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2.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C)

A.可知论学派

B.不可知论学派

C.唯理论学派

D.经验论学派

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A.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真理是(D)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5.“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B)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形而上学真理观

6.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B)

A.真理是想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实践的有条件和相对性决定的

7.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 )。

A.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8、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9、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D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能完成

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10.马克思始终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认识的本质是( D )

A.主体对客体的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建构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C )

A.两种性质相同的真理

B.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

D.不同真理的两个方面

12、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 D )

A.真理的相对性

B.真理和事物是同一的

C.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

D.真理的绝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5个选项中,请选出2-5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和少选都不得分)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A )(C )(D)(E)()

A.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

B.它们之间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C.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D.同人类认识能力上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联系

E.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B )( C )( D )( E )。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下列各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A )( C )( D )()()

A.推理

B.感觉

C.判断

D.概念

E.表象

4.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 )(C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为(A )(B)()()()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两者都来源于实践

D.两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E.两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三、名词解释(请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真理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主体、客体

答: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感性认识

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4、理性认识

答: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四、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在括号内指出该命题是否正确,

并且简单阐述理由。)

1、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它是一种主观活动。

答题要点:错。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从实践的主体、过程、对象、手段以及结果来看,实践活动不同于纯粹精神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介,不是纯主观活动。

2、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的东西。

答题要点:错。表述不准确。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只有成为主体认知和实践对象,才能被称为客体。

3、真理就是公认的看法。

答题要点:错。根据真理的含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来分析此命题的错误。真理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和事实等客观存在的本质与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有用即真理。

答题要点: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具有价值性,但是,并不是有用即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由于人的主观需求不同,对一个人有用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有用。所以,此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主观真理论。

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属性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活动领域的认识对象,即主体活动或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通过认识中介相互作用,构成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

2、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也具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可能导致实践失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