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徕卡M卡口镜头货号、序列号、生产年代、6bit资料查询

徕卡M卡口镜头货号、序列号、生产年代、6bit资料查询

徕卡M卡口镜头货号、序列号、生产年代、6bit资料查询

List of 6-bit update capable M lenses for digital use

Name Colour Order Nr. Year of

poduction Summicron-M 1:2,0 / 28 mm ASPH. black 11604 2000 - currently Summicron-M 1:2 / 35 mm ASPH. black 11879 1996 - currently Summicron-M 1:2 / 35 mm ASPH. silver 11882 1996 - currently Summilux-M 1:1,4/50 mm ASPH. black 11891 2004 - currently Summilux-M 1:1,4/50 mm ASPH. silver 11892 2006 - currently Summicron-M 1:2/50 mm black 11826 1994 - currently Apo-Summicron-M 1:2,0/75 mm ASPH. black 11637 2005 - currently Apo-Summicron-M 1:2/90 mm ASPH. black 11884 1998 - currently Elmarit-M 1:2,8/90 mm black 11807 1990 - 2007 Summicron-M 1:2/50 mm silver 11816 1994 - 2007 Macro-Elmar-M 1:4,0/90 mm black 11633 2002 - 2007 Macro-Elmar-M 1:4,0/90 mm silver 11634 2002 - 2007 Macro-Adapter M black 14409 2002 - 2007 Elmarit-M 1:2,8/21 mm ASPH. black 11135 1997 - 2011 Summilux-M 1:1,4 / 35 mm ASPH. black 11874 1994 - 2011 Elmarit-M 1:2,8/24 mm ASPH. black 11878 1996 - 2010

Tri-Elmar-M 1:4/28-35-50 mm ASPH. black 11625 2000 - 2007 Elmar-M 1:2,8/50 mm black 11831 1995 - 2007 Elmar-M 1:2,8/50 mm silver 11823 1994 - 2007 Summilux-M 1:1,4/75 mm black 11810 1998 - 2007 Noctilux-M 1:1 / 50 mm black 11822 1994 - 2002 Elmarit-M 1:2,8/21 mm black 11134 1980 - 1997 Elmarit-M 1:2,8/21 mm ASPH. silver 11897 1997 - 2004 Elmarit-M 1:2,8/24 mm ASPH. silver 11898 1996 - 2005 Elmarit-M 1:2,8/28 mm black 11804 1979 - 1992 Elmarit-M 1:2,8/28 mm black 11809 1992 - 2005

Tri-Elmar-M 1:4/28-35-50 mm ASPH. black 11890 1998 - 2000

Tri-Elmar-M 1:4/28-35-50 mm ASPH. silver 11894 1999 - 2000 Summilux-M 1:1,4/35 mm ASPH. silver 11883 1994 - 2004 Summicron-M 1:2/35 mm black 11310 1979 - 1996 Summicron-M 1:2/35 mm silver 11311 1993 - 1996 Noctilux-M 1:1,0/50 mm black 11821 1975 - 1994 Summilux-M 1:1,4/50 mm black 11868 1992 - 2004 Summilux-M 1:1,4/50 mm silver 11856 1992 - 2004 Summicron-M 1:2,0/50 mm black 11817 1969 - 1979 Summicron-M 1:2,0/50 mm black 11819 1979 - 1994 Summicron-M 1:2,0/50 mm silver 11825 1992 - 1994 Summilux-M 1:1,4/75 mm black 11814 1980 - 1982 Summilux-M 1:1,4/75 mm black 11815 1982 - 1998 Summicron-M 1:2,0/90 mm black 11136 1980 - 1989 Summicron-M 1:2,0/90 mm silver 11137 1993 - 1989 Apo-Summicron-M 1:2,0/90 mm ASPH. silver 11885 2002 - 2004 Tele-Elmarit-M 1:2,8/90 mm black 11800 1973 - 1989 Elmarit-M 1:2,8/90 mm silver 11808 1997 - 2004 Please ask either your authorized Leica dealer or Customer Service in Solms to perform the update. The latter will be happy to inform you on this subject. Customer Service is available under the phone number +49 (0)6442 208-189 or via e-mail customer.care@https://www.doczj.com/doc/c81845559.html,.

莱卡R镜头杂谈

莱卡R镜头杂谈 Leica Summicron-R 50mm/F2 Leica Summicron-R 50mm/F2 结像踏实,还原逼真,层次丰富,特别是对暖色的还原特别艳丽。手感极佳,松弛有度,是一款很好的镜头。值得拥有!第一版加产E55和后期德产ROM版E55,虽说光学结构没有变化,但明显感觉ROM版在解像力和画面均衡度上都较前期E55要好。最大光圈表现已经很优异,F4到F8锐不可挡,难怪国外称Summicron-R 50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标头之一。和老大哥Summilux-R 50/1.4相比各有千秋,同级光圈在各种评测中Summicron-R 50/2锐度均能胜出,足见其光学结构设计的优异。 LEICA Elmarit-R 28mm/f2.8

LEICA Elmarit-R 28/2.8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头拿在手上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德国的机械工艺,完美!出的片子有油画般的感觉,全开光圈,画面锐利,色彩还原极品,虚化的效果很浓郁。还原配一个非常漂亮的遮光罩。 LEICA Elmarit-R 28/2.8 这只经典的广角镜头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经典的徕卡质量。在F/2.8时,从中心到影像边沿的锐度和反差都堪称楷模。收缩光圈后,品质还会有所提高。镜头使用一片浮动镜片,保证了从30厘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到调焦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成像性能。新款E55与E48的结构不同,经过改进加了一组浮动镜组,使得焦外色散,边缘成像又有所提高,堪称135镜头28mm焦段的王者! Leica R Vario-Elmar 35-70mm/F3.5

徕卡非常好的一款变焦头,从实测数据看,德制的这款头较之早期美能达制造的R35-70/3.5和后期京瓷制造的R35-70/4相比,无论从成像质量还是分辨率上都占优,比西格玛制造的R28-70/3.5-4.5更是高出很多.是除R35-70/2.8外徕卡35-70焦段的不二选择! 分辨率高,解像力高,畸变和反差控制好,细节刻画细腻,色彩还原真实,极具徕卡镜头韵味.机械性能优良,做工精细扎实,是替代徕卡定焦头的最好选择.与R21-35,R70-180可以并称为徕卡TOP变焦三剑客!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 Summilux 35/1.4 ASPH+Summicron 50/2,24K 黄金打造的皇家定制镜头。 (文莱国王定制的礼品镜头,特殊序列号HB-000开头(类似试制产品),绝对没有公开发售,只有做过文莱国王贵宾的人才可能拥有。这两支镜头与其他LEICA金机金镜不一样,它整个表面都是包裹了厚重的24K黄金,连对焦环、镜头卡口全部都用了24K黄金,据我所知,其他黄金版的LEICA 相机镜头都没有如此奢华,大部分是镀金,不是包金。)原作者——SteveGandy这篇介绍徕卡M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文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著名的徕卡书作者)。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无论哪款Leica M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

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 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15/4.5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 机身。[15/8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 口镜头,根据“Per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15/11-22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16/8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21/2.8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

徕卡R机镜头对佳能相机的适用性

徕卡R 机镜头对佳能相机的适用性 本帖将分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五部分,介绍徕卡R 机镜头通过接环用于佳能数码相机的情形(对佳能胶片机的适用性应与此同)。 相机:佳能D60 接环:日产,本网购买。 注: 因测试镜头不全,望大家予以补充。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 处!※ 广而告之: 04-01-2005 12:25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会员ID: 11989 VIP 号码: 交易积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Dec 2003 来自: 北京 发帖数: 666 asaw 的图片集 广角镜头(15mm-35mm ): --可用: Super-Elmar-R 15mm/f3.5 Fisheye-Elmarit-R 16mm/f2.8 Elmarit-R 19mm/f2.8 (第一代) Super-Angulon-R 21mm/f4 Elmarit-R 24mm/f2.8 Elmarit-R 28mm/f2.8 (第一代) Elmarit-R 28mm/f2.8 (第二代) PC Super-Angulon-R 28mm/f2.8 Summilux-R 35mm/f1.4 Summicron-R 35mm/f2 (第二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三代) PA Curtagon 35mm/f4 --不可用(后部突出,无法装卸): Elmarit-R 19mm/f2.8 (第二代) Super-Angulon-R 21mm/f3.4

--未测试: Super-Elmarit-R 15mm/f2.8 ASPH Summicron-R 35mm/f2 (第一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一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二代) 由 asaw 于 04-02-2005 22:22 最后编辑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广而告之: 04-01-2005 12:27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会员ID: 11989 VIP 号码: 交易积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Dec 2003 来自: 北京 发帖数: 666 asaw的图片集 标准镜头(50mm-60mm): --可用: Summilux-R 50mm/f1.4 (第二代) Macro-Elmarit-R 60mm/f2.8(第一代) Macro-Elmarit-R 60mm/f2.8(第二代) --不可用(后部突出,无法装卸): Summilux-R 50mm/f1.4 (第三代) Summicron-R 50mm/f2 (第二代) --未测试: Summilux-R 50mm/f1.4 (第一代) Summicron-R 50mm/f2 (第一代) 由 asaw 于 04-02-2005 22:37 最后编辑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广而告之: 04-02-2005 22:28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中焦镜头:(80mm-135mm)

徕卡 35MM镜头(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介绍及镜头编号介绍

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版本、编号知识 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在摄影器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虽说同样是 35mm镜头,位是由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采用了不同的光学设计和镜片组数,所以网友位又亲切地划分出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 M35/2 Summicron 这款镜头的所有设计版本都极为出色,而且都比35mm Summaron锐利。虽然,这些不同版本summicron的不同设计和光学表现容易令人迷糊,每个镜头都有其不同的成像特点。所有版本镜头的对焦环上都有一个方便的对焦杆。 由于Summicron 35mm版本众多,价格和成像特点也各异。如果没有用过,单纯从外观上有时难以区分,用编号来区分可能就来得直观与方便一些。简单的归纳大致如下: M35 F2第一版(也就是八枚玉) 编号是164000-2316000(1958年-1969年) 早期是L39罗口,后期改成M口。 第二版、第三版是一样的(六枚玉) 编号是2316001-2874000(1969年-1978年) 都是M口。 第四版(七枚玉)编号是2970001-3731000(1979-1997年) M卡口。 第五版(也就是现在还在生产的非球面版) 编号从3731001开始,还在产。 七片五组,一片非球面镜片。 如果要严格一些,可参照如下编号: 第一代(八枚玉):货号11008(螺口)11308(M2)11108(M3)序号1640000-2316000; 第二代(六枚玉):货号11309,序号2316001起; 第三代(六枚玉):货号11309(同上),序号2646001起; 注:二三代光学结构相同,三代在镜筒上做了很大改变。一说自2461001起取消了光圈环上的把手; 第四代(七枚玉):货号11310,序号2974251起; 第五代(ASPH):序号3770930起; 关于生产年代及镜片结构,分析如下: ---- 第一版1958-1969年生产,银色,(因其有八枚镜片组成,故此有人称其为“八

徕卡VS康泰时

徕卡VS康泰时(转载) 徕卡、康泰时可谓世界上生产135相机鼻祖,七八十年来,世界各国生产的135相机无论从外表还是其内部结构,都无不以徕卡、康泰时相机为蓝本,尤其是日本的尼康,佳能两大名牌,早期产品更是全部仿造,有的光看外表很难分辨哪是德国产品,哪是日本产品。可见徕卡、康泰时相机对世界相机制造业的重大影响。 徕卡和康泰时相机都有两大系列。徕卡主要有M型与R型,M型是以1954年生产的M-3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机身、是传统的旁轴式双影重叠对焦相机,R 系列是以1964年设计的徕卡福来为蓝本的单镜头反光镜箱相机。徕卡M型相机全部为纯机械手动相机,M-6为例,它于1984年投放市场至今已16年,仍大受摄影界人士的欢迎,它可誉为当今旁轴相机制造之顶峰。M-6型相机机身紧凑小巧,过电顺畅,快门轻盈,便于携带,利于抓拍可自动更换取景范围,机身制造精良经久耐用。缺点是更换90mm以上长头取景框变得太小不利于取景,另不便于使用偏振镜,不利于微距摄影,使用广角的摄逆光,很难判断镜头是否进光,没有多次曝光装置,由于是横走式帘布快门,所以闪光同步达不到1/100秒以上,康泰时老式旁轴相机有I II III IV型,由于性能无法与徕卡旁轴相机比故于七十年代初期停产。70年代康泰时终于寻找到了海外合作伙伴-日本雅西卡相机公司,于1974年在西德科隆博览会上推出了日德合作生产的康泰时RTS型相机,使康泰时相机生产开始了新纪元。近年康泰时推出的GG2也是旁轴相机,不过它是自动聚焦自动过电自动倒片的全自动相机。G1、G2相机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它的光学取景器,它把传统的旁轴式相机变框取景器,改成光学变焦取景器,取景器可根据机身所安镜头焦距,变成实际镜间焦距取景器,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90mm以上焦距镜头人士,G2的闪光同步达到了1/200秒,开拓了闪光摄影领域。G1、G2虽然使用方便,但总给人一种高级傻瓜机的感觉,少了人为控制曝光对焦搞创作的乐趣。 徕卡R系列相机均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一款徕卡福徕、第二款徕卡SL、第三款SL2均为横走式帘布快门并均为纯机械相机,均有机内测光系统。R3、R4R4s、R5、R7、R8均为电子控制快门相机,R6、R6.2又为全机械相机。我个人认为徕卡R系列中的电子相机不是很成功,使用中除镜头外,总给人一种使用日本美能达XD的感觉,并且有些机型返修率很高。按理说徕卡相机应是相机中的佼佼者。制造是惜功本的,但让人不解的是,徕卡R系列相机中(R6.2也不例外)的卷片轴是个四插的塑料件,我从徕卡SL到现在的R型机中发现多起塑料片插折断现象,(因它与美能达XD的片插几乎一模一样,美能达XD机就发现多起片插折断现象)这个器件换成金属的岂不更好。 我很欣赏康泰时STR系列机身,尤其是近年推出的RX、ST、AX、167等。有些机身中的反光镜,据说使用了独特的电机控制,利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反光板上下,这样反光板上下匀速运动减少了震动,使快门声音很宁静,其中AX、RX、RTSIII 的快门声响与徕卡M-6不相上下、并且人机工程设计较为合理,使用者感到握持徕卡R型2.8/90mm镜头 很舒适、且功能一应俱全。康泰时机身由于在日本生产,成本相应较低故售价较徕卡低廉。 镜头是相机底片成像质量好坏的关键,先说镜筒。在镜筒制造方面,徕卡不论是M型还是R型镜头,都遵循了用料厚重制造精良的优良传统。徕卡R型 2.8/90mm 镜头,它的外筒是用硬质铝合金制造,内筒是用黄铜制造,这样工差小经久使用调焦也不会旷。徕卡M型F2/90mm镜头俗称大头九,它的光圈页片是12片,不管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 徕卡M 口镜头详谈 Leica Summilux 35/1.4 ASPH +Summicron 50/2 ,24K 黄金打造的皇家定制镜头。 (文莱国王定制的礼品镜头,特殊序列号HB-000 开头(类似试制产品),绝对没有公开发售,只有做过文莱国王贵宾的人才可能拥有。这两支镜头与其他LEICA 金机金镜不一样,它整个表面都是包裹了厚重的24K 黄金,连对焦环、镜头卡口全部都用了24K 黄金,据我所知,其他黄金版的LEICA 相机镜头都没有如此奢华,大部分是镀金,不是包金。)原作 SteveGandy 这篇介绍徕卡M 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 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文 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 著名的徕卡书作者)。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 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无论哪款Leica M 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 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Heliar 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 年9 月面市的、135 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 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 ,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 77mm 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 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 (M 口)的转接环。[15/4.5Heliar

徕卡镜头详解

徕卡镜头详解 变焦有 1。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1990-1998)。光学设计Sigma,机械设计Sigma,制造Sigma。 2。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ROM (1998- )。光学设计Sigma,Leica改进了机械设计,制造Kyocera。 3。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3-1988)。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其中有些镜片是别的厂家制造的。 4。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8-1997)。 Minolta不再为Leica生产此镜,Leica做了一些设计改进,由Kyocera生产。 5。Vario-Elmarit-R 35-70mm f4.0. ROM (1998- )。 Leica重新设计了光学和机械,仍由Kyocera生产。 6。Vario-Elmarit-R 80-200mm f4.0. (1996-1998, ROM: 1998- )。光学设计Leica,机械设计Leica,制造Kyocera。也有少些资料说设计者是Kyocera,但我认为是Leica。 7-9 是中长变焦,设计和制造者都是Minolta,Leica介入了多少设计就不清楚了。请各位补充。 7。Vario-Elmar-R 80-200mm f4.5 (1974-1978) 8。Vario-Elmar-R 75-200mm f4.5 (1978-1984) 9。Vario-Elmar-R 70-210mm f4.0 (1984-1996) 定焦有

莱卡 徕卡 Leica 镜头编号年份表

莱卡Leica M/R/SM 镜头编号年份表镜头编号:年份 156 001-195 000: 1933 195 001-236 000: 1934 236 001-284 600: 1935 284 601-345 000: 1936 345 001-416 500: 1937 416 501-490 000: 1938 490 001-538 500: 1939 538 501-565 000: 1940 565 001-582 294: 1941 582 295-593 000: 1942 593 001-594 880: 1943 594 881-595 000: 1944 595 001-601 000: 1945 601 001-633 000: 1946 633 001-647 000: 1947 647 001-682 000: 1948 682 001-756 000: 1949 756 001-840 000: 1950 840 001-950 000: 1951 950 001-1 051 000: 1952

1 124 001-1 236 000: 1954 1 236 001-1 333 000: 1955 1 333 001-1 459 000: 1956 1 459 001-1 548 000: 1957 1 548 001-1 645 300: 1958 1 645 301-1 717 000: 1959 1 717 001-1 827 000: 1960 1 827 001-1 913 000: 1961 1 913 001-1 967 100: 1962 1 967 101- 2 015 700: 1963 2 015 701-2 077 500: 1964 2 077 501-2 156 300: 1965 2 156 301-2 236 500: 1966 2 236 501-2 254 400: 1967 2 254 401-2 312 750: 1968 2 312 751-2 384 700: 1969 2 384 701-2 468 500: 1970 2 468 501-2 50 3 100: 1971 2 503 101-2 556 500: 1972 2 556 501-2 663 400: 1973 2 663 401-2 731 900: 1974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

认识徕卡 R 系镜头(转载) 莱盘小蔡源自:https://www.doczj.com/doc/c81845559.html,/thread-94619-1-1.html 徕卡R系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因为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及其复杂的制做工艺加之数码时代的冲击,2009徕卡忍痛宣布R系停产。徕卡本是贵族的专利,R停产之后二手价格急剧下挫,顺道让我等小老百姓也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这两年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R头,现在小小的总结一下,有错的地方请前辈们更正一下, *镜头数据来源于多个国外网站, 镜头评价心得来源于自用心得的总结和这几年来所听到的看到的摄友评价。 广角篇: Leica Super-Elmarit-R 15mm f/2.8 ASPH 2001-2009(序列号3914223 – xxx)年出产,10组13片镜设计,与德国施蔡司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超广角能达到2.8的光圈实属难得,因其昂贵的价格,稀少的产量,拥有此镜的人非常少,评价:质感好色彩层次一流,值得收藏。 此镜全球产量500只左右。 历史价格:$US 6,995 in 2008 - $US 3,850 in 2010 Leica Super-Elmar-R 15mm f/3.5 1980-1996(序列号3004101- 3309700),12组13片镜设计,与蔡司合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是一枚值得拥有的超广角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细节上表现突出。1997-2000(序列号3879367- 3947883)ROM版(ROM即Read Only Memo,是在镜头尾部加装了只读存储芯片,使用在R8,R9机身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用在佳能,尼康或索尼等机身上这个功能是没有用的),ROM版因为后期工艺更为先进成熟,普遍比非ROM版锐度和解析度高。 此镜全球产量3000只左右, 历史价格: EU 2,640 in 2008 $US 2,500 (3-cam) , 3,000 (ROM) in 2010 Leica Fisheye-Elmarit-R 16mm f/2.8

徕卡 R镜头 的选择

徕卡 R镜头选择: 1、70-180,世界第一变焦。其他那几个候选没必要买。 再选其他焦段的: 2、21/4或28/2.8ROM,前者细腻后者油润,非常好的广角。 3、100/2.8 ROM微距,世界第一的微距。 4、50/1.4 ROM E60,非常优秀的焦外表现。 5、80/1.4 ROM,非常好的人像头。 6、90/2AA,色彩表现非常奇特。 (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焦段就按顺序选择) 公认为最权威的有德国的《摄影杂志》和《彩色摄影》,美国的《大众摄影》,法国的《摄影师》和瑞典的《摄影》(即哈苏实验室测试报告)。 对于同一款镜头的测试结果,它们有时趋于一致,有时却出现偏差,以致引起不少争议。引起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有镜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业余镜头存在质量不稳定现象),测试内容的不同(有的将机械质量和光学质量综合评判,有的仅测试光学质量;有的仅判断分辨率和MTF值,有的则综合考虑色彩传递,畸变等)和判断标准不同(再客观的测试,也是由许多个枯燥的数值组成的,要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测试报告,最后必须用主观的方式来表达,如分值,星号等)。 这些测试应该相信哪一家好呢?于是有人想出将这些测试结果综合起来判断,最大程度地消除偶然性。德国摄影器材评论家克劳斯·席洛夫1998年时将上述五家测试报告按一定的标准转化为统一的5分制分值,并加权平均,用这种方法评测了当时市场上流行的205款135单反相机镜头,其中变焦镜头98款,定焦镜头107款,其中有7款镜头获得了满分5分,它们是: Leica Vario-Elmarit R 70-180mm f/2.8(3) Leica Elmarit R 100mm f/2.8 APO macro(3) Leica R 180mm f/2 APO(2) Leica R 180mm f/3.4 APO(3) Leica R 280mm f/4 APO-IF(3)

LeicaM镜头详谈剖析

Leica-M镜头详谈 自从1953年生产至今,徕卡的M镜头慢慢发展成今天有着更高光学素质和更廉价制作材料的镜头。当然,随着光学素质的少量提升,徕卡镜头的价格提升得更高。有趣的是,一些新设计的“有着更高光学表现”的镜头并未如何受到欢迎。 [12/5.6 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 [15/4.5 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 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机身。 [15/8 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口镜头,根据“Per 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 [15/11-22 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 [16/8 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 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 [21/2.8 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的镜头大一点点,有黑色银色两种选择。老款的21/2.8 Elmarit(1982-1997)已经停产,只有黑色M口,用于M6上可以TTL测光。过去,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轻巧的21/3.4,但是因为它与老款的21/2.8的光学表现相当接近,因此它们各有无数的忠实支持者。---- 早期的版本最近对焦距离16-28英寸内无法测距---- 新版本最近测距对焦是28英寸 [21/4 Super-Angulon] 1958-1963年生产,银色M口和螺口,其中M口镜头都是由螺口镜头加佩后组接环而成,因此也可以变成螺口镜头用在L机身上。[真遗憾]其它的M镜头怎么不按这种设计生产了呢?这款镜头的评价在所有徕卡21mm镜头里是最差的,不过收小光圈至f/8后就能有不错的表现了。此镜因为有过长的镜身后组而无法在M6上测光。二手的镜头多见有镜片灰雾,其特殊尺寸的后镜盖和遮光罩市面少见。 [21/3.4 Super-Angulon] 1963-1980年生产,只有M口,同样用在M6上无法测光,因其比21/2.8轻巧,故此许多人喜欢它。这是支解像力很高的镜头,在非球面的21/2.8 asph推出之前,

徕卡M9测评-真机+样片

徕卡的全幅旁轴数码相机--M9终于登场了,作为莱卡第一款全幅,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款可更换镜头的全幅旁轴数码相机,M9在没有发布之前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借着当年的M8以及M8.2的表现,人们对于这款新机有着极高的期待;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于徕卡的期待,更是对35mm相机鼻祖的一种敬意。

其实过多的描述也叙述也是苍白的,对于徕卡这种已经神话了机型无论你用如何的表述或许都很难让摄影爱好者满意,因此在外观等部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评述,而在相关的机型介绍之前其实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徕卡M9工程测试机的实际拍摄效果,虽说不是最终销售版本,但这已经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在搭载全幅传感器之后,徕卡究竟得到了什么。 太多的描述就不多说了,在介绍样片前我们先简单来看看M9的相关规格,M9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始搭载了36x24mm的全尺寸CCD传感器,有效像素为1800万,采用6.8x6.8微米的像素间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种CCD传感器并不具备低通滤镜。因此,在低感光度的时候将有极佳的色彩表现,不设置低通滤镜其实原先一直是柯达单反相机的专利,很显然徕卡的M9同M8一样,采用了柯达的CCD传感器。

为了满足全幅机型计算量巨大的需求,徕卡为M9特别使用了双图像引擎,而这比M8时候足足提升了一倍的处理能力。在感光度上,M9支持ISO 160-2500的感光度,并可以扩展出ISO 80的超低感光度来,而M8则没这个功能;

镜头检测 为了兼容各种镜头,从而是拍摄达到最完美,在M8上设计了一个镜头自动判定的功能,通过不同镜头后部的调焦顶杆来区别镜头,但是对于一些老镜头来说,M8

就很难通过自动识别功能了,只能手动关闭。而在M9上,新增了手动设定模式,用户除了可以由相机自动判定镜头以外,也可以手动设定,其支持几乎所有的徕卡M卡口镜头,因此对于徕卡迷来说这功能绝对实用。 极为传统的快门按钮,可以直接连接机械式快门线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LeicaM卡口广角镜头篇(一)

Leica 徕卡M 口镜头详谈:Leica M 卡口广角镜头篇(一) Leica M 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 Heliar 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 年9月面市的、135 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 f/22 ,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 77mm 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 口(螺口),用在M 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 口)的转接环。[15/4.5 Heliar Aspheric 福伦达] 1999 年由Cosina 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 口镜头,需要转M 口接环才能用于M 机身。[15/8 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 口镜头,根据“ Per 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 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 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15/11-22 Panomigon] 法国1999 年生产的f/11 镜头配有固定的f/22 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 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16/8 Hologon Contax G 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 镜头改装的M 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

支Hologon 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 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 G 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 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 机 身获得的某些功能。[21/2.8 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 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 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的镜头大一点 点,有黑色银色两种选择。老款的21/2.8 Elmarit(1982-1997 ) 已经停产,只有黑色M 口,用于M6 上可以TTL 测光。过去,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轻巧的21/3.4 ,但是因为它与老款的 21/2.8 的光学表现相当接近,因此它们各有无数的忠实支持者。 - 早期的版本最近对焦距离16-28 英寸内无法测距新版本最近测距对焦是28 英寸[21/4 Super-Angulon] 1958-1963年生产,银色M 口和螺口,其中M 口镜头都是由螺口镜头加佩后组接环而成,因此也可以变成螺口镜头用在L 机身上。[ 真遗憾] 其它的M 镜头怎么不按这种设计生产了呢?这款镜头的评价在所有徕卡21mm 镜头里是最差的,不过收小光圈至f/8 后就能有不错的表现了。此镜因为有过长的镜身后组而无法在M6 上测光。二手的镜头多见有镜片灰 雾,其特殊尺寸的后镜盖和遮光罩市面少见。[21/3.4 Super-Angulon] 1963-1980 年生产,只有M 口,同样用在M6 上无

徕卡Leica M8,经典旁轴全画幅机M9

徕卡Leica M8.2 2009-08-30 莱卡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了贵族相机的代名词,其推出的首款数码旁轴相机M8更是数码相机中的贵族。莱卡M8.2是莱卡M8的改进版产品,其中修正了莱卡M8的某些不可软件修改的缺憾,是一款比较完美的产品。今天笔者从经销商处获悉,目前莱卡M8.2的报价为3,另外还有全球限量500部的珍藏版M8.2,报价为67500元,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性能十分强大,喜欢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Leica公司总裁Steven Lee近日透露,Leica很有可能通过升级服务的方式让用户手中的M8直接升级成为全画幅感光元件。 “当开发工作完成,我们会做出正确的升级选择,”Steven Lee暗示,Leica计划在今年秋季的德国Photokina展上正式推出全画幅Leica M旁轴相机。 不过,即便Leica M8可以通过“升级”的方式进入全幅时代,升级开销也不容乐观,尤其在Leica刚刚推出的M8快门升级套装(需2周时间)价高达1200欧元的情况下,CCD升级也许并不比买一台新M8便宜多少。 除此之外,Leica M8最新版1.201固件已经开始提供 在传统摄影年代,徕卡相机一直以来都以其坚固耐用和极佳的成像质量,成为了135相机的王者,在数码摄影年代,徕卡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出了其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数码相机徕卡M8。 M8的机身正面依然沿袭徕卡经典的复古风格,然而,M8的机身背面却与莱卡以往的M系列相机不一样,而是和大部分DSLR的设计相似。2.5英寸23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屏幕两侧的简易按钮以及旋动拨盘与普通数码相机并无差异。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由于M8采用旁轴取景,无需反光板来取景,所以它的光学取景器位于机身的左上角。此取景器的屈光度是0.68倍,具有自动视差的补正功能,而对焦框有24mm+35 mm,28mm+90mm,50mm+75mm,以两个为一组。 M8使用SD/SDHC卡作为存储介质,并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机身重量约545克。M8采用了一块由柯达制造的1030万像素CCD,不足的是,它并非全画幅尺寸,实际尺寸只有27x18mm,镜头倍率为1.33X。最大分辨率为3936 x 2630。ISO为160/320/640/1250/2500。 徕卡M8的快门是由电子控制式的金属快门,可以使用标准的电缆钢丝顶针快门线。M8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8000s,而最慢快门也达到了32s,另外还有B门。闪光同步速度也达到了1/250s。无论从各方面来说,M8都是当前旁轴数码相机领域的霸者。 参考价格:约¥38000 徕卡即将发布全画幅Leica M9 而M9的机身外观与M8基本相同,M9最大的提升是图像传感器,它将采用一块全画幅24x36mm的大形感光元件,像素达1800万,而这块全幅图像传感器将由佳能或柯达提供(M8采用柯达所生产的1.33X片幅(27.0×18.0毫米)1030万像素CCD感光元件),卡口方面应该采用徕卡R卡口。Leica Rumors还透露了M9将于9月10号正式发布,售价将达到55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920元。 经典旁轴全画幅机!看港版徕卡M9评测 2009年11月13日 徕卡M9 (LEICA M9) 参考价格: 上市时间:2009年09月 频道11月13日即使大家没有用过或者从未知道什么是Rangefinder(连动测距相机),大家都多听过德国Leica这个品牌。在不少影友心目中,Leica除了是Rangefinder的代表,甚至也是一个品味、摄影态度的象征。上代推出三年之后,今代推出的终于走进全片幅年代,像素提升至1800万,成为全球最轻巧的一部全画幅。身价达HK$57,000的Leica 究竟是否物有所值?今次就带大家揭开的“身价之谜”! Rangefinder vs DSLR 在观看的测试之前,大家必须要知道Rangefinder跟DSLR在本质上的不同,现在先来一个简单的重温。连动测距相机(Rangefinder)曾经是世界相机的主流,跟单镜反光机不同,Rangefinder的观景器为旁轴取景器,取景器的影像并非的真实影像,而是由一个独立的观景窗取景。Rangefinder的旁轴取景器又透过连动测距器与的对焦系统连动,对焦不准时,取景器会出现两个主体影像,要转动的对焦环直至对焦准确,这两个主体影像才会重叠。用家透过影像的重叠,便可确定相机对焦已经完成。Rangefinder与SLR有截然不同的设计,两者可以作以下的比较︰ 由于Rangefinder跟DSLR各有好处,本身就是两样不同的东西,不能直接比较。因此这个测试报告将会撇除这个差异,在摄影性能上主要以Rangefinder的角度及标准来评价,而不会以DSLR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例如说没有AF、取景有视差等)。不过,由于影像处理及数码部分跟机体form factor无关,因此在数码化的部分就可跟DSLR进行比较。

Leica R 50 F2镜头介绍及改口

Leica R 50/2镜头介绍及改口 Leica镜头分为R系和M系,只有R系能转接到单反上。 R系已经停产,细心的玩家不难发现,近年国内Leica R镜头一直保持10~15%的涨幅(部分镜头如R 50/1.4 E60和R 90 AA深受玩家追捧,年增长几近50%),所以,品相良好的R头,不仅实用,更可把玩,还有升值空间。 Leica R 50/2有好几种,最简单的是早期一代48mm版本,之后二代为55mm,二代早期为加拿大产,后期德国产,加产50/2又有Leitz版(早)和Leica版(晚),德产均为Leica版,早期版测光环为2刀,然后是3刀,最后是三代55mmROM版。最好的无疑是ROM版(编号从3794010开始),R 50/2 ROM 在内地售价7~8K以上。 关于Leica镜头的早晚,一般有2种取向。有人喜欢早期镜头,追求对复杂影调的表现力,如水波或林间光影;也有人喜欢晚期镜头,一是镀膜老化镜头磨损的因素更小,翻新和拆洗的机会更少,二是晚期镜头参数更高,镀膜和光学结构已经优化,更适合多数人口味。萝卜白菜,各喜各爱。 本帖出售的R 50/2镜头是二代后期的德国产镜头,编号36字段,方字版,属于接近ROM的版本,在镀膜和工艺上较早期的E48 和E55版本都有改进。 关于改口: Leica R头可以通过加转接环用到Canon机身,而Sony和Nikon还有Pentax 因为法兰距的问题,只能改后口。目前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达到无损改口,不影响成像。当然,如果您是完美派,还是用Leica R机身+ROM版镜头,如果是数码党,还要配DMR,因为只有ROM版才可以交换镜头和机身信息,发挥ROM 版的作用。 Canon--无需改口,加转接环即可,可实时对焦,无防抖 Nikon--需无损改口,可复原,D200以上支持测光+合焦提示,无防抖 Sony--需无损改口,可复原,可测光,+电子芯片后实现合焦提示,有机身防抖功能,A500/550/580等型号有MFC+翻转屏,可精确对焦,让手动头如虎添翼 Pentax--需无损改口,可复原,有机身防抖 一二三刀和ROM只是后面卡口中卡位不同,前期的一刀不能用于Leica机的自动光圈. 后期的ROM版则可以支援使用用TTL闪光.但转接到数码都是一样的,用同一款转接环. R50有三代,1代是S7口径,2代和3代是E55口径,其中3代带触点, 但光学设计和2代相同,可看为同一代,有据说是改进了镀膜,光学表现稍优,但贵点. 旧版有使用非环保玻璃,色彩浓重,层次感好,口径小,轻便,焦外柔和一些. 新版采用新光学设计,色彩鲜艳明快,口径大,伸缩式遮光罩.

徕卡镜头介绍以及编和生产年限

徕卡镜头介绍,以及编号和生产年限 徕卡R系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因为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及其复杂的制做工艺加之数码时代的冲击,2009徕卡忍痛宣布R系停产。徕卡本是贵族的专利,R停产之后二手价格急剧下挫,顺道让我等小老百姓也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这两年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R头,现在小小的总结一下,有错的地方请前辈们更正一下,*镜头数据来源于多个国外网站, 镜头评价心得来源于自用心得的总结和这几年来所听到的 看到的摄友评价。 广角篇:Leica Super-Elmarit-R 15mm f/2.8 ASPH2001-2009(序列号3914223 – xxx)年出产,10组13片镜设计,与德国施蔡司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超广角能达到2.8的光圈实属难得,因其昂贵的价格,稀少的产量,拥有此镜的人非常少,评价:质感好色彩层次一流,值得收藏。此镜全球产量500只左右。历史价格:$US 6,995 in 2008 - $US 3,850 in 2010 Leica Super-Elmar-R 15mm f/3.51980-1996(序列号3004101- 3309700),12组13片镜设计,与蔡司合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是一枚值得拥有的超广角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细节上表现突出。1997-2000(序列号3879367- 3947883)ROM版(ROM即Read Only Memo,是在镜头尾部加装了只读存储芯片,使用在R8,R9

机身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用在佳能,尼康或索尼等机身上这个功能是没有用的),ROM版因为后期工艺更为先进成熟,普遍比非ROM版锐度和解析度高。此镜全球产量3000只左右,历史价格:EU 2,640 in 2008$US 2,500 (3-cam) , 3,000 (ROM) in 2010 Leica Elmarit-R 19mm f/2.8第一代:1975-1987 (序列号2735951- 3423090)E82 - S8,7组9片镜,19mm的广角能达到2.8的光圈不容易,德味很足,畸变控制好,但边角和抗眩稍弱,无限远合焦后锐度不足。历史价格:EU 576 in 2008 - $US 700 in 2010第二代:1990-1997 (序列号3503151- 3693930)1990- 2009(序列号3796010 - XXXX)ROM版自带内置四色滤镜,70mm口径,10组12片镜,变形控制非常好,色彩浓郁、艳丽又不失真实,画面通透,在抑制住高光的同时暗部细节保留方面表现非常优秀,可惜无敌兔打版。历史价格:$US 1,500 in 2010 Leica Super-Angulon-R 21mm f/41968-1994 (序列号2283351- 3290400)Series 8.5 - E72口径,8组10片镜,与施耐德代合作生产,此头性价比超高,色彩出众,畸变控制好,同一价位但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广角镜头可谓是凤毛麟角。但因为最大光圈只能开到4,所以对光线的要求非常严格。属于实用头历史价格:$US 675 in 2010 Leica Elmarit-R 24mm f/2.81974-1990 (序列号27181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