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解决问题

一旦你有一些有关一个问题或机会(通常是信息收集工作的成果)信息,你就要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或抓住这个机会。在这一部分里,我们使用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简单程序或建议一些在此阶段有所帮助的工具。

1. 解决问题或把握机会的程序

2. -表明程序中各个阶段对工具的利用的矩阵图

3. 现在-将来模式

我们想去哪?

我们现在在哪里?

作用:有助于澄清问题,或机会

需要问的问题 * 现在的情况如何?

* 如果能够改进的话,会好到什么程度?(尽量找到详细情况-一

些你能够看到或估计到的情况)

4. 鱼骨图/ Ishikawa图

原因和结果分析的两个例子:

作用:有助于了解问题或机会的根本原因。可以有效地用于头脑风暴法。

需要问的问题:* 涉及到哪些因素?

* 是否有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

* 我们忽略什么因素?(你可以经常利用框架图,比如7要素,

PEST分析来帮助你充实这幅图)

用于解决效果分析的同类图的例子:

作用:帮助人们理解计划好的解决方案/行动方案的后果(正面的负面的);评估发生在解决过程中的备选方案。

需要问的问题: * 如果我们做了X的话,会怎样?

* 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 是否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后果呢?

* 我们忽略了哪些后果?(你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框架图如7要

素,PEST 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5. *因素—范围分析

作用: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想要改变某个或目前的情况所相关的因素;有助于理解根本原因(没有鱼骨图那么严格,但是又比分析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好);有时如果要与重要性分级联系起来对于评估解决方案的备选项十分有用。可有效地用于头脑风暴方法。

6. SWOT 分析

作用:有助于对问题或机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要更关注现在的而不是将来的具体情况。

要问的问题 * 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我们能够控制的内部的情形)?

* 我们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是什么(外部的我们无法控制的)? *

我们的优势是如何与劣势相匹配的? * 我们的机会如何弥补我们的劣势? *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真正的问题?

* Reprinted from Theories and Models in Applied Behavioural Science, Volumes I-IV, San Diego CA: Pfeiffer & Co., 1991

目前状况或提议的变革

7. 张贴告示贴在上面贴上写各种计划

(如人们可能知道什么地方不对,但是不能

理清头绪);有助于组织一次头脑风暴寻求

可能的根本原因;将想法汇集起来理出解决

方案。

方法:

1. 请大家独自,默默地在告示贴上写出他们的想法。

- 一个想法贴一张

- 用大写字母

- 用大的白板笔

2. 请人将这些想法贴在板上或墙上。

3. 请人浏览一下其他人的帖子,必要的话要求对帖子进行解释。

4. 请一个小组将大致相同的题目的帖子收集在一起。

5. 请这个小组为其命名。

6. 请另外一个小组来确认。

7. 请剩下的人对整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

你可以使这个方法更有意义,通过:

- 对不同主题的帖子用不同的颜色的告示贴,如黄色表示问题,绿色表示解决方案。

- 用确认标志来看是否不同的部门或职能有不同的观点。

8. 头脑风暴法

作用:有助于确认问题(不如其他方法严格但与告示贴方法同样有用);对根本原因的建议(可以有效地看作在因素-范围第一步或Ishikawa图);产生解决方案的选项。由于是建立在其他人的想法上,时间压力和经理充沛头脑风暴有时可以产生比告示贴方法更离奇的想法。

方法:

1. 明确问题并写在一个活动挂图上,如“我们如何……?”“什么应该……?”

2. 明确基本原则

- 直到阶段5才能做出判断/估计

- 可以笑,但不要嘲笑

- 声音要大

- 发怒也没关系

3. 大声说出记录在活动挂图上的想法(再见基本原则)

4. 问“还有哪些方法……”

“还有什么其他种类的……”

5. 选出3个好主意(通过投票,或分组讨论)

6. 选择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想法调节气氛(如降低大西洋的海平面)

选项

a) 第二步之前,人们是否都将各自的清单整理好。

b) 分几个平行的小组,在第4步又打乱编制。

9. 重要性分级

作用:有助于在相互竞争的解决方案中形成小组决议

方法:

第一步:明确选项

确保你对列出的选项非常地清楚,并且了解每个选项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第二步:选择你的标准

(1) 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将你考虑的所有可能的标准汇集起来。(例如:如果你要搬

家,你会想:费用,工作距离,花园的大小,卧室的数量等等)

(2) 确保所有的标准都相互独立(例如:如果你的清单里包括‘娱乐场所的大小’

和‘花园’,你就要删去或改变一个)。

(3) 尽量让标准是可测量的。包括“尺寸”,“数量”,“百分比”,“体积”,

“数量”,“程度”。

(4) 确保对于标准问题达成了一致。

(5) 如果你的标准超过了8-10个,那你的标准就太多了。如果你们不能够在删减上

取得一致意见,那么试试这招。在你有的标准的数字基础上加上5;要求每个人

将总数值分配在你正在考虑的不同的标准上。(例如:如果你已经有了15项标

准,加上5就是20。每个人将有20分分配在可能的标准上)。一个标准越重

要,你就会给它越多的分;一个标准越是不重要,你给它的分就会越少。你不

一定要给所有的标准分。把每个标准的分加起来,然后选出积分在8-10分的标

准,看看你是否同意采用他们作为标准来对你面临的选择做出抉择。

第3步:权衡你的标准

(1) 我们所采用的标准很少情况同样地重要(例如:在选择房子时,你可能决定

“增加抵押资金”可能比“花园的大小”更重要)。我们通过标准的不同重要

程度来考虑这些标准的不同。

(2) 如果在第二步(5)你用的是“投票”方法,你的标准将根据他们来被打分。如

果你不需要用“投票”方法(因为你没有8-10个标准)在第二步(5)程序之

后,你应该这样做。得到的结果可能是:

标准总分

1 花园的大小20

2 离工作地点的距离25

3 离商店的距离10

4 是否方便搭乘公共汽车 5

5 卧室的数量25

6 公共房间的数量15

7 环境10

8 分期付款的压力40

(3) 将得分最少的选出来(在我们的例子中是5分)。用这个最小的分值去除其他

的分,就得出其他的标准的重要性的分值。结果如下:

标准总分重要性分值

1 花园的大小20 4

2 离工作地点的距离25 5

3 离商店的距离10 2

4 是否方便搭乘公共汽车

5 1

5 卧室的数量25 5

6 公共房间的数量15 3

7 环境10 2

8 分期付款的压力40 8

现在你就可以“权衡”这些标准了,“分期付款的压力”对你而言比

“是否方便搭乘公共汽车”更重要。如果你得出是个很有小数点的数

字,就在进行权衡前将所有的数字都乘以10。

第4步:给你的选项打分

现在你已经可以评估在第一步中得出的每个选项。可以通过根据每个标准来给每个选项

打分做到这点。这里可用0到5的比例,5表示非常符合标准,0表示基本符合。将每个

标准的得分乘以重要程度的得分就得出每个选项的最后得分。

你应该在小组里就每个选项的得分达成一致意见。结果可能是:

标准重要性选项“1”选项“2”选项“3”

1 4 5 x 4 = 20 3 x 4 = 1

2 2 x 4 = 8

2 5 1 x 5 = 5

3 x 5 = 15 2 x 5 = 10

3 2 1 x 2 = 2 5 x 2 = 10 2 x 2 = 4

4 1

5 x 1 = 5 1 x 1 = 1 5 x 1 = 5

最终得分32 38 27

第5步:同意你的最后选择

现在你已经达到了基于你的标准和对其相关重要性的评估上,得到你所考虑的每个选项的得分的阶段。

这给了你做最后决定的基础。如果你对采用高分的选项有异议的话,你应该:

(1) 检查标准 -是否有些曾经忽略了而现在又觉得重要的地方?

(2) 回顾权衡 - 这是否反映了你在重要问题上一致意见?

(3) 检查得分-你是否对每项得分都没有异议-或者需要进一步讨论?

作为最简单的方法,这套程序能使你免于讨论“完全没有头绪的事情”,并且还可以使你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些少数的选项上。

10. 停止,开始,继续

作用:有助于一个小组决定采取行动来实施解决问题的程序得出的方案。

方法:

(1) 与支持这种程序的小组接触,这也是一种反馈形式。

(2) 请每个人在空白活动挂图上的顶端写上名字,然后写标题:“停止”,“开

始”和“继续”。他们应将纸贴在墙上。

(3) 请每个人在每个挂图上至少写下两类他们自己的除外。他们所写的就是反馈,

以及对其他人为了实施已取得一致意见的解决方案应该做些什么的建议。例

如,标题为“David”的挂图上,当选择方案是“改进员工加入机构的上岗培

训”,有人就会这样写道:

"停止" - 忽略了有关新员工的电子邮件信息

"开始" - 有新员工加入的星期,星期五到酒吧里聚会。

"继续" - 当被要求与新员工共事2个小时时,就这样做。

(4) 请大家开始时写下名字,这样收到意见的人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澄清或举

例。

(5) 检查是否每个人都在写有别人名字的纸片上写下意见。

(6) 请纸片的主人检查一下,看他们是否都明白所有的意见,必要的话鼓励小组向

作者寻求解释或例子。

(7) 请‘主人’描述一下接下来的两周他将根据这次练习所得到的建议,采取哪些

行动。

(8) 请‘主人’将他的纸片带走。

课题研究解决方案的基本框架.docx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框架结构施工要点

框架结构施工要点 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便于分隔,延性较好等特点。由于施工质量不到位或使用年限过久导致的承载能力下降不容忽视,往往会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下面整理了框架结构注意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框架结构布置要点 横向承重布置 房屋平面一般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横向刚度比纵向刚度弱。将框架结构横向布置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屋横向与纵向刚度相差较大的缺点,而且由于连系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比主梁小,窗户尺寸可以设计得大一些,室内采光、通风较好。因此,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常采用这种结构布置形式。 纵向承重布置

框架结构纵向承重方案中,楼面荷载由纵向梁传至柱,横梁高度一般较小,室内净高较大,而且便于关系沿纵向穿行。此外,当地基沿房屋纵向不够均匀时,纵向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种不均匀性。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的最大缺点是房屋的横向抗侧移刚度小,因而工程中很少采用这种结构布置形式。 双向承重布置 框架结构双向承重方案因在纵横两个方向中都布置有框架,因此整体性和受力性能都很好。特别适合对房屋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和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准备 为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正式开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技术交底 在施工之前组织各参建方参加工程设计图纸会审,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明晰工程设计图纸中的关键性问题,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流程;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结合自身的施工资源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总进度计划,知晓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以及应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确定材料需用规格、数量、性能、质量要求以及到场时间等事项,科学安排材料有序进场,并由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质检验收。

软件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软件技术整体解决 方案

软件开发技术方案 1.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业务端技术栈 (1)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

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ade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系统安全保障 2.1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能够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能够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经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而基于资源的权限控制:根据资源权限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资源较为固定,如果角色修改或角色中权限修改不需要修改控制代码,使用此方法系统可维护性很强。建议使用。 2.2 数据安全性 能够从三个层面入手: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比较常见的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操作系统层面经过防火墙的设置。如设置成端口8080只有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简称“世构(SCOPE)体系”,下同〕。其核心技术是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通过钢筋混凝土后浇部分将梁、板、柱及节点连成整体的新型框架结构体系。该体系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世构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一是采用预制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的全装配框架结构;二是采用现浇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的半装配框架结构;三是仅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 应用世构体系新技术,与一般常规框架结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主要概括如下: 1.采用预应力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梁、板截面减小,梁高可降低为跨度的1/15,板厚可降低为跨度的1/40,建筑物的自重减轻,且梁、板含钢量也可降低20~30%,与现浇结构相比,价格可降低10%以上。 2.预制板采用预应力技术,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克服了现浇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的质量通病。而且预制梁、板均在工厂机械化生产,产品质量更易得到控制,构件外观质量好,耐久性好。 3.梁、板现场施工均不需模板,板下支撑立杆间距可加大到2.0~2.5米,与现浇结构相比,周转材料总量节约可达80%以上。 4.梁、板构件均在工厂内事先生产,施工现场直接安装,既方便又快捷,主体结构工期可节约30%以上。 5.梁、板均不需粉刷,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减轻噪音污染,现场施工更加文明

6.与普通预制构件相比,预制板尺寸不受模数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来源: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一)项目总体架构 1、公司在明确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为明确划分各层人员的权责,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2、本办法按本公司组织系统各部门的职务按阶层分划岗位职责权限,将部门所有职责划分为由部门内部阶层人员负责的事项,分裂与《部门岗位职责》。 3、部门内所有事项分为共同及专项两部分,共同部分由主管(总经理)负责分配,安排其人员作为该事项的主要负责人员,在相关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由主管负责,专项部分则由相应职位的人员担当该事项的具体操作。 4、人员均应切实负责办理,不可借词委托,实施时,如遇困难或特殊事件发生,需向上一层人员请示后处理。 5、各层人员按规定事项办理后,如须向其上层人员报告时,仍需以书面或口头报告。 6、任一事项,涉及跨越本系统及两个部门配合执行该职责的,应由部门经理汇报主管总经理,有总经理安排协助处理。 7、公司的目标、政策、计划、标准及重要人事事项,应经企业管理委员会商讨、确定后,有总经理组织执行。 8、部门目标、政策、计划、标准及一般人事事项,如需汇报经理核定,必要时由总经理组织企业管理委员会商讨、确定后执行。

9、各部门人员听从一切临时的安排。 1、管理构架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 2、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我司如能中标,将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一批技术骨干组建一个高效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命名为XXXXXX亮化工程项目采购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将委派我公司多年从事亮化设施工作,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下面设置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实验员、内业技术、财务主管、机械员、测量员等。 该项目经理部接受公司领导,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工期全面负责。并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软件技术解决方案

<方案名称> 软件技术解决方案北京开元智信通软件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5) 1.1背景 (5) 1.2目的 (5) 1.3适用范围 (5) 1.4读者对象 (5) 1.5相关资料 (6) 1.6词汇表 (6) 2需求分析 (6) 2.1技术现状 (6) 2.2用户需求 (6) 3解决方案 (7) 3.1设计原则 (7) 3.2总体设计方案 (7) 3.2.1功能设计模块和项目(产品)需求对应关系 (7) 3.2.2总体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 (8) 3.2.3总体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说明 (8) 3.2.4各个子模块之间输入输出关系 (8) 3.2.5数据库结构设计 (8) 3.3子模块一(接口)方案详述 (9) 3.3.1XXX子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 (9) 3.3.2XXX子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说明 (9) 3.3.3XXX子功能用到的算法说明 (9) 3.3.4XXX第三方模块调用说明 (9) 3.3.5XXX子功能输入 (10) 3.3.6XXX子功能输出 (10) 3.3.7XXX子功能数据库设计 (10) 3.4子模块二(接口)方案详述 (11) 3.4.1XXX子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 (11) 3.4.2XXX子功能流程图及框架图说明 (11) 3.4.3XXX子功能用到的算法说明 (11) 3.4.4XXX第三方模块调用说明 (11) 3.4.5XXX子功能输入 (12) 3.4.6XXX子功能输出 (12) 3.4.7XXX子功能数据库设计 (12) 3.5方案设计理由 (12) 3.6方案优点及缺点 (13) 3.7技术风险 (13) 3.8方案工作量估算 (13) 3.9关联部门注意事项 (13) 4约束条件 (14) 5技术建议 (14) 6输入输出文档 (14) 7评审及流程 (16) 7.1整体方案评审 (16) 7.1.1评审形式 (16) 7.1.2评审输入 (16) 7.1.3评审结论跟踪 (16) 7.1.4评审输出 (16)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导言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不到位或使用年限过久导致的承载能力下降不容忽视,会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框架结构布置要点 1.横向承重布置 房屋平面一般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横向刚度比纵向刚度弱。将框架结构横向布置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屋横向与纵向刚度相差较大的缺点,而且由于连系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比主梁小,窗户尺寸可以设计得大些,室内采光、通风较好。因此,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常采用这种结构布置形式。 2.纵向承重布置 框架结构纵向承重方案中,楼面荷载由纵向梁传至柱,横梁高度一般较小,

室内净高较大,而且便于管线沿纵向穿行。此外,当地基沿房屋纵向不够均匀时,纵向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种不均匀性。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的最大缺点是房屋的横向抗侧移刚度小,因而工程中很少采用这种结构布置形式。 3.双向承重布置 框架结构双向承重方案因在纵横两个方向中都布置有框架,因此整体性和受力性能都很好。特别适合对房屋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和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框架结构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在施工之前组织各参建方参加工程设计图纸会审,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明晰工程设计图纸中的关键性问题,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流程;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结合自身的施工资源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总进度计划,知晓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以及应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2)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确定材料需用规格、数量、性能、质量要求以及到场时间等事项,科学安排材料有序进场,并由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质检验收。 (3)现场准备 在施工现场铺设临时施工用道,用于机械设备通行和材料运输,对软土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设施,以免积水影响施工进行。 2.钢筋工程

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

夯实基础,推进应用 ——微软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概述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台计算机进入校园,协助教师教学开始,计算机在校园里的应用已经走过了计算机教室,校园网,移动学习等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已经实现了全面数字化的eLearning 应用。 在国内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之后,硬件设施的高标准呼唤着软件应用的丰富性,“十一五”规划中,很多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将转移到教育软件应用体系的建设上来。 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供应商,一直非常重视软件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非常优秀的软件,在全球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案例。那么,微软今天究竟能够给教育行业客户提供哪些解决方案呢?下面将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普遍过程,介绍微软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框架 一般而言,围绕教学活动为中心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通常包含以下信息化子系统: 图1 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 上图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框架。该框架各部分之间形成“4横2纵”的逻辑关系。“4横”相互关联,形成平衡的整体业务能力;“2纵”

提供了系统安全,管理和开发的能力。下面对框架中的各主要部分作简要介绍。 1.基础设施系统 通常,校园信息化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开始,这个时候,客户以采购硬件设备,例如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系统为主,上一些最基础的应用,例如服务器操作系统,电子邮件,防火墙,数据库系统等。由这些硬件和软件,构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系统,提供包括网络传输,系统安全,文件存储,消息与协作,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服务。 2.教育信息化应用子系统 在完成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之后,实际上完成了建信息化之“路”的任务,接下来,用户必然要在“路”上行“车”,开始考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 (1) 教学资源电子化子系统 从信息化改善教学任务的角度看,要实现教学的信息化,首先需要把传统基于纸介质的教学资源“电子化”,才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用户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电子化的应用系统,例如,课件制作软件,电子备课软件,以及教学资源的存储,管理,交换的系统。 (2) 教学展示子系统 当教学资源实现电子化之后,要应用于教学,必须把它传输到一个教学场所进行展示。此时用户必然考虑建设一个教学展示系统,例如电子教室,网络学堂等系统。 (3) 协作与交互子系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更有必要建设一个教学交互系统,改善这种交流的手段,提供课堂上的实时交互,基于网络的在线答疑,以及离线之后的交流和指导。 (4) 教学评估子系统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需要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以便根据结果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活动。因此需要建设电子化的教学评估系统,通过网上考试,进度跟踪,在线调查等手段,对教学的绩效进行评估。 (5) 教学管理子系统 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而言,同样有必要基于网络信息化手段开发一个教

框架结构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章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 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2)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4) 第四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 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15) 第六章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19)

框架结构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SG-3标段鹤山站场房屋建筑工程,其中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的包括:车站综合楼、货运综合楼Ⅱ、接触网工区料棚、牵引变电所、中继站。 二、专业特点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三、编制依据 1.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SG-3标段鹤山站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及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施工合同; 2.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验收标准; 3.施工现场踏勘所联系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 4.公司有关施工、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文件

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一、监理工作范围 1.准备阶段 (1)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机械到位情况是否符合投标书和施工合同的规定。 (2)熟悉设计文件。 (3)审核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4)复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5)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是否有质量、安全检查制度;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审查质量、安全检查人员资质是否合格;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和教育。 (6)是否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措施。 (7)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并具有可操作性。 (8)施工临时设施选点是否得当,是否有消防措施。 (9)施工便道是否能保证运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 2.施工阶段 (1)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方法、频率和要求进行质量自检,并及时向监理提报各种质量检测资料。 (3)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进度报表是否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符,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 (4)工序交接制度是否按要求执行。 (5)是否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报验制度。 (6)安全防护人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当,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7)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情况。 (8)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能否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9)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作,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分项、分部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是否有详细的、切实有效的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要点 【摘要】伴随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多数建筑项目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多、高层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存在差异,对操作规程了解较少,在施工中容易产生影响质量的现象,这些状况如重视不够或解决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质量和工期。本文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容易形成的通病和实际解决措施谈几点体会,供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施工;质量;控制 一、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 1、一般施工作法的弊病梁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节点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箍筋绑扎不便,采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部位不放或少放柱箍筋,留下严重隐患。部分施工人员意识到钢筋骨架整体入模后柱节点内箍筋绑扎困难,便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合,然而在整个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箍筋显然不符合规范规定。规范对箍筋封闭和箍筋末端弯钩的构造要求,是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起有效约束作用的必要条件。 2、采用分层套箍法操作难度仍相当大,且须将节点部分侧模板拆除方能保证节点箍筋间距及绑扎牢固。若采用原位绑扎钢筋(即先安装梁底模,再直接在梁底模上绑扎梁筋、安装侧模板),其缺陷是:只安装梁底模,不安装侧模板,板的模板无法安装,造成整个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易发生模板倒塌事故;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所有的钢筋均须在施工楼层堆放和二次运输,在这种开放的模板体系上堆放和搬运钢筋极其不安全;支模和绑钢筋多次交叉作业,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窝工现象较严重,工效较低。

软件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技术方案 1.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 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业务端技术栈 (1)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ade 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 (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系统安全保障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通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某框架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实例

某框架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计算书 一、荷载信息 梁截面500X1600,自重:25*0.5*1.6=20kN/m 板自重:25*0.12*4.2=12.6kN/m 板面恒载:1.7*4.2=7.14kN/m 板面活载:15*4.2=63kN/m(3.5*4.2=14.7kN/m) 合计:恒载39.74kN/m 活载63(14.7)kN/m 由GB50010-2010确定梁的有效翼缘计算宽度取 b f’=min(l0/3,b+s n,b+12h f’)=b+12h f’=500+12*120=1940mm A=500*1600+(1940-500)*120=972800mm2 y1=[500*1600*800+(1940-500)*120*60]/972800=669mm y2=1600-669=931mm I=500*16003/12+500*1600*(931-800)2+1440*1203/12+1440*120*(669-50)2=2.508*1011 二、索形确定 采用后张拉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

预应力索形取四段抛物线形,以曲线在跨中的最低点C 点为原点o ,抛物线为对称曲线,α1=α2=0.125,f =h -150-110=1340, f 1=2α1f =335,f 2=(1-2α1)f =1005 梁长L =25.2m 反弯点水平位置取0.125L =3.125m AB 段曲线方程为: 21211(12)2(1)2(1) f f y x L ααα-=+=--0.00482x 2+0.5743(9.45≤x ≤12.6)BC 段曲线方程为:2214(12)f y x L α= =-0.01125x 2(0≤x ≤9.45)三、预应力筋数量估算 (1)按照平衡荷载法估算 七层: 选择平衡荷载为1/2(恒载+活载),即: q =(39.74+63)/2=51.37kN/m 预应力总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30%考虑 张拉控制应力取σcon =0.7f ptk =0.7*1860=1302N/mm 2 有效预应力估算值为σ0=1302*0.7=911N/mm 2 按单抛物线形计算所需的预加力为: N =qL 2/(8f )=51.37*25.22/(8*1.34)=3043kN 预应力钢筋根数为: n =3043000/(140*911)=23.8 实配24φs 15.2,A p =3360mm 2 八层: 选择平衡荷载为1/2(恒载+活载),即: q =(39.74+14.7)/2=27.22kN/m 预应力总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30%考虑 张拉控制应力取σcon =0.7f ptk =0.7*1860=1302N/mm 2 有效预应力估算值为σ0=1302*0.7=911N/mm 2 按单抛物线形计算所需的预加力为:

策划方案框架

策划方案框架 篇一:策划书框架 一般来说可以以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标题 框架目标(活动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最终结果) 框架元素(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面向对象、活动主题、活动总体预案、活动总体流 程图后两项是在作系列化活动的时候必须要书写的) 策划书要点: 1、活动的目标 2、主题 3、时间 4、主办方活动流程:1、前期宣传2、活动内容3、活动总结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 书”,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

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媒体效应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四、资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可以列为已有资源和需要资源两部分。 五、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方面:会场布置、接待室、嘉宾座次、赞助方式、合同协议、媒体支持、校园宣传、广告制作、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电子背景、灯光、音响、摄像、信息联络、技术支持、秩序维持、衣着、指挥中心、现场气氛调节、接送车辆、活动后

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

夯实基础,推进应用 ——微软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概述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台计算机进入校园,协助教师教学开始,计算机在校园里的应用已经走过了计算机教室,校园网,移动学习等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已经实现了全面数字化的eLearning 应用。 在国内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之后,硬件设施的高标准呼唤着软件应用的丰富性,“十一五”规划中,很多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将转移到教育软件应用体系的建设上来。 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供应商,一直非常重视软件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非常优秀的软件,在全球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案例。那么,微软今天究竟能够给教育行业客户提供哪些解决方案呢?下面将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普遍过程,介绍微软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框架 一般而言,围绕教学活动为中心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通常包含以下信息化子系统: 图1 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

上图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框架。该框架各部分之间形成“4横2纵”的逻辑关系。“4横”相互关联,形成平衡的整体业务能力;“2纵”提供了系统安全,管理和开发的能力。下面对框架中的各主要部分作简要介绍。 1.基础设施系统 通常,校园信息化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开始,这个时候,客户以采购硬件设备,例如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系统为主,上一些最基础的应用,例如服务器操作系统,电子邮件,防火墙,数据库系统等。由这些硬件和软件,构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系统,提供包括网络传输,系统安全,文件存储,消息与协作,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服务。 2.教育信息化应用子系统 在完成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之后,实际上完成了建信息化之“路”的任务,接下来,用户必然要在“路”上行“车”,开始考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 (1) 教学资源电子化子系统 从信息化改善教学任务的角度看,要实现教学的信息化,首先需要把传统基于纸介质的教学资源“电子化”,才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用户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电子化的应用系统,例如,课件制作软件,电子备课软件,以及教学资源的存储,管理,交换的系统。 (2) 教学展示子系统 当教学资源实现电子化之后,要应用于教学,必须把它传输到一个教学场所进行展示。此时用户必然考虑建设一个教学展示系统,例如电子教室,网络学堂等系统。 (3) 协作与交互子系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更有必要建设一个教学交互系统,改善这种交流的手段,提供课堂上的实时交互,基于网络的在线答疑,以及离线之后的交流和指导。 (4) 教学评估子系统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需要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以便根据结果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活动。因此需要建设电子化的教学评估系统,通过网上考试,进度跟踪,在线调查等手段,对教学的绩效进行评估。

Microsoft 解决方案框架版本 3.0 概述

Microsoft 解决方案框架版本3.0 概述 发布日期: 2004年06月04日 关于Microsoft 解决方案框架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doczj.com/doc/bf13321211.html,/china/techne t/itsolutions/techguide/msf/default.mspx 致谢 撰稿人 GTD Ltd. 董事:Geoffrey Lory Microsoft 产品经理:Derick Campbell Microsoft MSF 总监:Allison Robin Microsoft 技术编辑:Gaile Simmons Volt Technical Services 技术编辑:Patricia Rytkonen 审阅者 MSFmentor:Jeff Carter,美国 Microsoft Consulting Services:Nathan Dolly,美国 Logic Control:John S. Dranchak Microsoft:Holly Dyas C2 Consulting:Paul Glen,美国 LLC Framework Deliveries:Tom Gordon Microsoft:Paul Haynes Microsoft Consulting Services:Hiroshi Koisumi,日本 LIH Ltd.:Eran Kolber,以色列 Microsoft Premier Support:Shawn LaBelle,美国 Microsoft Consulting Services:David Millet,美国 System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Ed Musters,加拿大 Microsoft Consulting Services:Alex Nicol,加拿大 Gainsford Associates:David Preedy,英国 Thomson West:Jane Marie Rief Microsoft Consulting Services:Dolph Santello,美国 本页内容 摘要

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普通钢结构厂房的安装工艺为: 基础交接→立钢柱→安装系杆→安装钢梁→安装吊车梁→柱间 支撑→檩条安装→维护彩板安装→屋面板安装 基础交接时要严格检查地脚螺栓及预埋件的位置、标高,严禁有较大误差。 钢结构元件进场时,要按照图纸检查其尺寸、螺孔位置等。 立钢柱时要严格控制钢柱的标高、、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安装时严禁气割扩孔。待钢柱校正垂直度完毕后,及时紧固螺栓,紧固次序从中间开始,对称向两边进行,紧固程度检查方法:用小锤敲击螺栓,有嗡嗡声为未紧固好,发出沉闷声为已紧固好。 钢柱安装完后,要及时安装系杆。 钢梁吊装:吊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吊装方法,吊装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安装时要严格控制梁的轴线位置和垂直度,严禁超差。安装吊车梁时要注意其标高、相邻两段吊车梁的高差,吊车梁接头部位严禁错位。高强度螺栓的紧固、检查同立钢柱。 安装柱间支撑、檩条、拉条、隅撑时,要注意保护主体,防止磕掉油漆。安装时注意檩条的方向、拉条的间距;隅撑、拉条严禁焊接。安装完后要检查是否有掉漆部位,发现掉漆要及时补漆。 屋面板安装工艺: 檩拖安装—檩条安装—拉条—撑杆—隅撑—压型钢板内板—玻 璃丝绵—压型钢板外板—收边—收尾。 安装屋面板时要防止钢板对折,压型钢板铺设的重点是边、角

的处理。边、角处理前,应认真、仔细地制作边、角样板,然后再下料切角。压型钢板如有弯曲、微损应用木锤、扳手修复,严重破损、镀锌层严重脱落则应废弃。板钉必须用防水钉头。 檐口(岩棉/矿渣棉)必须用彩板收边或角铝和密封材料封边,防止芯材外露因雨季导致潮气侵入和渗水等,严重影响板材质量和使用寿命。 屋面板的搭接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避免渗漏现象发生。

技术解决方案

山东省渔业综合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1.项目背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90年代,办公自动化发展迅猛。它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们借助各种设备解决对一部分办公业务的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管理和决策的目的。领域覆盖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当今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会有大量的文案需要处理,复杂的工作流程需要安排,决策者需要依据纷乱的信息做出重要的决定。拥有一套智能化、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对办公人员和企业决策者来说,工作效率上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在网络连接千万家的时代,办公自动化还使得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不同单位或部门之间进行协同办公成为可能。今天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政府部门信息化”都忙得如火如荼,一套优秀的软件系统将是企事业单位迈进数码时代的基石。 办公自动化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传统办公(如图2.1);办公电脑化,单位有了电脑,可以打印文件,保存数据,用一些单机版软件等;办公网络化,单位的电脑有了局域网并连上了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内部缺乏秩序和安全;网络程序化,在办公网络化的基础上,有了网络办公软件的办公平台,实现了轻松有序的管理(如图2.2)。将来还可能有网络办公的智能化,办公变得越来越轻松。 传统办公模式 网络办公模式 2.项目建设目标 为加强全省渔业水产的管理,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发放程序,维护水产苗种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渔业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原渔业水产生产许可证证书文本格式进行规范化,开发并启用了“山东省渔业综合管理系统”。 3.系统结构及特点

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鋼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心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本文对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标签: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节点是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从工程和现场实际分析考虑,确保施工方法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并加快工期。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一、钢筋制作方面的问题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箍筋的设置及梁筋在节点区的锚固。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对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起着重要作用箍筋间距越小,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就越大,节点受剪承载力也越高,尤其是地震区,节点区的箍筋必须加密,有些设计人员通常只对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而未对节点区作明确的标明。节点区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加上怕麻烦的心理,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确保构件的抗裂性能:特别要注意做好对工人的技术质量交底,严格按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绑扎。 在边柱节点上,为了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梁钢筋须弯折插入节点区域,设计人员往往只较重视其最小锚固长度在图纸上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忽视了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因实际工程中水平锚固常能满足要求。对边柱点梁钢筋锚固段制作时,应考虑同时满足最小锚固长度、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的要求节点区也常出现多根梁交汇,梁钢筋穿人节点区,出现多层钢筋叠层,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审视节点细部构造的详图设计,明确节点处的钢筋布置,避免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二、节点箍筋加密的问题 《规范》明确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弯曲破坏。可是有些设计、施工人员对加密节点钢箍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设计人员未考虑节点内力分析,甚至忽视了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节约工程造价。

浅论框架结构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浅论框架结构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摘要】:目前房屋建筑工程趋向高层、超高层发展,其结构形式多采用框架(框剪)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具有施工快、质量好、抗震性能强等优点,但因设计和施工疏忽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同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如钢筋位移;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 本文就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 相应的预控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t has fast construction, good quality, seismic performance advantages, but du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gligence of quality problem also it is often see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reinforced concrete honeycomb, surface voids, displacement; void, exposed reinforcement;the frame structure quality problems causes and hazard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 key words ]: concrete; frame; problem; control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工程概况 新建xxxxx工程项目,属于商住公寓楼,位于xxxxxxxxx,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长东西450米,南北宽290米,三栋主楼33层,裙房4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框剪结构,抗浮桩,筏板基础;20xx年9月开工,于20xx年12月竣工。 开发单位: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xxxxx 施工单位:xxxxxxx 监理单位:xxxxxxxx 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主体结构施工是由筏板-地下室-地上框架、剪力墙,通过多次砼浇注至结构封顶,每次砼浇注流程为:混凝土垫层(或梁、板底模)→钢筋运输→钢筋绑扎→安置砼保护层垫块→模板安装→自检查合格→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1、钢筋工程 2-1-1、钢筋表面清洁,形状平直、无损伤、无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品种、规格、尺寸、数量、质量、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经弯折、弯钩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钢筋原材料力学性能经复试符合规范要求; 2-1-2、检查钢筋的加工形状和几何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2-1-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HRB335级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1-4、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在满足上条要求的同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