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全国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布局(中)

  • 格式:ppt
  • 大小:791.50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退耕还林。有条件的地 区可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由农村造林专业户、社 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租赁、承包退耕还林,其利益 分配等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实 行集中连片造林,鼓励个人兴办家庭林场,实行多种 经营。 (十二)退耕还林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 食、责任”五到省,省级政府对工程负总责。各省级 政府要层层落实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责任,层层签订责 任状,并认真进行检查和考核。 (十三)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作业设计等前期 工作费用和科技支撑费用,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9
(四)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 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 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及 北方地区为100公斤。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 。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 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补 助粮食(原粮)的价款按每公斤1.4元折价计算。补 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五)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更多。在有 条件的地方,农民除负责退耕地造 林外,还要承担 两亩或两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 林种草任务。 (六)国家向退耕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 亩50元计算。退耕还林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发放方式, 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0
(七)关于退耕地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减免政策。 (八)实施退耕还林后,必须确保退耕农户享有在 退耕土地和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并依法履 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放权属 所有证明。 (九)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 “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农民 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以后,承包期一律延 长到50年,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可按有关法 律和法规继续承包。
14
苗木栽植后三年内,退耕户应每年进行 1-2 次松土、除 草、割灌、垦穴。松土深度 10-25cm (靠近幼树 20cm 宜浅 ),松土范围在整地规格规范围内适当扩穴。各项扶育措施 均在秋冬或早春进行,做到不损伤苗木,不压住苗木。对排 水不良的小班应及时排涝,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覆盖,确保 苗木正常生长。经济林苗木应根据各树种特性适时施肥,整 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 怎样才能顺利领到粮钱补助? ( 1 )搞好栽植前的穴状松土整地等准备工作。 ( 2 )按照规定的栽植密度和技术要求搞好苗木的定植 工作。 ( 3 )幼林抚育期内,搞好松土除草,抗旱、施肥、防 虫、果树的修枝整形工作,保证一定时间内的正常生长势和 生长水平,成活率达 85% 以上。 ( 4 )防止偷盗、人畜损伤损坏,保证保存率 达 80% 以上。
7
(二)进度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期为2001-2010年,完成 退耕还林1466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3万公顷 。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66万公顷,防风固沙控制面积 1.03亿公顷。
8
四、退耕还林政策
(一)实施退耕还林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 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个 体承包的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必须切实把握“ 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 ”这几个主要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成功。 (二)凡是水土流失严重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 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应按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退耕还 林。对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量较高,又不会造成水 土流失的耕地,农民不愿退耕的,不得强迫退耕。 (三)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的生 态林比例以县为核算单位,不得低于80%。对超过规 定比例多种的经济林,只给种苗和造林补助费,不补 助粮食和现金。
12
五、退耕还林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在开展乡镇级作业设计的同时,乡镇人民政府 要与退耕农户终止土地承包耕作协议,逐户签订《退耕还林( 草)合同书》,分户建立退耕还林(草)卡片。第二步,对经 核定确已退耕的土地,由管委会按区政府的授权换发林权证书 ,兑现 50% 的补助粮和每亩 20 元的现金补助。第三步,对签 订合同书后的农户,由管委会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无偿提供每亩 价值 50 元的还林(草)苗木或种子,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林 业和农牧部门指导农户植树种草。第四步,由林业主管部门组 织相关人员对退耕还林(草)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进行检查 验收,对合格者出具验收证明。农户凭一书一证一卡领取当年 余下的补助粮,并到财政、粮食部门按照规定核减当年农业税 和定购粮。
规划造林任务达7600万公顷,工程范围之广、规 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其中四项工程 的规模都超过了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和北非五国的绿色 坝工程。 这六大工程的实施,不仅对中国改善生态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对维护 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贡献。
18
今后的政策 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解决退耕农户当前 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 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 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 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 护任务挂钩。延长一个周期的补助,补助期为:还 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
第四章
全国林业生态工程 规划与布局


1
六大工程是林业迈向新世纪的“航空母舰”,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改善生态是中国的一项基本 为林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策。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决定投 六大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 资几千亿元,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5
6
三、工程总体布局和规划
(一)、布局 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和以西部为 主兼顾东部和中部的原则,按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危 害程度、水热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中国政府的退耕 还林还草工程可划为长江上中游及南方地区和黄河上 中游及北方地区2个大区9个类型区,即:西南高山峡 谷区、云贵高原区、鄂川山地区、长江中下游丘陵区 、长江和黄河源头高寒草甸区、黄土丘陵沟壑区、蒙 晋半干旱区、新疆干旱荒漠区和东北山地及沙地区, 共涉及21个省(市、区)的1110个县(团、场)。
15
七、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内容
年度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退耕还林的具体范围;
(二)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
(三)树种选择和植被配置方式;
(四)造林模式;
(五)种苗供应方式; (六)植被管护和配套保障措施; (七)项目和技术负责人。
16
八、退耕还林的成就
从1999起截止到2001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 草工程216.36万h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16.24万 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100.12万hm2,各年度完 成情况见表1。
2
第三节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 以粮代赈 个体承包
3
wenku.baidu.com
一、退耕还林实施的背景
1999年,朱镕基总理先后视察了西南、西北6省( 区),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 承包”的综合措施。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 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 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 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0]191号),初步 明确了退耕还林政策。 实施退耕还林是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需要,是治理水土流失、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 的需要,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 条件,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单位:万hm2)
实际完成任务 完成率 宜林荒山 荒地造林 % 面积 6.65 44.86 48.61 100.12 96 86.3
17
完成率
1999 2000 2001 合计
到2007年底,实施范围涉及25个省(区 、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 含县级单位)、3200多万农户、1.24 亿农民。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39亿亩,配套 荒山荒地造林2.05亿亩、封山育林2000万亩。8 年间,通过大规模还林还草,工程区森林覆盖 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内蒙古提高 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提高约25个百分点。水 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也明显减轻。中央财政已累 计投入资金1300亿元,平均每个退耕农户获得 补助3500元。
13
六、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苗木栽植配置方式全部实行横坡栽植,成品字形配置。 一般为秋季整地,穴状整地为主。 苗木栽植前应进行相应处理,如:一是根部打泥浆,有 条件的兑加生根粉,经济林苗木剪去过长根,常绿经济林苗 木剪除秋梢和三分之二的叶片,当天不能栽植完的苗木必须 假植,以防失水和冻害。板栗、梨、枣应配置授粉树。 苗木栽植时要求分级栽植,做到苗正根伸,踩紧踏实, 细土回填,浇定根水,及时补植。 苗木栽植后,不可以搞林粮间作。
4
二、指导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 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 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依靠科技,强化管理,防止边治理 边破坏的原则 ;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坚持退耕还林(草) 与结构调整、开发性扶贫、开发性移民相结合的原则;
表1 1999-2001年度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年度 小计 国家下达任务 退耕还 林还草 面积 宜林荒山 小计 荒地造林 面积 44.79 82.35 98.8 181.15 37.6 42 79.6 44.75 56.8 101.55 83.06 88.51 216.36 退耕还 林还草 面积 38.14 38.2 39.9 116.24 101.4 95.8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1)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2)加强农村能 源建设; (3)继续推进生态移民;(4)加强补植补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