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下册)历史快速记忆

初一(下册)历史快速记忆

初一(下册)历史快速记忆
初一(下册)历史快速记忆

初一历史的容主要是从隋唐到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容,这里是所有容的歌诀合集,还没掌握的同学,看你的了!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北周到了581,外戚坚大权集,

夺权定都在长安,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南朝北朝归统一,

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

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

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二)

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

征发民工几百万,

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

贯通海、黄、淮、长、钱,

“天下转漕仰此渠”,

炀帝统治施暴政,隋末农民大起义。

“贞观之治”

(一)

唐太宗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征,

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二)

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崇,

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丝织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

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

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

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

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

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和同为一家”

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

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

金城公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

(二)

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王,

怀仁可汗治回鹘,民族友好万年长。

对外友好往来

(一)

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

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二)

唐与新罗是邻居,来往频繁好关系,

仿唐建制用科举,中国文化传过去。(三)

高僧玄奘最杰出,历经艰险到天竺,

西天取经有功绩,写成《大唐西域记》。

(一)

隋朝春州桥,世界现成最古老。

唐朝雕版《金刚经》,世界最早印刷品。

(二)

唐朝诗歌有成就,唐诗艺术传千秋,

可查诗人两千多,现存诗歌五万首,

白杜甫白居易,唐诗“三杰”最优秀。(三)

白诗歌传千年,诗歌作品万万千,

“朝发白帝彩云间”,“蜀道难于上青天”,

豪放清逸意境奇,后人尊称为“诗仙”。(四)

杜甫诗歌写实情,语言凝练讲分寸,

“三吏”“三别”是诗史,后人称他是“诗圣”。

(五)

唐朝中期白居易,诗歌艺术讲讽喻,

《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最简易。

“颜筋柳骨”书法妙,立本道子画艺巧,名家辈出举世骄,各具神韵领风骚。(七)

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塑是宝库。

隋唐盛世多乐舞,“千歌万舞不可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时间到了960(年),后周大将匡胤,

桥兵变当皇帝,杯酒辞去石守信,

北宋大权集一身,统一局面又形成。(二)

辽军进逼澶州城,真宗皇帝亲助阵,

士气大振宋军胜,双方议和澶州城,

北宋给辽送岁币,“澶渊之盟”就形成。

(三)

南宋名将叫岳飞,抗金之中扬军威,

郾城之战收失地,精忠报国闪光辉。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唐朝、五代、宋时期,经济重心向南移,北人南迁搞开发,带去技术和劳力,

水稻棉花发展快,丘陵茶园遍地起。(二)

手工业很繁荣,丝织棉织高水平,

哥窑冰裂纹,著名瓷都,

造船业,造船技术世人惊。

(三)

兴商业,“买卖昼夜叫不绝”,

海外贸易超前代,名世界,

北宋出“交子”,纸币流通就开始。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宋代气象万万千,衣食住行多了眼,

风土民俗有情趣,心旷神怡好新鲜。

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打印版)

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1 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1、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可用 谐音记忆为“七叔含烟找围巾”。 2、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以诙谐地告诉学生:商鞅变法失败后,他哭诉“我宁愿涮我肉, 却不愿车裂我身”。用谐音来记住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 2、五、让历史知识纲举目张──归纳法 隋朝大运河的记忆,可用“一二三四五六”来总结: “1”:一个中心──洛阳; “2”:两个终点:涿郡、余杭; “3”:三大作用: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连结五大水系:海河、淮河、长江、黄河、钱塘江; “6”: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 …… 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人教版初中历史大事年表(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 一百七十万年前 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三万年前 七千年前 五六千年前 四五千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770年 前7世纪中期 前7世纪 前4世纪中期 前260年 前356年 前230年~前221年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2年 前138年 前119年 前119年 前60年 公元9年 25年 73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317年 4世纪后期 383年 420年 4世纪后期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七上p2)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七上p3)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七上p4)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河姆渡。(七上p7) 陕西西安,半坡人。(七上p8) 大汶口原始居民(七上p9) 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七上p15) 汤战胜舜,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七上p21) 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七上p2h3) 西周灭亡。(七上p24) 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春秋战国)(七上p30)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七上p32) 晋楚双方:城濮之战。(七上p32) 魏赵:桂陵之战。(七上p33) 秦赵:长平之战。(七上p34) 商鞅变法(七上p38) 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秦朝(七上p56)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七上p63) 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七上p64)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世上称汉朝。(七上p64) 张骞出塞。(七上p82) 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击匈奴。(七上p79) 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七上p83)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隶属我国(七上p83)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西汉灭亡。(七上p69)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七上p70) 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七上p84) 袁绍,曹操,官渡之战。(七上p102) 赤壁之战。(七上p102)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七上p105)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七上p105) 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七上p105)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七上p108)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七上p108) 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七上p109) 皇族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七上p109) 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七上p110) 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七上p110) 大将刘裕自称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七上p111)我国东北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七上p114)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初中,历史,快速,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七八九年级历史知识速记口诀

七八九年级历史知识速记口诀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祝海青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初中历史记忆口诀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1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1、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可用谐 音记忆为“七叔含烟找围巾”。 2、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以诙谐地告诉学生:商鞅变法失败后,他哭诉“我宁愿涮我肉, 却不愿车裂我身”。用谐音来记住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 2、五、让历史知识纲举目张──归纳法 隋朝大运河的记忆,可用“一二三四五六”来总结: “1”:一个中心──洛阳; “2”:两个终点:涿郡、余杭; “3”:三大作用: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连结五大水系:海河、淮河、长江、黄河、钱塘江; “6”: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 …… 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是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一、以趣引学,奏好预习、听课、复习三部曲。 (一)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通常,预习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①浏览教材;②了解本节的内容提要; ③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④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这样,通过预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理解感到有困惑的地方,上课也可以特别留心,听课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保证当堂的内容当堂掌握。 (二)课堂听课。 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读”、“听”、“思”、“记”四个方面。所谓“读”,即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阅读有关教材内容,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线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的历史内容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听课的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并且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阅读教材的方法。 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为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下面简介几种常见的阅读教材的方法: (1).“语文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 (2).“提纲式”阅读法。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自己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学习。即利用有关教辅用书或教师颁发的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的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从而提纲挈领地把握有关历史知识。 (3).“问题式”阅读法。所谓“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阅读选编问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可转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4).“地图式”阅读法。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和历史课本相配套的有历史地图册,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式”阅读法就是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在阅读“殖民主义的罪恶”这一问题涉及到“三角贸易”时,我们利用地图把欧洲殖民者的出程、中程和返程的出发地、携带的物品一一对照,就能形象、直观而且容易掌握这一知识点。 (5).“线索式”阅读法。历史教材很多内容都有非常明晰的线索,通常最常见的是时间线索,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以时间线索来叙述的,按这一线索来阅读,能快速的完成阅读。比如阅读

初中历史年代记忆法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的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七年级历史快速记忆记忆歌诀大全

初一历史快速记忆记忆歌诀大全初一上册记忆歌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初中历史速记口诀

初中历史速记口诀速记口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初中历史年份表

时间历史事件 约300万年前生存着南方古猿 约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一带生活着元谋人 距今约70万~ 20万北京周口店一带生活着北京人 距今约6000多年河姆渡人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 距今约5000多年半坡人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蚩尤、尧、舜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寓前3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公元前2000年爱情文明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公元前1500年--前600年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大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651年蔡丘会盟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退避三舍”城濮战役获胜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兴起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前138年--前119年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公元1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篡位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初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顺口溜 记忆诗)大全

初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顺口溜记忆诗)大全第一种(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简易版) 歌诀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诀二(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种[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 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首另一版: .夏商西周和东周 东周前期是春秋 后期战国乱悠悠 秦朝西汉和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初中历史时间表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西晋灭吴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中国历史七年级记忆歌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因后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三)

初中历史大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直系亲属:非洲南方古猿(三大人种:白,黑,黄)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根本区别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天然火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人工取火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长江世界最早种植水稻干栏式)半坡(黄河世界最早种植栗半地穴式)母系氏族公社主要分布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区,中国古代文明是大河文明,属于农业文明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化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人文初祖,炎黄子孙)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最早体现民主精神)时期 奴隶社会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2070年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性我国早期国家的诞生,奴隶社会开始,标志着我国古代进入文明时代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亡公元前1600年,开国禹世袭制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公元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亡公元前1046年,开国汤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分封制巩固奴隶制统治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霸主,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成语:退避三舍,问鼎中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开始亡公元前220年启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战役。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 中国封建社会: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孝公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秦始皇确立,政治: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和文字,思想:焚书坑儒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大泽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暴政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秦朝灭亡。项羽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长安,文景之治。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口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七年级历史顺口溜快速记忆

七年级历史记忆顺口溜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前因后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