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 《汽车识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04 《汽车识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04 《汽车识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04 《汽车识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汽车机械识图习题集答案

项目一掌握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1.1图纸幅面、比例和字体

一、填空题

1.图纸幅面,A0、 A1、 A2、 A3、 A4

2.粗实线

3.右下角,粗实线,一致

4.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图上尺寸,实际尺寸。

5.实际大小,无关。

6.1mm,必须标注。

7.机件的真实大小。

8.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二、字体练习略

1.2图线

一、填空题

1.几何图形,重合

2.基本一致

3.0.7mm

4.0.5~2mm

5.细实线

6.细点画线

7.粗实线

8.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

9.细实线

10.称中心线,圆心11.粗实线,虚线,点画线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A

2.D

四、线型及尺寸标注略

1.3尺寸标注

一、填空题

1.真实大小,无关

2.毫米,必须

3.垂直,适当的角度,2 mm

4.尺寸线

5.箭头和细斜线,箭头型式

6.线性尺寸,引出标注

7.将该图线断开

8.一致,3.5

9.径向;水平,中断处,上方或外侧

10.轮廓线,圆心,“Ф”,“R”,外侧或引出标注

11.“SФ”,“SR”。

12.小尺寸,大尺寸

13.最后完工时的尺寸

二、选择题

1.D

2.B

3.C

4.C

5.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略.

五、略

项目2 平面图形的基本画法

2.1熟悉平面图形绘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填空题

1.丁字尺,丁字尺。

2.前进方向,画较大的。

3.B,H

4.斜度,单向分布。

5.锥度是,双向分布。

6.一致。

7.非圆曲线,光滑地。

二、基本作图练习略

三、按照下面图形中的尺寸画出全图形的轮廓略

四、根据图形尺寸按比例抄画平面图形略

2-2绘制圆弧连接的平面图形

一、填空题

1.圆弧连接。

2.同心圆法,四心圆弧法。

3.相切。

4.圆心,连接点(即切点)。

5.外连接,内连接。

二、参照右图,完成左图的圆弧连接略

三、参照右上角图例,用给定的半径R作圆弧连接略

四、用1:1的比例抄画下图略

2.3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一、填空题

1.尺寸基准,识读定位尺寸。

2.定形尺寸。

3.定位尺寸,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4.水平,垂直,点或线。

5.定形、定位尺,已知线段,连接线段,中间线段。

6.中间线段。

7.连接线段是。

8.唯一地,位置,大小。

9.定位尺寸,定形尺寸。

10.定位尺寸。

11.定形尽寸。

12.定中间线段。

13.已知线段,连接线段。

14.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二、完成下列平面图形的绘制略

项目3 图形识读

3.1投影法概述

一、填空题

1.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2.正投影法,正投影法

3.投影法

4.相对距离

5.无关,投影法

6.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二、问答题

1.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特点: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中心投影法特点: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度量性差。

2.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因为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

3.2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一、填空题

1.投影面,投影方向,唯一

2.重影点

3.集聚性

4.实长,倾角

5.倾斜,三个投影面

6.一条直线,类似形

7.反映实形,平行

二、根据投影,判断点或直线的位置。

1.上,后,左

2. AB、CD是相交线; G H、KL是相交线

AB、EF是平行线;GH、MN是平行线

CD、EF是交叉线;KL、MN是交叉线

3. D不在,F不在,CE在。

三、作图题略

3.3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一、填空题

1.平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圆环

2.互相。六边形,水平面,矩形,四,垂直,六

3.正六边形,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4.平行于,任一位置,圆周,与两底面的水平投影重合,圆柱面正面和侧面,最左,最右,

5.圆锥面,底面,轴线,任意位置

6.直径,三

二、根据两视图完成第三视图,并完成立体表面上点M、N其它投影。略

三、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略

四、作图题略

3.4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简介

一、填空题

1.平面,立体表面,表面产生的交线。

2.平面,截平面,立体棱线的,截平面,平面立体棱面。

3.共有,空间,平面曲线,直线。

二、根据要求作图略

三、根据要求补全图形略

3.5轴测图的画法

一、填空题

1.平行投影法,轴测图,三维图。

2.垂直于,120,相等。

3.相对位置,方向,斜轴测图。

4.90,135。

二、判断题

1.×

2.√

3.√

三、问答题

正等轴测图画法简单,可用于表达各种形状的物体,由于斜二测图能

如实表达物体正面的形状,因而它适合表达某一方向的形状复杂或只有一个方向有圆的物体。

四、绘图题略

项目4 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

4.1组合体三视图

一、填空题

1.上下,前后,左右,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2.高度,宽度,宽度和高度,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形体分析法,面形分析法,堆积类。

二、绘图题略

4.2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

一、填空题

1.仰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2.上下、左右、前后,三个,六个面

3.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仰视图,右视图,基本视图

4.斜视图

5.局部视图,波浪线

6.剖视图

7.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

8.对称平面,称中心线,剖视图,视图

二、选择题

1.A

2.A

3.A

4.A

5.C

6.A

7.B

8.D

三、绘图题略

4.3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一、填空题

1.结构、大小、技术要求、生产、检验。

2.图形、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

3.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公差、材料的热处理,表面

4.

间距和峰谷

5.、、零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参数、精密。

6.极限、配合。

7、孔、轴、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8、20 ,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降低。

9、基孔制、基轴制。

10、几何公差、理想形状、理想位置。

二、判断题

1.×

2.√

3. ×

三、看图填空

1.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轴的公差带、基本尺寸。

2、Ф20、Ф20、0.039、0、+0.034、-0.06、0.039、0.094.

四、分析下图表面粗糙度标注的错误,在其下图正确标注。略

五、说明图中所注公差框格的含义略

4.4识读零件图

1、(1)标题栏、分析尺寸、技术要求。(2)轴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3)端盖零件图。(4)灰铸铁HT200、比例1:2.(5)6.3、12.5、2.5.(6)Ф70、d11、11.(7)沉孔的定形尺寸为小直径Ф9mm,大直径Ф18mm、Ф90 mm.

2、略

3.读懂阀盖零件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1.1:2,44

2.全

3.表面粗糙度,4

18

.0

,辅助尺寸基准。

4. 内应力,11,h、50 、49.84 。

5.0.05 mm。

项目5 识读常用的汽车标准件

5-1识读及绘制螺纹、螺纹紧固件及连接图

一、填空题

1.外螺纹,内螺纹

2.牙型、大径,螺距,螺纹三要素

3.大经、中经,小径,螺纹大经

4.直径,螺距,旋向

5.连接,传动,管螺纹

6.名称,标准编号,螺纹规格×公称长度

7.螺栓,螺柱,螺柱

8.螺栓,螺钉,垫圈,螺母

9.不太厚,钻成通孔,螺母,垫圈

二、选择题

1.A

2.B

3.B

4.D

5.B

6.A

7.D

8.D

9.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简答题略

五、识图题略

5.2 识读齿轮及齿轮啮合工作图

一、填空题

1.圆柱,相交轴,蜗轮蜗杆,交叉轴

2.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直齿轮

3.齿矩p,圆周率π,愈大

4.压力角,模数

5.分度圆上,相邻,弧长,P,s+e 。

6.20 °,公切线,αK。

7.两轴线,90°。

8.主动,从动,传动比

9.模数,齿形角,旋向

10.15mm,750mm。

二、选择题

1.A

2. B

3.D

4.B

5.C

6.B 7 C 8.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计算题

1、分度圆196mm 、齿根圆171mm

2、齿轮模数2mm 、齿矩6.28mm 、齿项圆直径104mm.

3、大齿轮、小齿轮分度圆分别是160mm、72mm。齿顶圆分别是160mm、72mm.齿根圆分别是142mm、54mm.

五、识图题

1、(1)单个圆柱齿轮。(2)单个直齿锥齿轮。(3)蜗轮蜗杆啮合的画法。(4)直齿锥齿轮啮合的画法。

2、略

5.3 识读滚动轴承、键、销及其他标准件

一、填空题

1.内圈,滚动体,保持架,滚珠,滚锥。

2.向心轴承,推力球轴承,向心推力轴承。

3.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轴承类型代号,内径代号。

4.深沟球轴承,内径尺寸。

5.轴和轴上,传递扭矩,固定,定位.

6.普通平键,半圆键和钩头楔键,矩形,渐开线。

7.减震,储存能量,圆柱螺旋。

8.四圈,省略不画,2.5圈。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三、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A

7.B

8.D.

9.D

四、识图题

3.深沟球,径向,45 mm,(b)(c),径向,轴向荷载。轴承基本代号为。项目6 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6.1了解装配图

一、填空题

1.机器或部件,连接,装配。

2,装配图,装配图,零件图。零件图,装配图。

3,一组视图, 技术要求,必要的尺寸, 零件序号,标题栏、明细栏。

4,工作原理,装配关系。

5.方向,,间隔,错开,,方向、间隔、倾斜角度;涂黑。

6.工作性能,装配及检验要求,调试要求及使用维修与使用。

7.一个。

8.上方,平齐。由下而上。

二、判断题

1. √

2.×

3.√

4. ×

5.√

6. √

7.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CDEF

2、ABCDE 3.ACD 4.BDE 5.ABC.

6.2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略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b +p g (p > p b), p = p b -p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_)课后 习题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 28 83140==M R R =)/(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 1013252739.296?==p RT v =kg m /3 v 1= ρ=3/m kg (3)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Mv =p T R 0=kmol m /3 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度由t1=45℃增加到t2=70℃。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当地大气压B =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1 111RT v p m =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2222RT v p m = 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 B p p g +=11 (1) B p p g +=22 (2) 27311+=t T (3) 27322+=t T (4) 压入的CO 2的质量

)1122(21T p T p R v m m m -= -= (5) 将(1)、(2)、(3)、(4)代入(5)式得 m= 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 1000)273 325.1013003.99(287300)1122(21?-=-= -=T p T p R v m m m = 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为的空气3 m 3,充入容积 m 3的储气罐内。设开始时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与外界相同,问在多长时间内空气压缩机才能将气罐的表压力提高到设充气过程中气罐内温度不变。 解:热力系:储气罐。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解法: 首先求终态时需要充入的空气质量 288 2875.810722225???==RT v p m kg 压缩机每分钟充入空气量 288 28731015???==RT pv m kg 所需时间 ==m m t 2 第二种解法 将空气充入储气罐中,实际上就是等温情况下把初压为一定量的空气压缩为的空气;或者说、 m 3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多少的问题。 根据等温状态方程 const pv = 、 m 3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 5.591 .05.87.01221=?==P V p V m 3 压缩机每分钟可以压缩的空气3 m 3,则要压缩 m 3的空气需要的时间 == 3 5.59τ 2-8 在一直径为400mm 的活塞上置有质量为3000kg 的物体,气缸中空气的温度为18℃

有机化学04 第四章习题及其答案

1.判断下列哪个化合物具有手性: Cl CH3 Cl CH3 3 Cl H3C Cl 3 (a)(b)(c)(d) 1.解:化合物(c)具有手性。 2.画出1,2-二溴乙烷极限构象的Newman投影式。解: 3.画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 (1)顺-3-溴环己醇;(2)顺-2-叔丁基环己腈 解: Br OH CN H C(CH3)3 (1)顺-3-溴环己醇(2)顺-2-叔丁基环己腈4.命名下列化合物: C C 2 Cl CH3 ClH2CH2C H3CClHC C C H C H3C Cl C H CH(CH3)2 2 OH (1)(2) 解:(1)(E)-2-甲基-3-(2-氯乙基)-1,4-二氯-2-戊烯;(2)(2E,4Z)-2-异丙基-5-氯-2,4-己二烯-1-醇。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R)-2-甲基-1-丁醇;(2)(S)-乙基-仲丁基醚;(3)(S)-2-氨基-3-羟基丙酸[(L)-丝氨酸];(4)(2S,3R,4R,5R)-1,2,3,4,5,6-己六醇[(D)-山梨醇]。 6.标出下列分子中所有手性碳原子的R/S构型,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O HO H HO H H OH H OH 2OH CHO H OH HO H HO H H OH CH2OH (1)D-(+)-甘露糖(2)D-(+)-半乳糖

解:(1)(2S,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2)(2R,3S,4S,5R)-2,3,4,5,6-五羟基己醛。 7.标出下列分子中的手性碳,并推测它们各有几个手性异构体。 O HO (1)樟脑(2)薄荷醇 解(1)樟脑有2个手性碳,理论上应该有4个光学活性异构体。实际上由于桥键的制约,只能得到2个光学活性异构体。 (2)薄荷醇有3个手性碳,有2 3 = 8个光学活性异构体。 8. 用R/S标度法标出下列反应式中各化合物的构型。 Cl H3CH2C CH3Cl2 , h v Cl CH3 H H H3CH2C CH3 H 2 C CH3 (a) (b) (c) (d) (1) 3 HBr C6H13 Br H 3 EtONa C6H13 H OEt 3 (2) (a)(b)(c) 解:(1)(a)S型;(b)S型;(c)R型;(d)R型。 (2)(a)R型;(b)S型;(c)S型。 9. 3,4-二溴环戊烷-1,1-二甲酸的两种异构体A和B都能加热脱羧,A脱羧生成一种一元羧酸,而B脱羧生成两种一元羧酸。试写出A和B的构型式。 解: Br H Br H COOH COOH H Br Br H COOH COOH A. B.

工程热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六版完整版

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 MPa p 1.0=, 500 =t ℃时的摩尔容 积 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 28 8314 0= = M R R =)/(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 101325 273 9.296?== p RT v =kg m /3 v 1 =ρ=3/m kg (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Mv =p T R 0 =kmol m /3 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 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 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度由 t1=45℃增加到t2=70℃。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当地大气压B =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 B p p g +=11 (1) B p p g +=22 (2) 27311+=t T (3) 27322+=t T (4) 压入的CO 2的质量 )1 1 22(21T p T p R v m m m -= -= (5) 将(1)、(2)、(3)、(4)代入(5)式得 m=12.02kg 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 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 ,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 1000)273 325 .1013003.99(287300)1122(21?-=-= -=T p T p R v m m m =41.97kg 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 为的空气3 m 3 ,充入容积8.5 m 3 的储气罐内。设开始时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与外界相同,问在多长时间内空气压 缩机才能将气罐的表压力提高到设充气过程中气罐内温度不变。 解:热力系:储气罐。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解法: 首先求终态时需要充入的空气质量 288 2875.810722225???==RT v p m kg 压缩机每分钟充入空气量 288 28731015???==RT pv m kg 所需时间 == m m t 2 第二种解法 将空气充入储气罐中,实际上就是等温情况下把初压为一定量的空气压缩为的空气;或者说、 m 3 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多少的问题。 根据等温状态方程 、8.5 m 3 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 5.591 .05 .87.01221=?== P V p V m 3 压缩机每分钟可以压缩的空气3 m 3 ,则要压缩 m 3 的 空气需要的时间 == 3 5 .59τ

热力学统计物理 课后习题 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与等温压缩系数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nRT pV = 由此得到 体胀系数T pV nR T V V p 1 1== ??? ????= α, 压强系数T pV nR T P P V 1 1== ??? ????= β 等温压缩系数p p nRT V p V V T 1 )(112=-?? ? ??=???? ????- =κ 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量的体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系数,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dp dT V T καln ,如果P T T 1 ,1 = =κα,试求物态方程。 解: 体胀系数 p T V V ??? ????= 1α 等温压缩系数 T T p V V ???? ????-=1κ 以T,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p T V V ,= 其全微分为 dp V dT V dp p V dT T V dV T T p κα-=? ??? ????+??? ????= dp dT V dV T κα-= 这就是以T,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得 ()?-=dp dT V T καln 根据题设 , 若 p T T 1,1== κα ????? ? ?-=dp p dT T V 11ln 则有 C p T V +=ln ln , PV=CT 要确定常数C,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4描述金属丝的几何参量就是长度L,力学参量就是张力£,物态方程就是(£,L,T)=0,实验通常

在大气压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线胀系数定义为F T L L ??? ????= 1α ,等温杨氏模量定义为T L F A L Y ??? ????= ,其中A 就是金属丝的截面。一般来说,α与Y 就是T 的函数,对£ 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如果温度变化范围不大,可以瞧作常数。假设金属丝两端固定。试证明,当温度由T1降至T2时,其张力的增加为)T -(T -Y A £12α=?。 解: f (£,L,T)=0 ,£=F£(L,T) dT T dL L dT T d L T L ??? ????-??? ????+??? ????=££££ (dL=0) 1££-=??? ??????? ??????? ????T F L L L T T αα YA L AY L L T L T T F L -=-=??? ??????? ????-=??? ????££ dT YA d α-=£ 所以 )T -(T -Y A £12α=? 1.6 1mol 理想气体,在27o C 的恒温下发生膨胀,其压强由20P n 准静态地降到1P n ,求气体所做 的功与所吸收的热量。 解:将气体的膨胀过程近似瞧做准静态过程。 根据? -=VB VA pdV W , 在准静态等温过程中气体体积由V A 膨胀到VB,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为 A B A B VB VA VB VA P P RT V V RT V dV RT pdV W ln ln -=-=-=-=? ? 气体所做的功就是上式的负值, - W =A B P P RT ln -= 8、31?300?ln20J= 7、47?10-3J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即?U=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 气体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 为 Q= - W = 7、47?10-3J 1、7 在25o C 下,压强在0至1000pn 之间,测得水的体积为 V=18、066-0、715?10-3P+0、046?10-6P 2cm 3?mol -1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1mol 的水从1pn 加压至1000pn,求外界所作的功。 解:将题中给出的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记为 V=A+BP+CP 2 由此得到 dV=(B+2CP)dP 保持温度不变,将1mol 的水从1Pn 加压至1000Pn,在这个准静态过程中,外界所作的功为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 +p g (p > p b ), p = p b -p 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 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04第四章_动态分析方法_习题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动态数列:是将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2.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3.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 4.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5.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变动的趋势。 6.季节变动:是由自然季节变化和社会习俗等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 二、埴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时间、指标数值 2.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派生。 3.时间数列,时间数列。 4.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报告期水平,期间水平。 5.逐期、累计。 6.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7.35.24%。 8.某一固定时期水平,总的发展程度。 9.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环比增长速度。 10.几何平均法,方程法。 11. V200 11.(205% X 306.8%) -1 1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4.季节比率。 15,按月(季)平均法 16,若干年、转折点。

17.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

18. 逐期增长量。 19. 数列的中间位置。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 三、单项选择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O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O 1. ABCD 2. AC 3. AC 4. AC 5. ABD 6. BD 7. AD 8. ACD 9. AB 10. ABCD 1. B 2. B 3.D 4. B 5. B 6. C 7. C 8. D 9. B 10. A 11. A 12. B 13. D 14. B 15. C 多项选择 五、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J”: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X”,并在 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都是通过连续登记的方式取得统计资料的。(X 时点指标是通过一次性 登记方式取得资料 2. 增长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3,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V 4.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V ) 5.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迪等于环比 发展 速度。(X ) 之比 6. 增长1%的绝对佰可以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求得,也可以用基期水平除以100求得。 (X ) (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100 7. 利润指标是总量指标,当发生亏损时指标数值相加不仅未增加反而减少,可见时期指标 数 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关° ( X ) 8. 平均增长量不是序时平均数,而属于静态平均数的范畴,因为它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 算求 得的。(X )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玻耳兹曼统计 7.1试根据公式V a P L l l ??- =∑ε证明,对于非相对论粒子 () 2 222 22212z y x n n n L m m P ++?? ? ??==ηπε, (Λ,2,1,0,,±±=z y x n n n )有V U P 32= 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证明:处在边长为L 的立方体中,非相对论粒子的能量本征值为 () 2222 2,,2212z y x n n n n n n L m m P z y x ++?? ? ??==ηπε( Λ,2,1,0,,±±=z y x n n n )-------(1) 为书写简便,我们将上式简记为3 2 -=aV ε-----------------------(2) 其中V=L 3是系统的体积,常量() 22 22 2)2(z y x n n n m a ++= ηπ,并以单一指标l 代表n x ,n y ,n z 三个量子数。 由(2)式可得 V aV V l L εε323235 -=-=??----------------------(3) 代入压强公式,有V U a V V a P l l l L l l 3232 = =??-=∑∑εε----------------------(4) 式中 l l l a U ε ∑= 是系统的内能。 上述证明未涉及分布的具体表达式,因此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注:(4)式只适用于粒子仅有平移运动的情形。如果粒子还有其他的自由度,式(4)中的U 仅指平动内能。 7.2根据公式V a P L l l ??- =∑ε证明,对于极端相对论粒子 () 2 1 2 222z y x n n n L c cp ++==ηπε, Λ,2,1,0,,±±=z y x n n n 有V U P 31= 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证明:处在边长为L 的立方体中,极端相对论粒子的能量本征值为 () 2 1 22 2,,2z y x n n n n n n L c z y x ++=ηπε, Λ,2,1,0,,±±=z y x n n n -------(1) 为书写简便,我们将上式简记为3 1-=aV ε-----------------------(2) 其中V=L 3是系统的体积,常量() 2 1 2 2 2 2z y x n n n c a ++=ηπ,并以单一指标l 代表n x ,n y ,n z 三 个量子数。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 1.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1-1(a),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1-1(b),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2.答: (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方法:校准天平或更换天平。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方法:校准容量瓶和移液管或更换成配套的 容量瓶和移液管。 (3)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方法:做空白实验。 (4)随机误差。 (5)过失。 (6)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方法:做空白实验。 3 解: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即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E r1= %1100500.202.0%100±=?±=?T E a E r2=%1.0%10000.2002.0%100±=?±=?T E a 结果表明,当用去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越大,读数的相对误差越小。 8 解:(1)2位;(2)5位;(3)4位;(4)3位;(5)2位;(6)2位 9 解:4位 %75.14%10024 .244015.182%1002H 2)(2222=??=??=O H BaCl O O H 理ω 可见,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大于10%,故测定结果应以4位有效数字报出。 10 解: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因为题中所给的试样质量为3位有效数字,报告结果 也应保留3位有效数字。 或: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因为当分析结果为1%-10%,报告结果应保留3位有效数 字。 或:称量的相对误差=01.000 .202.0±=± 甲结果的相对误差=01.002 .101.0±=± 乙结果的相对误差=001.0021 .1001.0±=± 可见,甲结果的相对误差与称量的相对误差相当,故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

11解:%33.26%)33.26%35.26%36.26%27.26(4 1=+++=X %03.0%30.26%33.26=-=-=T X E a %2.0%100% 30.26%03.0%100=?=?=T E E a r 12 解:(1) %42.55%)40.55%38.55%46.55%47.55%45.55%36.55(6 1=+++++=X %42.552 %40.55%45.55=+=M X %04.0%)02.0%04.0%04.0%05.0%03.0%06.0(6 1=+++++=d %07.0%100% 42.55%04.0%100=?=?=x d d r %05.01 6%)02.0(%)04.0(2%)05.0(%)03.0(%)06.0(12 22222=-+?+++=-∑=n d S i %09.0%100% 42.55%05.0%100=?=?=X S Sr R=x max -x min = 55.47%-55.36%=0.11% 13解:19153918915912-?=++=g ng X 甲 19173 920911920-?=++=g ng X 乙 准确度:1)(1916915-?-=-=-=g ng T X E a 甲甲 %2.09161%100)()(-=-=?=T E E a r 甲甲 1)(1916917-?=-=-=g ng T X E a 乙乙 %2.0916 1%100) 4()(==?=T E E a r 乙 ∴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相当。 精密度:313)3(21 22=-?=-∑=n d S i 甲 %3.0%1009153%100)(=?= ?=甲甲 甲X S S r

最新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 28 8314 0= = M R R =296.9)/(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 101325 2739.296?== p RT v =0.8kg m /3 v 1= ρ=1.253/m kg (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Mv = p T R 0=64.27kmol m /3 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 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 度由t1=45℃增加到t2=70℃。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当地大气压B =101.325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1 1 11RT v p m =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2 2 22RT v p m = 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188.9 B p p g +=11 (1) B p p g +=22 (2) 27311+=t T (3) 27322+=t T (4) 压入的CO 2的质量

)1 122(21T p T p R v m m m -= -= (5) 将(1)、(2)、(3)、(4)代入(5)式得 m=12.02kg 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99.3kPa ,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 1000)273 325.1013003.99(287300)1122(21?-=-= -=T p T p R v m m m =41.97kg 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为0.1MPa 的空气3 m 3,充入容积8.5 m 3的储气罐内。设开始时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与外界相同,问在多长时间内空气压缩机才能将气罐的表压力提高到0.7MPa ?设充气过程中气罐内温度不变。 解:热力系:储气罐。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解法: 首先求终态时需要充入的空气质量 288 2875 .810722225???==RT v p m kg 压缩机每分钟充入空气量 288 28731015???==RT pv m kg 所需时间 == m m t 2 19.83min 第二种解法 将空气充入储气罐中,实际上就是等温情况下把初压为0.1MPa 一定量的空气压缩为0.7MPa 的空气;或者说0.7MPa 、8.5 m 3的空气在0.1MPa 下占体积为多少的问题。 根据等温状态方程 const pv = 0.7MPa 、8.5 m 3的空气在0.1MPa 下占体积为 5.591 .05 .87.01221=?== P V p V m 3 压缩机每分钟可以压缩0.1MPa 的空气3 m 3,则要压缩59.5 m 3的空气需要的时间 == 3 5 .59τ19.83min 2-8 在一直径为400mm 的活塞上置有质量为3000kg 的物体,气缸中空气的温度为18℃,质量为2.12kg 。加热后其容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大气压力B =101kPa ,问:(1)气缸中空气的终温是多少?(2)终态的比容是多少?(3)初态和终态的密度各是多少?

第四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范文

第四章练习题 4.1 假设在模型i i i i u X X Y +++=33221βββ中,32X X 与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于是有人建议你进行如下回归: i i i i i i u X Y u X Y 23311221++=++=γγαα (1)是否存在3 322????βγβα==且?为什么? (2)吗?或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或会等于111 ???γαβ (3)是否有()()() ()33 22?var ?var ?var ?var γβαβ==且? 【练习题4.1参考解答】 (1) 存在2233????αβγβ==且 。 因为 ()()()()()()() 2233232 2 222323?i i i i i i i i i i i y x x y x x x x x x x β-= -∑∑∑∑∑∑∑ 当23X X 与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时,离差形式的 230i i x x =∑ 有 ()()()()22322 2222223??i i i i i i i i y x x y x x x x βα == =∑∑∑∑∑∑ 同理有: 33 ??γβ= (2)会的。 (3) 存在 ()()() ()2233????var var var var βαβγ==且 因为 ()()2 2 2 2223 ?var 1i x r σβ=- 当 230r = 时, ()()()22 2 222 22223 ??var var 1i i x x r σσβα ===-∑∑ 同理,有 ()()33 ??var var β γ= 4.2 克莱因与戈德伯格曾用1921-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内消费Y 和工资收入X1、非工资—非农业收入X2、农业收入X3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OLSE 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参数估计量的标准误差):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主编第四版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第1章基本概念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二P b P e (P P b) ;P = P b - P v (P :: P b)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 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分两种不同情况:⑴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 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度逐渐降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系统从热不平衡的状态过渡到一种新的热平衡状态;⑵若系统原处于平衡状态,则只有在外界的作用下(作功或传热)系统的状态才会发生变。 &图1-16a、b所示容器为刚性容器:⑴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 一部分抽 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⑵设真空部分装 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 问气体係统)是否作功? 图1-16 .吾苦翹E附團 ⑶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V图上表示? 答:⑴;受刚性容器的约束,气体与外界间无任何力的作用,气体(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⑵b情况下系统也与外界无力的作用,因此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温度 1-1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1)用温度计测量300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时,待测温度是多少 解:对于定容气体温度计可知: (1) (2) 1-3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量某种物质的沸点。原来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当测温泡浸入待测物质中时,测得的压强值为,当从测温泡中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200mmHg时,重新测得,当再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100mmHg时,测得.试确定待测沸点的理想气体温度. 解:根据

从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依以上两次所测数据,作T-P图看趋势得出时,T约为亦即沸点为. 题1-4图 1-6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0cm。 (1)在室温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 (2)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试求溶液的温度。 解:设水银柱长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当时, 代入上式 当, (1)

(2) 1-14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时,它的读数只有。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题1-15图 解:设管子横截面为S,在气压计读数为和 时,管内空气压强分别为和,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知 ,由于T、M不变 根据方程 有,而 1-25一抽气机转速转/分,抽气机每分钟能够抽出气体,设容器的容积,问经过多少时间后才能使容器的压强由降到。

工程热力学课后题答案

习题及部分解答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指出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些是状态量,哪些是过程量: 答:压力,温度,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2. 指出下列物理量中哪些是强度量:答:体积,速度,比体积,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3. 用水银差压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防止有毒的水银蒸汽产生,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若水柱高 mm 200,水银柱高mm 800,如图2-26所示。已知大气压力为mm 735Hg ,试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kPa ?解:根据压力单位换算 kPa p p p p kPa Pa p kPa p Hg O H b Hg O H 6.206)6.106961.1(0.98)(6.10610006.132.133800.96.110961.180665.92002253=++=++==?=?==?=?= 4. 锅炉烟道中的烟气常用上部开口的斜管测量,如图2-27所示。若已知斜管倾角 30=α,压力计中 使用3/8.0cm g =ρ 的煤油,斜管液体长度mm L 200=,当地大气压力MPa p b 1.0=,求烟 气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解: MPa Pa g L p 6108.7848.7845.081.98.0200sin -?==???==α ρ MPa p p p v b 0992.0108.7841.06=?-=-=- 5.一容器被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并在各部装有测压表计,如图2-28所示,其中C 为压力表,读数为 kPa 110,B 为真空表,读数为kPa 45。若当地大气压kPa p b 97=,求压力表A 的读数(用kPa 表示) kPa p gA 155= 6. 试述按下列三种方式去系统时,系统与外界见换的能量形式是什么。 (1).取水为系统; (2).取电阻丝、容器和水为系统; (3).取图中虚线内空间为系统。 答案略。 7.某电厂汽轮机进出处的蒸汽用压力表测量,起读数为MPa 4.13;冷凝器内的蒸汽压力用真空表测量,其读数为mmHg 706。若大气压力为MPa 098.0,试求汽轮机进出处和冷凝器内的蒸汽的绝对压力(用MPa 表示) MPa p MPa p 0039.0;0247.021== 8.测得容器的真空度 mmHg p v 550=,大气压力 MPa p b 098.0=,求容器内的绝对压力。若大气

第四章习题答案学习资料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几何公差的形状公差有6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是()、()、()、()、()和()。 2.几何量公差的跳动公差有2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为()和()。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于端面圆跳动。 mm,轴线对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 mm,被测要4.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mm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mm。 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公差与()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6.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E mm,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 mm,则其允许的几何误7.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 差数值是(Φ0.06)mm,当孔的尺寸是(Φ40.119)mm时,允许达到的几何误差数值为最大。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实际8.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 尺寸为Φ40.09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30)mm,最小实体尺寸是(Φ40.119)mm,体外作用尺寸是(Φ 40.087)mm。 9.若某轴标注为则该零件的MMS为(φ30mm),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其LMS为(φ29.979mm),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零件采用的公差要求为(最大实体要求),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29.98mm,直线度误差为0.015mm,则该零件(是)(是、否)合格。 10.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其MMS为(Φ20mm),此时的几何公差值为(Φ0.02)mm;其LMS 为(Φ20.05mm)mm,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mm;其MMVS为(Φ19.98)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