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体系总结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4.59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构建“三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1.构建平台信息化体系,做大公共就业平台服务。
启动市级就业网络建设工程,构建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网。该网站将具备单位服务、个人服务、农村专业人才库管理、场景式服务、招聘会管理、培训信息、创业指导等15个模块55个子目录,以大平台的模式取代原有众多网站分散发布信息的模式,有效整合全市招聘求职信息、人才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创业信息等信息,为企业招工和求职者求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网站将与“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全市基层平台信息集中融汇到大平台进行交流。网站数据还将与省一级公共就业服务指标体系对接,有效推进江山市与全省就业信息的交互联通。
三、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展不足
在目前“大就业”的环境下,就业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政府也是越来越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是,投入的资源没有集中“大服务”,而是分散于各个不同的服务部门,如共青团、妇联、残联、民政等。各部门分散的“小服务”相比较“大就业”而言,无法给到促进就业工作有力的推进。
二、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做法
(一)用“五心”打造效能型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
1.“全心”谋划,确保基层平台全面覆盖
一是在乡镇(街道)设置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站;二是在乡镇(街道)设立专职劳动保障员岗位,根据各乡镇(街道)人口基数安排等比例岗位数量,并做到定岗定编;三是在村设立兼职劳动保障员岗位,由村委成员兼职担任;四是为乡镇(街道)、社区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人员从家庭困难大学生中招聘录用。
(三)实现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升级。成功引进“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并完成全市基层平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升级,初步完成市、乡镇(街道)、社区及部分重点村信息采集工作,采集高校毕业生数据1876条、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75304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数据信息332491条。
(四)完成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自动化信息化升级第一阶段工程。20个乡镇(街道)、13个社区、18个重点村完成升级,落实台式计算机48台、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传真复印一体机51台、就业专网线路51条。
一是明确职责,全市统一制定基层平台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并要求各基层平台制度、职责上墙;二是加强重视,乡镇(街道)一级由市政府发文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政策,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差额奖励,村(社区)一级由市就业局推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星级化管理办法,对村(社区)基层平台建设进行考核,并根据结果评星定级,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补助。
一、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完成全市20个乡镇(街道)、308个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落实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336名、全职劳动保障协管员35名。
(二)有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延。累计制作下发乡镇(街道)业务表单15份、村(社区)业务表单9份;开展4次全市劳动保障协管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233人次。
科学发展 两翼齐飞
——江山市成功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转型升级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政府为促进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公共体系,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2012年以来,浙江省江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抓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两翼齐飞,成功推动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由上层集中服务向多层次下延服务转型、由半自动化非信息化办公向自动化信息化办公升级。
(二)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数量有待加强。近年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服务机构工作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多,原有的工作人员编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江山市为例,32万的劳动力只有16人的人员编制,平均每个工作人员要服务2万名劳动力,大大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2.质量有待提高。截止目前,江山市基层平台37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中大学以上学历不足50人,近半人员为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尤其是村一级基层平台协管员,60%以上对于计算机操作停留在半懂不懂的阶段,制约着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影响基层平台服务效率。
2.“尽心”构建,确保基层平台设施完备
一是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必须安排一定面积场地作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并将服务平台设置在服务大厅显要位置,方便群众办事;二是为基层平台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网路等办公设备,推进基层平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提升服务效能。
3.“精心”施政,确保基层平台职责明确
4.“用心”干事,确保基层平台高效运作
一是由市就业局统一制作业务报表和台账,规范基层平台工作内容和办事流程;二是加强劳动保障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业务水平;三是引进“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效能。
5.“贴心”为民,确保基层平台服务到位
一是推行“三项制度”,即首问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责任制,保证群众办事有所问、有所答、有所得。二是抓好“两项工作”,即简政放权、审批流程再造,做到复杂流程简单化、冗长流程简短化。三是制作就业服务办事流程单张,并设置专柜进行摆放,方便群众了解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四是推行企业“贴身”服务,加强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并与基层平台信息宣传有机ຫໍສະໝຸດ Baidu合,实现求职者和企业足不出户解决问题。
3.加大政府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引进的支持力度,逐步更替现有低素质工作人员,同时加强现有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效率。
江山市就业管理服务局
祝 磊
3.构建业务信息化体系,做优公共就业业务服务。
一是建立“136”培训体系,即1周汇总1次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建议,每3个月组织1次全市基层平台劳动保障员信息化业务培训,每6个月组织1次全市就业工作分管领导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座谈会。二是建设“159”信息化台账体系,即失业人员登记、零就业家庭登记、求职人员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登记、创业项目登记等15本乡镇(街道)信息化台账,其中9本要求村(社区)一级完成。
四、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促进就业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整合各部门就业服务资源,以“大服务”促进“大就业”。
2.加大政府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就业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各地服务劳动力的数量,调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扶持力度,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质量。
2.构建基层信息化体系,做强公共就业基层服务。
一是加强重视。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要求融入《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江山市村级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考核细则》中,提高基层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二是完善设施。每一个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网路等办公设备,保障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