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教学文案

最新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教学文案

最新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教学文案
最新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教学文案

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把引述句改成转述句。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

转述句---

二、人称的变化

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例子: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个会,你自己做饭。”

这句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

妈妈对我说,今天她开会,我自己做饭。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显然冤枉了小红。”

这句话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

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1、张童说:“ 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小红对妈妈说:"我要吃饭".

小红对妈妈说她要吃饭

3、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4、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5、爸爸说:"你想去爬树吗?我带你去!"

爸爸说我想去爬树他就带我去!

6、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问桑娜,他不在,她在家里做些什么呢?9、我说:“我昨天去学校了”。

他说,他昨天去学校了。

7、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

齐威王对田忌说,你不能不服气. 10、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8、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满意。”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我这玩。老师对小明说,看了他的作文很满意。

把转述句改成引述句,把引述句改成转述句。

1. 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2. 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物到秦国去。

3 .齐威王带着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4. 一个孩子说:“让他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他往东走。”

5 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的孩子死了。”

6. 海里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例子: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1、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砸掉它!”

3、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5、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6、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曲子吧。”

7、明明把馍递给我:“老师,你几天都没吃饭了。你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8、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9、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微波干燥法:是通过微波加热原理使物料内部水分加热蒸发得到干燥效果的一种干燥方式。如果物料的初始含水率很高,物料内部的压力非常快地升高,则水分可能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从物料中排除。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梯度、传热和蒸汽压迁移方向均一致,从而大大改善了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条件,当然要优于常规干燥。同时由于压力迁移动力的存在,使微波干燥具有由内向外的干燥特点。即对物料整体而言,将是物料内层首先干燥,这就克服了在常规干燥中因物料外层微波干燥原理:

原理

微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1m之间,其相应频率在300GHz至300MHz之间。

为了防止微波对无线电通信、广播和雷达的干扰,国际上规定用于微波加热和微波干燥的频率有四段,分别为:L段,频率为890~940MHz,中心波长330mm;S段,频率为2400~2500MHz,中心波长为122mm;C段,频率为5725~5875MHz,中心波长为52mm;K段,频率为22000~22250MHz,中心波长8mm。家用微波炉中仅用L段和S段。

微波是在电真空器件或半导体器件上通以直流电或50Hz的交流电,利用电子在磁场中作特殊运动来获得的。这种运动可以简单的这样来解释一下:介质从电结构看,一类分子叫无极分子电介质,另一类叫有极分子电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呈无规则排列,如果把它们置于交变的电场之中,这些介质的极性分子取向也随着电场的极性变化而变化,这就叫做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就越强,外加电场极性变化得越快,极化得也越快,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之间的摩擦作用也就越剧烈。在此过程中即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当被加热物质放在微波场中时,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以每秒几十亿次的高频来回摆动、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使物料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热干的目的。

微波是指波长在lmm一lm,也即频率在300--300000 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干燥利用磁场方向的高频转变,使极性分子产生运动和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其原理如图1所示。和传统干燥方式不同,微波干燥时物体本身成为发热体,并且热传导方向与水分扩散方向相同。

微波陶瓷干燥设备编辑

定义

引述句改转述句

“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改转述句时要“两改一查”,即改标点、改人称, 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引述句: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转述句: 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 一个是人称的变化。 一、标点符号变化 冒号(:)改为逗号(,) 双引号(“”)去掉。 XXXX说:“XXXXXXXXXXXXX。” XXXX说,XXXXXXXXXXXXX。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原来双引 号内的“我(们) ”改为“他(们)”或“她(们) ”。 第一人称:我(们) 第三人称:他(们)、她(们) XXX说:“我XXXXXXXXXXX。” XXX说,他XXXXXXXXXXXX。 例: A、张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张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B、王丽对我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爱学习。” 王丽对我说,她们班的同学都爱学习。 2、引号里第二人称(你、你们)的改法 1)(前面没有人名的)将第二人称(你、你们)改为第三人称(我、我们),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有时适当加上“让”、“叫”、“要”等。 例: A、姐姐说:“ 你们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姐姐说,我们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前面有人名的)将第二人称(你、你们)改为说前面的人名。 例: A、爸爸对苗苗说:“我有事,你自己回家。” 爸爸对苗苗说,他有事,叫苗苗自己回家。 B、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在改为转述句时把“这”改为“那”。 例: A、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B、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三、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做饭。” 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做饭。

转述句引述句讲课教案

转述句引述句

转述句与引述句互改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1老师说:“我教你怎么写.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3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5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6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7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8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是一条道?” 9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0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 11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2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13鲁班告诉师傅说:“我叫鲁班,是从家鲁湾来的。” 14武松对主人家说:“快拿酒,给我吃。” 1许静对他说:“小弟弟,以后可不要在马路上玩!” 2冬冬对妈妈说:“我要买一本字典,请您给我20元。” 3爸爸对妈妈说:“强强已经长大了,以后这事应该让他自己去做。” 4放学路上,周天对郑星说:“我家有一只漂亮的大花猫,你跟我去看看。”

5姐姐对我说:“我太喜欢这本书了,你有时间也主读读。” 6王芳对我说:“我家住在山那边,每天上学要走很多路。” 7鲁迅在回信中对颜黎民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8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 9渔夫对桑娜说:“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样的夜晚,还谈得打上鱼。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10秋生对田志山说:“我到附近江姗姗家去,可惜不凑巧,他到老师家补课,就顺道来找你玩。” 11老师表扬小丽:“你发言语言简练,口齿清楚,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12张天一告诉别人:“蛇我都不怕,还会怕这小小的老鼠吗?” 13萤火虫对蝈蝈说:“你没有看见,天上这么多星星,我是追星星的,要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 14蝈蝈劝告萤火虫:“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太远了,你怎么能追上?” 15萤火虫生气地对蝈蝈说:“你胡说些什么?星星不是和我一样大小,也同样闪着光吗?他们怎么会离我们很远,我一定追上他们。” 16妈妈生气地说:“你就会糟蹋东西以后我叫姨妈别送东西给你。” 17妹妹欣喜地说:“姐姐,你也管起闲事来了!” 18奶奶笑着说:“我不饿,你先吃吧。” 19雷锋问大娘:“大娘,你儿子是干什么的?”大娘说:“我儿子是工人。” 20赵大爷生气地对阿Q说:“你这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 21乌塔说:“”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你会说德语吗? 2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一、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1)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2)人称的变化: 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_________________。 四、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例1 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 如: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转述) 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例子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8.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9.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0. 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11. 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12.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13.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14.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15. 爸爸说:“我星期天去旅游。” 16. 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1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1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19. 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20. 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答案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她来接小明。 2. 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王芳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她一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 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1. 老师说,我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他! 15.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6. 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的方法: 引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 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 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引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 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2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 相互转换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一、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引述句改转述句) 1、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如: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2、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变化) 3.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爸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爸爸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①、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③、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4.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①、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②、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5.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①、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完整版)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推荐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推荐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推荐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二、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 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 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 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 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 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 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 我找得见。” 三、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 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 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 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 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 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 起找,他找得见。

陈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

如何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这是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例如: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像‘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我们工程人员之口。” 应改为: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像“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出自他们工程人员之口。 再如:老师对小明说:“小明,你帮我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小明帮他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句中的“你”指的是小明,因此将“你”改为小明,这样就与前面的称呼“小明”重复了,因此称呼“小明”要省略。这是老师吩咐小明端作业本,因些还可加上“让”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句子专项练习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各病句。 1、我和耿亮一前一后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2、王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3、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引述句和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 一、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二、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1: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我背你走!”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他背我走!

(完整版)陈述句改转述句(有答案)

是陈述句改转述句吧!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看得见。

直接引用句改间接转述句练习

引用句改间接转述句的方法 直述句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转述句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她。) 1.标点:去掉双引号,改冒号为逗号 2.双引号中的“我”改为“他” 如:张红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红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双引号中的“你” 看句子中的“你”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你唱得真好,能教教我吗?” 改: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周笔畅唱得真好,能教教她吗?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4.双引号中的“他” 看句子中的“他”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的一夜工作。他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的简朴!” 改:他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新中国的总理。他看到了周总理的一夜工作。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的简朴! 如: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改:父亲说,他早已不管我了。 5.双引号中有“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6.双引号中有“来”改为“去” 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例子: ●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改: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改: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他冤枉了小红。

转述句与陈述句

句型变换 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四、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6、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改为间接引用) 7、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间接引用) 8、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9、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10、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11、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12、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改为间接引用) 五、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例:罗蒙摇摇头说:“爸爸,我也要一本书!”罗蒙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1、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 2、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 3、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附答案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有两种:一种是听话人本人转述,一种是第三者转述。比如这句:爸爸对我说:“明明,把你的作业拿给我看看。” 如果是本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拿给他看看。或者是:爸爸让我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如果是第三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明明说,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或者是:爸爸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改为转述句和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是有区别的。若是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那应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身份来转述。如: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就应改为:老师对他说,老师教他毛笔字的写法。或者是:老师说教他毛笔字的写法。改为转述句就可以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毛笔字的写法。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把它叫醒。” 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人不明白对象。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应当是: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他去把老虎叫醒。 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等等。比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应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 二、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引述句与转述句

引述句与转述句 一、什么叫引述句? 引述别人的话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引号引出人家的原话,这叫做直接引语。例句(妈对我说:“今天我回来要晚,你先吃饭,不用等我。”) 一是用自己的话把人家的话转述出来,这叫做间接引语。例句(今天,妈妈跟我说,她晚上回来的晚,让我先吃饭,不用等她。) 二、怎样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引述句(转述句) a、妈对我说:“今天我回来的晚,你先吃饭,不用等我。”(直接引述---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b今天,妈妈跟我说,她晚上回来的晚,让我先吃饭,不用等她。(间接引述--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a{老师说:“你们先把上次作业的错误改正后,再做今天的作业。(直接引述--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b{老师说,我们先把上次作业的错误改正后,再做今天的作业。(间接引述--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观察总结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方法。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训练题。 1、改为间接引用的句子。 (1)父亲说:“对。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2)小娜对小刚说:“我要完成作业后,再同你出去玩。” 2、改为直接引述。 (1)、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他们一起去滑雪。 (2)、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3)、爸爸对妈妈说,明天他要出发了,要妈妈别去上班了。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姓名: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及标准答案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老师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7.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9.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11. 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12. 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13.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14.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15.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16. 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17. 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18.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19. 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20. 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21. 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22.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3.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24.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25.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怎样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怎样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二、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如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 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 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 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 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 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 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 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 抢着对老班长说: “ 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 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 他找得见。 “引述句” 改“转述句” 的方法

引述句改成转述句

引述句改成转述句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首先把双引号去掉,把冒号改成逗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转述句改成引述句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把逗号“,”改成冒号“:”,再加上双引号。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练习题: (三星级) 1、他猛地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阿曼达对父亲说:“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3、他严肃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4、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 5、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6、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7、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他对我说:“ 陈老师叫你去”。 9、他自豪地说:“看啊,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10、父亲对徐利奥说:“你应该用功念书。功课是你的大事,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1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五星级练习) 1、武松对小二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3、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你见过电灯吗?”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6、陈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