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中国化,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向中国文化学习,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早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总结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全党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来的珍贵历史遗产。1941年,他在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整风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理论。他尖锐地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的

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一再提倡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

人为本”、“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无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丰富内

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

(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一要着力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并通过新的诠释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应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传统、民本理念以及创新求变、尊老爱幼、崇尚和谐等基本价值理念,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二要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

和现代解读,既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对其进行自觉反思和批判分析;既从社会主义文化各门学科和各个领域的现实需要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又从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宏观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分析和综合整理。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努力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范式。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坚持民族化与当代化的有机统一。一要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其优秀资源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不断研究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和接受心理,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二要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

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160多年前,但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焕发新的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而从更高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科学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笔者认为,要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括和总结,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产物而言,可以这么说。但决不能由此推论出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已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不能用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资料去证明马克思主义已包含了中国智慧。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他们都很关心中国,很关注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了解是有限的。从这一点讲,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西方文化的总结和概括。如何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是一个伟大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工程。在这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并在实践上取得了成功。我们应该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中,去寻找宝贵的启示。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内容异常丰富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复合体。其中最深层的、具有永久价值的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命脉,它只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不能中断。只有做到民族精神方面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才真正地中国化了。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有:独立自主、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日新变革的创新精神;崇实求真、经世致用的实事

求是精神;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精神;协和万邦、爱好和平的精神等。这些精神互相依存、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何把中国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马克思主义,实现二者的融合,还需要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分析,去粗取精,概括提升,这一重要任务最终还要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完成。

总之,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引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资料来注释和证明马克

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想法。 文化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我国让世人瞩目的传统文化。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数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弥纶天地之大道的易文化;有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文化;有内圣外王的儒文化;有不占屈人之兵的兵文化;有涅盘境界的佛文化;有天雨栗,鬼夜哭的汉字文化;有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文化;还有入乎神,通乎道的武术文化和人生三宝精神气的养生文化。这些文化的合体,构成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有客观自在的规律,它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国文化已由传统文化发展到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但这也并不是说,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毫无关联,它们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大家都特别注重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儒家,五四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即

证明了这一点;极力为中国传统文化做辩护的,其扞卫的中心也是儒学;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其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儒家。这种习惯,近来颇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批评。如有人认为,从先秦开始,中国文化思想就是多元构成的,而不是儒家思想统治下单一的传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结构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国民的真实心态不在思想家的言论着作中,而体现在诸如谚语一类的东西中。我认为,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却实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代文化,我觉得可以说是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所倡导的一些儒家方面的思想,在现在,也被运用到了很多方面。如在教育方面,我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诲而不倦”等等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发展;在外交方面,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为人处事和与人交往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有朋自远方来”的观点,现在也广为任用,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然,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总而言之,现代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也有自身的特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整个过程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结合历程。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 论文大纲: 第一部分:导言 第二部分:正文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如何接引马克思主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1、李大钊的哲学思想;2、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3、如何接引)二、毛泽东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需要解决的问题: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2、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基本情况;3、怎么在著作中融会贯通) 三、冯契怎么由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1、冯契的哲学思想;2、冯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情况;3、如何在著作中体现发展) 第三部分:小结 一、综合的概括一下结合的过程 二、简单论述一下三个人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提出现实思考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结合、发展历程。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它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以及被应用来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等实际问题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又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运用,以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做出了重大共享,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在这些先进分子中,李大钊、毛泽东、冯契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是以这三个人为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应用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前,李大钊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当时他的哲学思想最主要的是信奉、宣传进化论。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一级大的教育、鼓舞、启发,使他扩大了眼界,看到了人类的新希望。他认真研究了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等问题,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和经济系教授期间,他更有机会、条件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从事革命活动,他终于在1919年夏秋从急进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进化论转向唯物史观、宣传唯物史观,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1、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考察了李大钊关于唯物史观概念运用上的差异后,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李大钊 关于唯物史观理论内涵的规范,很有帮助。通过梳理,李大钊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有以 下涵义: 其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李大钊认为社会是一个结构形态的东西,它由表层构造与基础构造组成,而生产力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构造。他说,“马克思一派唯物史观的要旨,就是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0他认为基础构造的变化发展决定表层构造的形态:“马氏认为社会的构造是个整个的东西,有其基址,亦有其上层:经济关系是其基址,观念的形态是其上层;上层与基址相合而成此构造。马氏虽认上层的变动随着基址的变动而变动,但绝不是把社会构造的整个全体,裂为零碎的东西,而以基址概全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万方数据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作者:王嫣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8)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005 2.郑师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1990 3.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陈云琴.CHEN Yun-qin"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会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总是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涯相关联.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文房四宝"深沉含蓄的魅力,"文房四宝"则成就了文人士大夫温文儒雅、挥洒激扬的风姿.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无与伦比的意蕴,也使笔、墨、纸、砚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愈加完美和精致. 2.学位论文刘晨昊中国书法艺术中哲学思想及人格精神的体现2008 传统文化在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之后,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面临当代文化的严峻考验以及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必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两面夹攻;而在传统书法和现代艺术的两极又尤显迷茫;现代科技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诸如电脑的普及等等)导致书法的实用性丧失殆尽,以致在中国文化转向近现代形态的剧变时期,也不曾做出任何响应,因此,中国书法始终缺少一种能与其他近现代文化相适应的形态,或者说形式,这种缺失使书法渐渐远离了它原来所处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的书法,似乎被遗忘在现代喧嚣嘈杂的角落里充当看客。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书法的现代化进程尤为举步维艰。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且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书法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流光溢彩。传统文化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和器物等是谓“硬件”。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中庸之道思想、克己修身思想等是谓“软件”。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大量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书法作品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3.期刊论文谢海涛.XIE Hai-tao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 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上,通过包装的造型、色彩、形式、图形与文字,充溢着传统文化的语汇,传达出地域、民族及时空的信息,体现了徽州文化的内涵与意境,在包装设计发展历史上,既展现出民族艺术传统的风格,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期刊论文刘伟从文房四宝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世纪桥2009,""(12) "文房四宝"堪称国粹,其间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毛泽东深受中同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文房四宝有着特殊的感情.私塾启蒙时,文房四宝伴随他诵读四书丘经;在一师求学的峥嵘岁月,文房四宝见证了他游学的历程;战争年代,文房四宝与戎马生涯相随;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办公桌上,在他视察祖国大江南北的旅途中,"文房四宝"仍然占据着显眼的位置. 5.期刊论文朱崇昌.ZHU Chong-chang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 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基础而得以发生、发展;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书法而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流光溢彩.传统文化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和器物等是谓"硬件".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中庸之道思想、克己修身思想等是谓"软件".书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大量的古往今来的优秀书法作品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6.学位论文赵岩智者乐水——水墨画中“水”之魅力2009 水虽不被列入“文房四宝”之中,却是中国画一个重要工具材料,它有自己的特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又是别的材料所替代不了的,因而应尽可能地把它发挥到新的高度。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画论对水的忽视及“水”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从而梳理出“水”在水墨画中的运用和发展历史,显现了“水”在水墨画中应有的地位。“水”在这里已不再是普通的绘画工具材料,从而,进一步地探讨“水”的艺术表现力。从古代与近现代画家的水墨画中总结归纳,提取出水墨画创作中的用“水”之道,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现代水墨画中对“水”的表现手法。文章从水的本性,即柔弱而浸淫通达、万物出入于水而必鲜洁、灵活流动等等,转嫁到视觉形式语言上来,进而升华到精神领域寻找水对画面境界营造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对待“水”这一材料时,要把它与技法的认识和对待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认识相结合起来,打破自设的狭隘观念,以“建设性”的眼光去看待“水”在水墨画中的痕迹,以完善和拓展“水”表现力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着力通过对画家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拓宽水的用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现代水墨画中,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进而来研究探讨在画面境界、气韵追求背后,水独特的文化内涵,使画家重视水在水墨画中的位置,也来构建我心目中的魅力之“水”。 7.期刊论文王峡.易忠.WANG Xia.YI Zhong文房四宝及其包装设计的徽文化解读-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 鲜明而独特的徽州文化流光溢彩,它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向前发展.通过对徽州文化的内涵、本质等内容的分析,论述了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整体设计中的体现,让徽州文化借助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及其包装这一载体,传播于世,发扬光大,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一、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纲领。现今,文化的发展是一国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样一个文化现状:中国文化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文化发展还处于探索时期,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很容易遭受其影响。一方面对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一方面不断遭受其他文化发展吞噬,中国文化发展步履维艰。这就需要中国文化发展急需正义的天平,秤出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有助于其健康发展的,同时排除那些对中国文化发展有损害的,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外来文化。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被推上风口浪尖,它是生命力长青的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在中国引进其他文化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鉴别出哪些是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文化,哪些无益反而有损的,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引进外来不能仅仅是拿来主义,或者将其拿堆积在一起,犹如守财奴一样,将其全部收入仓库就一切搞定。这样简单的叠加也不可取的。既然有了各种财富,我们就需要将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将姿态万千的财富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力量。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历史观是永远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发展旺盛。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指导作用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的实践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脱离人民群众,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群众化的,民主化的,应该在实践中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同时在实践中应该占据主要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国文化的发展都与本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历史更替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是孕育文化的土壤。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其而自由发展,同时也不会仅仅只受到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化的发展必定不是单一,而是极具复杂性。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大观洋洋洒洒,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是多样性的,及其复杂的。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部照盘吸收。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对待中国文化。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文化的产生必定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将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吸收过来,古为今用,不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排斥在现在文化发展之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当然,这个发展并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中国走向世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很重要一部分还包括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发展的土壤,成为的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导思想,其重要前提是正确解决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人道德方面有不可撼动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从某个方面来说它还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标准。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正确地为传统文化,正确的解读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畅行无阻。 三、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自明朝中期以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尝到了闭关锁国的苦果山河破碎,国土沦陷,广大人民遭到帝国主义毫无人性的蹂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事实,闭关锁国是不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现今,中国义无反顾的走向世界,面对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善其身。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外来文化,中国应该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将其化为已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外来文化相对来说更多的指的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做出了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中间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病,毕竟以前的文化有些历史的局限性。中国文化的本质,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在西方世界有上帝作为人们心中的归宿。而在东方特别是中国仅靠家,孝的存在是维持家庭和睦和幸福的源泉,讲究个人的道德修养,讲仁义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但是传统文化以前是为统治者服务,自然也就存在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妇女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还有一些忠君思想很明显被淘汰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 “1.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

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刚健有为和刚柔相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思想强调刚健,圣人们也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实际行动来阐释了这一观点。在如战国时期慌乱的年代里,孔孟始终坚守“仁爱”的政治主张,并都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家以外,还存在其他很多派别。虽然各个派别之间存在很多差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