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现实选择

浅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现实选择

浅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现实选择
浅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现实选择

浅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现实选择

宋丛贺鹏内蒙古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和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的必经之路,能够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只有有效的克服困境,才更有利于我国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困境现实选择

1.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含义及相关概念。公共服务市场化,即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的一些业务领域,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1.1具体含义:(1)将决策和执行分开。即政府更多的是“掌舵”(决策),而不是“划桨”(执行)。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境界。(2)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多元并存吗,打破垄断,竞争发展。(3)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有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选择的权力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1.2主要形式:一般的合同出租、公私合作、一般的用者付费制、凭单制度。

2.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2009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扩大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范围”,以期促进民间投资、扩大内需。在继续

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的利弊剖析

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的利弊剖析 有选择地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职能在公共领域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政府面临着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与公共财力相对不足的困境。上述改革是顺应政府职能转变,顺应民众诉求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有利因素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和民营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和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则又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动作缺乏效率,而市场动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比较早地使一些私立医院和学校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打开了政府垄断医疗、教育资源的缺口,增加了民众对资源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立学校、医院的竞争压力,对这些行业加强规范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对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2.提升城市品位与服务普通民众相结合。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传统的以政府“统包”的公共服务,虽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却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而使广大民众的公共消费维持在较低的基点上。政府主动降低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构筑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机制,使公共服务领域在横向上不断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以社会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务领域,既是对政府职能的承接和转移,也是公共管理领域对“小政府、大社会”的呼唤。私立医院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规格的医疗服务,私立高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汇聚了城市人气,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医院运行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硕、博士生;私立高中的举办也从外省引进了大批本科生,这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进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民众,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科论文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成期限: 2014年12月 1 日至 2015 年 1 月 8 日 学院名称:经济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金融学(双学位) 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摘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发挥程度是以健全完整的市场机制为前提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步推进。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必然趋势,这也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市场化和积极地竞争的同时也在考验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管制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其弊端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利率管制维持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利润,但导致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由此造成一大批新兴企业出现资金缺口,造成金融压抑实体经济,迎合中小企业融通的需要,民间借贷金融趁势发展,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融资方式,虽具有灵活,快捷,简便的优势,但又不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利率改革,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融入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之中,本文通过介绍利率市场化,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研究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进而系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影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国民经济;利率

ABSTRACT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effect is based on market integrity as the premi se, therefore in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 y attention to promote the related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been in t 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steadily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te rest 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which in china’s banki ng market and bring for the active competition also test in the commercial ban k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business structure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t he overall strength.The current practice in China is "lower loan, deposit cap" contro l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the interest rate control is a system arrangement to fit in with t 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 l period, but with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has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its disadvantag es gradually exposed,interest rate control to maintain the business bank monopoly pro fits, but due to the lack of power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to small and medium-si zedenterpris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corporate financing gap,causi ng financial repression to cater to the entity economy,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 nancing needs,taking advantage of civil finance development, folklending as a widesp read financing way, is flexible, fast, convenient advantage,In the market economic sys tem of our country is developed, but the interest rate reform was not perfect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 ial reform further deepening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his paper thro 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viewing interest rate m arketization process,research the general ideal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whi ch system analysis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 ms and effect,i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tudy. Keywords: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reform; commercial bank; national economy; interest rate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分析(论文)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分析 目录 摘要 一、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 二、行政问责制困境所在 (一)行政文化的困境 (二)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问责对象不明确(三)行政问责制的相关法制不完善,难以依法问责(四)行政问责的配套制度难以到位 三、当前行政问责制的完善路径 (一)深化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文化建设 (二)倡导多元问责机制 (三)行政问责法治化,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四)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四、结论124467910 10 11 12 14 15

摘要 责任与权力的平衡,是法治社会对所有权力主体的基本要求,那么国家机关及其贫血人员也不例外。公务人员受人民委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如果有违法或由于不当行政对公民造成精神、经济或其他损害时,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构建有效的问责制度,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学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实践课题。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明确权力和责任的行政制度,行政问责制是消除权责不明弊病的一剂良方。它对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权责一致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行和完善行政问责制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就中国政府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言,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正从公共危机中非常举措逐步走向理性建制,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它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针对当前行政问责制的现状,结合制度等方面缺失,探讨行政问责困境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出其完善路径,即通过构建新的行政文化、建立多元问责机制,完善行政问责法制、推行政务公开等途径使其完善,希望以此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健全提出一点决策思考,更希望对整个和谐社会构建有所裨益。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怎一个“困”字了得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是举世公认的意识流大师,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是他文学成就的最大特征。《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较为著名的一篇。这篇小说充满了各种令人费解的意象和隐喻。本文通过分析文本中出现的一些意象和隐喻,从物质生存的困境、精神状态的困境、主人公梦想的破灭和精神的顿悟四个方面揭示文本隐含的主题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阿拉比》;隐喻;幻灭;困境 一、引言 《阿拉比》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都柏林人》是乔伊斯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共有十五个短篇小说故事,都以作者的故乡都伯林为背景,按照童年、少年和成年的顺序展开,每一篇小说都是以一种顿悟为核心,揭示出都柏林人的生活状态,整部小说集从结构到内容上都蕴含着高度的寓意。《阿拉比》描述了一位男孩初恋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喜欢上了“同伴曼根的姐姐”,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能在星期六晚上专程到阿拉比集市去为心爱的女孩买礼物以表心意。但当他费尽周折最终达到梦想中的阿拉比时,大多数商店已经关门,灯火阑珊而且毫无趣味,结果他什么也没买到,他感到痛苦和愤怒,男孩的梦想在冷漠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幻灭了。整篇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但是考虑到有人称乔伊斯是“最不容易被人理解,最容易被人误解

的作家”,那么乔伊斯写这样一部小说仅仅是要告诉我们一位男孩朦胧的初恋故事吗? 二、文本中生存环境的困境 《阿拉比》是以20世纪20年代的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故事背景的,故事发生在居住在都柏林北里奇大街的一个小男孩身上,乔伊斯是这样描述的:“北里奇大街是一条死胡同。因此,在每天基督教兄弟学校放学以前,总是静悄悄的。死胡同的尽头有一所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楼房”。在英语中,“死胡同”(blind)这个单词同时又有“盲”、“瞎”、“盲目的”和“徒劳的”这些含义,所以作为整篇小说的头三句话,无形之中给整部小说渲染了一种荒漠凄凉之感。紧随其后,作者写道:“街上别的房子,仿佛自知住着体面的人家,都沉这棕色的脸,相互对持着。”在英语中,“棕色的”这个单词同时兼有“黑暗”、“阴郁”和“沉闷”的含义,寂静的街道和相互对持的楼房也预示着居住在这里的人同样是冷漠的,死气沉沉。男孩和他的同伴们经常沿着“泥泞的街道”到那“粗俗的人们”居住的地方,“路旁的垃圾堆里”散发出一股股的恶臭。语言大师乔伊斯不动声色地交代了故事中男孩所处的生活环境,寂静、阴沉、冷漠和压抑。随着小说的展开,作者所描述的背景就像一副画面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肃静的房子、寂寥的街道、阴森森的房屋、黑暗泥泞的胡同、黑乎乎湿漉漉的园子,刺鼻的气味,臭哄哄的马厩。这幅画面从一开始就给小说定小了基调,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这样的

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析(1)

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讲解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历程及改革措施。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对改革开放以及民生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因此导致公共服务长期处于资金短缺供给不足的局面。针对此问题我们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发在国家在经济、政治局势稳定之后,会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可见我国也应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制度,但是在施行中,由于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和公益性导致有能力且有意向从事此行业的私企较少,市场化难以顺利进行。我国提出了合资经营、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纯民营模式、公共民营合作制、凭单制度等合作模式来鼓励私营企业投入到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中。为实现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公共服务;市场化;垄断;竞争;政府主导

Marketization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form measure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in china. At present, China is stil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investment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well as people's livelihood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arge, so the public service has long been in the situation of shortage of funds and insufficient supply.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we have found that after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is stable, the public service market will be gradually realized. It shows that China should also implement market-oriented public service system, but in practice, because of monopoly and public welfare public service to have the ability and intention to engage in this industry private market is less, it is difficult to smooth. China has put forward a cooperative mode of joint venture, contract contract, franchising, pure private mode, public private cooperative system and voucher system to encourage private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It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 Public service; marketization; monopoly; competition; government led

浅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浅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市场利率化,是指原先实行利率管制较严的国家,为发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引导和调节资金配置的作用,逐步或完全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专项有市场决定利率水平的改革过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五千年前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出现了人类史上的第一个货币,到现在货币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的流通和支付手段。货币的流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利率的产生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随着外币贷款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将呈加速之势。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利率市场化问题必须要认清我国利率改革的现状及其与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差距,以及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只有认清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地把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应放在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方面。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 二、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

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层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层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10T15:58:14.6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作者:万桦 [导读] 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实践层面一直是难题,尤其是2013年《公司法》修订后,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修改为认缴制,取消了验资程序等规定,而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并进行未相应修订,这看上去似乎使得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加困难。 ——以认缴资本制度下的股东有限责任为视角 万桦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100071 摘要: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注册资本上将以前的有限认缴制修改为完全认缴制,这一制度修订虽然是为鼓励创业、活跃市场资金,但对公司债权人保护的司法实践层面却是雪上加霜,导致其在寻找证据上更加困难。 关键词:认缴资本制;债权人保护;追诉股东;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实践层面一直是难题,尤其是2013年《公司法》修订后,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修改为认缴制,取消了验资程序等规定,而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并进行未相应修订,这看上去似乎使得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加困难。其实,并非认缴制让债权人保护机制变得困难,而是一直以来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从立法到司法乃至执法层面都很困难,但就司法实践而言认缴制的确增加了公司债权人追诉股东的难度。 一、认缴制下司法层面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概述 (一)司法层面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 公司债权人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在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投融资情况、股东出资情况等各方面不都了解,公司和债权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且公司不会将自己的经营情况等信息完全告诉债权人,更不会主动将财务报表提供给债权人。在此情况下,债权人想要取得到期债权,很大程度上靠公司自觉履行债务人义务,若其不承担债务,公司债权人往往只能先与其进行谈判协商,协商不成诉诸法院等有权受理的机构,根据民事诉讼举证原则,不清楚公司状况的债权人在举证方面往往很困难,因此需要引入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 公司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层面除了可以提起合同之债请求权外,还可追诉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股东,若公司无力偿还债务,而公司股东在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出资、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等情况下,公司债权人可将该公司股东追加为被告以寻求有效救济。 (二)认缴制下股东有限责任概述 股东有限责任被称作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是指股东以其对公司的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则作为具有法人人格的独立主体以其自身的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从1993年制定到2013年修订过程中,将注册资本实缴制逐步从有限的认缴制到完全认缴制的修订,立法本意是由于在公司法制定之初,公司设立泛滥,需要规范化管理和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于约束公司的设立和经营限制了公司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资本闲置出现的浪费,同时为了鼓励交易,允许公司多途径筹集交易资金,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2013年《公司法》)将注册资本金实缴制修订为认缴制。 2013年《公司法》将公司资本制度从有限制的资本认缴制改为完全的资本认缴制,在允许资本完全认而不缴,取消原有资本缴纳的比例限制和期限要求的同时,也触动了对《公司法》上股东有限责任的界定和理解。[]应注意的是,即使2013年《公司法》将注册资本金修改为完全认缴制,股东的有限责任仍然应与修订之前一样,不会也不应有所动摇。 二、认缴资本制度下债权人保护机制在司法层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虽然股东有限责任的原则在《公司法》修订前后没有动摇,但随着配套制度的修改,如取消验资程序,有限公司无需每年提供审计报告,企业工商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但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并未随之修订,这无疑增加了公司债权人追诉公司股东、寻找证据等方面的负担。 (一)股东出资的实缴性难以判断 出资的实缴性,就是要求公司股东按照公司设立时认缴的资本在规定期限内如实缴纳,不存在虚假出资情形。充分的资金是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获取市场信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体现交易双方资产实力和履约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保证股东如实缴纳出资对公司、债权人都极其重要。 随着2013年《公司法》中资本认缴制的确立,验资制度失去其存在意义,因此在《公司法》修订过程中被一并删除。自此设立公司无须再提交验资报告,股东只需依照公司章程的约定自行缴纳其认缴的出资即可,股东出资所受的制约大大减少。 资本认缴制下,公司未来的资本何时到位完全由股东自己决定,他人无法获取相关的证据证明股东是否已经如实缴纳出资。认缴制确立之前,我国有严格的第三方验资程序的监督,股东逃避出资、虚假出资的现象且不少见,现在实现了注册资本“零门槛、零监督”,股东出资不实的情况会更加严峻。而出资证明与验资报告不再被工商部门强制要求提供的情况下,债权人想要获得公司股东注册资本的实缴信息,只有让股东自行提供工商信息,转账记录或者要求法院去取证核实两种方法,而债权人自行去查询出资情况的途径是缺失的。 (二)追诉股东提前出资依据不足 我国1993年《公司法》第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在2013年《公司法》确认注册资本认缴制以后修订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虽然加上“认缴的”这三个字保证了股东的有限责任承担范围不被缩小,但是由于不在限制认缴后实缴的时间期限,使得债权人合法权益实现的及时性难以得到保障。债权人可以要求承担债务的公司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但是现在的公司注册中,认缴到实缴资本的期限往往很长,普遍远远长于2005年《公司法》规定的2年实缴,投资公司5年实缴的期限。应当对债务承担责任的股东完全可以注册资本未到实缴期限,无须缴纳全部出资作为抗辩理由,而债权人对于这一条理由缺乏法律上的反驳依据。目前为止只有《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提出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尚未完全履行的,管理人应

你别无选择──《一个人的村庄》中的生存困境探析

第31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1月 Vol. 31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9 ────────── 收稿日期:2009-07-16 作者简介:徐永泉(1958-),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22- 你别无选择 ──《一个人的村庄》中的生存困境探析 徐永泉,隆 伟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刘亮程以他“自然之子”的特有身份带我们走进了他的乡土世界,去感受和领悟与之相关的人生哲理。然而,在这沁着朴实无华的“牛粪”味的文章中,我们读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生存的困境,它源自人类无限的欲望,同时也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困境是刘亮程的,也是我们的。对于无根的城市,刘亮程的乡土文学中淳朴的风土民情是一种抗衡,一种文化庇荫。他要用乡土文学来弥补现代社会的精神匮乏。 关键词: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生存困境;现代性;别无选择 中图分类号: 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6-0022-03 You Have No Choice ── A Study on Human Plight in A Village of One Person XU Yong-quan, LONG Wei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Liu Liang-cheng, the son of nature, guides us to feel and appreciate the life philosophy by leading us into his local world. What we have sensed in his writing is the human plight one after another. It originates from human’s limitless desire and it also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our modern society. The plight is not his, but also ours. The ethnic customs in his local literary is a kind of counter-balance and cultural asylum. What he wants to do is to use his local literary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pirit in the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Liu Liang-cheng; A Village of One Person ; human plight; modernism; have on choice 有评论者说刘亮程的作品《一个人的村庄》[1] 是一种“乡 土哲学”,他本人也是“自然之子”。的确,刘亮程在他生活的村庄参悟出了如此多的生活思考,并且将自己生活多年的村子作为载体向我们展示他理解的人生哲理。 一、生存困境与人类欲望 在“人畜共处的村庄”这一辑中,刘亮程认为人与畜的命运紧紧相连:“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1,p53]换句话说畜即人,人即畜。 “马既然要逃,肯定有什么东西在追它。那是我们看不到的,马命中的死敌。马逃不过它。”[1,p23]其实,我们人命 中也有那个看不见的死敌,我们也同样无法摆脱。它就是人类生存的重重困境。这困境正是因我们无休止的欲望而导致。正如叔本华所说:“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一个欲望满足了会导致更多欲望的产生,因此人生充满了挣扎与痛苦。”[2]若欲望少困境则少,但是喜悦与痛苦是并存的,谁又甘心只满足一个欲望而过一种平淡的生活呢?所以,叔本华又说,人类的痛苦永远无终点。“马老得走不动时,或许才会明白世上的许多事情,才会明白世上许多路该怎么走。”[1,p24]人和马一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错了。但你买不到后悔药,于是你想把这些经验教训传给你的下一辈,可晚辈自古都是愿意“吃亏在眼前”的,所以当你终于走出了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公共性危机表现、原因及防范

摘要: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给公共服务带来的活力,但也伴随着公共性危机,影响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效果。本文对公共性危机的表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共性危机 1.1公共性危机的表现 1.1.1市场的公共性缺失。公共服务本身追求的价值目标应该是公平性、公正性、公益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公共服务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或多或少都背离了公共服务的初衷,市场的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利益永远是第一条准则。然而,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会由于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从而出现市场失效的情况。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公共服务得不到很好的提供。 1.1.2公共服务对象缺乏平等。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由于各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等级的差异等因素,形成了地区间不平衡、城乡间不平衡。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地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质量以及公共性是优于较为落后地区;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收入、生活水平差异。如果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是对于一部分公民的极大不公。 1.1.3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失。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是将所有公共服务领域范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原本就存在着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由于政府没有界定清楚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边界或局限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盲目跟风的推崇公共服务市场化,这里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政府将本身不能市场化的领域强行注入市场机制或者丢给市场,放任不管,盲目夸大市场作用,弱化政府功能,市场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该领域内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第二种情况是政府没有将一些“政府失灵”或者可以由市场提供转而可以获得更好效果的公共服务产品没有给予市场; 1.1.4政府公共服务行为缺失。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看似政府已将公共服务的提供放权给市场,然而由于政府的“自利性”亦或者一部分公务人员的“自利性”带来的权利寻租以及市场化本身的腐蚀性都使得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当行为,这一些因素就会将原本应公正公开的过程参杂入许多的人为干涉与不可控因素。严重违背了市场化的初衷,危害了公众的利益。 1.1.5 公共服务过程缺乏公开。在公共服务中,不管是政府主体或是市场主体,都应该在运作过程中本着公开的原则,将行为依据、政策制定过程、运作实施机制以及最后的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保证整个程序的透明阳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暗箱操作、掩盖真实情况等现象层出不穷,经常见诸报端,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1.2公共性危机的原因 1.2.1政府本身的自利性 政府自利性存在的基础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这个假设认为作为决策的主体都充满理性的,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主体,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局的走向。如果政府始终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做出决策,公共性就在理性经济人有害的自利性中流失。 1.2.2 各个主体对象的伦理失范 一、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伦理失范 政府巨大的规模决定了其拥有数量庞大的公务人员,虽然经过选拔选举等许多过程来保证进入政府的公务人员是高素质、高道德、高能力的,希望他们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人民服务。但这是相当困难的,公务人员们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道德伦理失范的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 (2)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 贾俊梅 (贵州大学,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电力市场改革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然而任何改革都有利有弊,电力市场也不例外。尤其是它在社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覆盖到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电力市场的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面对电力市场的改革,我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如何去解决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这又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电力市场改革;政策;措施 To solv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a's current reform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and Countermeasures Jia Junmei (Guizhou University,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City, 550025)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electric power resources, reform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has become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 with.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ever,any reform, electric power market is no exception. Especially the importantrole it played in society, covering every aspect of lif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face of power market reform, I how to accomplish, how to solve a series ofproblems in the reform, this is we need to discuss. Keywords: power market reform; policy; measure 引言:从19世纪的蒸汽机技术到现在的计算机、IT、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每一次技术革命无不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和繁荣。电力系统是现在社会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长期以来实行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规模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实施了近百年。然而,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市场规模和覆盖地域增长性的制约、能源多样性和供电能力的提高,凸显出现代社会中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释放电价空间,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能源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电力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这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中,也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素怀隐逸之志,下定决心归隐田园,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陶渊明出生在东晋一个世家大族,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陶渊明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少年陶渊明曾胸怀大志,在诗作中说过: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国儒家学说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教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道德要求在个人品德修养上注重自省内化,在行动上提倡积极行动,经世致用。就向一种有限的冲动,一种内心的勇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浸淫的陶渊明,怎么最终却选择了隐居避世呢?不得不说,选择归隐田园,陶渊明内心是经历过矛盾,挣扎的。陶渊明没有践行儒家传统济天下,惠苍生,开万世之太平的理想,选择了做一名隐居者,是一种不得已的痛苦的抉择。理由有二,⑴从陶渊明的个人经历看,陶渊明作为东晋大司马的后代,年轻时是曾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也希望日后能以自己的功业光耀门楣。加之幼时家贫,更能激发他积极进取之心。丈夫志四海是对年轻时一颗建功立业心的回忆。有志不获骋是对最后归隐田园结局的一种淡淡的惋惜之情。他几番归隐,又几次复出做官。先后做过刘裕幕府参军,刘敬宣幕下参军。陶渊明起初对刘裕还是怀有较大期望的,只是后来由于政局变化,加上陶渊明个人的原因,他才选择了离开。在出仕和归隐两条路前,陶渊明是有犹豫,徘徊的,一种人们习惯议论的原因是说,陶渊明这个人很烂,惦记利益又想立牌坊,宣布归隐,是因为他的倔脾气表现过头了,个性不适合做官,自己太受憋屈了。突然又宣布复出,因为经济窘迫了。这种说法没有全部的道理,但在历史上有一点影子,陶渊明自然有自知之明,会一些性格分析,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自己性格只适合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个性不好,社会性人格修炼不够,做个下下品的百姓都勉为其难,怎能适应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呢?陶渊明早已下定决心归隐,他赴任彭泽令前居然说,自己再次出仕,不是为了认认真真做官,而是为了攒下以后归隐的养老本。上司也照顾他

常州小微企业生存困境及解困的路径探析_敬丽华

常州小微企业生存困境及解困的路径探析 敬丽华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修改日期:2014-8-3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济转型背景下苏南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2013SJB6300004)。作者简介:敬丽华(1971-),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摘要: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国梦的有力支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加之自身发展存在的弱点和微式,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居危解危,化危为机,创新求变,成为社会共同关切的课题。本文以江苏常州小微企业为例,在收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思考,探讨适合常州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常州;小微企业;生存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F267.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其中小微企业的贡献尤为突出。常州经济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聚集了大量小微企业,十二五期间常州经济发展仍需小微企业支撑,其健康持续发展对提升常州地方经济竞争力、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州小微企业生存现状 1、常州小微企业的基本状况 常州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聚集了大量小微企业。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常州有8万多户小微企业,按新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数量约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7%,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这些小企业不但广泛分布于传统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也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常州小微企业贡献的数值很大,可见,小微企业对于常州区域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战略作用。 2、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期的生存考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经济下行趋 势明显,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振荡、外需疲软,订单量减少,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通胀等叠加作用,小微企业因规模小、利润水平低、生产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等客观因素制约,经营尤为艰难,生存状况引人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近30%的小微企业 在2年内消失,60%在4-5年内消失,与美国的平均 8.2年有较大差距;据2012年有关调查分析,小微 企业的净利润率水平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经营利润被多重因素不断摊薄。常州市45325户微型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水平为-0.18%,总体处于亏损状态。一成以上的小微企业处于既不纳税也不注销的“休眠期”,发展前景不容乐观。2012年4月按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的初创中小企业认定为小微企业,常州钟楼区辖区现有在业小微企业6806户,累计开业4051户,注吊销的高达2755户。在常州武进区,一家小企业的五金零部件生产负责人表示,“2012年下半年企业经营形势愈发艰难,订单数量和规模都有减少,耗材和人力成本逐步上涨,利润越来越薄,库存量越来越大,也不确定国家经济形势未来会怎样,所以在2013年春节之后,企业就遣散了部分生产线的工人,工厂进入半停工状态”。 3、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经济下行趋势 已经得到确认,小微企业命运也得到更多关注,一系列税改、金融改革措施让人们感受到国家解决小微企业困难的决心。自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政、金融政策后,又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有: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简称:“银十条”);接下来在银十条基础上又下发了《补充通知》, DOI:10.13395/https://www.doczj.com/doc/c410176866.html,ki.issn.1009-0061.2014.10.020

公共服务市场化

公共服务市场化 案例: 一天,纽约市出现了一场灾难性降雪,负责扫雪的市公共卫生部门只有一半时间在工作,其余时间则消耗在工间休息、取暖、喝咖啡、添加燃料、午餐和洗涤上。这件事引起了纽约市立大学管理系主任E.S.萨瓦斯的兴趣。经过研究,他发现私营承包商收集每吨垃圾的花费约为17美元,而市公共卫生部门却要花费49美元。1987年,萨瓦斯对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的公私垃圾收集业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受合同约束的私营企业同公共企业一样负责,工作效率却要高得多。 一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的利弊剖析 有选择地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职能在公共领域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政府面临着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与公共财力相对不足的困境。改革是顺应政府职能转变,顺应民众诉求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利因素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和民营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和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则又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动作缺乏效率,而市场动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问题。 2.提升城市品位与服务普通民众相结合。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传统的以政府“统包”的公共服务,虽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却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而使广大民众的公共消费维持在较低的基点上。政府主动降低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构筑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机制,使公共服务领域在横向上不断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以社会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务领域,既是对政府职能的承接和转移,也是公共管理领域对“小政府、大社会”的呼唤。私立医院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规格的医疗服务,私立高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汇聚了城市人气,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医院运行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硕、博士生;私立高中的举办也从外省引进了大批本科生,这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进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民众,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3.节约行政资源与激发民间活力相结合。随着社会事业的地位凸现,柯桥城市空间的不断拉大,必然使公共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项目分工的细化。在这种背景下,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既要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不断充实到公共服务领域,从而使政府资金的支配与使用压力加重。因此,剥离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便于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与此同时,一些公共服务项目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对化解不良资产,卸下财政包袱也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民营企业介入公共服务领域,确实是承担了政府想办而又无力兴办的某些项目,为推动县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经济发达又藏富于民的绍兴县,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一大批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拼搏和成功的企业运作,已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而为企业实现多元化拓展及参与公共项目经营创造了重要条件。 4.转变政府职能与扩大民主参与相结合。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能达到政府职能卸载和机构精简的目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厘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关系:政府的职能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