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60.5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我校初中部为例

初中部郁柳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可见师资队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生力军,是学校能否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如何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迫切需要。

随着教师结构的调整,近三年来,学校通过教育局招聘、借调等途径,招聘了20余位青年教师,他们中普遍学历较高,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工作环境,他们热情较高,精力充沛,可塑性很强,当然由于年轻,这批新招聘的青年教师也存在着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这批青年教师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中流砥柱,既考验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学校未来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了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

2017学年学校工作要点中将“关爱师生成长,培育课改品牌,以制度建设提升现代学校治理水平”作为年度工作口号,而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具体提出了要完善过程管理,整体要求,任务驱动。加强后备干部适岗和轮岗培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捆绑培养;浓厚“重团队、会包容”的校园人际氛围,提高教师的规范意识、创新能力和落实之功;试点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的督教工作,积极为教师成长创设更多的平台,让愿做事、用心做事的老师做成事。学校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面近几年来具体举措有:

一、教师专业发展分层管理

依照《舟山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及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学校于2018年5月出台《南海实验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实施细则》。其中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分层管理要求,并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通过具体的量化标准,以积分制的形式呈现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师随时在师生综合服务平台填报积分申请,实现分值时时刷新,教师发展处进行相应监管,实现信息化、电子化数据实时采集。文件中对各年龄段提出了不同的分层管理要求

(一)入行五年内(包括五年)的新教师——一学年至少听课30节,积极

参与校内外各类公开课、命题以及观点报告等至少4节次(3节微课与1节公开课相当),备课要求详案且有教学反思。至少参加1个校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评比)。

(二)中级教师——一学年至少听课20节,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公开课、命题以及校级及以上观点报告等至少3节次(3节微课与1节公开课相当)。至少参加1个校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评比)或承担教师(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三)高级教师——一学年至少听课16节,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公开课、命题以及校级及以上观点报告等至少2节次(3节微课与1节公开课相当)。至少参加1个校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评比)或承担教师(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二、师徒结对

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实行“青蓝”工程,促成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未满35周岁的青年教师与校内外名师结对。定期由师傅深入课堂进行课堂诊断。目标是: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过关,五年成才,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并在过程中,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竞赛和培训活动,通过针对性培养,使这批教师在师傅老师的引领下,掌握“六会”,即“会备课、会上课、会说课、会听课、会评课、会编一份合格的试卷”,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基本素质。在今年4月份,由学校教学管理处组织了青年教师解题素养比赛,旨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和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三、推进以研促教,加强学术引领。

建立校本研训督导和审定小组,制度化保障专业研训的自觉性和效度。完善了《南海实验初中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制度》,有序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其中黄珊静等教师先后去省里参与教学研讨观摩及培训班学习,组织各学科组部分教师约50人次参加“短中期培训”,学校有70多人次参加了相应的“名师工作室”的主题研训。此外规范校本研训行为,弥补校本研训漏洞,不折不扣地完成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包括组内名师讲座、组内教师听评课,教育教学任务布置及落实,教学重难点的分解,集中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阶段性症结,完成学校工作中的阶段性任务。加强小型校本课题研究工作,借力校外资源,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合作,支持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研修活动。这些研训活动的

常规开展,促进了青年教师更快融入到组内的教师团队中。

四、以培训和比赛为抓手,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不是教书匠,20世纪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综合教学能力于一体的教练型导师,为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从互联网家出发,帮助老师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科研能力等方面提高业务水平,另外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比如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优质课比赛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手段与教学有机融合,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傅佳元老师在《秦岭-淮河分南北》在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缪春葱老师指导的学生三人团队在外研社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大赛团体挑战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齐超老师的《体操:分腿腾越(横箱)及体能练习》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优秀体育课”录像课获省二等奖;胡妩老师指导的学生毛佚含在第四届浙江省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荣获初中组网络赛省一等奖。

五、青研社引领青年教师互助互学

依托学校青研社,青年教师定期制定学年专业成长计划,组织各类青年教师愿意参与的活动,加强交流,引领互学互助。近一年里,校青研社组织的活动有:挑战30天活动、读书分享会、专家课题指导、骨干青年教师外出研学活动等。多读书,读好书,读与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青研社还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学校主管行政都会到场与在座青年教师交流,内容涉及师徒结对的过程化管理,对工作的感想,对学校的指导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等。其中,23位青年教师还积极报名争做青年教师志愿者,组织学生义工团开展了校级志愿者表彰大会、爱心午餐赠送、爱心一元捐等爱心公益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积极影响。除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青年教师还积极参与到我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爱心献血、党员微课演讲比赛、教职工文艺汇演等。利用青研社微信群,加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及好文推送分享。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建设高品质学校的需要。下阶段在积极探索和创新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在精神及思想上的引领和推动青年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方面也期待学校做出更多更有益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