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简笔与繁笔》沪教版第五册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简笔与繁笔》沪教版第五册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简笔与繁笔》沪教版第五册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简笔与繁笔》沪教版第五册

《简笔与繁笔》练习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乃知其。”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1.依次填入文中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增密 B.减疏

C.增疏 D.减密

2.“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意在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勰是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其代表作是《》,作者引用刘勰的话,是为了阐明_______;引刘器之的话是为了阐明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写作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3.文心雕龙繁简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只要来自生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从“旗亭画壁”谈诗词音乐美

董玉玲武士诚

唐诗宋词距我们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虽然古今语言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为什么至今人们读起来仍是那么琅琅上口,听起来仍是那么悦耳动听呢?

这是由于诗词原本就是可以歌唱的缘故。

先是诗的歌唱,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唐代经济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诗和音乐的发展。酒肆、歌楼、妓院、秦楼楚馆少不了音乐。乐家们就把诗配上曲,供歌妓们演唱。这配上曲的诗也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了。而诗人们,也都以自己的诗能被乐家们采用,配上流行曲调给姑娘们去演唱引为莫大的荣幸。

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岑参、王昌龄偶到旗亭(即普通的酒店)小饮,有歌女唱曲宴乐。于是四人便私下约定以歌女演唱谁的诗作多少来判定各人诗之高下,并画壁作记。这时,只见歌妓们拂琴理筝,舒展歌喉,相继唱起了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诗,但却惟独没有演唱王之涣的诗作。三人遂相与笑谑王之涣。这时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漂亮的一位姑娘说,如果她不演唱我的诗,那我就甘拜下风了。话音未落,只见那位最美貌的女子手弹琵琶,轻启朱唇,唱起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四人相顾大笑。歌女问其故,始知眼前乃是当朝四大诗翁。惊定之后,遂重理琴筝与之高歌畅饮。这就是早在唐代就已闻名天下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这个故事证明诗是入乐歌唱的。

词也是能歌唱的。

起初诗人们还不肯牺牲用惯了的五七言诗体来迁就“曲拍”,只是由乐家们添上许多泛声,勉强凑合演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诗人们最终还是抵挡不过时代的激荡,渐渐的就随从歌唱时代的要求,也就“依曲拍为句”了。乐家们创制出每个曲子的名称,就是后来的“词牌”了。为适应“曲拍”的需要,诗人们也就不再死守五七言体,而渐渐有了更适合“曲拍”的长短句。这也就开始了“倚声填词”的时代。龙榆生在《唐宋名家词选》中写道:“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词,始行于世。”姜夔在他的《过垂虹》诗中也写到:“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这是说他作新词,给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歌妓)演唱,自己在一旁吹箫相伴。那时,“凡是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词已广为歌唱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词到宋末,发展到了顶峰,渐渐地脱离了音乐,成为文人用以抒情的新兴诗体了。词一旦与音乐脱离,就不复依附于歌了。但由于词牌、字数、平仄、节奏、押韵等已经模定,所以诗词的音乐美将是永恒的了。

故而,唐诗宋词在今天读起来,仍然富于音乐的美感,给人以特别的情趣。思考:

1.在文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我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是永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略)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繁冗(róng) 拖沓(tà) 描摹(mó) 言简意赅(gāi)

B.磬儿(qìng) 绛色(jiàng)钹儿(bó) 毛骨悚然(sǒng)

C.迸流(bìng) 刘勰(xié)擅长(shàn) 字斟句酌(zhēn)

D.累赘(zhuì) 惩罚(chěng)饶儿(náo) 汩汩滔滔(gǔ)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繁冗拖沓(多) 汩汩滔滔(水流动貌)

B.穷形尽相(不足) 言简意赅(完备,全)

C.毛骨悚然(害怕) 各得其宜(适宜之处)

D.痛快淋漓(形容畅快)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文章)

3.选出词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

[ ]

①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不是因为写长篇就_______笔墨。

②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_______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③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______

出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

A.乱用感动点染

B.滥用感染点染

C.乱用感染点缀

D.滥用感动点缀

4.下列各句加粗的比喻说的是什么?作出解释。

(1)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3)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

参考答案

1.B 2.C 3.B 4.(1)文章出于自然,自会形成文采。(2)对表现中心不起作用的多余的话。(3)形容用的笔墨多,像水一样汩汩地流出。

阅读《简笔和繁笔》一文的选段,完成面各题。

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哆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哆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1.第1段的中心意思是

[ ] A.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B.言简则意赅,语繁则拖沓。

C.繁也自有它的好处,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D.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第1段分别指出了“简”、“繁”的好处:“简”,_______;“繁”_______。3.第2段运用什么方法,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证明简笔用得好,选用百万言长篇《水浒》中的实例,为证明繁笔用得好,选用了短文《社戏》中的实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从用例的目的及选例的标准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3.例证法,以“武松打虎”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论证了用笔极为俭省,却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4.阐明运用简笔和繁笔,不在作品长短,而是从写作目的出发,根据写作的需要,当简则简,该繁则繁,才能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的古人在诗歌创作上强调“炼字”,主张“意胜”,要做到“平字见,常字见,陈字见,朴字见,”这就说明他们对艺术语言的重视,要求人们在这方面下刻苦的功夫。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大概越是出色的作家,越不肯放松对自己语言的锤炼。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据说这个“闹”字也经过多次改动,临末才确定下来。其实“绿”也罢,“闹”也罢,好处就在于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了春天的蓬勃的生机。可见形象的突出,还必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惟一的句子、惟一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1.这段文字处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险奇雅美

B.奇险新色

C.险奇新美

D.奇险雅色

2.作者在引用福楼拜话之后说:“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道理”指的是

[ ] A.最具表现力、最适用的词或句子只有一个。

B.形象的突出,还必须依靠语言的渲染。

C.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

D.作家都重视语言的锤炼。

3.在文中画出阐明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强调锤炼语言,找出最能表达内容的那个惟一的句子,惟—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这是否就是在提倡“简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这就说明他们对艺术语言的重视,要求人们在这方面下刻苦的功夫。”“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4.强调锤炼语言,不等于就是在提倡“简笔”。该段文字中说:“可见形象的突出,还必须依靠语言的渲染。”渲染所追求的是能突出地表现内容,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则无论简与繁,都需要锤炼语言。

向日葵

王亚平

金黄的、庄严的向日葵,

把花朵朝着太阳开放。

太阳把多光的羽箭投射到

她明静而柔美的花冠。

她有战士的崇高美德,

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

夜里风雨打落她的花瓣,

早晨她依然朝着大阳。

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阳把光线投射到“她明静而柔美的花冠”,给向日葵以生命之源泉,这里暗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向往光明,才是生命的坦途。

B.诗中的太阳就是光明的化身,是人心所向的代名词,而向日葵则是广大人民的共名。

C.“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一行,是向日葵个性的流露,它又表现了抗日战土坚强的个性。

D.诗中将“风雨打落花瓣”与“她依然朝着太阳”两个意象加以对比,表现了抗日战土在艰难困苦中,一如既往,毫无畏惧的决心。

参考答案

B(在这首诗里,向日葵是抗日战土的象征,不是指所有人民。所以B项是不正确的。)

粤教版 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

粤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 8.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还走:转身跑 B.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固:坚持

【免费下载】沪教版语文高二上复习卷一答案

高二上学期复习卷一·答案 秋水 1、周战国道老子老庄《庄子?外篇》 2、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 3、(1)“辨”,辨认(2)“虚”同“墟”,所居之地 (3)“卒”同“萃”,聚集(4)“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4、(1)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按季节(2)东,名词作状语,朝东(3)面,名词作动词,面对着,面向(4)少,形容词意动,以……为少;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 听说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啊。 (句式填写3,百1,莫1,若1,倒装翻译1,判断翻译1)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句式填写1,长1,大方之家1,被动翻译1)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 ) 对井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的眼界)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 (句式填空2,语1,拘1,虚1,笃1,时1,曲士1,被动翻译1,判断翻译1) (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介词结构后置句 ) 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大海更广大的。 (句式填写1,莫1,倒装翻译1) (5)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认为少),又凭什么能自满呢?

上海版沪教版牛津英语1A教案(全册共69页)

上海版沪教版牛津英语1A教案(全册)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One Teaching contents: L et‘s act ( Page 2) Teaching aims: 1. 知识目标:能用祈使句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给出简单指令。 2. 能力目标:能听懂简单指令并作出反应。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能用所学的命令相互交流。 Teaching aids: cassette, book, bag.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wo Teaching contents: let‘s talk ( page 3 ) Teaching aims: 4. 知识目标:学会问候语How are you?及回答Fine, thank you.学会Good morning.问候早上好。 5.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句子交流。 6.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到礼貌待人。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的问候语。Teaching aids: Cassette, a puppet. Teaching procedure:

Unit 1 My classroom Period Three Teaching contents: let‘s learn ( page 4 ) Teaching aims: 7. 知识目标:学会pencil, pen, ruler, rubber, bag等学习用品。 8. 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方法简单描述物品。 9.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Difficult and key points:单词的发音和识记。 Teaching aids:Cassette1A, picture cards and word cards. Teaching procedure:

沪教版牛津小学二年级英语语法

牛津英语二年级英语语法习题集 、There be 句型: (1) There be 句型由There is 或There are 引导,表示 在…地方有 …东西 (2) There is + 单数或不可数名词; There are + 复数 (3) There be 句型遵循 就近原则” There is a table and two chairs in the room. There are two chairs and a table in the room. 填写:am, is, are 1. _ you a boy? No, I ____ a girl. 2. He ___ m y father. He ___ t all. 3. What colour ___ the rabbit? It ___ white. 4. What colour ___ the dogs? They _____ brow n. 5. There __ a bowl in the box. 6. There ____two bowls in the box. 7. There __ some water in the bowl. 8. There __ some apples on the table. 9. There __ a plate and three spo ons on the table. 10. There __ three spo ons and a plate on the table. 、Be 动词 am, is, are 填写 be 动词:am, is, are 1.1 ___ D a nny. You ___ Mary. 2. I ___ tall. You ___ short. 3.She ___ my mother. She ___ fat. 4.He __ my brother. He __ small. 、介词:in 在…里面, on 在…上面,under 在…下面 填写介词:in, on, un der, at, up, to 1.look ___ 2. liste n ___ 3. pick ____ 4. ___ the room 5. ____ the bowl 6. ____ sit ______________ t he chair 7. ______ the plate 8. the floor 9. the seesaw 10. __ the zoo11. ___ the park 12. the childre n s garden13.__ the sky Be 动词用法口诀:我是 am,你是are 。is 用于他她它,凡是复数都用 are 。

2020浙江高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内容精对版

2020浙江高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背篇目 整理者:渡过你的河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劝学》(战国)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赤壁赋》(北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上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⑴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⑵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⑷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 ⑸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⑹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

最新沪教版(上海)牛津英语知识点汇总资料

沪教版(上海)牛津英语知识点汇总 Module1Unit1 一,核心词汇 1.first第一 2.second第二 3.third第三 4.fourth第四 5.fifith第五 6.sixth第六 7.party派对,聚会 8.begain 开始 9.bring带来10.wear穿着11.favourite最喜欢的 二,词组 1. at Peter’s birthday party在Peter的生日聚会上 2. on the 19th of September在9月19日 3.on Sunday在周日4.at two o’clock在两点5. in the afternoon在下午6. at night在晚上7. sb. be tired 某人很累8. my favourite color我最喜欢的颜色9. That sounds interesting.那听上去有趣10. I can’t wait!我等不及了!11. 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12. Welcome to my party.欢迎来我的派对13. a pair of orange trousers一条橙色的裤子1 4. make a birthday invitation制作一张生日请帖1 5. make a hat制作一顶帽子1 6. have some fun过得高兴1 7. birthday present生日礼物 三,词汇解释 1.bring,take,carry辨析bring是指把人或物从别处带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例如:Bring me some water, please.请给我取点水来。carry及物动词,“搬运,运送”,一般是指搬运较重的物品。例如:carry a box on one’s shoulder扛着箱子carry a baby on one’s back背着孩子“携带,带”例如:Almost every teacher carries a watch.差不多每位教师都带着一只表。I never carry much money about me.我身边不带许多钱。How many kilograms of luggage can I carry with me?我随身可以带多少公斤行李?take是指把人或物从说话人的地方带到别处去。例如:Take my box to my room.把我的箱子拿到房间去。 2. wear穿着表示一种状态;put on穿上是瞬间动作。 四.本课重点 本课重点学习疑问句when’s...?和日期表达法。When用来询问某件事什么时候发生,通常问的是某一天。它的回答是It’s on...。注意,what time也可用来询问时间,但它通常询问某一时刻。 五.课文学习 1.When is your birthday?It is on the 19th of September. when用作疑问副词,引导特殊疑问句,指“什么时候”。用来对时间进行提问。例如:⑴When will you come to see me?你什么时候要来看我?When are they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去游览长城?⑵序数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The second is what I really need.第二个是我真正需要的。(作主语)He choose the second.他挑选了第二个。(作宾语)We are to carry out the first plan.我们将执行第一个计划。(作定语)She is the second in our class.在我们班她是第二名。(作表语)注意:序数词在使用时,通常前面要加定冠词the;但是如果序数词前出现不定冠词a或an时,则表示“再......”,“又......”。We'll go over it a second time.我们再念第二遍。⑶日期的写法可以采用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形式。例如:March 1也可以写成March 1st;May 29也可以写成May 29th。但是,日期的读法只能用序数词的形式。例如:October 31(October 31st)读作October(the)thirty-first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 模块四自然世界 模块四自然世界 [00:06.19]Unit 1 Wild animals [00:08.62]单元一野兽动物 [00:11.05]Look and read [00:12.51]看并且读 [00:13.98]Look at this animal.It is big.It is brown.It has long arms and long legs. [00:19.25]看这个动物。它是大的。这是褐色的。它有长臂和长的腿。 [00:24.53]It is a monkey.It lives in a zoo.The monkey is climbing. [00:28.30]它是一只猴子。它生活在动物园。这正在猴子是攀登。 [00:32.08]It can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cage,It can swing on the rope. [00:35.60]它能爬到笼的顶,它能在绳上摇摆。 [00:39.13]This is the zoo-keeper.He feeds the animals. [00:42.10]这个是动物园看守员.他喂动物。 [00:45.06]He likes the baby monkeys.Some monkeys live in the jungle. [00:48.48]他喜欢小猴子。一些猴子喜欢在丛林里。 [00:51.91]They like fruit and leaves. [00:53.63]他们喜欢水果和树叶。 [00:55.35]page 45 [00:56.93]第四十五页 [00:58.51]Look and say [01:00.04]看并且说 [01:01.57]In the jungle [01:03.86]在丛林 [01:06.14]I can't swim I can dive.I can swim I can see a crocodile [01:12.66]我不能游泳我能潜水.我能游泳我看见鳄鱼。 [01:19.18]I can swim.I like monkeys.I eat monkeys. [01:24.24]我能游泳。我喜欢猴子。我吃猴子。 [01:29.31]We don't like crocodiles.We can climb trees. [01:34.43]我们不喜欢鳄鱼。我们能攀登树。 [01:39.55]Read a poem [01:41.17]读一首诗 [01:42.79]Eating bananas [01:44.62]正在吃香蕉 [01:46.45]'Bananas,'says the money,'Are what I like to eat. [01:49.73]‘香蕉’猴子说,'是我喜欢吃的。 [01:53.01]And if my hands are busy I can peel them with my feet.' [01:56.34]如果我的手是忙的我能用我的脚剥他们, [01:59.67]Now listen! [02:54.80]现在听! [03:49.93]page 46

2019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 选自《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庖丁解牛题解】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 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5册。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活动文体文体语体 语文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① 古典诗歌① 语文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② 文言文① 语文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① 古典诗歌② 语文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② 文言文② 语文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③ 我们的选修课程目前设计和编写了14册。如下表 一、诗歌与散文系列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唐宋散文选读》 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二、小说与戏剧系列 5、《短篇小说欣赏》 6、《戏剧欣赏》

7、《电影文学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系列 8、《新闻阅读与写作》 9、《传记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10、《说话的艺术》 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12、《常用文体写作》 五、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13、《〈论语〉选读》 14、《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 二、课程性质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工具性”。90大纲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2000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课程结构方面 1、课程标准以模块为学习单元。 旧的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是以学期为学习单元,3年6个学期6册教科书。

新的课程标准,语文课成是以模块为学习单元,1个学期2个模块,5个学期,10个模块。 2、课程标准开设大量选修课 在高中阶段语文的10个模块中,5个模块必修课5册教科书10学分;5个模块选修课10多本教科书,学生可以选修4个模块4册教科书得8个学分。 四、课程教法方面 旧的教学大纲,多数是从“教”的角度提出要求的,例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等等。 新的课程标准,除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要求外,还从“学”的角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形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那就是“三线两结合”。 所谓“三线”就是用“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组编必修课教科书单元。所谓“两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活动”与“阅读”、“写作”、“口语”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和谐结合。 Ⅳ 两种活动的结合 一、两结合的第一个结合是指两种活动的结合。即在必修课中设计和安排了两种活动。一种活动是“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即每一册的第一单元都设计为“活动单元” ,每一册必修

高二语文3.10唐诗过后是宋词教案沪教版

十唐诗过后是宋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 2、学习作者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 3、品味、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而高二下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以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此外,本文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作为著名学者的丰厚底蕴,兼之语言形象、诙谐,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值得效法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领会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品味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2、难点: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另外,本文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优点十分显著,最大的难点不在欣赏,而在学习与迁移。 教学过程

本文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课前做一个班级调查,请同学推荐他们喜爱的歌词,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重新审视这些歌词,借鉴作者的评论角度,从主题和风格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对于本文语言特点的领会和借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根据生情,加强引导,缩小范围,

沪教版牛津上海小学小升初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沪教版牛津上海小学小升初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正误 Lu Ban was a famous craftsman in China a long time ago. His father was a craftsman, too. He usually worked with his father and learned a lot from him. One day he worked on a mountain. His hand was hurt by a leaf. He found many teeth on the leaf and the teeth were very sharp. He thought he could make a tool with teeth to cut things quickly. That was a saw. People still use the tool today. (1)Lu Ban is a famous craftsman today. (2)Lu Ban's father's hand was hurt by a leaf one day. (3)Lu Ban found many sharp teeth on the leaf. (4)People still use the saw today. 【答案】(1)0 (2)0 (3)1 (4)1 【解析】【分析】大意:短文讲述了鲁班怎样发明锯的故事。 (1)句意:鲁班是当今著名的工匠。根据Lu Ban was a famous craftsman in China a long time ago. 可知鲁班很久以前是中国著名的工匠,故答案为错误。 (2)句意:鲁班父亲的手有一天被树叶弄伤了。根据One day he worked on a mountain. His hand was hurt by a leaf. 可知鲁班的手有一天被树叶弄伤了,故答案为错误。 (3)句意:鲁班在叶子上发现了许多尖牙。根据 He found many teeth on the leaf and the teeth were very sharp. 可知鲁班在叶子上发现了许多尖牙,故答案为正确。 (4)句意:今天人们仍在使用锯子。根据 People still use the tool today. 可知今天人们仍在使用锯子,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先翻译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确或错误。 2.阅读理解我的好朋友是谁?读短文,圈出我的好朋友 This is my best friend. He is a boy. He is from the UK. He has no hair. He can speak English well and he can speak a little Chinese. He has no glasses. He is short. He looks very funny. 【答案】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小学一年级下英语词汇表Unit 1 see 看见 frog 青蛙 rabbit 兔子 bee 蜜蜂 bird 鸟 Unit 2 listen 听 hear 听见 sheep 绵羊 hen 母鸡 Unit 3 smell 闻 taste 尝 rice 米饭 soup 汤 egg 蛋 noodles 面条 help 帮助 stand up 站起来 flower 花 Unit 4 toy 玩具 like 喜欢 ball 球 doll玩具娃娃 kite 风筝 bicycle 自行车 toy shop 玩具店super 超级的 Unit 5 food 食物 sweet 糖果,甜的jelly 果冻 ice cream 冰淇淋biscuit 饼干teatime 茶点时间for 给 and 和 sorry 对不起,抱歉very much 非常Unit 6 drink 饮料

water 水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birthday 生日 party 派对,聚会happy 快乐的 song 歌曲 Unit 7 season 季节 spring 春天 warm 温暖的summer 夏天 hot 热的 outside 在外面 in 在....里面 cool 凉爽的 Unit 8 how 怎么样,如何weather 天气 cloudy 多云的 sunny 阳光美眉的rainy 有雨的,多雨的windy 有风的,多风的go 去 to 到,去 beach 沙滩 Unit 9 clothes 衣服 need 需要 new 新的 dress 连衣裙 shorts 短裤 blouse 女式衬衫 Unit 10 activity 活动 ride 骑 skip 跳绳 play 玩,踢(球) fly 放(风筝),飞playtime 游戏时间football 足球 rope 绳子 Unit 11 new year 新年

2019-2020年高二语文《足不出户知天下》教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高二语文《足不出户知天下》教案粤教版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对信息高速公路的描述及理解。 2、理解信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对技术的理解和态度,一切都是仆从,而技术也是为人所用。 2、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敢想敢创敢做的魄力。 情感目标:学习本文作者对信息高速公路前景的展望,联系当今世界,互联网、信息化……立志勤学,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而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重点难点: 1、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学习围绕中心,合理的安排顺序去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xx年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283.7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William H. Gates II,是西雅图的律师。他的继母,Mary 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退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后改名微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88年1月,将总裁一职让给史蒂夫·鲍尔默。盖茨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36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xx年《福布斯》评选,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纯资产5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 盖茨曾就读于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对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住在一起。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 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在大三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致力于长期的发展,从目前每财年超过4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就可看出这一点。xx年盖茨纂写了《未来时速》一书,向人们展示了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以崭新的方式来解决商业问题的。这本书在超过60个国家以25种语言出版。 《未来时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Amazon列为畅销书。盖茨的上一本书,于1995年出版的《The Road Ahead》(未来之路),曾经连续七周名列

沪教版上海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Module1 Getting to know you Unit1 My birthday 生词: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sixth 音标: e e_e ee ea /i:/ she these bee sea me Chinese sweet read i y /i/ it drill easy happy this fish very early 语法: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 ’son the...of 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 November/December. Unit2 My way to school 生词: taxi underground zebra crossing traffic lights pavement 音标: e a ea /e/ bed any head pet many bread a /? / dad apple back black 语法 :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to school... Unit3 My future 生词: worker pilot farmer cook shop assistant 音标: /p/p pick map/t/t taste fruit /b/b book job/d/d date bad k kite work /k/c cook picnic ck clock duck /g/g game big 语法: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an...

粤教版高中语文古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沪教版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英语阅读题及答案

沪教版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英语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并选择正确答案。 Ben is going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in New York next week. He wants to give some presents to them. Yesterday he went shopping with his parents. In the shop, he bought a blue sweater and black trousers for his grandfather and some good books for his grandmother. Both his parents thought they were very good presents. Ben was very happy. (1)Where are Ben's grandparents? A. In London B. In New York C. In Beijing (2)What did Ben do yesterday? A. He visited his grandparents. B. He went shopping with his friends. C. He went shopping with his parents. (3)How many people went shopping yesterday? A. One B. Two C. Three (4)He bought _____ for his grandmother. A. black trousers B. some books C. blue sweater (5)When is Ben going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A. Tomorrow B. Next week C. Yesterday 【答案】(1)B (2)C (3)C (4)B (5)B 【解析】【分析】文章大意:描述Ben打算探望祖父母的事情。 (1)根据 Ben is going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in New York next week.可知他的祖父母住在纽约,故选B。 (2)根据Yesterday he went shopping with his parents.可知昨天他和父母去购物了。故选C。 (3)根据Yesterday he went shopping with his parents. In the shop可知三个人去购物了,故选C。 (4)根据In the shop, he bought a blue sweater and black trousers for his grandfather and some good books for his grandmother. 可知他给祖母买了一些书,故选B。 (5)根据Ben is going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in New York next week. 可知他打算下周去看望祖父母,故选B。 【点评】考查对篇章的把握和细节的辨别能力。答题时,紧扣文章中的关键词,做出正确选择。 2.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king. He was very old and 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