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评价.doc2015.5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评价

在一堂完整的美术课中,评价应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什么是评价呢?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

性的判断活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具体到基础教育课程中,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

伴随着21世纪美术教育更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美术教

育的内容更新,教学形式与技术更趋向多样化.美术教育评价也面临

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印象中,美术教师为设计出一堂精彩的美术课是,往往只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费劲心思,下苦功夫:如构思一个新颖的开头;设计几个简洁明了、层次鲜明的提问;制作一个美仑美奂的课件。这些环节的设计基本上就已占去了一堂课的一半教学时间,教案的编写设计也就此歇笔了,而余下的是学生作画、作品评价的环节。在多数美术课中,这两环节也形成了一个套路:老师讲解完,学生低头作画(条件好的放点轻音乐),接着在老师的催促声中学生的作品一件件呈上来,老师挑选几幅还不错的贴在黑板上显示一下,渲染一下气氛。然后,在遇到离下课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老师作为全班代表匆匆对少数几幅作品点评几句,发些小奖品暖暖人心;在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指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并说说喜爱的理由。每节课如此,因此这两环节被美术老师早在

备课时已被忽视了,特别是评价环节似乎成了人们饭后的水果,可有可无。简单回顾已往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而我认为小学美术的课堂评价不仅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美术活动的表现评价、建立教师评价,还应在课堂评价时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灵活性、评价过程的综合性。评价不应该只是“时间充裕下的产物”、“饭后水果”,而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兴趣、辅助老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记得我在上《美丽的鱼》这课时,在新授课前加了一个“两分钟的小竞赛”,目的是为了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当孩子们完成了这张小小的作品时,我挑选了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让孩子们自己对他们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如:我最喜欢的是哪张?作品最有新意的是哪张?花纹设计最丰富的是哪张?孩子们从不同角

度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观察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前这个简短的评价过程不仅是对旧知识“温故知新”,还可以起到对本堂课的作画方法的提示作用。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时,我很顺利的进入了新授内容。

新授内容“如鱼得水”的完成,孩子们作画的热情高涨。这时,我又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张临班小朋友的同主题的优秀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评价:一来让他们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吸取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方法;二来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宽他们的选材范围,使作品多元化。

在课结束前的五分钟,我让孩子们分小组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在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上台展示。这时的评价是对整堂课的总结,是对每个小朋友掌握程度的总结。通过这种形势的评价,可以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眼光,可以激发孩子们画画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来,为的是最后能站在讲台上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这堂课中,“评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孩子们在评价过程中复习了新知识、扩宽了视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当他们高举起那一张张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时,我不禁感叹:适时地课堂评价对孩子们作品的创作功不可没!

其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对于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课堂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1、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在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到属于他(她)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从评价主体来说,又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等方法……”我认为是非常可行的,教学本来

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多边活动,教学过程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为载体。一堂35分钟的课上,教师独自讲解时间平均为15分钟,做画时间大概十几分钟,学生只有6、7分钟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客观的说,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下评价学生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下评价自我、评价同学的时间,违背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其次,在《解读》中,还提出“学生的自我评价比教师的评价更为重要……”,在这充分明确了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意义。一直延续单一而刻板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作为评价者的身份,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不同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也忽略了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激发和保持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认识自我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明显不足。看来,要让学生自己从老师手上接过“杯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水源”!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的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发挥评价作用。

事实上,让学生早一点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会早些让他们体会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表现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而且,评价本身就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会评价能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活动完成得更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习质量,提高美术学习能力,真正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注重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灵活性。老师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Hei、Hei、Well done!”全班同学互相表扬着对方,大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是我英语展示课的收获。多么慷慨的赞美啊,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拥有。这美妙的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为什么我总停留在谁可以得“优”,谁只能得“良”的阶段呢?听课回来后,对于这样的方法我没有照搬照抄过来,因为我觉得美术课应有它自身的特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可以通过一些较具像的表扬方式,即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形象化的评价方式。于是我把“优”“良”改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贴纸,有“小松树”、“小蜜蜂”、“花蝴蝶”等,这些不同形象的刻章代表着不同的评语:如“小松树”代表小朋友遵守课堂纪律,画面干净整洁;“小蜜蜂”代表学习努力,作业上交及时;“花蝴蝶”代表小朋友用色大胆、漂亮。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得到图案多的小朋友再到我这领一朵美丽的七色花,这样多层次的奖励方法,使学生在整学期中对美术保持着非常高的兴趣。

新的一学期再一次的来临,我又要为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进行考虑了,以上的方法假如长久持续,学生的新鲜感也会消失,将会影响到学生作业的质量。当然,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3、注重评价过程的综合性,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我们过去习惯于只从“知识和技能”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总觉得评价“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