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密控制网及加密复测报告

精密控制网及加密复测报告

精密控制网及加密复测报告
精密控制网及加密复测报告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四标段

二等高程网及加密复测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四标控制网及加密复测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复测时间和方法 (1)

3 既有资料情况 (1)

4 主要技术依据 (2)

5高程系统 (2)

6仪器设备和人员 (2)

7 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2)

7.1水准复测主要技术要求 (3)

7.2水准外业观测方法 (6)

7.3 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6)

7.4二等水准复测成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各段加密水准复测精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高程控制点复测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件 (8)

附图一:水准加密点示意图 (13)

1、工程概况

云桂铁路(云南段)YGT-4标段起讫里程为DK473+300~DK539+120,正线长度65.82km。东起广南县珠琳镇,经砚山县阿猛镇,西至丘北县树皮乡。

本标段共有隧道12座,总长40.416km,占标段全长的61.4%;其中长庆坡隧道和幸福隧道均为12.7km左右,为本标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特大桥7座,大桥9座,中桥1座,涵洞33座,总长9884延米,占标段全长的15%;路基15.518km,占标段全长的23.6%;车站两座。

2、复测时间和方法

2.1复测范围

云桂线站前工程YGT-4标段DK473+300~DK539+120。

2.2工作内容

复测设计点间高差以及加密点复测,进行高程控制点外业观测及内业平差计算。

本次复测高程控制网从2011年3月28日开始到2011年4月21日完成。整个高程复测由中铁十局云桂铁路项目部和量在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四川思明共同完成。

高程点加密复测时,均起闭于设计水准点,采用同级拓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3、既有资料情况

3.1中铁二院提供的(新建铁路云桂线)《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二等水准控制点及其测量成果》;

3.2西南交大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新建铁路云桂线)《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设计书》;

3.3 云桂铁路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云桂铁路云南段交桩复测工作指南与后续加密测量工作的计划》;

3.4中铁十局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部对本标段二等水准点的复测成果书。

4、主要技术依据

⑴《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⑵《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5、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

6、仪器设备和人员投入

为了提高复测精度,本次测量共投入4台电子水准仪;投入本次加密测量的仪器设备如下表,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

表6.1 测量仪器状态表

本次加密测量共投入技术人员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技术人员12人。主要人员的资质证书见附件。

7、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本标段共有设计水准点40余个,除BM528、BM529、BM530、BM533、BM534、BM552、BM5237、BM540、BM544、BM545、BM548、BM549、BM555、BM555-2、BM555-3、BM555-5、BM555-6、BM564、CPI239以及和相临标段搭接水准点BM527、CPI249-0、

CPI250-0、BM555-11共计23个点保存完好的设计水准点,其余点位大部被破坏,由于当地在整治农田导致控制点被破坏较多其余各点均保存完好。 7.1二等水准复测主要技术要求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以及《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对二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作业要求见下表:

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

注:表中单位:mm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应读记至0.01mm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2水准外业观测方法

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设计单位所交的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固可靠。

二等水准复测采用Trimble DINI03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3米因瓦条码水准标尺,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测量时,用皮尺量距,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仪器i 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作业前检查与校正了测量设备的i 角,保证i 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均不超过15″。

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 尺垫,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处所并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

水准路线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条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

观测顺序如下:往测、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7.3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高程加密复测均起闭于经复测后精度满足二等要求的设计水准点上,采用同级拓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复测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 Δ和全中误差M W ;M Δ和M W 下式计算:

][41ΔL n M ΔΔ

=

]WW [1w L

N M =

式中: △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L —— 测段长(km ); n —— 测段数;

W ——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N —— 水准路线环数。 7.3.1水准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方法

水准复测外业结束后各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统计及计算的偶然中误差0.22 mm ,小于允许的1mm 。往返测较差及各段高差比较详见:中铁十局云桂铁路四标段二等水准往返观测较差统计表。

第一段以五标段的BM555-11和本标段的BM5548为高程起算点,采用清华三维商业软件对观测成果进行严密平差,形成高程控制网平差报告见附件:水准控制网平差报告。

7.3.2复测第一段设计高程偶然中误差的计算:

][41ΔL

n M ΔΔ

=

)(212.087.581061041mm =??=

本次高差比较是在首次复测结束后,中铁二院所交设计高程控制点间的高差与复测高差之差均小于±i L 6,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7.4二等水准复测成果分析 7.4.1二等水准复测成果判别方法

二等水准的复测就是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设计单位所交的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固可靠。《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复测高差值与设计高差值之差小于±i L 6,认为设计单位所交二等水准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设计单位勘测

成果。由于加密点是附合到设计水准点的、加之加密上次测设时其埋设时间较短因此有个别点产生一定的变化,而设计水准是经过检验其成果是可靠的、故加点的成果则用新的复测成果。 7.4.2二等水准复测成果分析

本次二等水准复测各项精度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可以与设计成果进行高差及高程的比对。各段高差值之差均小于±i L 6,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高差比较详见:中铁十局云桂四标水准控制点复测高差与设计高程比较表。

8、结论

对二等水准点复测,往返测较差最大值7.13mm 小于BM564~BM555-6的13.8mm (±4L mm ),又由往返不符值计算每公里单位权中误差0.22mm 小于1mm 的规范要求,说明观测成果可靠。

与原设计高程高差成果比较,各段高差值之差均小于±i R 6,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8.1 各段加密水准复测精度计算

各段加密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均应按各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 Δ, M Δ下式计算:

][41ΔL

n M ΔΔ

=

式中: △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 L —— 测段长(km ); n —— 测段数;

由于本次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构成水准网的水准环数不足20个,故无需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 M 。

⑴ BM528—BM531 ][41ΔL

n M ΔΔ

=

=±0.71mm ⑵ BM533—BM534 ][41ΔL

n M ΔΔ

=

=±0.54mm ⑶ BM552—BM537

][41ΔL

n M ΔΔ

=

=±0.87 mm ⑷ BM541-0—BM545 ][41ΔL

n M ΔΔ

=

=±0.81mm ⑸ BM548—BM555-2 ][41ΔL

n M ΔΔ

=

=±0.23mm ⑹ BM555-6—BM555-2 ][41ΔL

n M ΔΔ

=

=±0.17mm ⑺ BM564—BM555-6

][41ΔL

n M ΔΔ

=

=±0.43mm ⑻ CPI249-0—BM564

][41ΔL

n M ΔΔ

=

=±0.78mm 8.2高程控制点复测总结

通过对各加密测段的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统计可知,往返测较差最大段

(YG4203—BM537)为-8.19mm,该段路线长5.59km,小于允许的14.60mm。由

往返不符值计算每公里偶然中误差最大段为BM555—BM555-6段,

M

Δ=0.93mm/km,小于1mm/km的规范要求。在平差计算之前,对设计水准点联测高差与原设计高差比较,各设计水准点间加密时附合路线实测高差值与设计高差值之差均小于±6L,满足《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通过以上各项精度指标,说明加密水准点观测成果可靠,可用于施工放样。

结果确认,我项目部复测结果真实可靠,水准点间复测高差值与设计高差值之差均小于±6L,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成果高程值。

具体可见附件:中铁十局云桂铁路复测高程值与设计高程值对照表。

9、附件

1.复测设计水准点间高差往返较差评定表;

2.水准点加密复测不符值统计表(1.2);

3.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比对表(2);

4.加密点复测高程与上次测设高程比较表(3)

5. 水准网观测示意图;

6. 水准控制网平差报告;

7.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8. 测量仪器鉴定证书;

9.相邻标段共用桩协议;

11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新编修订

多因子身份认证测试报告

目录 1.1编写目的 1.2读者对象 1.3参考资料 二、测试环境..................................................................................................................................... 2.1HUE整体架构图 2.2硬件配置 2.3软件配置 2.4测试数据 三、测试策略..................................................................................................................................... 3.1功能测试 3.1.1绑定流程................................................................................................................................... 3.1.2认证流程................................................................................................................................... 3.1.3解绑流程................................................................................................................................... 3.1.4其它功能及流程....................................................................................................................... 3.2专项测试 3.2.1兼容性测试............................................................................................................................... 3.2.2网络情况测试........................................................................................................................... 3.2.3数据隔离测试........................................................................................................................... 3.2.4安全性测试............................................................................................................................... 3.2.5性能测试...................................................................................................................................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郑州2段工程第四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09/Z2/SG-004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2-4项目部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南水北调郑州2-4标加密控制点成果汇总表施测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郑州2-4标项目部测量组

一、说明 本标段为郑州2段第四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197+408.1~SH(3)201+188.4,标段长度3.78km,标段内共有分水口门1座,抽排泵站4座。 1.本标段控制网现状 本标段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点有:C等5个,分别为ⅡML515. ⅡML516. ⅡML517.ⅡML518.ⅡML519,其中ⅡML517为高程控制点;D等3个,分别为DMDB1. DMDB2.

DMDB3,除以前上报过3个D等点已不存在外,ⅡML517、ⅡML518也被当地开挖破坏。本次在新开挖马道部位加密新控制点,并对布置在已防护好的马道上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我项目部采用中海达V8(GPS)进行静态测量,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标准,测出各高程控制桩的高程。目的是检验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有无粗差。 2.控制测量的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0026-2007); 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1997) 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2003-06-01) 8《施工测量控制程序》 9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本工程合同文件、图纸 3、仪器设备 中海达V8GPS接收机,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5mm+1×10-6D),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静态平面精度±5mm+1ppm。 4、测量布网和外业测量 整体平面控制网测量,使用中海达V8GPS接收机5台,设置为静态测量模式,以边连接方式组网。观测前作卫星可见性分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 密复测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南水北调影响区北汝河1标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 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水利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工程概况 北汝河系淮河流域沙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豫西伏牛山区嵩县外方山跑马岭, 流经河南嵩县、汝阳、汝州、郏县、襄城等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岔河口 汇入沙河,流域面积6080km2,干流河长250km。北汝河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 叉断面以上山区支流建有玉马、虎盘、安沟、马庙、腾口、涧山口等6座中型水 库,控制流域面积625km2。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修建,造成北汝河及其邻近支流在洪水期间相互 串流。北汝河串流片南起岭湾北沟南侧,北至北汝河北侧,区域内包括北汝河、 石河两条交叉河流和岭湾北沟、肖楼北沟两个左岸排水,总干渠以上流域面,其

中石河、岭湾北沟、肖楼北沟属宝丰和郏县设计渠段,北汝河属于北汝河属于倒虹吸设计段。 根据南水北调总干渠与北汝河、石河交叉断面附近河道现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治理的重点是解决防洪排涝标准低、河道行洪断面不足险工段危机岸边村庄安全、水利排水设施缺乏及生产桥水毁严重的问题。 1、根据工程规划,对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北汝河两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堤防加固段河道桩号为83+750~81+250,加固堤防总长度为,其中左岸,右岸。堤防加固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工程等级为4级。 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和加固左、右堤防长,右岸险工护岸长900m、新建西王楼排涝闸1座、新建引汝大牛灌渠闸1座、穿堤涵洞3座、临时工程等。 3、工程施工范围: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河道桩号83+750~81+250.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河道桩号 83+750~81+25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5个。 另外,为满足施工过程测量放线的需要,项目部又增加了一些现场控制点,加密控制点的点号分别为:北岸B1至B5(有五个点),南岸:N1-N7,共17个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的测量成果将一并在此成果报告中上报。 四、加点布设原则 (1)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 审核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复测测试报告复测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VMware Horizon 6 POC测试报告

VMware Horizon? 6 POC测试报告 20xx 年 x月 客户名称:<客户公司> 编制人:<合作伙伴> [此处为合作伙伴徽标]

目录 (4) 一、解决方案概述 (4) 1.1 市场驱动 (4) 1.2 业务挑战 (4) 1.3 解决方案 (4) 1.4 价值体现 (5) 二、测试简介 (5) 2.1 测试内容 (6) 2.2 测试厂家 (7) 2.3 时间安排 (7) 2.3 测试结论 (7) 三、附录 (8) 3.1 测试环境 (8) 3.1.1 硬件配置 (8) 3.1.2软件配置 (8) 3.1.3 网络配置 (8) 3.1.4 逻辑架构 (8) 3.1.5 系统架构 (8) 3.1.6 测试工具(可选) (9) 3.2测试用例 (9) 3.2.1基本功能测试 (9) 3.2.2 显示效果测试 (12) 3.3 业务功能测试 (13) 3.4 兼容性测试 (13)

3.4.1 系统兼容性测试 (13) 3.4.2 外设兼容性测试 (14) 3.5 性能测试 (15) 3.5.1 服务器压力测试 (15) 3.5.2 桌面交付性能测试 (16) 3.5.3 网络适用性测试 (17) 3.6 运维管理测试 (17) 3.7 系统安全测试 (20)

下文中置于【】之内的文字仅供参考,请在文档完成后删 除(包括【】符号本身),不要包含在正式文档中,谢谢。 一、解决方案概述 1.1 市场驱动 【简述客户信息化项目的背景。客户所在行业?客户为何想采用 View/Mirage/Workspace/vC Ops for View?安全合规性?PC设备更新?移动 办公?统一通讯?操作系统迁移?3D图像处理?】 1.2 业务挑战 【清楚介绍客户当前遇到的业务挑战,比如“移动终端的数据泄密或者失窃”、“多平台终端支持”、“降低IT运维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无法 保障终端维护的SLA”等等等等】 1.3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市场驱动和业务挑战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解决方案 o移动安全工作空间 o业务流程桌面 o分支机构桌面 o永不停机桌面 o基于VSAN存储的Horizon 6环境 o vSGA/vDGA 高端3D显示桌面 o Windows XP迁移 请提供以下截屏(根据所选解决方案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布署产品的安全证书的截图 ?View Client连接应用发布的截图 ?Mirage的工作截图 ?Workspace的首页截图 ?vC Ops for View的工作截图 ?vCO工作流截图】 ?vSGA/vDGA场景截图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测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已有成果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外业观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施工控制网加密报告

*****立交桥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立交桥立交桥工程是在城市快速路网络主骨架“四纵线”金山大道与金开大道的交汇处,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时速为60 km/h,双向六车道,立交形式采用全互通立交方能满足本交叉口的交通需求。立交桥包含A/B/C/D共4座匝道上跨桥、E回头匝道下穿道、F回头匝道上跨桥、20幅挡土墙、引桥道路、1#/2#/3#人行地通道、雨(污)排水管道、电器照明、交通工程等工作内容。对桥梁、道路、排水、挡护结构及灯饰预埋等。采用平面坐标控制和竖向高程控制。 二、采用的技术标准和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三、主要仪器设备 1、拓普康全战仪GPT-7002(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一套,经四川省测绘仪器检定中心检定,检校结果符合要求。 2、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11C(配条形码铟钢尺,精度为1km 往返测偶然中误差0.3mm)一套,由四川省测绘仪器检定中心检定,检校结果符合要求。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并在地形图上根据线路走向和甲方移交控制点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点;

2、熟悉测量设备与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3、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有关注意事项; 4、建立测量制度,对参与测量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责,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5、测量外业记录正规化,测量记录应使用规定的格式,不得涂改和乱画,文字应正楷清晰,记录有误者应划去另写一格; 6、外业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检查观测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所有计算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内业计算和精度评定。 五、甲方移交控制点情况说明 1、甲方提供平面控制点GPS二等点四个,分别为:GⅡ334、G Ⅱ335、GⅡ336、GⅡ337、GⅡ338,精密导线点GJ3056~GJ3062共7个,其中GJ3061原位于路缘石上,因被车辆撞击,现已移至就近砼路面上。 2、甲方提供水准二等控制点二个,ⅡSG335, ⅡSG336。 所有控制点保存完好、桩点稳固,无沉降、无移位。 六、施工控制点布设和施测 1、施工平面控制点 对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沿凉井站至桐岩站方向,以GⅡ334和G Ⅱ335为起始边,经精密导线点GJ3062、GJ3061、GJ3060、GJ3059、GJ3058、GJ3057、GJ3056,附和至GⅡ337和GⅡ338。采用TOPCON GPT-7002智能型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设要求进行观测,水平角左、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报告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报告 篇一: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述职总结 内蒙古金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二部-孟磊年终总结 XX年12月 XX年终总结 回顾XX年5月入职到现在大半年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公司要求,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时间点及各阶段工作 二、测试总结 中间业务平台管理系统集成测试阶段: 缺陷数据分配表 告警性建议性严重性 郭洪敏 14 8 17 39 李扬 43 7 33 83 孟凡波 72 23 52 147 缺陷摘要饼形图 聂飞龙 7 1 13 21 136 39 115 290 严重性缺陷占到整个缺陷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从实际测试工作来看,代表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点击“新增”

报错、查询报错、保存报错等直观的缺陷。在这里建议研发人员在单元测试发现此类缺陷,在今后项目中,减少缺陷数量,提高软件质量。 中间业务平台管理系统上线阶段: 在管理系统上线阶段共发现6个问题其中有代表性问题分类如下: 1、需求问题: 系统维护->账户维护新增时,账户类型字段是从数据库配置,联社方想通过页面控制此字段。此问题在集成测试时,熬民就提出要从系统页面上新增,当时认为需求没提出此功能忽略了隐性需求导致后期东北农电项目上线需要从数据库大量配置通讯配置表。 教训:今后测试不止测试功能是否实现,需要考虑和结合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眼光放得在长远些。 2、技术实现问题: 集成测试时,管理系统新增账户时其合法性需要与核心校验,此问题集成测试通过,但在上线验证阶段发现此功能没实现。后经过与研发人员沟通此功能实现方式是单位关联维护时,核心直连标志选择不直连,则此业务新增账户时则不与核心校验账户。功能实现逻辑就是错误,而测试基于错误的逻辑去做集成测试。教训: 测试角度:只测试了功能实现与否,没测试功能实现的

3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修正 9.2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时间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参加复测人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外业数据采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内业处理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观测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线解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基线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平差后坐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成果精度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线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自由网平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复测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