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与行情分析(个人呕心沥血半个月总结出来的成果)
- 格式:pdf
- 大小:326.28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与行情分析
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
一、传统体制下的国债市场
(一)1950-1958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2、不流通。
3、完全政府行为。
(二)1959-1980年,“空白期”,无国债发行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债市场
(一)1981-1987年,国债恢复发行和市场机制引入
1、经济改革引发的国债发行(国有企业改革)。
2、没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国债发行采取行政分配方式。
4、具有一定的市场化表现,适当提高国债利率并缩短国债期限。
5、开始面向个人发行国债。
(二)1988-1991年,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早期的场外市场
1、1988年,尝试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柜台销售方式发行实物国债,开始出现了国债一级市场,同一年,国债二级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
2、1991年,以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为主、场内集中交易市场为辅的国债二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3、发行方式逐步由柜台销售、承购包销过渡到公开招标。
4、期限品种基本上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
(三)1991-1996年,交易所国债市场主导时期——场内市场创立与发展
1、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首次形成了场内场外两个交易市场并存的格局。
2、国债期货交易开设与关闭。
3、1995年8月,国家停止一切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唯一合法的国债交易市场。
4、国债逐步全部采取招标方式发行。
5、实现了国债发行从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的转变。
6、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多样化。
(四)1997-2001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并初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
1、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陆续进入银行间市场。
3、银行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国债市场主要组成部分。
(五)2002年至今——市场的融合与发展阶段及柜台市场的兴起
1、政府不断的出台新的措施促进交易主体、交易品种、交易平台的融合和统一。
2、国债市场产品创新与交易机制的完善。
3、柜台市场的兴起。
中国信用债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信用债市场始于1983年,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缓慢增长阶段和2005年至今的快速增长阶段。
中国发行企业债券始于1983年,最初主要是以集资方式出现,其票面形式、还本付息方式等基本方面很不规范。
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使中国企业债券在发行、转让、形式、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始走向规范化。
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二个阶段:2005年以前,缓慢增长阶段;2005年至今,快速增长阶段。
一、缓慢增长阶段。
2005年以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增长缓慢、规模较小,年发行量最高也未超过700亿元。如1996年,我国当年企业债务融资仅为9亿元,市场余额为9亿元;至2004年时,企业债发行量322亿元、可转债209亿元,合计也只有531亿元。
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品种单一,只有企业债,期限5-10年为主,信用债券融资主要是作为贷款的补充,为企业提供长期限的融资;同时,发改委对企业债发行采取的严格额度审批制度也限制了规模的扩大;2002年以后可转债发行规模有所增长,但可转债发行主体因只限于发行股票的公司,规模也难以扩大。
二、快速增长阶段。
以2005年人民银行推出短期融资券为标志,信用债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2008年交易商协会推出了中期票据,并颁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债务融资的发展。随后,我国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和存量出现爆炸式的增长,2005年当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453亿元,几乎接近以前年度企业债发行的总和;而中期票据已是目前存量信用债中占比最高的品种。
2005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信用债品种的丰富外,信用债券发行的市场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民银行2005年推出短期融资券时,尝试进行发行体制改革,采取备案制,强调通过市场化的发行来放松管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潜力。
2007年授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管理以后,开始实行注册制;
2008年中期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时即实行注册制。
在监管竞争的压力下,发展改革委从2008年起,简化了企业债券核准程序,由原来的先核定发行规模、再批准发行方案两个环节,改为直接核准发行一个环节,按照条件核准,成熟一家发行一家,极大的满足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推动了信用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信用债发行审批方式,仍是市场化的注册制与非市场化审批制并存,但由于注册制程序更为简化、过程更为透明、效率更高等显著优势,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007年短期融资券采用注册制后,当年企业债务融资总额中采用市场化模式的就占到了59%,一举超过了非市场化模式。2008年中期票据推出后,采用市场化模式的比例达到了61%。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1%,市场化方式已经居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主导地位,这一点也与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较大的美国、日本、韩国等类似。
今后中国信用债市场还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发行和投资主体会日益多样化、国际化,并且交易市场也将趋向统一。
中国债券市场行情分析(以国债为例,其他债券总体趋势跟随国债)
熊市:2003年7月-2004年4月
2003年6月,债券市场出现国债全线回落、企债涨跌互现的态势。7-8月横盘震荡,9月开始跳水,下跌趋势一直持续到2004年4月。
2003年前5个月,我国金融运行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M2增长继续加快;各项存款增加较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也得到持续上涨。
2003年6月国债市场出现整体下跌的原因在于财政部决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003年记账式(五期)国债,该期国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为260亿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2.32%。由于该期国债的票面利率明显高出市场短期债水平,且目前银行间市场也有许多交易所成员在内,因此引发这次国债市场跳水。
央行自2003年9 月21 日起执行7%的存款准备金率,较原来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是对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的最强有力的控制措施,直接冻结金额1500亿元。随着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资金短缺,债券市场继8 月份震荡下跌以来,9 月份出现了加速下跌的局面。
牛市:2004年5月-2007年3月
债市经过急跌后,对宏观调控的预期,市场在2004年5、6月强劲反弹,幅度约为50%。
进入2005年,市场的资金面超常的宽裕,2005年3月16日,央行决定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后,商业银行减小超储比例,部分资金流入债市,使市场资金面更显富余。
2005 年的债券市场走势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资金推动型的牛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四大商业银行加大债券投资比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少有的牛市。在10 月下旬,由于央行加大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加之央行行长提示债券的利率风险,债券市场出现调整走势。调整到11月重新开始趋势性上涨。
总体上看,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环境下,债市的投资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的认可。或者说,随着扭曲的利率体系的逐步市场化,中国国债的投资价值正在恢复其本来面目。因此,日益增多的资金会考虑到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2006年上半年经济过热迹象十分明显,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开始放慢。央行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在2006年集中频繁使用,包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其中一次是仅调整贷款利率)。宏观经济和信贷增速指标在2006年后期有所放慢,但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经济增速很可能在2007年反弹。2006年国债指数大部分时间在做箱体震荡。直到三季度末,以加息为契机,指数向上突破箱体,开始了真正属于2006年的行情。
熊市:2007年4月-2007年12月
2007年3月份贸易顺差急剧减少,管理层大力调控加工贸易,持续高增的贸易顺差下降,外汇占款导致流动性过剩将有所缓解。3 月份CPI 高达3.3%,使债市调整压力增加。由于收益率差别缘故,流动性收缩对债市构成了最大的影响。
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市场流动性,央行2007年4月5日和29日连续发出公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4月16日和5月15日正式实行。此举是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总结半年债券市场普跌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由于1季度经济增长较快,市场紧缩预期浓厚。
第二,月初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加重了市场的紧缩预期,另一方面收紧了市场流动性。
第三,大盘股发行抽紧市场资金。
第四,国债发行票面利率的提升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的提升相互作用。
2007年,央行连续的加息直接提升了债券二级市场的收益水平,与此同时也就成为各债券交易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浮息债对市场利率上升存在一定的免疫作用,于是在市场回调中表现明显强劲,截止12月12日,浮动利率债券指数的年度跌幅仅有1.26%,而同期固定利率债券指数的跌幅则高达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