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完整word)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完整word)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完整word)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905-1912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领导人孙中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国旗为五色旗。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颁布《中会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是主权在民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14.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注:辛亥革命意义自己翻书

15.1921-1922

1921年*一大通过党的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宣告中国中国*的成立。

1922年*二大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6.1924-1927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标着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初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17.1927(详)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分别背叛革命。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1日(建军节)*、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葛民党*的第一枪。

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8.1931-193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4年10 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1937.7-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开展游击战争

注:193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全国陷入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

21.1971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交往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2.1972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23.1978

1978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

24.1979-198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0年*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25.1982-1984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

26.1997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7.1999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2001

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整理.docx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整理 1. 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 公元前221-206 :秦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 公元前208- 公元8 年:汉内朝制度,削弱相权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 年到907 年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 年到1172 年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 元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 明1368 年到1644 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 清1644 年到1840 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 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 年9 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905-1912 1905 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领导人孙中山 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国旗为五色旗。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12 年颁布《中会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是主权在民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14.1919 年5 月4 日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2019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905-1912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领导人孙中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国旗为五色旗。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 1.基础知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其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 并奉命征伐。 二、商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1、商王的权利是有限的; 2、附属国的自主权相对大; 3、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高于皇权,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影响: 积极: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表现;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2.宗法制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

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⑤作用:1、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史分封制的基础。 3、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九鼎)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定义 2、宗法制定义 目的目的 对象核心 内容内容 影响作用 破坏分封与宗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详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详解关于历史时间轴和知识大框架是学会生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必修一的时间轴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禹沿用禅让制,但他的儿子夏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的统治: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充满神秘色彩(王权神化) 3.分封制 ⑴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⑵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觐职的义务 ⑶特点: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初期结果: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⑸后期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⑴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核心内容与特点:王位由嫡长子(皇后的大儿子)继承 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权世袭 ③皇位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 ①丞相:协助皇帝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检查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三公九卿”的作用:①互相配合,彼此牵制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制度 秦朝实行郡县制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改变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中国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元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 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 13世纪后半期 13世纪末 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开始兴起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史) 世界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B.C770—B.C476 B.C475—B.C221 B.C230—B.C221 实行禅让制 禹建立夏朝 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①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建立东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遭到破坏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94 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49年 公元前443-429年 希腊城邦出现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公民法出现 《十二铜表法》颁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5年汉初 汉武帝时期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 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实行中朝制度、察举制、 刺史制度 公元前27年(汉武 帝时期) ①罗马帝国建立 ②万民法产生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 局面形成。 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设置同平章事,增设“参知 政事”以削弱相权

中国世界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太祖时(1380年)明成祖时 清雍正帝时 1839年6月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制。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虎门销烟 1640年(明朝末期) 1688年(清康熙年间) 1689年 1721年 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1787年 1789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英国资革结束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 立宪制确立。 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 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制定联邦宪法 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清后期(1840—1912年) 1840--1842年1841年 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 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4年1900—1901年1901年 1905年 1911年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 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会。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割台斗争 兴中会成立 八国联军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中国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 1831、1834年 1836年 19世纪40年代 1844年 1848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70年 1871年 1875年 20世纪初 1903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 主义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普法战争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①德意志帝国成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③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列宁 主义诞生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1月 2月12日 3月中华民国成立 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4—1918年 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四月提 纲》③七月事件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最全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年代外国 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 商公元前1600年~104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周平王建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8~6世纪城邦出现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 主政治 鲁国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秦始皇嬴政建秦朝公元前221年 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 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北宋毕升胶泥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5世纪前后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1380年 1487年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失去海 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航海条例》,战胜荷兰 1687年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邀请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启蒙运动 1721年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伯尔 18世纪中期英国胜法国,建立日不落帝国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6年美国独立 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1789年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两届)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1807年美国富尔顿蒸汽机驱动轮船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林则徐虎门销烟开1839年 眼鸦片战争爆发看1840年前后 6月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鸦片战争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世《南京条约》界1842年 8月《南京条约》 1848年底《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1851年1月 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 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俄国民族音乐兴起 洋务派提出“自强”19世纪6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领导德国统一 《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1863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洋务派提出“求富” 洋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福建巡抚在台湾设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 初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初 3月~5月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巴黎公社 上海创办《申报》1872年 1875年初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增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持续增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持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增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整理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整理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 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 ;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基本线索: 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元14——17世纪)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希腊先哲 1、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 2、背景:师生回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根本原因) ②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成熟,社会环境比较宽松; ③平民地位的提高及公民参与政治的需要;④希腊先哲勇于探索善于思辨的精神 3、主要代表及其主张 (1)普罗泰戈拉(智者学派的代表)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认识社会、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作用:积极的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地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消极的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 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知德合一”(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主要区别) ③“认识你自己”(全面认识人性,人之为人在于人有道德理性) 作用: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探究1:苏格拉底与孔子? 探究2: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知德合一”这个哲学命题。(知识和技能是求得道德的手段,道德是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但是两者必须统一,两者同等重要) (3)柏拉图 著有《理想国》,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 提出“我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建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影响 促使希腊文化的发展对雅典公民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起源 过渡:到了14、15世纪,这种人文精神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且成为一面旗帜,指引着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在历史上,我们将之称为“文艺复兴”。 二、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完整word高一必修一历史时间轴.docx

高一必修一历史的时间轴 1.公元前 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 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 208-公元 8 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 年到 907 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 1、相权一分为三 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 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 年到 1172 年宋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 1368 年到 1644 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 1644 年到1840 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 -1842( 鸦片战争时期 ) 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 ;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 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法战争 (法国发动 )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 年 9 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使馆界”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