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做好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耐心、细致、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后进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提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何谓后进生?是指在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自制能力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在知识的积累,学习和应用上明显滞后。同时这一部分学生大多都有一些不良习惯,如:上课不听讲,下课打闹,喜欢上网玩游戏等,这是让家长不安心,老师不省心,社会不放心的一群特殊群体。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步入歧途。因此,了解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后进生摆脱自卑感,培养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从低着头做人,到挺起胸膛走路,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1.转变思想
1.1 要转变教师的思想。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后进生即是差生,他们什么也不行。对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后进生不能和差生划等号。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对于每一名学生,我们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教师思想的转变是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1.2 转变后进生的思想。传统的教育否定了后进生的其他优势,使后进生长期处于压抑、受挫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受挫状态时,会对挫折产生种种适应方法,其中有不少消极的方法。后进生就常常有这样的心理,当这种心理日趋严重时,他们便会自暴自弃,产生“丑小鸭心理”。这种心理达到极点时,便会影响他的正常学习活动,妨碍其智力的发展与发挥,长此以往,他们就果真是一无是处了,最终只能通过冷漠待人、打闹取宠等消极方式来表现自己。教师这时一定要帮助后进生转变认识、卸下他们心头沉重的思想包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大胆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开启自己独特的思维,展示自身的价值。
2.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
后进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转化和进步的过程一般较长。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靠的就是耐心。我们要允许他们思想有反复,决不能一见反复就泄气,就撒手不管,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偶然中看到必然。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心细致,不断鼓励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3.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或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后进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
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上多利用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还可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来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让学生尤其是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4.倾注“真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工作的支撑点,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然情感,是启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师对学生奉献爱的核心。任何学生都需要教师施以爱,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指导和鼓励。只有尊重和特别的厚爱,才能使后进生摆脱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才能启动他们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爱要发自内心,才能让差生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还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对后进生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使教师的爱心温暖学生的身心。
5.善于发现,肯定和鼓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
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
6.加强沟通,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对孩子要么宠爱有加,放任自流,要么要求过高,严加管教。由于方法不对头,结果造成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偏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育这些特殊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家长协调好教育的对策,共同关注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对个别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家长,可通过交换意见,帮助他们认识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道理,建议家长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吸取别人成功的教育经验,采取耐心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
总之,做好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耐心、细致、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后进
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提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