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中学生缺乏自主和创造性学习,教师若能及时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力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力,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七旬老人,上下楼梯,气喘吁吁,为何?老师拉测力计,满脸通红,青筋勃起,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费了力”。教师趁机乘胜追击:“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力?”引发学生进入探索过程,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2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全面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观察水库堤坝,潜水员潜水的实例。围绕这些实际问题,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根源。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设计具体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不仅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透彻性。
3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特别初中力学和电学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伸性提问,或逆着题意进行分析。这样的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同时学生也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4铺垫性提问
温故而知新。铺垫性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对旧知识提问,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遵循教材的规律,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有创见的成果,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树立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5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在讲惯性概念时,可以设计做“抽尺”实验:把盛着墨水的敞口瓶置于课桌边缘,下压直尺或三角尺。用手沿水平方向突然快速抽走直尺,墨水瓶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这种生动刺激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
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6列举性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列举家庭电路中常见故障”。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第三题可按短路、断路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
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
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8巩固性提问
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应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并设计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