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温里剂及参考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温里剂及参考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温里剂及参考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温里剂及参考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试题温里剂及参考答案

一、A1

1、吴茱萸汤和理中丸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大枣

B、干姜

C、白术

D、人参

E、吴茱萸

2、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附子

B、饴糖

C、干姜

D、人参

E、蜀椒

3、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A、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B、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C、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D、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4、不适宜用吴茱萸汤治疗的病证是

A、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B、胃中虚冷,症见食谷欲呕者

C、肝寒犯胃,症见脘腹冷痛、呕吐酸水者

D、肝寒上逆,症见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E、脾胃阳虚,阴寒上乘,症见胸满而痛,甚至胸痛彻背者

5、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倍甘草加饴糖

B、去芍药加饴糖

C、倍甘草与芍药

D、去芍药倍甘草

E、倍芍药加饴糖

6、理中丸的君药是

A、白术

B、干姜

C、人参

D、炮附子

E、炙甘草

7、理中丸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温中健脾,和里缓急

D、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E、温中祛寒,和胃止呕

8、理中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

A、人参

B、干姜

C、甘草

D、白术

E、附子

9、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是

A、附子干姜甘草

B、附子肉桂干姜

C、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D、桂枝附子细辛甘草

E、肉桂附子细辛甘草

10、四逆汤与四逆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柴胡

B、芍药

C、甘草

D、枳实

E、干姜

11、阳和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白芥子外,其余是

A、熟地鹿角霜炮姜桂枝甘草

B、生地真阿胶姜炭桂枝细辛

C、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甘草

D、熟地龟板胶干姜肉桂川芎

E、熟地鹿角胶炮姜细辛甘草

12、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当归

B、附子

C、桂枝

D、干姜

E、甘草

13、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

A、素体阴虚者宜服用温里剂

B、温里剂性质温和,可不拘时令、地域服用

C、失血之证应予温里剂温中固阳

D、阴寒过盛服药即吐者,宜温服

E、温里剂中宜多补气药物,助已伤阳气得复

14、温里剂的适用证是

A、表寒证

B、里寒证

C、阴虚证

D、失血证

E、亡阳证

二、B

1、A.肝脾

B.脾胃

C.脾肾

D.肝胃

E.肝肾

<1> 、吴茱萸汤主证病机涉及的主要脏腑是

A B C D E

<2> 、理中丸主证病机涉及的主要脏腑是

A B C D E

2、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B.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C.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D.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E.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1> 、小建中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大建中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3、A.阳和汤

B.逍遥散

C.桂枝汤

D.小建中汤

E.痛泻要方

<1> 、方中芍药与桂枝配伍以调和营卫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方中芍药与甘草配伍以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A B C D E

4、A.回阳救急汤

B.大建中汤

C.温脾汤

D.四逆汤

E.阳和汤

<1> 、组成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组成中含有蜀椒的方剂是

A B C D E

5、A.四逆汤

B.四逆散

C.阳和汤

D.理中丸

E.当归四逆汤

<1> 、方中附子与干姜配伍以逐寒回阳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方中当归与桂枝配伍以养血温经的方剂是

A B C D E

6、A.人参白术

B.大黄干姜

C.甘草生姜

D.白术芒硝

E.干姜甘草

<1> 、理中丸和温脾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四逆汤和理中丸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B C D E

7、A.桂枝汤

B.十枣汤

C.吴茱萸汤

D.小建中汤

E.当归四逆汤

<1> 、原方生姜用量较大的是

A B C D E

<2> 、原方大枣用量最大的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答案解析】

吴茱萸汤的组成是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方歌: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法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理中丸的组成是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大建中汤的组成是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方歌: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小建中汤组成是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解析】

吴茱萸汤的功用是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吴茱萸汤证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临床可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E选项为中阳虚衰阴寒内盛的大建中汤证。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理中丸主治中焦脾胃虚寒诸证,方中干姜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是为君药。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理中丸的功用是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理中丸的组成是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四逆汤的组成是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四逆汤的组成是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四逆散的组成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阳和汤的组成是熟地、麻黄、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生甘草、炮姜炭。

方歌:阳和汤法治阴疽,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桂姜炭,麻黄白芥甘草从。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四逆汤组成为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当归四逆汤组成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方歌: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木通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

(1)辨清寒证所在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方剂。

(2)辨清寒热的真假,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3)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斟酌药量大小。

(4)阴寒太盛,服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本类方剂之中反佐少许寒凉之品,或采用热药冷服的方法,避免寒热格拒。

(5)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应慎用温里剂,以免温燥药物重伤阴血。

(6)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本类方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气得复。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温里剂适用于里寒证。凡因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因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或因过服寒冷,损伤阳气之时,见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等里寒证者,均可使用温里剂治疗。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吴茱萸证主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而发,涉及的主要脏腑为肝、胃。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理中丸证由中焦脾胃虚寒所致,涉及的主要脏腑包括脾、胃。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小建中汤的功用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建中汤的功用是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3、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等量为用,针对营卫失调病机,体现营卫同治,祛邪扶正,邪正兼顾之意。桂枝与芍药配伍,是桂枝汤外可解肌发表,内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本结构。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建中汤中甘草甘温益气,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和中缓急。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4、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阳和汤的组成包括熟地、麻黄、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生甘草、炮姜炭。

方歌:阳和汤法治阴疽,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桂姜炭,麻黄白芥甘草从。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大建中汤的组成包括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方歌: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5、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四逆汤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其性尤峻,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余方无此药对组合。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二药共为君药,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余方无此药对组合。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6、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理中丸组成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温脾汤组成为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方歌: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四逆汤组成为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理中丸组成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7、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方中重用生姜为臣,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该题针对“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吴茱萸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方中重用大枣,合当归、白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该题针对“回阳救逆-四逆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知识点进行考核】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A1 型题: 1.导致感冒的主因是 A.寒邪 B.热邪 C.风邪 D.湿邪 E.暑邪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一单元感冒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考察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难易程度:★ 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内伤咳嗽的常见病因 A.情志刺激 B.饮食不节 C.过劳努伤 D.肺脏虚弱 E.久病伤阴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咳嗽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考察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难易程度:★ 3.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 A.外邪侵袭,肺失宣降 B.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C.痰气搏结,气道被阻 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 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四单元哮证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考察点:哮证的主要病机 难易程度:★ 4.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虚喘的特有症状 A.呼吸浅短难续 B.呼出为快 C.气怯声低 D.深吸为快 E.遇劳加重 答案:B 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喘证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喘证的诊断要点

考察点:虚喘和实喘的诊断要点 难易程度:★ 5.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 A.气滞、血瘀、水饮 B.气滞、水饮、痰浊 C.痰浊、水饮、血瘀 D.痰浊、寒邪、血瘀 E.风邪、痰浊、水饮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六单元肺胀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考察点: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难易程度:★ 6.痰饮的治疗原则是 A.宣肺 B.健脾 C.温化 D.补肾 E.发汗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八单元痰饮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本病总的治疗原则

滨州市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温里剂试题(4)

2017年滨州市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温里剂试题(4) 1. 四逆汤主治症的病机是( ) A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B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C心肾阳虚、水湿内停 D 心阳不足、淤血阻滞 E 肾阳不足、精亏血少 2. 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 ) 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B肝郁气滞 C肾阳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D元气大亏,阳气暴脱 E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通四末 3. 患者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细微。治宜选用( ) A四逆散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 理中丸 E 真武汤 4.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组成完全相同,其区别是( ) A通脉四逆汤重用干姜 B通脉四逆汤重用甘草 C通脉四逆汤重用附子 D 通脉四逆汤重用干姜、甘草 E 通脉四逆汤重用干姜、附子 5. 治疗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的方剂是( )

A阳和汤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回阳救急汤 E小建中汤 6. 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 ) 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C养血益气,温经化瘀 D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E 化痰祛瘀,温经止痛 7. 当归四逆汤中通草的作用是( ) A通经脉,畅血行 B利水渗湿 C活血利水 D 散寒通络 E 清热利水 8. 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 ) 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B肝郁气滞 C肾阳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D元气大亏,阳气暴脱 E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通四末 9. 治疗血虚寒厥证的方剂是( ) A阳和汤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回阳救急汤 E小建中汤 10. 阳和汤中不包括下列哪味药物( ) A麻黄 B白芥子 C桂枝 D 炮姜炭 E 生甘草 11. 阴疽见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选用( ) A仙方活命饮 B普济消毒饮 C阳和汤 D 大黄牡丹汤 E 小金丹 12. 阳和汤中具有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作用的药物是( ) A麻黄 B白芥子 C肉桂 D 炮姜炭 E鹿角胶 13. 阳和汤主治不包括( ) A贴骨疽 B流注 C鹤膝风

2019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与治法 要点: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点: 1.方剂的组成方法 2.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剂型 要点: 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要点: 1.麻黄汤、桂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大青龙汤、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辛凉解表 要点: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 要点: 1.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温下 要点: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四:润下 要点: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和解少阳 要点: 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调和肝脾 要点: 1.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四逆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第五单元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清气分热 要点: 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清营凉血 要点: 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清热解毒 要点: 1.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五:清脏腑热 要点: 1.龙胆泻肝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 2.导赤散、清胃散、左金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苇茎汤、白头翁汤、泻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六:清虚热 要点: 青蒿鳖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六单元祛暑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 祛暑剂的适应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祛暑解表 要点: 香薷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细目三:祛暑益气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第十三章)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试题(第十 三章)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茯苓的性味是: A.甘,寒 B.甘、淡,凉 C.甘、淡,平 D.辛、苦,温 E.甘、酸,平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茯苓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渗湿之要药。故答案应选择C。 2.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茯苓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但只有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3.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 B.茯苓 C 薏苡仁 D.葫芦 E.冬瓜皮

答案:C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ABCDE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均能用治水肿,但只有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与肠痈,故应选择薏苡仁。 4.猪苓的入药部位是: A. 块根 B. 菌核 C. 果实 D. 全草 E. 块茎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入药部位,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备选答案中五种不同的药用部位,只有菌核是真菌茯苓的药用部位,A、C、D、E均非准确选择。 5.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 A.荠菜 B.泽泻 C.蝼蛄 D.冬瓜皮 E.泽漆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泽泻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药性寒凉,但只有泽泻能泄肾经之虚火,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之证。故答案应选择B。 6.既能利水消肿,又可清热解暑的药是: A. 葫芦 B. 泽泻 C. 冬瓜皮 D. 薏苡仁 E. 猪苓 答案:C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总结】

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总结】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表实:麻黄汤:干妈姓桂 表虚:桂枝汤:要支走蒋干 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将为嘛甘心下跪 外寒里有蕴热: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剌穿胸。 外寒气郁:香苏饮:陈香炒苏叶。 2、辛凉解表 温病初起平剂: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温病初起轻剂: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果。 外感风热,邪热蕴肺:麻杏石甘汤。 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柴葛解肌汤: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3扶正解表: 气虚感风寒湿: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气虚感寒,内有痰湿:申叔想陈杰,给钱夏苓割草。 阳虚感风寒,暴喑:麻黄附子细辛汤。 阴虚感风热:加减葳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二、泻下剂 1、攻下剂 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厥之癫、狂:大承气汤:黄硝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壅滞:大黄牡丹汤:大硝丹东桃。 水热互结之结胸:大陷胸汤:芒硝随军。 2、温下 阳虚寒积:(脾虚)温脾汤:附大人炒肝。 寒积里实:(无虚)大黄附子汤 肠胃燥热,脾约便秘:麻子仁丸:麻子只要破黄杏。 肾阳虚弱津液不足:济川煎:牛肉只归谢妈。 3、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枣戟芫遂。 4、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黄龙汤:(大承气)人皆当炒姜枣。 三、清热剂 清暑热 暑湿:六一散阴暑:香薷散暑伤肺经气分热证:清络饮。暑湿证:桂苓甘露饮。暑温夹湿:新加香薷饮。 清气分热 气分热盛:白虎汤:石母炒米。 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夏甘族人卖金糕。 清营凉血: 热入营分:清营汤:西弟瞧黄花,卖丹参叶。 热入血分:犀角地黄汤:西弟要母。 清热解毒 三焦火盛:黄连解毒汤:三皇子 上中二焦邪热:凉膈散:黄小琴只瞧干荷叶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及答案:固涩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及答案:固涩剂 一、A1 1、桑螵蛸散中配伍龙骨、龟甲的意义是 A、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B、滋养肾阴,补心安神 C、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D、滋阴潜阳,固精缩尿 E、固涩止遗,补肾益精 2、易黄汤的功用是 A、补肾止带,清热祛湿 B、清热祛湿,收涩止带 C、补气健脾,化湿止带 D、健脾益肾,收涩止带 E、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3、固涩剂使用时应注意 A、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不可使用补益剂,以免留邪 B、不论有无外邪,均可使用固涩剂 C、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崩中不止者,宜兼顾重用回阳固脱之品 D、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等证,可用固涩剂 E、实热崩带、伤食泄泻等证,首选固涩剂

4、固涩剂常见临床表现 A、自汗、盗汗 B、久咳、久泻、久痢 C、遗精滑泄 D、崩漏、带下 E、以上皆是 5、治疗五更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A、四神丸 B、理中丸 C、吴茱萸汤 D、真人养脏汤 E、金匮肾气丸 6、四神丸的功用是 A、补气健脾,涩肠止泻 B、温中涩肠,益气固脱 C、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7、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乌药、生枳壳 B、知母、密蒙花 C、山药、五倍子

D、诃子、炙黄芪 E、人参、桑白皮 二、B 1、A.一贯煎 B.四神丸 C.九仙散 D.牡蛎散 E.真人养脏汤 <1> 、治疗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治疗体虚自汗、盗汗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A.一贯煎 B.四神丸 C.九仙散 D.右归丸 E.止嗽散 <1> 、功能敛肺止咳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功能固肠止泻的方剂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一).pdf

一、单选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钱乙的学术观点 A、小儿五脏“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 B、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C、疳皆脾胃病 D、急惊用凉泻,慢惊用温补 E、明确鉴别惊风与癫痫 规范答案: a 2、小儿“稚阴稚阳”的含义是 A、小儿精、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均未充足完善 B、小儿临床易出现阴虚阳亢和阳虚衰脱之症 C、小儿形体稚嫩,发病容易 D、小儿患病传变迅速 E、以上均是 规范答案: a 3、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小儿正常动作发育 A、3~4个月能可自行玩手,并企图抓东西 B、6个月能独坐片刻 C、8个月会爬 D、10个月可扶走 E、1岁时眼与手的动作能协调 规范答案: e 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小儿正常语言发育 A、2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 B、4个月会笑出声音 C、7-8个月能发复音 D、1岁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E、7岁以上能较好地掌握语言 规范答案: e 5、按公式计算,3周岁小儿的身长和体重应该为 A、身长85cm,体重12kg B、身长90cm,体重14kg C、身长90cm,体重12kg D、身长100cm,体重14kg E、身长120cm,体重26kg 规范答案: b 6、下列哪项属新生儿的正常舌象 A、舌红无苔 B、舌红少津 C、舌质绛红 D、舌生红刺 E、舌质淡白 规范答案: a 7、小儿舌吐唇外,缓缓收回,其病机是:

A、心经有热 B、心脾积热 C、脾胃积热 D、热人营血 E、阴伤内热 规范答案: a 8、指纹从虎口到食指端,其三关排列次序: A、风气命 B、命气风 C、气命风 D气风命 E、风命气 规范答案: a 9、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性胎黄 A、黄疸在生后7~10天左右消退 B、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C、黄疸退而复现 D、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E、黄疸生后3周仍不消退 规范答案: a 10、小儿久泻不止,其主要病理是: A、脾胃虚寒,运化无能 B、乳食不节,积滞内伤 C、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D、复感风寒,消导无能 E、湿滞中阻,脾阳被遏 规范答案: c 11、下列关于麻疹预防、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行期,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B、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观察 C、卧室空气要流通 D、注意补足水分 E、出疹期间勿洗脸、洗眼 规范答案: e 12、小儿暑温的三大主症是 A、高热、头痛、抽搐 B、高热、昏迷、抽搐 C、高热、呕吐、抽搐 D、高热、呕吐、昏迷 E、高热、头痛、昏迷 规范答案: b 13、妇女妊娠头3个月内,患哪种病最易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A、风疹 B、丹痧

中医方剂学歌诀

中医方剂学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 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 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 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 *** ***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 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 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1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1.2仓廪散 原方加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中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3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3 (总分:2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2型题(总题数:6,分数:6.00) 1.患者症见头痛眩晕,甚则欲仆,胸闷,恶心欲呕,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选用( ) ?A.川芎茶调散 ?B.天麻钩藤饮 ?C.镇肝息风汤 ?D.藿香正气散 ?E.半夏白术天麻汤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描述的主治症状,当属风痰上扰之证,治宜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故当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2.阳虚水肿。症见身牛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泻,舌苔厚腻,脉沉迟。治宜选用( ) ?A.苓桂术甘汤 ?B.五苓散 ?C.真武汤 ?D.实脾散 ?E.猪苓汤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真武汤、实脾散均可治疗脾肾阳虚之水饮内停,但真武汤以温肾为主,辨证要点为气不化水之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浮肿;实脾散以治脾为侧重,临床使用以水湿下聚之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依据。3.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或癫痫等证,治宜选用( ) ?.温胆汤A. ?B.二陈汤 ?C.滚痰丸

?D.定痫丸 ?E.小陷胸汤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温胆汤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滚痰丸亦治疗惊痫诸证属实火老痰者,临床症状以神志异常为主,伴见大便干燥,舌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其药力峻猛。定痫丸主治痫病,临床以突然昏仆,目睛上视,或手足抽搐等风痰蒙窍,肝风内动的症状为主,并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为辨证要点,其功效重在涤痰息风。 4.患者症见脘腹痞满胀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沉实。治宜选用( ) ?A.保和丸 ?B.枳实导滞九 ?C.木香槟榔丸 ?D.芍药汤 ?E.健脾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木香槟榔丸与芍药汤均可治疗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木香槟榔丸所治泻痢为积滞内停,湿蕴生热引起,临床以脘腹痞满胀痛,下痢或便秘,苔黄腻,脉沉实为鉴别要点;芍药汤为治疗湿热痢疾之常用方,以下痢赤白,腹痛里急为主要症状,脉以弦滑为主,无明显积滞内停之象。 5.小儿虫积,腹痛时作,面黄体瘦,肚腹胀满,发热口臭,大便失常者,治疗宜用( ) ?A.肥儿丸 ?B.布袋丸 ?C.化虫丸 ?D.伐木丸 ?.乌梅丸E (分数:1.00) A. √ B.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里剂概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里剂概述 八法中间的温法,治疗里寒证的治法。寒邪,要注意寒邪的来路。里寒证的产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里寒证,不外乎寒邪直中,就是外寒直接越过体表、皮毛入里侵犯或者脏腑、经络、骨节。经络、骨节、肌肉,或者直接侵犯某些脏腑系统,这是有外来之寒。或者是阳气不足造成寒从中生。这两种原因,造成的里寒证在治法上,祛除里寒,治法有些所不同,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尽管这两者之间往往在临床区分上它是相互有影响的。外寒入里要伤阳,那要伤及阳气以后,有可能又兼有寒从中生的,伤阳、阳气不足,寒从中生,又兼有这种寒从中生的继发原因了,所以有时候也需要结合温补。不是绝然区分了。那寒从中生,里寒盛了以后,由于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更容易外寒直中。所以这两点在病机分析的时候是需要清楚的,在临床实际使用的时候也要结合的。里寒证的层次,分为三类:一类,寒邪侵犯,越过体表皮毛侵犯经络、肌肉、骨节,它已经脱离了表寒,但是来源还跟外寒有关,这个层次。这个层次损伤阳气来说,相对比较轻浅。第二个层次是寒邪,里寒产生核心在脾胃,称为中焦虚寒。引起中焦脾胃功能受寒性收引凝滞影响,作为一个证候核心、病机的核心。再深一层次,是心肾阳虚,一般又称为少阴阳虚。从伤寒六经证治的角度

讲是少阴阳虚。那这个治疗要回阳救逆。对此从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来体现这三个层次。这是对脏腑结合到三个层次来综合来看待里寒证。 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虚寒证。中焦虚寒证应该说虚寒阳气不足,中焦阳气不足。那中焦脾胃是纳运水谷的。中焦虚寒以后,阳虚可以失去温化、温煦、温通,这个功能减退为主。失去温煦人体的热力来源不足了。中焦虚寒,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所以这种畏寒的特点,一般以四肢不温,四肢清冷来描述它。在临床上具体它是以手足为主,冷不过肘、膝,所以这是阳虚失于温煦。阳气的功能,五大功能其中有温煦作用了,同时失于温化。阳气作为脾胃系统来说,要起到腐熟、温化水谷了。所以失于温化,就津液容易凝聚,不能够从有用的气血津液里汲取物质了,所以往往口不渴。失于温通,气机可以阻滞,又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脾胃气机升降的失常,那升降失常,呕吐、泄泻、腹痛。但由于是阳虚失温,造成寒性收引凝滞引起的吐、利、腹痛,那这种腹痛往往喜温喜按,阳虚形成偏寒偏虚了。从舌象来说,因为舌质较淡,加上脉沉偏于弱,这是阳虚的舌脉特点。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知识点 (方剂学) 一.A1型题 1.大黄牡丹汤与复元活血汤中共有的药物是大黄、桃仁C冬瓜子、红花2.具有泄热破瘀,散结消肿功用的方剂是大黄牡丹汤 3.大黄牡丹汤原方中大黄的用量是四两 4.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大黄、牡丹皮 5.大黄牡丹汤宜后入的药物是芒硝 6.患者心下硬满,疼痛拒按,便秘,舌燥,苔黄,脉沉有力者,方用大陷胸汤 7.温下的代表方剂是大黄附子汤 8.温脾汤用于阳虚寒积证 9.温脾汤的辨证要点是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 10.温脾汤的组成是由附子、干姜、甘草加人参、大黄、芒硝、当归等药物组成11.温脾汤的功用是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12.温脾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大黄 13.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麻子仁丸 14.麻子仁丸的功效是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15.小柴胡汤组成的药物中无茯苓 16.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配伍作用是和解少阳 17.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和解透表,畅利胸膈 18.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而成的方剂是大柴胡汤 19.大柴胡汤的功效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20.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呕不止 21.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厚朴七物汤 22.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23.蒿芩清胆汤组成药物中有竹茹、滑石、C青黛、枳壳 24.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蒿芩清胆汤 25.组成中有白芍的方剂是逍遥散、大柴胡汤、痛泻药方、四逆散 26.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黄芩 27.用于治疗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的方剂为达原饮

28.四逆散的组成为柴胡、枳实、白芍、甘草 29.清营汤主治证中身热的特点是身热夜甚 30.组成中含有生地、玄参、麦冬的方剂是犀角地黄汤 31.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则的一组药物是银花、连翘、竹叶 32.体现“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则的方剂是犀角地黄汤 33.功用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方剂为犀角地黄汤 34.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35.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上下,宜选用黄连解毒汤 36.凉膈散的功用是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37.体现辛温复辛凉治法的方剂是新加香薷饮 38.祛暑利湿法的代表方是六一散 39.碧玉散的组成是六一散加青黛 40.患者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吐下,治宜首选桂苓甘露饮 41.六一散中甘草与滑石的比例是1:6 42.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同的药物组成有饴糖 43.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 44.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通四末 45.外感温燥,肺津受灼之轻证,治宜选用桑杏汤 二、A2型题 46.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方剂选用四神丸 47.患者,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小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证属心热移于小肠。方剂宜选用导赤散 48.四肢厥逆,恶寒踌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方剂宜选用四逆汤 49.患者,男性,20岁。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外感风寒表实证。方剂宜选用麻黄汤 50.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哈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方剂选用甘麦大枣汤

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要点归纳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一两半防风一两半苍术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一两香白芷一两生地黄一两黄岑一两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两陈皮一斤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辛凉解表 银翘散 【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鲜苇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桑菊饮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苦桔梗二钱生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干葛甘草黄岑羌活白芷芍药桔梗 【功用】解肌清热 扶正解表 败毒散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参苏饮 【组成】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姜汁前胡茯苓各三分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各半两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功用】峻下热结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大陷胸汤 【组成】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功用】泻热逐水 温下 温脾汤 【组成】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润下 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济川煎 【组成】当归三至五钱牛膝二钱肉苁蓉二至三钱泽泻一钱半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枳壳一钱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逐水 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功用】功逐水饮 攻补兼施 黄龙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1~75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腹部触诊见腹胀满,无压痛,叩之作空声,其病证是 A、痰饮 B、水臌 C、气胀 D、内痈 E、积聚 答案:C 2、望神观察重点是 A、面色 B、神情 C、形体 D、两目 E、姿态 答案:D 3、在舌诊中,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 A、舌多瘀斑 B、舌色晦暗 C、舌脉粗长 D、舌色青紫 E、舌紫肿胀 答案:E 4、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者,多属 A、精血不足 B、肾虚或血热 C、血虚受风 D、疳积 E、脾胃虚损 答案:B 5、八纲中的“寒热”指的是 A、辨病位的纲领 B、辨病因的纲领 C、辨虚实的纲领 D、辨病性的纲领 E、辨标本的纲领 答案:D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标准答案:c 2、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 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 《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 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 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 本草经》、《中藏经》 标准答案:a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 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4、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 的含义是指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 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5、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 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生殖之精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d 6、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 是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 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标准答案:e 7、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 的色脉关系是 A、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符 B、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 C、客色胜主色 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d 8、主要体现按五行学说确 立抑强扶弱兼用治则的治法 是 A、抑木扶土法 B、佐金平木法 C、培土制水法 D、泻南补北法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9、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 征兆"是 A、日与月 B、天与地 C、水与火 D、升与降 E、左与右 标准答案:c 10、形神关系的确切表述是 A、精能生神 B、神附于形 C、神为形主 D、形为神宅 E、形与神俱 标准答案:e 11、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均非 标准答案:b 12、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 之阴”的法则,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13、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 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 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 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 水受邪 标准答案:d 14、金气不足,反为木气所 衰,属于 A、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B、已之所胜,轻而侮之 C、制已所胜 D、侮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b 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是指 A、木乘土 B、木克土 C、土侮木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标准答案:a 16、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 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标准答案:a 17、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 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 A、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 E、病则多虚证 标准答案:a 18、“命门之火”是指 A、肺阳 B、心阳 C、肝阳 D、肾阳 E、脾阳 标准答案:d 19、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 要是关系着 A、情志活动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精选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精选 1.关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特点下列不对的是 A.病变位于胃体 B.多伴贫血 C.胃酸减少 D.胃泌素增加 E.壁细胞抗体多为阴性 答案解析:E 2.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的 A.酗酒 B.NSAID药物 C.胆汁反流 D.幽门螺杆菌感染 E.吸烟 答案解析:D 3.急性化脓性胃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嗜盐菌 B.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A型溶血性链球菌 答案解析:E 4.慢性胃炎伴有哪项属于癌前病变 A.肠化 B.脐状突起 C.异型增生 D.幽门腺化生 E.轻度不典型增生 答案解析:C 5.关于自身免疫性胃炎不正确的是 A.血清促胃液素水平下降 B.血清内因子抗体阳性 C.维生素B12吸收试验阳性 D. 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 E.固有腺体减少 答案解析:A 6.下列疾病可检测到PCA的是 A.急性胃炎 B.急性腐蚀性胃炎 C.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D.自身免疫性胃炎

E.多灶萎缩性胃炎 答案解析:D 7.下列哪项不是损害胃粘膜的饮食因素 A.浓茶 B.必需脂肪酸 C.高盐 D.咖啡 E.辛辣食物 答案解析:B 8.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 A.幽门螺杆菌 B.胃蛋白酶 C.胃动力异常 D.非甾体抗炎药 E.应激与心理因素 答案解析:A 9.有关NSAID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诱发消化性溃疡与剂量和疗程无关 B.长期服用者约50%有消化性溃疡 C.可穿透上皮细胞而破坏粘膜屏障 D.为弱酸性水溶性药物

E.可促进促胃液素分泌致消化性溃疡答案解析:C 10.消化性溃疡X线诊断的可靠依据是 A.局部激惹 B.局部压痛 C.局部变形 D.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外 E.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内 答案解析:D 11.胃溃疡好发于 A.胃大弯 B.胃体部 C.胃底部 D.贲门 E.胃角和胃小弯 答案解析:E 12.关于十二指肠球后溃疡不正确的是 A.指发生在十二指肠球后壁的溃疡 B.多出现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 C.药物治疗效果差 D.易并发出血

中医方剂汤药歌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煎,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症服之康。 1.2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干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参苏散 参苏散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 2.1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淤散结肿,肠雍初起腹痛康, 肠雍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 专治水热结胸症,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 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躁便秘施。 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 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2.4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2.5攻补兼施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 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3.和解剂 3.1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枣生姜,少阳为病此方宗。 2.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硝无双。 3.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4.达原饮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3.2调和肝脾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备考试题及答案:清热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备考试题及答案:清热剂 一、A1 1、芍药汤的功用是 A、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C、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E、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2、由元参、麦冬、犀角、银花、黄连、生地、连翘、竹叶心、丹参组成的方剂是 A、清营汤 B、凉膈散 C、仙方活命饮 D、犀角地黄汤 E、普济消毒饮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仙方活命饮组成药物的是 A、连翘、荆芥、木香 B、贝母、乳香、没药 C、防风、甘草、皂角刺 D、当归、防风、天花粉 E、甘草、白芷、穿山甲

4、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 A、清热生津 B、清热燥湿 C、清上泄下 D、泻火解毒 E、泻火通便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普济消毒饮组成药物的是 A、黄芩、黄连、连翘 B、防风、赤芍、当归 C、甘草、桔梗、马勃 D、升麻、陈皮、板蓝根 E、玄参、柴胡、牛蒡子 6、由生甘草梢、木通、生地黄、竹叶组成的方剂是 A、玉女煎 B、凉膈散 C、导赤散 D、清胃散 E、犀角地黄汤 7、苇茎汤的功用是 A、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D、辛凉宣肺,清肺平喘 E、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8、下列不属于龙胆泻肝汤药物组成的是 A、黄芩 B、黄连 C、栀子 D、当归 E、生地 9、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是 A、除烦坚阴,润燥降火 B、养血育阴,益气固表 C、滋阴退热,泻火除烦 D、益气养血,育阴清热 E、滋阴清热,内清外透 10、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 A、凉血止痢 B、滋阴泻火 C、滋阴养血 D、养阴透热 E、泄热除烦 11、清热剂应用时需注意 A、热邪在气可先治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 医度在线为广大考生搜集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的相关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A1型题: 1.导致感冒的主因是 A.寒邪 B.热邪 C.风邪 D.湿邪 E.暑邪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一单元感冒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考察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难易程度:★ 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内伤咳嗽的常见病因 A.情志刺激 B.饮食不节 C.过劳努伤 D.肺脏虚弱 E.久病伤阴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咳嗽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考察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难易程度:★ 3.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 A.外邪侵袭,肺失宣降 B.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C.痰气搏结,气道被阻 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 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四单元哮证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考察点:哮证的主要病机 难易程度:★ 4.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虚喘的特有症状 A.呼吸浅短难续 B.呼出为快 C.气怯声低 D.深吸为快 E.遇劳加重 答案:B 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喘证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喘证的诊断要点

考察点:虚喘和实喘的诊断要点 难易程度:★ 5.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 A.气滞、血瘀、水饮 B.气滞、水饮、痰浊 C.痰浊、水饮、血瘀 D.痰浊、寒邪、血瘀 E.风邪、痰浊、水饮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六单元肺胀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考察点: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难易程度:★ 6.痰饮的治疗原则是 A.宣肺 B.健脾 C.温化 D.补肾 E.发汗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八单元痰饮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本病总的治疗原则 考察点:痰饮总的治疗原则 难易程度:★ 7.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者,应首选 A.六味地黄丸 B.十灰散 C.春泽汤 D.保真汤 E.无比山药丸 答案:E 大纲内容:第十单元血证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考察点: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方药 难易程度:★ 8.胸痹的病机,总属 A.气血失和 B.寒热错杂 C.气血两虚 D.本虚标实 E.上盛下虚 答案:D 大纲内容:第十二单元胸痹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胸痹病机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 考察点:胸痹总的病机,虚实两者的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