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丽宝鸡》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课市树市花衬宝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宝鸡的市树市花是什么。
2.了解海棠的种类以及各个时期海棠的特点。
3.知道海棠的作用。
4.了解白皮松的特点及作用。
5.增强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海棠的种类以及各个时期海棠的特点。
2.了解白皮松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市花——海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市树市花是什么。
2.了解海棠的种类以及各个时期海棠的特点。
3.知道海棠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海棠的种类以及各个时期海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市树市花,市树市花的存在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和谐、全面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宝鸡市树白皮体能俊朗挺拔、生命力顽强,市花海棠香艳四溢、芳华夺目,象征着宝鸡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宝鸡的市树市花
(1)阅读课本P2“发现宝鸡”说说宝鸡的市树市花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欣赏“花开烂漫的海棠”和“太白山深处的原始白皮松”
2.美丽的市花——海棠
(1)提问:
你观察过海棠吗?不同品种的海棠该如何区分?它们的枝干、叶子、花朵、果实等有哪些特征?
(2)幻灯出示各种品种的海棠让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本P5—P9内容。
(4)汇报学习成果。
(5)小结。
3.海棠的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市树——白皮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宝鸡的市树是什么。
2.了解白皮松的种类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3.知道白皮松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白皮松的种类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植物而言,有的人喜欢“四大君子”,有的人钟情“国色天香”,要想在成千上万种的植物中选出一个城市的市花市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白皮松却在众多树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宝鸡的市树,这除了因为白皮松自身的优势之外,还因为它在宝鸡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市树——白皮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宝鸡的名片——白皮松。
白皮松是常绿乔木,枝轮生,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嫩枝上长有针叶,针叶是着生在枝叶交接处的节状叶枕上,每根松针的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和一层腊质的外膜,这样就减少了松树身上水份的丧失,保证该物种可以在很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是中国特有树种之一,树形多姿,苍翠挺拔,别具特色,早已成为华北地区城市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近年白皮松已引种美国,世界瞩目。
2.学生自学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3.交流汇报,展示学习效果。
(1)白皮松在宝鸡的分布。
(2)白皮松不同时期的特点。
①.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
②.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
(3)白皮松叶子和花朵。
(4)白皮松的果实和种子。
4.师小结。
5.白皮松的作用。
三、全课总结
第二课百里俗不同
教学目标:
1.宝鸡不同地区的人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
2.宝鸡不同地区在住房上有着明显差异;
3.学习了解宝鸡不同地区的饮食及住房方面不同生活习俗差异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宝鸡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饮食及住房方面有着哪些不同的生活习俗。
教学难点:宝鸡不同地区的饮食及住房方面不同生活习俗差异产生的原因。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宝鸡不同地区的人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
2.宝鸡不同地区在饮食上不同生活习俗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
宝鸡不同地区的人在饮食上有着哪些不同的生活习俗。
教学难点:
宝鸡不同地区在饮食上不同生活习俗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宝鸡约两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其生活习俗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宝鸡有哪些生活习俗的差异呢?让我们积极投入吧!
二.学习新课。
1. 发现宝鸡:看图了解宝鸡不同地区的饮食生活习俗。
2. 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饮食方面有着哪些生活习俗。
3. 感受宝鸡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
(1)在宝鸡,你见到过哪些不同于自己家乡的饮食生活习俗?
(2)你知道这些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俗的产生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气候、物产、地理位置)
(3)阅读课本第20—25页,进一步了解宝鸡不同地区的饮食有哪些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三.观看视频,感受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习俗。
四.总结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宝鸡不同地区居住建筑的差异;
2.宝鸡地区居民居住建筑差异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宝鸡地区居民居住建筑差异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