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处于人格分化、走向独立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都容易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使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人格缺失。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因素,并从习惯、荣辱观、感恩、合作及诚信等方面,探讨了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一、“人格”内涵解读

关于“人格”的内涵,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可斯塔等人提出的“人格模型”。他们把人格分为5个方面来描述:第一是开放性,包括具有想象力、情感丰富、审美、求异创造、智慧等;第二是责任心,包括胜任工作、公正、有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第三是外倾性,包括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第四是宜人性,包括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第五是情绪稳定性,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1]

“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在人的品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2] 崇高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等优秀的人格特征将对人的智力因素和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分析

中学生的人格缺陷一般表现为独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远大理想,缺乏责任心,心理素质不健全,等等。造成中学生人格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观念多元化与文化多元的冲击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思想、观念、文化和技术的涌入,形成了我国当前的文化多元与观念多元状态。这种状态,在给我们的文化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形成了不健康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扭曲。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这些消极思想、不良行为传播和扩散的速度也更加迅速,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更强烈的冲击。言情小说、艳词情歌、色情影视、浮躁的炒作、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把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

2.家庭教育失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3] 但在我国,很多家长缺乏这样的认识高度,在生活上,孩子们深受父辈乃至祖辈的呵护和溺爱。长辈们往往是有求必应,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任性自傲,我行我素。在学习上,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意志品格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孩子往往缺乏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爱情观和价值观,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之心。在孩子的成长管理中,家长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随意性大,或者放任不管,或者方法粗暴,造成家长与孩子长期沟通不畅,使孩子情绪压抑、精神低迷,有的甚至

产生逆反、对抗、报复等极不健康的心理。

3.社会、学校及家庭缺乏对学生青春期困惑的应对策略

青春期是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心理与生理的快速发展,使他们应接不暇,不知所措,少儿时期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定位已经失去,成人化的认识与定位还不能及时建立,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滋生了很多迷惘、困惑、哀怨、痛苦、惆怅的心理。尽管社会、学校也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做了很多尝试,但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缺乏协调,尤其是各种媒体缺乏培养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文化垃圾充斥网络、电视和书刊,对学生的负面人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1.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学阶段既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又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中学生独立生活的开始。多数学生第一次离开了家庭离开了父母,生活中的一切都由自己安排,所以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和文明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重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生活上要学会自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快速地适应环境。也可以通过入学前的军训,让教官教会学生如何整理内务,培养学生整理内务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行量化评比,将做得好的宿舍评为文明宿舍并给予奖励。

其次,学习方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教育学生要努力适应社会,提高生存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老师及新的教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心理素质方面,要学会自尊、自爱,学会承受,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还要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良好的习惯也会内化为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2.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誉与耻辱,实质上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中国人自古注重荣辱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孟子·尽心》上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耻辱之心,没有耻辱之心的无耻是最大的无耻。

但中学生的荣辱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公共汽车上没有主动给老人让座、看到同学有不良行为时不敢出面制止、生日时借钱下餐馆、考试作弊、逃避劳动,等等,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表现。我所教的班就有这样一位女学生,就因为看着同年级另一个班级的一位女同学的言行不顺眼就到其宿舍将一些果皮、纸屑等杂物全倒到这位同学床上的被子里,结果被学校处分。这就是人格扭曲的表现。可见,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知道了怎样做光荣、怎样做可耻,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乃至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