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二章分子和原子

第一节分子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分子的概念。

2.分子概念的应用。

3.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1)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何区别?

4.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配以演示实验、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理解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的认知基础和树立准确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分子概念的含义。

2.掌握分子概念的应用。

3.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述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存有状态;第二部分是使用相关分子的知识,从微观组成方面去理解和区分混合构与纯净物,并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通篇文字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再辅以实验及讲解、讨论、练习,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教学工作

做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前一章所学《空气氧》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干燥;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实验]: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及[实验2-1]碘的受热和冷却。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分子的概念。

[板书]:一.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1.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师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结论。

①“化学性质”不能扩展为性质,这里不包括物理性质。

②“一种”微粒不可理解为“唯一”的微粒,因为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原子、离子等。

③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

[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分子有哪些特征?

[板书]:2.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于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学生讨论]:水由冰→液态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理解分子的应用。

[板书]: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目的]: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用分子的观点以空气为例来讨论,形成和深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板书]: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划出两个概念。

[板书]:

[学生观察]

(四)总结、扩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就是说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不但仅一种,分子仅仅其中的一种。

2.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特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解体,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习题第1、2、3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课时:2课时)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 教学难点 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 ①分子的性质特点? 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课时 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 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

1 、分子、原子都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4?、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似点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都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原子的联系: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论"论种类“不论”个数”.元素和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属于宏观概念,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H2O)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属微观概念,它用于微观粒子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和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总之:提到物质-----答元素------几种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到分子-----一定答原子-------种或个--------构成 8、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 概念元素原子 区别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 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 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 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 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 (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元子构成; 10、练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荷的的粒子有: ?(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7)在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是粒子是: (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7、质子、电子8、分子 1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1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数字的意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 个某分子。如2H O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2 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如CO 2 子中有2个氧原子。?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如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⑤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如Fe 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二个钾原子________,②、2个铜原子,③氦气____ ④两个氮分子___;⑤八个氧分 子________;⑥3个氢分子,⑦2个铵根离子;⑧3个硫酸根离子;⑨4个氢氧根离子;⑩3个铝离子,⑾3个铁离子,⑿3个亚铁离子,⒀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⒁磷的五价氧化物;⒂氧化铜中铜为+2价,⒃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1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①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Mg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④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3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

1、分子、原子都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4、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似点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都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原子的联系: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论"论种类“不论”个数”.元素和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属于宏观概念,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H 2 O)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属微观概念,它用于微观粒子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和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总之:提到物质-----答元素------几种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到分子-----一定答原子-------种或个--------构成 8、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 概念元素原子 区别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 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 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 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 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 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 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 也讲个数); 组子由构成。 (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元子构成; 10、练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4)带正电荷的的粒子有: (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7)在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是粒子是:(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 7、质子、电子8、分子 11.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 构成。 12.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数字的意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O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如2H 2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如CO 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 2 子中有2个氧原子。 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如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 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⑤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如Fe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二个钾原子________,②、2个铜原子,③氦气____④两个氮分子___;⑤八个 氧分子__ ______;⑥3个氢分子,⑦2个铵根离子;⑧3个硫酸根离子;⑨4个氢氧根离子;⑩3个铝离子,⑾3个铁离子,⑿3个亚铁离子,⒀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⒁磷的五价氧化物 ;⒂氧化铜中铜为+2价,⒃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 1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①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分子和原子(讲义及答案)

? ? ? 一、知识点睛 分子和原子(讲义) 1.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 。 2. 分子 (1) 分子的性质 ① ; ② (温度越高, ); ③ 。 (2) 分子的定义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由 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①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 变化时,分子 本身不变, 不变;在发生 变化时,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改变。 3. 原子 (1) 原子和分子的关系 可以构成分子。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 1 个氧分子由 2 个 构成;有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 1 个水分子由 2 个 和 1 个 构成。 (2) 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同) (3) 原子的定义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汞由 构成。由原子 构成的物质, 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 原子的结构 ? ? ?(带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 ? (带正电)? (不带电) ? ?(带负电) 在原子中, 数= 数= 数。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②; ③;④; ⑤;⑥。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a.先排层,后排层; b.第一层上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 个电子; c.最外层上不超过个电子(电子层为1 时不超过 个)。 (6)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故 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A r)= 它是一个比值,单位为,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 。 二、精讲精练 1.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问题。 (1)肉眼无法看到分子,我们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观测。 (2)春暖花开,花香四溢。 (3)酒香不怕巷子深。 (4)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5)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 (6)40 mL 水与40 mL 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80 mL。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练习题(最新整理)

2014.11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2O2-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元素 原子 分子区别和联系

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组成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 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分子 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2-、OH- 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 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符合题意的字母填入下表) 1. 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水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分子 2.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 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 下列符号中,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Fe B. H2O C. N2 D. 2SO2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生理盐水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5. 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C 和O B. O2 和C C. O2 D. CO2

6. 装有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 两种单质,一种氧化物 B. 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物 C. 两种化合物,一种氧化物 D. 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7. 非典时,经常用过氧化氢(H2O2)做一种消毒剂,下列 有关过氧化氢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B. 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 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 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都含有一个碳原子 B. 二者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 组成元素相同 D. 都含有一个碳元素 9. 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变化 是( ) A. 石蜡熔化 B. 湿衣服变干 C. 液态氧变氧气 D. 氧化汞受热得到氧气和水银 10.1991 年,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 家合作,测定了铟(I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分子 1、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就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就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定义: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与体积都很小,肉眼就是无法瞧到的 ②分子总就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 a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b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 c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 4、分子理论的应用: (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 1、定义: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与质量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不?答:不一定! 金属单质(如:Fe 、Cu 、Al、Hg )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固态单质(如:C、P、S、Si )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6、原子的构成: 带正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不带电) 原子 带负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 ,但所占质量很大 ,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7、原子的分类:以核电荷数(质子数)为标准可分为100多类原子及100种元素。 8、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才有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与 6 个中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12112 / 由此可见,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比值 ,不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量≈质子数+ 种子数 知识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 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就是因为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导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2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就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课题1、分子和原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1?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一一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 分子: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望都三中张世青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

2、 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3、 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 设问激趣, 导入新课 实验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在学生亲身 体验中激发 思维及探究欲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 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 的设想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 成的。 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形成物质是 由分子和原 子构成的观 点,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看图想象分子 的存在 让现代高科技, 并进界。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1、 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 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思考、归纳总结究 分 了解 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3.2 分子和原子

3.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 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的一些现象; 3.认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学习重点】 1.分子、原子的基本特性 2.分子特性与生活现象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揭题示标 2.情境激趣——演示浓氨水使酚酞变红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分子的基本特性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49~P52正文第2段 2.建构: 分子的基本特性: ⑴微粒性——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运动性——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⑶间隔性——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固体<液体<气体 (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改变的仅是分子间的距离。) 3.即学即练 ⑴请用分子的特性对下述现象作出解释 ①试从化学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②冰融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 ③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⑵下图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一) P50活动与探究 1.现象:大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变红,大烧杯外的酚酞溶液不变红。

2.结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烧杯A与B起对比作用,烧杯B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 知识模块——(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51正文第三段~P52结束。 2.建构: 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⑷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一定改变,分子再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或分子。 3.即学即练 ⑴填空 ①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等。 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分子在不断地,分子之间 有。 ③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原子和一 个原子构成的。 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二)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分子物质 三.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乐学教育 出题人:周老师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 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分子不停的运动,而原子静止不动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花园里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关于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7.气体压强增大,体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压强增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B.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减小 C.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隙减小 D.压强增大,分子的质量减小 8.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氨水挥发 B.空气液化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石蜡受热融化 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 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氢、氧原子不能再分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B.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混合而成的,所以是混合物 D.物质受热膨胀,是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 12.下列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海水、雨水 B.新鲜空气、硫粉 C.氧气、优质矿泉水 D.氧化镁、氧气 13.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14.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15.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课题分子和原子教学时间20分钟 (一)教学设计思想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探究属性和社会属性,赋予化学课程以特定的内涵。化学课程不仅要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更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实际,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科学习惯,同时,发展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角,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的现实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 重 点 难 点重点:1、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2、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 3、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解决措施】:以截取“小纸条”的实践活动引入,突出物质是可分的;趣味性的演示“暗香来”,以如何解释“暗香来”味贯穿教学始终。补充与改进教材实验,增强逻辑性和趣味性;通过演示、图片、影视、陈述、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参与体验的同时突破重点。 难点:1、学生用感官认识的物质是连续不间断的,建立“物质不连续,是由分立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2、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解释生活现象。 【解决措施】:从感性到理性,启迪思维,质疑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播放直观形象的微观动画,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 4、分子理论的应用: (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答:不一定! 金属单质(如:Fe 、Cu 、Al、Hg )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固态单质(如:C、P、S、Si )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6、原子的构成: 带正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 (不带电) 原子 带负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但所占质量很大,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7、原子的分类:以核电荷数(质子数)为标准可分为100多类原子及100种元素。 8、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才有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6 个质子和6 个中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12112 / 由此可见,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量≈质子数+ 种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 “飘香”? 合作探究 探究点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提出问题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 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归纳总结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提出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了解分子的性质。 探究实验

课堂讨论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归纳总结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一般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分子的概念及区别

2011年秋季初三化学特优班第五讲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分子、原子的层次来 认识物质的构成. 2.初步理解分子的特性.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采用的目的. 4.知道分解反应并能区分分解反应. 二、分析内容 A.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练一练】 1.分子与原子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是连在一起的没间隔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分 2.二氧化碳、双氧水(H2O2)和液氧中都含有( ) 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游离态氧 3.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的游离态的是( ) A.H B.H2C.Cu D.N 4.保持三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硫原子B.氧原子C.氧原子和硫原子D.三氧化硫分子5.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发生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6.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 A.分子体积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小

7.有时没有盛满开水的热水瓶瓶塞会弹出,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分解成氢气、氧气,气压增大 B.水分子间间隙受热变大,气体体积膨胀 C.水分子受热膨胀变大了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8.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列空格上,选择填上“原子”或“分子”,“物理”或“化学”。 纯净的水都是由水________构成的。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发生的 是________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急剧增大,这并不是水________ 本身增大,而是水_______之间的间隙增大所引起的。水分子是由氢_______ 和氧_______构成的。当水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其实质是,水______在电流的作用下,分解出氢_______和氧_______,氢_______和氧_______不能独立存在。每两个氢__________结合成一个氢________,每两个氧________结合成一个氧_________。在________变化中,________本身没有变化。在________变化中,_________发生了变化,构成原物质________里的_____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_________。2.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993×10-27千克)的1/12(1.6605×10-27 千克)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2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 10-26千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8 B.2.657× 10-26千克C.16克D.16 【练一练】 1.某种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其实际质量为m Kg,则相对原子质量为56的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 A.14m/3 g B.3m/14 g C.14/3m g D.3/14m g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B.苯C.铁D.一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镁B.氧化镁C.氧气D.碳 4.用“原子”、“分子”、“元素”填空 水是由氢、氧两种_______组成的;水是由许多水________聚集而成的;电解水,水_______变成氧______、氢______,氧_______结合成氧________,氧______聚集成氧气,氢_______结合成_______,氢_______聚集成氢气;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_______向空气中扩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