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1

  • 格式:pptx
  • 大小:248.96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诗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诗 歌 学 法
知诗:理解诗意 悟诗:感悟诗情
赏诗:学习诗理
知诗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 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 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 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 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 “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 “曲牌”或“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 叫“如梦令”。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同学们齐读这首词,说 说它的意思。
知诗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 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 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 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知诗——学习检查
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
(兴尽晚回舟)
这句词表明主人公兴致之 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 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 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 了她的忘情心态。
知诗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 怎样的心情?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 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 路的焦灼心情。
知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知诗
ǒu

莲藕
知诗
【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知诗
【注释】
溪亭:临水的亭台。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误:错误。
争:争着、抢着。
知诗
读一读,说说从带点的词里,你 能体会到什么。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回忆,并有深刻印 象。 “沉醉”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赏诗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你能想像出这两句词所描绘的情景吗?
赏诗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还想在这藕花世界里流连欣赏,但已使暮色苍茫; 想要荡出“藕花深处”,却不知怎么走。情急之中, 少女们禁不住发出了“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叫声。 不料几声婉转的“争渡”声,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 水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暮色苍茫的天空, 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或火 红或洁白的荷花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 起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这是一种多么动人心 弦、令人陶醉的境界啊!
2.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 3.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 4.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5.哪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 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悟诗
【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知诗
【词牌简介】
《如梦令》、《渔歌子》都是词牌名。词 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 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词牌名:《忆秦娥》、《浣溪沙》、《菩萨 蛮》„„
知诗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嫁金石家赵 明诚。靖康之变,仓皇南渡。建炎三年, 明诚靖故。李清照携图书,并明诚遗著 《金石录》逃兵乱,足迹遍江浙皖赣一 带,晚年寓居临安。现传《漱玉词》。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悟诗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中,又渗透着词人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 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
赏诗
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如梦令· 昨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知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归路”写出了什么?
“不知归路”写出作者留 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 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十分愉快的游赏。
知诗
读句子,说意思。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游兴满足了,天黑 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 了荷花深处。
知诗
读句子,说体会。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