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doc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doc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doc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doc

云南省的天然灾害

一、云南省的天然环境概略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106°12′,北纬21°08′-29°15′之间。云南省是高原山地省区,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4%,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属副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异常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17.2℃,年温差一般10~12℃。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季节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一年中84.2%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的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地带全年无霜。此外,云南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余条,干流总长度达5000多公里,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均由地势高的滇西北顺势而下。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内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区,受大断裂影响,湖泊多呈南北向分布,以断陷型构造湖居多。

二、云南省易产生的天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

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磕碰带东侧,地质结构凌乱,结构运动剧烈,地震活动以强度大、频度高、灾害重、分布广而著称,是我国破坏性地震一再产生,地震灾害特别严峻的省份之一。云南省129个县市区都处于6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间7-9度烈度设防的有116个,占全省总面积的84%。1998年至2008年,云南省产生的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抵达320多次。由于地震一再,震灾严峻,所以云南省的反震减灾作业非常深重。

2、地貌灾害(坍塌、滑坡、泥石流)

云南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地面坡度大于25度的占39.3%,滇西北与滇东北地区约占6O ~9O%全省降水总量年均约1100毫米,其中6、7、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 ~65%. 山多、坡陡、降雨集中,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断块差异运动等十分强烈,决定了云南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与多发的地区,同时,地震对引发地质灾害也起重要作用。

3、气候灾害

3.1干旱

现在云南正遭受千载一时的特大干旱。每年降水的时空分部极不均匀,是引起干旱产生的—个重要原因。雨量不均与云南季风气候、降水量多少、大气环流的失常改变密切相关由于地形南低北高,暖湿空气北上逐步凝集致雨,水份沿途消耗,因此雨量分布南多北少,这就抉择了南部大旱年少于北部,而小旱则多于北部。又由于地形对空气的阻遏作用,致使河谷区域大多单调少雨,导致干旱较多出现。

3.2洪涝灾害

由于云南省降雨首要会合在5至10月,而暴雨均以出现在6、7、8三个月中次数为最多,占5~l0月出现暴雨次数的66 ~76。加之山多谷深,大气对流运动剧烈。易构成暴雨洪涝灾害,首要分布在滇东北区域

3.3低温寒害

低温寒害的区域性分布十清楚显,首要原因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进入我国,路经四川盆地或从西藏高原沿横断山脉大峡谷南下,一路从川南经昭通和贵州西部南下影响东川、曲靖和文山等地,这一类冷空气构成的灾害最多。另一路沿四川西部雅龙江河谷南下影响楚雄和滇中区域

3.4冰雹灾害

冰雹灾在全年每月均有产生,其间以春季3~5月最多,分析冰雹灾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都与地上的冷空气有关,而冷空气的活动,又受地形的影响。一般说,位于冷空气活动途径上和迎风坡区域多为雹灾区。首要受灾区域是最多冰雹区首要分布在滇东北的昭通、镇雄,玉溪区域的江川,大理州的鹤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