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损害管制简介

船舶损害管制简介

船舶损害管制简介
船舶损害管制简介

船舶堵漏 - 正文

船舶在航行中因碰撞、触礁、搁浅或船壳腐蚀等造成船体破漏而采取的堵塞紧急措施,以保持船舶漂浮状态。船体破损后进水,会使船丧失浮性和稳性,甚至翻沉。因此,船上要装设排水系统,并配备各种堵漏器材,一旦船体破损进水,可以立即组织抢险堵漏。

抗沉措施发现船体破损进水,要立即查明破损部位和范围,必要时应停车,以减少进水量和冲击力。船员要反复测量进水舱和相邻舱的水位,确定进水速度和漫流情况,并计算进水量。从漏洞中进入船内的水量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式中Q为每分钟的进水量(吨);C为进水系数(海水为0.6);A为破洞面积(米2);H为破洞中心至水面的距离(米);h为破洞中心至破损舱内水面的距离(米)。同时应关闭甲板下方的全部水密门窗,利用舱底排水系统排出进入破舱的水。如进水后船体发生过大的横倾或纵倾,会使船舶失稳而发生倾覆,要及早采取措施,以保持船体平衡。通常有三种方法:①移载船上燃料和压载水,调整纵横倾;②排出倾侧一舷的油、水以恢复平衡;③在倾侧相反一舷的对称舱内灌注海水,此法收效较快,但会损失贮备浮力。必要时,

而且条件许可,可在附近冲滩搁浅,以免沉没。

堵漏在排水的同时,应组织船员使用各种器材进行堵漏。如破洞较小,可选用各种轻便器材,如木塞、木板、木楔、木柱、钩头螺栓等,从舷内堵塞;如破洞较大,可将帆布制的轻型堵漏毯或用钢索制的重型堵漏毯悬挂在舷外遮挡

破洞,以阻止大量进水,然后再从舷内设置水泥箱,防止海水渗入。当邻舱进水,水密舱壁受到巨大压力时,为防止舱壁变形或破裂,须用木柱、木板等加以支撑。

堵漏器材应存放在船上易取用的安全处所,并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移作他用。铁质部件要防止生锈,活动部件要经常加油润滑。纤维材料应经常通风,保证干燥,不使霉烂。专用水泥要定期检查,防止受潮硬化。

为使抢险堵漏工作及时有效,船上编制有堵漏应急部署表,规定有关船员在堵漏工作中的任务。平时按部署表定期演习,使船员熟悉职责,临危不乱,迅速、熟练地完成抢险任务。船舶损害管制简介

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水面船舶的船体水线以下部位破损后,引起船体破损进水。大量海水涌入破损舱室内,使仓室的机械设备失去效用,人员生命受到威胁并造成舰艇浮力减少,船舶倾斜,严重的会使船舶沉没。

二、是水面船舶引起火灾后产生的高温、爆炸引起船舶火灾。由于船舶储存有大量的燃料,船舶火灾很可能引起燃料的爆炸,如不及时扑

灭火灾将会使船舶遭到严重的损害,甚至连锁爆炸,造成船舶毁灭。通常,们把由于破损和火灾造成的对船舶的损害称为船舶损害。

损害与损害管制

造成船舶损害的原因的还有以下几种:

1、船舶自身产生的高温火焰和强烈震动

当水面船舶产生高温高速气体,会对附近的结构装置造成影响。如果装置附近有易燃物品,很容易引起火灾。水面船舶使用时,如果距离较近,爆炸的冲击震动可能会使船舶破损。有时船舶实际使用不慎发生事故,也会给船舶带来灾难。在1989年4月19日的“舰队3- 89”海上实兵演习中,美国海军“依阿华”号战列舰进行火炮实弹射击演习。舰上3座主炮塔共9门406毫米巨炮,逐次向40千米以外的海上活动目标进行射击。一号主炮塔射击完毕后,舰长刚刚向二号炮塔下达开火命令,该炮塔突然爆炸,随即出现一片火海。虽然最终火被扑灭,却造成47人丧生,二号主炮塔上层受到严重破坏。

2、船舶碰撞

水面船舶在日常航行和训练中,如果组织指挥不当,往往会造成船舶碰撞。尤其是编队训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恶性事故。1954年10月31日,在美国大西洋舰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中,一支由1艘航母和8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进行编队反潜防御训练,8艘驱逐舰展开反潜搜索队形,对水下潜艇实施搜索攻击。训练中,美国海军的“英格利斯”号和“林德”号发现了同一艘潜艇,并组织攻击。但由于组织协调不好,舰长指挥错误,两舰攻击航线交叉,迅速接近。当“林德”

号舰长预感到可能要发生相撞并试图转向时,为时已晚“英格利斯”号的舰艏直撞到“林德” 号舷边艏部,造成“英格利斯”号艏端被撞落,两舰舱室进水,处境十分困难。

有意碰撞也是造成舰艇损害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通常带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背景。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伦”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而进入原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

尔以南7海里的水域,以检查苏军的反应能力,立即遭到原苏联海军“无私”号和“米尔卡”号护卫舰的严密监视和驱赶。苏军舰艇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信号,在美舰无反应的情况下对其主动进行冲撞,造成美国“约克城”号巡洋舰艉部和艉部的“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受到

损伤,原苏联“米尔卡” 号护卫舰舰艏水线以上则被撞出一个大窟窿。

3 、船舶搁浅触礁

水面船舶在执行战斗任务和日常航行中,如果航海人员对海区情况不熟悉或工作疏忽,船舶指挥员操纵船舶不熟练,往往会造成船舶搁浅或触礁。1965年7月18日,美国驱逐舰“弗兰克·霍克斯”号在南中国海航行时触礁,造成大面积裂缝,舰体破损较大,一些舱室进水。

4、船舶受大风浪袭击

船舶长时间在大风浪中航行,巨大的风浪对舰艇的安全影响很大。它使船体产生剧烈的摇摆,不仅影响船舶的稳性、浮性,而且对船体强度造成威胁。尤其是船舶受风浪作用产生中拱中垂时(船舶中部处于波谷,首尾处于波峰时叫中垂,反之则叫中拱),轻则船体产生裂缝,重则发生船体断裂。同时,船舶在风浪作用下最容易出现触礁和搁浅的事

故。风浪造成船舶灾害的例子非常普遍。1956年3月16日夜,美国海军纽波特军港20余艘驱逐舰受到时速140千米的强热带风暴袭击,造成2艘驱逐舰搁浅,2艘触礁,10余艘舰艇出现破损。

5 、船舶人员违章操作

船舶在日常航行中出现的船舶灾害,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船舶人员违章操作和违反规章制度而造成。1978年,一艘利比亚登陆舰在军事演习中,由于一名舰员在加油时吸烟导致起火。美国航母“福莱斯特”号和“中途岛”号也曾发生过水兵在不许吸烟的地点吸烟,造成火灾的事故。为了消除和减少船舶在日常航行中出现的船舶破损和火灾后果,在船舶的各类装备器材中,专门配备了一种关系到船舶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器材——损害管制器材,也称损管器材,它是船舶用于抗沉、灭火、修复管线和消除其它损害的制式器材的统称,主要用于防备、限制和消除火灾及船舶破损引起的损害,保障船舶的生存力以及舰员的生命的安全。按船舶损害管制的种类,损管器材分为两类:堵漏排水器材和灭火设备及器材。

堵漏排水器材

船舶堵漏排水器材是根据船舶可能的破损情况而设置的。船舶破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破洞。

破洞分为小型破洞、中型破洞和大型破洞。小型破洞通常是由于弹片和小口径弹的爆炸及10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引起。它的直径在250毫米以下,面积在0.05平方米以下。如果在水线以上部位,这种小型破

洞对船舶不至于构成大的危害,但如果在水线以下,却能造成很大的进水量,如不及时堵住,会对船舶造成严重威胁。中型破洞通常由76~100毫米爆破弹和130毫米穿甲弹造成,破洞直径通常为250~500毫米,面积在0.05~0.2 平方米之间。水线以下的中型破洞在海水压力作用下进水量较大,如不迅速采用适当的器材堵漏,会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丧失大量储备浮力,造成倾覆和沉没。大型破洞主要是由鱼雷、水雷、导弹、炸弹、火箭弹的攻击造成,面积一般在0.5平方米以上。水面船舶一旦被这类武器命中,后果不堪设想。受到炸弹、导弹攻击的船舶,被命中的部位一般在水线以上,如果没有直接命中要害部位,采取的损管措施及时得力,尚能维持生存。受到水雷、鱼雷攻击后,由于其破损部位均在水线以下,破口较大,进水量大都超过舰艇本身的排水能力,船舶储备浮力会迅速减少,措施稍不得力就会使船舶在很短时间内沉入海底。

二、裂缝。

船舶在受到各种武器的攻击或碰撞、触礁、搁浅时,剧烈爆炸和急剧振动都会使舰艇产生裂缝。它们呈不规则形状,有的狭长,有的凹凸不平,而且大都在船舶内部和舱室底部。这种裂缝如不迅速堵塞,防止其扩大,也会对船舶造成灭顶之灾。船舶破损后,不论是破洞还是裂缝,对船舶带来的危害都是极大的,它直接威胁到船舶的生命力。因此在战斗中,船舶的损害管制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为了对付各式各样不同的破损情况,船舶的堵漏排水器材也是多种多样的。

堵漏措施

1 、木质堵漏器材

木塞是一种质地较软的木材制成的圆锥形或椭圆锥形堵漏器材。使用时将木塞打入破洞,被水浸泡后膨胀卡紧,不易脱滑,一般用以堵5~150毫米的圆形、椭圆形破洞。

木楔用松木锯成,用以堵塞50毫米以下的隔墙裂口和水密门的裂缝。另外在用木支柱加固隔墙和堵漏器材时,需用它楔紧木支柱。木支柱是一种用松木或橡木制成的,干燥、无歪纹、无裂缝、无节、无虫伤、两端平整的方形支柱。在船舶破洞、裂缝较大,需加固堵漏器材、隔墙、甲板、水密门和舱口盖时,用它起支撑作用。

软边堵漏板由两层木纹互相垂直的木板拼成,木板之间夹着浸过油的帆布,四周的帆布软边内包着塑料或麻絮。它被用来堵塞卷边向内翻的中小型破洞、裂口。

2、软质堵漏器材

帆布堵漏垫、麻絮袋是一种用帆布作成,内部填入麻屑或油麻屑材料的扁袋,用来堵塞卷边向外翻或内翻不大的中小型破洞。

毡垫作为衬垫材料,配合木板、垫木、胶合板等堵塞破洞和裂缝。粗帆布用以覆盖水线以上损坏的舱口、人孔以及甲板上的破洞、裂缝,以免海水漏入舱室。

3、金属堵漏器材

丁形堵漏板用来堵塞卷边不大或卷边向外翻的中小型破洞。活页堵漏板由钢板(可折合,并带有水密橡皮圈)、压紧帽杆撑架、蝶形帽组成,用于堵塞卷边向内翻的中小型破洞。这种器材利用舷外的水压将其

牢固压紧在舰壳上,操作简单,节约时间,不足之处是大的破口堵不全,小的破口折合钢板穿不过。金属堵漏箱用方形钢框、水密橡皮制成,用于堵塞内翻边的破口。在堵漏器材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起支撑固定作用的器材,如钩头螺栓,用以固定软边堵漏板,堵塞卷边向外的破洞,也可以用来固定堵漏箱、堵漏垫。丁型活动螺丝架用于固定堵漏板、帆布堵漏垫和堵漏箱。伸缩铝合金支柱用无缝钢管制成,用以固定堵漏板或堵漏箱,也可用来支撑隔墙、甲板、舱中盖、水密门。肋骨撑架可利用本身的爪抓在肋骨或加强支条上,再用压紧螺栓将堵漏板、堵漏垫、木塞等固定在破损口上。

4、防水席

当船壳破口较大或破口较集中时,需临时从舷外堵塞破损部位,以便舱内排水、堵漏,这时需用特殊防水席进行堵漏。防水席主要有3种,即地毯式防水席、帆布防水席、钢缆防水席。由于防水席强度低,抵不住船舶航行时海水所产生的动压力,所以使用它们时必须减速或停车。

最近几年,船舶新装备了一批新式堵漏器材,堵漏伞——操作简单、快速、有效的堵漏器材,一人便可操作,不锈钢制成,防腐蚀可重复使用。

堵漏包——采用两种不同的液态化学物质分装在帆布包内,堵漏时击碎包内玻璃瓶使两种物质混合产生化学反应迅速固化封堵破口,优点:操作简单、快捷,堵漏牢固,不受破口形状限制,堵漏效果好,可100%封堵破口。

磁性橡胶堵漏垫——采用先进堵漏方式的磁性舷外堵漏工具,可有效封堵较大口径破口,采用磁性堵漏,高强腈纶材质,内层为磁板,可直接粘贴于破口处,再用高强度磁性的磁锚固定,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与难度。

除了上述堵漏器材外,船舶均配有专用的损管工具箱和损管工具包,而且各主要舱室和战位均配有千斤顶、凿子、手板锯、杠斧、木槌、铁冲子、手锤、扳手,平时放在规定位置,不准随便移作它用。

5、排水器材

船舶水线以下部位破损后。大量海水会涌入舱室。船舶一方面要堵塞破损洞口,同时要立即进行排水,以保证船舶的储备浮力和稳性。另外,排水还可以延迟被淹舱室的灌注时间,便于及进发现漏水地点进行损管。船舶排水主要靠船舶排水吸干系统和移动排水器材。

不论何种船舶,在建造时均装有排水吸干系统,它是船舶破损后排水的主要手段。在大型船舶上,排水系统和吸干系统各自独立,各有一套。而在轻型船舶,大部分把排水吸干系统合二为一。这些装置都固定地安装在船舶重要舱室内。为了能够排出没有安装排水吸干系统的舱室的进水,船舶还配有移动排水器材,如汽油泵、电动潜水泵、喷射泵、手摇泵等。这些器材平时都放置在固定部位,一旦需要使用时,由人力移动到已灌水的舱室口处,人工操作进行排水。

灭火设备和器材

船舶在建造时,内部结构材料虽然大多防火耐火,但命中燃烧弹、爆炸弹后很容易引起火灾。船舶上的火灾主要有普通火、油火、电火三

类,而且同一般居民住宅火灾明显不同。一是火势蔓延迅速,能点燃周围一切可燃物;船舶隔墙甲板都由金属造成,传热极快,一舱起火,邻舱也可能被高温引起火灾,尤其是油舱,很可能引起爆炸。二是情况复杂多变。船舶起火往往与船舶破损同时发生,同时船舶内部通风条件差,舱口狭窄,火常常伴随有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不便于查明火情。三是灭火行动不便。船舶舱室小,设备多,不利于人员灭火。因此,船舶必须装备完备的灭火器材和设备。

消防设备

是船舶主要战用灭火系统,包括消防系统、消火栓、水枪、接扣、太平斧、消防栓等。它利用海水灭火,能保证2~6个水枪同时出水,喷射高度可高出船舶最高建筑达10米以上,灭火方便、效果好。针对不同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水枪,比如直流水枪喷出的实心水柱适宜扑灭固体燃料的火灾,开花水枪喷出的伞形水帘(水雾)既适宜扑灭液体燃料火灾,又可以掩护损管人员进入火区。为了使用及时、方便,消防栓都装在甲板、通道、机舱等明显的地方,附近放有水龙带和水枪。

1、泡沫灭火器材

分为化学泡沫灭火设备和空气-机械泡沫灭火设备两大类。空气- 机械泡沫灭火设备喷出的是水、泡沫和空气的机械混合物,最适宜扑灭石油和石油类产品的火灾。与化学泡沫灭火设备相比,它成本低,性能可靠,灭火效果也不差。因此,现代船舶上化学泡沫灭火设备已逐渐被空气-机械泡沫灭火设备所取代。

船舶起火后,很可能会引起电器设备起火,而水和泡沫灭电火的效果

很差,因此,船舶上都配备了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材。

2、二氧化碳灭火器材

分手提式、软管式和固定式三种,可扑灭油火,但不能扑灭凝固汽油火和弹药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机是一种轻便灭火器材,它平时配置在配电板、报房、雷达室、电瓶室和其它电器设备附近。在船舶的油舱、机舱内还装有自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当舱内温度过到70℃时会自动喷出二氧化碳,防止油舱起火爆炸。

3、干粉灭火机

也是船舶普遍装备的一种快速灭火器材,这是一种特殊的粉末与二氧化碳的联合装置,综合了泡沫、二氧化碳两种灭火机的优点,灭火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灭火快,可以扑灭油火、电火、有机溶剂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

4、1211灭火机

是船舶装备最广泛的一种高效灭火机,装有卤化物灭火剂,这种物质的分子式由1个碳、2个氧、1个氯、1个溴组成,故叫1211。它的性能比二氧化碳、泡沫灭火机更为优越。用一支5千克的1211灭火机扑救5平方米的汽油火只需2秒钟,而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机则需2支,经11秒才能扑灭。它使用方便灵活,可扑灭各种油火、电火、化纤及一般物质的火灾。

5、喷淋系统

船舶任何一个部位起火,都会对油舱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油舱内部都装有喷淋系统,舱内还配有灌注系统。

有两个作用:一是直接灭火,二是降低温度和隔离火区。它由许多喷嘴和管路组成,水由消防泵通过隔离阀供给。喷淋系统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操纵方式。人工操纵时只需打开隔离阀,只要消防系统有水就可喷注。自动操纵是在喷射系统中装有易熔喷射阀,当舱内温度超过35℃时此阀即自行喷出水花。

6、灌注系统

可以将舷外海水灌进舱室。当舱的火灾用喷淋不能扑灭时,就要使用该系统。灌注分为满灌和半灌。半灌是打开海底门,让海水自动灌到水线部分;满灌是利用压力消防总管的水灌满舱,扑灭火灾。

7、呼吸面具

船舶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加上船舶内部空间小,舱室多,被浓烟和有毒气体充满后,灭火人员难于深入到舱室内部探明火源和灭火。为了保证灭火人员能在有浓烟的情况下看得见、模得着,并能相互通信联系以协同灭火,船舶上还专门配有特殊的消防器材。

8、消防头盔是灭火人员在有浓烟和有毒气体的情况下必需配戴的专用器材,也

是船舶的必备器材。舰员戴上呼吸面具后,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侵入人体,在浓烟强烈的情况下进行呼吸,使灭火人员适应强度较大的灭火工作。消防头盔不仅能有效地隔音和防止外部冲击,起到保护灭火人员的作用,还能使灭火人员和指挥员、灭火人员和损管人员之间进行方便的通信和联络,保证灭火人员及时向指挥员报告火灾和灭火情况,指挥员掌握火灾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指挥灭火。它能进行短距离无线电通信。

9、手持式热成像仪

手持式热成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敏感元件在烟雾中提供红外图像的设备,消防人员

在浓烟的船舶内看清火灾,能辨别温度相差1℃的物体,能辨别船舶内部消防系统的管道的关键阀门,并能在最浓的烟雾中查出火源。整个装置只有几百克重,视场角范围大,但由于靠电池工作,工作时间不太长。

船舶消防安全预警管理(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消防安全预警管理(标准版)

船舶消防安全预警管理(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如何预防和减少船舶火灾的发生.一直是船舶消防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交通部《船舶消防安全技术和管理研究》课题组通过对船舶火灾事故的总结和分析研究认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船舶火灾的根本,其消耗的费用最低,而收效也是最高的。 船舶消防安全预警管理的机理分析 船舶消防安全受到船舶自身安全状况、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航道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台风、暴雨、大雾等恶劣气象因素)的影响。船舶火灾是“人、船舶、环境、管理”四要素之中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船舶火灾预防角度看,在船舶火灾发生的各个因素中,除了从技术角度提高人的操纵水平、船舶的结构性能和交通环境的硬件水平之外,船舶消防安全状况主要取决于对人、船舶和环境要素的管理效果。 船舶消防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模式分析 1.预警管理系统的目地和任务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例子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实例 为了加深船员对《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尽快熟悉该软件,本文档列举一些常用实例。 索引:完成工单;添加备件; 完成一个工单(例如NO.1主海水泵的定期检查) 1.打开下图的“设备管理”窗口,在左边找到“B1210主海水泵”,检查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进行更正。 2.点击下图的“工作信息”,注意查看“周期”和“上次完成时间”,以及它们是否正确。 如果“工作信息”空白,可点击“添加”按钮进行添加。“检测报表”此处选“离心泵检修记录表”。(注意:上述操作有些需要进行“工单初始化”并且要在下次工单生成之后才会生效。)

3.点击“工作内容”(如下图),检查信息,如有必要可对内容进行修改。 4.点击“工单管理”→“工单计划”,就会看到下图。 5.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把

“计划”前的小勾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6.检查“工单计划”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有必要,进行修改。 7.点击“工单管理”→“工单安排”,就会看到下图。

8.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检查“计划”前的小勾是否已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 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方框,对应的日期是2005/01/01,这个是计划时间。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个工单给做掉。

船舶管理制度

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严格安全管理职责,狠抓责任制落实,严厉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常规管理 一、沙船、渔船业主要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1000-20000元/年,如遇到船上工作人员、船舶业主有违法、违规操作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从安全风险保证金里扣除。 二、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方能履行年审、检验相关手续。 三、安监办签字确认船舶平时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后,客渡船义工、渡工方能到财政办办理油料补贴。 会议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船舶安全管理领导组成员会议,专题研究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安排部署重大安全活动。 二、不定期召开船舶业主例会,镇安监办主持召开,全体船舶业主参加,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本季度工作,通报各类违法、违章情况,安排布置下季度工作。 三、船舶业主必须严格会议要求参会,不得无故缺席,确因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报镇安监办。 四、船舶业主认真遵守会议规则,如有违反者将扣安全保证金50元/次。

检查制度 一、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不低于四次,镇安监办开展不定期的水上交通安全检查每月不低于五天,逢场天、重大节假日值班人员深入码头检查,遇到汛期、雨雾恶劣天气等不利通航条件及其解除时,船舶管理员利用电话、短信等有效手段及时发布禁航、通航信息。检查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深入到各渡口、码头,抓好现场监管,不得走形式、走过场。 二、检查对象:镇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捕捞作业等的各类船舶。 三、检查重点:鱼鳞嘴、盐渠、黄堆码头的客渡船、在河上作业的采砂船舶以及辖区水域上的自用船和渔船。 四、检查内容:各类船舶的证书、证件、签单放行落实情况,违章违法情况,船舶的检验及年审情况,救生衣配备及穿戴情况。 五、对检查出的隐患,应立即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查出违章、违法的事件,应及时办理,根据情节进行查处。

船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及途径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0797 船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及途径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船舶火灾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及途径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引言 船舶火灾给船舶的财产和人命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我国港航系统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由乎船舶火灾的频发性和严重性,国际海事组织(IMO)早已高度重视,为此所制定的各种公约均已涉及船舶消防,在船舶消防设备上加强了监督与检查的力度,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船舶消防的安全,尤其是ISM规则实施以来,更加强调了人(即船员)在船舶消

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简介 中海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中海货运按照中海集团的业务需要设计开发的,适用于航运业务及船舶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船舶管理、电子商务、船岸同步、智能报表、行业信息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航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实施,不仅帮助中国海运强化了内外部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运营总体成本;而且为中国海运提供了先进的、可扩展的技术和方案,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快速应对航运市场竞争新态势。 用户名称 中海集团 用户类型 物流 用户简介 中国海运集团(简称中国海运)1997年7月1日在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上海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一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航运企业。2004年中国海运被中宣部,国资委评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典型首位。中国海运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麾下由集装箱运输,油运,货运,特种货运输,客运等五大专业船公司组成的主营船队,拥有各类船舶近440余艘,近150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7亿吨。并拥有综合物流、船舶管理、码头经营、金融投资、工程劳务、供应贸易、信息技术等多元产业和260余家境外企业、办事处和代理网点。 用户需求 中海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中海货运按照中海集团的业务需要设计开发的,适用于航运业务及船舶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船舶管理、电子商务、船岸同步、智能报表、行业信息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考虑到船舶远离陆岸,震动大、盐分高,硬件容易出故障等各种综合因素,制订出运行高效、稳定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系统首先必须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安全稳定的应用系统;其次,必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污染,规范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我 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按照本规则,为监督和核查船舶、船员及其相关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或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我国加入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的规定,依法登轮实施的安全监督管理活动。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分 为船舶安全检查和船舶安全监督。 船舶安全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技术状况、船员配备及适任状况、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等进行的监督管理,包 括船旗国监督检查和港口国监督检查。 船舶安全监督,是指海事管理机构登轮实施的除船舶安全检查之外的其他所有现场监督检查。 第三条船舶安全监督管理遵循依法、公正、诚信、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国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和授权开展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对中国籍船舶以及航行、停泊、作业于我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活动。 本规则不适用于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 第六条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对船舶及其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为船舶配备满足最低 安全配员要求的适任船员。 在船舶营运期间,航运公司应当履行安全管理与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确保船舶处于适航或适拖状态,按规定做好货物的积载隔离,对旅客开展安全教育。 第七条船舶应当满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保证船员适任、船舶适航。船舶应当建立开航前自查制度。船舶在离泊前,应对船舶 安全技术状况和货物装载情况进行自查,填写《船舶开航前安全自 查清单》。 《船舶开航前安全自查清单》应在船保存二年。 第八条船长应当保证船舶和船员在开航时处于适航、适任状态,保障船舶满足最低安全配员,保证船舶的正常值班,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 船长在海上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具有独立决定权,并负有最终责任。 第九条船舶检验发证机构应当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保证其检验船舶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并为其开展的检 验业务负责。 第十条船舶应当始终保持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准确完整显示本船信息。 第十一条船舶、航运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船舶监督检查员(以下简称“船舶监查员”)做出专业判断。 第十二条船舶监查员实施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时,船长应当指派人员陪同。陪同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船舶监查员提出的问题,并按照船 舶监查员的要求测试和操纵船舶设施、设备。

各大船公司简介

1、MAERSK 马士基 这家公司祖上北欧海盗出身,后来走正途作了航运,总部在哥本哈根,是一6层小楼,有电梯,但很少人坐电梯,因为大老板每天爬楼梯到自己六楼办公室,所以没人敢坐,都爬楼。Mearsk以自大、死板、守信誉著称,其上缴税收占到丹麦go-vern- ment收入的40%,在丹麦巨牛。其外派人员以素质低著称,例如中国区总经理苏恩深原来在丹麦就是开机卡的司机,据说他填履历表学历一栏从来都是空着。但是Mearsk对新员工要求很高,分为employee和trainee,前者是一般雇员,后者要到丹麦总部经过几个月的集中培训,(巨残酷,教材有辞海那么厚,3本)然后派到世界各地任职,最后不管男女,上船锻炼半年,再委以重任。马士基专做大客户,小公司他都懒得鸟你~服务水平不高,听有的客户说他们的员工连个EXCEL表格也做的极烂。但公司规模确实超大,并购SEALAND和P&O后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左右,超大超大…………而据我所知马士基MT的淘汰率很高的…………另外再补充一点,去年并购P&O的时候,APL也曾加入竞争并一度几乎谈成,但马士基按APL的出价一下拿出了几十亿美元的现金,准备分期付款的APL无语中……最后当然最有钱的阔少娶到了漂亮老婆……??忽然又想起一点,马士基好像专门买全球排名第4的船公司,SEALAND和P&O被买掉的时候全是排名第4,下一个会是谁呢? 2、新海丰航运(SITC) 走过日本货的朋友一般对海丰并不陌生吧! 海丰是货代起家,直至今日,海丰的货代业务一直发展的有声有色,海丰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实为中国船公司中的楷模。

海丰成立于1991年,当时叫山东省国际货物代理公司,SITC就是其英文名的缩写,1992年,与东李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省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1993年,海丰购入船舶开始集装箱运输,当时正赶上山东省对日韩出口量增加,不久跟与HANJIN合作开辟韩国航线,赚得盆满钵满!业务量迅速膨胀,在以后的几年里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实现了在日本线上的做大做强! 纵观SITC这些年的发展,一直离不开货代业务。这是正是海丰的成功之处,正是强大的货代业务能力促使了海丰的成长。还有就是海丰跟韩国HANJIN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海丰做大的步伐,说是HANJIN成就了今天的海丰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海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2004年,海丰开辟了东南亚航线,并完成了集团重组,成立新海丰航运集团、新海丰物流集团、船舶控股、集装箱租赁、船舶管理、码头发展六大体系。同年12月完成企业战略重组。 3、万海(WANHAI LINES ) 1965年2月24日万海创立于台湾,初期业务以从事台湾、日本、东南亚间之原木运输为主,1976年台湾经济在从农业化转入工业化后,出口大幅扩张,亚太地区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国际海运已有转向大型化、货柜化之趋势,于是万海便将原有的原木船改为全货柜轮, 开始台湾至日本货 柜运输服务,从而树立了货柜服务的里程碑,打破了长期被外商垄断航运市场的局面。 万海首辟日本关东、关西分线川航,达到缩短航程,提高船期准确度,并奠定本公司于日本线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为传统的台、日航线创造了新纪元。另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服务至东南亚投资设厂的台商,后又陆续开辟了韩、星、马、泰、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67255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船舶消防安全工作方针、消防安全责任制: 1.1船舶消防安全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2船舶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船长为船舶防火责任人,对船舶防火安全负全面的责任;大副、轮机长、管事对其部门防火安全负责(管事缺编船舶由政委负责);船员对其工作场所和居所防火安全负责。 1.3船舶领导有责对船员进行遵章守纪、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消防演习、消防培训、提高船员消防知识、灭火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2监督

船舶起重安全管理规定

船舶起重安全管理规定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船舶起重安全管理规定1.必须熟悉起吊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各种吊具、绳索的最大允许负荷量及报废标准。 2.起重工夹具要经常检查保养,妥善保管,不得随便乱丢,确保完好可靠。 3.工作前要根据吊运任务,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对吊具及作业环境应作细致检查,掌握物体形状、重量、重心、角度、生根地方,选择、配备好吊具,不得超负荷使用。 4.起吊物件,必须捆缚平稳牢固,棱角快口部位及精密部件,必须采取衬垫措施。吊位重心应正确,夹角要适当,不得大于120度(遇有特殊吊运物体时,应用专用工具)。吊物不得较长时间高空悬挂。 5.起吊物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时不准戴手套,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明确,不得远距离指挥吊物运行。起吊过长过大等大型重吨位物件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高于0.5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并用绳索牵结物件保持平稳,方可指挥吊运行。

6.大型物件及船体分段翻身吊运前,应划出禁界区,检查各点受力情况及吊攀(小耳朵)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7.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物件时,应按起重机额定载重量的80%合理分配,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稳步吊运。严禁任何一台起重机超负荷吊运。 8.吊运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须清除,特别是船体分段内的边角余料等杂物事前都要检查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9.不规则的管子,禁止成捆吊运,大口径弯管必须单根吊运,且用专用吊绑带。 10.管件叠堆物要摆放稳妥、整齐,堆放不能过高,大口径管了等类似物件要垫妥。 11.吊运物件,应尽量在吊行道上通行。吊物上不准站人。吊物不准在人头上越过。 12.船只上、下排,应仔细检查滑板、走轮等处有无障碍。加、拆楞头要相互密切配合,防止榔头和楞头伤人。

船 舶 交 通 管 理

船舶交通管理 Vessel traffic management 一、船舶交通 1.船舶交通及其要素 船舶交通(vessel traffic): 海上交通(marine traffic):船舶在海面上的移动行为; 水上交通(waterborne traffic):船舶在江河、运河、湖泊等水域的移动行为。 船舶交通要素:航路、船舶、动力和驾驶技术。 (1)航路:按照自然状态可分为大洋航路、狭水道航路和沿岸航路。 ①大洋航路:指远海与大洋上不受地形和水深限制、自然碍航物极少的自然航路。在这种航路上船舶可以不考虑水深等因素而自主地选择航线。 ②狭水道航路:由于陆岸、岛屿、暗礁等地形条件限制,可航水域狭窄,船舶仅能在限定水域内选择航线以及经过人工疏浚所形成的水道,船舶基本上没有选择航线的自由。 ③沿岸航路:地理上介于大洋航路和狭水道航路之间的航路。在沿岸航路上航行要受到地形、岛屿等的限制,船舶选择航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仍有较大的余地。航路还可分为自由航路和法定航路。 (2)船舶:船舶交通的主体,也是船舶交通管理的主要客体。在 ①按照船舶大小分有小型船(100~500 总吨),中型船(500~3 000 总吨),大型船(3000~ 20 000 总吨),巨大型船(20 000~100 000 总吨)及超大型船(100 000 总吨以上); ②按照船舶动力形式分有机动船和非机动船; ③按照船舶用途分有杂货船、散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油船、客船、液化气船、化 学品船、渔船、工程作业船等。 (3)动力:船舶能够航行的必要条件。 (4)驾驶技术:不仅与船舶驾驶人员所具有的航海知识有关,而且还与船舶驾驶人员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素质以及航行经验有关。 2.船舶交通的现状与特点 (l)船舶种类多样化和专业化。 (2)船舶趋于大型化。 (3)船舶交通流量急剧增大,对航行水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4)船舶设备条件不断改善。 (5)涉及船舶交通的法规不断增多。。 船舶交通的特点:船舶种类繁多、差异较大;交通流量大,尤其是繁忙水道和港湾,船舶交通拥挤;船舶交通事故频繁,所产生的危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增大。 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1.概念和目的和意义 船舶交通管理(vessel traffic management,VTM):通过监控、整顿船舶交通,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协助船舶航行,减少海难事故,特别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这些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船舶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船舶交通的效率。 船舶交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增进安全、提高效率、保护环境。 2.船舶交通管理的手段和内容 (1)管理手段:法规约束和服务两个手段。 制定和实施船舶交通管理法规。 交通服务:信息服务、助航服务等。 (2)管理方式

世界著名航运公司简介

东方海外(OOCL) 东方海外(OOCL)最开始的名字叫金山轮船公司,是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OOIL)的全资附属公司,为世界具规模之综合国际货柜运输、物流及码头公司之一亦为香港最为熟悉之环球商标之一,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及运输服务,航线联系亚洲、欧洲、北美、地中海、南亚次大陆、中东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创始人为香港富商董浩云 东方海外为客户提供以客为尊的物流方案、精益求精及不断创新的服务精神,一向享誉业内。东方海外率先在中国提供全线物流及运输服务,在信息服务方面亦是业内先驱,是世界之规模的顶级航运企业。 大约五十年前,已故董浩云先生(东方海外创办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之父)怀负远大理想,希望开创首支国际性的中国商船队。一九四七年,董先生实现夙愿,其商船成为第一艘抵达大西洋彼岸及欧洲的中国商船。其后他以金山轮船公司的名义不断开拓定期客货运服务。 一九六九年,集装箱运输业兴起,金山轮船易名东方海外货柜航运。 当时,“Victory”级船只只可运载三百个标准柜,根本不能与今天的超巴拿马型远洋集装箱船相提并论。二零零三年四月,东方海外接收了当时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可装载8,063个标准箱的东方深圳号。 现时,东方海外拥有装载量由2,500至8,063个标准箱,不同级别的船舶,还有适用于严寒地区的冰区加强型船舶。作为世界最大专业货运联盟?大联盟的成员,我们的船舶是一支拥有超过150艘巨轮的强大船队的组成部份。我们所拥有及租用的船舶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装运普通、冷冻及危险类别的货物。 一九八二年,董浩云先生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执掌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长达14年之久。一九九六年,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其胞弟董建成先生便接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之职。 今天,东方海外是全球最具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和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在全球超过58个国家设有230多家分支结构。

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资料整理

系统定义 所谓MIS(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其原因如下: ①MIS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之所以有MIS的产生,计算机技术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MIS 从低级低效发展到了高级高效。其次,MIS作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都是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对于MIS的开发和使用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因此说MIS是一个技术系统。 ②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抽象表达,社会系统的各个实体之间通过信息发生相互作用,而把这些实体抽象成为信息系统里的节点,将不可见的信息具体化,进行分类、检索和储存,提高信息的质量,就可以提高实体之间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效率。任何一个实际有效的信息系统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映像,信息系统的运作可以提高社会系统的运作效率,它实际上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系统高度发达的产物。 系统内容

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泰州市船舶修造(拆)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船舶修造(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依法对辖区内船舶修造(拆)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第三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导致的后果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 第四条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五条在泰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船舶修造(拆)活动的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安全责任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四)其他岗位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七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分管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处理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及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六)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组织事故救援工作; (八)定期组织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评估,并报安监部门备案;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编号:SM-ZD-57072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船舶消防安全工作方针、消防安全责任制: 1.1船舶消防安全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2船舶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船长为船舶防火责任人,对船舶防火安全负全面的责任;大副、轮机长、管事对其部门防火安全负责(管事缺编船舶由政委负责);船员对其工作场所和居所防火安全负责。 1.3船舶领导有责对船员进行遵章守纪、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消防演习、消防培训、提高船员消防知识、灭火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2监督 2.1船舶应接受港口国(PSC)检查官员、船旗国(FSC)检查官员、公安消防和海事局官员对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接受公司的监督检查。公司的安全检查组及机海务监督人员有权对船舶召集消防、弃船演习,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船舶介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600150背景介绍 集团简介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注册资本63.7430亿元。CSSC 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产品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新世纪,CSSC提出了“五三一”奋斗目标,即在2005、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5年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7年,CSSC吹响了“创新做强”的号角,进一步提出了“五个世界领先”的奋斗目标,即经济规模世界领先,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世界领先,人才队伍世界领先,盈利能力世界领先。 在做大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CSSC积极发展壮大修船业、船用配套以及钢结构等非船业务。目前,CSSC已进入航运、航天、建筑、电力、石化、水利、环保、冶金、铁路、轻工等二十多个行业,形成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柴油机组、压力容器、B超等一批重点产品。CSSC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已涉及贸易、航运、金融、桥梁建设等领域,已发展成为在中国造船行业独占鳌头,在多个行业领域内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历程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源于1950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历经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九工业管理局、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成立 一、船舶工业(管理)局时期(1950.10~1953.1) 1950年10月1日,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成立,1953年1月,船舶工业局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船舶工业管理局,程望、邓存伦先后任局长。 二、第九工业管理局时期(1958.2~1963.8) 1958年2月,第一、二机械工业部合为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改名为第九工业管理局。1960年9月13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分为第一、三机械工业部,九局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12月,第九工业管理局改名为第九工业管理总局。邓存伦、赵启民、边疆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4 - 1.1 背景介绍 ............................................................................................................. - 4 -1.2系统需求分析 ...................................................................................................... - 4 -1. 2.1 系统现状 .......................................................................................................... - 4 -1.2.2 需求分析 .......................................................................................................... - 4 -1.3系统设计原则 ...................................................................................................... - 8 -1.4 系统设计方法 ..................................................................................................... - 9 -1.5 系统特色 ............................................................................................................. - 9 - 1.6 设计规范要求 ..................................................................................................... - 9 - 二、系统总体设计................................ - 10 - 2.1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 10 -2.2技术架构 ............................................................................................................ - 11 -2.2.1 系统整体架构图 ............................................................................................ - 11 -2.2.2技术架构设计 ................................................................................................. - 12 -2.2.3系统安全设计 ................................................................................................. - 13 -2.3 系统接口 ........................................................................................................... - 14 - 2.3.1 标准数据交换服务 ........................................................................................ - 14 - 三、系统功能描述................................ - 14 -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 ....................................................................................... - 14 -3.2 模块功能描述 ................................................................................................... - 15 -3.2.1 基础资料维护 ................................................................................................ - 16 -3.2.2 电子海图应用功能 ........................................................................................ - 16 -3.2.2.1 电子海图显示功能 ..................................................................................... - 16 -3.2.2.2海图维护 ...................................................................................................... - 16 -3.2.2.3数据查询功能 .............................................................................................. - 17 -3.2.3 警情处理 ........................................................................................................ - 17 -3.2.3.1 预案制定 ..................................................................................................... - 17 -

船舶管理规章制度

船舶管理制度 第一条进一步加强船舶管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加入我船队的船舶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船队船舶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由船队统一监督管理。实行船队、码头、船工三级安全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船队负责组织乡镇船舶的安全宣传教育和船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督促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和船员按规定办理证照和保险;协助有关部门处理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的违法行为和事故。 第五条各船船工要积极协助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做好船舶的日常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第六条船队要督促加入船队的船舶按船舶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证书、证照、保险;掌握好所有船舶的准确数及违章行为,协助处理违章行为和水上交通事故。 第七条船员办理证书、证照,必须经船队严格审查,再上报办理。 第八条船队的营运船舶必须按规定办理保险,否则不予办理相关证照。第九条合下列条件,方可航行: (七)不具备夜航条件夜航; (八)违反规定,人、畜混装; (九)酒后作业; (十)其他水上交通安全的行为;

第十二条各类船舶必须按时参加上级部门具体实施的定期安全学习。无故不到会者,每次收取学习补课费50元/人次,迟到者收取学习补课费20元/人次。 第十三条船队所管船舶必须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违反船舶安全管理的行为,依法予以重罚。 第十四条本办法从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安全生产经营是公司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实行“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全民动员”的方针,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结合船队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公司负责人为安全生产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论文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论文 船舶消防安全探析 【摘要】船舶应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消防设施包括水灭火系统、CO2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包括手提清水泡沫灭火器、手 提灭火器、121干粉灭火器、沙、消防桶、消防员装备、太平斧等。本文就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船舶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油轮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落实有待细化 (二)船舶现场存有痼疾 (三)岸基管理需跟进 可以认为,船舶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应追溯到岸基管理。不能将船舶消防管理概念化,更不能淡化,不能认为船舶消防管理的相关体 系文件已经完备,且船舶至今未发生火灾,就处之淡然了。 (四)船员队伍有待稳固 二、改进并强化油轮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落实法定责任 (二)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三)强化员工宣传教育 (四)培训演练提升能力 (五)及时治理消防隐患 首先要善于发现船舶消防安全隐患,这就要求船舶认真做好例行月度安全自查,查消防管理到不到位、查设备存在的问题、查隐患

的整改情况、查有没有冒险违章操作的行为,对防火重点区域、消 防设施、器材、监测报警装置、非认可型电器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测,结合本单位本船的情况制定纠正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岸基 船舶主管须对船舶上报的自查结果及纠正整改的情况进行核查和跟踪,最大可能地提供支持,确保将查出的消防隐患及时整改与封闭。 (六)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七)船舶消防运行控制 船公司应组织适当的消防专项检查,以掌握管船单位/部门船舶 消防管理的运行状况,提升体系和消防管理的执行力,还应尽量避 免陷入检查——纠正的重复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基于质 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和要求,油船公司应对船舶所有外部检查的缺陷 和问题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从中找到管理上的原因,进而制定有 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有效的实施,实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夏锐.绿色消防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03). [2]刘一凡.船舶消防在PSC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A].2008.(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船舶消防安全管理论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