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金属去除剂

重金属去除剂

重金属去除剂
重金属去除剂

一:重金属去除剂的概要

重金属去除剂在无需经过任何破络合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与镍铜强力螯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害污泥重金属去除剂能够将铜降低到0.3mg/L,镍降低到0.1mg/L以下。

二:重金属去除剂特性及优势

经过分子结构层面的系统设计,在性能方面有了更大的优势,分子极性增加,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力提高,因而具有更强的重金属螯合能力,电荷布局更科学,能够自组装成更复杂的架桥结构,因而絮凝效果显著提高。以铜为例,重金属去除剂可将含铜废水的铜离子浓度降至0.1ppm以下,但是用量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1/2-1/5(游离态铜),对于络合铜用量优势更明显。

而重金属去除剂自身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也不会增加废水COD.重金属去除剂与重金属的螯合物在高温(不高于250℃)及强酸强碱条件下不分解,因此由重金属去除剂稳定化处理的重金属土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注意事项

1.管道投加要注意防堵

2. 人工投加要做好保护措施:戴口罩、手套

3. 包装与储存

4. 25KG/袋,牛皮纸包装

5.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可与酸类物质一起存放

四:重金属去除剂使用方法

1.首先,根据重金属含量和络合剂种类计算重金属去除剂的用量。根据重金属离子用量列表计算。(对于铜,重金属去除剂的用量是铜的3-6倍左右(重量比);对于镍,重金属去除剂的用量是镍的7.5倍左右,实际用量依具体情况而定。

2.用自来水将重金属去除剂溶解成2%的溶液。

3.调整废水的PH值,重金属去除剂适应的PH为2-14,最佳PH=8-9。具体的起始PH根据水质情况来定。

4.在快速搅拌下(>150转/分),加入计量的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去除剂溶液,反应时间2-5分钟。若废水有强络合剂(如EDTA),反应时间适当延长到10-15分钟。

5.取反应后的少许废水过滤,

A.定性检测滤液重金属的去除情况。检测方法:在滤液中加入重金属去除剂溶液,如变色或有沉淀产生,说明重金属离子尚未除净,继续在废水加重金属去除剂溶液;如不变色或无沉淀产生,证明重金属已除净。

B.定性测重金属去除剂是否过量。方法:在滤液里加入原始的废水,变色或有沉淀产生,说明重金属去除剂过量;如不变色或无沉淀产生,证明重金属去除剂用量刚好。进行下一步操作。

6.加入2%PAC溶液,用量是重金属去除剂的0.7-1.2倍。如果PAC的用量<100ppm,一般要加大PAC用量,使PAC用量>100ppm,这样在后续工序的矾花就会粗大,沉降速度也更快。在快速搅拌情况下,反应时间3-8分钟。

7.加入0.05%PAM(阴离子)溶液,用量为废水的5ppm,慢速搅拌(<10转/分),絮凝3-5分钟。沉淀30-60分钟,取上层清液测重金属离子含量。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与分析讲解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与分析 摘要:铅是对人体危害最强的重金属之一,本文主要从食品方面论述铅的污染现状,重点分析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铅的毒性、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这几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便增加人们对铅污染的认识,加强铅污染的防治,保障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铅污染;食品;污染来源;危害;防治。 The Analysis of Pb Pollution in Food Abstract:Heavy metal lead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factor harmful to human bod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the aspects of food lead pollution situation. The points are as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source of lead pollution in food, the toxicity of lead, the standard of set limit of lead in food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harm of human body. In the end, it put forward relevant prevention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lead pollu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 pollution to ensure food safety and health . Keywords:Pb pollution, food, the original of pollution, detecting techniques, harm,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前言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其中铅污染事件也颇为严重。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铅是对人体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中的铅经食物链或者其他途径进入人体,食物链是人体铅的直接来源。铅对人体许多器官会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肺、肾脏等。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智力下降(尤其是对儿童学习方面引起明显问题)、肾损伤、不育、流产以及高血压,还可引起铅脑病、腹绞痛、多发性神经炎、溶血性贫血等[1]。儿童是铅污染的最易感人群。幼儿和儿童体内铅含量过高,直接影响其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这种影响是全身性的,具有不可逆性。目前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整体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仍然较高,这与其居住环境和食物铅超标等因素密切相关[2]。 重金属铅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目前食品中铅污染研究的现状、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铅的毒性、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技术以及对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 分子式:[Al2OH)n Cl6-n·xH2O]m,式中m≤10,n=3—5 一、特性 该产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液体产品分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固体产品为黄色粉末状,易容于水,固体产品易吸潮结块。 二、用途 该产品在工业给水和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中,做为絮凝剂使用。最佳絮凝pH 范围在5-9以上,最好与碱性药剂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注:工业具有的聚合氯化铝不检验砷和重金属 四、使用方法 该产品腐蚀性较强,投加设备需做防腐处理,操作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用具。 五、包装、贮运 固体用内衬塑料袋、外套编织袋双层包装,内袋扎口或热合,外袋牢固封口。液体用塑料桶包装或玻璃钢罐贮存及运输。

聚合氯化铝铁 分子式:[Al2(OH)n Cl6-n]m·[Fe2(OH)n Cl6-n]m,式中n.m.N.M为整数。 一、特性 该产品为黄色和黄褐色粉末状固体,易容于水,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 二、用途 该产品在工业给水合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中,做为絮凝剂使用。集铝盐铁盐絮凝剂优点于一体,是聚合铝和聚合铁的良好替代品。最佳使用pH在4~10.投加量根据原水水质而定。 四、使用方法 该产品腐蚀性较强,设备需做防腐处理,操作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用具。 五、包装、贮运 用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包装,净重25kg。运输及贮存时应注意防水、防潮。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同运。 聚合硫酸铁[PFS] 分子式:[Fe2(OH)n(SO4)3-n/2]m,式中n≤2m=f(n) 一、特性 本厂产品为液体聚合硫酸铁,为红褐色的粘稠液体,相对相对密度(d420)1.450,水解后可产生多种高价和多络离子,对水中悬浮胶体颗粒进行电性中合,降低其电位,促使颗粒相互凝聚,同时产生吸附、架桥、交联等作用。该产品使用pH

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

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 简介:重金属离子去除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使得重金属铜、镍、锌形成沉淀除去,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湛清环保,清华专利。 一、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简介 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白色结晶粉末状,是一种经过改良的高效重金属去除药剂,可以与绝大多数重金属发生反应,从而除去重金属,其中铜、锌、镍、钴等离子的结合性能最好。 二、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原理

重金属离子去除剂的微观分子结构中含有重金属吸附基团,吸附基团在废水中容易极化变形产生负电荷,从而形成电场力,电场力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产生螯合力,将重金属进行螯合,进而形成沉淀。 三、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相对于同类产品的优势 湛清环保,经过改良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具有以下优势: 1、相对于DTC类液体重金属离子去除剂,便于运输 2、性价比高,相比于DTC类重捕剂,用量约为1/5-1/2 3、纯度高,高纯99%的药剂,能够完全与重金属发生反应 4、与高难度的络合态重金属结合力强,效果好 5、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增加废水COD等

四、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使用方法 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的使用pH范围十分广泛,在pH2-12范围之内均可以使用,在去除重金属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取废水1L,测定重金属含量 2、加入重金属离子去除剂HMC-M1,进行螯合反应 3、加入PAC混凝,PAM絮凝 4、过滤出水,测定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即可达标。 五、操作步骤 1) M1适用pH范围在6-12之间,建议最佳pH=8-9; 2) M1用量约为总铜的3-5倍,建议按10倍投加量验证效果后再定量; 3) 取1L废水,调节pH至8-9,加入计量的M1,搅拌反应5min;(举

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涉及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制备膨润土和羟乙基纤维素悬浮液;2)将膨润土悬浮液、羟乙基纤维素悬浮液和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混合制备得到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微粒;3)选取瓜子壳、花生壳研磨过筛备用;4)将膨润土、甲壳素、海藻酸钠、研磨过筛后的瓜子壳、花生壳与水混合并加入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水溶液、铁粉和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微粒得到预吸附剂;5)将预吸附剂在350550℃下煅烧48h,得到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本技术吸附效果好,做成吸附球之后强度较高,不易松散,且制备成本较低。 技术要求 1.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膨润土置于水中,混合0.5-2h后得到膨润土悬浮液;将羟乙基纤维素置于水中,混 合0.5-2h后得到羟乙基纤维素悬浮液; 2)将膨润土悬浮液、羟乙基纤维素悬浮液和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加入酸性溶液将调节pH至3-5,随后冷冻干燥,再置于80-120℃的烘箱中保温3- 8h,得到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研磨后得到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微粒; 3)选取瓜子壳、花生壳,清洗去灰,烘干后研磨过筛备用; 4)将膨润土、甲壳素、海藻酸钠、研磨过筛后的瓜子壳、花生壳与水混合得到原料液,随后加入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水溶液、铁粉和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微粒,混合均匀并揉成 吸附微球,置于100-120℃下烘干1-3h,得到预吸附剂; 5)将预吸附剂置于坩埚中,用锡纸包裹坩埚后置于马弗炉中,在350-550℃下煅烧4-8h,冷却后得到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膨润土0.5-1.5份,羟乙基纤维素2-5份,甲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0.5-1份,水100-150份。

(环境管理)重金属离子污染

重金属离子污染 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是指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含有铬、镉、铜、汞、镍、锌等重金属离子)是对水体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水处理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状态。因此,重金属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如果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泥和废水作为肥料和灌溉农田,会使土壤受污染,造成农作物中及进入水体后造成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富集,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镉:自1995年起,居住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下游地区的一些农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得病初期,患者只感到腰、背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发展为神经痛。患者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晚上睡在床上经常痛得直喊“痛……”因此这种病被称为“痛痛病”,又称为“骨痛病”。得了这种病,人的身高缩短,骨骼变形、易折,轻微活动,甚至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一些人痛不欲生,自杀身亡。经过调查,造成这种骨痛病的原因是神通川上游的炼锌厂长年累月排放含镉的废水,当地农民长期饮用受到镉污染的河水,并且食用此水灌溉生长的稻米,于是镉便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聚,引起镉中毒,造成“骨痛病。 汞: 五十年代初期,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由于人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导致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症状:口齿不清、步履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身体弯曲至死亡。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氯化汞、硫酸、催化剂,把含有机汞的废水、废渣排入水俣湾,使鱼、贝壳类受污染。 锰: 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而下肢发硬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这起集体“发疯”事件经多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原来这是水井的水受干电池中某些有害成份污染而造成的。据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废旧干电池中的锌、二氧化锰等成分长期埋在地下,会

重金属捕捉剂 除铬

简介:在原水PH=1.81条件下,加亚硫酸氢钠(1:8)搅拌反应30min,溶液变为深绿色。调碱至PH=11.58的过程中,均无明显沉淀物,溶液仍然为深绿色。(判定三价格铬为络合状态),使用新工艺更高效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材料:①硫酸亚铁②PH检测仪③重金属捕捉剂…… 方法: ①前期实验——硫酸亚铁法:原水调PH=2-3,加硫酸亚铁(1:6)反应30min后,溶液变成黑褐色,在回调PH过滤 ②样品一:调PH=9过滤仍有浅褐色,再调PH=11.7过滤,滤液无色透明,测铬=0.071ppm (可能部分铁离子被络合) 样品二:直接调碱至12,滤液无色透明,但测铬=0.602.滤液再调PH=7.4,滤液测铬=0.295ppm (可能PH过高时铬反溶) 可以使铬达标,但污泥量很大,需在不同PH条件下沉淀两次 ③在原水PH=1.81条件下,加亚硫酸氢钠(1:8)搅拌反应30min,溶液变为深绿色。调碱至PH=11.58的过程中,均无明显沉淀物,溶液仍然为深绿色。(判定三价格铬为络合状态)④加入5000ppm PAC(至少5000ppm才能有效失色)出现大量绿色沉淀,过滤后,滤液无色透明。分别在PH=8.7、10.6、12.1条件下加相同量重金属捕捉剂(2500ppm);过滤后测铬均未检出,待验证关键因素是PAC还是重金属捕捉剂。原水PH约为 1.81,经测铬为1030ppm,去100ml,按1:8添加亚硫酸氢钠(固体约为0.8g),还原反应30min,直到水溶液变为深绿色,可初步判断还原完成 ⑤加NaOH取调PH=11以上仍然为深绿色,无明显沉淀颗粒物产生,有光度不高,在强光下可见大量很小的悬浮物,可通过滤纸。 ⑥加PAC+PAM过滤后加重金属捕捉剂+PAC+PAM过滤测铬 注意事项: ①还原反应后的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并没有产生明显沉淀物,推测其中含有大量络合态铬 ②此水样用大量的PAC即可达标(一步法),配合重金属捕捉剂可完全除尽(两步法)

微生物对重金属 的去除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常规研究进展2010-8-23 来源:谷腾水网点击:37 重金属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电解法、活性炭和硅胶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去除不彻底、费用昂贵、产生有毒污泥或其他废料等缺点。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与开发高效环保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细菌、真菌(酵母)、藻类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微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近年来,国际上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成果,该技术在投资、运行、操作管理和金属回收、废水回用等方面优越于传统的治理方法,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微生物处理废水重金属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就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做一概述,以期促进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1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 1.1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固液两相分离达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目的。生物吸附剂为自然界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如藻类、地衣、真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同一微生物和不同金属间亲和力的差别决定了微生物吸附金属的机理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得到统一认识。根据被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一般将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为胞外吸附、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吸附。 1.1.1胞外吸附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多聚糖,糖蛋白,脂多糖,可溶性氨基酸等胞外聚合物质(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EPS具有络合或沉淀金属离子作用。如蓝细菌能分泌多糖等胞外聚合物,一些白腐真菌可以分泌柠檬酸(金属螯合剂)或草酸(与金属形成草酸盐沉淀)。Suh等研究发现,当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分泌EPS时,Pb2 便积累于整个细胞的表面,且随着细胞的存活时间增长,EPS的分泌量增多,积累于细胞表面的Pb2 水平就越高,从最初的56.9上升到215.6mg/g(干重);当把细胞分泌的EPS提取出来后,Pb2 便会渗透到细胞内,但Pb2 的积累量显著减少(最高量仅为35.8mg/g干重)。 1.1.2细胞表面吸附 细胞表面吸附是指金属离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别是细胞壁组分(蛋白质、多糖、脂类等)中的化学基团(如羧基、羟基、磷酰基、酰胺基、硫酸脂基、氨基、巯基等)的相互作用,吸附到细胞表面。如将酵母细胞壁上氨基,羧基,羟基等化学基团进行封闭,则会减少其对Cu2 的吸收量,表明这些基团在结合Cu2 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间接证明了细胞壁上蛋白质和糖类在生物吸附中的作用。 金属离子被细胞表面吸附的机制包括离子交换、表面络合、物理吸附(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氧化还原或无机微沉淀等。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金属的吸附作用机制不同(表1)。Kratochvil等认为,离子交换是许多非活性真菌和藻类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机理,主要是细胞表面的羧基,其次是硫酸脂基和氨基在生物吸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avis等也认为离子交换是褐藻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机制,特别是以前被认为的物理和化学的结合机制都可以用离子交换来解释。细胞表面功能基团中的氮、氧、硫、磷等原子,可以作为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络合。例如Zn、Pb可以与产黄青霉(P.chrysogenum)表面的磷酰基和羧基形成络合物,溶液中的阴离子(EDTA、SO42-、Cl-、PO33-等)可以与细胞竞争重金属阳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产黄青霉对Zn、Pb的吸附量,这也间接地说明细胞表面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确实存在络合机制。关于氧化还原和无机微沉淀的机制也有少量报道。如Lin采用X 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以及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废弃酵母吸附Au3 的过程,发现还原性糖(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多糖水解产物)半缩醛基团中的自由醛基,可以

络合态重金属解决方案

含EDTA的重金属废水解决方案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排水、有色金属冶炼厂除尘排水、有色金属加工厂酸洗水、电镀厂镀件洗涤水、钢铁厂酸洗排水,以及电解、农药、医药、烟草、油漆、颜料等工业生产。废水中的重金属并不是以单一的重金属离子形式存在,而是与一些络合物(如EDTA, DTPA, NTA)结合在一起。EDTA (乙二胺四乙酸)是螯合剂的代表性物质,此外,EDTA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等量的水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但这些含EDTA的重金属萃取液将会进入水体.由于 EDTA的强络合性和难生物降解性,在水体中易与碱金属、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成为重金属离子很好的保护伞,増加了处理含 EDTA的重金属废水的难度。重金属去除剂具有在相对低的pH条件下使金属高度分离、形成的金属螯合物易于脱水和稳定等特点。因此,用重金属去除剂去除废水中溶解性重金属离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工业处理方法是往废水中添加碱(一般是氢氧化钙、石灰石、生石灰等)提高其PH值,使镍离子、铜离子等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而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弊端:1、产生较大两的污泥,密度低,含水率高,污泥处置费用较为昂贵;2、还有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两性的,在弱酸性或者其他条件下,沉淀会溶解,重金属再次进入废水中;3、有些有机重金属废水含有大量的螯合物、络合剂、配合物等大分子有机物,这些络合剂与重金属螯合形成的物质很稳定,抑制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形成。 河北美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第三代重金属去除剂产品,其具有以下特点:1、重金属去除剂能够处理EDTA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没有EDTA 的条件下, Cd2+ ,Cu2+和Pb2+的去除率达到100%,而Zn2+的除率则比较低。 2、随着c(EDTA)的增加,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下降;随着重金属去除剂的增加,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上升.在相同重金属去除剂用量条件下,对废水中Cd2+,Cu2+和Pb2+的去除率Zn 高。 3、EDTA能够有效地萃取尾矿砂中的重金属,特别是对Cd和Pb具有很高的萃取率.工程实例进一步表明,重金属去除

三种常见重金属的处理方法的比较

三种常见的处理方法的比较 一、石灰中和法 1.1基本原理 石灰中和反应法是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中投加消石灰C a( O H ) : , 使它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离子溶度积很小的重金属氢氧化物。通过投药量控制水中P H 值在一定范围内, 使水中重金属氢氧化物的离子浓度积大于其离子溶度积而析出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 净化废水的目的。 将废水收集到废水均化调节池,通过耐腐蚀自吸泵将混合后的废水送至一次中和槽,并且在管路上投加硫酸亚铁溶液作为砷的共沉剂(添加量为Fe/As=10),同时投加石灰乳进行充分搅拌反应,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石灰乳投加量由pH 计自动控制,使一次中和槽出口溶液pH值为7.0;为了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絮凝作用,在一次中和槽后设置氧化槽,进行曝气氧化,经氧化后的废水自流至二次中和槽,再投加石灰乳,石灰乳投加量由pH计自动控制,使二次中和槽出口溶pH值为9~11;在二次中和槽废水出口处投加3号凝聚剂(投加浓度为10 mg/L),处理废水自流至浓密机,进行絮凝、沉淀;上清液自流至澄清池,传统的石灰中和处理重金属废水流程如下: 石灰一段中和及氢氧化钠二段中和时,各种重金属去除率随pH不同而沉淀效果不同,不同的金属的溶度积随PH不同而不同。同一PH所以对重金属的沉淀效果不一样,而废水中的重金属通常不只一种,根据重金属的含量在进水时把配合调到某金属在较低ph溶度积最高时对应的PH。加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沉淀废水中的大部分金属。上清液进入下一个调节池,进入调节PH ,进入二次中和反应池,除去剩余的重金属离子。 1.2 石灰中和沉淀的优缺点 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剂有很强的适应性,还具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石灰就地可取,价格低廉,废水处理费用很低,渣含水量较低并易于脱水等优点,但是,石灰中和处理废水后,生成的重金属氢氧化物———矾花,比重小,在强搅拌或输送时又易碎成小颗粒,所以它的沉降速度慢。往往会在沉降分离过程中随水流外溢,又使处理后的废水浊度升高,含重金属离子仍然超标。要求废水不含络合剂如C N 一、N H 。等, 否则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和络合剂发生络合反应, 生成以重金属离子为中心离子以络合剂为配位体的复杂而又稳定的络离子, 使废水处理变得复杂和困难。已沉降的矾花中和渣泥的含水率极高(达99%以上),其过滤脱水性能又很差,加上组成复杂、含重金属品位又低,这给综合回收利用与处置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渣量大,不利于有价金属的回收,也易造成二次污染II。用石灰水处理的重金属废水。由于不同重金属与OH的结合在同一PH下不同,同一金属在不同PH下的溶度积不同。所以,用传统的石灰法处理重金属含量较多的复杂的废水,显然不行,首先某些重金属不能达标排放,其次,处理废水中含钙比较多。在冶炼厂,很难循环使用。 二、硫化沉淀法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1 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也称凝聚剂,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的净化处理以及地下水、废水淤泥的脱水处理等。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铁盐系和铝盐系两大类, 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系和硫酸系, 按相对分子量又可分为低分子体系和高分子体系两大类。 1.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传统的无机絮凝剂为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双电层吸附[4]。铝盐中主要硫酸铝(Al(SO4)3·18H2O)、明矾(Al2(SO4)3·K2SO4·24H2O)、铝酸钠(NaAlO3)。铁盐主要有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亚铁(FeSO4·6H2O)和硫酸铁(Fe2(SO4)3·2H2O )。硫酸铝絮凝效果较好, 使用方便,但当水温低时, 硫酸铝水解困难, 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 效果不及铁盐。三氯化铁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具有易溶于水, 形成大耳中的絮体、沉降性能好、对温度、水质和pH 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但其腐蚀性较强, 且有刺激性气味, 操作条件差[5~9]。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的优点是经济、用法简单, 但用量大、残渣多。絮凝效果比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低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传统的铁盐和铝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水处理药剂。其絮凝效果好, 价格相对较低, 已逐步成为主流絮凝药剂。在日本、西欧和中国, 目前都已有相当规模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 其产量约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10]。近年来, 我国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聚合铝、铁、硅及各种复合型絮凝剂方向发展, 并已逐步形成系列: 阳离子型的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等; 阴离子型的有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无机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I)、聚合硅酸铁(PFSI)、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PAFC)等。生物聚合铁(BPFS) 2

食米中重金属(镉、汞、铅)含量调查(精)

(2 (3,4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Group 1(5 (6 (Itai-Itai disease (1 35% ( 1 1 2 3 4 5 6 7 8 1 1 2 3 4 5 6 7 8 ( 98 5 10 ( 77 84 161 ( 0.04 ppm ( ~0.37 ppm, 0.002 ppm ( 0.01 ppm 0.02 ppm ( 0.16 ppm 0.04 ppm ( 0.17 ppm 0.002 ppm ( 0.007 ppm 0.02 ppm ( 0.16 ppm 0.04 ppm ( 0.37 ppm 0.001 ppm ( 0.01 ppm 0.02 ppm ( 0.14 ppm 161 ( 0.4 ppm 0.05 ppm 0.2 ppm . 1 : 12-22 2010Ann. Rept. Food Drug Res. 1 : 12-22 2010 12 13 ( (7 (osteomalacia (proteinuria(6 (7 ( 1958 1965 (Minamata disease (8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1,6,7 IARC (Group 2(5 (9 δ (delta- aminolevulinic acid dehydrogenase, ALAD (10

(11 (9 (The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ATSDR 20 (2005 (12 (13 (14 ( 0.4 ppm 0.05 ppm 0.2 ppm (15 (Joint FAO/WHO Food Standards Programmed,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22-24 85 98 14 17 ( 98 77 84 161 ( ( ㈠ (Z e e m a n G r a p h i t e F u r n a c e A t o m 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pectrophotometer Perkin Elmer 4110ZL, U.S.A. ㈡ (Mercury Atomic Fluorescene Spectrometer Merlin PSA 10.023, PS Analytical, U.K. ㈢ Retsch ZM 100, Germany ㈣ Schott SLK2, Germany ㈤ Type 48000 Programmable Furnace, Barnstead/Thermolyne Corporation, U.S.A. ㈥ (Focused Microwave Digester Prolabo Microdigest 301, France (Pyrex (1/1, v/v Merck (Darmstadt, Germany (1000 mg/ L (1000 mg/L (1000 mg/L Certified Pure Merck SRM 1568a rice flour 1515 apple leav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U.S.A. ㈠ (1000 mg/L 1 mL 0.05 N 100 mL 0.05 N 0.1 0.5 1 2 3 μg/L

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含铬_废水的研究

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含铬(Ⅲ)废水的研究 王碧,彭万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用多胺类物质制备了高分子絮凝剂PXM ,用于对含Cr 3+废水的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pH 值、絮凝剂加入量对含Cr 3+废水处理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 值为6.5、PXM 加量31.5mg/L.处理时间为9min 的条件下,对铬的去除率可达98.0%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并对去除Cr 3+的反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分子絮凝剂;铬;废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1)03-0117-0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月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un .2011 第21卷第3期vol.21No.3 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王碧(1965-),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有机合成和环境化学。 彭万仁(1964-),男,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高级实验师。 铬是对人体、生物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主要存在于矿冶、 电镀、制革、印染等工业废水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引起变态反应并有致癌作用.在水中主要有铬(Ⅵ)和铬(Ⅲ)两种价态,铬(Ⅲ)的毒性低于铬(Ⅵ),但可以氧化成具有强致癌性的六价铬.目前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化学法(沉淀法、铁氧体法、电解还原法),物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生物法[1-6].用高分子絮凝剂将重金属离子螯合而沉淀除去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方法. 本研究用自制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PXM处理模拟含Cr3+的废水,对絮凝处理的条件和反应机理作了探讨.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 HJ—6A型磁力加热搅拌器(金坛市医疗仪器厂);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pH-25型pH计(上海精科有限公司). 絮凝剂PXM(实验室自制);丙酮,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铬,二苯碳酰二肼,高锰酸钾,硫酸,磷酸,尿素,亚硝酸钠,重铬酸钾,二苯碳酰二肼,都为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厂).1.2实验方法 1.2.1絮凝剂的制备及配制 PXM是一种高分子絮凝剂,用多胺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硫化物反应一定时间制得,过滤,减压烘干,得橙红色固体.将其配制成2.63g/L的溶液,用以处理含铬废水.1.2.2含Cr3+废水处理实验方法 取含Cr3+质量浓度为50mg/L的模拟废水溶液,用NaOH或HCl调节pH值,加入不同量的PXM溶液,磁力搅拌,先快搅(250转/分)3分钟,再慢搅(100转/分)数分钟(二者之和为反应时间).静置澄清后,取滤液用分光光度计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7466—87水质-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法)测Cr3+的残余浓度. 1.2.3测定Cr3+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7466—87的第一法“水质-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法) ”,得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图1Cr 3+的标准曲线 2实验结果及讨论 2.1反应的pH 值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取100ml的模拟含铬废水,调节pH值分别为4.0〈10.0,絮凝剂PXM加量为31.5mg/L,搅拌反应9min,有少量浅绿色絮状沉淀出现,静置,过滤,测定滤液中铬残余浓度,以考察pH值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pH 值对三价铬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pH值下絮凝剂对Cr3+的去除效果不同.pH值在4〈6.5范围内,去除率急剧上升;当pH值为 6.5 ·117·

重金属捕捉剂

简介:首先,根据重金属含量和络合剂种类计算用量。根据重金属离子用量列表计算。 材料:①重金属捕捉剂②PAC ③PAM 方法: ①首先,根据重金属含量和络合剂种类计算重金属捕捉剂的用量。根据重金属离子用量列表计算。(对于铜,重捕剂的用量是铜的3-6倍左右(重量比);对于镍,重捕剂的用量是镍的 7.5倍左右,实际用量依具体情况而定。 ②用自来水将重金属捕捉剂溶解成2%的溶液。 ③调整废水的PH值,重金属捕捉剂适应的PH为2-14,最佳PH=8-9。具体的起始PH根据水质情况来定。 ④在快速搅拌下(>150转/分),加入计量的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反应时间2-5分钟。若废水有强络合剂(如EDTA),反应时间适当延长到10-15分钟。 ⑤取反应后的少许废水过滤, A.定性检测滤液重金属的去除情况。检测方法:在滤液中加入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如变色或有沉淀产生,说明重金属离子尚未除净,继续在废水加重金属捕捉剂溶液;如不变色或无沉淀产生,证明重金属已除净。 B.定性测重金属捕捉剂是否过量。方法:在滤液里加入原始的废水,变色或有沉淀产生,说明重金属捕捉剂过量;如不变色或无沉淀产生,证明重金属捕捉剂用量刚好。 进行下一步操作。 ⑥加入2%PAC溶液,用量是重金属捕捉剂的0.7-1.2倍。如果PAC的用量<100ppm,一般要加大PAC用量,使PAC用量>100ppm,这样在后续工序的矾花就会粗大,沉降速度也更快。在快速搅拌情况下,反应时间3-8分钟。 ⑦加入0.05%PAM(阴离子)溶液,用量为废水的5ppm,慢速搅拌(<10转/分),絮凝3-5分钟。沉淀30-60分钟,取上层清液测重金属离子含量。 备注:注意按照化学操作规范

工业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

1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中和沉淀法 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 (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等两性金属时,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实行分段沉淀; (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 (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 硫化物沉淀法 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后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反应时最佳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不用中和。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二次污染。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英国学者研究出了改进的硫化物沉淀法,即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加入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离出来,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硫化氢的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的问题。 2氧化还原处理 化学还原法 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去除。化学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是最早应用的治理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治理原理简单、操作易于掌握、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冲击。根据投加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FeSO4法、NaHSO3法、铁屑法、SO2法等。 应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废水,碱化时一般用石灰,但废渣多;用NaOH 或Na2CO3,则污泥少,但药剂费用高,处理成本大,这是化学还原法的缺点。 铁氧体法 铁氧体技术是根据生产铁氧体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在含Cr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O4,使Cr6+还原成Cr3+,Fe2+氧化成Fe3+,调节pH值至8左右,

常用絮凝剂介绍

常用絮凝剂介绍 1、概念 絮凝指通过搅拌使失去电荷的颗粒互相接触聚集在一起,导致形成絮状物(絮体)的过程。依工艺不同,该过程一般为几分钟。凝聚指胶体被压缩双电层而脱稳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很短,一般不到1秒钟。一般情况下,凝聚和絮凝的过程很难截然分开,一般统称其为混凝过程。将能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悬浮颗粒产生絮状物沉淀的物质都叫做絮凝剂。2、絮凝剂简介 2.1金属盐类絮凝剂 2.1.1硫酸铝 应用硫酸铝进行污水的处理,它对水的有效pH范围较窄,约5.5~8.0。硫酸铝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机絮凝剂,化学式Al2(SO4)3?nH2O,n最常见为14或18。工业固体产品为白色或灰色粉末或块状结晶,在空气中易吸潮结块。 一般认为硫酸铝以两种方式对水体中的胶体颗粒起凝聚作用:一是吸附脱稳(吸附絮凝),当铝盐带正电的水解产物吸附在带负电的胶体颗粒表面,部分或全部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电荷,使胶体脱稳并相互碰撞粘结生长为大颗粒的絮凝过程;二是卷扫沉淀作用(沉淀型絮凝),当铝盐的各种水解产物包裹在水中胶体颗粒表面,并可通过这些水解物种连接胶体颗粒物形成较大的絮体,在絮体的沉降过程中卷扫水中其他胶体颗粒后共同沉淀的过程。这两种作用形式通常认为可能会交互发生,宏观上可认为是混凝作用。硫酸铝的使用范围较广泛,可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温度在25~40℃之间,低温条件下,硫酸铝水解困难,絮粒较轻而疏松,处理效果较差,同时,硫酸铝还存在诸如成本高,腐蚀性大,在某些场合处理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因此,近年来在许多场合正逐渐被新的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所取代。 2.1.2三氯化铁 三氯化铁,化学式FeCl3?6H2O,为黄褐色晶体,极易吸潮,易溶于水,具强腐蚀性。三氯化铁的混凝机理与硫酸铝相类似,最佳使用pH为5.0~6.0。与硫酸铝相比较,三氯化铁处理低温水时性能较好,絮状物强度较大,适用盐类范围较宽,除色能力强,消耗量较少。不足之处是Fe3+与某些有机物形成很强的有色可溶络合物,有可能增大水体的色度。因其具有强腐蚀性,对储存、运输、投加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防腐要求。 2.2高分子絮凝剂 2.2.1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氯化铝又叫羟基氯化铝,碱式氯化铝,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其中n为1~

一 铅的基本性质

重金属铅的污染与防治 64090225 张建伟 铅是一种常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就铅污染及其防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铅的基本性质 1 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熔点327.502°C,沸点1740°C,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 2 金属铅在空气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会很快氧化生成保护薄膜; 3 在加热下,铅能很快与氧、硫、卤素化合; 4 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能与热或浓盐酸、硫酸反应; 5 铅与稀硝酸反应,但与浓硝酸不反应;铅能缓慢溶于强碱性溶液。 6 铅主要用于制造铅蓄电池;铅合金可用于铸铅字,做焊锡;铅还用来制造放射性辐射、X射线的防护设备;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并可在人体内积累。 7 没有氧化层的铅色泽光亮,密度高,硬度非常低,延伸性很强。它的导电性能相当低,抗腐蚀性能很高,因此它往往用来作为装腐蚀力强的物质(比如硫酸)的容器。 二铅在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1 水中的铅 天然水中铅主要以Pb2+状态存在,其含量和形态明显地受CO32-、SO42-、OH-和Cl-等含量的影响,铅可以Pb(OH)2、Pb(OH)3-、PbCl2等多种形态存在。(1)吸附腐殖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粘土矿物质对铅离子的吸附等。 (2)溶解沉淀铅离子与相应的阴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大大限制了铅在水体中的扩散范围,使铅主要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降低了铅离子在水中的迁移能力。 2 空气中的铅 来源其一是铅作业行业排出的大量含铅废气,如印刷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冶炼业,蓄电池制造业等。 其二汽车尾气会排出大量的含铅废气,主要来自汽油中防爆剂四乙基铅。 其三家庭墙壁装饰所用的含铅涂料和油漆,可造成居室内铅污染 3 土壤中的铅 (1)来源自然原因: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例如方铅矿、闪锌矿。 人为原因:大气降尘、污泥、城市垃圾的土地利用、采矿和金属加工业。 (2)土壤中铅对生物的影响: 低浓度的铅对某种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铅除了在作物的食用部位积累残毒外,还表现为幼苗萎缩、生产缓慢,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通过植物

重金属捕捉剂处理络合镍电镀废水

简介:本文介绍电镀络合镍废水的组成,提出一种络合镍废水的处理办法,把镍离子浓度降低至0.1mg/L以下,达到国家表三标准处理要求。 工具:①重金属捕捉剂②锌镍合金处理剂③PAC ④PAM ⑤氢氧化钠 方法: 1.电镀络合镍废水在电镀中,为了保证美观与效果,往往需要化学镀,化学镀镍与电镀镍不同,其原理是利用化学的氧化还原电位法把镍离子镀在非导体基底比如塑料、陶瓷上面,这类工艺多应用在汽车配件电镀、航天配件电镀、摩托车配件电镀等领域。在化学镀镍时,所使用的电镀液中多存在络合剂,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EDTA等,在冲洗电镀零件时所产生的清洗废水含有络合剂以及镍离子,因此这类电镀废水也被称为络合镍废水 2.电镀络合镍废水处理难点电镀络合镍废水很难处理,是因为里面的络合剂,络合剂在水中存在大量的羟基和羧基,这类基团相互作用,并且会与镍离子络合,吸附镍离子。因此在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时,即使调节到很高pH,比如11-13之间,氢氧根仍然无法与络合镍离子结合生成沉淀。在绝大多数电镀厂废水处理现场中,由于络合剂络合的原因,使用片碱处理络合镍都无法达标,而添加膜系统、离子交换系统等,不仅成本很高,效果也并不理想。 3.电镀络合镍废水处理原理化学法处理电镀络合镍废水时,一般有两种思路: ①:破络和沉淀的办法去除,通过次氯酸钠氧化工艺或者芬顿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络合剂破坏掉,镍离子脱离络合剂成为离子态,这时再添加氢氧化钠就可以与镍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如果不能彻底达标,在末端还可以继续添加重金属捕捉剂进行处理。 ②:螯合沉淀法进行处理,锌镍合金处理剂表面含有大量的镍离子吸附基团,通过吸附镍离子生成沉淀,锌镍合金处理剂能够把镍离子从络合剂夺走,从而降低镍离子浓度。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1 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也称凝聚剂, 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的净化处理以及地下水、 废水淤泥的脱水处理等。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铁盐系和铝盐系两大类, 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 系和硫酸系, 按相对分子量又可分为低分子体系和高分子体系两大类。 1.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传统的无机絮凝剂为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双电层 吸附[4]。铝盐中主要有硫酸铝(Al(SO4)3·18H2O)、明矾(Al2(SO4)3·K2SO4·24H2O)、铝酸钠(NaAlO3)。铁盐主要有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亚铁(FeSO4·6H2O)和硫酸铁(Fe2(SO4)3·2H2O )。硫酸铝絮凝效果较好, 使用方便,但当水温低时, 硫酸铝水解困难, 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 效果不及铁盐。三氯化铁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具有易溶于水, 形成大耳中的絮体、沉降性能好、对温度、水质和pH 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但其腐蚀性较强, 且有刺激性气味, 操作条件差[5~9]。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的优点是经济、用法简单, 但用量大、残渣多。絮凝效果比高分子 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低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传统的铁盐和铝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 水处理药剂。其絮凝效果好, 价格相对较低, 已逐步成为主流絮凝药剂。在日本、西欧和中国, 目前都已有相当规模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 其产量约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 60%[10]。近年来, 我国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聚合铝、铁、硅及各种复合型絮凝剂方向发展, 并已逐步形成系列: 阳离子型的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等; 阴离子型的有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无机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I)、聚合硅酸铁(PFSI)、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PAFC)等。生物聚合铁(BPFS) 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使用的第二代絮凝剂。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用量少, 絮凝速度快, 受共存盐类、污水pH 值及温度影响小, 生成污泥量少, 节约用水。强化废(污)水处理, 并能回收利用。但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不相同,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絮凝剂与水体中胶体粒子间的电荷作用使N 电位降低, 实现胶体粒 子的团聚, 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将水体中的胶粒吸附到絮凝剂分子链上, 形成絮凝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受其分子量大小、电荷密度、投加量、混合时间和絮 凝体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分两大类, 即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2.1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聚乙烯、聚丙烯类聚合物及其共聚物为主, 其中聚丙烯酞胺类用量 最大, 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80%左右。目前, 国内外有关阳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报导比 较多主要是季胺盐类、聚胺盐类以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酞胺等, 其中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是季胺盐类。它们均己研制成功并在工业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龙柱等人利用协同增效原理将聚和 氯化铝与有机合成高分子复合, 制得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处理造纸废水, 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聚和氯化铝。由于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成本高, 产品或残留单体有毒, 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2.2 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远小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原因是其电荷量密度较小, 分子 量较低, 且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其絮凝活性。而经改性后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合成的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 具有选择性大、无毒、价廉等显著特点。这类絮凝剂按其原料来源的不同, 大体可分为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植物胶改性产物、多糖类及蛋白质改性产物等[11] 。由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分子量分布广、活性基团点多、结构多样化等特点, 易于制成性能优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