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2014—2015学年东城一中八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一、基础积累(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4)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描写喇叭的功用的诗句是官船来玩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5)默写《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看见满院lánɡ jí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2)蹲踞在huāng mǎng荒莽的山巅。
(3)要讲后悔的事,那是fǔ shí jiē shì俯拾皆是。
(4)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yì fèn tián yīng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词语运用,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分)( D )
(1)不论记者如何,发言人总能对答如流。
(2)朋友是那个困惑无助时听你,给你指点迷津的人。
(3)城管队员依法了如城市补丁的违法摊点。
A、质问絮说取消
B、诘问叙说取缔
C、质问叙说取消
D、诘问絮说取缔
4、病句修改,选择修改正确的一项(3分)( B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改正并随时发现不足之处。
(修改:“之处”改为“地方”)
B、通过全国人民的帮助,使地震灾区的人们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状态。
(修改:删去“通过”)
C、今年年初,一些餐饮企业开展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修改:“杜绝”改为“不再”)
D、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修改:“季节”改为“节日”)
5、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两句。
(4分)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
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
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3分)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驻军)(2)天子且.至!(将要)(3)使人称谢.。
(告知)
7、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
(2)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将军规定在军营之内不允许驱马驰骋
7、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3分)
A 恐已暮.矣/暮.寝而思之 B晋平公问于.师旷曰/皆以美于.徐公
C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安.之若素
D 盲臣安敢戏其.君?/谓其.妻曰
10、用“/”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4分)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1、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3分)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
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定,年纪、性别、身份都是和成功无关的。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1分)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2、下列不能证明“我们这个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B)
A、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B、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C、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D、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第②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第一句与后面三句的关系是“总分总”的关系
B、“泰山”比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鸿毛”用来比喻“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
”
C、选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D、围绕中心论点,第②段是论述树立“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第③段是论述我们要正确对待任何人的批评指出。
14、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死重于泰山?什么样的人死轻于鸿毛?请用简洁的语言各举出一个例子。
(4分)略
(四)文本阅读(16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l5、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3分)
我想吃螃蟹母亲捞起螃蟹
(1)母亲翻找螃蟹(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l 6、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l 7、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1 8、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l 9、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3分)
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三、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告别青春的15岁,告别一段美丽的青春岁月,我们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回首过去,那么多的人曾在我们身边走过,那么多的事情曾让我们感动,那么多的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请以“最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先完成题目然后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
附加题。
(10分)
名著阅读(10分)
(A)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于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
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
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
(B)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两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选段写烈日和暴雨的用意何在?(3分)
用恶劣的环境衬托祥子拉车艰辛的境遇,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
2、选文写景细腻而逼真,用词形象生动,试结合文段中的句子作一些分析。
(3分)
示例:“乱撞”形容雨点的急骤猛烈,形象生动。
“砸”写出了雨点之大,既和前面的“乱撞”照应,又与下文的“哆嗦”相呼应,突出了雨势的猛烈。
3、选文(A)中写了拉车人的一些活动,这样写起了什么作用?(4分)
突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为祥子后面拉车的描写起了铺垫的作用,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