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瀚轩AG防眩光玻璃纳米喷涂工艺简介

台湾瀚轩AG防眩光玻璃纳米喷涂工艺简介

台湾瀚轩AG防眩光玻璃纳米喷涂工艺简介
台湾瀚轩AG防眩光玻璃纳米喷涂工艺简介

台湾瀚轩股份有限公司AG防眩光玻璃纳米喷涂工艺简介为什么要防眩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被眩光袭击的经历,部分来源于眩光光源,部分来源于眩光的反射;我们在操作电脑时常常为显示器外面的景物在显示器表面的反射而无法看清显示内容而烦恼;又如当我们驻足于玻璃橱窗前探究橱窗内景物时,玻璃表面反光往往使你无法清晰观察到窗内景物,夜间开车时后车射来的灯光影响到您的安全驾驶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玻璃表面的光反射引起的,因为普通玻璃具有高的反射率。要减少玻璃反射光的影响,将玻璃表面进行无光(减反射)处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防眩玻璃,可以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提高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度和亮度,减少屏幕反光,让图象更清晰、色彩更艳丽、颜色更饱和,从而显著改善显示效果。

传统的AG玻璃采用加工氢氟酸蚀刻工艺:

1、对人体皮肤、骨骼、眼睛及呼吸系统严重伤害;

2、良率低,制程操作控制难;

3、不良品无法重工,生产成本高;

4、产能低,不容易形成标准化作业,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值;

5、废弃排放物严重污染环境无法自然分解。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危职业预防保护的呼吁及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环保的控制,以前的工艺不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操作,随着各领域对防眩光玻璃需求,台湾瀚轩股份有限公司新推出的纳米AG喷涂液,采用纳米喷涂工艺,人体接触无伤害,不存在废弃液体排放,实现真正的环保,绿色加工工艺。

瀚轩纳米AG防眩喷涂艺特点:

1、将AG防眩液直接喷涂在玻璃表面成膜,药液不需要任何前处理,工件表面只

需做脱脂、无尘清洁处理;

2、采用热固化方式;

3、表面硬度可达6H~9H;

4、附着力等级5B,百格测试100%无脱落;

5、Gloss值50~120(unit);

6、全光线透光率提升1%;

7、Haze ≤5%;

8、生产良率基本上可以控制在95%以上;

9、AG膜层不良品可以重工,玻璃可以重新投入加工;

10、产能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3倍以上,综合成本约1/2;

11、生产投资小,可以利用现有的无尘室进行加工,喷涂设备占用生产场地

少, AF线可以改AG线。

12、机械化标准作业,批次稳定,良率高,人工成本低。

AG信赖测试:

1、高温高湿测试85%RH,85℃,经1000hrs后,无明显变化;

2、耐磨测试0.5kg,10*10 #0000钢丝绒来回摩擦2000次,无明显变化;

3、10%酸碱测试60min无明显变化;

4、盐雾测试5%,10-25Pa,2cc/80cm2.hr,35℃,经48hrs后,无明显变化;

5、冷热冲击80℃/-40℃,50次循环冲击后,无明显变化。

采用AG纳米喷涂需注意哪些事项?

1、因AG相对AF.AS加工环境要求会高很高,防止落尘,AG喷涂时会产生一定气味对机台的排风以及室内的换气系统有一定要求;

2、因AG液含纳米晶粒,需要选择高精度高雾化喷枪,日常做好喷枪保养避免堵塞枪嘴,生产完成合没有用完的药液需要回收处理,避免与空气接触和放置高温环境。

AG玻璃适用范围

瀚轩股份防眩液已广泛用于PDP等离子电视、PTV背投电视、DLP电视拼接墙、触摸屏、电视拼接墙、平板电视、背投电视、液晶显示器、车载产品、后视镜、工业仪表及展览展示像框等领域。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中国玻璃网】钢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又称为淬火玻璃。通常使用化 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平板玻璃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钢化炉,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 (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二步法是在钢化加

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玻璃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玻璃主要成份是矽砂、苏打灰、碳酸钠、碳酸钾、石灰及铝土、铅丹等,种类很多。一般主要成份为钠玻璃属之;钾玻璃,制瓶玻璃属之;铅玻璃,仪器玻璃属之。新竹地区的矽石出产于关西一带,但近年来铁份含量偏高,品质稍差,所以大多仍由澳洲及马来西亚进口。首先先矽砂、石灰、苏打灰等放入坩锅窑中,在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十六小时,待混合融解成浓稠液体后,臵于模具上,使之成形,再经十二小时徐冷后加式处理。期间施以喷沙、添色、嵌入金箔、磨花、雕刻、药水浸泡等装饰技巧。又在烧制时使用各种金属发色剂,制作出来的玻璃刚具有不同的颜色。 玻璃艺吕的成形法: 玻璃一般玻璃原料燃烧溶解后都形成液体粘稠液,要使其冷却成形,大都采用型吹法,使用各种材质的模型,如木材、粘土、金属等预先制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型内,待冷却后再将模型打开即成,一般用于吹玻璃无法制成的器具,大部分的工厂都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大量生产。 另一种为吹气成型法,即吹玻璃,就是取出适量的玻璃溶液,放于铁吹管的一端,一面吹气,一面旋转,并以熟练的技法,使用剪刀或钳子,使其成型。 常用技法 冷工制作法 1.彩绘以彩绘颜料,在室温下于玻璃物表面描绘图画,有些需加热固定,有些则不需。过程中也可以加上金箔、银箔熔成的金属颜料,称为饰金彩绘。 2.釉彩是一种需要再加温的彩绘声绘色的技法,在玻璃物表面,以釉彩颜料绘制图样,然后再臵入熔炉加温固定颜料,避免剥落。 3.镶嵌以有凹槽之铅条为线框架,组合成千上万片的彩色玻璃板的技法,需绘制小型平面图,根据平面图绘制等尺寸的草图,确定每一种颜色的造型与尺寸,正确切割玻璃板,以铅线熔焊成大块面镜。 4.版画无须加温的冷作,利用喷砂或磨刻的技法,将图刻印在玻璃板上,加以制版,以版画机或滚筒上色,在棉纸或水彩纸上压制成版画。 5.浮雕在双层或多层颜色套料的玻璃,浮雕出立体图案透露出底色,形成浮雕效果。 6.切割运用切割轮,在玻璃物上切割纹饰、块面,线条等装饰,或大面切割成造型,有时双色套料玻璃,因表现内外不同的颜色的特殊效果。 7.磨刻以钻石或金属雕刻,或雕刻笔等雕刻工具在玻璃表面画线装饰花纹与图样的技法,因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轮刻、点刻、平刻等种技法。 8.酸蚀在玻璃板绘制图形、勾勒线条,再经化学酸剂分阶段蚀出深浅不同的图案。 9.喷砂先以胶带粘满整个玻璃物,在以刻刀镀刻去掉图案不要的部分,臵入喷砂机,运用金刚砂的高喷射力,在玻璃上做出雾状效果。 10.研磨以旋转轮盘为研磨台,混合水与金刚砂,磨平刨光玻璃作品。 11.刨光以旋转皮轮为平台,将玻璃至于其上,磨光刨光大块平面。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 一:原料及配制 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 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助熔。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中一般允许20%的干净回收料,回收料不宜过多,否则产品易出现粒状,突起。汽泡等。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熔料 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燃料有重油。电力等。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三.玻璃成型 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 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而人工操作则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玻璃工艺设计说明书

玻璃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2 设计依据 (1) 1.3 设计内容及要求 (2)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 (3) 2.1前言 (3) 2.2物料的衡算 (4) 2.2.1 工艺参数 (5) 2.3 系统工艺流程的确定 (8) 2.4设备的选型 (9) 2.4.1 进行设备选型的原则: (9)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任务Ⅱ-2 年产90万重箱钙镁铝硅玻璃的工艺设计 1.2 设计依据 根据设计原则,首先就氧化物系统玻璃成分的设计进行讨论,在设计玻璃成分时,必须根据复发玻璃锁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选择适宜的氧化物系统,以确定决定玻璃主要性质的氧化物。在此基础上,再引入一些尽量不使玻璃的原有性质变差,而同时能赋予玻璃其他必要性质的氧化物,拟定出玻璃的设计成分。其次,就浮法玻璃生产所需的原料,针对原料的产地,选取方法,质量控制要求和检测方法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最后,针对材料的来源,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和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生产规模:日熔化量为900t; 工作制度: 52/5/8; 产品品种:平板玻璃; 冷修周期: 8年; 玻璃获得率90% 芒硝含率4%

碎玻璃掺入量22% 计算基础100Kg玻璃液 计算精度0.01 表1 原料成分表 表2原料配方 1.3 设计内容及要求 配方的设计和计算、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论证、主要工艺指标确定、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衡算。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 2.1前言 浮法工艺优点多,例如建设快,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品种多等。所以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节约成本,我们将使用浮法工艺来生产玻璃! 玻璃组成的设计原则: 1)设计的玻璃组成能够满足给定的性能要求 2)设计的玻璃组成易于形成玻璃,析晶倾向小 3)设计的玻璃组成能够适合一定的熔制,成型,退火,加工等生产工艺条件 4)设计的玻璃组成应当价格低廉,原料易于获得 SiO2:硅砂,硅石粉 降低玻璃热膨胀系数,提高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软化温度、硬性机械强度 AL2O3:硅砂,白云石 降低玻璃的结晶倾向,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硬度和折射率 Fe2O3:硅砂,石灰石 属于杂质,少量可以引起玻璃着色 CaO:石灰石,白云石 能增加的化学稳定性,在高温时能够降低玻璃的粘度,有利于玻

(工艺技术)蚀刻工艺

一蝕刻技術 利用對金屬表面的侵蝕作用,從金屬表面去除金屬的處理技術。 (1) 電解蝕刻(electrolytic etching) 用母模作導電性陰極,以電解液作媒介,對加工部分,集中實施蝕刻的侵蝕去除法。 (2) 化學蝕刻(chemical etching) 利用耐藥品被膜,把蝕刻侵蝕去除,作用集中於所要部位的方法。 照相蝕刻技術(photo-etching process) 在金屬表面全面均勻形成層狀的感光性耐藥品被膜(photo resist),而透過原圖底片,用紫外線等曝光,後施以顯像處理,來形成所要形狀的耐藥品被膜之被覆層,再以蝕刻浴的酸液或鹼液,對露出部產生化學或電化學侵蝕作用,來溶解金屬的加工技術。

(3) 化學蝕刻技術之特性 a. 不需要電極、母型(master)等工具,故無需此等工具之維護費。 b. 由規劃到生產間所需時間短,可作短期加工。 c. 材料之物理、機械性質不受加工影響。 d. 加工不受形狀、面積、重量之限制。 e. 加工不受硬度、脆性之限制。 f. 能對所有金屬(鐵、不銹鋼、鋁合金、銅合金、鎳合金、鈦、史泰勒合 金)實施加工。 g. 可高精度加工。 h. 可施複雜、不規則、不連續之設計加工。 i. 面積大,加工效率良好,但小面積時,其效率比機機械加工差。 j. 水平向之切削易得高精度,但深度、垂直方向不易得到同機機械加工之

精度。 k. 被加工物之組成組織宜均勻,對不均質材,不易加工順利。二蝕花加工(咬花加工)演進 (1) 第1階段:補助目的掩飾成形品上之缺陷。 (2) 第2階段:裝飾目的提高商品價值。 (3) 第3階段:應用複合花紋邁入更高度的意匠設計時代。 (4) 第4階段:應用立體花紋進入更高品質之時代。 三咬花加工之特性(針對模具) (1) 加工時,幾乎不產生熱量,故不會引起熱變形或熱變質。 (2) 大型模具亦可加工。 (3) 加工時不會產生毛邊、應變、硬化等不良現象。 (4) 曲面、側面之加工容易。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玻璃制作工艺流程

材质 玻璃器皿多用钠钙硅酸盐玻璃做成。无色透明的器皿,玻璃中的含铁量一般低于%。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可制得有色玻璃;加入乳浊剂,制得乳浊玻璃(见玻璃制造)。 制造琢磨车刻的高级艺术器皿如高脚杯、香水瓶、果盆等多采用钾铅硅酸盐玻璃,又称铅晶质玻璃。这种玻璃含PbO,具有高折射率和色散,磨刻棱面时格外光亮,高比重,敲击时发清脆声响。 含PbO30%以上的为全铅晶质玻璃,含PbO24~30%为中铅晶质玻璃,含PbO18%以下为低铅晶质玻璃。 另外还有含BaO的钡晶质玻璃。 煮食器皿如咖啡壶等制品采用耐热硼硅酸盐玻璃,其热膨胀系数低,耐温度急变性强。 成型 将按玻璃成分配合的粉料和熟料投入坩埚窑或池窑(见玻璃熔窑)中熔制,熔化后,澄清成均匀无气泡、无结石、无条纹的玻璃液,再冷却至适应相应成型方法要求的粘度范围,进行各种成型操作。 吹制成型 有人工和机械吹制成型两种方式。人工成型时,手持吹管从坩埚内或池窑取料口处挑料,在铁模或木模中吹成器形。光滑圆形制品用转吹法;表面有凸凹图案花纹或形状不成圆形的制品用静吹法。先挑无色料吹成小泡,再用小泡挑颜色料或乳浊料吹成器形的称为套料吹制。用颜色易熔料粒沾在乳浊套料上,各色自然熔流,可吹成自然景器皿;在颜色料上沾带状乳浊料,可吹成拉丝器皿。机械成型用于吹制大批量制品。吹制机受料后自动合铁模吹成器形,脱模后去除帽口即成器皿。还可采用压-吹成型,先将料冲成小泡(雏形),再继续吹制成器形。它比单纯用吹制机吹制效率高,质量好。 压制成型 人工成型时,人工挑料剪入铁模,驱动冲头,压成器形,凝固定型后脱模。机械成型自动化生产,批量大,效率高。压制成型适用于能退出冲头的口大底小器形制品,如杯、盘、烟缸等。 离心成型 受料在旋转的模子内,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玻璃展开并紧贴模子,凝固定型后取出。适宜于器壁均匀的大型玻璃器皿的成型。 自由成型 又称无模成型。用人工挑料在窑前反复烘烤修饰或热粘结。由于不与模子接触,玻璃表面光亮,制品形状线条光滑。制成品又称窑玻璃制品。

玻璃制作工艺

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 人工成形.又有 (1) 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

彩绘镶嵌玻璃工艺流程

彩绘镶嵌玻璃工艺流程 作者:来自:发布时间:2005-4-19 21:46:05 在玻璃上绘画如同镶嵌玻璃本身是一项古老的艺术,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许多艺术家感到在玻璃上绘画会使艺术表达不纯而更倾心于直接采用没有表面绘画的色彩玻璃。不管如何详细刻画,尤其在彩绘玻璃上的运用、能提升玻璃的表现力。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彩绘玻璃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画稿 首先准备好彩色画稿最好用水彩或水墨使画稿比较接近玻璃的艺术效果。画设计的精细程度根据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或取决于客户的要求)。 第二步放大画稿 彩色画稿完成以后,放大草图是制作的第二步,放大的画稿必需和实际制作尺寸完全一致,由设计者本人完成。所有制作的尺寸和细节,必须在放大稿上非常详尽的表现出来,以及到现场核对尺寸。在分割完放大设计稿以后,在透明纸上剪下样模。剪下的样模的形状就是以后切割玻璃依据。 第三步确定铅条位置的镶嵌图 放大稿完成后,接下来便是画出镶嵌图稿,它涉及到在放大稿上画出铅条的线条。这些线条将确定画面分成多少块小块以及这些小块的玻璃将会是怎么样形状。当我们在放大稿上确定了所有的切割线条以后,我们在透明纸上用黑墨水笔,将图案全部描下来,用双面剪刀沿黑线将透明纸一块块剪下。然后标上号码,色系。最理想的线条是2mm宽和铅条的壁厚一样。以后根据号码选择玻璃还要在放大稿上标出所用铅条的粗细。 第四步选择玻璃 如果对玻璃的机理及色彩的选择错误的话,将体现不出你的设计的意图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因此,艺术家必须全力以赴地很挑剔地挑选玻璃。在中世纪初。玻璃艺术家是在自已的工作室制作玻璃的,但是今天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品牌的的由玻璃厂制作(80cm*65cm 左右一片)的彩色玻璃。为了选择玻璃我们把放大的画稿固定在墙上并填上颜色,然后用小块玻璃样板对着日光比较颜色和机理,挑选最适合的玻璃。挑选玻璃对于一幅彩绘玻璃的作品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艺术家会在这方面花去许多的时间。 第五步切割玻璃 当我们选择完玻璃以后玻璃都需经过切割成形,按照剪下透明纸切割。必须准确切割,还要考虑省料。 第六步焙烧 在整幅画稿中,有些部分需要手绘加工,如脸部、手部等手绘的部分需多次入窑炉焙烧画过的

两分钟看懂3D曲面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随着3D曲面玻璃越来越成熟,市场上对3D玻璃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那么一块玻璃基板是如何加工成手机3D曲面盖板的?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UV转印→镀膜(PVD)→ 印刷(丝印、喷涂)→贴合→ 贴膜→包装等,看到这么多复杂的工艺,明白为什么良率低了。 1、工程: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及样

品全线跟踪。 2、CNC开料:对3D曲面材质的玻璃开料,把玻璃基板CNC切割成粗坯。 3、CNC精雕玻璃(磨边):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 4、研磨抛光: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5、玻璃清洗: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宏达威玻璃清洗剂。宏达威水基超声波玻璃清洗剂:含有特殊表面活性剂,渗透力强,有效清除玻璃或镜头研磨抛光后的研磨剂、氧化铈、落尘、微粒、或油性污垢等,清洗不发蒙。 6、热弯工艺: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精雕好外形和孔的玻璃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再将模具放进热弯机中,经过预热、压型、冷却,玻璃在模具中成型成曲面玻璃。 7、双面扫光:玻璃经热弯后,产品表面须经抛光,采用羊绒轮,对玻璃产品表面精抛光,以达通透无瑕疵。 8、质量检测:需经过层层质量检测流程。3D玻璃检测需要根据工艺要求。一般需检测两次,钢化前一次外观和尺寸,钢化后有应力释放延展曲变,应该再次进行外观和翘曲变形监测。 9、化学强化:采用高纯度的硝酸钾溶液及搭配的催化剂混合,一般4-6小时450℃高温钢化处理,提高玻璃的防划伤,抗冲击等能力。 10、UV转印(加纹理):UV转印通俗点说是加纹理,将纹理或数码图文转印到玻璃防爆膜上(一般为PET材质),转印过程中无像素损失。 11、镀膜(PVD):镀膜目的是防止指纹及油污不易粘附且轻易擦除。表面顺滑,手感舒适,不易刮花,增加玻璃表面耐磨性。 12、丝印、喷涂或曝光显影:将产品LOGO字符制网版,调油墨,辅以定位治具,将字符印在产品凹面。 13、贴合:这一工艺是将已经装饰好的防爆膜与玻璃盖板贴合。 14、贴保护膜 15、包装

玻璃表面蚀刻的原理

玻璃表面蚀刻的原理 热度 6已有 84 次阅读2010-10-23 17:15|个人分类:理论和实践| 玻璃表面化学深蚀刻的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案 2007-12-17 18:57 本文对平板玻璃表面化学蚀刻做一些较为通俗的理性论述: 一、化学蚀刻的原理: 我们知道玻璃属于无机硅物质中的一种,非晶态固体。易碎;透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人已不再满足于物理式机械手段加工的艺术玻璃制品,更致力于用多种化学方式对玻璃表面进行求新求异深加工,以求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从而使玻璃产品的附加值再度得到提高. 例如对玻璃表面进行化学粗化[蒙砂;玉砂],化学深蚀刻[凹蒙;冰雕],化学抛光及其它工艺,本文论述的重点将是玻璃化学的氧化与还原反应的构造及工艺操作控制性。 对于玻璃蚀刻液中起氧化反应的物质是选择纯液质的能与玻璃起氧化反应的可以是H2SO4; HCL, HNO3. 它们能与玻璃中的硅原子发生氧化作用, 形成SIO2, 做为蚀刻液中设定的络合剂氢氟酸正好能将SIO2再次分解, 从而形成我们设计的化学反应程式,达到对玻璃表面进行蚀刻的目地。例如程式: a:3SI+4HNO3=3SIO2+2H2O+4NO b:SIO2+6HF = H2[SIF6]+2H2O 对玻璃蚀刻液配制可以展现的物质性质包含氧化剂;络合剂;缓冲剂;催化剂;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酸雾抑制剂. 如下再例: 氧化剂: H2SO4 ; HCL ; HNO3; 还原剂: HF 缓冲剂: H2O; CH3COOH; 催化剂: NH4NO3; CuSO4; NaNO2; AgNO3; 附加剂: Br2 酸雾抑制剂: FC-129; FC-4; FT248TM 湿润活性剂 ; 长直链烷基TH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玻璃蚀刻液可以视深蚀刻、浅蚀刻及抛光要求对蚀刻液中各物质百分比投料进行调整. 如下续例: 缓冲剂--------------------------------------- 40----67% 氧化剂--------------------------------------- 15----38% 络合剂--------------------------------------- 27----45% 催化剂--------------------------------------- 0.03---0.06 附加剂--------------------------------------- 0.05---0.1 表面湿润活性剂--------------------------- 0.04 酸雾抑制剂----------------------------------0.003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 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公斤、石灰石公斤、白云石公斤、纯碱公斤、芒硝公斤、长石公斤、碳粉公斤。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浮法玻璃生产线流程图 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1、生产工艺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过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在品质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 3、 4、 5、6mm等厚度。普通玻璃呈现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 6、8、10、12、15、19mm等厚度。浮法玻璃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玻璃制造工艺介绍

玻璃制造工艺介绍 玻璃主要成份是石英砂,其制造过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在高温(摄氏1300度)烧制后冷却而成的结晶体,具有质硬、抗磨损,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广泛用途已有悠久历史。现时制造玻璃之技术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钟表、器皿、门窗、灯饰以及高科技如电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于门窗,薄的用于钟表及医学化验用途上,其制造方法是将溶炉中的玻璃溶浆用水平或牵引方法(又称浮法)及用垂直式牵引方法制成。溶浆经牵引出溶炉后亦同时作有系统的冷却,冷却完成后便成「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厚度主要决定于牵引时的速度,牵引速度越快,可制造出的厚度越薄。普通的平板玻璃虽然从正面看似光亮通透,但从侧面近边缘之处看是略带青色,因玻璃颜色深浅取决于制造玻璃之主要原料-石英砂的纯净度及含铁量之多寡。通常钟表业所选用的薄玻璃较优质,但价值较贵,其主要分别在于所用石英砂原料较优,含铁量甚低(一般在万分之三以下) 经常采用的办法:1,夹层法;2,熔融金属法:例如铟玻璃和钛化玻璃;3,钢化法;4,夹丝法. 1,在两层玻璃中间夹入聚碳酸酯等树脂粘住它们,韧性就提高了。这也是防弹玻璃原理。防弹窗玻璃为一夹层结构,此结构有一层玻璃(1),玻璃的背面上贴上一层有高弹性模量的弹性体层(2),一层聚碳酸酯层(3)和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4)。该弹性层最好是一种有机硅聚合物,其厚度近似为5mm,在现场浇注,加上垫片和适当厚度的周边片。弹性层中装有电子元件。用途与优点:这种防弹玻璃提供了相当高的强度与重量比,可用做银行兑款窗等的防护装置。当用做双层玻璃窗时,这种防弹玻璃可背对背地安装。弹性层起到分散来自射击物的能量和调节玻璃(1)和聚碳酸酯层(3)之间不同热膨胀的作用。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4)提供了可更新的耐划伤的光学上极佳的表面,因而可避免由于聚碳酸酯层(3)的一个外表面的研磨和抛光的困难。 现在汽车夹层玻璃,中间膜的材料通常采用性能较好的聚乙烯醇丁醛PVB。夹层玻璃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而且抗碰撞能力、安全性好、透明度高。一旦破碎,内外两层玻璃的碎片仍能粘结在PVB膜片。 2,中空玻璃,在双层玻璃中间夹有干燥空气层,或抽真空加入惰性气体(氮气),厚度大约为8mm。这种玻璃具有阻挡风力及抗击外冲力特性。由于中空玻璃的湿气渗透率很低,在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用也不会出现结霜现象。 3,钢化玻璃可耐高温达300℃。钢化玻璃的韧性,可以使其在被硬物击碎时如小米粒般洒落而不会伤及行人。制造工艺: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的温度(600-650度),随即在高速空气中急冷,使表面先冷却后变形,当内部冷却产生变形时,给表面施加预压力,这样可以使玻璃的韧性提高五倍以上。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UV转印→镀膜(PVD)→印刷(丝印、喷涂)→贴合→贴膜→包装等。 下面我们来系统的了解一下每道加工工序。 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磨边: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热弯: 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精雕好外形和孔的玻璃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再将模具放进热弯机中,经过预热、压型、冷却,玻璃在模具中成型成曲面玻璃。曲面玻璃的尺寸取决于石墨模具设计。成型后的外观取决于成型工艺以及石墨模具设计。 扫光: 玻璃经热弯后,产品表面须经抛光。采用羊绒轮,通过调整上下抛光轮转速,对产品压力,时间控制,并辅助研磨粉或泡沫液,对玻璃产品表面精抛光,以达通透无瑕疵。

玻璃工艺流程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挥发、易清洗的切割油,注意玻璃表面不得有划伤,内质均匀,不得有气泡、夹渣等明显缺陷,加工精度应满足中空玻璃尺寸精度、对角线精度和边部质量的要求。并对切割好的玻璃按尺寸分拣好,装到运了车上,送到玻璃磨边机旁边。 2、玻璃磨边及玻璃清洗干燥: 玻璃磨边,工人需注意磨边机机头运行是否正常,磨边砂轮是否安装牢固,砂轮电机启动运转是否正常,喷水量是否正常,磨边尺寸是否正确,厚度在4-10mm之间的,磨边棱角宽度不小于0.5mm,厚度在10mm以上的,磨边棱角宽度不小于1mm。磨边操作当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玻璃破损及划伤,时刻注意磨边质量,磨好边的玻璃有传送台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玻璃清洗。玻璃清洗一定要采用机器清洗法,因为人工清洗无法保证清洗质量。清洗前须检验玻璃无划伤,为保证密封胶与玻璃的粘结性及清洁度,一定使用水处理设备。另外为保证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可对水进行过滤,保证长期使用。中空玻璃清洗机的干燥风应经过滤处理,清洗后的玻璃要戴无油干净的白手套分拣并通过光照检验,检验玻璃表面有无水珠、水渍及其它污渍,若有水珠、水渍及其它污渍,则需对机器运行速度、加热温度、风量、毛刷间隙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效果完好为止。洗完后的玻璃应在1小时之内组装成中空玻璃,另外要保证玻璃与玻璃之间不要磨擦划伤,最好有半成品玻璃储存小车,把玻璃片与片之间隔开,清洗过的玻璃应尽快合片。

3、复合胶条式中空玻璃及铝条式中空玻璃的和片组装: 中空玻璃制品的制作场所应在室内,并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也应满足加工的需要。加工环境应达到以下要求:密封胶供胶温度不低于10℃,湿度满足要求。有夜间作业的车间,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建筑采光设计》GB/T50033标准的有关规定。 (一)复合胶条式中空玻璃和片组装: (1)对环境的要求:复合胶条式中空玻璃加工温度冬季应在10-20度之间,夏季应在20-30度之间为宜。复合胶条(热熔间隔胶条)无弹性,受压变形后无法恢复。它不仅影响中空玻璃的外观,且很难控制在拐角处保持90°及表面平整。即使看上去形成了四个角,每个角的侧面也是向上凸出的,因为热熔间隔胶条的总体未变(这点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随时予以证明)而热熔间隔胶条弯成的四个角处呈上凸状,制成中空玻璃后,边角处仍存在一个张力,日后很容易造成玻璃脱离热熔间隔胶条。使用那些混合有分子筛粉末类的热熔间隔胶条加工中空玻璃的机械设备均是卧式的,难免会产生中空玻璃表面凹凸现象。 (2)相对湿度的要求:因复合胶条式中空玻璃干燥剂呈粉末状,与胶混合均匀后干燥剂发挥作用较慢,所以应保证胶条装配区域相对湿度稍低。 (3)操作工人需戴干净无油的手套进行操作,避免玻璃二次污染,按下料单标注的型号选择复合胶条,使用定位系统将复合胶条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要生产设备:1.玻璃切割机2.玻璃磨边机3.玻璃清洗烘干机4.玻璃检查运输机5.铝框定位机6.玻璃合片机7.翻转运输机8.旋转涂胶台9.双组份打胶机10.中空玻璃专用充气机11.成品玻璃输送车12.铝条折弯机13.自动分子筛罐装机14.丁基胶涂胶机15.半自动铝框输送机 着国内玻璃加工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中空玻璃的优点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中空玻璃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在玻璃幕墙、汽车、飞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目前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主要是由于中空玻璃的应用能改善建筑物的隔热和隔音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空调等通风保暖设施的结构设计,这不仅降低了建筑装饰费用而且实际增加了建筑物内的有效实用空间。 空玻璃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中空玻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把握市场的发展机遇,提供优质可靠的中空玻璃已成为中空玻璃生产厂家研究关心的问题。 先介绍中空玻璃的种类及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分类: 前国内市场上有两种中空玻璃 、槽铝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80年代引入,相对成熟些,但是加工工艺较复杂。 、胶条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制造工艺简单,因此应用范围广,推广很快,但中空密封效果不佳。 、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初始露点 、密封试验 、紫外线照射 、高温高湿

、气候循环试验 中空玻璃加工工艺 据国家检测标准,如何安排我们的生产,才能达到中空玻璃的要求呢?由于两种中空玻璃在工艺流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就他们的共同的工艺流程进行简析。 、玻璃设计优化及切割下料: 原片玻璃一般为无色浮法玻璃或其它彩色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厚度一般为3-12MM,上述玻璃必须符合GB11614-2002《浮法玻璃》中一级品、优等品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首先根据用户订单设计合理的加工程序,对玻璃进行优化,制作下料单,选择尺寸合适的玻璃原片并在下料单注明所选玻璃原片的尺寸,避免浪费。玻璃切割可由手工或机器进行,但应保证合乎尺寸要求。此道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下料尺寸,使用易挥发、易清洗的切割油,注意玻璃表面不得有划伤,内质均匀,不得有气泡、夹渣等明显缺陷,加工精度应满足中空玻璃尺寸精度、对角线精度和边部质量的要求。并对切割好的玻璃按尺寸分拣好,装到运了车上,送到玻璃磨边机旁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