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否定结构翻译

否定结构翻译

否定结构翻译
否定结构翻译

否定结构翻译

一、部分否定

(一)英语中得所谓部分否定,就是指代词或者副词如all,both,every,everybody,everyday,everyone,many,everything,entirely,altoget her,absolutely,wholly,pletely,everywhere,always,等与否定词not搭配使用。部分否定得翻译比较简单,常常翻译为“并非所有,并不就是都。如:all…not(不全就是,不都就是),both…not(并非两个都,不就是两者都),every…n ot(不就是每个都),not always(不总就是,不一定),not often(不经常),not altogether(不全就是),not necessarily(未必)等。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并非所有发光得都就是金子。

Both the windows are not open、两扇窗户并不都就是开着得。

Everybody does not believe the rumor、并不就是每个人都听信这个谣言得。

They are not always in the office on Sundays、

她们不一定每个星期天都在办公室。

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altogether mine、责任并不全在于我身上。

(二)需要注意得就是,“all…not”与“every…not”等结构属于传统用法。现代英语中,也会把否定词放在整个句子得最前面,而采用“Not all…”与“Not every…”这种表达形式。这种用法在语法与逻辑上也能讲得通。

Not all metals are good conductors、并非所有得金属都就是良导体。

Not everyone accepts his proposal、并不就是所有得人都接受她得建议。

二、全部否定

在英语中,构成全部否定得单词与词组主要有以下这些:never(决不,从来不),no(没有,不),not(不,不就是),none(没人,谁都不,没有任何东西),nobody(没人),nothing(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事情),nowhere(没有什么地方),neither(两者都不),nor(也没有,也不),not at all (一点也不)。

He is no professor、她根本不就是教授。

None of my friends smoke、我得朋友都不抽烟。

Our great motherland has never before been so prosperous as it is today、我们伟大得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the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双重否定

双重否定就是指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否定词,即否定之否定。双重否定句表示得意思就是肯定得,通常比肯定句得语气要重。翻译成汉语得时候,可以直接用汉语对应得双重否定来翻译,也可以直接翻译为汉语得肯定句。常见得双重否定形式主要有:no…not(没有…… 不),without…not(没有……就不),never(no)…without(每逢……总就是,没有……不),never(no)…but(没有……不),not(none)…the less(并不……就不),not(never)…unless(不少于,不亚于,与……一样),not…any the less(没有……而少做)。

Now no spaceship cannot be loaded with man、

现在没有任何宇宙飞船不能载人。(用汉语得双重否定翻译)

现在所有得宇宙飞船都可以载人。(用汉语得肯定结构翻译)

You will never succeed unless you work hard、

如果您不努力,就决不能成功。(用汉语得双重否定翻译)

只要您努力,您就会成功。(用汉语得肯定结构翻译)

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there、那里得一切都很正常。

The machine is working none the worse for its long service、

这台机器并没有因为长期使用而运转不良。

She did not work any the less for her illness、她没有因为生病而少做一些工作。

That’s nothing less than a miracle、那完全就是一个奇迹。

四、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

英语中有些句子虽然以肯定形式出现,但表达得却就是否定得意义。翻译时要按其隐含得否定意义译成汉语中得否定句。

(一)more than can…结构

more than can…这个结构本身就是英语得肯定结构,因为英语中没有任何否定词出现。但就是这个结构具有肯定意义,所以需要翻译为汉语得否定句。more than can…在意义上相当于英语得can not…,可以翻译为“简直不,无法,难以”;而

more than one can help相当于as little as possible,可以翻译为“尽量不,绝对不”。

The beauty of the park is more than words can describe、

这个公园美得无法形容。

The boy has bee very insolent and it is more than his parents can bear、这男孩变得非常无礼,到了她父母都不能忍受得地步。

Don’t tell him more than you can help、能不跟她讲就尽量不要跟她讲。

She never does more work than she can help、

能不做得事情,她就是绝对不做得。

(二)anything but…结构

anything but…结构表示否定意义,常常翻译为“绝对不,根本不,一点也不”。

He is anything but a scholar、她绝对不就是一个学者。

The wood bridge is anything but safe、那座木桥一点也不安全。

(三)have yet to do…结构

have yet to do…结构表示否定意义,相当于have not yet done…,常常翻译为“还没有”。

I have yet to hear the story、我还没有听过那个故事。

I have yet to learn the new skill、我没有学那项新技术。

(四)may (might) as well…结构

may (might) as well…结构表示否定意义,常常翻译为“还不如”。

It is still raining hard outside; we may as well stay here over the night、

外面依然在下大雨,我们还不如呆在这里过夜呢。

You might as well burn the book than give them to her、

您把这些书给她还不如烧毁了好。

(五)借助具有否定意义得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句子中,由于有些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具有否定意义,所以可以翻译为汉语得否定句。这样得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常常有:miss(错过,即没有碰到),deny(拒绝,即没有答应),lack(缺乏,即不足),refuse(拒绝,即否认,没有答应),escape(逃避,即没有被发现),resist(抵抗,即没有放弃),reject(拒绝,即没有答应),decline(拒绝,即没有答应),doubt(怀疑,即不太确信),wonder(想知道,即不明白),fail(失败,即没有完成),exclude(排除,即没有接受,不包括),overlook(没有注意到),cease(终止,即没有坚持),neglect(没有注意到),defy(不服从),forbid(不许),give up(放弃,即没有坚持),refrain from(不允许),lose sight of(不管),keep up with(不落后于),save…from(使…不),shut one’s eyes to(不瞧),to say nothing of(更不用说),not to mention(更不用说),protect(keep, prevent)…from(不让),keep off(不接近),keep out(不让进入),

turn a deaf ear to(不听,不顾),fall short of(不足),live up to(不辜负),dissuade…from(劝…不要),keep…dark(不把…说出去)等。

The specification lacks detail、这份说明书不够详尽。

My husband missed the last bus, so he had to go back home on foot、

丈夫没赶上末班公共汽车,所以只好步行回家。

The error in calculation escaped the accountant、

会计没有注意到这个计算上得错误。

Please keep the news dark、请不要把这个消息说出去。

(六)借助具有否定意义得名词

英语中有些名词具有否定意义,翻译得时候需要把这样得句子翻译为汉语得否定句。常见得具有否定意义得名词有:neglect(没有注意到),failure(失败,即没有完成),refusal(拒绝,即否认,没有答应),absence(不在,缺少),shortage(不足),reluctance(不情

愿),ignorance(没有注意到),loss(没有),exclusion(排除,即没有接受,不包括),lack(缺乏,没有),negation(拒绝,即否认),Greek to(对…一无所知)等等。

We cannot finish the work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conditions、

在不具备这些条件得情况下,我们不能完成这项工作。

She was at a loss what to do、她不知所措。

(七)借助具有否定意义得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及其短语含有鲜明得否定意义。在翻译得时候,掌握了这一否定含义,译者便可以摆脱这些形容词基本意义得干扰,用汉语得否定句来翻译就可以了。这样具有否定意义得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常常有:far from(远不,一点也不),free from(不受…影响),safe from(免于),short of(缺少,不足),ignorant of(不知道,没有注意到),independent of(不受…得支配),impatient of(对…不耐烦),deficient(缺乏),devoid of(不具有,缺乏),alien to(不同),foreign to(不适合,与…无关),blind to(瞧不见),far and few between(很少),absent from(不在),different from(不

同),reluctant to(不愿意),less than(少于,不多于),dead to(对…没有反应),the last(最后得,即最不愿意,最不配,决不)等等。

The newspaper accounts are far from being true、报纸得报道远非事实。

Present supplies of food are short of requirements、目前食品供不应求。

Holiday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放假得时候并不多。

He is the last man she wants to meet、她最不想见到得人就就是她。

(八)借助具有否定意义得介词或者介词短语

英语中,有些介词具有否定意义。翻译得时候可以直接翻译为否定句,常见得有:past(超过),above(不低于),without(没有),beyond(超出),instead of(而不就是),in vain(无效,没有),in the dark(一点也不知道),at a loss(不知所措),but for(要不就是),in spite of(不管),at fault(出错),against(不同意),before(还没有…就),below(不到…),beside(与…无关),but(除…之外),except(除…之外),from(阻止,使…不做某事),off(离开,中断),under(在…之下,不足),within(不超出),beneath(不如,不足),beneath one’s notice(不值得理睬),out of(不在…里面,不在…状态),out of the question(不可能),in the dark about(对…不知)等等。

That lazy boy went to class before he had prepared his lesson、

那个懒惰得小孩不预习就去上课。

Mr、 Smith was above reproach、史密斯先生就是无可指责得。

Her beauty is beyond pare、她得美丽就是无以伦比得。

五、形式否定但意义肯定

英语中有些句子虽然以否定形式出现,但表达得却就是肯定得意义,翻译时要按其隐含得肯定意义译成汉语中得肯定句。这一类翻译方法与上面一类“形式肯定但意义否”结合起来,就就是通常人们所说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得翻译技巧。常见得带有隐含肯定意义得词组或单词主要有:not…until(直到…… 才),not…too(越……越好),none but(只有),nothing but(只有,只不过),nothing more than(仅仅),no sooner…than(刚一……就),none other than(不就是别得人或物而正就是),none the less(依然,仍然),not but that(虽然)“make nothing of ”(对……等闲视之),for nothing(徒然,免费),not only…but also(不仅……而且),not…long before(很快就),no more than(仅仅,只就是),no other than(只有,正就是)等等。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doing experiments、您做实验要特别小心。

There is no material but will deform more or less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各种材料在力得作用下,多少都会有些变形。

It is no more than a beginning、这仅仅就是个开端。

They gave me the wrong book, and I didn’t notice it until I got back to my room、

她们把书给错了。直到我回到我得房间才注意到了。

六、否定成分得转译

有些否定句型得翻译必须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否定成分得转译,这样才能避免生搬硬套、文理不通得现象。

(一)否定主语转换为否定谓语

有些句子,英语原文否定主语,翻译成汉语时候需要把否定转移到谓语上。

No energy can be created, and none destroyed、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

No sound was heard、没有听到声音。

Neither plan is practicable、两个方案都行不通。

(二)否定谓语转换为否定状语

英语原文否定谓语,翻译成汉语时,需要把否定转移到状语上。

He doesn’t study in the classroom、她不在教室里学习。

I was not playing all the time、我并不就是一直都在玩。

The woman did not e here to ask us for help、

这位妇女来这儿不就是为了求得我们得帮助。

Metals do not change their form as easily as plastic bodies do、

金属不像塑料物体那样容易变形。

(三)主句得否定转换为从句得否定

英语原文否定主句,而翻译成汉语得时候,需要把否定转移到从句上。这样结构常常就是not…because…、,可以翻译为“并不就是因为…才…”。

She did not e because she wanted to see me、

她并非因为想见我才来。

You should not despise him because he is young、

您不应该因为她年轻就轻视她。

(四)否定主句得谓语转换为否定宾语从句得谓语

1、这类否定得转移常常出现在动词

think, believe, except, suppose, imagine, reckon, fancy,anticipate, figure等后面得宾语从句中。翻译得时候,需要把否定转移到宾语从句得谓语动词前面。

I don’t think that they must have arrived there by now、

我认为她们现在一定还没有到达那里。

I don’t suppose they will object to my suggestion、

我想她们不会反对我得建议得。

I didn’t imagine that he would go abroad、我料想她不会出国了。

2、当有view, wish, belief, thought, opinion等名词作主句得表语从句时,可以把形式主语结构中得否定转移到后面从句中。

It is not my opinion that he is the best man for the job、

我认为她并不就是做这项工作得最佳人选。

It is not my thought that he can finish the work within a week、

我认为她不可能在一周内完成这项工作。

It is not my wish that you should break your word、我希望您不要违背诺言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想做好英语翻译,则需要人们能够把握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理清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从而开展相应的翻译活动。本文就英汉句式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两国不同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翻译研究。 关键词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翻译研究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ZHOU Di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im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contact.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world, i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o do a good job in English translation, people need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ort out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to translat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two different.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studies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英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树形”,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竹节”,相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句式,英语句式则更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式则更加注重“意合”。要想做好英汉翻译,则需要翻译者能够从英汉句式结构下手,找好翻译的切入点,在原有的句式上进行调整,处理好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读者能够通过翻译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容。 1 英语句式结构分析 通常英语句式分为五种类型,即S(主语)+V(谓语),S(主语)+V(动词)+P(表语),S(主语)+V(谓语)+O(宾语),S(主语)+V(谓语)+IO(间接宾语)+O(直接宾语)和S(主语)+V(谓语)+O(宾语)+C(补语)。翻译者要想翻译好英语,那么则需要掌握这五种最基本的句式结构。 1.1 S+V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 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的框架结构合理线刚度比的研究 【摘要】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多层高层建筑结构;列的合理线刚度比研究是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研究合理线刚度比时,框架梁、柱的

侧移刚度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结构优化的理论和在框架梁、柱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的前提下,取得最高值。与传统的估计方法和试算梁柱截面尺寸不同,梁、柱的合理的截面尺寸可以在初步设计阶段由派生的公式计算。这种方法不仅作为计算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基础,确认初步设计阶,而且也被用做类似的结构梁柱合理线刚度比研究的参考。此外,在调整帧梁、柱的截面尺寸的方法的基础上,降低柱的轴向的压缩比,从而达到剪切压缩比和提高结构的延展性。 【关键词】拉格朗日数乘法框架结构刚度比截面尺寸 1 引言 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初步设计的期间,通常,框架梁截面高度通过跨度来估算,和截面宽度根据高宽比估算;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是根据柱轴压缩的支持柱的面积的比率估算[1]。然而,在估计过程中,初步设计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的链,未考虑到柱侧移刚度的影响[2]。列侧移刚度越大,结构层间位的刚度越大,剪切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将越较小。所以,总结构越小的侧向位移将减少地震灾害[3] 所造成的损失。论文的核心是如何得到列侧移刚度的最大值。 同时,列侧移刚度的值与框架梁-柱线刚度直接相关。本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合理的框架梁 - 柱的线刚度比,在某个控制范围内获得列侧移刚度的最大值。 计算列横向位移的方法有两种方法:刚度拐点点法和修改拐点法。拐点的方法假定关节的旋转角度为0(当梁柱线性刚度比是大于或等于3时,柱的上端和下端的关节的旋转角度可以取为0,因为它实际上是相当小),即梁的弯曲刚性被视为无穷大。拐点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具有比较少层的框架结构。但对于多层、高层框架结构,增加柱截面会导致梁柱线刚度比小于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所有关节的旋转角度的横向位移会发生不可忽视。因此,一位日本教授武藤提出修改拐点法[4],即D-值方法。本文采用D-值列侧移刚度的计算法,因为它着重于多层、高层框架结构。 少数在国内外对框架梁柱合理线刚度比的研究,只有梁七黹,源于列侧移刚度的计算方法,比D-值法更加应用广泛;申得氏指出在多层、高层框架结构的柱侧向刚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补充和修改底部和顶部层的列侧向刚度计算公式;

否定结构的翻译

否定结构的翻译 时间:2008年07月09日作者:来源:唐静英语中的否定结构是翻译中的一个常见而以比较复杂质问题。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表达否定概念上,英语在用词、语法和逻辑等方面与汉语都有很大不同。有些英语否定句译成汉语后却变成了肯定形式,而另一些肯定句型译成汉语后又往往变成否定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这些否定句就象陷阱一样,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因此翻译否定结构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而必须细心揣摩,真正透彻理解其意义,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只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各种否定句型,才能使译文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 一、部分否定 (一)英语中的所谓部分否定,是指代词或者副词如all, both, every, everybody, everyday, everyone, many, everything, entirely, altogether, absolutely, wholly, completely, everywhere, always, often等与否定词not搭配使用。部分否定的翻译比较简单,常常翻译为“并非所有,并不是都。如:all…not (不全是,不都是),both…not(并非两个都,不是两者都),every…not(不是每个都),not always(不总是,不一定),not often(不经常),not altogether(不全是),not necessarily(未必)等。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并非所有发光的都是金子。 Both the windows are not open. 两扇窗户并不都是开着的。 Everybody does not believe the rumor. 并不是每个人都听信这个谣言的。 They are not always in the office on Sundays. 他们不一定每个星期天都在办公室。 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altogether mine. 责任并不全在于我身上。 The situ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so. 情况并非如此。 (二)需要注意的是,“all…not”和“every…not”等结构属于传统用法。现代英语中,也会把否定词放在整个句子的最前面,而采用“Not all…”和“Not every…”这种表达形式。这种用法在语法和逻辑上也能讲得通。

初中英语翻译题解题技巧总汇

初中英语翻译题解题技巧: 翻译题在初中英语试题中占15分,题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汉译英(11分),它分为部分翻译5个和整句翻译3个,另一种是英译汉(4分)。 汉译英谈谈解题技巧: 可以从时态、语态、固定短语、主谓一致、基本句型等许多方面来考查。 汉译英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通读汉语,了解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2.阅读英文,找出其中要考查的内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分析。 3.观察一下要求翻译的汉语,然 后联想一下相关的词汇、句型,并考虑时态、语态、词形变化、主谓一致等问题。 4.翻译出所缺的英文部分。 5.将翻译好的句子再通读一遍,并从时态、语态、词形、数的一致等方面检查一下。 a.上课做笔记是个好习惯。 It’s a good habbit to _____ in class. 观察后发现考查的内容为一个短语,所以经过联想,想到take notes 这个短语,并注意复数形式。 b.几年来,他拍了几部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整句翻译,首先想到“几年来”这个短语over the years,它是固定短语,然后想到它所用到的时态为现在完成时,所以这个句子写成:Over the years, he has made some great movies. c.必须经常浇树。 一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有些发懵,因为这个句子没有主语,那么就要想到被动语态,而且是含有“必须”这个情态动词,这时就可以联想到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构成:主语+情态动词 +be +p.p 所以这个句子写成:

Trees must be watered often. 英译汉解题步骤如下: 1.浏览整段文章,清楚大概内容。 2.分析划线部分的句子含义,遇到不会的生词,要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来猜测。 3.整理好所思考的句子,注意英汉语言方面的差异,所翻译好的句子必须符合汉语逻辑思维,而且语言 要通顺,意思要明确。 eg. Do dogs wear shoes? Some police dogs in western Germany do. People made special shoes for them. Police say that these shoes can protect the dogs from broken glass. 翻译这句话时,必须把“do”翻译出来,否则意思不明确。根据上下文”do”表示穿鞋, 所以整句翻译为:有些德国西部的警犬穿鞋。 那么,想做好这种类型的题,平时必须多下功夫,必须做到: 1.熟练掌握常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用法。 2.掌握各种句型结构。 3.掌握各种时态、语态及主谓一致原则。 4.具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5.熟读课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化,考试都离不开教材这个大的考纲。 英语翻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文言文综合翻译(2019届用)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主备人:许志海刘云龙靳超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技巧】 第一招: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书名、度量衡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2.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 3.褒禅山亦谓之花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也称作花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 4.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08安徽高考) 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过问,如果陛下不放逐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 第二招: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句中停顿词、倒装句子的标志词、偏义复词的虚指成分。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也”,句中短暂提顿)(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公姥”偏指“姥”:婆婆) 就可以告诉婆婆,及时把我遣送回娘家。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已经出洞了,就有人埋怨那个(主张)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来)而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的乐趣。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5.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山上有个小洞,(里面)好像有光亮。 6.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啊,多么高的山峰啊! 7.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三招:换——古代表年岁、风俗的词要换,词类活用词的词要换,古今异意的词要换,通假字要换……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特别注意:“丁…忧”“下车”、“乞骸骨”及表示官职升降的词“除”、“拜”、“左迁”、“谪”、“召”“辟”“公车”)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古今异义:地位低,见识浅) 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见识短浅,(竟然不惜)降低自己身份委屈自己(而三顾茅庐)。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垂髫”古代年岁,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注意“弱冠”“及笄”“耄耋”,“期颐”等) 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十六。同时注意“晦”“朔”“望”)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划着小船在黄州赤壁下游玩。 4.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登上皇帝的宝座而控制天下。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否定结构的翻译

否定结构的翻译 否定结构是英语中使用广泛而又较为灵活的一种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概念时,运用词汇、语法甚至语言逻辑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同一概念,在英语里通过否定某一成分来表达,而汉语里则通过否定另一成分进行表达。英语中使用的否定词汇繁多,有很多词汇在形式上不像否定词,但是却表达否定的意义;而汉语里则没有这种现象,使用的否定词只有“不、非、无、否、没有、未、别、莫、勿”等一些简单的词汇。英语里的否定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而且不太好处理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和形式否定但意义肯定。翻译否定结构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而应该细心揣摩,真正透彻理解其意义,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只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各种否定句型,才能使译文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 一、全部否定 英语中的全部否定通常通过以下否定词来表示: no(没有,不),not(不,不是),none(没人,谁都不,没有任何东西),never(决不,从来不),nobody(没人),nothing(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事情),nowhere(没有什么地方),neither(两者都不),nor(也没有,也不),not at all (一点也不)。

在这些表示完全否定的词语中,no和not的语气最强烈。no的使用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no的语气强硬,有“完全不”、“决不”之意,翻译时必须掌握这个分寸;第二,no在英语里总是放在名词前作定语,其否定对象是名词,但在翻译成汉语时,要否定谓语成分。一定要进行这种转换,否则译文不通,例如:I have no radio.不能直译成“我有无收音机”,而应译成:“我没有收音机”。这里的“没”字就是对谓语动词“有”的否定。not也可构成全部否定,但语气不及no强烈,not在英语里用作状语否定动词、形容或其他副词,译成汉语时仍然如此。否定的词类或成分无需转换,这两点和no的用法有着显著差别,翻译时切忌混淆。例如: No defects did we find in these circuits. 在这些电路中没有发现任何缺陷。 Nowaday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assemble a TV set. 现在装一台电视机并不难。 No one has ever found a way to create energy out of nothing. 谁也没有找到一种能凭空产生能量的方法。 二、部分否定

最新英语翻译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英语翻译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翻译句子 1.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不同的肢体语言我们才可以很好地跟人们交流。(only+状语从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Only when we have mastered th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s can we communicate well with them. 2. This is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为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把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翻译时尽可能地精确,按照要求翻译还要注意某些特殊的语法项目。如倒装句式等。 1.考查倒装句式。本大题要求用only+状语从句来翻译。Only+状语从句置于句首,主句要部分倒装。因此本句要翻译成部分倒装。同时要注意运用短语如肢体语言可译成“body languages”,与某人交流可译为“ communicate with”。因此本句可译为Only when we have mastered th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s can we communicate well with them。 2.考查由what引导的名词从句。分析句子可知,本句是一个表语从句,表语从句中的介词like缺少宾语,可用what引导。因此本句可译为:This is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2.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新来的员工经验不足,在解决顾客投诉时遇到了麻烦。 (have trou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向病人保证,只要他按时服药就没有大碍。 (ass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管日程安排很紧,他还是报名参加了他同事推荐的那个课程。(despi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到妻子与他离了婚,他才意识到他应该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家人,而不是一心只有工作。(unt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The new employee was inexperienced, so (that) he had trouble (in) dealing with the customer’s complaint(s).

第三讲英汉句式对比与翻译讲义

第二讲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如果说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那么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一般情况下,进行语篇翻译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基本上都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尤其是英译汉时,即使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一般也要将整个句子通盘考虑,搞清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句子翻译成既能忠实传达原文信息、风格、逻辑关系又能保持通顺的中文。 如果是汉译英,有时句子较长,可以根据意群进行切分,然后将切分开的句子逐句译为英文。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对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英文句式结构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主谓结构,即S+V(主语+谓语动词)的结构,即使是祈使句,也不过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英文的句子结构在S+V的结构上可以扩展,但总不外乎五种基本变化。 (1)S+V:He langhed. (2)S+V+O:Mary is reading Harry Potter. 3)S+V+O+O.c. We heard them quarrelling. (4)S+V+I.O+D.C He gave me some first-hand marerial. (5)S+link.V+P He is in dangerous situation. 以上这些句型充分显示出英文的基本句式结构是主谓结构,而且这是一种高度语法化的句式结构,其中主语一般是动作的发出者(doer\agent)或动作的承受者(doee),即整个句子分别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用上述主谓结构来套中文的句子模式,有一部分汉语句子与上述英语句子基本是对应的。例(1)至(5)的意思,中文也有与英文相似的结构,分别为: (1)C:他笑了。 (2)C:玛丽在读《哈里.波特》。 (3)C:我们听见他们争吵。 (4)C:他给我一些一手资料。 (5)C:他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处境危险。 二、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S + V ) 例1:他没来。(S + V ) He didin’t come. 例2:全家人都在看电视。(S + V + O) The family are watching TV. 例3:我们看到很多人站在广场上。( S + V + O + O.C ) We saw many people standing on the square. 例4:你能递给我那本书吗?( S + V + I.O + D.C)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例5:他看上去很失望。(S + link. V + P) He looks disappointed.

框架结构设计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外文出处:Design of prestressed (用外文写) concrete structures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8-2简支梁布局 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两个危险截面控制:最大弯矩截面和端截面。这两部分设计好之后,中间截面一定要单独检查,必要时其他部位也要单独调查。最大弯矩截面在以下两种荷载阶段为控制情况,即传递时梁受最小弯矩M G的初始阶段和最大设计弯矩M T时的工作荷载阶段。而端截面则由抗剪强度、支承垫板、锚头间距和千斤顶净空所需要的面积来决定。所有的中间截面是由一个或多个上述要求,根它们与上述两种危险截面的距离来控制。对于后张构件的一种常见的布置方式是在最大弯矩截面采用诸如I形或T形的截面,而在接近梁端处逐渐过渡到简单的矩形截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后张构件的端块。对于用长线法生产的先张构件,为了便于生产,全部只用一种等截面,其截面形状则可以为I形、双T形或空心的。在第5 、 6 和7章节中已经阐明了个别截面的设计,下面论述简支梁钢索的总布置。 梁的布置可以用变化混凝土和钢筋的办法来调整。混凝土的截面在高度、宽度、形状和梁底面或者顶面的曲率方面都可以有变化。而钢筋只在面积方面有所变化,不过在相对于混凝土重心轴线的位置方面却多半可以有变化。通过调整这些变化因素,布置方案可能有许多组合,以适应不同的荷载情况。这一点是与钢筋混凝土梁是完全不同的,在钢筋混凝土梁的通常布置中,不是一个统一的矩形截面便是一个统一的T形,而钢筋的位置总是布置得尽量靠底面纤维。 首先考虑先张梁,如图 8-7,这里最好采用直线钢索,因为它们在两个台座之间加力比较容易。我们先从图(a)的等截面直梁的直线钢索开始讨论。这样的布置都很简单,但这样一来,就不是很经济的设计了,因为跨中和梁端的要求会产生冲突。通常发生在跨度中央的最大弯矩截面中的钢索,最好尽量放低,以便尽可能提供最大力臂而提供最大的内部抵制力矩。当跨度中央的梁自重弯矩M G相当大时,就可以把c.g.s布置在截面核心范围以下很远的地方,而不致在传递时在顶部纤维中引起拉应力。然而对于梁端截面却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要求。由于在梁端没有外力矩,因为在最后的时刻,安排钢索要以c.g.s与 c.g.c在结束区段一致,如此同样地获得克服压力分配的方法。无论如何,如果张应力在最后不能承受,放置 c.g.s.

翻译技巧---1

翻译技巧概述 翻译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它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其中,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一篇约350字左右的短文中的5个画线部分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需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句型结构较复杂,通常含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独立结构或者分词结构等,句子意思不容易把握。即便当句子不是很长的时候,其中又往往含有较难理解的词、词组或短语,或者是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语言现象。而汉译英则是要求将5个独立的句子译成英语,同样要求译文准确通顺。要做好这类题目,既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功,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部分试题明显是考生的薄弱环节。由于对一般的翻译常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知之甚少,面对这类考题考生总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所以有必要对翻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巧进行介绍,使考生能够在考前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胸有成竹。 翻译活动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理解、表达和审核。这其中的每—步都包含有一定的技巧。 一、理解阶段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表达。就三级考试翻译题而言,尤其是英译汉时,理解既包括对全文的理解,也包括对目标句子的理解,在进行这—步工作时,应该首先通读全文。通读全文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画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尤其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画线部分中的各个代词的所指,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读全文之后,就开始了对画线部分的理解。如上所言,画线部分的句型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如果不将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搞清楚,就很难正确完整地理解原文。所以句子理解的第一步是要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子结构。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建议首先将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以明了句子的主干结构,然后再分析句子是否有省略成分以及句子中主、从句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是对画线部分的句意的理解了。此时,考生应在弄清句子中所有虚词、实词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全句的整体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全句的意思并不等于所有词语意思的相加,译者需要考虑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对句子进行全面的理解。 具体而言,在理解句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上下文明确句中代词或含有指代意义的词所指的具体内容;(2)根据上下文确定句中那些一词多义的词或词组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正确地理解一句话首先就必须弄清该句中各词的具体意思。只有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画线部分所在的具体语境,才有可能形成对句子的正确理解。 至于汉译英,因为句子一般都相对较短,又是母语,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只需在做题时把握每句话的考点,考虑如何将句子意思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即可。 二、表达阶段 表达就是译者将自己对原文理解的内容用目标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译者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英译汉时。可以说,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而理解则是表达的基础。但是正确的理解不一定意味着有正确的表达,表达还涉及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 三、校核阶段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因此,校核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通过校核,我们可以发现译文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修改,以确保自己理解和表达的内容准确、完美。在校核阶段,一般应注意与下列问题:(1)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数字等;(2)汉语译文的词与句有无错漏;(3)修改译文中译错或表达不够准确的句子、词组或词汇;(4)有

比较结构的翻译

比较结构的翻译 时间:2008年07月09日作者:唐静来源:译路 英语中,比较结构的句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在翻译的时候,需要仔细分析,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贴切的表达。所以,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来看,比较的形式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意义上的比较。只要意义上表示比较,就属于比较句式。常见的比较结构的意义很容易理解,所以也比较容易翻译,如:I am taller than he.(我比他高)。因此,这里不再叙述基本比较结构的翻译方法,而主要介绍在意义上容易混淆的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as…as…句型 (一)as…as…句型 as…as…句型是同级比较,表示两者比较程度一样。所以在翻译的时候,通常翻译为“…和….一样”。 My parcel is as heavy as yours. 我的包裹和你的包裹一样重。 She is as much interested in music as ever. 她和以前一样对音乐感兴趣。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as stable recently as

formerly. 最近,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以前一样稳定。 (二)not as (or so)…as…句型 跟as…as…句型相反的结构not as (or so)…as…表示两者的程度不一样,前者不如后者,所以,通常翻译为“…不如…”。 My uncle is not as (or so) tall as your father. 我叔叔不如你父亲高。 People are not so honest as they once were. 人们现在不如过去那样诚实了。 (三)n ot so much …as…句型 not so much …as…这个结构表示的基本意义和not as (or so)…as…一样,但是通常翻译为“与其说…不如说…”。 He was not so much angry as disappointed. 他与其说是生气,还不如说是失望了。(可以理解为:“他的生气不如失望多”,就是说“他更多的是失望,愤怒是其次。”)The oceans do not so much divide the world as unite it.

英语翻译考试答题技巧

翻译——英译汉 对于翻译部分,建议大家在学习和复习时掌握一些翻译的基本常识和一些常用方法,针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仔细分析一些翻译实例,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再加以必要的练习,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一)词性转换 词性转换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情况。虽然英语和汉语的词性大多能重合,可以直接相互转换,但是,在英语句子中可以充当某个成分的词性相对较少,比如说,英语中充当主语的只有名词、代词或者相当于名词的动名词和不定式,充当谓语的只有动词;而在汉语句子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和表语。因此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不能一味拘泥于某些词汇在原文的词性,必要时应该采取词性转换的方法,将原词性进行适当的转换。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才能流畅,表意确切。 (二)词义引申 英语单词在不同的场合和搭配中,词义有时差别很大。如果把某些英语单词或词组按词典上的意义直译过来,就会使译文晦涩生硬,不易理解,甚至还可能引起误解。因此在翻译时,要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并且按照汉语习惯选择适当词义加以引申。引申就是在翻译时将词义加以深化,产生新义,以确切表达原文含义。 (三)增减词 英译汉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是:忠于原文。译者不能对原作者的意思加以更改,任意增加或减少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文的字数不能有任何增减,因为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对等的,尤其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差异较大。译者常常需要从全局考虑,进行必要的文字调整,使其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在不影响原句意思表达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意境、修辞或句法的具体需要,增加或减少词语,使句子自然、流利、通畅。英译汉时增加必要的词语,省略不必要的词语,这就是增减词语的技巧。 (四)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 英汉两种语言均有肯定或否定概念的表达。通常情况下,翻译时肯定句译成肯定句,否定句译成否定句即可。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翻译时要时常进行正说反译或反说正译的相互转换。其目的主要有三个:明确语义;加强修辞;符合汉语习惯。 (五)语态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态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几乎随处可见。凡是在不必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施动者以及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或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而在汉语表达中,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用得更普遍些。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最好能尊重汉语习惯,将英文被动句进行相应的语态转换。 (六)从句的翻译 英语中主从复合句比较多,而汉语则多为短句,很少频繁地使用从句句式。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这点上的不同,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把英语的句子结构照搬下来译成汉语,而是应该根据需要对从句进行相应的处理,更好地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首先要弄清主从句间的关系和句子的基本结构,抓住句子的主干,再根据上下文弄清句意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最后用恰当的汉语准确表达出句意。 【实例】 People now have more leisure time,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demand for services has increased so rapidly. A)如今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娱乐,从而影响了劳务资源的快速上升。 B)如今希望有时间娱乐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服务质量在迅速提高了。 C)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因而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增长得如此快。

框架结构外文翻译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外文资料翻译 学生姓名:顾建祥 学号: 240095319 班级名称: K建工ZB093 所在院系:康尼学院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The rapid growth of world civilization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ay humans live in the future. 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increases and more countries demand a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the difficulty of doing this is compounded by three broad trends: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development uses; the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growing concern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regarding global warming and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as this chapter describes,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helping address these trends. By moving certain facilities and function underground, surface land in urban areas can be used more effectively , thus freeing space for agri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purpose. Similarly, the use of terraced earth sheltered housing. Using underground space also enables humans to live more comfortably in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ve. On an urban or local level, the use of underground facilities is rising to accommodate the complex demands of today`s society while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 For example,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requiring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utility,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 The state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many urban areas of the world is at a critical level for the support of basic human living, and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add new infrastructure at ground level without causing an unacceptable deterioration of the surface environment or an unacceptable relocation of existing land uses and neighborhoods. On a national level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global trends are causing the creation and extension of mining developments and oil or gas recovery at greater depths and in more inaccessible or sensitive locations. Three trends have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s of improved designs for

考研英语语法:否定结构

考研英语语法:否定结构 还在为否定结构发愁?还在为翻译不当挠头?告诉你不要担心,我们精心为你准备了详细讲解,让你轻松玩转否定结构。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表达否定概念上,英语在用词、语法和逻辑等方面与汉语都有很大不同。有些英语否定句译成汉语后却变成了肯定形式,而另一些肯定句型译成汉语后又往往变成否定形式。因此翻译否定结构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而必须细心揣摩,真正透彻理解其意义,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只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各种否定句型,才能使译文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 英语中的否定结构包括以下四种情况:部分否定,全部否定,双重否定,否定转移。以下我们会分别讲解: 1.部分否定: all,both,every,absolutely,wholly,completely,everywhere,always,often等与否定词not搭配使用,表示部分否定。常翻译为并非所有,并不是都。如:allnot(不全是,不都是),bothnot(并非两个都,不是两者都),everynot(不是每个都),not always(不总是),not often(不经常),not altogether(不全是),not necessarily(未必)等。 2.全部否定:其否定词为如下:never(决不,从来不),no(没有,不),not(不,不是),none(没人,谁都不,没有任何东西),nobody(没人),nothing(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事情),nowhere(没有什么地方),neither(两者都不),nor(也没有,也不),not at all(一点也不)。 3.双重否定:常见的双重否定形式主要有:nonot(没有不),withoutnot(没有就不),never(no)without(每逢总是,没有不),

【英语】英语翻译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英语】英语翻译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她五年前开始拉小提琴。(play) 2.由于天气恶劣,航班延误了好几个小时。(owing) 3.每位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stand) 4.能否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是摆在中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It) 5.在展览会上,公司销售经理展示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新型电子玩具。(demonstrate) 【答案】 1.She began to play the violin five years ago. 2.Owing to bad weather, the flight was delayed for a couple of hours. 3.Every designer hopes that his work can stand the test of time. 4.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ther they can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online games. 5.At the exhibition, the company’s sales manager demonstrated the new type of electronic toys (which/that) children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解析】 1.根据“五年前”确实时态,可知用一般过去时,注意短语play the violin。 【考点定位】考查动词时态、习语及表达能力。 2.根据提示词可知,由于译为:owing to ,此处to是介词。注意用被动语态,因为航班被推迟。 【考点定位】考查介词短语及被动语态。 3.此句希望(hope)是谓语动词,后接宾语从句。时态用一般现在时。 【考点定位】考查宾语从句及时态。 4.此句it是形式主语,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时态一般现在时。短语:抵御诱惑resist the temptation。 【考点定位】考查主语从句及形式主语it的用法。 5.注意句子结构的安排,“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应译为定语从句。时态用一般过去时。 【考点定位】考查定语从句及相关短语的表达。 2.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96.今年除夕你计划在哪里过?(plan) 97.下雨天上海的道路总是比平时更拥堵。(than) 98.是一个外国人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那个轻生的男子。(It) 99.那天傍晚我一走出校门就遇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学同班同学。(No sooner) 100.无论谁想要成功必先明白这个道理“成功来自艰苦的付出和坚持不懈”。(Whoev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