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专题训练

该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问题。

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

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

C.大陆性较强

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

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

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3.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问题。

4、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

5、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

A.高山上B.高原地区C.沿海地区D.内陆地区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大陆、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曲线③表示()

A.大陆气温年较差B.大陆气温日较差

C.海洋气温年较差D.海洋气温日较差

7.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北半球高纬度陆地B.南半球高纬度陆地

C.北半球高纬度海洋D.南半球高纬度海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9.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0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11、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12、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 教材从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进而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在知识处理上,主要采取读图和思考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本节内容上看,教学中容易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对前一节《气温和降水》的进一步深化,又为更好地理解后一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打下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巩固前知、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

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五、教法和学法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等都有很大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等,学生对这些气候变化是有亲身体验的,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经验,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联系实际,以实验探究为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将

温度的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分布

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这个是针对大尺度地形区而言的;在相等的高度下,山顶山脊温度日较差小,河谷盆地温度日较差大。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这则是针对中小尺度地形而言。 为什么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由于气温低、日较差小,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夜晚,由于山地上空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

2019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2微专题五影响气温的因素思维导图学案

微专题五:影响气温的因素 1、影响气温的因素 2、影响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因素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双层浓雾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斜线柱表示2点前后雾的高度)。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时间内,地面最低气温约为 A.﹣0.5℃ B.0.5℃ C.4.5℃D.5.5℃ 2.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B.大气逆辐射强,水汽冷却凝结C.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D.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3.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 A.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B.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增大 C.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D.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变小 4.[2013·课标Ⅰ,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5、(2017·河北衡水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2017·山东潍坊一模)地膜覆盖是一种现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6~7题。 6.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swasky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 气温较差亦称气温振幅。指一日内或一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日较差或日振幅;一年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年较差或年振幅。气温较差是辨别每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日较差及年较差都很大的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相反,则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是高纬大于低纬。气温日较差是低纬大于高纬,当然这是大规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如下图: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③是大陆上纬度日较差;④是海洋纬度日较差。),简要解释如下。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 (1)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以下几条。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图中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 (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不明白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分析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天气因素也会影响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 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如果某地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大,即日较差大,说明该地气温的日变化大。较大的气温日较差,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制造;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使果实饱满,瓜果含糖量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和天气状况等因素都有关系。 ①纬度:低纬度地区日较差大,高纬度地区日较差小。气温的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纬度较高地区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天气状况:一般地,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如柴达木盆地较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大,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日较差较小。 ③季节: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冬季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 ④地形地势:凹地日较差大,凸地日较差小。原因是: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陆地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 ⑤海拔高度:高海拔地形区日较差大,低海拔地形区日较差小。如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因此即使是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暖如春;到了夜晚,由于空气稀薄、水汽所含杂质少,地面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夜晚温度很低。 ⑥下垫面:由于下垫面物理性质的差异(物理热容量的大小)陆地日较差大,海洋日较差小;沙地日较差大,林日较差小。 2.年变化(北半球): 气温在一年之中也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分别被称为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一般来说,年气温最高值在北半球大陆出现在7月份,在海洋上出现在8月份;年气温最低值在北半球大陆出现在1月份,在海洋上出现在2月份。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 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它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如果某地一年之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大,即气温年较差大,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大。气温的年变化的大小与纬度、地形、地表性质、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纬度: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也就是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重 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难 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 ,陆地上气温较 ,冬季相反。 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3、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 、 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一般来说,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读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 西侧:

2、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2、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2、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 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3、“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关于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一、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3-2014学年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湘教版) 安丘市东埠中学个性化主题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名称课型讲解讨论型序号 1 授课时间2013年12 月 2 日主备人孙永强共享人初一地理组教学 目标 及重 点难 点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太阳高度 2地球形状决定各处太阳高度不同 3直射: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 斜射: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教学 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化修 改与反思一、 定 向 预 习 明 确 目 标什么是太阳高度? 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还是平面? 地球各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二、 互 动 共 享, 深 化 认 知 小组共享,收集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概念不理解,具体解决的办法是从日常中举例说明。 2.集体共享,完善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大小与气温关系不明,具体解决的办法是用手灯演示。 三、 精 讲 点 拨, 完 善 共 享重点和难点的点拨: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一样: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四、 分

层 达 标, 全 面 提 升 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 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 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 不同。) 5、观察居民楼顶上太阳能装置:怎样在冬、夏季节都获得最佳的太阳能量?五、 反 馈 评 价, 归 纳 总 结

高中地理影响气温的因素的答模板

高中地理影响气温的因素的答模板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因素答题模板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高中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答题模板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中地理河流的水系特征模板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高中地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高中地理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的答题模板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高中地理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包括: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答题模板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呈现在春季。 原因: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空中接触面积小,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气的调节,白昼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 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淡色土和湿润严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昼太阳辐射激烈,空中增温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辐射强降温激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陆地上气温较,冬季相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般来说,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

升温慢,降温慢 读课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西侧: 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课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 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c、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A、地形因素的影响 B、纬度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

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

一、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

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资料和试题)

一、资料图 1、(泰山和济南)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的比较 该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青岛、济南、兰州)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问题。 青岛济南开封西安太原兰州 日温差15℃的日数0.4 74.6 71.8 91.1 156.8 174.0 最大日温差(℃)16.3 26.0 25.2 28.1 29.2 30.2 1、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 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 C.大陆性较强 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 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 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3:关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时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 D.气温日较差较大,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小题1:表中所列城市,只有青岛位于沿海地区,从数据对比来看,位于内陆的几个城市的气 温日较差均较大,说明大陆性强。 小题2:西安与太原相比,纬度差异较小,均位于内陆,但西安位于渭河平原,降水较多,而 太原位于黄土高原上,降水较少。 小题3:北方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日较差较大,白天气温高,可促进光合作用,而夜 晚气温较低,可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17~19题。 17.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左右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如新疆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因为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而凸出地形上部因为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 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因为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水平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很小,各月热

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完成表格,写出影响气候的形成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备注 按照纬度由低到高可分为 带、 带、 带、 亚寒带、 寒 带5个气候带。 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一般情况下:高压 雨、低压 雨、由陆地吹向海洋的 风 雨、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 雨。 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调节全球水热。 海陆差异: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 大气的直接 热源和水源 洋流:一般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迎风坡 雨、背风坡 雨。 太阳辐射是形成全球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它主要决定的气候要素是。 <练习1>请完成右图《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在空白处写出相应的气候类型。 学生活动二:判断下图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 递减 两极 热量带:赤道 两极 植被:赤道 两极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C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A B D F G H K M P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60° 50°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 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2)位于中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热量充足 (3)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或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 (4)中低纬度的高原山地,气温低,气候凉爽。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 三圈环流:(1)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2)用箭头示意不同风带的风向;(3)写出左表不同气压带风带的冷热状况(冷或热)、降水状况(多或少)。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在大气环境的学习中,重难点较多,较为抽象,也是学生对大气环境感觉较难掌握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因为学生对概念,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对解题的时候似是而非,出现不该有的错误,甚至有的参考资料也有一定的误导,反而使学生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简单死记,忽略了事物的产生原因。本文就只针对气温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中遇到的两个疑难。 一、“高处不胜寒”的三种原因 经常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对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的原因就简单回答:地势高。甚至有的参考书也如此讲解,其实这很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同样是海拔较高,而产生的“高处不胜寒”却应该分为三种情况来分析: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这应该是较简单,学生易解释清楚的一种情况。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高空气温较低。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2.山地的“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因而“高处不胜寒”。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

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0~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0~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

气温较差变化规律

气温较差变化规律 章丘五中王燕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