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
- 格式:docx
- 大小:17.59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当地乡村文化为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资源为载体,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来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代替,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再结合悠久的文化传承、挖掘整合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打造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以湖南省的芷江县为例,芷江县总结了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挖掘了当地的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设计开发其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
线路等,使得芷江旅游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玩,也更有意义,从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种市场资源,它综合了历史、自然、人文、地域等因素,反映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文化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固然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长期以来,承德旅游没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相当的部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景点零散,文化附加值低,缺少关联性和市场号召力,以致来承德游客人数虽多,但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食、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目前,承德借鉴了云南等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河北民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涵、具体内容、形象特征,设计开发了承德旅游业的三项精品工程,即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依托的皇家文化精品;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以佛教文化和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情精品,均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实现以文化为灵魂、以景观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集约型发展,打造承德旅游的文化品牌,承德旅游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共识。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
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孩子学习语言、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体育等诸多学科最全面、最客观、最形象的“教科书”,乡村文化中积淀的美好品德形成的淳朴诚信的民风、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善良孝顺的家庭伦理观念等也是孩子培养良好品质的理想课堂。乡村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孩子的周围,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开放、有趣的活动场所。挖掘地域所赋予的优势,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摆脱课堂和书本
的限制,让孩子走进乡村,充分利用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养料”,为孩子提供感受和体验乡村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的情感。例如可以利用乡村庙会、节日习俗、趣味方言、乡村美食等为载体,设计开发以体验式教育为主题的旅游,让孩子在这种别具意义的旅游过程中,可以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增长见识,达到“行万里路”的收获,或是利用春种、秋收的机会,设计开发实景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让孩子真正认识农作物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粮食是怎么来的,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等等。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一方面可以拓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