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2014
9
气管插管 经口 经鼻 操作 管径 固定 护理 简单易操作 大,利于呼吸 困难 口腔护理困难 较复杂 较小 容易 口腔护理容易
气管切开 复杂 大,利于呼吸 容易 口腔护理容易
进食
耐受性 沟通 并发症
完全受限
差 不容易
部分受限
好 容易
不受限
最好 容易 出血、喉神经损伤 气胸、纵膈气肿等
先把套囊注气至听不到气体漏出,然后0.25— -0.5ml∕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 气0.25---0.5ml,无漏气即可。 缺点:黏膜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优点:不易误吸,保证潮气量和PEEP.
1/14/2014
19
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 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或漏气。 套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 生,因此临床上必须严密监测套囊压力。套囊放气时易 造成误吸和影响通气,套囊压迫区的黏膜及毛细血管血 流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在充气时医护人员往往忽视充气 压力及容积的调整。 套囊放气技术现在临床不推荐常规进行。
1/14/2014
8



气管切开:适用于气管插管超过一周、上呼吸道梗阻或创 伤、呼吸道畸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困难插管、神经 肌肉疾病等;对头颈、颌面、口腔等部位手术前可行预防性 气管切开。 护理要点:
①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意外拔管。 ②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③每天更换固定带,每4---8小时进行切口换药,观察造瘘口有无分泌物、 发红和皮肤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④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做好口腔卫生护理和口咽部分泌物吸引。 ⑤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
1/14/2014 4
无人工气道患者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①对于不能自行咳痰应进行吸痰,如吸痰困难,应考虑建立人工气道。 ②对于昏迷、全麻未醒患者应头偏一侧,防止误吸。 ③对于清醒患者应协助并鼓励咳嗽、深呼吸和咳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潴 留。 ④对于支扩、肺脓肿等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合理的体 位护理,并结合胸部理疗,促进分泌物排出。理疗方法:1.体位引流 2.拍 背 3.震颤 4.咳嗽 5.气道抽吸 6.呼吸练习 ⑤对于危重患者常规进行雾化,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合理选择雾化方式、 雾化液等, ⑥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抬颈法、仰面举颌法或抬下颌法等体位以暂时维持气 道通畅。
1/14/2014 12
2.气管内吸痰
吸痰是一种具有潜在损
害的操作,应掌握吸痰 的临床指征,而不能把 吸引作为一种常规,同 时尽量鼓励患者自己把 分泌物咳出。
1/14/2014 13
吸痰的相关并发症 : 主要有低氧血症、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率
失常、颅内压增高和气道损伤等。
吸痰的指征:
出现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 难;出现血压升高,脉 搏增快;观察到气道内有分泌物;听诊有啰 音,呼吸 音增粗或杂乱,呼气音延长;机械通气时气 道峰压力 升高:SpO2、SaO2降 低等。
1/14/2014
5
㈡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含义:是指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形
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
人工气道建立对机体的影响:
⑪干冷气体直接吸入会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影响黏膜黏液分泌 和纤毛运动,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 ⑫咳嗽功能受限,影响咳痰; ⑬气道失水增多,由正常成人呼吸道失水400—500ml∕d增加至 800—1000ml∕d,分泌物易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 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肺顺应性下降,引起加重炎症和缺 氧; ⑮干冷空气直接吸入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 ⑯管理不善易出现气管黏膜出血、肺不张、气管食管瘘、气管切 开口瘘等并发症。
气道管理
1/14/2014
tangyong
1
气道的概念
气道是呼吸系统的开端,也是 气体经过的重要通道,加强气 道的管理,特别是人工气道的 管理,在疾病状态下对于帮助 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 意义。
1/14/2014 2
主要内容

㈠一般患者的气道管理 ㈡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 ㈢常见的人工气道 ㈣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
雾化加湿
利用高速氧气、空气 形成的微粒小, 或超声发生器把湿化 可达细末支气管 液成雾状,随吸入气 和肺泡 体一起入气道
氧气通过筛孔后形成 小气泡,可增加氧气 和水的接触面 积,从 而提高吸入气体湿度 简单易行,价廉
需特殊雾化装置 对吸入气体基本 无加温作用
所有患者都 可选择使用
水气接触 加湿
湿化效果差,无 所有患者都 加温作用 可选择使用
导管内无痰栓;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 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呛咳,烦躁不 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脉搏氧 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 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 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可 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 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18
最小漏气技术(MLT)
先把套囊注气至听不到气体漏出,然后以0.25— -0.5ml∕次进行套囊放气,直到有少量漏气为止。 容许不超过10%潮气量的气体从套囊与气管壁间的 空隙漏出。 缺点:可出现误吸,不能维持PEEP,患者实际 吸入 潮气量减少。 优点:对气管黏膜压力最小。
最小闭合容积法(MOV)
10
口腔黏膜、牙齿 鼻腔损伤和鼻 损伤、咬闭导管 窦炎
1/14/2014
㈣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
1.湿化及监测:临床上常用的湿化补充治疗方法比较
方法 原理 优点 可控制吸入气体 温度和湿度 简单易行,价廉 缺点 需专用湿化罐 易引起呛咳、 细菌深部移位 对象 机械通气患者 气管插管 及切开患者 加热蒸汽加 无菌水加热产生蒸汽 温、加湿 与吸入气体混合 气道内直接 直接向气道内持续或 滴注加湿 间断滴入湿化液
1/14/2014
3
㈠一般患者的气道管理
维持气道通畅是气道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此 外应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室温应控制 在20—24℃,湿度控制在60%--70%;维持患者机 体水平衡,采用祛痰,抗感染等措施,促进气道分 泌物排出;合理的体位对于危重患者非常重要,若 病情许可可采用半卧位,以利于呼吸,防止反流, 使腹腔炎症局限化;定时更换卧位,并结合有效的 胸部理疗方法,协助清除气道分泌物,使肺扩张或 防止肺不张,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改善通气∕血流 灌注比,促进氧合。
1/14/2014
16

⑧与浅吸引相比,深吸引所致的SpO2下降、SBp 升高、P增快、黏膜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浅吸引, 因此临床上应尽可能采取浅吸引方式。 ⑨使用封闭式吸痰有效降低吸痰过程中患者肺容量 的损失,维持患者吸痰过程中较好的氧合和相对稳 定的血流动力学,简化吸痰过程,节省时间和人力。 ⑩气道护理需要严格无菌操作。

②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SpO2、HR、BP、口唇
颜色和痰液量、颜色及性状,评估患者有无出现缺氧和气 道损伤等。

③吸痰结束后再次进行充分氧合,可纠正吸痰引起的低氧
血症。
④使用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1∕2的吸痰管进行吸痰,可避免
肺不张发生。
15
1/14/2014


⑤限制吸痰持续时间在10—15秒内,避免低氧血 症气道损伤和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颅脑损伤患者 吸痰时间间隔10分钟以上可避免气道抽吸引起平 均颅内压力、 平均动脉压力和脑灌注压力累积性 升高。 ⑥使用不超过120mmHg的负压进行气道抽吸可降 低低氧血症、肺不张和气道损伤的发生率。 ⑦无确切证据显示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可促进人 工 气道的抽吸量,相反可引起低氧血症、细菌下 呼 吸道移植出现肺部感染。

1/14/2014
20
4.沟通交流

选择适合患者的交流方式。

常用交流方式:对话、书写、唇语、 手语、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或综合 运用。
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4/2014


1/14/2014
17
3.套囊管理
套囊的类型:现有高容积低张力型、 低容积高张力型和自充式泡沫套囊, 最常见的是高容积低张力型。 套囊充气技术:固定注气法、手指感 觉法、最小漏气技术法和最小闭合容 积法。目前推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 择采用最小漏气技术法或最小闭合容 积法

1/14/2014
有效吸痰的指征:
①呼吸音改善;
②气道峰值压力降低; ③潮气量增加; ④SpO2或SaO2 改善 。
1/14/2014
14
气道抽吸的方法和监测措施

①抽吸前评估吸痰指征和患者的病情(如有无自主呼吸、
咳嗽能力等),充分准备用物,提高吸氧浓度或流速进行 充分氧合,防止盲目吸痰和准备不充分对患者造成损害。
热湿交换器 呼出气中的水分及热 量可部分进入循环吸 入,减少呼吸道失水 并对吸入气适当加温
1/14/2014
减少气道失水和 散热,降低痰栓 发生率
不额外提供热和 气管插管和 水分,影响湿化 切开的机械 温化效果,使用 通气和非机 不当可增加气道 械通气患者 阻力
11
湿化效果判定
湿化满意: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出或咳出;
1/14/2014
6
㈢常见的人工气道
鼻咽管置管 口咽管置管 喉罩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1/14/2014 7


气管插管:可维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 力,减少无效腔量,利于給氧、机械通气及气管内给药等。 护理要点:
①准确记录插管的方法、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管过程中及 插管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②妥善固定导管,避免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或意外拔管; ③适时吸痰,保持通畅; ④经常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伤; ⑤导管太长时气道阻力增大,不能充分清除气道深部分泌物,可适当剪 短口外或鼻外的留置导管长度; ⑥进行口腔和面部清洁护理,每天更换固定带,监测导管深度及是否移 位,护理时可移动导管至对侧口角; ⑦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