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学总论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06 关节学总论、躯干骨、上肢骨的连结
【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被要求达到下列教学目标:
关节学总论
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2.了解直接连结的三种类型。
3.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4.熟悉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
5.了解滑膜关节的分类。
躯干骨连接
1.了解躯干骨连结的组成。
2.熟悉椎骨间的连结。
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前、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3.熟悉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4.掌握脊柱的构成、生理弯曲和机能。
5.熟悉肋与椎骨连结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6.熟悉肋与胸骨连结的特点。
7.掌握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上肢骨连接
1.了解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构成和功能。
2.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悉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连结。
3.掌握前臂骨的连结和桡腕关节的构成和功能。
4.了解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的形态和结构。
掌握拇指腕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
【实验资源】
1.椎骨连结标本。
2.部分椎体切除标本和椎体一段矢状切标本,示椎间盘、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3.肩,肘,桡腕关节切开和未切开关节囊标本,躯干骨,上肢骨和完整骨架标本。
4.胸锁关节冠状切标本。
5.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标本。
【实验提示】
1.实习各类骨连结时,必须紧密配合骨标本进行观察,尤其是一些关节暴露不充分时,更要结合骨标本观察其相邻的关节面以确认其关节类型。
2.在学习关节的形态结构时,密切联系关节的运动。
最好是通过运动自己的关节,以认真体会和加强记忆。
3.通过观察关节的形态结构装置,认真思考其与该关节的机能联系。
4.注意爱护标本,不得用力拉扯,标本看完后要用湿布盖好,或放入保护液中浸好。
【实验内容】
1.躯干骨的连结
(1)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取一段脊柱的湿标本观察,可见脊柱有节段性的膨大,此即连接连接在上、下椎体之间的椎间盘。
从通过椎间盘的横断标本观察,可见椎间盘的外周部分为纤维环,这些纤维层是以同心圆分层排列的,起中央部分可见白色质较软而弹性大的结构为髓核。
其次观察前纵韧带,此韧带在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是一条纵贯脊柱全长的扁平纤维带。
在取去椎弓的标本观察发现,在椎体的后面也有一条纵贯脊柱全长的后纵韧带,此韧带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及椎间盘后面。
2)椎弓间的连结取略偏正中线的纵剖脊柱标本观察,可见棘突尖端由纵行纤维束相连结,称为棘上韧带(在脊柱的颈段称为项韧带)。
连结上、下棘突间的薄层纤维称为棘间带韧,在上、下椎板之间寻找黄韧带(弓间韧带)。
如何观察和体会椎骨之间的连结?首先准备一件通过椎间盘的横断标本,一节通过脊柱的矢状切标本和一节通过脊柱的冠状切标本。
在矢状切和横断标本上所见到的软组织为椎间盘,用镊子仔细地体会其周围致密部分的纤维环,中央的髓核通常在切割过程中已经丢失,因此,中央常为空腔。
用镊子撕开椎体前面和后面的致密结缔组织,发现它们呈白色且有光泽,分别称为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脊柱矢状切标本上可以见到椎体后方纵行的椎管,用镊子仔细探察其侧壁坚硬的骨质部分为椎板的内面,在上下椎板之间致密的软组织便是黄韧带。
从脊柱的表面观察,上下棘突和横突之间均被致密的软组织所占居,它们分别称为棘突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脊柱标本的侧面通常连接有一段肋骨,用手术刀仔细解剖观察肋骨的后端与椎体和横突是如何发生连接的。
上下椎体之间被上述结构相接,前面在躯干骨章节已
经提到椎骨的关节突,在脊柱标本上,在横突根部的上下方用手术刀仔细剥离软组织,认真体会关节突之间的连接。
(2)脊柱在完整骨架上观察脊柱,可见脊柱是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1个骶骨和1个尾骨串连而成。
从侧面观察脊柱呈“S”形。
有颈、胸、腰,骶4个弯曲,其中颈,腰两曲凸向前,而胸、骶两曲凸向后。
脊柱的弯曲可以对躯体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
从后面观察,可见由各棘突所形成之纵嵴。
棘突在颈部较短且近水平位,胸部较长斜向后下,在下胸部和腰部则呈水平位向后伸出。
颈椎及腰椎棘突之间均有较大间隙,以腰椎棘突间的间隙为最大。
从前面观察脊柱,可见脊柱自上而下逐渐变粗,椎体也是自上而下逐渐变大,此变化与人体直立行走之后,脊椎及椎体所承受的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有关。
(3)胸廓在完整骨架上观察胸廓,可见胸廓是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及肋软骨和胸骨连结而成。
胸廓略似圆锥形,在胸廓后正中线上有12个胸椎依次排列,前正中线有胸骨。
上7对肋骨后端依次连结上部7个胸椎,它们的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相邻的两肋之间的窄隙,称为肋间隙。
第8~10对肋骨后端连于相应胸椎,它们的前端借助肋软骨依次连于第7、8、9肋骨,从而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软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中,因此又称为浮肋。
第11,12对肋软骨前端可以在活体腰上部触摸到。
胸廓有上、下两口,上口向前下方倾斜,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胸骨上缘围成,下口宽阔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左右肋弓及剑突围成。
2.上肢骨的连结上肢骨连结包括上肢带骨连结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两种。
上肢带骨连结有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构成胸锁关节,以及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峰构成的肩锁关节,只作一般了解,要求重点观察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由肱骨头及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1)先取未切开关节囊的标本观察,可见关节囊的内侧端附于肩胛骨关节盂的周围,外侧端附着于肱骨头周围。
关节囊上部较紧,下部松弛,在肩关节的上方,有一横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的坚强韧带称喙肩韧带,从上方保护肩关节。
在肱骨结节间沟内有一自关节囊内穿出的肌腱是肱二头肌长头腱。
此外,肩关节的前、后、上方还有肌腱跨过(不必观察),均有加强关节囊的作用,但关节囊的前下方没有肌和韧带,是关节囊的薄弱点,因此,如果肩部受到外力作用,肱骨头通常从前下方离开肩胛骨关节盂形成肩关节脱位。
2)再取切开肩关节囊的标本观察,首先观察关节面,可见关节面非常光滑,再观察关节面的形状,可见肱骨头的凸面大大超出关节盂的凹面,在关节盂的周围还可见到一圈颜色较深的软骨环(由纤维软骨构成)称为盂唇。
再观察关节囊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见内表面光滑
(滑膜层),外表面粗糙(纤维层)。
结合肩关节湿标本的观察,认真思考为何关节面呈灰白色,表面如此光滑。
为何肱骨头的关节面大大超出关节盂的关节面,为何在关节盂的周围出现盂唇,它们与肩关节运动有何关系。
3)在活体上进行肩关节运动观察,找一同学甲,以解剖学方位站立,另一同学乙,以一手固定甲的肩胛骨,另一手握住甲的上肢,注意使上肢保持伸直,并做下列运动。
屈:使臂向前;伸:使臂向后。
外展:使臂远离正中矢状面。
内收:使臂走向正中矢状面。
旋内,使臂的前面转向内侧,旋外:使臂的前面转向外侧。
环转:是上述屈、伸,收、展运动的综合。
(2)肘关节
1)取已切开关节囊的标本(结合骨标本)观察肘关节面,可见肘关节包括3组关节;即肱尺关节、肱尺关节和挠尺近侧关节。
①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②肱挠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的关节凹构成。
③挠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2)再取未切开关节囊的标本观察,可见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其两侧增厚。
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由此形成一坚韧的桡骨环状韧带。
包绕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桡骨环状韧带的前、端分别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方,桡骨环状韧带和尺骨桡切迹围成一个形似漏斗状的结构,将桡骨头限制其内,但在幼年时桡骨头尚未发育而且桡骨环状韧带较为松弛,所以桡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从漏斗状的桡骨环状韧带内拉出,形成桡骨头半脱位。
如果情况如此,请认真思考现在桡骨环状韧带处在什么位置,作为临床医生的你,应该如何处理。
3)肘关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屈,伸运动。
请观察你自己的肘关节是否能够做内收和外展运动,如果不能,你能回答为什么吗?
4) 屈肘关节时在活体的肘部能够看见和触摸到三个明显的骨性隆起;它们分别是尺骨的鹰嘴、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请在自身和相互体验三者之间的几何形态,在伸肘关节时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此关系因损伤因素所改变,作为临床医生的你应该考虑什么。
(3)前臂骨连结
1)桡尺近侧关节已在肘关节进行了观察。
2)桡尺远侧关节取已切开关节囊的腕关节标本观察,可见此关节由桡骨下端的尺切迹与尺骨头环状关节面连同尺骨头下面的关节盘共同构成桡尺远侧关节。
在尺骨下方可见一块三角形的软骨板,为关节盘,此盘将尺骨与腕骨隔开。
3)前臂骨间膜是连在桡骨与尺骨之间的一片结缔组织膜。
但在此请认真观察这些结缔组织纤维的方向,请回答它们如此排列的力学原理。
4)前臂骨的运动请你们结合串连的桡、尺骨标本观察并尝试做如下运动;使上肢下垂于体侧,再屈肘至90°,作前臂骨的旋转运动。
旋前:前臂的前面向内侧旋转(此时桡骨下端转至尺骨的内侧,两骨形成交叉),旋后:前臂的前面向外侧旋转(此时两骨由交叉位置,转为并列位置)。
(4)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现在重点观察以下关节(可用手关节的湿标本和结合手的X线片进行观察)。
1)挠腕关节(俗称腕关节)
①取切开关节囊的桡腕关节标本观察关节面,可见其关节面凹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下端的关节盘构成,而关节面凸则由近侧列腕骨(豌豆骨除外)构成。
②再取未切开关节囊的标本观察,关节周围包被有关节囊,囊外亦有韧带加强,但这些韧带均紧贴关节囊不能分离,故界线不清(不必细找)。
⑧桡腕关节运动方式:请将一手固定于对侧前臂,并使其位于解剖学方位,使被固定的手作下列运动,屈:手向前方运动,伸:手向后方运动。
收:手向尺侧倾斜,展:手向桡侧倾斜。
环转:上述运动的综合动作。
2)腕掌关节由远侧列腕骨与5块掌骨底构成,第2~5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较小,仅能作轻微的滑动,而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的拇指腕掌关节则活动性大,它可作屈、伸、内收、外展以及对掌运动。
请你抓握一件物品,看看你5指的分工情况,便知拇指的重要作用。
【探索创新】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广泛收集学习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以肩关节为例说明关节的构造与运动方式。
2.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肩关节容易向前下方脱位。
3.胸腔穿刺多在腋后线以后第八、九肋间进行,如何确定进针部位。
4.腰椎穿刺通常在哪里进行?怎样确定进针部位?针刺入椎管由浅入深要经过哪些结构。
5.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临床意义。
6.胸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动作发生在什么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