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部效应的矫正

外部效应的矫正

外部效应的矫正

外部效应的矫正:1依靠公共部门的努力:(1)罚款或课征税收:适用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MEC=MPC-MSC=罚款额T (2)发放补贴:适用于边际私人收益MPB 的调整,边际外部效益MEB=MSB-MPS;适用于MPC 的调整,补贴厂商为达到合理配置而付出的成本(3)政府规制:对外部效益水平的规制和对生产过程的规制(4)法律制裁2依靠私人部门的努力:(1)强调产权明晰的科斯定理:是要交易成本为零而且产权界定明晰,则外部效益问题则能通过市场解决,政府不必干预(2)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以此来矫正外部效益带来的影响(3)社会制裁,一种道德约束. 瓦格纳法则:工业化经济社会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历史趋势.原因分析:需求在扩大,工业化经济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提出日益扩大的需要;对干预经济以及从事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对那些极大外部经济效益的行业要求政府直接进行生产经营的扩大;对政府提供文教以及服务方面的需要的扩大.评价:瓦格纳从相对规模的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予以解释;研究背景局限于英国工业化革命之后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工业;仅仅站在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原因.

税费的关系:1共同点:主体都是行政主体,政府及政府授权的机构;本质,都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目的都是用于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资需要2区别:执行主体—税收是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收费是各种部门和单位;收入性质—税收是无偿取得,收费是有偿取得;税收列入预算统一安排,收费不列入预算;用途—税收是为提供公共产品,收费是为提供混合产品;作用—税收兼顾公平和效率,收费是为强化效率. 税收的其他要素:

1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关系:(1)共同:当纳税人征税对象没有达到起征点或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2)不同:起征点是对于征税对象的全部征税,免征额是对超过部分不征税;效益不同:采用照顾低收入者,免征额是对于所有的纳税人给予照顾2附加与加成:附加是指随着正税增加而增加的,占正税一定比例的税收,不入国家预算;加成是按基本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加征一定乘数的税收,对象多是收入过高的人群,入国家预算3减税与免税:减税是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的数额,把税收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免征是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现代税收原则:

1公平:税收的首要原则指条件相同的纳税人的征税相同.横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相同的征税相同,纵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征税不同.两大准则:受益原则(个人承担的税赋与其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是相关联系的,受益相同的人征税相同,受益不同的人征税不同)能力原则(纳税人的赋税与其能力相关,衡量标准:客观说主张以能够客观的观察并衡量的相关指标,如收入;主观说主张以每个人效用的牺牲程度作为依据,牺牲指纳税人因纳税造成的效用损失)2效率原则:一个有效率的税收必然是一个中性的税收,只有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的税收就是中性税收(如典型的人头税.税收中性是政府课税对象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资源配置状况,对于纳税人只承担纳税带来的负担而不承担其他负担.税赋的负担是纳税人的实际负担即税收的超额负担.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方式:

1比例上缴和一般比例补助:比例上缴要求地方政府将收入按一比例上缴政府,剩余的部分自收自支;一般比例补助是中央政府以地方政府支出总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返还2定额上缴和一般定额上缴:只产生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主要用于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定额上缴是中央要求地方上缴既定数额的财政收入不会因地区收入的多少而变化;一般定额补助是中央政府将既定数额的一部分返还给地方3专项补助,包括非配套专项定额补助,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和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全球变暖是什么类型的产品?

鉴于全球变暖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且不能排除免费搭车者,应划归为带有显著负外部效益的公共产品.

龙牌污染问题,镇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如何矫正外部效应?

镇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但仍存在行为不当和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此外龙口市环保局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问题,而村民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而应承担一定责任.外部效应的矫正:1依靠公共部门的努力:(1)罚款或课征税收:调整其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MEC=MPC-MSC=罚款额T (2)发放补贴:调整MPC,补贴厂商为达到合理配置而付出的成本(3)政府规制:对外部效益水平的规制和对生产过程的规制(4)法律制裁2依靠私人部门的努力:(1)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明细界定产权,使外部效益问题能通过市场解决(2)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以此来矫正外部效益带来的影响(3)社会制裁,一种道德约束. 政府雇员制能否解决政府部门低效率问题,实现鲶鱼效应吗?

不能1、政府部门的低效率有两大表现:一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X 低效率.材料中的政府部门面临的问题正是由于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和办事效率低下引起的.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2政府雇员制无法对公务员产生威胁,不会产生替代的作用.政府雇员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大多是公务员无法完成的,因此不能实现鲶鱼效应,也不是有效的激励机制.3我认为长期这样下去会造成人浮于事,人员膨胀和行政管理的支出.

高等教育能否由私人提供?学费是否会大幅度上涨? 高等教育作为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应有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其中公共部门提供较多而私人部门也可以提供.只要进行有效的市场机制运作,学费不会产生大幅度上涨现象. 教育券的可行性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发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可为子女选择任何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将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换取现金用于支付办学费用.利益:1给民众一个以足投票的机会2给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等处于一种平等竞争状态,使其竞争公平.3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三种措施:1对私立学校进行补助2对个人家庭进行补助3对学生本人进行补助第一种情况:私立学校会进行基础建设项目支出,不会完全用于降低学费第二种情况:家庭不会将补助用于教育第三种情况:对学生本人补助有两种方法:给学生发放免费教育卡(更为合理)和投资兴办学校,提供免费教育.因此材料中前两种措施不会带来最优的结果,最后一种方法比较可行.

武林外传,该不该重奖纳税大户?

不应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与固定性揭示了税收的本质.首先税收是强制征收的,企业营业占用公共资源缴纳税收是其义务,重奖纳税大户会破坏税收的严肃性;其次,税收具有无偿性,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会使多数人产生“有偿纳税“的错觉,破坏税收的公平性;第三,税收具有固定性,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无疑是变相的减税.从本质上讲是国民收入的转移和损失,无法维持税收的公平原则,进而从本质和长远来看亦会破坏税收的效率原则. 人头税为何遭受失败?

最优税收:根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的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税收中性是政府课税对象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资源配置状况,对于纳税人只承担纳税带来的负担而不承担其他负担.税收的效率原则认为,一个有效率的税收必然是一个中性的税收,只有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的税收就是中性的税收.而人头税就是典型的一种中性税收.然而人头税的推行在英国却遭到了巨大的反对并最后失败,其原因在于采取比例税率的人头税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以前不需要缴纳税收的收入较低的人群不得不用相当一部分的收入缴纳税收,虽然降低了税收的产品却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的首要原则,指条件相同的纳税人的征税相同.横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相同的征税相同,纵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征税不同.两大准则:受益原则(个人承担的税赋与其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是相关联系的,受益相同的人征税相同,受益不同的人征税不同);能力原则(纳税人的赋税与其能力相关,衡量标准:客观说主张以能够客观的观察并衡量的相关指标,如收入;主观说主张以每个人效用的牺牲程度作为依据,牺牲指纳税人因纳税造成的效用损失).由此可见,人头税虽然是一种具有效率的中性税收,却会破坏税收的公平原则.

资源配置三大效率

1交换效率:若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使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利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的状态,就实现了交换效率.假设条件:两类人A 、B,两种产品x,y,引入边际替代率MRS=-△y/△x.实现条件:MRSxy A =MRSxy B

2生产效率:若存在一种生产组合使在既定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这种生产组合就实现了生产效率.X 无效率:当一种生产出现了福利损失时称为X 无效率;X 效率:当一种生产在既定条件下达到配置最优,称为X 效率状态.假设条件:两企业C 、D,生产要素L 、K,生产两种产品,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L,K )MRTS=-△K/△L.实现条件:MRTSlk c =MRTSlk d .

3组合效率: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生产的产品组合,既达到了生产效率又达到了交换效率.引入边际转换率MRT=-△Y/△X.实现条件:MRTxy=MRTSxy .

教育补助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发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可为子女选择任何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将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换取现金用于支付办学费用.利益:1给民众一个以足投票的机会2给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等处于一种平等竞争状态,使其竞争公平3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三种措施:1对私立学校进行补助2对个人家庭进行补助3对学生本人进行补助. 第一种情况:私立学校会进行基础建设项目支出,不会完全用于降低学费,DD ’

1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对生产者征税,征税前,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在E 点均衡,双方都同意以P 来成交;征税后,供给曲线向上移,形成S ’,S ’与D 的交点在E ’点均衡,均衡价格PO 使供给者得利,价格Ps=Pd-P, 消费者剩余损失:PdE ’EP 0, 生产者剩余损失:P 0EFPs 税收收入:PdPsFE ’,超额负担为△EE ’F.税收转嫁给消费者较多.2对需求者征税,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资源配置三大效率

1交换效率:若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使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利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的状态,就实现了交换效率.假设条件:两类人A 、B,两种产品x,y,引入边际替代率MRS=-△y/△x.实现条件:MRSxy A =MRSxy B

2生产效率:若存在一种生产组合使在既定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这种生产组合就实现了生产效率.X 无效率:当一种生产出现了福利损失时称为X 无效率;X 效率:当一种生产在既定条件下达到配置最优,称为X 效率状态.假设条件:两企业C 、D,生产要素L 、K,生产两种产品,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L,K )MRTS=-△K/△L.实现条件:MRTSlk c =MRTSlk d .

3组合效率: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生产的产品组合,既达到了生产效率又达到了交换效率.引入边际转换率MRT=-△Y/△X.实现条件:MRTxy=MRTSxy .

教育补助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发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可为子女选择任何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将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换取现金用于支付办学费用.利益:1给民众一个以足投票的机会2给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等处于一种平等竞争状态,使其竞争公平3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三种措施:1对私立学校进行补助2对个人家庭进行补助3对学生本人进行补助. 第一种情况:私立学校会进行基础建设项目支出,不会完全用于降低学费,DD ’

1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对生产者征税,征税前,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在E 点均衡,双方都同意以P 来成交;征税后,供给曲线向上移,形成S ’,S ’与D 的交点在E ’点均衡,均衡价格PO 使供给者得利,价格Ps=Pd-P, 消费者剩余损失:PdE ’EP 0, 生产者剩余损失:P 0EFPs 税收收入:PdPsFE ’,超额负担为△EE ’F.税收转嫁给消费者较多.2对需求者征税,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外部效应的矫正:1依靠公共部门的努力:(1)罚款或课征税收:适用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MEC=MPC-MSC=罚款额T (2)发放补贴:适用于边际私人收益MPB 的调整,边际外部效益MEB=MSB-MPS;适用于MPC 的调整,补贴厂商为达到合理配置而付出的成本(3)政府规制:对外部效益水平的规制和对生产过程的规制(4)法律制裁2依靠私人部门的努力:(1)强调产权明晰的科斯定理:是要交易成本为零而且产权界定明晰,则外部效益问题则能通过市场解决,政府不必干预(2)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以此来矫正外部效益带来的影响(3)社会制裁,一种道德约束. 瓦格纳法则:工业化经济社会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历史趋势.原因分析:需求在扩大,工业化经济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提出日益扩大的需要;对干预经济以及从事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对那些极大外部经济效益的行业要求政府直接进行生产经营的扩大;对政府提供文教以及服务方面的需要的扩大.评价:瓦格纳从相对规模的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予以解释;研究背景局限于英国工业化革命之后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工业;仅仅站在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原因.

税费的关系:1共同点:主体都是行政主体,政府及政府授权的机构;本质,都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目的都是用于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资需要2区别:执行主体—税收是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收费是各种部门和单位;收入性质—税收是无偿取得,收费是有偿取得;税收列入预算统一安排,收费不列入预算;用途—税收是为提供公共产品,收费是为提供混合产品;作用—税收兼顾公平和效率,收费是为强化效率. 税收的其他要素:

1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关系:(1)共同:当纳税人征税对象没有达到起征点或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2)不同:起征点是对于征税对象的全部征税,免征额是对超过部分不征税;效益不同:采用照顾低收入者,免征额是对于所有的纳税人给予照顾2附加与加成:附加是指随着正税增加而增加的,占正税一定比例的税收,不入国家预算;加成是按基本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加征一定乘数的税收,对象多是收入过高的人群,入国家预算3减税与免税:减税是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的数额,把税收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免征是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现代税收原则:

1公平:税收的首要原则指条件相同的纳税人的征税相同.横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相同的征税相同,纵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征税不同.两大准则:受益原则(个人承担的税赋与其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是相关联系的,受益相同的人征税相同,受益不同的人征税不同)能力原则(纳税人的赋税与其能力相关,衡量标准:客观说主张以能够客观的观察并衡量的相关指标,如收入;主观说主张以每个人效用的牺牲程度作为依据,牺牲指纳税人因纳税造成的效用损失)2效率原则:一个有效率的税收必然是一个中性的税收,只有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的税收就是中性税收(如典型的人头税.税收中性是政府课税对象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资源配置状况,对于纳税人只承担纳税带来的负担而不承担其他负担.税赋的负担是纳税人的实际负担即税收的超额负担.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方式:

1比例上缴和一般比例补助:比例上缴要求地方政府将收入按一比例上缴政府,剩余的部分自收自支;一般比例补助是中央政府以地方政府支出总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返还2定额上缴和一般定额上缴:只产生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主要用于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定额上缴是中央要求地方上缴既定数额的财政收入不会因地区收入的多少而变化;一般定额补助是中央政府将既定数额的一部分返还给地方3专项补助,包括非配套专项定额补助,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和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全球变暖是什么类型的产品?

鉴于全球变暖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且不能排除免费搭车者,应划归为带有显著负外部效益的公共产品.

龙牌污染问题,镇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如何矫正外部效应?

镇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但仍存在行为不当和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此外龙口市环保局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问题,而村民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而应承担一定责任.外部效应的矫正:1依靠公共部门的努力:(1)罚款或课征税收:调整其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MEC=MPC-MSC=罚款额T (2)发放补贴:调整MPC,补贴厂商为达到合理配置而付出的成本(3)政府规制:对外部效益水平的规制和对生产过程的规制(4)法律制裁2依靠私人部门的努力:(1)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明细界定产权,使外部效益问题能通过市场解决(2)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以此来矫正外部效益带来的影响(3)社会制裁,一种道德约束. 政府雇员制能否解决政府部门低效率问题,实现鲶鱼效应吗?

不能1、政府部门的低效率有两大表现:一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X 低效率.材料中的政府部门面临的问题正是由于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和办事效率低下引起的.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2政府雇员制无法对公务员产生威胁,不会产生替代的作用.政府雇员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大多是公务员无法完成的,因此不能实现鲶鱼效应,也不是有效的激励机制.3我认为长期这样下去会造成人浮于事,人员膨胀和行政管理的支出.

高等教育能否由私人提供?学费是否会大幅度上涨? 高等教育作为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应有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其中公共部门提供较多而私人部门也可以提供.只要进行有效的市场机制运作,学费不会产生大幅度上涨现象. 教育券的可行性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发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可为子女选择任何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将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换取现金用于支付办学费用.利益:1给民众一个以足投票的机会2给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等处于一种平等竞争状态,使其竞争公平.3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三种措施:1对私立学校进行补助2对个人家庭进行补助3对学生本人进行补助第一种情况:私立学校会进行基础建设项目支出,不会完全用于降低学费第二种情况:家庭不会将补助用于教育第三种情况:对学生本人补助有两种方法:给学生发放免费教育卡(更为合理)和投资兴办学校,提供免费教育.因此材料中前两种措施不会带来最优的结果,最后一种方法比较可行.

武林外传,该不该重奖纳税大户?

不应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与固定性揭示了税收的本质.首先税收是强制征收的,企业营业占用公共资源缴纳税收是其义务,重奖纳税大户会破坏税收的严肃性;其次,税收具有无偿性,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会使多数人产生“有偿纳税“的错觉,破坏税收的公平性;第三,税收具有固定性,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无疑是变相的减税.从本质上讲是国民收入的转移和损失,无法维持税收的公平原则,进而从本质和长远来看亦会破坏税收的效率原则. 人头税为何遭受失败?

最优税收:根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的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税收中性是政府课税对象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资源配置状况,对于纳税人只承担纳税带来的负担而不承担其他负担.税收的效率原则认为,一个有效率的税收必然是一个中性的税收,只有收入效应而无替代效应的税收就是中性的税收.而人头税就是典型的一种中性税收.然而人头税的推行在英国却遭到了巨大的反对并最后失败,其原因在于采取比例税率的人头税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以前不需要缴纳税收的收入较低的人群不得不用相当一部分的收入缴纳税收,虽然降低了税收的产品却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的首要原则,指条件相同的纳税人的征税相同.横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相同的征税相同,纵向公平指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征税不同.两大准则:受益原则(个人承担的税赋与其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是相关联系的,受益相同的人征税相同,受益不同的人征税不同);能力原则(纳税人的赋税与其能力相关,衡量标准:客观说主张以能够客观的观察并衡量的相关指标,如收入;主观说主张以每个人效用的牺牲程度作为依据,牺牲指纳税人因纳税造成的效用损失).由此可见,人头税虽然是一种具有效率的中性税收,却会破坏税收的公平原则.

3种功能矫正器的具体介绍

3种功能矫正器的具体介绍 肌激动器 ★矫治原理 1、刺激下颌骨矢状向生长 2、刺激下颌骨垂直向生长 3、抑制上颌骨矢状向生长 ★矫治目的:使异常的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得到矫正 ★适应症: 1、应用肌激动器进行矫形的病人均应是生长期的患者,最好的矫形时期是刚进入青春生长高峰期的患者。 2、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发育不足。面下1/3短或基本正常,临床及VTO观察下颌前伸后面形显著改善的患者。 3、Ⅱ类2分类,伴有下颌后缩,面下1/3短的患者,可先改正上切牙长轴后,再换为肌激动器矫正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不调。 4、Ⅱ类患者伴有上牙弓中段狭窄,下牙弓宽度正常,下颌前伸时形成颌干扰,妨碍下颌前伸者,可先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扩大上牙弓后,再换为肌激动器矫正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不调。 5、Ⅲ类错颌患者。

6、下颌支发育不足,下颌有向下、向后旋转趋势的生长期开颌患者,或牙源性开颌患者。 Herbst矫治器 Herbst矫治器是一种用于治疗Ⅱ类错颌的固定式咬合前移装置。 ★矫治原理:利用矫治器本身的机械力量,迫使下颌前移,相对上颌处于前伸位置,以纠正错颌畸形。 Herbst矫治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青春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患者 (2)Ⅱ类错颌 (3)下颌平面角小,水平生长型,下颌后缩,前面高短或正常者 (4)上下牙齿排列基本整齐 此外,Herbst矫治器还可用于治疗已过青春发育高峰期,但仍剩余生长潜力的年龄较大的患者;口呼吸,不能戴用其它功能矫治器的患者。 功能矫治器 ★矫治原理:功能矫治器不同于传统的矫治器用弹簧、牵引橡皮圈、口外牵引等机械力进行矫治,而是以独特的作用方式利用矫治器

边缘效应

1、边缘效应的概念、特征和机理 1.1边缘效应的概念 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在田间试验时,即使土壤条件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一植物个体所占空间的不同和相连试验区的影响以及小气候的差异等,而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的危害等方面也仍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为了去掉这种周边效应,可把田边部分作为号外,在试验结果的处理上不予计算在内。 1.2边缘效应的特征: 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以强烈的竞争开始,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有其稳定性,按边缘效应性质一般可分为动态边缘和静态边缘两种。动态边缘效应是移动型生态系统边缘,外界有持久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相对稳定,能长期维持其高生产力;静态边缘是相对静止型生态边缘,外界无稳定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1.3边缘效应的机理: 引起边缘效应的极力在于边缘效应的加成效应、协合效应和集肤效应。 加成效应:任何生物在多维生态空间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协合效应:在边缘地带各种生态因子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加成效应,还有一种非加成关系。任何物种对同一种生态因子的利用强度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现有水平有关。对特定的物种来说,他们一旦与边界异质环境处于合适的生态位相”谐振“,各因子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协合效应。 集肤效应:边缘地带是多种”应力”交互作用的地带,一般较各子系统更为复杂、异质和多变,信息量较丰富,因而刺激了各子系统中信息要求高的种群甚至外系统的种群向边缘区集结,此就是集肤效应。 2、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边缘效应的的概念就是基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生物的变异和密度增加而提出的,即在不同植物群落边缘生物的变异和密度有增加的倾向。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在这种特定的生境中期望有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回有新的微观环境,导致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和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气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特殊需求的物种散布和定居,从而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居群个体觅食和躲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允许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名人效应的利与弊

浅谈名人代言效应的利与弊 摘要:名人广告是一把双刃剑,策略得当,企业、明星可以双赢;措施不当, 企业、明星都会受损,既达不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又损害了明星的个人声誉。因此,企业要正确对待名人广告,也要在其运作中采取恰当的手段。 关键词:名人广告、广告效果、名人广告利弊 正文 现在,请名人做广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希望快速打开市场的法宝,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名人上场就一切都大功告成。但名人广告的实际效果并不确定,各种利弊的出现也不确定,一个企业的广告活动必须深入研究,把握住时机,步骤清晰,名人广告也是如此,做好了相关步骤,名人广告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但如果草率的认为名人广告一定会有效,则往往为企业和名人都带来损失. 一名人广告的基本概念与现状 名人广告的基本概念:名人是指在社会上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一定的美誉度能够为社会公众在心理上所接受其行为,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所谓名人广告就是广告。名人广告,即由知名人士出面推荐产品或为产品的优点提供佐证的广告,同时也包括由名人扮演广告角色宣传产品的广告。 名人广告的发展现状:名人广告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商界的普遍现象。曾经有人统计,在大多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节目中,明星广告占到30%以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名人广告效应,一是名人的高知名度可以引起高注意率以及视觉冲击;二是由于晕轮效应,扩展到对名人的一切都盲目接受,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进而接受由他推荐的产品或观念;三是名人常常可以带来一种示范作用,引起人们的模仿。 二名人广告的利弊分析 (一)名人广告的优势: 1984年,耐克与乔丹签订了一份5年合同总价值合计高达每年100万美元,这个价目是阿迪达斯或匡威开出的价钱的5倍,乔丹因而成为一个市场战略和整个运动鞋、运动服生产线的核心。《财富》杂志也曾刊登过一篇醒目报道,认为当时的耐克财务状况并不好,签定这么个合同实在是一个大错。结果却证明,耐克与乔丹的这次合作是个“完胜”的交易,乔丹使耐克得以跨出跑鞋的圈子,在美国刚刚开始盛行的篮球运动上大做文章,耐克一跃也成了高档篮球鞋的主导产品。 显然,名人广告主要有以下一些显著的优势: 1、将受众对名星的关注转移到对产品的关注,提高产品关注度和知名度。名人通过其本身的广泛的知名度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利用人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模仿明星的心理,吸引广告受众。 2、利用受众对名人的喜爱,让消费者爱屋及乌,增加品牌的喜好度。很多消费者因为对代言的名人的喜爱而选择该产品,这便是名人广告的另外的一个重要作用,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

社会工作青少年社区矫正某案例

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蔡某,男,1989年4月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程度,现在厦门市交通职业中专就读。2004年10月22日下午,蔡某与王某、施某、谢某四人在本市秀德大厦附近,殴打在校生陈某并抢走一部诺基亚6820型手机(价值人民币2377元)及在校生黄某的人民币10元。2004年10月31日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思明区人民法院审判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元。同时,共同退赔被害人黄某人民币十元,退赔被害人陈某人民币二千三百七十七元。 二、特点分析 1. 突发性。由于青少年各项生理基能正在发育之中,身体增长的速度快,但是心里发育却相对滞后,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在某种偶然的诱导和刺激下,容易遇事起意,突然实施犯罪,脑子一热,说做就做,不计后果。本案中蔡某及其同犯就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在好奇和刺激的心理作用下实施了抢劫。事实上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和同伴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后果会如此严重。( 2. 团伙化。由于青少年年纪尚轻,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势单力薄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结伙作案,通过结伙成群,互相壮胆,互相煽动,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增强安全感。因此,多是三五成群、七八成伙的共同作案。本案中蔡某以及其他五名被告均是纠集成伙共同犯罪。( 3. 低龄化。近年来,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14-16岁少年犯罪的比例日渐增大,并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本案中,共有6名被告,均未满18周岁,其中蔡某及其同案犯王某还未满16周岁。( 4. 反复性。青少年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且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收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如不注意隔离他们与不良习气接触,不注意对他们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和和控制,他们也容易受到坏人坏事的熏染而重新犯罪,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本案中,蔡某的其中两名同案犯就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实施了抢劫。( 三、原因分析( 在对于本案蔡某的犯罪原因的分析中,除了自身因素以外,有三个环境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蔡某恰恰缺乏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庭的贫困。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激烈竞争和贫富差距。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好奇和攀比的心理容易产生对物质生活的极端追求和滩涂享受。蔡某家庭贫困,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是残疾人,家里每月的收入仅来自三百多元的低保金,所以蔡某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加之父母平时缺少对其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正确引导,导致其最终在好奇和寻求刺激的心理作用下实施了抢劫,并将近一半的赃款与同案犯挥霍消费。

CSAMT法静态效应模拟及其校正方法对比

第29卷 增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年10月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60302)收稿日期:2007-06-30 文章编号:1001—1749(2007)增刊(1)—0064—04 CS A MT 法静态效应模拟及其校正方法对比 陈 辉1 ,王春庆1 ,雷 达2 ,王书民2 ,孟小红1 ,吕国印 2 (1.中国地质大学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065000) 摘 要: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中,由于浅层不均匀体的存在,总会存在一些静态现象。而静 态问题又一直是电磁测深领域一个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电磁测量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校正。这里通过对低阻静态模型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选用几种常见的静校正方法进行校正,对比其校正效果。 关键词:CS AMT;静态效应;静态模型;静态校正 中图分类号:P 63113+ 25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查中,当地表存在局部导电性不均匀体时,电流流过不均匀体,并在其表面上形成积累电荷,进而产生一个与外电流场成正比的附加电场,使得实测的各个频率的视电阻率值,相对于无局部不均匀体时有一个常系数的变化。从而在浅层不均匀体周围引起电流密度的密集或稀疏分布的畸变现象,导致地表观测的电场分量增强或减弱。其突出表现是在视电阻率~频率双对数坐标中,视电阻率曲线沿着视电阻率轴平行 移动,这就是静态位移效应[1~7] 。静态效应严重影响CS AMT 方法的定性解释结果,出现虚假的陡立深大断裂或垂向大延深的异常体。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一维定量解释结果,无论电阻率值或层厚度都将产生不可忽略的误差。因此在数据资料中,对静态效应做校正,消除或减小其影响,对于CS AMT 的数据处理及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均匀大地中静态模型的响应特征 浅层电性不均匀体造成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测深曲线的畸变,给测深资料的解释带来许多困 难。为了更好地处理和解释浅层电性复杂区域的可控源音频电磁测深资料,必须首先了解浅层电性不均匀体对可控源音频电磁测深资料的影响特征。 为此作者设计了静态模型,利用雷达教授级高工编写的CS AMT 二维正演计算程序软件,对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对浅层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模型正演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了浅层电性不均匀体对CS AMT 视电阻率畸变异常规律的新认识。为正确识别静态、进行有效地校正处理和地质解释提供依据。 在CS AMT 法正演计算中,均匀大地低阻静态模型参数为:均匀大地的电阻率设置为50Ω?m ,静态体的电阻率设置为10Ω?m ,静态体均放置于近地表19点正下方中心埋深10m 处,大小为50m ×50m 。此模型有38个测深点,测深点距为50m ,测深点编号为1,2,…,38。计算14个频率点,频率点编号为1,2,3,4,…,12,13,14分别代表1,2,4,8,…,2048,4096,8192Hz 。静态模型的响应特征如下页图1、图2、图3所示。 由模型计算结果可知,在CS AMT 法中,小静态体的异常奇异性十分强烈,并且影响各个不同频点的测深数据,在卡尼亚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1)

林窗效应和边缘效应

⑵对生态结构质量和稳实性的影响 新建公路过程中,临时用地如:弃渣场、取土场、施工便道、拌和场、施工营地、预制场、材料堆场等。这些施工临时占地将对森林群落及植被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从而使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部分处于林内的施工临时用地需要较大空地,拟建公路施工期由于机械碾压、施工人员的践踏等,施工作业周围的植被将遭到破坏,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破坏明显,特别是对灌木层及草本层的破坏,甚至导致其消失,造成森林群落的层次缺失,使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较大的改变。乔木层由于缺乏灌木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易感染病害和遭受风折,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下降,群落稳定性下降,另外,由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破坏,并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和群落层次的缺失,将直接影响群落的演替,形成森林内部的“林窗结构”,从而引起“林窗效应”,同样会改变森林群落的生境条件,大量的喜光树种进入,而常绿树种则从林内消失,使森林群落的演替发生改变,地带性植被的改变和消失,降低了森林对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在线路NK150~CK210 段由于杉木分布集中,“林窗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施工便道的设计应尽量避免穿越成片的树林。

边缘效应是指在某一生态系统的边缘,或两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区域内能流、物流和信息流都远远大于某一生态系统内部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比如,有关研究表明,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其边缘(林缘带)往往分布着比森林内部更为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丰富的景观;又如,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区内往往是山洪的多发带,也是多种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和多种植被类型的集中分布区。人和许多动物都需要在多种生态系统中寻求食物和庇护,所以,多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地带,往往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环境。这种边缘环境一方面能提供最丰富的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另一方面,它也使他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包括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频繁的自然灾害(剧烈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边缘效应-生态学方面 1.边缘效应的概念 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在田间试验时,即使土壤条件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一植物个体所占空间的不同和相连试验区的影响以及小气候的差异等,而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的危害等方面也仍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为了去掉这种周边效应,可把田边部分作为号外,在试验结果的处理上不予计算在内。 2边缘效应的特征 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以强烈的竞争开始,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有其稳定性,按边缘效应性质一般可分为动态边缘和静态边缘两种。动态边缘效应是移动型生态系统边缘,外界有持久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相对稳定,能长期维持其高生产力;静态边缘是相对静止型生态边缘,外界无稳定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3边缘效应的机理 引起边缘效应的极力在于边缘效应的加成效应、协合效应和集肤效应。 加成效应:任何生物在多维生态空间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协合效应:在边缘地带各种生态因子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加成效应,还有一种非加成关系。任何物种对同一种生态因子的利用强度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现有水平有关。对特定的物种来说,他们一旦与边界异质环境处于合适的生态位相”谐振“,各因子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协合效应。 集肤效应:边缘地带是多种”应力”交互作用的地带,一般较各子系统更为复杂、异质和多变,信息量较丰富,因而刺激了各子系统中信息要求高的种群甚至外系统的种群向边缘区集结,此就是集肤效应。 4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8个心理著名效应

1.霍桑效应 就是所谓“宣泄效应”。霍桑效应的发现来自一次失败的管理研究,有个名为霍桑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通过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却无处发泄,而谈话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2.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3.刻板效应 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 4.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通俗地说就是以点概面光环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名人效应”。例如: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在认识人的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就象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力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5.马太效应 它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其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孙静琴/张培忠 【内容提要】自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国广泛开展,初步形成了社区矫正制度。很多省市采纳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助推社区矫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如何厘清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的方式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对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定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关系 作为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兼具维护公共安全和帮助罪犯复归社会重新做人的使命。社区矫正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惩罚的震慑性;需要对罪犯的罪行做出司法处置,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基本权益。另一方面,社区矫正是一项借助社会力量帮助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教育改造运动,具有社会帮扶的性质。动员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是其本身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社区矫正实践,是在我们独特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下进行的。无论社区矫正的立法、监管、执行,还是社会力量的参与形式,都由我国国情所规定。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作为刑罚执行的社区矫正,在惩罚的同时,如何借助社区和社会力量,实现服刑人员的犯罪预防与人性复归,成为司法实践和社会工作的重要课题。厘清社区矫正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对于社区矫正的司法实践和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犯罪性质比较轻微和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作为一个“舶来”概念,社区矫正源起于西方,目前已被联合国有关规则、宣言所认同。联合国的许多刑事司法规则,如《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监禁替代措施》、《联合国非监禁措施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东京规则”)等,都倡导尽可能避免监禁,将监禁作为最后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使用,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社会刑罚制度中对非监禁刑的适用。如今,社区矫正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使用。自2003年7月始,我国逐步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底,社区矫正试点遍及全国25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目前,司法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的方案,同时起草《社区矫正执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执行程序,争取2009年在全国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1] 作为我国社区矫正首批试点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部门联系制度。山东省在2004年8月,适时启动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确立了“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试点原则。截至2006年5月底,全省在济南、青岛、枣庄的28个县(市、区)、281个乡镇(街道)开展了试点工作,先后共接受矫正对象2697人,已解除矫正520人。在矫正期间,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到2007年,社区矫正扩大到全省17个市,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

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对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专职社工)的管理,根据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福州市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工作职责 协助司法所开展工作;协助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报到;制定社区矫正个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管理与培训;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性劳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等。 2、工作制度 登记制度: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告知其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社区服刑

人员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上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时应当记录,并作好汇报日期和来电号码的登记。 统计制度:每月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区服刑人员外出人员就业基本情况;每季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情况。 分析制度: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情况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上报。 二、考勤制度 1、专职社工应参加司法所的考勤签到。 2、按时上下班,上下班时间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同步,上班时应坚守工作岗位。 3、有以下情况之一为旷工:未经批准不上班的;迟到和早退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未请假的;上班签到后无故离开未办理手续的,旷工的最小时间单位为半天。

专职社工在试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累计旷工5天以上的;连续请假5天以上或累计请假10天以上的。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1、连续旷工7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15天以上的; 2、连续请假20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请假30天以上的; 3、一年内非因工负伤住院60天以上的;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考核合格的可参照党政机关和事 业单位在岗工作人员的年休假标准: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三、请销假制度 1、病假、事假等,所有请假均须填写《请假审批表》,批准后方可离开。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品牌代言人案例分析——百事可乐的全明星助阵效应

品牌代言人案例分析——百事可乐的全明星助阵效应品牌背景 1898年8月28日,是百事可乐“Pepsi-Cola”诞生的日子。100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百事公司(PepsiCo.,Inc.)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2006年,曾获得由世界企业品牌竞争力试验室《中国100家最佳雇主排行榜》的第53名,在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饮料公司”第一名。 品牌差异化形象定位 在全球的可乐市场中,可口可乐均占上风,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该处的百事可乐销量却比可口可乐高,是少数能超越可口可乐的地区。在那里,不少说法语的人均惯饮百事,透过法语明星做代言人,百事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得以把持。 百事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年轻、时尚、活泼”的形象。2000年据调查结果显示,百事可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软饮料之一。 全明星助阵,深化品牌形象 百事可乐完成了自身的定位之后,开始转向目标群体的调研,发现百事所针对的年轻群体现在最流行“酷”,百事迅速抓住年轻人的这种耍酷心理,开始推出了一系列形象代言人广告。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广告,是它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乐与美国最红火的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签订了一个合约,以500万美元的惊人价格聘请这位明星为“百事巨星”,并连续制作了以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歌曲为配曲的广告片。“百争可牙,新生代的远择”这一宣传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乐从美国市场上名人广告的巨大成功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制,寻找当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当地欢迎的名人广告。 在中国香港,百事可乐推出张国荣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开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音乐营销攻势。不久以后,百事可乐更是聘得美国的世界级走红女歌星麦当娜为世界“百事巨星”,轰动全球。 “每一次选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选择。追风,那不是我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百事。”中国大陆的不少消费者,也许都听过这段出自刘德华之口的广告语。作为走红于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影、视、歌星,刘德华的号召力是巨大的。 这是百事可乐为开辟中国饮料市场而做的广告。 郭富城与百事的合作始于1998年,其“雨中飞奔为邻家女孩买百事可乐”“百事蓝罐包装上市”“与国际巨星珍妮?杰克逊合作”“与王菲合唱百事主题曲”“为百事可乐中国足球联赛主唱首支主题曲”“森林中智取可爱猩猩”等版本广告,成为百事广告的扛鼎之作。在全国各地百事饮料的销售点上,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是郭天王执着、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郭天王高人一筹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获得了百事的一致认可,并升格成为亚洲区品牌形象代言人。 王菲的歌曲在亚洲乐坛独树一帜,她为百事拍的广告片同样以“渴望无限”为主题,由她创作的音乐《存在》表现了王菲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渴望无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 2002年1月,乐坛天之娇女——郑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为新一代中国区百事巨星。2002年,F4的“百事可乐”广告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广告。 案例分析总结

社区矫正个案

假释犯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一、矫正关系建立 2007年9月,案主出狱接受社区矫正,根据“属地审查”的基本原则,社区矫正工作者与案主在司法所签定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填写了相关表格,并对案主一一说明了日后接受社区矫正有关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奖励处分等注意事项。案主表示同意接受司法所监督管理,遵守相关规定,双方社矫关系基本建立。 二.案主基本资料 (一)个人情况 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40岁左右 文化程度:高中 婚姻状况:已婚 (二)家庭成员 妻子:无职业 母亲:无职业 姐夫:做生意 三、案主案件资料 (一)犯罪事实 案主于因伙同他人盗窃摩托车,于1993年9月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判决情况 罪名:盗窃罪 原判刑期:无期徒刑 附加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刑期变动: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7年 社区矫正类别:假释 社区矫正期限:自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 (三)收监期间表现

案主于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2004年、2005年被监狱评定为年度监狱改造积极分子。 四、社矫对象问题界定以及分析 (一)通过家访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 2008年5月,南湖街道办事处司法所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社会工作者前往案主老家进行家访,实地掌握了案主的现时生活状态以及所在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环境。资料掌握的方式包括与案主面对面的交流、与其家人的谈话,以及与案主所在社区司法所、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员接触交流,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等等,在为期两天的探访行动中,从正面、侧面两方面初步掌握了案主的家庭系统与社区系统如下: 1.家庭系统概述: 案主现在居住于广东省四会市,家庭成员包括妻子、母亲,父亲于前几个月前已经逝世。但其居住的房子并非属于案主所有,其产权属于他的姐夫,因为其姐夫外出工作,姐夫儿子也在外面读大学,而案主老家的房子也几近倒塌,因此姐夫同意案主与其妻子、母亲暂时前来居住,一来可以看守房子,二来也可以表达亲情之谊。可知,该住所并非案主一家长期居住之地,需看日后案主一家与其姐夫一家的关系发展。案主母亲虽然身体健康但也缺乏劳动能力,案主夫妇均无正当职业,案主更因为右脚踝粉碎性骨折难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只能与妻子在家靠养猪维持生计。案主与妻子结婚不久,妻子也早已知道案主社区服刑的身份,不过她并不介意,并十分支持丈夫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他们膝下暂无儿女,经济负担暂不严重,并是却是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 2.社区系统概述: 案主现并不居住于罗湖区南湖街道,而是回到了母亲户籍所在地居住,一是因为村中老家房子几近倒塌,而姐夫为他们提供了房子居住的便利;二是因为案主担心在老家居住,会让村中邻居知悉自己的罪犯身份,从而招来有色眼光对待以及中伤言论。在农村环境中,这将严重影响案主的正常生活。由于案主特殊的自身情况,现居住地对其缺乏基本的监管,难以对案主形成配套的跟踪掌握。 3.访谈实录(第一次见面谈话内容)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乡镇司法员,社区矫正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学习、实践、改进,循序渐进、周而复始地不断摸索、提高和完善,使自己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通过这些宝贵的工作经验,我对目前洞坪乡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开展好此项工作有了自己的一些 浅显认识。 存在问题一: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缺乏正确理解,产生主观上的 错误认知。我所在的乡就有这样一名矫正对象,他现年37岁,离异,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缓刑两年。他第一次来司法所报到时,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这每个月来报到学习都只是形式而已,笔记、资料那些你帮我写就是,我不一定有时间来。”他的这种认知态度,给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的我当头一棒,我才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远不像我以为的那般可以从容应对。 存在问题三:专业技巧掌握不够,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在实习期 间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做好相关档案台账资料,缺乏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缺乏与矫正人员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这就导致我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产生的问题不能有效运用专业技巧去解决,理论与实际操作出现脱节现象,单一的工作方式方法更是让工作的顺利开展步履维艰。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好社区矫正 这项工作:

二、丰富工作方式方法,“帮”“教”并重。社区矫正人员是社 会上的特殊群体,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面对一些不服从监管的矫正人员,我们要灵活工作方式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刚柔并济”。首先,在日常监管中必须严格管理、奖惩结合,通过法制教育学习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的思想认识;其次,采取打电话“拉家常”的形式更好地了解其近期生活情况以及内心观念、思想状况的变化;最后,可以通过发送有关法律法规的短信来促使其加强法律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对于一些积极进行社区矫正的罪犯,我们在规范日常监管的同时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通过加强交流、传递关怀,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并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劳动、要求劳动的态度,利用法制教育学习和参加公益劳动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多与人交流,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及时与矫正人员家人朋友进行沟通衔接,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家是港湾,亲人可以依靠,朋友懂得倾听。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矫正人员家人和周围朋友的支持和配合。家是无论你受了多大的伤害,你都可以依靠的避风港,亲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眼神都会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对待社区矫正人员这样“特殊的家人”,亲人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同时,作为他们的朋友要懂得倾听,委婉的语言和关爱的态度会给他们更大的心里安慰,让他们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关税同盟之静态效应—贸易转移进行图形分析,指出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不是绝对的福利净损失或净收益,而是分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种影响。笔者认为贸易创造会带来福利绝对增加,而贸易转移在不同的情形下结果是不同的。 关键词:关税同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它统一限制措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关税同盟有两个显著特征: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建立共同对外关税。这两点既是关税同盟区别其它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标志,也是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为关税同盟的依据。 本文讨论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从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加入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关税同盟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依照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贸易创造会给成员国带来福利水平的绝对提高,贸易转移将给成员国带来福利水平的绝对降低。因而各国要考察关税同盟给它带来的福利影响便是综合考虑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则福利水平净增,反之则净减。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分析如下: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之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创造是指原已形成贸易关系的两国因为都加入关税同盟而取消关税和其它非关税壁垒而形成的。这一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发生在双方之间,而没有第三国的参与;贸易创造扩大了贸易规模,提高了两国之间的福利水平。 由于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关税壁垒,同盟国的进口商品不会因为关税转嫁而提高价格,故其商品价格相对于取消关税之前有大幅度地降低,价格的降低会引致消费者需求膨胀,需求的扩大会产生两个直接结果:A,消费者剩余增加并超过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量和关税损失量,即一国福利绝对增加;B,需求增加,而国内厂商的生产不具比较优势,故从同盟国的进口量增加,即贸易规模的扩大。如图1:

广告中的名人效应

广告中的名人效应 名人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比较多,而比较熟悉的群体,名人效应也就是因为名人本身的影响力,而在其出现的时候达到事态扩大、影响加强的效果,这就是名人效应。在广告方面,几乎大部分的广告都在利用名人效应,因为受众对名人的喜欢、信任甚至模仿,从而转嫁到对产品的喜欢、信任和模仿,这是典型的利用名人效应的方法。 用名人拍广告,选择当红的艺人自然地被受消费则关注。用名人做广告常常回被看作是企业产平人格化的一个体现。产品的性能和所体现的服务精神及企业理念是抽象的。 一、对名人广告的认知 名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者还有相当的美誉度,以及特定的人格魅力等,借此参与广告活动特别是直接代言产品,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可能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可信度,有助于引发受众的注意、兴趣和购买欲,同时体现品牌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社会形象力。 随着产品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名人广告也以各种形态存在于生活中。除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路牌等传统媒介外,也包括网络、游戏软件等新型媒体,以及各类商业推广与促销活动。在各类名人广告中,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仍然是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此外,一些品牌由明星作为形象代言人,又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和空间。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名人参与广告或代言产品,都属于商业交易行为,收取的佣金是比较高昂的。对于广告主来说,如此之高的成本投入应当产出更大更多的利益回报,但是期间也增大了风险。

二、名人代言产生的的问题 名人广告的负面效应是比较典型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喧宾夺主: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如果广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诉求点作支撑,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名人身上,导致只记住名人,而忽略产品的现象出现,消费者会沉湎于名人风采而忽略了品牌本身。 个性不符:各行各业都有名人,但权威、偶像的崇拜及其影响力往往只发生在特定的领域之中,脱离这一领域,权威效应就会锐减甚至荡然无存。广告主与广告商过于追逐名人效应,不但付出巨大代价,还可能会事与愿违。 过度转换:许多名人不顾自身形象与所代言产品有无关联,随意迎合,频繁转换,过渡曝光。这不但无助于广告效果,品牌含金量稀释,名人自身的价值也会受到贬损,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虽然增加,但美誉度却会因边际效应的下降而越来越低。 道德风险:名人的兴衰是不可预料的,比如名人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名人的潜力有限,年龄增长,突然变故等。名人突然变成失势人物,其推荐的产品也会受到牵连。名人缺乏应有的自律,是名人广告道德风险的主要导因。 虚假违规:近年来虚假、误导广告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中有不少就是名人广告,特别是涉及医药用品与医疗服务方面,造成的危害及恶劣影响更大。因为名人广告的性质属于证言广告,更加强化一种责任感和守法意识。当然,首先是广告主、广告商责任;其次发布媒体的失察或纵俑;再者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但是参与其中的名人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码是见利忘义,推波助澜。 总之,“名人”与“广告”两相和谐才会产生积极效应,否则,其负面效应将会作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案例分析学术堂所属分类: 一、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简析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途径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政府以岗位购买方式介入,即通过招标的形式从社工机构来购买岗位,第二种是机构项目进行社工配备,即安排专业社工在社会服务项目中开展工作,第三种是通过委托授权,将项目以竞标形式委托给社工机构,同时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实践,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这些都能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应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促使他们更好回归社会. 个案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通过遵循相应的价值理念,利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以个性化的途径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心理和物质方面的服务与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坚定意志、解决压力,顺利实现矫正目的.小组工作方法指的是以团体组织为对象,利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配合促使青少年个人行为得到改变、社会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指的是利用社会工作方法,促使青少年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重新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从而顺利完成矫正任务并回归社会.对青少年来说,社会工作者扮演者使能者、联系人和倡导者三重角色.使能者是指社区矫正介入从以往的扶贫救弱演变为挖掘青少年自我潜能,从而促进个人发展,而在矫正介入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担当者邻里、亲属、朋友和志愿者等各方面的联系人角色,同时,对于青少年服务对象来说,社会工作者以自我期望为基点,通过努力来满足自我需求,这是他们扮演的倡导者的角色.

二、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介入中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广州某地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为例,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原则、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分析,来展现社区矫正的完整过程, 并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中工作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矫正关系建立及问题分析 2013年2月,青少年s由于故意伤人罪被法院判为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根据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规定,s在2013年3月接受了社区矫正.按照属地审查原则,在充分了解s的基本情况的基础 上,s与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订.双方 明确了社区矫正启动后的权利和义务,s也同意由司法所管理监督, 承诺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至此双方基本建立了社区矫正关系. 在工作人员和s及其父母沟通后,发现s面临的问题如下:首先是监管问题.s对自己所犯罪行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重视起社区矫 正工作.其次是学业问题.s在犯罪后,被所在学校开除,导致s心理 上受到很大的打击,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接着是家庭问题.s发生犯罪后,父母对其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夫妻间也相互吵架,家庭关系较为紧张.最后是网瘾问题.s目前对自己网瘾的严重性还没有意识到,这与其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学校管制等有较大关系. (二)矫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解除 矫正计划的制定是矫正对象和矫正人员互相间合作的过程,双方要对彼此的责任和角色进行明确,从而保证矫正的有效性.根据矫正 对象存在的问题,s的矫正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促使s 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正确认识并主动回归社会.从社区角度出发,矫正 的策略主要包括稳定s的情绪,端正其思想,鼓励s助人自助,为社区服务;从家庭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家庭气氛的改善、s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等为s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从社会环境出发,需要通过社会资源的协调,来对s的学业问题进行矫正. 在社区矫正初期,需要安排s进行法律常识的学习,让他意识到自己犯罪的危害性,同时要定期与s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鼓励他和其他矫正对象多参与公益活动,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在矫正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