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刘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百色学院的大学精神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几代百色学院人持续不断的共同探索与努力,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百色学院人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以及百色学院独特的文化氛围。百色学院的大学精神是由百色学院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但它又是无形的,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当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忽略了体现我院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大学精神的培育。有的人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的丰富,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雷同、个性不明显。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同时现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又可以向全社会辐射,对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可以为我校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使百色学院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守望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建设现代大学精神,其意义不言而喻:

1. 提升办学理念,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办学理念,既是学校保持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力。

2. 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回顾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学校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办学特色,发扬学校的传统精神,教育在校的师生,动员校友关注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优秀文化传统,并由此透射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憾力,陶冶和启示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形成学校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3. 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创文明校园。优良学风的熏陶,使每位学生都具有高尚明确的目标,能自尊自律自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懂得承担责任,遵守纪律,使其终生受益。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学风和教风,是塑造大学精神的关键。优良的教风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师德建设是优良教风的基础。

4. 注重学校形象建设,塑造个性特点。学校形象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完善学校形象建设方面,要注重统一性,要把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塑造融汇到学校的各项形象活动中去。大学形象宣传中,大学的校训、校徽、校歌、宣传画册、宣传电视专题片、校史等都要体现大学精神。

5.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完善学校管理文化。在制订学校规章制度中,要体现大学精神。应在条文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强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6.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合大学精神。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浅谈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浅谈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philosophia①)之人聚集在城邦,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

参与下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学界存在多种表述,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

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体会(精选多篇)

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体会 过去常一句话概括大学生,“大学生是有学问的人”。再提高一点概括即大学生 是国家的栋梁、热血青年、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有人却说:“现在的大学生跟过去不同了,“谈情说爱、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懒散成性””。特别是我们在说完还注解----民办大学这样,公办的大学也是这样。当然,这种说法以偏盖全未免是太片面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缺点错误问题,不是本质问题。他们的本质是爱国的,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但缺点错误也要引起重视,人言可畏,别忘了“舌头底下压死人”。 我认为大学生的确是特殊的群体,我们和成人不同,在教室、在饭厅、在会场上 都与成年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大部分人谈学习、谈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是大方自然的,但也有一部分“男女异常”,各自扎堆的现象,要不就是表现过于亲昵,旁若无人。 由于不能正确的处理交友、恋爱问题,进校后就谈情说爱,影响校纪。你问他们 在哪认识的?他们说:“在车站认识的,”或说:“本来就认识的。”有的认识才两周就交朋友,或在校外租房筑起爱窝,过起家庭生活。这样的结果,个人学业无成,学校为严肃校纪要处理,这样的学生也往往回不了家,父母给他的钱是来学习的,不学习,恐怕父母也不满意。人要对生活负责,担待不起过早的生活负担。由于不能正确的对待交友、恋爱,还有一种现象,他虽然与同居不同,但在校园内也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生活。例如在校园内勾肩搭背、搂抱亲吻,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如同逛公园一样亲昵无间,坐在学校的花园里或湖边情话绵绵,在这样的场合,往往学校成了他们自己的世界。看到他们这种表演,别人都不敢去读书和休息,独霸校园未免太霸道了。校园是学校的公共场所,你的行为不能影响别人,你的行为影响了别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就应受到制止。但我要制止,因为这种行为影响了大家。“牵手”,电视、电影、唱歌牵手,试想五千人牵手,成什么样?现在社会上竟有人提倡大学生同居同宿,别忘了早就脱离了动物性的绝对自由时期。还有亲情和友情,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把你的感情都给了恋人,哪还有什么亲情和友情。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同学冷漠无情。更有甚者,恋爱至上,不要生命。失恋吃100片安眠药自杀,这样的学生连生命都不要了,还能学习?综述以上表现为什么会这样?有社会原因,社会上的不正常的男女感情反映到学校这片净土上。再有就是主观上的原因,主观上青年时期性的生理现象自然发展是可以理解,因青少年性意识有三个阶段:即朦胧期----中小(十二、三岁)学阶段,爱慕期----高中阶段,爱慕恋爱期----大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处理不好就陷入迷途,出现恋爱至上,单相思,幻想,冲动,失去理智。为什么说青年时期自然的生理现象可以理解?他们说:有三个方面:1、要寻求精神寄托,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要有人爱抚,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刘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百色学院的大学精神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几代百色学院人持续不断的共同探索与努力,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百色学院人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以及百色学院独特的文化氛围。百色学院的大学精神是由百色学院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但它又是无形的,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当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忽略了体现我院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大学精神的培育。有的人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的丰富,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雷同、个性不明显。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但它又是无形的,因此需一些外在的建制呈现出来,尤其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动力、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它隐含于其余两者之中,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根本性的组成部分。 明确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从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单是学生的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又或规章制度的建设,因而其建设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就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校园精神;而一些规章制度也大可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的;对学生的文化活动作好系统的指导,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校训、校歌和校史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高校应充分重视校训、校歌的提炼工作,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充分发挥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此外,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大学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高校应加强校史馆的建设,并通过校史资料展览、编订校史、进行校史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史教育,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感,使其自觉践行大学精神,并积极投身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保持良好校风。校风是一所高校长期形成风气的总和,它是大学精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合理化建议。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写给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篇1 校园是我们所有师生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为了优化我校校园环境,创设校园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兴趣,创建符合我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新人的校园文化体系。现就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环境文化建设方面 1、要使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和谐、怡人。 2、做到校园布局合理、整然有序,学习、工作和生活方便舒适。 3、逐步实现校园生态健全,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 4、校园内每一个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需要逐步的、有计划的改善。 5、校园内的各方面建设基地,运动场地、绿化园地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1、配合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建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全新的课程文化。 2、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3、努力建设健康文雅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三、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1、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包括财务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 2、创设“以人为本”的运行机制。

3、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让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树立正面形象,使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建设方面 1、需要完善学校的广播站、墙报、远程教育、图书室等多种文化载体。 2、努力营造现代气息的校园氛围。 3、把握特色,创新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4、健全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五、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多层面的组织管理。 2、努力提高领导、教师的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更新观念。 3、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5、重点从推进环境文化建设、氛围文化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整合教育资源,使校园文化或为提高师生素质的一本无声教科书。 6、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师生的环境、文化理念。 7、利用多种文化载体(如:广播站、墙报、远程教育等)做为宣传窗口,加大宣传力度。 8、加强校园场地、教室、校舍的管理和维修。要求:①校舍应坚固、适用;②布置好教室卫生角;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9、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10、积极宣传好人好事,融合师生情感,增近同学友谊,歌颂校园精神,让健康、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11、以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多样的实践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充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2、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校园文

大学生校园文化设计方案5篇

大学生校园文化设计方案5篇 大学生校园文化设计方案1 一、活动背景: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为最大耻辱。 二、活动目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四、活动地点:教C101 五、活动主办单位与承办: 主办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 策划承办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织部 六、比赛规则: 1.演讲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参赛选手到场后到签到处签到,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3.参赛选手需用普通话演讲,语言表达生动流畅。 4.本次比赛将设定8个奖项,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最佳人气将两名。 5.比赛选手将活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相关奖品。 七、活动准备: 2.宣传部以展板形式在食堂门口宣传此次活动。 3申请教室 4.制作PPT 5.拟定邀请嘉宾,设计制作邀请函,提前三天发出。 6.确定参会人数,制作座次安排表。 7.准备活动所需用品 8.宣传部根据活动主题,按设计方案布置会场。 9.安排工作人员接待出席嘉宾、参赛选手得分统计及现场摄影工作。 八.活动流程: 1.参赛人员签到,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2.亲友团入场,工作人员发放卡片 3.嘉宾入席。 4.PPT放映 5.主持人开场白,宣布活动开始。 6.介绍出席嘉宾。 7.宣读评分标准。 8.第一组参赛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一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二组参赛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二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三组选手演讲 节目: 宣布第三组选手得分,抽取一名幸运观众 第四组参赛选手演讲 互动环节 宣布第四组选手得分 9.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10.颁奖仪式。 11.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12.嘉宾退席。 13.观众离场。 十、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需提前一小时入场 2.比赛期间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及其亲友团自觉维护会场秩序,不得随意走动,期间将手机调成静音或震动 3.会后工作人员留下清理会场。 附录:评分细则: 一、

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7篇

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7篇 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篇1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我校学生的文化生活、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掌握和运用,我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特拟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文才飞扬,舞动青春 二、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15日——20__年12月15日 三、主体活动: (一)“诗会”“校园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 承办部门:社团联合会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方式:学生们通过原创诗歌的创作和朗诵(可不为同一个人)的形式交流文学。所作诗歌及作者11月10日交到学生会。诗会当天选手对所作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说由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进行评选。诗歌要求思想积极上进,内容不限。最终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并颁发证书。 (二)经典文化知识大赛 承办部门:校学生会学习部 活动时间:11月16日—11月18日 活动方式:体现本校特色、促进学校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邀请本校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每院由一名老师监考,根据学生们表现情况给出相映成绩,最后考核成绩由各院导员录入电脑形成电子版上交我校存档。 (三)校园电影周活动 承办部门:校学生会文艺部 活动时间:11月19日—26日 活动方式:以“电影百年魅力文学百年风采”为主题,从众多电影中选出十部佳片,在全院同学中征集影评稿件,集中公平的评选出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将以宣传板的形式在校园内展出,向全校展现我校风采。

(四)第二故乡摄影及绘画大赛 承办部门:摄影协会及绘画协会 活动时间:11月27—30日 活动方式: 推进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丰富生活区文化,进行以生活区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比赛过程为: (1)以学院为单位征集作品。 (2)对上交作品进行统计、评选。 (3)获奖作品展示。 (五)读一本好书书评征文活动 承办部门:社团联合会及书友会 活动时间:12月2—4日 活动方式:鼓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读一本好书书评征文活动。各学院在院内征集优秀作品,1日前上交至校书友会,由书友会和社团联合会评选后,4日评选出获奖作品,并展示在展示窗内。 (六)校园歌手大奖赛 承办部门:校文艺部 活动时间:12月5—12日 活动方式:“青春充满活力尽显年轻风采”由我校文艺部组织的校园歌手大奖赛,这里给你一个施展你才华的舞台,用你的歌声打动所有人。有意者即可参加,有初赛,复赛和决赛组成。 最后优胜者可代表我校参加我市的__杯大学生校园歌曲大赛。 (七)“校园文化活动月”闭幕颁奖晚会 承办部门:校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 活动时间:12月15日 活动方式:通过文艺演出,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学生风貌,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活动分为上报节目、筛选节目、预演彩排和正式演出四个部分。(活动月闭幕式具体流程见附表。) 四、具体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1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1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篇1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 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 断地完善人格,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更 好地发挥校园的文明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根据 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总体规划和方案。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广大师 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精品文化为目标,增 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创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主题 突出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 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 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 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努力 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要点 1、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实际,突出师德、校风、学风、班级特色,按照学校要求,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 2、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营 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全校师生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共同构建和谐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 (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3)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4)悬挂“八字一旗”、名人画像,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程行 为规范》,展示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文化建设工作。 组长:李汉清 副组长:雷耀峰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2、坚持统一部署、全员参与、全面落实。 3、加大投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需要。 4、本着“追求品味,着眼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搞好校园、班级美化,做到图文结合,使班级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乐园。 (1)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班训、文明公约,纪律、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良好的班级纪律为保证,确保目标 和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让这一过 程形成凝聚人心的过程,形成团结、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2)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有效阵地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方案9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方案9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正确导向、鼓舞激励、规范管理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领导小组 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各班级的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四、工作要点 (一)显性文化建设方面 显性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围绕“六化”工程来不断加强和提升: 1、净化方面,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卫生好习惯。落实好每周检查工作,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教室、校园卫生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教室窗明几净;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无垃圾、果核、纸屑和烟蒂;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等。 2、绿化方面,加强绿化养护,保证成活率。对校园布局进行整体规划。 3、美化方面,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突出主题,文化墙面内容要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 4、校园实现道路硬化,晴天路干净,雨天无泥泞;加强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家长接送子女的有关规定;加强校园车辆管理,低年级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 5、亮化方面。学校墙壁粉刷一新,房屋通风透光,整洁明亮。 6、文化方面。校园标语内容要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说话的墙壁上的温馨提示(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做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精神文化构建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精神文化构建 当前,中国的大学正经历着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的校园精神日渐缺失。因此,加强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培育和研究成为现阶段一项极其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从校史、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友等六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它们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精神构建作用 当前,中国的大学正经历着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不再是“研究高深学问、闪耀着理性与道德的殿堂”,它逐渐沦落为功利的“市场经济的人才加工厂”,大学的校园精神日渐缺失。因此,加强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培育和研究成为现阶段一项极其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校史、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友等六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它们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 何谓大学校园精神。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解读,并达成共识,“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因此,“它是由各种无形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包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心理素质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外化为学校成员一致的和一贯的行为方式,没有刻意压迫谁屈服与它,但它弥漫于学校组织之中,所有成员都自觉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并受到它的影响。”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它将渗透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其特有导向性、激励性、凝聚性和塑造性等功能推动着大学的发展。此外,校园精神体现着校园人对自己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是学校为社会所认同的所在。一所高校首先被人感知,且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它的校园精神。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校园精神而闻名于世;日本早稻田大学100多年来靠“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庶民精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来校求学,造就了众多深入民众,以天下为己任的“模范国民”;北京大学的“民主自由精神”、清华的“实干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所有的名校无不以它恪守的校园精神而为世人所尊敬和向往。 二、大学校园精神的特征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如同大学发展的“两翼”,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代表着“求是”,它追求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自1816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科学精神”已深深地镌刻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中,探索科学真理、倡导科学精神、创新科学方法、始终贯穿于大学活动的全部。人文精神是代表着“求善”,它追求“该怎么做”和“如何做”,它体现了人类美好

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前言 大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休息、 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精神文化和道德素质的重要塑造场所。因此, 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本文将从大学生宿舍精 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展开讨论。 重要性及其影响 大学生在校期间长时间生活在宿舍里,和室友甚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共同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对大学 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宿舍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宿舍环境中不仅能培养自觉遵守纪律、守诚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还可在宿舍中学习交际、练习沟通、增进同学 情感。 另一方面,宿舍文化可以带动校园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学生宿 舍文化一方面可以推动全校文明,丰富校园文化,而且给大学生带来 快乐和满足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能激发大学生 创新意识和积极心态。 存在问题 在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建设理念,大学生宿舍没有切实的规范管理,宿舍环 境分散难以统一; 2.宿舍文化活动较少,宿舍人员联动意识不强,缺乏协作精神; 3.学生思想意识缺乏改观,不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着浅 尝辄止、只做表面工作等现象。 措施 针对大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进大 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规范宿舍生活秩序,切实加强宿舍 卫生、安全、心理健康等管理,要有明确的管理方案和责任制,并对 宿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2.建立多种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提高宿舍成员的凝聚 力和集体荣誉感; 3.加深大学生对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意识,增强其参与宿舍建 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宿舍文化学生意见反馈、奖励、惩罚等方 式来推进宿舍建设事业。 总之,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人 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

毛概作业一:从大学校园看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论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日渐式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办学导向的偏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文教育的空泛化和边缘化。高校应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它具有规范大学人行为,凝聚大学人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校园文化体现在高校的方方面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然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大学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涵盖人文精神、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学科是载体,人文教育是过程。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是以人文学科为载体,通过人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应作为高等教育份内之责,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之义。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式微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导向的偏差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受经济利益驱使,高校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的确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则发展比较缓慢。企业在用人时,首先看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然后看其专业能力,至于人文素质如何,大部分企业并不过问。在企业这种用人导向下,学校千方百计强化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教学与考试,而高校中仅能反映人文精神的“两课”和几门选修课的教学,则成了学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之余的消遣课程,甚至被看成是浪费时间的课程。“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窝囊废”成了不少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原则。这种情况使我们在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硕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咽下因人文精神的弱化所酿造的苦酒,直接导致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了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给现代大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从学校层面看,有些高校专业设置往往只单纯地考虑市场需求,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忽视高校应有的价值追求;只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考虑课程设置,从而使得与市场经济不密切的人文学科受到排挤,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从学生层面看,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热衷功利价值而人文精神日渐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人文教育的空泛化与边缘化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政治、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很多看起来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如哲学、艺术、文学都被排斥或被边缘化,这些课程名为必修或必选,但实际上并未受到重视,远不如专业技能“实用”。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缺少硬性指标的评价和具体的教育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评价标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所占的比重不仅比较小,而且在这较小的人文教育课程中,其内容也显得过分单薄。在进行人文教育时,往往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方法的陈旧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 [摘要]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灵魂和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目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们往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 施校园文化建设,轻视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得校园文化在建设上缺乏灵魂,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导致不少高校的大学精神缺失。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巩固行为文化,铸就大学精神,而且要把大学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培育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因其具有十 分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备受关注,并取得了可 喜的成绩。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的缺失,从而导致校园文化的品位不够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有待提升。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

培育大学精神,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主要指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及精神风貌等。由大学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共同孕育创造,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1.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精神并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 式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在国内外教育发展史上,不少大学形成了一些精辟的大学理念和优秀的大学精神。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一直倡导“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主张大学就是不懈追求真

凝练大学文化张扬大学精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凝练大学文化张扬大学精神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校自身气质与品位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要凝练与办学特色相符、充分体现学校历史积淀和个性特征的学校精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弘扬优良传统,紧扣时代脉搏,努力塑造独具特色和富有个性的大学精神品格,尤其是近一年多以来,在挖掘、凝练文化内涵,张扬学校精神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目标思路 1、顶层设计纳入规划 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近年,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精心设计,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学校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分规划,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分规划包括环境文化建设、精品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大内容,共设立14大项目,校园恩化建设各方面工作都按整体方案推进。 2、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支持和舆论氛围。在学校发展新的时期,重新认识和进一步发展二工大的特色文化,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具体做法 1、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符号并赋予其文化内涵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润物无声,可以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染、陶冶和教育,造就学校所特有的品格和气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强调融合大学精神,注重发挥学校物质文化对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一年多来,建成了凸显和强化含有大学精神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形象的文化符号,即有强烈劳模文化印记的“一面墙”、“一抓斗”、“一个馆”、“三座桥”。“一面墙”,即劳模校友展示墙,将76位全国劳模和省市劳模,以图文形式在教学长

大学精神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摘要:开放大学是发展我国全民终身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要办好开放大学,开展好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大学精神视野下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途径,即全方位规划、全员参与、全过程推进的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开放大学;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策略 创设开放大学,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全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需要,对推进我国全民终身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好开放大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塑造开放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即开放大学精神文化的创设和形成。 一、开放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人共有的理念和价值观,对大学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其他三个文化建设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开放大学精神文化除了具有大学精神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必须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类型,与其他大学一样,在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及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必须体现大学精神的一般内容和普遍特性。 2.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蕴含着崇高的教育理想。开放大学要有“爱国之情、卫国之志、报国之能、效国之行”的崇高教育理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政治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3.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洋溢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开放大学应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魅力,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 4.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崇尚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探索和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崇尚创新,不断进取;敢于探索,不惧失败;平等民主,海纳百川;诲人不倦,甘为人梯。 5.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开放大学要坚持着眼未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开放大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要积极汲取世界现代大学建设的宝贵经验,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锐意进取,使开放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永葆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种优良的适合学生要求的文化氛围,作为思想教育的手段与补充,应该是可行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氛围思想教育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 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高尚的文化生活,必然是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的追求也有时代的气息。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一种崇尚英雄献身为国的氛围,一种勤俭为民艰苦创业人民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并以之去抗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发挥,个性爱好也得到发展。校园的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也是高雅与庸俗不断斗争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也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是心灵的自然袒露也充满创造力的,是受着时代文化潮流影响的也是苦乐兼备的。可以说,这文化也是个染色质,会把人的灵魂染成不同的颜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情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竞争与发展是同步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竞争便是知识与本领的竞争。一个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地就是看其竞争能力的大小,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如何。在大学期间学的文化科学知识,只是竞争的一个资本,而多种能力的培养就有助于知识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技能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得以结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校园文化的表现是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纷呈不已,良莠相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观念与不同的生活形式,表现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同。崇高与卑劣,高雅与庸俗,常常能表现出人的人格,于某些环境也表现出国格。倘若在大学期间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在一生中是不易改变的,其影响社会也是长久的。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 当然,不可能死板地规定其内容范畴,但也不是全无纲目的。从社会及学生实际出发,不同时期有不同要求,但我以为其基本内容是稳定的,应长抓不懈才会有显著效果。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比如对人生、真理与价值的思考,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都表现出大学生哲学思想的倾向。其认识的深浅,决定人的精神层次的高低。塑造人的灵魂。以塑造健康的灵魂为目标,才有健康的校园文化乃至健康的社会文化。把校园文化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娱乐是十分肤浅的。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重建工程。 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综合性的工程。它应该囊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历史与现世的文学艺术的精华,哲学的美学的历史学的以及各种学术与科技的成就,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种种设施,体育与娱乐中的项目,衣食住行及工艺美术活动等,都属校园文化活动的范畴。文化的渊源是绝对不能割断的,传统的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应成为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工程,也体现在教学及各种文化学术活动中,体现在各种生活技能的培养之中。至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的内容,也是极好的文化教育项目。日常服饰、家具、食品、烹饪、茶、酒、刺绣及各种装饰品等,都可造成一种文化氛围,造就高雅的文化气氛。 上述种种文化活动中,一类是属于精神方面造就人的文化活动,使受教育者的精神趋于崇高自信坚毅,以天下为己任,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懂得世界之复杂及如何改造生存的环境,不为挫折与失败所征服。另一类是属于物质性的,通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_的体现。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内容广泛,它包括三部分,即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文娱体育活动设施,以及优美绿化的环境等;制度文化包括:校训、校纪、校规、班规、学生守则、入队入团条件、劳动制度、清洁卫生制度、作息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群体心理、人际关系、文体科技活动等。本文只针对校园文化中的一个点--楼层环境文化进行解读。 __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适合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各楼层的主题都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他们所喜爱和理解能力而进行的[适合主题设计,具体解读如下: 一、主楼一楼正厅: 进入主楼教学楼,首先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__的办学理念,它是由[__首字母而设计的红_校标和蓝底红字的几个醒目大字:让每个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大厅左侧是[光荣榜,展示了获得各项殊荣的骨干教师的风采;右侧是[三风一训一规,它们分别是 校风:团结、勤奋、文明、创新 教风:育人为本、敬业为先、严谨治学、崇尚真知 学风:勤学多思、求真务实 校训:自信、自律、自主、自强、自立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是加强师生思想_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阵地。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教师、学生的人生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