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活读书以促写作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活读书以促写作

湖南岳阳县一中黄卫红

【摘要】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要想写出好文章,重要的是要善于读文章,把书读活。活读的主要表现是阅读和写作结合,以读助写,以写促读。本文主要从写作素材,写作手法、技巧上来谈活读对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活读、写作、促进

老舍曾说:“光翻动书页,而没有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说的就是现在许多中学生阅读的一个现状。他们读书抱着看完便了事的心态,读书不求甚解,读后一无所获。他们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作文时便没词儿了。难怪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但是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他们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这样的读书才算得上是“读以致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活读”。

一、在活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是一项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积累越深厚,释放就越精彩。中学生作文常常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其原因就在于生活阅历浅,文章空洞无物。那么,要使文章内容充实起来,一个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阅读中吸收养分,获取间接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可以拿阅读中获取的历史事件、文化人物来做文章。那么阅读时就得下功夫,批注勾划是基础,思考想象是条件,整理加工是关键。如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叙述就需要压缩,以精练的文字表述出来。例如:《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滚滚而去的湘江水,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言壮语,表明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及在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如是一个著名的人物就需要用简练的文字对其表述和评价,其中借鉴阅读中勾划的关键字句很是必要。河北一位考生在其高考作文中写到:“读惯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窈窕,‘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那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是不是如羽调商声转成黄钟大吕般出人意料呢?追本溯源,却是那乱世之悲,家国之恨,才使这位柔肠百转的女词人对着滚滚湘江、一弯残月,把浅唱低吟换作了仰天长啸。”这不能不说是小作者解读了李清照其人其词后的心语。

然后,可以从阅读中收集到的名言佳句发散开来。一学生读到诸葛亮《诫外甥书》中“志当存高远”后写下:白莽为了让那“比铁还沉重的黑暗”也透进一丝光明,而又去跑他的“路”;青年毛泽东为了追求真理,救民众于水火,留下一首别父诗;青年马克思则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言明自己的志向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也应“志当存高远”,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集体、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立大志,展宏图,去追求那美好的明天。这正是他细心解读了名言佳句,才能灵活自如地应用到写作中去。

二、在活读中寻找自己的借鉴点。

根据自己平时写作的薄弱环节,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把目标集中在寻找为我所用的借鉴点上。如果平时记事平铺直叙,枯燥乏味,那么在阅读一些经典的叙事文章如小说时,不妨多花点时间研究这篇文章的记事方法。比如,文章开头用倒叙,那么想一下如果用顺叙,效果会有什么不同;文章详略得当,如果改略写的地方为详写,效果又会怎样;如果去掉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效果怎样;还可以设想自己如果写这样的题材会怎样写,等等。经过这些问题的思

考,就可以领略到文章在写法上的妙处。这正是我们写作可以用来借鉴的地方。通过借鉴,我们就会知道写文章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

如读了《烛之武退秦师》之后,可以借鉴其详略得宜,短小却波澜起伏、张弛有变,为下文埋下伏笔的写作技巧,力求在记叙类文章中将事件写得中心突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跌宕生姿。

三、从古书中寻找为我所用的新意。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这段话里分别引用了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这些词句原来都是来抒写爱情的,但王国维却利用词意中写精神追求的境界,装进了做学问要孜孜以求,步步进取的道路,这就是活用了古书,创出了新意。

我们的中学生读文言文时也应该这样,从古人的意思中去寻找为自己所用的新意。例如,读了《木兰诗》后,就可以凭借想象,写木兰返乡后把皇帝的赏赐用于办学,教乡亲子弟习文习武,培养了许多新木兰;还可以将读过的故事改编成有新意的故事,写出一些题目诸如《新编杜十娘传》一类的文章,将古书中的人物借来表达现代人的新思想。

四、从活读中写出相反的意境。

文章都是一定的历史环境、作者心理环境的产物。优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读起来,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对文章“反其意而用之”的情况。杜甫的《兵车行》中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就是“反其意”而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又如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诗句,更是一种创新的典范。

这种创新,要求读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读到的“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的”,而是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样的”,“如果那样,会出现什么结果”等。这样既可以写出深刻新颖的文章,也可以提高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位同学在读了《阿Q正传》以后,写了一篇《阿Q礼赞》,他立意时是这样反其意而用之的:提出坎坷的认识道路上需要阿Q精神。从这个思维中,我们不难看出,反向的立意比那些一般的立意要深刻得多,更可以显示出生活的深刻性、丰富性,是一种创新性的表现,也正是将原文读深、读透、读活了的结果。读写结合是提高写作的一种方法,它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由于中学生阅历不深,知识不足,因此向书本请教是不可忽视的,是非常必要的。多读多写,边读边写,以读促写,这样,书也读活了,文章也可以写好了。这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