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范先佐著(1999年12月第一版)

一、目录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教育、劳动力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评说

第三节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路

第五章教育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教育与劳动力供求

第二节教育供给与需求

第三节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及其调节

第六章教育与就业

第一节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第三节我国教育结构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章教育投资的负担

第一节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第三节我国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模式的构建

第八章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

第一节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内部比例

第九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一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含义

第二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

第三节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四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第十章教育成本与效益

第一节教育成本概述

第二节教育效益分析

第三节教育效益的计量

第四节关于探讨我国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的思考

第十一章教师的劳动与报酬

第一节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教师的职责与任职条件

第三节确定教师劳动报酬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第四节我国现行的教师工资标准

第五节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

第十二章学生资助制度

第一节学生资助制度的含义、来源及其作用

第二节学生资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我国学生资助制度分析

第四节进一步完善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对策思路

第十三章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一节二元经济结构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二节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三节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立所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二、教材主干内容

走近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关系之运行规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中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所以,教育经济学是集理论与实践研究于一体,兼容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论,开拓理论新领域与提供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出现于世界学术之林,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经济思想的逐步演化和系统化的结果。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中国:1、春秋初期起锅的政治家与思想家管仲(公元前725—前645)

2、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

3、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前468—前376)

4、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约前372—前289)

西欧:1、古希腊柏拉图(前427—前347)------《智术之师》

二、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定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值钱的古典经济学,它是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具有一定科学成分的经济理论体系。

2、代表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家威廉.配地(1623—1687)

2)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魁奈(1694—1744)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1723—1790),他明确地把人的才能和教育投入的

费用看作为资本。

4)法国萨伊(1767—1832),他在斯密的论述上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特别强调了人才,尤其是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三、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定性: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和英国。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取代古典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2、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19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1789—1846)在批评斯密、萨伊等人的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生产力理论。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他提出把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与此划分相对应,把一国之中最重要的工作划分为:精神工作和物质工作,且这两种工作相互依存。

2)继李斯特之后,再度重视人的能力与才智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集19世纪庸俗经济学之大成者马歇尔(1842—1924)--《经济学原理》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加:教育。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该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这教育及其发展。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在生产中加以考察的。重视发挥劳动者的作用,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因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原因如下:

第一,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

通过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养训练为熟练劳动力,改变人的劳动能力性质,提高人的劳动能力质量。

第二,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教育可以把一个简单劳动力、一般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第三,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使劳动者能够适应于不断变换的劳动需求。

大工业生产的本性要求劳动的变幻、只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大工业的这种本性客观地要求,劳动者不能仅有简单的劳动技能以适应小小范围内社会生产的需要,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生产的应变能力,以便较为自由地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变换。

3、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效益。

劳动价值论揭示: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效益,其直接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1、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877—1974)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

该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体力劳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劳力劳动与教育程度的关系。

2、美国学者沃尔什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是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最早论文。他采用“现值计算法”证明了教育上的投资符合一般的资本投资性质。

3、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运用余数分析法对人力资本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收益率作了实证分析,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4、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森于60年代初,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于1962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的选择》一书。

5、1962年英国经济学家韦锥出版了《教育经济学》,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

1963年国际教育经济学召开了首次教育经济学的国际学术会议。

1966年布劳格选编的《教育经济学书目选注》出版。

1969年苏联经济学家冉明出版了《教育经济学》

1972年英国出版了,都柏林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希恩的《教育经济学》,同年,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出版了《教育经济学导论》阐述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科斯坦扬出版了《国民教育经济学》

6、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被称为“主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美)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英)布劳格等。研究的主要问题: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的来源、分配及其使用效率,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包括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教育的个人和社会收益率等等

20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形成。

二、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教育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战略地位日益提高,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已经被视为国家的以种“知识产业”。这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教育经济学是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结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先后发展起来的。增长经济学是西方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和长期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3、计量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计量经济学亦称“经济计量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剩余因子”“的发现。----教育

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一、70年代的发展

1、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的出现,激发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经历的经济危机。人们产生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怀疑。自70年代以来,西方部分教育经济学家试图摆脱人力资本理论的束缚,采取新的方法以及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重新评估教育的经济效益。于是包括: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在内的有关教育成效的新学说应运而生,使居于主流地位的人力资本理论受到了挑战。

2、新学说的简介:

1)筛选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创始人是:斯宾斯和索罗等。(教育-----信号------雇主------合适的求职者)

比较:筛选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

同:都认为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高低成正比,并且在分析中都采用了简化法。

异: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是:“教育——劳动生产率——工资”;

筛选理论的观点是:“教育——筛选(信号)——工资”

总之,该理论描述和解释了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进而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识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该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里、戈登、多林格、卡诺伊等。

1954年,克拉克.科尔,发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首次提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当时并未引起学界重视。

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共同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得以初步建立。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是不精确的,因为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

70年代中后期,戈登、爱德华兹、卡诺伊等进一步发展了皮里奥和多林格的理论。他们采用西方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力市场结构,说明不同种类或不同阶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受到不同的待遇。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决定其去向。

总之,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论述是不够全面的。

3)社会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于西方国家,创始人是鲍里斯和金梯斯。社会化理论是一种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存和发展的激进理论。他们采用西方新马克思注意的观点和方法,强调教育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起的作用,认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阶级矛盾关系的反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又是一个个性“差异性”的社会化过程。

总之,社会化理论的贡献是: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实质,指出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职能不仅在于使未来劳动者或得必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习得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个性品质。缺陷是:在强调教育与经济的对应关系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教育与经济生活相矛盾的一面,因而,它对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论述带有片面性。

上述理论1)2)3)由于或缺乏证据、或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对人力资本理论挑战有限,顾人力资本理论一直处于主流地位。

二、80年代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上未出现重大的突破,但伴随新问题的出现,一些分析新问题、修正旧观点、采取新方法的研究便相继出现。部分问题简介如下:

1、高新技术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研究

科技革命有可能使教育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结论是:高新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不能夸大教育对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2、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研究

过度教育表现为: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

知识失业: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超过了社会需求,大量的学生毕业即失业。

知识贬值: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

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必然是现行的或正向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平衡,劳动者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其职业愿望,而不是劳动者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越好。

3、关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

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二元论分析过于简单。因为,头等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并非受了高等教育就可以进入头等市场。还有,个人收入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如行业、职业、个人天赋、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教育在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方面并不能起多大作用。

4、学校规模经济研究

学校规模经济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

学校适度规模:是指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资源获得充分与适当的运用而不衍生各种弊病的适当学生人数。

三、90年代以来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教育经济学对一些新产生的问题兴趣日增。包括:教育政策与经济生产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教育与迅速变化以及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之间的联系等。具体为:

1、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

为迎接新世界经济的挑战,教育部门必须提倡批判性思考和注重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更多地注意一般性的灵活的技能而不是过分专门化的职业技能。应对所有儿童实施素质教育计划。终身学习随时间的推移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并且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个人生活的节凑和阶段的条件”。

2、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的影响

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可以创造使知识和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的可能性的范围越来越广。

3、教育成本及财政的研究

有关教育成本及财政的研究涉及的是教育生产资源的数量、筹措、配置以及利用。

教育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教育财政:是指那种获得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配置,以支持所希望的教育活动的机制或过程。

西方经济学家,用来判断教育财政体制好坏的三原则:

第一:资金投入的充足与否;第二:资源获得和分配的效率高低

第三:资源获得和分配是否公平

教育财政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关于财政责任在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合适划分。根据利益获得原则,社会和各种成员都应负担与其所得利益有关的教育成本,

4、教育经济学跨国家比较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第一章(完)娄自强2008-3-27

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关于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复杂,同其他学科有很多交叉。

教育经济学既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也要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为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服务。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问题)

1、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联系的基本途径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探讨教育经济学其它问题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是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训练。

教育的进行必须以经济提供资源投入为条件,也即教育和社会发展决定者劳动力的需求,包括劳动力的总量、结构、质量;教育则从宏观上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包括教育培养的劳动力的总量、结构、质量。教育经济学要研究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如何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可能提供的条件相适应。

2、教育投资的来源、外部和内部的比例

教育经济学要研究教育投资的来源、负担及其结构,要研究一国一定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以及在教育投资总量既定条件下,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和作用。

3、教育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率

教育经济学要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包括二者的评价指标、计量方法、影响因素或提高途径。

4、教育的私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学要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私人经济效益,包括形成过程、计量方法、影响因素等。

5、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体制问题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它关系着稀缺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

教育经济学要研究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尤其在经济体制变革时期,要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经济体制相适

应的教育体制,尤其是教育投资体制。

6、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种协调是多层面、多层次的,但主要体现在教育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与社会发展目标、规模和结构的协调上。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概述:

我国教育经济学是建立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上的学科,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将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构成较完备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二、具体来说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定性分析是从事物的大量现象出发,大量占有材料,经过分析和综合,找出其规律的方法。

2)定量分析是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存在、发展、以及构成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成分、关系、空间排列等用数量表示其规定性的研究方法。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是一种以既定的社会行为为前提,分析和预测在这种前提下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再生和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的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强调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实际分析来验证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不涉及对事物本身的评价。

2)规范分析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强调价值判断,它并不是先去检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先去验证行为本身是否合乎标准,然后才对其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判断。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对同一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不同方面的分析!

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静态分析是对某一时点上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其特点是承认事物或现象的相对稳定性。

教育经济学运用静态分析法在于,对某一时期的教育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考察,对其当时状况和特点作出分析和结论。

2)动态分析是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社会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以及运动情况进行,以寻找一定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在事物或现象运动中进行考察分析。

教育经济学运用动态分析法在于,对某一时期(过去或未来)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教育现象与经济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发生的变化,编制一定的数列进行分析;通过一定时间内教育经济现象数量、质量的运动变化趋向,来寻找一定规律。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宏观分析是从整个社会或国家范围以及对社会事物总量的发展变化所作的考察分析。

教育经济学应用宏观分析方法,是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分析,或将一国发生的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总量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教育经济学运用宏观分析时,要将教育经济现象置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下考察。

2)微观分析对所研究的单个事物或事物内部进行分析。

教育经济学运用微观分析法在于对教育内部的经济现象,或某一教育单位、教育者、受教育者发生的经济现象,经济条件的变化进行考察分析。

实际操作中:微观分析要以宏观研究为指导,要以宏观要求为原则;而宏观分析要以微观研究为基础,以微观内容为素材。

此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其他方法,如:国际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也都是教育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教材P46—47。

第三节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在我国,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教育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简要回顾

…..

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

1980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交流会。

1984年9月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在黄山市正式成立…….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基本理论的明确和形成

1、学科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我国教育与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理论

教育------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经济价值)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理论

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是教育经济价值的进一步推广。所谓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在经济增长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前者强调量的优势,后者强调质的提高。

3)教育的生产理论

教育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切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从事教育生产过程与从事其他生产过程一样,都要消耗一些宝贵而稀缺的经济资源,或者说都需要消耗一些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就要求介乎而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节约的途径只能有两条: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降低教育成本。

4、教师劳动报酬问题

教师劳动报酬的高低,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素质,进而影响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教育大业。

5、教育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问题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包括两个方面:

1)教育的发展要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相适应。

三、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界探讨的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

2、教育投资短缺问题研究

教育投资短缺,是指教育投资供给小于教育投资需求的失衡状态。失衡原因可能为:供给不足、需求膨胀、供求双方共同作用。

3、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级教育间的配置、教育部门内部的配置、地区间的配置三类。

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教育结构及调整,同时影响教育质量。

配置模式:政府配置、市场调节、自主配置三种模式。

4、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1)教育运行机制分析的内容,学者们将其大致分为:教育微观办学机制的再造和创新;教育结构调控机制的转轨

与变型;教育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及其重点选择等。

教育微观办学机制再造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像落实企业自主权一样,落实和扩大学校资助办学的权利。教育结构调控机制的转轨与变型,就是要解决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发挥教育结构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使教育和教育结构能更好地顺应经济的转轨。

注意:教育结构:是指教育总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的结合方式。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种经济形式、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在生产各个环节的构成、联系及其结合方式。二者,虽然范畴不同,但关系密切。

教育宏观调控机制,就是国家或社会调控教育运行的各种要素的联系、功能与组织形式。它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教育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的关系。

2)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有三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

第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密切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第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四、我国教育经济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问题共有七个,后面将逐章介绍。

第二章(完)娄自强08-03-28

第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经济和教育使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学科,理所当然地要揭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作为本门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1、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增加了,人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了。(强调量)

2、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其实质是指,社会基础由旧的结构向新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强调质)

二、经济发展的实质和特征

1、实质:一种新旧结构的大转变。

2、特征:1)全面大规模的物质技术更新。2)集中大量的投资。

3)惯性的突破---旧惯性。4)动荡的可能性。

三、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2、致力于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

3、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更舒适,更快乐)

四、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社会和个人福利增进分析指标

3、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一个度量一国人们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识字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

4、人文发展指标(HDI):这一指标包括健康寿命、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生活水平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教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1、教育在提高个人或家庭储蓄中的作用。教育-----劳动能力------收入-----储蓄

2、教育在提高公司企业储蓄中的作用。教育----劳动生产率-----利润-----储蓄

3、教育在提高国家储蓄中的作用。教育----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税收-------国家储蓄

二、教育、人口与经济发展

1、教育与人口数量增长

2、教育与人口质量提高

3、教育与人口结构变化

总之,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数量,改变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和生产增长,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

三、教育、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教育(转化)------生产力-----经济发展

1、教育用科学武装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

2、教育“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产力。

3、教育与生产部门和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使科技成果在生产中迅速加以运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现代管理与经济发展

在现代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它把各种生产力因素按照生产力运动规律的要求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管理又是分工与协作密切进行,维持经济增长的可靠保证。

教育-----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济发展

1、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发展需要的管理者队伍。

2、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一、管理实践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

3、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教育、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教育-----人才------科技应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

教育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方面作用的具体表现:

1、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然。

2、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4、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教育、劳动力与经济增长

教育----劳动者行为的规范----素质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增长

一、教育的发展有助于规范劳动力行为

劳动力行为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就业职业、报酬、闲暇、劳动条件、劳动要求等方面的反应和动作。教育不仅给学生以智慧的力量,而且也给予他们以道德力量,使之养成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很显然,劳动者对社会规范的感性和悟性程度,同样决定着他在社会上的成功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素质是指:参与劳动过程的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素质的综合以及劳动者的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教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人的主动精神,形成人的精神力量,促使人生动活波地成长,帮助人创造自信和蔼和朝气蓬勃的人生。进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使之适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

劳动力配置结构能否及时合理地与经济结构整体协同调整,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调

整和改善要求劳动力能适当流动。劳动者合理流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懂各种专门技术,这些只有通过多层次、多门类的教育来培养。如果没有教育过程的培养和帮助,没有充分的“教育准备”,我们所迎来的劳动力流动或转移,只会是一股股的“盲流”,不仅不会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安定。第三章(完)娄自强08-03-29

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

1、人力资本的研究

1)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沃尔什发表《人力资本观》首次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2)195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明瑟发表《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提出了教育程度的提高与经济收益提高的关系。

3)1959—196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学者舒尔茨连续发表了《对人的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由教育形成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等一系列著作,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并使之获得了特定含义。

3)与此同时,美国另外一位注明经济学家贝克尔发表《人力资本》概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分析了教育投资的利润率。

2、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与无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区别:

异:人力资本所有权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被当作财富来继承和买卖。

同: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一样,能够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

4、人力资本既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又是新技术的载体与传媒,通过它的作用将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效率全面改善。因此,人力资本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表现在:第一、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

第二、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效率的改善。

第三、人力资本在生产诸要素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替代作用。(人力资本之谜)

第四、人力资本本身还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

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外扩展。

第五、从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看,人力资本的发展还将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与精神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评说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基础

1、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从现代西方资本理论体系中引申发展起来的。资本理论的原理与方法用于人的因素分析,通过将成本—收益分析法则运用于人力资本问题而把人力因素纳入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体系。这样,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便在标准的西方资本理论上衍生出来。

2、经验基础:

首先,战后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呈现总要素产出增长率大于总要素投入增长率的特点。

其次,德国、日本两个战败国的重新崛起并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巨人的经济奇迹令世人关注。

再次,战后发展中国家以资本积累等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在实践中的普遍不成功。

最后,战后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经验事实的影响。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1、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开辟了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注重人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机制,

不再把人力单纯视为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而是将其视为经济过程投入的一种产出。

2、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自身生产潜力与经济能量的认识。表现在:

首先,将人力归结为资本,明确揭示了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对财富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其次,人力资本的概念还展示了人力资源的内蕴能量在动态上发展与增生的可能性。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其中许多观点是有价值的。但是,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其实质是把,标准的资本概念运用于人形成劳动能力的过程,运用于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这样,人力资本投资同实物投资一样,可以直接从国民收入中获取一定的份额。这不仅违背了古典政治经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原理,陷入了庸俗的生产三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框架中,而且也为后期其他学说对它的批判提供了缺口,70年代以来西方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很多即是从这一点入手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等原理,已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分析工具。---教育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能生产出具有较高价值的劳动力,体现在这种较高价值的劳动力在社会中从事复杂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

第三节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对人力的投资包括用于教育训练的支出、用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2、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它们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废。一国国民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知识的增加,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重大促进作用。正因为如此,通过教育来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

2)教育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人的智力素质,是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它包括下列含义:人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素养、创造力、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人的智力素质特别是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素养、创造力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唯一标志。

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创造力的培养,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与教育的关系

传递、积累、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内容,尤其在现代社会。

(2)科学素养的提高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素养,一般指自然科学素养,是被用来作为测试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程度的一种指标。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接受教育多少有对应关系。通过不同层次的教育,能够对人的科学素养的不同方面进行培养。

(3)创造力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

创造力,是劳动者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力资本总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至为关键。(同时,也要注意另一面)

3)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人的身心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人的身体健康,人的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人的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1)教育对人的身体生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

教育----安全、保健知识-------健康

(2)教育能够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具备良好素质的基本条件。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疾病的预防、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

总之,教育在一国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第四节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路

一、影响和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因素:

1、人口过度增长的沉重负担

2、教育体制与教育水平落后

3、敬业精神的失落

4、选才、育才、用才缺乏有机联系与良性循环

5、就业体制僵化与劳动力流动机制的缺乏

二、我国人力资本未来开发和发展的思路: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2、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

3、大力倡导和高扬敬业精神

4、加强育才、选才和用才一体化工程的建设

5、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与优化配置。

第四章(完)娄自强08-03-29

第五章教育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教育与劳动力供求

一、劳动力概念

劳动力,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能够转换为社会产品,增加社会财富。

二、几个概念

1、劳动力供给: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它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数量、工作时数、劳动效率)

2、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量,具体是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可参与劳动力交换的劳动者的数量。

3、劳动力参与率:即实际在业的劳动者人数与进入规定劳动年龄的人数的比例。

4、劳动力需求量:即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总和。

5、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

6、劳动力需求规律:是指在既定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变化的一般规定性。它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

三、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的关系

1、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层次:高、中、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调整其结构,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否则,就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失调,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种类劳动力的需求。

教育的分科一般可以与社会现实岗位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应,从而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不同类别劳动力的需求。

3、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劳动力供求的平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平衡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应该是自由流动的。这种流动包括:国内劳动力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动。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劳动力自由、合理的流动,调节劳动力供求的矛盾,实现社会劳动的合比例分配。

4、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现代教育是使劳动者获得某种专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既可以使劳动者搞好就业前的定向培训,又能使就业者更新只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还能使失业者重新获得知识、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缓解这些行业、部门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第二节教育供给与需求

一、教育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广义、狭义)

2、教育机会的形成:是指教育机会的现实构成。

3、教育机会供给量的形成主要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1)资源分配的多寡(合理为上)

过分强调教育投资,使之在国家财力中占有不适当地位是不对的,超量的投资形成的教育供给过剩,将会使人才外流,同时会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

2)劳动力需求结构

高、中、基层人力合理配备,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经济结构对这三类人力的需求,可以作为教育供给的指标。不论何种等级的人力,只要教育供给失去平衡,就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失调,也会使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

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

4)师资状况

师资状况主要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几个方面。师资短缺就会影响到教育的供给量,师资不合格,结构不合理,就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质量。

此外,适龄学生总量、入学率及其变化趋势,义务教育目标确定、年限的扩展、标准师生比率等都影响教师供求数量,从而影响着整个教育的供给状况。

二、教育需求及其来源

1、教育需求:是指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教育需求的主要来源:

1)个人对教育的需求

个人教育需求,是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本人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又支付能力的需要。

影响个人对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

(1)个人智慧的程度。(正向)

(2)职业的需要。---谋求职业、晋升发展

(3)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支付能力

(4)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家长行为及其抱负水平

(5)教育的预期收益率。包括:个人的机会成本、教育的预期收入、个人教育成本。

2)企业对教育的需求

企业对教育的需求,是指企业由于适应技术不断创新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对单个企业来说,受过某一层次或者某一类别教育的劳动力需求量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工资对产品价格的比率)。而工资率又取决与企业的边际生产率。---间接需求

企业教育需求的另一种形式是在职培训,以各类熟练劳动力必须具备的教育要求为前提。培训通常包括:一般培训和专门培训。

3)国家对教育的需求

国家对教育的需求,是指国家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又支付能力的需要。

国家教育需要的决定因素:

(1)社会人口总量。-----同向(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3)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实施。

国家教育需求多样,国家满足教育需求的措施多样,行政干预、经济刺激、舆论引导等

三、教育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供求是产生于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其他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存在教育供求问题。教育供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政治背景之下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和表现程度各异而已。

教育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对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而得知端倪,表现在:

第一,就教育供给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培养和供给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作为一种现实的生产要素,是构成国民经济运动的前提条件,缺少它,国民经济运行就无法维持。

其次,教育培养和供给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国家和地区生产力配置的基本条件,一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供给,要求有相应的物质资源供给,反过来看,一定的物质资源供给,也要求有相应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供给。

再次,教育的供给状况——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直接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决定着其经济效益水平。

最后,教育供给形成后,要求社会对它有足够的吸引和接纳能力,即要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处于对教育供给的稳定高水平,以保证教育培养的人能够充分就业。

第二,就教育需求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表现在:

经济是伴随着对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需求的增长而发展的,没有这种需求的增长,一般来讲,也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尽管经济的发展是以增加教育培养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为特征的,但并非是增加得越多越好,而必须使之处于均衡位置。

总之,无论是从教育的供给方面来看,还是从需求方面来看,教育供求与经济发展之间都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

第三节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及其调节

1、矛盾运动:教育供求,就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问题。但从动态角度来看,平衡是短暂的甚至趋于失衡状态。因此,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供求状况作出科学的估量,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它们之间的基本平衡。对于教育供过于求进行调节,可以缓和供求的矛盾,可以较好地使用教育培养出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可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调节的原则,应当是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2、调节:对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尽管其调节方式多种多样,但其调节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最典型的有两种:计划调节(行政命令)、市场调节(市场基础作用、宏观调控)。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调节机制将要从原来单一的中央计划调节转换为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机制,在很大范围内教育供求将要由市场调节起作用,计划调节主要是在市场调节不能发挥作用或带来弊端的地方起作用,具体表现在:

(1)义务教育的供求原则上不应由市场调节,而应实行计划调节。

但,并不排斥市场。优质优价-----一定范围择校

(2)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供求应主要由市场来调节。

更多注入市场因素,发挥两个积极性。学生自由择校、自主择业;学校自主办学。

(3)高等教育的供求比较复杂,运用何种调节机制,应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实现教育调节机制的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项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培育劳动力市场------供求见面

即实现教育供求的直接见面,让毕业生自由选择职业,让用人单位自由挑选毕业生,也即实现供需---“双向选择”

2)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强化教育供求的市场调节----价格调节

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交换的“价格”不仅要体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个人劳动业绩和劳动贡献,还应当反应不同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其真正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和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建立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市场网络-----创造沟通供求条件

各种职业介绍机构是劳动力市场中介,是教育培养的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就业服务体系的主体。沟通劳动力、

专门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专门机构。

4、完善教育供求调节服务体系,发挥劳动力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

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发布市场需求信息,开展用人择业咨询,为政府决策,为学校招生,为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择业服务。

第五章(完)娄自强08-03-30

第六章教育与就业

第一节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并不是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有现象,而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

1、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排斥劳动力,客观上形成就业问题。

以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内涵扩大再,区别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或相减少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而运行,当然不可能改变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排斥劳动力这一普遍存在于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规律。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由此必然引起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结构性失业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生作用也使就业问题成为必然。----优胜劣汰。

二、综上三条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是产生就业问题的一般条件。就我国而言,除上面三条共同因素以外,还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则是造成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严重的现实根源,具体表现在:

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引起的就业问题。

2、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引起的就业问题。-------大量“结构性失业”

3、劳动制度改革深化引起的就业问题。

综上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去消灭它。

三、在一定条件下,就业问题的存在还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粗经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失业者----努力提高实现再就业(产业后备军)。在业者----努力提高不被岗位淘汰。

2、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就业问题的存在在客观上也为企业择优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3、有利于国家宏观配置生产要素,减少社会劳动的浪费。

就业问题使隐性失业显性化,为企业用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避免了整个社会的宏观低效和资源浪费。

4、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就业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失业者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和重新就业必须要选择和开发新产业和新部门,这必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并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当然,这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就业问题的存在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度的把握,就业问题过度存在的危害。

第二节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一、就业问题,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包括:

1、一般性就业问题;

2、结构性就业问题;

3、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二、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它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人找事”。-----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

(二)不同体制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以牺牲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为代价的,教育作用有限。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劳动力总供给量既定的情况下,就业问题主要依靠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来实现。即所谓:“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扩大就业”。

(三)我们讲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主要是指教育在上面这个循环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具体表现在:

1、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是解决一般就业问题的前提。----劳动力质量

教育只有适当超前发展,对经济部门所需要劳动力进行超前培养,才能把握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主动权。

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和基础,并使劳动力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正是通过培养大批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工具的技术工人来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并以此为契机使劳动力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3、教育的发展可以为经济发展和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智能素质,培养一定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加上创设一种适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就有助于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会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三、教育在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一)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其基本特征是,一方面“人找事”,另一方面“事找人”。

(二)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即,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方面存在这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部门或地区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劳动力;一方面有大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做,这就形成了结构性就业问题。

(三)发展教育对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具有直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

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基础。

2、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生产条件下,要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关键在于建立结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

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与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产业、行业不断出现,原来的则有些衰落,甚至淘汰,这就造成劳动者岗位转换的问题。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胜劣汰客观造成企业工作的劳动者也有一个职业的变换和另谋出路的问题。这些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

四、教育在解决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一)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而未能就业。

(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与结构性就业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之处:都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之间的矛盾。

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表现为,某些工作岗位空闲着,没有工作的劳动者本人愿意去填补该种工作岗位,但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适应该项工作的需要,因此未能如愿。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为,尽管某些工作岗位空着,没有工作做的劳动者也并不缺乏为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和技术,但他们出于职业的选择,对该项工作不感兴趣,因此宁肯待业而不愿填补该种工作岗位的缺额。

(三)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教育建立正确的职业社会评价

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对于个人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通过教育能够改变特定的社会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步改变传统的职业等级观,树立社会分工不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平等观;

2)通过教育能够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从而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

3)通过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促进有关职业政策的改革。

2、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

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也很难正确对待职业选择问题。教育负担者为各行各业培养熟练劳动者和各种技术人才的任务,其中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和认识自己,使他们热爱所学专业,乐意从事未来的职业,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这样就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的解决。

3、通过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工作日缩短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使劳动者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事,减少人们出于兴趣爱好对职业的苛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总之,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该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当然,劳动就业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远非单靠教育所能解决。但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劳动力的结构和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方面无可替代的。因地,坚持教育为本的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三节我国教育结构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在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教育要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充分发挥作用,本身也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因为,相对而言,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改革,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要求欧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不断深入地进行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建立起与多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

具体为:

1、变单一的办学体制为多种办学体制

由单一国家包办,逐步形成:国家办、企业办、民间办、私人办、中外合作办等多种办学体制。

2、变单一的办学形式为多种办学形式

由单一正规教育,逐步形成: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各种长短期培训等。

3、变集中统一管理为分级管理

在管理权限上,要求简政放权,实行分级管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改变在管理权限上过分集中、统得过死的现象,充分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由中央宏观调控、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

有了多种办学体制,多种办学模式和多种办学形式,不仅可以改变单一的国家投资,而且有助于各类学校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有利于建立广泛的劳动力市场,以适应多种经济结构下对劳动力的需求,解决日益严重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要建立起适应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结构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把变目前我国三大产业就业正“金字塔”结构为“金字塔”结构,教育要直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坐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调整现有教育结构,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2、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新专业

从各地区、各部门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个子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开设第三产业的专业,培养第三产业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就业需要。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第三产业

一方面为实现加快第三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教育结构的调整、为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此外,在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过程中,还可以解决以部分毕业生的就业

问题。

三、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专业和学科结构

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专业和学科结构。

1、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应从以知识传授为主教会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方向轨迹。

知识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结果。要教会学生生自己学习,具备自我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2、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应适应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的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和加大基础知识的课程,以增加学生的后劲。

3、在学科结构的设计上,应考虑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

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反映现代科技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化方向转变的趋势。而科学技术综合化,就要求从业人员有更宽广的知识。

四、要注意培养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的人才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为了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我国的教育应从单纯为内向型经济培养人才的结构向为外向型经济培养人才的结构转轨,具体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1、努力增加外向型人才的培养。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要有大批外向型人才。

2、在非外向型专业中适当增加与外向型经济相关的专业课程。

随着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趋势的出现,我国的经济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参与国际分工。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国际通行办法接轨。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必须与国际接轨,职业标准必须与国际相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为劳动力的境外就业提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会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办学形式、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只有这样,我国教育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社会和经济部门的承认和支持,形成与之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

第六章(完)娄自强2008-3-31

第七章教育投资的负担

第一节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智力投资的涵义以及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涵义:(一)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属于非直接生产部门投资)

理解:1、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2、教育投资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二)人力投资,又称人力资本投资,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按西方教育经济学家的观点,投资即使资本的购买,因此,一切用于购买资本的支出都可以算作投资。对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成为人力资本。

教育只是人力投资或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和主体,而不是其全部内容。

(三)智力投资,也就是为开发和运用人的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一般表现为对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资。

联系在于,三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区别在于,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又不完全相同。具体表现在:

1、人力投资是指保护和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的一切投资。

2、智力投资是指开发人的智力的一切投资。

3、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

1、对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其目的就在于认识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找出其所具有的独特地方。

2、教育投资的性质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投资分为三种类型:纯消费性投资、纯生产性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投资(如: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作为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投资,也应属于这种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的投资。原因如下:

1)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2)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3)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4)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3、教育投资的特点

教育投资是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因而不同于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具体表现在:

1)投资对象不同:人、物。2)投资来源不同:多元化,单一化。

3)投资目的不同:既重经济,更重非经济效益;关注经济效益。

教育投资与一般经济投资不尽相同,即具有自己的特点:

1)教育投资的非利益性。2)教育投资的连续性。

3)教育投资的固定性。4)教育投资的递增性。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失业。所谓递增,就是教育培养每一毕业生的平均费用是不断增长的。(工资支出增加、人才要求标准提高、硬件投入增加)

三、正确认识教育投资性质和特点的意义

正确认识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是使教育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基本前提,是制定教育投资政策的依据。具体表现在:

1、教育投资既是兼具消费性和生产型性的二重性质的投资,就要求辩证地看待教育投资性与生产性的关系,教育消费生产出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出经济发展的动力。

2、教育投资的非盈利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投资。

当前,我们要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决不能因此而推卸国家的责任。

3、教育投资的连续性和递增性要求我们在处理国民经济各方面投资时,不仅不能中断教育投资,而且要保证其不断随教育的发展而增长。教育投资的连续增长,是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4、教育投资的固定性要求保证教育投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法制化轨道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一、教育投资的负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投资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即教育投资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面之间合理分摊并最终实现的问题。

二、二战以来,教育的发展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究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的功能被人们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表现:

1、在经济方面,教育可以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在社会方面,教育已普遍被视为参与社会发展工作和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3、在政治方面,教育也是教育人民有效地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使国家逐步走上民主、法制轨道的重要途径。

因此,不少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更具有投资的性质,并且这种投资的利润,较之其他资本的投资所得的利润更加丰厚。

三、实行教育投资合理负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客观必然性、现实可能性、及其合理负担与补偿。

(一)实行教育投资合理负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利益获得原则、能力支付原则。

1、利益获得原则,是指为了合理地负担教育投资,使教育投资的负担合乎公平的原则,教育投资的负担应与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