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21.85 KB
- 文档页数:9
动物的角:多样性与功能的分类探讨动物的角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一种神奇特征,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还承载着多种功能。
从羚羊的纤细螺旋角到犀牛的厚实独角,每种角都体现了动物的生存策略与进化智慧。
以下,我们将对动物的角进行分类探讨,一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先,我们按照角的数量将其分为单角与双角。
单角,如犀牛,它的独角不仅是防御工具,还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这种角通常较为粗壮,能够承受强烈的冲击。
而双角,如羚羊,它们的角更加纤细,且常常呈现出优美的螺旋状,这样的结构使得双角在碰撞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冲击力。
其次,从角的材质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骨质角与角质角。
骨质角,如牛、羊等家畜,它们的角主要由骨质组成,外层覆盖一层薄薄的角质。
而角质角,如鹿类,它们的角完全由角质组成,轻盈且坚固,每年都会脱落并重新生长。
再者,从角的形状上,动物的角更是五花八门。
除了常见的直线型、螺旋型,还有分叉型如公羊的角,它们通常具有多个分支,形态复杂。
此外,还有些动物的角呈现出奇特的形状,如蜗牛的触角状角,它们更像是感觉器官,而非真正的防御工具。
最后,从角的功能上来看,动物的角主要有防御、攻击、求偶和散热等多种功能。
防御和攻击是角最为直接的功能,能够帮助动物在野外生存。
而求偶功能则体现在角的形态与大小上,如雄鹿的大角就是为了吸引雌鹿的注意。
此外,像羚羊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角之间还有散热的功能,帮助它们在炎热的环境中生存。
综上所述,动物的角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一种神奇特征,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功能多样。
每一种角都体现了动物的生存策略与进化智慧,让我们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敬畏。
角的画法和分类金口中心小学周聪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角的画法和分类》【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知识,课本的第27至29页,本课主要学习角的画法和分类,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认识平角和周角,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画法和分类。
(板书课题)二、角的画法1.自学画角的步骤。
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
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27页上的内容。
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
3.画角。
提问画4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45°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动手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一个65°的角。
指定几名学生到黑板演示,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谈话: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
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小组交流):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
(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
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3. 分类。
提问: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
(一组同学在台上分)提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预设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预设2: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4、认识平角。
教师演示: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什么?学生辩论预设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预设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预设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预设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预设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教师评价: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还有不同意见吗?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
(板书)(画平角):好,跟着老师画平角。
(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1)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2)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
开始!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预设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预设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预设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谈话: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
(板书)(画周角):好,跟着老师画周角。
(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探索三种角的关系提问: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
(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预设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预设2:周角是直角的4倍预设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设计意图】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用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角的特点讨论,来认识平角、周角,掌握其特点。
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自然,并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很好把握。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下课铃声就要响起,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生:学会了画角生:学会了角的分类和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全课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角的画法和分类金口中心小学周聪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角的画法和分类》【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知识,课本的第27至29页,本课主要学习角的画法和分类,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够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认识平角和周角,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画法和分类。
(板书课题)二、角的画法1.自学画角的步骤。
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
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27页上的内容。
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
3.画角。
提问画4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45°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动手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一个65°的角。
指定几名学生到黑板演示,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谈话: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
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小组交流):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
(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
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3. 分类。
提问: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
(一组同学在台上分)提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预设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预设2: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4、认识平角。
教师演示: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什么?学生辩论预设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预设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预设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预设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预设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教师评价: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还有不同意见吗?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
(板书)(画平角):好,跟着老师画平角。
(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1)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2)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
开始!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预设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预设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预设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谈话: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
(板书)(画周角):好,跟着老师画周角。
(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探索三种角的关系提问: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
(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预设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预设2:周角是直角的4倍预设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设计意图】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用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角的特点讨论,来认识平角、周角,掌握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