煤-电能源丰富

【b】2.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风力

D. 太阳辐射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

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

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

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3.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蒸发较弱

B. 地下水位高

C. 地形平坦

D. 降水丰富

【c】4.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 2月—4月

B. 5月—7月

C. 8月一10月

D. 11月一次年1月

【b】5.琼莱运河建成后()

A. 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

B. 埃及水资源减少

C. 尼罗河输沙量减小

D. 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3的国土面积。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6.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劳动力成本上升

B. 廉价进口商品的拥入

C. 荷兰货币的升值

D. 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b】7.“荷兰病”后遗症的突出表现是( )

①农业份额下降②经济增长乏力③人口老龄化④失业率上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8.下列“荷兰病”药方,最为“对症”的是( )

A. 降低国民福利水平,增加税收

B. 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C. 开发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

D. 加强地质勘探,增产天然气

读下图“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完成下面小题。

【b】9.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

A. 防洪减灾

B. 美化城市环境

C. 开发水利资源

D. 保障航运

【b】10.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稳定灌溉水源③减少洪涝灾害④增加土壤肥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11.对该流域进行实时动态的水质监测,主要依靠()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数字地球

D. 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b】12.美国与日本相比( )

A. 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 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C. 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D. 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a】13.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 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 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 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 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b】14.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

A. 大洋洲、西欧

B. 东欧、东南亚

C. 中亚、西亚

D. 东亚、南亚

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注:坡度=落差/水平距离。

【c】15.图中适合建设水电站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b】16.关于图中各河段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一修筑梯田

B. ②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C. ③一开发水电

D. ④一建矿泉水厂

下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c】17.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为50亿立方米时的湖泊面积约为( )

A. 1100平方千米

B. 1500平方千米

C. 1800平方千米

D. 2000平方千米

【c】18.导致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养殖②泥沙淤积③围湖造田④气候变暖⑤引水灌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二、综合题

【c】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以此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美国佛罗里达州基西米河1962-1971年的河道渠化工程(图),将本来蜿蜒的天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提高了河道的排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只有大约1/3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

(1)说明基西米河在1962-1971年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

(2)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提出恢复河流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4)推测基西米河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c】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雅鲁藏布江谷地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中游河段河谷宽窄相间,在干支流交汇处多宽谷,河道多分汊,形成辫状水系。下图为西藏南部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单位:%)分布图。

辫状水系是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下左图为上图甲地河道辫状水系景观图。下右图为拉萨城区示意图。

(1)描述藏南地区云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析图中甲河段辫状水系形成的自然条件。

(3)拉萨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同步练习(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A C A A 6-10 D C B A C 11-15 B B C C C

16-18 B C A

二、综合题

19.【答案】(1)该地区降雨量,河流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有明显的水位季节变化;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河水经常漫过河岸,洪灾多发。

(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水流失去了大面积漫滩的机会,两岸原有的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部分原有河道因为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状态;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修建拦河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4)生态修复后,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需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20.【答案】(1)原因:夏季多冬季少(5-10月多,11-次年4月少);东多西少该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气流沿河谷上升,易成云致雨(该地夏季空气对流运动强,易成云致雨);东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于西部。

(2)条件:河流含沙量大;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降水季节明显,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原因: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带相对温和;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可节省建设成本;沿河供水容易;河谷地带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

【解析版】

1.A 2.A

【解析】本题组考查河西走廊风力发电条件。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晴天多,温差大,风力大,风能丰富,其南北两侧高大的地形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速,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

1.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2.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由于河西走廊南北两侧是高大山脉,中间形成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狭窄通道,玉门处于“通道”西侧,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速。故选A。

3.C 4.A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非洲的地理知识,掌握热带草原地区的气候特点。3.从图中看等高线稀疏,可以判断苏德沼泽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积水;热带地区蒸发较强,地下水位高是积水的结果,不是原因,本区降水并不丰富,选择C。

4.苏德沼泽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2月—4月是干季快要结束时期,5月湿季将来临,水量增多,所以此时段面积最小选择A。

5.琼莱运河建成后尼罗河上游水量增加,季节变化小,盆地可耕地增加,A对;埃及水资源增加,B错;尼罗河输沙量增加,C错;航运增加,苏德沼泽水质变差,D错。

6.D 7.C 8.B

【解析】6.由材料可知,荷兰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主要是由于天然气田的发现,使得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会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外国的廉价制造业产品大量涌入会使得本国制造业受到冲击,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很快,荷兰货币升值,也会使得制造业受到打击,而国际制造业消费

市场并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

7.由材料可知,“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道症,称为“荷兰病””。资源枯竭对于农业生产影响不大,由于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后会导致严重依赖资源产业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经济增长乏力,①错、②对。人口老龄化是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导致的,与资源经济关系不大,③错。制造业受到冲击及资源枯竭,会导致失业率上升,④对。故选C。

8.由材料可知,“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道症,称为“荷兰病””

荷兰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的,而降低国民福利水平,会导致社会秩序变化,也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A错。可以发展新兴产业和集约化农业,促进经济发展,B对。荷兰病的产生与环境没有关系,C错。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即便是加大勘探力度,最终也不会避免荷兰病的发生,D错。故选B。

9.A 10.C 11.B

【解析】9.从图中看甲的作用是建设预警系统、治理河道和加固堤坝,可知甲的含义是防洪减灾,A正确。10.从图中看水利工程可稳定灌溉水源、减少洪涝灾害,C正确;水利工程不会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土壤肥力。

11.遥感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对该流域进行实时动态的水质监测,主要依靠遥感技术,B正确。

【点睛】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者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12.B 13.C 14.C

【解析】12.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早期能耗增长速度比日本快,A错误;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B正确,能源利用率低于日本,C错误;美国能耗先增加后降低,日本能耗缓慢增加,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3.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技术落后,采用粗放式的生产,能源利用效率低。故答案选C项。

14.“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其中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但光热资源丰富,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以“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要求学生平时复习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学会知识迁移,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理范围,理解战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15.C 16.B

【解析】15.坡度=落差/水平距离,故坡面的垂直高度即落差等于坡度与水平距离的乘积。图中比例尺相同,则将图上距离与坡度的乘积进行比较得出①河段落差最大。且位于其下游的丙处水量较大,所以丙处最适合建设水电站。

16.①处坡度太大,不宜修筑梯田;③处落差小,不宜开发水电;④处位于河流下游,水质不佳;②处位于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河流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水土保持,可建立自然保护区。17.C 1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人类对湖泊的影响。读图中的信息是关键,要搞清楚各条曲线的含义,熟悉人类对湖泊的影响。

17.根据横轴找出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数值,做垂线与50年代洪泽湖水位-容积曲线相交,得出水位为14米,做水平线与洪泽湖90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曲线相交,过交点向下做垂线,对应的湖泊面积为1800平方千米。

18.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可知相同水位条件下,后期湖泊的面积和容积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湖泊淤积和萎缩,包括围湖养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与气候变暖无关,引

水灌溉各年代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

19.【解析】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恢复河流生态措施。

(1)出于防洪的需要基西米河在1962 ~1971 年进行了渠化,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渲泄洪水的目的。故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从影响洪灾多发的因素分析。具体可从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弯曲等方面分析作答。

(2)建水利工程需要在充分论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基础上进行建设,根据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方面的影响: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两岸原有的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部分原有河道因为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方面的影响: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渠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 美国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基西米河生态修复试验, 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包括改变上游水库的运用方式,塑造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来流条件;修建拦坝,人为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的湿地;回填被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状态;拆除部分水库,恢复河流原有的水位季节变化等,以便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水文水力条件, 进而修复其生态环境系统。

(4)推测生态修复后,防洪的渠化工程撤除了,可能出现洪涝灾害,淹没河流沿岸土地和居民点;生态修复工程需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20.【答案】(1)原因:夏季多冬季少(5-10月多,11-次年4月少);东多西少该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气流沿河谷上升,易成云致雨(该地夏季空气对流运动强,易成云致雨);东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于西部。

(2)条件:河流含沙量大;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降水季节明显,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原因: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带相对温和;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可节省建设成本;沿河供水容易;河谷地带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

【解析】(1)图示藏南地区东多西少;该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东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于西部,气流沿河谷上升,易成云致雨(该地夏季空气对流运动强,易成云致雨);所以云量夏季多冬季少(5-10月多,11-次年4月少)。

(2)辫状水系是多分支、宽深比大、弯曲度小、散乱无章、变化迅速的河道;该段河流含沙量大;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降水季节明显,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拉萨沿着拉萨河谷分布的呈条带状;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带相对温和;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可节省建设成本;沿河供水容易;河谷地带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

【点晴】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辫流所以有这些特征主要是因为流量不稳定,暴涨暴落,相对于流量而言,含沙量很大,并且不均一。当洪峰到来时,这种河流迅速拓宽它的河床,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洪峰过后,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这样,到下一次枯水位时就会看到槽道的分布面目全非,有的槽道作了大幅度的迁移,因此这种河道也称为游荡型河道。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X)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V) 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X)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V)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V) 6、教师即课程。(X)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V) 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X) 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X) 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V) 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V) 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V) 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V) 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X) 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 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X)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 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V) 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V)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6个】 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7、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统计与概率】 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以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课堂同步训练(全册)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课堂同步训练(全册)附:答案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 二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三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10 老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10老王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翳.(yì)滞.笨(zhì) 荒僻.(bì) 镶嵌.(qiàn) B.螺.(luó) 侮.辱(wū) 愧怍.(zuò) 绷.带(bēng) C.攥.(zuàn) 惶.恐(huánɡ) 塌.败(tā) 凑.合(còu) D.伛.(qū) 骷.髅(kū) 抱歉.(qiàn) 体悟.(wù) 2.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字母)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远 B.荒僻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A.坍塌 B.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第(1)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在门口。 4.《老王》这篇散文以为线索,写出了车夫老王的“”和“”,含蓄地提出了的社会问题。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5.简要概括选文的中心内容。 6.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7.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8.作者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那盆水仙花 杨聪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组第12课《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组第12课《为人民 服务》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īng wàng yǐ jīng chéng jì aī sī xī shē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哀________ 悼________ 旺________ 领________ 彻________ 衷________ 掉________ 汪________ 邻________ 砌________ 3.选词填空。

简短简洁简练简明 ①用词________、准确、生动,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②张老师的板书总是很________,又好看又好记。 ③他在会上作了一个________的发言。 ④电视里正在播放________新闻。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 ③我们今天________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________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④今后我们的队伍里。________死了谁,________是炊事员,是战士,________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5.按原文填空。 人总是要死的,但________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的说过:人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为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替________卖力,替________人民和________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还轻。________同志是为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还要重的。 6.缩句 ①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 ②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③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二、阅读理解 7.按原文填空,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会兴旺起来。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 ________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________一定会兴旺起来。(2) 解释“精兵简政”一词的意思。 (3)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这个段落补充完整。 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或________。 (4) 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人?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同步训练卷3.白杨(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同步训练卷 3、白杨 一、选词填空。 浏览审阅询问咨询简单简略 1、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2、他不是普通的(),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3、辅导员()了我们小队的活动情况。 4、这次考试题很(),我一会儿就写完了。 5、他把那个人的生平()地告诉了我。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挺:A、直立,高耸; B、量词; C、很; D、伸直,凸出; E、勉强,支撑。 挺胸()花挺香()挺拔()一挺机枪() 2、沉:A、沉入水中; B、程度深; C、镇定,稳重; D、分量重 沉重()沉思()沉住气() 3、白:A、清楚,明白; B、没有效果; C、说明,陈述; D、像雪的颜色 白发()表白()真相大白()白给() 三、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 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哪有这么大的伞?(改成陈述句)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缩句) 3、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仿写句子)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换种说法,意 思不变) 5、大雁飞。(扩句) 6、爸爸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缩句) 7、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改为比喻句) 五、修改病句。 1、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2、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地升起。 3、这篇寓言对我很感兴趣。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

10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10古诗三首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燕.山(yān yàn)相似.(shìsì) 还.是(hái huán) 坚劲.(jìn jìng) 焚.烧(fán fén) 任.凭(rèn rén) 二、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拢络清秋B.捶炼青山 C.凿开烈火D.焚烧东西 三、根据诗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烈火焚烧若等闲 ..。() ①平常②随便③无端 2.石灰吟.。() ①唱,声调抑扬地念 ②古代诗歌的一种 ③呻吟,叹息 3.要留清白 ..在人间。() ①干净,没有污染②高尚的节操 4.任.尔东西南北风。() ①任凭②承受③无论 四、下面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要留/清白/在人间 C.咬定/青山/不放松 D.立根/原在/破/岩中 五、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的意思是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诗中把沙比喻成霜雪,把弯月比喻成银钩。() 2.《竹石》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它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3.《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4.“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5.文中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精神品质。() 六、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诗句。 1.竹子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磨炼和打击,更加挺拔有力,任凭你从东西南北刮来的风如何吹。()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九年级语文互动答案

新课标同步互动训练 语文九年级 第一单元 ? 1 项链 ?一、1 。骇鸩柬誊伧觑赔镯黯 肴秽惶2 。略 ? 3 (1)《《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法批判现 实莫泊桑短篇小说巨匠(2) 项链梦想收 到请柬借丢赔点明项链是赝品4 、 B5 、A ?二(一)1 、C 2 。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 如愿的心情3 。唯恐对方不借4 。(1) 发现 项链时高兴(2) 开口借时的担心(3) 借到后 的狂喜5 ,语言、行动描写 ? ( 二)1 。生活境况、生活习惯有所改变,艳 羡贵妇人地位和生活的虚荣心始终没变。 ? 2 。只要路瓦栽夫人生活的环境不变,她的 性格也会依旧,即使不发生“丢项链”的 事,也还会发生“丢”别的什么东西的事, 仍会有相似的结果。 ? 3 。孤立地看,作者的这一议论不无道理, 但作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偶然中有 必然,夸大一件事的偶然性是不恰当的。 ? ( 三)1 。反衬路瓦栽夫人已经变成一个粗壮耐劳

的穷苦女人。 ? 2 。无限感慨的心情,删节号表现出这些感慨。 一言难尽。 ? 3. 毫不掩饰( 没有做作和虚伪) ? 4 。这时的她已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成了为 明确生活目标而奋一言难尽。斗的女性,心态 平和、自豪,女主人公已经完成了性格的渐变 过程,心理成熟了。5 、A6 、C 7 、略 ? ( 四)1. 表层含义:①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 ②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深层含义:① 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②指父亲把一 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③指 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 2.(1)“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 荀的态度,突出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2) 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 父亲的脸,用枯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地刻 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 亲的艰辛与劳累。示例二:运用外貌描写的手 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细致的刻画, 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 艰与劳累。 ? 3. 示例:爸爸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您不辞辛劳,

七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 二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 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6.D7.C8.C9.B 二10.ABCD11.ACD 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开皇之治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的治世是指: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 (三)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新课标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习题 一、(每空1分,计 20 分)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3、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转为比较关心学生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等四个方面。 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和问题性。 7、认知建构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和建构性原则。 8、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教育理念。()。 二、判断。在正确的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打×。每个1分计5分。 1、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六课程改革。( ) 2、我国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四级课程管理。( )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 4、教学观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条件太差() 三、选择。(每个3分,计21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 )为重点. (1)创造能力 (2)创新精神 (3)道德素质 (4)实践能力 A.(1)(2) B.(2)(4) C. (1)(3) 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加德纳 B.比纳 C.西蒙 D.斯坦福、E、约翰森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 )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影响每个人智能发展的因素有() A、个人成长经历 B、先天资质 C、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6、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性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

二次函数课堂同步练习题1

1、二次函数 1.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通过仪器观察得到小球滚动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的数据如下表: 写出用t 表示s 的函数关系式。 2. 若() m m x m m y -+=2 2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3. 用100cm 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扇形,试写出扇形面积S (cm 2)与半径R (cm )的函数关系式。 4. 已知二次函数),0(2 ≠+=a c ax y 当x=1时,y= -1;当x=2时,y=2,求该函数解析式。

5.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若边长增加x ,则面积增加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6. 富根老伯想利用一边长为a 米的旧墙及可以围成24米长的旧木料,建造猪舍三间,如图,它们 的平面图是一排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1) 如果设猪舍的宽AB 为x 米,则猪舍的总面积S (米2)与x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 请你帮富根老伯计算一下,如果猪舍的总面积为32米2,应该如何安排猪舍的长BC 和宽AB 的长度?旧墙的长度是否会对猪舍的长度有影响?怎样影响? 2、函数2ax y =的图象与性质 1. 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21x y = ;(2)2 2 1x y -=。

根据图象填空:(1)抛物线2 2 1x y = 的对称轴是 (或 ) ,顶点坐标是 ,抛物线上的点都在x 轴的 方,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该函数有最 值是 ; (2)抛物线2 2 1x y - =的对称轴是 (或 ) ,顶点坐标是 ,抛物线上的点都在x 轴的 方,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该函数有最 值是 ; 2. 已知函数()4 22-++=m m x m y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求: (1) 满足条件的m 的值; (2) m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底点?求出这个最底点,这时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 m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 对于函数2 2x y =下列说法:①当x 取任何实数时,y 的值总是正的;②x 的值增大,y 的值也增 大;③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图象关于y 轴对称。其中正确的是 。 4. 二次函数1 2 -=m mx y 在其图象对称轴的左则,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求m 的值。

课后同步训练答案

学习情境一磋商准备知识测试一、单选题1、A 2、D 3、D 4、B 5、C 6、B 7、D 8、C 9、B、10、D 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D 3、AB 4、ACD 5、ABC 6、CD 7、ABCD 8、CD 9、AB 10、CD 三、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对7、错8、对9、对10、错情景再现1、美国谈判专家卡洛斯向两千多名谈判人员进行的实际调查 表明一个良好的谈判者必须坚持“喊价要狠”的原则若卖主的喊价较高则往往能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若买方出价低则 往往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的实验也证明告诉磋商人员最优期望目标和最低期望目标比只告 诉他们最低期望目标效果要好得多。以及调查与实验说明了什么请分析。答在具体的商务谈判中虽然最优期望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但作为谈判初始阶段的一种策略能够 在谈判桌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项商务谈判都有确定的一个最优期望目标。2、某制鞋厂生产了一种海蓝色的涤纶坡跟鞋在本地很受欢迎。鞋厂根据市场反映给外地的一家大型鞋帽商场发货5000双。时隔不久商场来电要求退货。厂家很快派人赶赴这一城市经初步调查生产地与这一消费 地风俗习惯不同该城市市民认为这种鞋的颜色不太吉祥因 此鞋上市后几乎无人问津。制鞋厂于是决定召回海蓝色的鞋并委托调查机构对该城市的鞋类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假如你是调查机构的一员你将如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大致包

括哪些。答进行案头和实地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如该地的风俗习惯是怎样的消费者对磋商商品的态度如何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喜欢这种鞋子的消费者的数量有多少其结构如何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是多少消费者购买力强不强潜在需求量大不大将会呈什么样的消费趋势。3、强生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婴儿用品生产公司公司想利用强生公司在婴儿用品市场的高知名度开发婴儿用的阿司匹林产品但不知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由于强生公司有一些关系较好的市场调查样本群体且问题比较简单但需由被调查者做出解释故决定采用费用较低的邮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通过邮寄方法的调查分析强生公司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该公司的产品被消费者一致认为是温和的这种反应顾惜和强生公司所做广告的宣传效果相一致但温和并不是人们对于婴儿用阿司匹林的期望。尽管婴儿用阿司匹林可能不具有很好的疗效。为此强生公司认为如果开发这样一个产品并做出适合产品的宣传就会损坏整个公司的形象和多年努力的结果。如果按以往的形象做出宣传又无法打开市场。因此强生公司最终决定放弃这个产品的开发。这一个案给你什么启示答启示有以下几点邮寄问卷法很容易费用较低。2在邮寄问卷中可以询问很多的问题。3邮寄问卷可以询问较长系列的层级式问题。4在邮寄问卷中可以毫无顾忌地问一些敏感的问题。5无需对调查人员进行专

新课堂同步训练

新课堂同步训练 字词积累 看拼音,写词语。 bēn pǎo dǒu dòng yī rán xī wàng ()()()()jīng xīn mò fáng cūn zi pīn mìng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寸____()方____()斗____()____() ____() ____()按要求写词语。 描写心情的词:快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含有“千”“万”的词:千呼万唤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阅读闯关 选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至少三个) ●友情提示:你参加过体育比赛吗?如果没有,你也一定看过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场面吧。先仔细想一想,再写一段通顺的话。 拼命直冒汗鼓起勇气胜利紧张 气喘吁吁激烈加油露出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______________,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__________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______,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__________了。牵线人____________地跑起来。风筝 ____________,在空中翩翩____________,我们快活地____________,在田野里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找出描写放风筝时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1. 我们放风筝带领老师郊外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挨挨挤挤的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荷叶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舞台 资料快递。 潍坊——鸢都 潍坊制作风筝很出名,因此,它被称为鸢都。 其实,有好多城市都有别称,如:

高二数学下册同步检测训练题10

同步检测训练 一、选择题 1.△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7,BC =5,CA =6,则AB →·BC →的值为( ) A .19 B .14 C .-18 D .-19 解析:cos B =AB 2+BC 2-AC 22×AB ×BC =49+25-362×7×5 =19 35, ∴AB →·BC →=-BA →·BC →=-|BA →|·|BC →|cos B =-7×5×1935=-19.故选D. 答案:D 2.△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p =(a +c ,b ),q =(b -a ,c -a ),若p ∥q ,则∠C 的大小为( ) A.π 6 B.π3 C.π2 D.2π3 解析:∵p ∥q ,∴(a +c )(c -a )-b (b -a )=0, 即c 2-a 2-b 2+ab =0,a 2+b 2-c 2=ab , ∴cos C =a 2+b 2-c 22ab =ab 2ab =12,∴C =π 3.故选B. 答案:B 3.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测站C 的距离都等于a km ,灯塔A 在观测站C 的北偏东20°方向,灯塔B 在观测站C 的南偏东40°方向,则灯塔A 与B 的距离为( )

A .a km B.3a km C.2a km D .2a km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知∠ACB =180°-20°-40°=120°, 又CA =CB =a km , ∴∠CAB =∠B =30°.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 得AB =AC sin ∠ACB sin B =2a ·32=3a (km). 即灯塔A 与B 的距离为3a km.故选B. 答案:B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 ,B ,C 测得一建筑物的仰角分别为30°,45°,60°,且AB =BC =60 m ,则建筑物的高度为( ) A.15 6 m B .20 6 m C .25 6 m D .30 6 m 解析:由题图知,P A =2h (h 为建筑物的高度),

高中英语同步系列练习题及答案:Unit人教新课标必修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同步系列练习题【8】及答案:Unit2(人教新课标必修4)Working the land 同步练习(八) 一、单项选择 1. Justin kicked the ball into his own goal. It was_________ his stupidity _________ we won the game. A. thanks to; that B. thanks for; that C. thanks to; which D. thanks for; which 2. You are_________ you think you are! A. not half as cleverer as B. not half as clever as C. as not half cleverer as D. as not half clever as 3. Mr Ii was not_________ what John said at all. A. satisfied at B. satisfactory with C. satisfied with D. satisfactory at 4. lisa would rather _________ at home than _________to the cinema. A. staying; going B. staying; go C. to stay; to go D. stay; go 5. You should get yourself_________ carefully. A. used to work B. used to working C. be used to work D. used for working 6. This kind of fish_________ oil, which is good for people who have heart trouble. A. is rich in B. is rich with C. is rich at D. rich in 7. She insisted that she_________ at the meeting. A. was present B. present C. be present D. is present 8. But_________ they grow they make sure that what is left in the ground after harvesting_________ a natural fertilizer for the next year's crop. A. whatever; become B. whichever; become C. whatever; becomes D. whichever; becomes 9. John prefers_________ alone rather than _________with his co-workers in his spare time. A. to stay; gossip B. staying; gossip C. to stay; gossiping D. to stay; to gossip 10. Organic farming also_________ crops growing with natural rather than chemical fertilizers. A. refers to B. refer on C. refers with D. refer at 11. It is so nice_________ here with you. A. to sit B. sit C. sitting D. sat 12. Although he can_________ play his violin, he still listens to violin music. A. not longer B. no longer C. no more D. any more 13. —Have you finished_________ the book?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 试题全册

3.1.1认识东西南北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太阳每天从( )面升起,从( )面落下。 3.指南针红色的针指向北面,白色的指针指向( )面。 4. 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背后边是( )面,你的右边是( )面,你的左边是( )面。 5. 一般树叶茂密的一侧是( )面,稀疏的一侧是( )面; 树的年轮比较密的一侧是( )面,比较宽的一侧是( )面。 二、选一选 1.王叔叔下班回家往北走,他的右边是( )面。 A 、西 B 、东 C 、南 D 、北 2.东与( )相对,南与( )相对。 A 、西 B 、东 C 、南 D 、北 【拓展练习】 1.下面是几个小动物的家的平面图。请你根据以下提示把它们送回家。 小鸭住在小熊的东面;住在小熊北面的是小猫;小猴住在小熊的西面;小兔住在小熊的南面。 【学习评价】 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 .地图上通常是按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绘制的。 2.太阳每天从( 东 )面升起,从( 西 )面落下。 3.指南针红色的针指向北面,白色的指针指向( 南 )面。

4. 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背后边是(西)面,你的右边是 (南)面,你的左边是(北)面。 5.一般树叶茂密的一侧是(南)面,稀疏的一侧是(北)面;树的年轮比较密的一侧是(北)面,比较宽的一侧是(南)面。 二、选一选 1.王叔叔下班回家面对夕阳,他的左边是( C )面。 A、西 B、东 C、南 D、北 2.东与( A )相对,南与( D )相对。 A、西 B、东 C、南 D、北 【拓展练习】 1.下面是几个小动物的家的平面图。请你根据以下提示把它们送回家。 小鸭住在小熊的东面;住在小熊北面的是小猫;小猴住在小熊的西面;小兔住在小熊的南面。 3.1.2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班级:姓名: 【课堂达标】 1.先观察再填空。 北 (1)小猫住在小猴家的()面,在小鸟家的()面。 (2)小猴家的()面是小鹿家,()面是小狗家。 【拓展练习】 小熊 小猫 小猴小鸭 小兔

10.1相交线同步练习及答案

10.1 相交线同步测试 一、选择 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图10-1-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OF 是过点O 的射线,其中构成对顶角的是( ) A.∠AOF 和∠DOE B.∠EOF 和∠BOE C.∠COF 和∠BOD D.∠BOC 和∠AOD 3. 如图10-1-2所示,直线AB 外一点O ,点C 、D 、E 、F 都在直线AB 上,则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 A .线段OC 的长度 B . 线段OD 的长度 C . 线段OE 的长度 D .线段OF 的长度 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不是对顶角的角都不相等. C.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D.有公共点且和为180°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5.如图10-1-3,三条直线a,b,c 相交于点O ,则∠1+∠2+∠3等于( ) A.90° B.120° C.180° D.360° 6.如图10-1-4中,PQ ⊥MN ,O 是垂足,RS 是过点O 的直线,∠1=50°,则∠2的度数是( ) A.50° B.40° C.60° D.70° 1 2 1 2 1 2 1 2 A B C D E A D C B F O 10-1-1 O C D E F A B 10-1-2 1 P M N R O 1 2 3 10-1-3 a b c

7.如图10-1-5,AB 垂直EF ,互余的角是( ) A ∠1与∠2 B.∠1与∠3 C ∠3与∠5 D. ∠2与∠5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线段长是3cm ,则点A 到直线c 的距离是3cm. 9.已知OA ⊥OC,∠AOB:∠AOC=2:3,则∠BOC 的度数为( ) A.30° B.150° C.30°或150° D.不同于以上答案 二、填空 10.如图10-1-6所示,直线EF 与AB 相较于G ,与CD 相较于H ,则∠AGH 的对顶角是______;∠AGF 与______是对顶角;∠AGH 与______是邻补角;∠GHC 的邻补角是______. 11.如图10-1-7所示,已知AB 和CD 相交于O ,OA 平分∠EOC ,∠EOC=70°,则∠BOD= . 12.已知∠1与∠2是对顶角,且∠1与∠2又互为补角,那么∠1= . 13.如图10-1-8所示,已知AB 、CD 相交与O ,OE 平分∠AOD ,OF ⊥CD 于O,∠1=40°, 则∠2= ;∠3= . 14.如图10-1-9所示,在线段AB 、AC 、AD 、AF 中AD 最短,小明说垂线段最短,因此AD 的长是点A 到BF 的距离,对小明的说法你认为 . 三、解答题 15.如图10-1-10所示,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CD ⊥AB ,∠AOE:∠AOD=3:5,求∠BOF 与 ∠DOF 的度数. F C A H E D B G 10-1-6 A B C D E O 10-1-7 B C D E F A 10-1-9 1 2 3 F B A C D E 10-1-8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