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情绪调控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情绪调控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客体总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或者说,双方总是要处在彼此适应的过程中。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情绪反应,过于肃穆的课堂气氛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而过于活跃的课堂环境同样会产生破坏性的效果,二者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因此,要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配合,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双方的情绪流程。把握住学生的听课情绪,中学生还处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因此整个课堂情绪应由教师来主导。一、课堂教学情绪调控的研究。

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客体是要处在彼此适应的过程中。互动双方的情绪表现,都会影响到双方的情绪反应,所以作为师生双方必须注意情绪的调控。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过程中始终处在中心位置,通过自己的语言及其它教学媒体,同时也是通过自己的情绪来进行教学。教师应在各个方面为人师表,课前的情绪调控非常重要,走进课堂首先以良好的情绪面向学生。在课后,也需要每位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调控,紧紧抓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调控。

学生学习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程度的高低是和学习情绪密切相关的。许多心理学家都曾经对情绪做过较为细致的分类。例如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纬度量:愉快——不愉快;激动——不激动;紧张——轻松。中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学知识基本上是从兴趣爱好出发,更有甚者还要从对老师的兴趣出发去学习。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的一种精神力量,对所学知识也是如此。对其感兴趣的东西(知识)学起来爱学,容易接受和掌控,学着就有兴趣,心情也比较轻松,愉快。而且师生之间的情绪具有互相“感染性”,所以教师要及时捕捉情绪的信息反馈,从而进行更好的教育。

二、教育过程中教育不当会引起方法偏差。

处于两个世纪之交的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希望老师以诚恳之心与他们交流。研究指出,一个人自尊心是激励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当一个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时,难免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这是符合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的偏差往往是由于成年人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顾及个人的面子而造成的.家长式的做法都会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压抑感,要理解学生的心理,改变教育方法偏差也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改进和控制偏离的心理特征。

三、用真情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

白居易曰:“感人知心者,莫先乎情”。有长期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他所教的学生在若干年后依然和自己保持联系的,又往往是当年最顽皮,最不听话的学生。究其原因,就是老师的真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即使当时没有理解,但日后总会有体会。学生在记忆中对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平时要求其最严的老师。因此许多学生将自己的老师称之为“妈妈”。这就是感情的交往,通过相互的接触,逐渐增进了解,建立感情。人类是富有感情的动物,在社交活动中情感相互交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建立起感情联系,成为真正的朋友。谅解、关怀等都有感情的色彩。真情所在,有的师生之情胜过亲情、

友情,是最难用语言表达的,他感化着学生,营造师生心理相容。

四、用角色互换理论去赢取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如何用爱去赢取学生的尊敬和信赖?研究认为,爱首先应表现为它严格的要求和高度的尊重相结合,要建立在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正确对待他们的个别心里诧异的基础上,还要关心学习和生活,细微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等方面就会做到心中有数,用爱心使他们的心里得到调试,增强适应能力。教师也应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有的教师不懂得如何去爱护这份信任,对于学生的某些过失或无动机行为,不是采取明智的教育态度,而是过分的责备,这样学生就会委屈,进而与教师疏远,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是一视同仁,而是采取偏袒态度,这样就会使得一方心灵受到伤害,极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这就要看教师本身对自己各方面素质要求提高的程度如何?现在的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观念快,思维敏锐,不因循守旧,不盲从,不对社会“热点”敏感,不愿把别人的观念强加给他们,中学生更是如此。但由于他们还不成熟,想问题、办事情往往脱离实际,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偏激,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其学习的知识得以发挥和扩展,这是对教师的要求的规范。对待学生也是如此,现在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独生子女,老虎屁股摸不得,家长说不得,老师管不得,这就需要从其个性心里去分析他们每个人的个性特征。

从小课堂到大课堂,从家庭到社会,从家长到教室都是在为社会树人,施教,育才,为此我们的国家方可有希望,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也是本人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认识,从事教学工作将近十年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管理的同时,也是在育人,育人的过程也是在对自身修养的提高。只有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