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女性绿色消费的意义与障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52.11 KB
- 文档页数:2
Marketing
营销策略
100
2012年8月
倡导女性绿色消费的意义与障碍因素分析
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欣葵 武永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许联锋
摘 要: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女性作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环境风险的主要承受者,具有特殊的需求、作用与价值观念,她们理所应当成为绿色消费的主力军,然而,在当前绿色消费中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对两型社会建设中倡导女性绿色消费的意义进行多角度剖析,进而对女性绿色消费行为形成的障碍因素展开分析,希望能切实发挥女性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女性 绿色消费 障碍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a)-100-02环境是公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着每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安康。
女性对环境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力与洞察力,这使她们更容易感受和关注生存环境的宜人程度,并以此为基点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从而更容易采取积极的理性的绿色消费方式。
联合国环境署曾经资助公众对环境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妇女更愿意选择对健康威胁较小的较低水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对健康威胁较大的较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妇女有更多的途径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她们比男人更清楚怎样去解决环境问题;妇女常在重复使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强环境道德等方面担当领导者的
角色。
[1]
因而,
在倡导两型社会建设的今天,重新认识女性绿色消费的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倡导女性绿色消费的意义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强调:
妇女对提高当今和后代的生活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她们既是社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是家庭的照顾
者和教育者。
[2]
顾秀莲也认为妇女与环境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妇女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有其特殊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妇女在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从现实来看,倡导女性绿色消费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女性是家庭消费的主要管理者,其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结构。
据有关部门统计,不仅世界上产品的消费权掌握在女性手中,在我国,大多数家庭消费品也是通过女性购买和使用的。
因此,女性选择何种日常生活消费方式,将影响着资源消耗的程度并进而促使潜在环境问题的发生,她们对各类生活用品的选择性消费,将作为市场导向信息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设计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结构的改变。
(2)女性对生活消费方式的理性选择,能有效地改善日益恶化的城乡环境。
当今的众多女性如既能像传统女性一样,以勤俭持家的理念坚持物品的循环使用,以节省一部分生活支出;又能自觉地选择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选择价格相对较高的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生活用品,就能使生活成本上保持相对的平衡。
这种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现代的绿色消费意识就可以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其消费意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进而影响到城乡环境状况。
女性购买生活用品如果能尽量选择通过环境认证的产品,就能从终端影响源头,淘汰污染环境的技术和产品,逼迫企业去寻求高新技术,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家庭生活中,女性不仅承担着保护家庭成员的安全、健康的责任,而且也是下一代餐饮和着装喜好和习惯的培养者。
目前数量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早熟的儿童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女性理性选择绿色无公害食品,就能从消费终端将信息反馈给市场,再反馈给农民,从而能有效促使农民减少农药、化肥和激素的过度使用。
女性还有可能成为绿色服装、绿色餐饮、绿色家居、绿色出行等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很多妻子、母亲都在以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家庭营造一种绿色氛围、绿色空间,影响和带动全家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建立绿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模式。
(3)女性自身消费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望从消费主力转化为绿色消费的“主流”。
自20世纪起女性运动蓬勃发展,随着女性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的权利,女性消费群体逐渐形成并日益壮大。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其对自身形象的更加关注,这产生了对美容、时装、保健、健美、时尚等方面
的巨大需求,这些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在世界各国的环保运动中,时尚界反对皮草时装和象牙饰品已成共识,使“绿色”成为T台的美丽风景。
众多女性从自身做起,并以女性特有的“闺蜜”情感需求和影响力,传播着绿色消费理念,扩大绿色消费的群体数量,通过“消费选票”改善着日益受到污染的城乡环境。
(4)女性作为后代抚育者和教育者,影响着绿色消费行为的拓展。
女性平均寿命较男性长,且出于天然的母性,对于环境污染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女性的感受比男性更加强烈。
女性承担着人类繁衍的使命,这使她们对环境恶化给自身及子孙后代造成的苦果感到更加痛苦,更加关注影响后代生存的环境问题,更想身体力行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为此她们会主动通过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培养等渠道潜移默化的传播绿色消费文化与习惯。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塑造下一代环境价值观及态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爱护环境的母亲一定会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教育和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下一代的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自
①基金项目
:本文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青年科研水平提升项目(01691054430101)、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都市圈研究中心”项目(PXM2011_014205_113522)资助。
作者简介:武永春,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
刘欣葵,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城市管理研究;
许联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
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工程研究。
Marketing
营销策略
2012年8月
101
觉性;在一个环保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定会自觉地将环保理念、绿色理念融入到日常行为中;也会出于对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影响他人,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绿色消费氛围,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 我国女性绿色消费的障碍因素分析
天然的感性倾向和较多的家庭责任感使得女性较男性更易实施绿色消费行为,参与环境保护,这一国际主流观点在我国颇受质疑。
我国实证数据分析表明,女性的突出作用并未表现出来。
对此,国内众多学者专门就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女性的家庭责任感和女性感性倾向与其他国家的女性并没有特定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诸多因素阻滞了我国女性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 我国女性较男性受教育程度偏低
我国传统女性的节俭意识和道德约束有利于其采取“绿色消费”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家庭困难使得家庭主妇对各种生活用品反复使用而使其“物尽其用”,另一方面是一些道德约束和宗教影响过度消费行为。
在现代社会,情况是,环境意识较高的人会对环境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研究表明,绿色消费行为的实施与其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愈深,生存危机感愈强,实施绿色消费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在传统道德丧失和宗教约束缺乏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越低,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越缺乏,实施绿色消费行为的动力往往不足。
近年来,我国公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偏低于世界水平,女性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男性,而且在文盲、小学、初中等偏低文化程度的人口中比重较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绿色消费行为的实施。
2000年,女性平均上学年限为6.1年,比1990年提高了1.4年,与男性的差距由1.9年缩小到1.5年;2010年,女性上学年数的均值为8.8年,比男性少0.3年。
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具有较少的绿色消费知识,影响自身绿色消费意识的形成,进而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实现。
2.2 女性接受绿色消费信息的渠道有限
数据显示,女性获得绿色消费知识和信息主要来自电视媒体,这进一步影响到女性获得绿色消费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2006年《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女性不能从主流的电视等媒体上获得较多的绿色消费知识,原因在于:(1)女性多在黄金时间段看电视,而黄金时间段一般不会安排收视率不高的专业环保节目;(2)女性更加偏好电视剧和娱乐性电视节目。
文艺娱乐和影视剧内容多以家庭、伦理和社会情感为内容,涉及环保的内容较少;(3)我国电视等媒体较为关注特别重大的环境事件,如“2005圆明园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但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消费知识,主流媒体报道的少之又少,这使得女性一方面更加深刻
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同时又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做起;(4)女性对食品污染等熟悉领域的日常消费情况比较关注,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和未来发展比较担忧,但对高层次绿色消费则了解较少。
综上,在电视等传媒铺天盖地涌向公众的今天,即使女性有更多的收视时间,她们能够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专业绿色消费知识也很少,其整体的生态环境意识依然偏低,进而影响到绿色消费意识的形成和绿色消费行为的实施。
2.3 绿色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困难
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传统
的勤俭持家的理念逐渐丧失,西方消费文化快速侵入国民意识,生
活用品的附加功能渐渐替代使用功能,导致过度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在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女性通过学校教育或电视媒体获得较少的绿色消费专业知识,导致她们缺乏绿色消费专业知识,日常生活中又既不能继承传统的节俭生活习惯,又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使他们既难获得正确消费行为的引导,也难有精力把相对繁琐的绿色消费行为贯彻下去,例如很多女性并不知道如何精确地进行垃圾分类,知道一些也无暇精确地实施。
人们日常的绿色消费习惯行为主要受到对绿色消费重要性的认可程度和绿色消费知识积累的影响,对绿色消费重要性认可度越高,越容易养成更多的绿色消费习惯,也就是说人们日常生活环保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在意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后采取的行为,否则很难养成良好的绿色消费习惯。
电视媒体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但电视媒体往往不能充分、有效地传递绿色消费知识,致使女性看似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与男子差距缩小),在家庭中也承担着主要家务劳动,但她们常处于不知道怎样做的状态,使其绿色消费行为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
2.4 深层社会责任感形成困难
绿色消费行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浅层或初级的个人绿色消费行为,例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在外就餐时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或回收站、使用再生纸、随时关紧水龙头、使用节能产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二是深层或高级的公共绿色消费行为,例如:关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参与绿色消费宣传(如撰文、绘画、表演等)、做环保志愿者、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阻止别人的非绿色消费行为等,公共绿色消费行为是个体作为责任公民而履行的公共环保行为。
一般而言,绿色消费行为是由个人绿色消费行为向公共绿色消费行为演化,即由浅层绿色消费行为向深层绿色消费行为逐渐过渡,换言之,个人绿色消费行为是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过渡为公共绿色消费行为。
现实中我国女性绿色消费行为尚停留在简单的、浅层次的日常消费行为上,上升到高层次的公共绿色消费行为的人数较少,这说明我国女性
普遍缺乏公共环保的
“责任公民”意识。
受教育水平、环境意识较低是影响女性深层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主要障碍,制度因素、从众心理、免费搭车主义盛行使得女性绿色消费行为的拓展路径受阻。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形势日益紧迫,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需要社会各界重视影响女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扫除障碍,使更多的女性通过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她们树立起绿色消费新观念,担当起绿色消费的生力军,唯有如此,我们的明天才能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7.
[2]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 http://www.
/p-5520140646.html.
[3] 顾秀莲.妇女:环保的生力军.
cn/Web_P/N_Show/?PID=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