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5 钢的热处理分析
5 钢的热处理分析
格式:ppt
大小:3.68 MB
文档页数:64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64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成分
碳含量:界面面积 合金元素:扩散,碳化物稳定性
原始组织:
粗细,形态
5.1.3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起始晶粒度:珠光体刚刚转变成奥氏体的
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热处理后所获得的奥氏体晶
粒的大小 本质晶粒度:规定条件下(930±10℃,3-
8h),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很强的固溶强化效应,同时M内又存在大量晶 体缺陷,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M的硬度主 要取决于它的含碳量,碳含量越高,强度和硬 度越高,而塑性、韧性也越低。
中温转变产物-贝氏体
两相混合物(过饱和F,粒状碳化物) 与M相比,上贝氏体强度低,不用。下
贝氏体强度硬度较高、塑性韧性好。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C曲线
(4)再结晶退火与去应力退火
较低温度加热(<Ac1),消除加工硬化或 宏观应力,如
屈氏体 5000
硬度
能分辨片层的 放大倍数
珠光体
P
A1~650
>0.4
170~230 HB
<500
索氏体
S
650~600
0.4~0.2
25~35 HRC
>1000
屈氏体
T
600~500
<0.2
35~40 HRC
>2000
低温转变产物-马氏体
马氏体是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 的成分与过冷奥氏体完全相同。
钢的本质晶粒度示意图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越高和保温时间越长,A晶粒越粗。 其中加热温度是主要因素
化学成分
强碳化物元素Nb、Ti等元素碳化物不易溶 解、阻止C扩散等原因强烈阻止A晶粒粗化, 可细化晶粒
P, Mn促进长大
5.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实际生产当中冷却速度较快,转变在较 大过冷度下进行,不能用相图来分析。
消除残余应力,以防钢件的变形、开裂;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
5.3.2 钢的退火操作及应用
退火是通过将金属加热、保温,使金属 向平衡状态转化的工艺过程。
按照不同目的,退火工艺可分为完全退 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扩散退火、 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1)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T=AC3+(30℃~50℃) 冷却方式:缓冷(炉冷、灰冷、坑冷)
至550C后空冷。 组织:接近平衡组织 应用:适用于亚共析钢铸、锻、焊件。
如ZG35铸造齿轮。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球化退火
加热温度:T=AC1+(20~30℃) 冷却方式:缓冷或等温 组织:球状P
球状P的强度、硬度 稍低,塑性韧性好
冷却转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保温
临界点
等温冷却
温度 加热
连续冷却
保温 时间
时间
5.2.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共析钢的TTT曲线(C曲线)
转变温度不同,产物不同,性能不同
温度/ oC
800
A
奥 氏体
1
700 过冷A区
600
AP
粗珠光体 5~20 HRC 细珠光体 30~40 HRC
500
400
300 M s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受化学成分、加工工 艺的影响,改善钢的性能主要有合金化、
凝固控制、塑性变形、热处理等途径。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介质
中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材料的组织 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加工工艺。
比较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一般都需要进行 热处理,比如汽车、拖拉机工业中70~ 80%的零件需要进行热处理。
200
AB
上贝 氏体40~45 HRC 下贝 氏体50~60 HRC
100
马氏体+残余奥 氏体60~65 HRC
M
f
0
-100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时间/s
高温转变产物-珠光体类型
珠光体 2500
索氏体 5000
组织名称 符号 形成温度/℃ 片层间距/mm
和以下因素有关: 钢的化学成分
除Co以外,常用元素均使其右移; 一些碳化物形成元素还改变C曲线形状
加热温度与时间 原始组织
5.3 钢的退火和正火
铸件和锻件中经常存在晶粒粗大、应力、成分 不均、硬度偏高等缺陷
在机器零件或工模具等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经常作为预先热处理工序,安排在铸造或锻造 之后、切削(粗)加工之前,用以消除前一工序 所带来的某些缺陷,为随后的工序作准备。
5.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5.1.1 钢的临界温度
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步,加热温度依据 相图和热处理目的而定
A1、A3、Acm为相图上的平 衡转变温度线。 实际生产中温度变化较快, 转变出现滞后。 为了区分加热、冷却时的 临界点,加热冠以“c”, 冷却贯以“r”。如AC1表示 加热时由P→A的开始温度 线
5.1.2 奥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的形成也是形核长大过程。 共析钢的原始组织为P,当加热到Acl以上温度时,发
生P转变。 在转变过程中要发生晶格改组和碳原子的重新分布。
包括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奥氏体形核
奥氏体长大 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奥氏体均匀化
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
加热条件
加热温度与时间:温度高,需求时间短 加热速度:速度快,转变滞后
对于一些普通铸件、焊接件以及不重要的工件, 退火和正火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工序。
退火和正火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热处理工艺
5.3.1 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改变性能、组织为目标,如 调整硬度(经常是软化)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经过适当退火或正火处理可使钢件的硬度达到170250HB,而且比较均匀,从而改善钢件的切削加工 性能。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TTT曲线和共析钢 相比多了一条先共析F和Fe3C的析出线
5.2.2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共析钢的CCT曲线 CCT在TTT的右下方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在连
续冷却无贝氏体转变 临界冷却速度
CCT曲线举例
45钢的CCT曲线
T10钢的CCT曲线
5.2.3 影响C曲线的因素
奥氏体的化学成分和均匀性、晶粒大小, 有无第二相C曲线。
应用:主要用于降低 高碳钢的硬度,以利 于切削加工;为淬火 作准备
球化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工艺路线
(3)扩散退火
加热至固相线以下较高温度,长时间保 温,消除枝晶偏析。
适用于钢铁、有色合金等,如 亚共析钢:T=Ac3 + (150℃~300℃) 过共析钢:T=Accm+(150℃~300℃) 保温10-15h后空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文档推荐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