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岩中医诊疗方案

乳岩中医诊疗方案

乳岩中医诊疗方案
乳岩中医诊疗方案

乳岩中医诊疗案

(2012年版)

乳腺癌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多以“乳岩”描述。《诸病源候论》提到乳中积聚“结合如”,“硬若状”,以其状如岩,后称乳岩。乳腺癌病位在乳房,当七情伤及肝脾,且阴极而阳衰,导致气血失调,痰气凝结,阻于乳络,日久成核成岩;冲任失调导致气运失常,气滞血瘀,阻于乳络,日久成岩。

一、诊断依据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病理学诊断为必须条件。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或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2、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或月经失调,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舌质红,苔少有龟裂。脉细数无力。

3、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或伴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舌质

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4、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白细胞下降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5、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脉细数或弦细。

6、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或淡暗,苔白。脉细数或弦细。

二、中医治疗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滞痰凝证

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昆布、柴、青皮、郁金、连翘、白芍、云苓、半夏、浙贝、草河车、山慈菇、白芷等。

2、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理冲任,滋补肝肾。

药:逍遥散合左归饮加减。郁金,柴,当归,生地,白芍,牛膝,桔叶,菟丝子,枸杞子,生山药,茯苓,夏枯草等。

3、毒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溃坚。

药:仙活命饮加减。金银花、地丁、皂角刺、乳香、没药、浙贝、赤

芍、山慈菇、白芷、蒲公英、玄参、夏枯草、龙葵、当归等。

4、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药:八珍汤加减。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女贞子、枸杞子、山萸肉、熟地、白芍、鸡金、焦三仙、鸡血藤、阿胶等。

5、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兼以解毒。

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玉竹、生黄芪、白术、花粉、女贞子、枸杞子、焦三仙、夏枯草、花粉、浙贝母、猫爪草等。

6、瘀毒互结证

治法:益气化瘀解毒。

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生黄芪、党参、鹿角霜、熟地、川芎、龙葵、半枝莲、全蝎、土茯苓、白芍、元、水蛭等。

随证加减:

自汗明显者加浮小麦;患侧上臂肿胀加络藤、桑枝、路路通;便秘者加制大黄,火麻仁;眠差者加夜交藤、炒枣仁;呕吐加砂仁、半夏;白细胞减少及贫血加阿胶、紫河车;血小板减少加茜草、大枣,鹿角胶;免疫功能低下加仙灵脾;解毒抗癌加半枝莲、浙贝母、蜂房、山慈菇、木鳖子、夏枯草、龙葵等(根据病情可选择数味药物)。

(二)手术治疗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2、对于术前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或其它检查初步诊断为乳腺癌者,相关辅助检查无临床转移征象应行手术治疗,术中先行乳房包块局部切除,术中送快速病理,如为乳腺癌则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据病期选择具体手术式如保乳手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等)。

3、术前有病理学依据(如细针穿刺细胞学)确诊为乳腺癌者,临床无转移征象,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据病期选择具体手术式如保乳手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等)。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本院自制制剂)

1、胎盘胶囊:适用于气阴两虚、气血两虚患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2、三味降酶胶囊:适用于肝功能转氨酶异常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3、双花连翘清热颗粒:适用于外感发热着。用法用量: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患者病情,中医辨证结合辨病选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

(五)外治法(围手术期中医干预特色治疗项目)

1、五子散药熨法

五子散组:莱菔子、菟丝子、白芥子、茱萸、紫子。

用法:将五子散放入纱布包,加热至适宜温度,将纱布袋放在手术切

口处或患肢水肿部位,可活血化瘀以利水肿消退,或减轻切口疼痛。

2、中医体疗:

患者术后3-5天指导患者患肢进行握拳、屈腕、屈肘、上举、活动肩关节等功能锻炼。

3、TDP照射治疗:

应用TDP神灯照射照射水肿患肢或刀口处,每天照射1—2次,可行气止痛,疏通筋脉,减少患者的疼痛,促进刀口愈合。

(六)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疼痛、合并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一肿瘤分册》(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合理应用抗生素。

(八)护理

一、护理评估

1、乳房局部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及腋窝淋巴结等情况。

2、心理社会状况。

3 、辨证:气滞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毒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瘀毒互结。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病情较重者卧床休息。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乳房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触痛及全身有无寒热等。

(2)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等。

3 、给药护理

(1)注意止痛药物的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正确给药。

(2)遵医嘱执行化疗药物的配制、给药途径、药量和注意事项。

4 、饮食护理

(1)鼓励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宜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2)乳岩晚期,选择宜消化、喜好的饮食,少量多餐。

(3)放疗和化疗反应重而影响进食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5 、情志护理

(1)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树立信心。

(2)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情志郁结、冲任失调者,遵医嘱局部敷贴中药膏。

(2)疼痛者,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艾灸或止痛药。

(3)择期手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锻炼有效咳嗽排痰的法。

(4)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患肢血循

环等情况,并用TDP神灯照射切口,以行气止痛、疏通筋脉、活血化瘀、促进切开愈合。

(5)术后3天患侧上肢制动。无异常情况时,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并用三角巾将患肢托起。

(6)术后3~5天指导患者进行握拳、屈腕、屈肘、上举、活动肩关节等功能锻炼。

三、辨证施护

1、气滞痰凝证

(1)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佛手等。

(2)加强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得到患者信任,多巡视,多交谈.采用患者容易接受的式。

(3)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药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2、冲任失调证:宜选用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当归、金桔叶等调理冲任的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忌食肥甘油腻,大温大热之品,忌饮酒以及各种温补性饮品。

3、毒热蕴结证

(1)用膳宜忌:宜食菊花叶、野菊花、大黄等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香燥动火之物。

(2)胸痛甚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4、气血两虚证

(1)注意休息,勿劳累。

(2)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等营养丰富的补益食物,如山药红枣粥、桂圆大枣粥等。

5、气阴两虚

(1)注意休息,防感冒,勿劳累.

(2)饮食宜高维生素、高蛋白等营养丰富的补益食物,如桂圆、大枣等。

6、瘀毒互结

(1)饮食宜清热解毒,如菊花叶、野菊花、大黄等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香燥动火之物。

(2)胸痛甚时,立即通知医生遵并医嘱给予止痛剂。

四、健康指导

(1)出院后不宜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以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机会,防止肢体肿胀。

(2)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体。

(3)创面愈合后,指导患者掌握伤口护理知识,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首次洗澡必须取得医师同意,注意保护伤口。

(4)遵医嘱坚持放疗或化疗,坚持服用中药。

(5)术后5年避免妊娠。

(6)引导患者经常听音乐、看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谈、散步、体育锻炼、种植花草等,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三、难点分析与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一、基本情况 白疕(寻常型银屑病)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6、2%),静脉滴注

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与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与其她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疕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就是急性期还就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与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她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病理学诊断为必须条件。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或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2)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或月经失调,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舌质红,苔少有龟裂。脉细数无力。 (3)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或伴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4)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白细胞下降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5)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脉细数或弦细。 (6)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或淡暗,苔白。脉细数或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滞痰凝证 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昆布、柴胡、青皮、郁金、连翘、白芍、云苓、半夏、浙贝、草河车、山慈菇、白芷等。 2.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理冲任,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左归饮加减。郁金,柴胡,当归,生地,白芍,牛膝,桔叶,菟丝子,枸杞子,生山药,茯苓,夏枯草等。 3.毒热蕴结证

胸痹心痛、心衰、眩晕中医护理方案试题

胸痹心痛、心衰、眩晕中医护理方案试题 一、单选 1、眩晕患者出现肝火亢盛证时,遵医嘱穴位按摩。穴位选取不正确的是: A百会B太阳C风池D上星E三阴交 2、患者胸痹心痛,出现便秘症状属热毒血瘀证,遵医嘱予中药灌肠,请选取中药 A黄连B肉苁蓉C大黄D吴茱萸E红花 3、心衰病(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患者不宜食用 A牛鞭B海参C羊肉D冬瓜E银耳 二、多选 1、心衰病(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A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B间断低流量吸氧C保持情绪稳定 D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E做好心理护理 2、胸痹心痛病患者生活起居应做到 A环境安静B避免劳累C避免饱餐D起居有常E避免感染 3、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痰瘀互结证者饮食 A少吃肥甘厚腻、生冷荤腥B急性期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 C呕吐停止后可予软食D可配合菊花泡水代茶饮E饮食以清淡为主 三、共用题干

患者李某,男,65岁,高血压病史,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耳鸣、脱发、齿摇、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1、该患者证型为 A肾气亏虚证B痰瘀互结证C肝火亢盛证D阴虚阳亢证 E寒凝血瘀证 2、该患者可应用下列哪种中医特色技术 A中药泡洗B中药离子导入C穴位贴敷D耳穴贴压E穴位按摩3、怎样给该患者做情志调理 A多与患者沟通B眩晕较重者心烦焦虑应较少探视人群C不必与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D肝阳上亢情绪激动者应自我控制E可以听激情的音乐分散焦虑感 四、病例题 患者李某,女,50岁,于2017年6月20日收入院。现症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观其舌紫黯、有瘀斑、脉沉细,查体温36.5度,脉搏11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60mmhg,血氧95%,入院诊断中医:心衰病(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西医:心力衰竭 1、该患者主要(首优)护理问题 A少活动B保持大便通畅C饮食清淡D忌饱食E避免感冒2、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应怎样处理 A高流量吸氧,6-8升/分B50-70%酒精湿化吸氧C25-35%酒精湿化

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乳蛾》(ZYYXH/T248-2012)[1]及“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刘蓬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急乳蛾的诊断标准。 (1)以咽痛为主症,可表现为咽痛,咽痒,或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喉核红肿,表面有脓点,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2)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见发热,恶寒或微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口臭,纳呆。 (3)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3]中扁桃体炎及《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4]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适、便秘等。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甚至昏睡。婴幼儿可因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而出现腹痛及腹泻。②局部症状:以剧烈咽痛为主,常放射到耳部,伴有吞咽困难。婴幼儿常表现为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下颌下和(或)淋巴结肿大,有时到转头不便。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婴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2)检查:患者呈急性面容。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显示黄白色脓点,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还可形成一片形似假膜,下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病毒感染者可见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②咽拭子:可查出病毒或细菌。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乳蛾》(ZYYXH/T248-2012)[1]。

胸痹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优势病种及临床 路径 ( 2012年)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 一、适应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TCD编码:BNX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一10编码:工20.805),且心绞痛分级为III 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诊断依据 (一)中医诊断依据:(《中医内科学》第六版教材) 1、左侧胸部或胸骨中段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含硝酸甘油片难以缓解,可见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手足青冷至肘膝关节处甚至夕发旦死,旦发夕死,常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休克,多为真心痛表现。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侯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绣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4、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及白细胞总数、血沉、血清酶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西医诊断依据(《内科学》第六版)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②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③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功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试题:乳岩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试题:乳岩 (2016)治疗乳岩冲任失调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 B.二仙汤合开郁散 C.八珍汤合开郁散 D.人参养荣汤合开郁散 E.参苓白术散合开郁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岩冲任失调证 证候:经事紊乱,素有经前期乳房胀痛。或婚后从未生育,或有多次流产史。乳房结块坚硬。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调摄冲任,理气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A.神效瓜蒌散 B.二仙汤 C.八珍汤 D.人参养荣汤 E.参苓白术散 (2015)治疗乳岩正虚毒炽,应首选的方剂是() (2015)治疗乳岩气血两亏,应首选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1.乳岩正虚毒炽证 证候:乳房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苍白,饮食少进,心悸失眠。舌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清热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减。 2.气血两亏证 证候:多见于癌肿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白,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糜烂,时流渗液,皮肤灰白,腐肉色暗不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气血,宁心安神。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味。 气瘿 (2016)肉瘿可选用的外治法是 A.回阳玉龙膏掺黑退消 B.太乙膏掺红灵丹 C.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 D.太乙膏掺阳毒内消散 E.阳和解凝膏掺阳毒内消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肉瘿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敷。 治疗气瘿应首选()

A.海藻玉壶汤 B.四海舒郁丸 C.开郁散 D.逍遥散 E.桃红四物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郁气滞证 证候:颈部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随喜怒消长,皮色如常,质软无压痛,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伴急躁易怒,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患者,女,20岁。喉结两侧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皮色如常,无疼痛,诊为气瘿。治疗应首选() A.海藻玉壶汤 B.四海舒郁丸 C.柴胡清肝汤 D.逍遥散 E.十全流气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郁气滞证

最新乳蛾中医护理方案

乳蛾 1 2 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3 喉病。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4 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5 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6 一、常见证候要点 7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8 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9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10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舌红,苔黄,脉数。 11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2 (一)咽部疼痛 13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14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 15 —轮4等穴。 16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17 (二)刺激性咳嗽 18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19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20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21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22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23 (三)发热 24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5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26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27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28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29 尖、轮1—轮4等。 30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31 (一)药物治疗 32 1.内服中药 33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34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5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36 2.注射给药 37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38 意配伍禁忌。 39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

食管癌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食道癌 食道癌(carcinomaofe sophagus)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属中医“噎膈”病证范畴 —、诊断要点 1、病史、症状和体征: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家族史,年龄在40岁以上。有咽喉部不适、咽下不利、梗噎感、食管内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不适,或有典型的进行性吞咽困难。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声音嘶哑等。 2、辅助检查 1)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及贲门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为研究早期食道癌提供可靠资料,结合细胞学和食管内镜检查,可以提高食道癌诊断的准确性。食道癌X线钡餐检查不但要确定病灶部位、长度及梗阻程度,还需判断食管病灶有无外侵及外侵范围。 2)CT检查: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但难以发现早期食道癌。将CT与X线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食道癌的诊断和分期水平的提高。 ﹙3﹚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操作方便、安全,病人痛苦小,准确率在90%以上,是食道癌大规模普查的重要方法。但对食道癌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应禁忌作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对食道癌X片上见食管有深溃疡或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及晚期妊娠者,应慎行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对全身状况差,过于衰弱的患者应先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后再作检查;合并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急性炎症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检查。结合X线钡餐检查可作为食道癌的诊断依据,使大多数患者免受食管镜检查痛苦。但食管狭窄有梗阻时,不能使用此法,应进行食管镜检查。 ﹙4﹚食管镜检查: 纤维食管镜已经广泛用于食道癌的诊断。食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和部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的依据,同时也可在病变部位作活检或镜刷检查。食管镜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是食道癌理想的诊断方法。 二、鉴别诊断 食道癌的鉴别诊断除病史、症状和体征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X线和内镜检查,而最后诊断需经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食道癌需与食管良性及其他恶性肿瘤作鉴别。 食道癌鉴别诊断与下列疾病鉴别: 1、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方案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放莲或如菜花。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肿瘤的 7-10%,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瘤。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绝经期前后的妇女(40-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多因情志不畅,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冲任失调,经络阻塞;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痰瘀互阻所致,治宜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痰散络等。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1、病史及体检 询问肿物发生时间、疼痛、及与月经关系,有无乳头溢液,有否作过治疗,既往乳房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局部是否治检,及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询问月经及婚育史,是否妊娠,哺乳期,家庭中恶性肿瘤病史,特别有否乳腺癌,体检中注意观察双侧乳房外形,有否静脉回张,乳头位置及分泌物,皮肤有否红、肿、结节及湿疹样变。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与皮肤、

胸大肌、胸壁关系,积压乳头有否溢液,数量,性质,管口部位,注意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绘图表示乳房肿块与腋窝肿大淋巴结。 2、病理、细胞学诊断 (1)脱落细胞学检查:早期管内癌有乳头溢液者,可将液体作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疑Paget病者可作刮片或印片检查。 (2)针吸细胞学检查:可部分代替冰冻切片检查,阳性可确诊,阴性不能除外,应进一步作活组织检查,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造成肿瘤的播散。 (3)活组织检查:包括切除及切取活检。除非肿瘤很大,一般均以切除活检为好。最好能同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果恶性的则作根治性手术。标本应常规作受体测定。如无冰冻切片检查条件,病理证实后,应在不迟于2周内作手术治疗. 3、其他辅助检查 1)、乳腺X线摄影:有干板照相和钼靶X线照相两种方法。 2).B超检查。 3).近红外线乳房扫描。 4).CT:乳癌CT表现与钼靶X线片相似,并可清晰显示腋淋巴结与内乳淋巴结。 5).疑有肺、肝或骨转移者应作相应的检查。 乳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乳蛾中医护理方案

乳蛾 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喉病。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咽部疼痛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开始发送

2012年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首批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范围内开展第二批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已颁布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确定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确定试点单位和试点病种,并组织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审定各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对各试点医院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负责组织本辖区试点医院开展试点工作,对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本协作组内各病种协作组工作的总体协调、督促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具体试点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制定各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各试点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各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定期组织各试点单位进行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分别于2012年4月底、7月底之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报送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四)试点医院、试点科室 各试点医院应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试点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机制,组织对相关试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试点科室开展工作。 各试点医院试点科室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中医临床

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7

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ZY/T001.2-94)[1] 。 (1)大多数发生在45~60岁的女性,尤以未婚或婚后未曾生育者多见。 (2)初期:乳房内有一肿块,多见于外上方,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逐渐长大。 (3)中期:经年累月,始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块形如堆栗或覆碗,与周围组织粘连,皮核相亲,推之不动,皮肤呈“桔皮样”改变,乳头内缩或抬高。若皮色紫褐,上布血丝,即将溃烂。 (4)后期:溃后岩肿愈坚,疮口边缘不齐。有的中间凹陷很深,形如岩穴;有的高突,状如翻花,常流臭秽血水。患侧上肢肿胀。 (5)可在患侧腋下、缺盆上下凹处触到质地坚硬的肿块,或转移至内脏或骨骼。可出现发热,神疲,心烦不寐,形体消瘦等症。 (6)钼靶X线乳房摄片、液晶热图像检查、乳头血性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作组织病理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乳腺癌诊疗规范》[2] (2011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 (1)症状: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不易引起病人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肿块或乳头单孔血性溢液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偶伴有乳房疼痛。 (2)体征:部分早期乳腺癌临床触诊阴性;乳房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差,可与皮肤或胸壁粘连固定;单孔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皮肤可见酒窝征,橘皮征,皮肤卫星结节;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约1/3的患者初诊时可触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触及转移的淋巴结。 (3)辅助检查 ①乳腺钼靶摄影:乳房内局限性肿块、成簇微小钙化、局限致密浸润、乳腺

急诊科急乳蛾 急性扁桃体炎 中医护理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咽部疼痛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二)特色技术 1. 耳穴压豆(详见附录1) 2. 拔火罐(详见附录1)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1)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环境整洁凉爽,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2.慎起居,避风寒,适寒暑,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要高声说话。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 4.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5.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二)饮食调理 1.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为宜,保证身体需要,勿食粗糙、辛辣刺激炙热之物及烟酒、肥甘厚味之品。忌食大热大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2.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3.风热外犯,当清热利咽,宜食冬瓜、萝卜、梨等食物。 4.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宜食绿豆、苦瓜、菠菜等食物。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法,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关心安慰患者。告知本病发展与防治措施,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心情舒畅。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5.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难点

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心衰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 2016 年04 月至06 月,我科收治心衰病27例,所有患者都纳入“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对象,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1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0.5 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13 例,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1例,阳虚水泛证2例,心脾两虚证2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6 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3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活动护理、情志护理、强心药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生活照顾、饮食护理、、正确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辨证饮食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艾炙、穴位贴敷、针刺、中药灌肠。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其次是灸法、针刺。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心衰病患者喘促、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尿少肢肿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本次总结中,针刺、中药灌肠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23人(85%);②一般:3人(11%);不满意:1(3%)人。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19 人(70%);②实用性较强:6 人(22%);③实用性一般:2 人(7%);不适用:0 人。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2009 中医诊断:骨断 西医诊断:锁骨骨折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 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 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 1.三角巾悬吊固定

肿瘤科-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肿瘤科-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病理学诊断为必须条件。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或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2)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或月经失调,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舌质红,苔少有龟裂。脉细数无力。 (3)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或伴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4)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白细胞下降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5)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脉细数或弦细。 (6)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或淡暗,苔白。脉细数或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滞痰凝证 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昆布、柴胡、青皮、郁金、连翘、白芍、云苓、半夏、浙贝、草河车、山慈菇、白芷等。 2.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理冲任,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左归饮加减。郁金,柴胡,当归,生地,白芍,牛膝,桔叶,菟丝子,枸杞子,生山药,茯苓,夏枯草等。

肾风病中医护理方案

肾风病(IgA)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阴两虚证主证:泡沫尿(尿检蛋白)或尿血(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次证:腰酸、乏力、口干、目涩、手足心热,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 舌脉象:脉细或兼微数,苔薄、舌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 (二)脉络瘀阻证主症:1、血尿(包括镜下红细胞尿),腰部刺痛,或久病(反复迁延不愈病程1年以上);2、肾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襻闭塞、塌陷、僵硬、毛细血管有微血栓样物资形成,毛细血管扩张与淤血、肾小血管血栓形成,肾小球缺血样改变,肾小球球囊黏连、疤痕,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次症:1、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赤红缕,蟹爪纹路。2、甲皱微循环郁滞,血粘度增高、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增高。 舌脉象:脉涩,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 (三)血热妄行证 主症:尿血(肉眼或镜下红细胞尿和(或)泡沫尿(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0g。 次症:1、或伴发热,口渴,便秘;2、辅助检查、实验室及肾病理:血压、血肌酐、尿蛋白等从原先水平出现变动、升高;肾病理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或内皮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或阶段性毛细血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性新月体形成及或足突广泛融合。 舌脉象:舌红,苔黄,脉数。 合并证候:(1)风热扰络证:发热,咽痛,咳嗽,尿血,腰酸,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湿浊犯脾证:腹痛,腹泻,或伴恶心,纳呆,苔白腻,脉滑。(3)下焦湿热证:血尿,尿频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血尿:肾风病血尿可分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 1、辨尿色、性状。肾风病血尿具有无凝血块、无血丝,一般无疼痛、

乳腺癌中医治疗基本处方

乳腺癌是一种让女性比较恐惧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女性患上乳腺癌的人数也在剧增,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如果女性患上乳腺癌一定要及时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中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用于各个阶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乳腺癌中医治疗的基本处方。 乳腺癌与中医学的“乳岩”、“乳石痈”相象。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胃相联,其发病机因为忧思恚怒,致肝郁气滞,肝脾两伤。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解郁活血、软坚散结。 1、香附、浙贝母、当归、赤芍、陈皮、王不留行、山甲珠各9克,全瓜萎、虎杖、银花、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8克。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本方用香附、折贝母、全瓜萎、陈皮宽胸理气,开郁散结,化痰通络;当归、赤芍、山甲珠、王不留行活血化淤,消肿散结;银花、连翘、虎杖、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并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本方适用于乳腺癌。 2、白鹅草15克、香芳根12克、地丁草30克、砂糖60克,谷酒60克。前三味煎水冲砂糖、谷酒,分两次服,药渣加砂糖、谷酒捶敷。如未消尽,可用当归30克,半边莲干者15克、鲜者30克,水煎服,渣和酒捶敷。 3、人参3克、白术3克、茯神3克、枣仁(炒)3克、远志2。3克去心泡,当归3克、丹皮2。5克、山栀2。5克、炙甘草2。3克、黄芪4。5克、桂圆5枚,水煎服。加味逍遥散与加味归脾汤轮服,用于乳腺癌。 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通过治疗,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而且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调理和康复有着独特的优势。 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化疗的为数甚多,在治疗过程中对骨髓、胃肠、肝脏、肾脏都会产生一定的损害。中医认为放化疗的手段是热毒伤阴损耗脏器导致五脏虚损,治疗时需要扶正固本、强身解毒达到自我防护的目的。 中药与手术联合运用时,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可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如术后皮瓣坏死、淋巴水肿等,同时可减少乳腺癌复发率。临床上常选用党参、赤芍、红花等中药进行加减运用,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采用中医药益气养血、补肝肾等方法,可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等,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减轻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增进患者的食欲,同时用一些健脾、舒肝的中药降低对肝脏的损害,减少化疗引起的脱发等副反应。通过术后中医药的调理,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采用中医治疗,选择一位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的老中医也是比较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选择老中医可以从专家的从业年限,是否正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患者口碑等去考虑,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而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推荐袁希福教授,袁希福教授行医30多年,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各种肿瘤病人数以万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挽回了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其独创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通过上述介绍对大家有帮助,中医是治疗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方法,应该贯穿于治疗是始终。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乳腺癌能有效患上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机体能力,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外科——瘿病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气瘿病中医临床路径 一、气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及入组标准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气瘿病(气瘿病;TCD编码:BNG12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 第一诊断:甲状腺肿瘤(ICD-10:C73/D09.302/D34/D44.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2008第一版)。 2.定义 气瘿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瘿病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在中医著作里,又有称为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称。 3.证候诊断 (1)气郁痰阻 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2)痰结血瘀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

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3)肝火炽盛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肝阴虚 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气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及经皮实体肿瘤消融术(ICD9CM-3:06.2-06.5;ICD:50.2905); 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及经皮实体肿瘤消融术 ICD-9-CM-3:06.2-06.4 ICD:50.2905) 。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 (五)疗效评价标准 结节性甲状腺肿:1.治愈:甲状腺大部切除(包括所有结节)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愈。2.好转:腺体切除,症状部分改善或留有并发症。 3.未愈:症状未改善。 甲状腺腺瘤:1.治愈:完整切除,切口愈合;2.好转:未完整

李仝教授中医治疗三阴乳腺癌案例分享

三阴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按分子分型,乳腺癌分为:luminal型、HER-2(+)型和Basal-like型。三阴乳腺癌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况关系不大,复发迅速,1-3年是复发高峰,5年内是死亡高峰,脑转移发生率高,迅速出现远处转移而导致死亡。 患者李某,女,43岁。2015年1月体检发现乳腺肿物,后就诊于而北京某三甲医院,确诊为三阴乳腺癌,免组化结果ER(-),PR(-) HER(-),Ki67(70%+),行手术治疗。术后6次化疗、25次放疗。4月后复查PET-CT 出现肺转移,同侧锁骨窝下淋巴处转移。 西医建议化疗,患者觉化疗十分痛苦遂拒绝,寻求纯中医治疗。于2018年就诊于北京泰和国医李仝教授诊室,刻下症见:咳嗽、晨起及晚上痰多,手指关节麻木僵硬,四肢发凉,纳差,乏力,腹泻,眠差,不易入睡,二便调,平素急躁易怒。舌瘦红,苔薄黄腻,脉弦。 处方: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加减: 柴胡12g ,黄芩15g ,半枝莲15g 夏枯草15g 茯苓15g 枳实10g ,南沙参15g ,生杜仲15g,川牛膝10g 百合15g 生地15g ,姜半夏12g ,生牡蛎30 g 三七15g 当归12g 白芥子12g 14剂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 二诊:复查PET-CT示肺部病灶无增大,体力恢复,腹泻止,眠可,手指关节麻木明显减轻。后患者坚持就诊于李仝教授门诊,至今已3年余,复查肺部病灶消失,锁骨窝下淋巴转移灶消失。 李仝教授在治疗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是擅长治疗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病,对于三阴乳腺癌有独特认识。 李仝教授认为:三阴乳腺癌最初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或手术、化疗、放疗,或几种方法联合,对于患者来说这一段时期密集的治疗是比较艰难的岁月,中药这一时期主要以减轻手术、放化疗的反应,如手术后皮瓣坏死,应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瘀解毒之品;术后上肢瘀肿,应加用活血通络、化瘀消肿之品如地龙、路路通桑枝、当归;化疗后恶心呕吐,加用益气和胃、芳香醒脾的姜半夏、橘皮;放疗后舌红光剥,咳嗽频频,加用益气养阴、清肺救燥之品如南沙参、麦冬;化疗骨髓抑制,血白细胞减少加用益肾养血的枸杞、黄芪、阿胶等等。化疗如紫杉类药物引起的四肢麻木及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化疗脑化疗后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麻木常辨证基础上酌加土鳖虫、当归、全虫活血通络,记忆力下降常以菖蒲豁痰醒脑开窍;川芎活血养血,引诸药通行血脉;红景天益气活血等。并且要更加注意“未病先防”用药时考虑三阴最易转移的部位,采用补肺,透脑的药物,如党参、桔梗、全虫以未雨绸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