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限时训练: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97.04 KB
- 文档页数:9
限时训练(九)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2.有学者认为,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遏制苏联的需要 B.欧洲经济的复兴
C.美国实力的下降 D.美欧联合的实现
3.杜鲁门要求“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解释说“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这反映了( )
A.援助希、土仅是美国的具体的政策声明 B.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时代C.苏美争霸进入白热化状态 D.“冷战”进入了新的阶段
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5.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
A.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6.1948年4月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贷款予以结算”。该法案( )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 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
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 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在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表现是( )
A.西德和东德的建立 B.柏林墙的修建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越南战争爆发
8.“它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直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材料中的“它”()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新军事同盟成立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表明多极化发展加强
9.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以此“和平竞赛”。苏联在华盛顿举办了宇航技术展览,美国人参观后感到害怕。而美国在苏联举办了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内心向往美国。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 A.苏联尖端科技领先美国 B.美苏关系得到一定缓和
C.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D.美苏“冷战”方式的多样性
10.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
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 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11.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二战”后存在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12.“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发展与变化是历史永恒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狄特里希·杰拉德在《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其理由是:当时的欧洲,在诸多方面主要呈现“旧”的特征,“新欧洲”还在孕育成长之中。
材料二19世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民族主义盛行。那些近代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为国民提供着自由大市场,在社会层面上为人们提高社会地位、社会威望提供着各种途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密集,为了生存空间而进行的竞争更为激烈,西欧人普遍认为只有民族国家才能代表着安全、自由、强大和希望,民族国家的存在及强大,才能有效地抵御现实的或潜在的不友好的力量,民族国家才能使世代续存得到保障。
——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三环外交”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见示意图)。通过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欧洲大陆的力量,继续控制英联邦的殖民地,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三环外交”体现了英国传统外交中丰富的想象力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高超技巧,但现实是没有达到设计者的终极目的。
——摘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000—1800年”间促使“新欧洲”孕育和成长的历史因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