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一年级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一年级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一年级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认识">""<",理解符号含义。 2.操作课件,学习用">""<"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河马嘴巴的形象。 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瞧,有一只小河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还是一只贪吃的小河马,吃东西时,大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 (二)结合课件讲述,知道河马大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 1.河马爸爸妈妈送食物,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妈妈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盘子里有*个?一个盘子里有*个?小河马说:我要吃多的那盘,是哪个?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爸爸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

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爷爷奶奶来喂它,食物来啦,香蕉一样多,这下小河马不知道要朝哪边张嘴巴了?小河马闭起嘴巴。(出示已经学过的=号)2.小动物送果实,幼儿练习掌握小河马张嘴方向。 教师:"咚咚咚"谁来啦?(小马)小马给小河马送来了吃的?猜猜小河马的嘴巴会朝那边张开呢?(幼儿操作电脑)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猫、小鸡。 教师:贪吃的小河马大大的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其实在这个大嘴巴里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符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根据河马嘴巴,认识理解">""<"符号。 1.观察河马不同张嘴的方向,认识理解">""<"符号。 教师:小河马的这张大嘴巴是朝哪边张开的? (大嘴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嘴巴扁扁等于号。)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符号,理解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师:小河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应该用哪个符号。(出示课件,选择正确的符号)(四)农场摘果子比赛,集体练习符号的运用。 1.幼儿分组进行摘果子比赛。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学设计

认识> 、< 、=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 教材第第18—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 、< 、=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会用> 、< 、=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 、< 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动物头饰等 教学进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上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起来了,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瞧!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请小朋友数一数再说给同学听。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将它们排一排就知道了。 随着小朋友们的回答分别贴出4只小兔和4只小猴。 一个对一个,你知道了什么?(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 提问:4和4相等,中间用什么符号连一连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表示的? 说明: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几等于几。 观察“=”的法,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写。 2.教学> 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我们来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一一对应地贴出松鼠队和小熊队的只数,让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先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表示的? 小结: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我们仔细瞧瞧,“>”什么样?怎么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描红。 你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认识等于大于小于教学设计

认识=、>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至20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2.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用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学生都比较活跃,但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对有趣地故事情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已经认识了0—5,因此,要将所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以及等号、大于号、小于号,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学习的规律、方法。在平等民主融恰的气氛中,用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发现法。 学生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 今天,森林里特别热闹,来了很多动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

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2.提问:瞧,有哪些队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同样多”和“=”。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课件出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课件出示:一一对应出现4只猴)。 引导观察提问:小兔和小猴是一只对着一只的,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把一只小兔对着一只小猴,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那么大家看出结果了吗?(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指出:一只小猴正好对着一只小兔,谁也没有多余,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板书4 4) 指出: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它叫“等号”。(板书:等号)学生齐读。4=4读作:4等于4。带领学生读一读。 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2.认识“多”、“少”和“>”、“<”。 讲述:刚才我们用一只对着一只的方法比出了小兔和小猴同样多,现在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1)认识“多”和“>”。 请你用手中的松鼠和小熊图片一一对应摆一摆。生动手操作。 摆好后,比一比,看看谁的只数多。指名回答。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松鼠,再一一对应出示小熊) 指出:一只小熊对着一只松鼠,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我们就说松鼠 (板书:5 3)(板书:多)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也就是5比3多。 比小熊多。 说明:5比3多,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板书:>)

大于等于小于的认识以及教学反思0001

认识“二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19? 2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二”、“〉”、“V的含义, 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 3.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会用“二”、“〉”或“V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动物头像、吸铁石、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开始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景图) 1、瞧,运动员登场了,看一看有哪些队参加比赛? 你知道它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先在心里数一数,数好了,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谁来汇报?学生汇报。 表达得真完整,掌声送给他! 2. 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 一、认识= 1. 拔河比赛马上开始了,如果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两个队参加呢?指名说。 2. 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小兔队和小猴队?(学生可能回答:小兔和小猴队员一样多) 3. 是这样吗?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能看出小兔和小猴同样多?让学生上黑板排一排。 V LV V J V" 呻I t 1i t ptarl ■ jd;JJ * t w 勺< WS wn 4. 排的怎么样?好在哪里?(引导学生说:一个对一个)教师板书(在小兔 和小猴的头像之间连线)这样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5. 观察,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小兔和小猴比较的结果吗?多请指名说,然后同桌互说。 刚才我们通过排一排,1只小兔对着1只小猴,小兔和小猴没有多余。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6. 小兔几只?小猴呢?(板书: 4 4 ) (1)都是4只,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等号。(板书:等号)读作4等于4。一起读。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数)

科学活动:认识“>”“<”“=”(数) 执教:管水金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数量的多少。 2.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等于号,了解其含义。并学习用大于 号和小于号等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3.积极参与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10只蝴蝶、8只蜜蜂图片 2.1——10数字卡片若干张 3.“>”“<”“=”卡片若干张 4.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老师今天带了了两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老师说谜底,幼儿依次猜出是蝴蝶和蜜蜂,老师引导幼儿用掌声欢迎蝴蝶和蜜蜂的到来。 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数量,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相比,谁多?谁少?10和8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字之间放一个符号,让小朋友一眼就可以看出哪边数字大哪边数字小。 教师出示大于号,以大于号的口吻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大于号。 师:小朋友们好,我叫大于号,朝着左边张开大嘴巴的就是我大于号,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如果站在我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数字更大,我就要向更大的数字张开我大大的嘴巴! 师:我应该向谁张开大嘴巴?(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回答:向蝴蝶和数字10 张开大嘴巴。) 师:因为10比8大。所以应该向着10 张开大嘴巴。

蝴蝶飞走了2只,现在请小朋友观察下,现在左边右边又是多少呢?(左边右边都是8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我们常见符号等于好来表示。) 2.问:蝴蝶和蜜蜂最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耍?(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出示小于号,提问:小于号像什么?引导幼儿用身体表演加深印象,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小于号朝右边张开大嘴巴小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小,说出6小于9.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记,我们得想办法把他们记住。”启发幼儿找出其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是对着哪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个数?(小数)” 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开口向谁,谁就大;尖尖向谁,谁就小;左右相等用等于。 二、智力闯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1:学做“>”“<”“=” 找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手势表演“>”“<”和“=”,读出7大于4,4小于7。 游戏2、找朋友。 玩法:你们看教室里有三个符号宝宝的家,边上站着许多戴有数字宝宝的小朋友在等着它的好朋友。请你们轻轻的把椅子下面拿出数字卡片挂在胸前看一看你们要到哪个符号宝宝的家就去找相应的数 字宝宝手拉手,面对面站好,明白吗?好!音乐响了就开始好吗?来开始...... 三、活动小结: 小朋友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今天我们认识了并已经和大于号和小于号交上了朋友,能够灵活地运用它们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在数学知识王国里,还有许多奇妙有趣的东西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更多的本领,好吗?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认识“=”、“>”、“<” 东台市实验小学鲁晓露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 3.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动物头像、吸铁石、直尺、学具(5个○、3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开始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景图) 提问:瞧,运动员登场了,看一看有哪些队参加比赛? 你知道它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汇报。 2. 过渡: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 二、认识“=” 1. 谈话:拔河比赛马上开始了,如果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两个队参加呢?指名说。 2. 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小兔队和小猴队?(学生可能回答:小兔和小猴队员一样多) 3. 是这样吗?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能看出小兔和小猴同样多?让学生上黑板排一排。 4. 学生评价。排的怎么样?为什么好?(引导学生说:1只小兔对着1只猴或一个对一个)教师相机板书(在小兔和小猴的头像之间连线)这样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5.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吗?指名说,然后同桌互说。 说明: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谁也没有多余。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6. 提问:小兔几只?小猴呢?(板书: 4 4) (1)说明:小兔和小猴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表示。(板书:=)(2)说明:这个新朋友叫等号。(板书:等号)读作4等于4。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 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展台、彩色圆片 师生双边活动: 活动一: 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今天,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 你观察到什么?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 [本课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因此,要启发学生对拔河这种活动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的时候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拔河的认识,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看懂图意,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图中的事物。] 活动二 你说我讲: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看出哪边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但学生如果有别的摆法,只要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今天,老师介绍数学王国的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啦!先请它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两个式子,你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孪生兄弟吗? 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简单介绍符号的名字和作用,学生对符号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板书9<10,10>9(教学读法) 引导学生从尖角和开口的方向来区别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先教学生用手指表示符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能够从课件中了解两种符号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出这两个关系式。能够认真观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用手指表示符号。] 活动四 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现在可以进行比赛吗?为什么?你能和同桌说说吗? 像刚才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另一个兄弟来了,他叫等号。等号放在两个数之间表示两边的数一样大。引导学生从两边人数相等来分析。引导学生与同桌交流。学生进行操作。板书“10=10”。引导学生观察等号的特点。 [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补充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等号的特点。] 活动五 小朋友们都非常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数多吗?还可以比什么?互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的反思

教学反思: 一、动手导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学内容是对于数学符号“=”“>”“<”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但这些知识是不够严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深化,构建严密数学网络,所以引入新课时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已有基础和认知不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设计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科学规范的书写方法和有趣的儿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谁比谁大,谁比谁少,知道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表示方法,并且能用把几个数字正确地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用田字格给出了书写的位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往往在读符号时会出现错误,如不清楚都应该从左往右读、只会写不会读等等。所以,用一首儿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让学生加深了对“>”“<”记忆。 三、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拔河比赛为什么还没开始,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圆片,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知识。 四、不足之处 1.在布置问题的时候问题意思表达不清楚,说的不够细致。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导致学生很茫然,不懂老师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孩子思考,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这个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请同学们静静思考一分钟;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看;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 2.学生操作的环节有误,应该在一开始拔河比赛图片出现之后,引出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比一比,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 3.教孩子用学具。用学具的课很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老师在让孩子动手的时候应该把问题描述的很清楚,告诉孩子们我们用一个圆片来表示一个小朋友,红色代表左边,绿色代表右边,比一比,看谁摆的最清楚。要学会组织孩子,在学具用完的时候及时要求把学具收起来,及时有效地组织好课堂。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活动设计意图: 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在幼儿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和“<”。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一起编儿歌,通过儿歌、表演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的开口方向,这样既能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认识“>”和“<”。 2.学习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5只猴子、5只老虎、8只兔子、2只熊猫的图片)。 2. 数字卡片及“>”、“<”、“=”卡片。 3. 每个幼儿一张练习题。 活动过程: 一、以带幼儿到动物园参观为引子,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好不好?” (利用幼儿对动物感兴趣的特点,引入课题,使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励幼儿去学习新知识。) 二、认识“>”和“<”。 1.认识“>”。 ①教师:“你们看,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猴子、老虎)“有几只猴子?几只老虎?”教师出示猴子和老虎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猴子和老虎比,谁多?谁少?”(猴子和老虎一样多,都是5只)“怎样表示它们一样多呢?”(用“=”)(用幼儿喜欢的猴子、老虎、兔子和熊猫等动物图片,即便于操作,又形象直观,促使幼儿去体验、去发现。) ②教师:“咱们看看动物园还有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兔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有几只兔子,(8只)并贴上数字卡片。“兔子和老虎比,谁多?谁少?“还能用等号表示吗?”“为什么呢?”“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8”大于“5”。 2.认识“<”。 教师:“还有什么动物呢?”教师出示熊猫的图片,与猴子比,认识方法同前相似,帮助幼儿明确小于号的含义,说出“2”小于“5”。 3.区分“>”与“<”。 ①教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②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和小于符号范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和小于符号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字娃娃1-10 2、数字卡 3、猴子头饰40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件)春天来了,蜜蜂和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它 们之间能不能放=号?(不能)那么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那边的数字大,那边的数字小,我们给这个符号起个名字叫 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 2、春天来了,不但蜜蜂和蝴蝶飞来了,你们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出来干什么了? 小鱼也快活的游来游去,(出示课件)你们数一数,有几条小鱼、几 只小蝌蚪,并出示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 个别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 3、

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你们看一下,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大数)尖尖的屁股朝着什 么数?(小数),让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 撅给小数瞧。(出示课件) 二、表演游戏:两个小朋友戴上数字娃娃的头饰,另一个小朋友用 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每人一张练习题,做完后进行订正。 四、游戏:击鼓传包。鼓声停止后,包落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从包里拿出两张数字卡片,大数幼儿先说几大于几,然后小数幼儿再说 几小于几。 五、游戏《小猴学样》。在做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样本领:就是 把不等式变成等式(出示课件),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没法做游戏,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大于号变成等于号,有两种方法4-1=3,3 1=4。 游戏做完了,猴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出示课件),猴妈妈想让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把小于号变成等于号,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5 2=7,7-2=5。 【活动反思】 学习大于号小于号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是太好,有点混乱,平 常在巩固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在幼儿已经认识“+”、“一”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和“<”。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一起编儿歌,通过儿歌、表演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这样既能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1、认识“>”、“<”,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2、根据“>”、“<”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两盘水果的图片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 4、6、3、2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谁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了?蜜蜂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导幼儿认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出示两盘水果,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3和2),启发、引导幼儿说出“3大于2”。 3、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二、启发幼儿找出“>”和“<”的内在规律。 “>”和“<”都有一个开口,长的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呢?小朋友们可以看一下,无论是“>”还是“<”,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 三、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认识大于小于等于

课题:认识=、>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9-20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 1-3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课是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计数经验和“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等单 元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生长点,是以后学习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的延伸点。例题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 =、>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同样多”和“多”、“少”的含义。本节课要学习的是认识并理解关系符号=、>和<的含义,并应用这些符号 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混淆>和<的读法和含义,因此要加强辨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教学重点: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和<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它们正在举行一场森林运动会,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2、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了吗?

追问:每队各有多少名小动物?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同样多”和“=”。 1、谈话:拔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两个队参加比赛呢? 2、师示范:先将小兔贴成一排,再把小猴贴在小兔的下面,与小兔一一对应排列起来。 在小兔和小猴之间连线,引导学生注意看老师在做什么。 3、启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指出:1只小兔正好对应着1只小猴,没有多余的小兔;1只小猴也正好对应着1只小兔,没有多余的小猴。 明确: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4、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 指出:小兔和小猴都有4只,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 5、介绍:“=”的名称“等号”,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等。读作:4等于4。 “=”的写法:等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横线组成,这两条横线都要写平。 6、学生在书上描写“=”。 (二)认识“多”“少”和“>”“<”。 1、谈话:图中还剩下哪两队小动物没有参赛? 讨论:要知道松鼠和小熊谁的只数多,谁的只数少,可以怎样比? 启发:你能仿照前面的样子,把松鼠和小熊1个对1个地排好吗? 2、思考:松鼠的只数和小熊比,可以怎么说?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指出:1只松鼠对应1只小熊,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的。我们就说松鼠比小熊多。(板书:多) 3、提问:松鼠有几只?小熊呢? 指出: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松鼠比小熊多,我们可以写成5>3。(板书:5>3)

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和小于号

认识=、>和<(初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 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

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认识=、﹥和﹤教学设计(定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 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 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动物头像图片、叶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侧耳倾听:“哇,森林里好热闹啊!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看看。” 2、要求学生打开课本第18页,观察书本中的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学生各抒己见。对于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所看到得教师要给予肯定。 二、探究新知,比较大小。 1、认识“同样多”和“=”。 (1)现在进行的是拔河比赛,你认为是那两队参加?他们各有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各抒己见,说的有理的教师给予肯定。 (2)出示参加拔河比赛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上。(一边贴一边要求学生数) (3)教师连线。问:“你知道老师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兔和小猴一个对着一个,没有多余的,小兔和小猴的数量同样多。 相机提出:像这样,数量同样多,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新朋友,新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叫等号,(板书4=4)。 (4)你会读吗?(学生尝试读—范读—跟读)。学生读完后,要求观察“=”像什么?学生发言。

(5)你会写吗?指导学生书写等号,及时展示写得漂亮的。 (6)手指游戏。要求学生观察老师伸出几根手指,自己再伸出与老师同样多的手指,用算式表达并读出来。(集体与老师玩—同桌互玩) 2、认识“多”和“﹥” (1)拔河比赛结束了,现在进行的是跳远比赛,小松鼠与小熊出场了,数一数它们各有几只?(出示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数)(2)小松鼠和小熊的只数,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对着一个比,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的,我们就说松鼠的只数比小熊多。 相机提出:像这样,一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的数量多,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新朋友,新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叫大于号,(板书5﹥3)(3)你会读吗?(学生尝试读—范读—跟读)。 (4)儿歌帮助记忆大于号:开口在左,尖尖在右;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边说边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5)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大于号。及时展示写得漂亮的。 (6)手指游戏。要求学生观察老师伸出几根手指,自己再伸出比老师多的手指,用算式表达并读出来。(集体与老师玩—同桌互玩) 3、认识“少”和“﹤” (1)谁再看图说一说,松鼠的只数和小熊,结果怎样? (2)反过来,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你认为可以怎样说?请看图想一想,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 学生交流自己的说法,得出“小熊的只数比松鼠少”。 相机提出:像这样,一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的数量少,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新朋友,新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可以用式子“3﹤5”表示。 (3)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3﹤5”表示的意思。 (4)儿歌帮助记忆小于号:开口在右,尖尖在左;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边说边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5)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小于号。及时展示写得漂亮的。 (6)手指游戏。要求学生观察老师伸出几根手指,自己再伸出比老师少的

认识大于等于和小于 教学设计

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 数的大小比较和>=<的认识,是在第一单元认识“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呈现了一幅熊猫请客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话编故事。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人事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故事里面的数学信息,在分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的过程中,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 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认识大于、小于、等于号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得开口方向,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难点;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得开口方向总是对着大数,尖处都对着小数,区分大于号、小于号。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4和5是怎样来的? 2、1-----5的比较 1和2比,谁大谁小,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 2和3比······ 3和4比······ 4和5比······ 通过1---5的数字比较引导幼儿知道1-----5是1个比1和多1; 5----1是1个比1个少1.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1)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小动物开始储藏过冬的食物了,小鸟飞呀飞,飞到我们幼儿园,小蚂蚁也爬出来找食物。请同学

们看飞来了几只小鸟?(与幼儿一起点数小鸟的数量)5只,爬来了几只蚂蚁?(与幼儿一起点数蚂蚁的数量)3只,幼儿说出数量,教师在动物旁边写上相应的数字,提问;小鸟和蚂蚁相比,谁多?谁少?(小鸟多,蚂蚁少)那么5和3比,那个数大?那个数小?(5大3小)我们可以在5和3之间放一个符号,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那边大,那边小,这个符号就是大于号。教师书写大于号,并在大于号边上表上汉字。带领幼儿认识大于号,并读5大于3,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 ()认识小于号 同学们我们刚才读的是5大于3,如果把数字换一下位置,3在前面,5在后面,我们还能写大于号吗?读3大于5,这样对吗?(不对)3比5小,所以我们要填小于号,读3小于5。教师书写小于号,引导幼儿认识小于号,并在边上谢小于号,写上汉字。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于号、小于号的开口方向有什么规律?(开口方向总是向着大数)。 (3)认识等于号 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应该用什么符号?等于号,等于号证明左右两边相等。教师书写等于号,并标上汉字。 (4)巩固幼儿对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认识 利用数的比较,幼儿填符号,大于、小于、等于、再练习当中逐渐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书写方法,和每个符号表示的意义。同时指导幼儿读题时,按着顺序从前向后读。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1

教学要求: 1、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 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 师生双边活动: 活动一: 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今天,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 你观察到什么?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 [本课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因此,要启发学生对拔河这种活动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的时候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拔河的认识,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看懂图意,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图中的事物。] 活动二 你说我讲: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看出哪边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但学生如果有别的摆法,只要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今天,老师介绍数学王国的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啦!先请它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两个式子,你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孪生兄弟吗? 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简单介绍符号的名字和作用,学生对符号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板书9<10,10>9(教学读法) 引导学生从尖角和开口的方向来区别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先教学生用手指表示符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能够从课件中了解两种符号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出这两个关系式。能够认真观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用手指表示符号。] 活动四 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现在可以进行比赛吗?为什么?你能和同桌说说吗? 像刚才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另一个兄弟来了,他叫等号。等号放在两个数之间表示两边的数一样大。引导学生从两边人数相等来分析。引导学生与同桌交流。学生进行操作。板书“10=10”。引导学生观察等号的特点。 [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补充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等号的特点。] 活动五 小朋友们都非常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数多吗?还可以比什么?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