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

鱼类营养学的实际运用就是生产饲料,用来维持养殖动物的生长、健康和繁殖。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料、这些原料如何配合从而满足养殖动物营养的需求,然后将这些混合物加工成一定的形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在加工鱼虾配合饲料时,加工的每一步都有特定的数据、判断和协调方案。对于饲料成分必需考虑到原料组成,包括构成、营养成分、品质和其他因素如来源、产地、抗营养因子、原料污染和鱼虾的消化吸收。鱼虾对配合饲料中的营养需求一定要清楚,还应考虑到配合饲料中的原料之间内在的反应对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原料混合物如何形成颗料的物理特性。将原料混合物加工成饲料颗粒的过程要求考虑周到,饲料的物理性质例如硬度、耐水性、水中稳定性、饲料孔隙等,由原料混合后和通过混合与制粒等加工工艺来决定。而且,加工技术提高了一些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但是降低了其他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饲料应用的途径会影响加工工艺、原料选择、饲料设备的操作方法,例如饲料的浮性变化要求生产浮性饲料还是沉性饲料。总体来说,饲料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步骤都不能减少,在接近生产时,再制订相应的生产方案和生产指导意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需对饲料生产的复杂性和基于饲料生产的相对简单原则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读者可以参考Hardy和Barrows(2002)编辑的书藉寻求更多鱼饲料生产相关的信息。

饲料原料

选择饲料原料和多种原料混合为鱼的生长、健康、和繁殖,还有生产性能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盐和必需脂肪酸。基于饲料原料混合后如何影响饲料的物理特性选择适当的原料进行生产。在选择饲料原料时应该考虑原料价格、适口性、物理特性和利用率等。许多饲料都是人类食品的副产物,例如大豆粉、玉米蛋白粉、还有生产油的副产物,鱼粉则是动物饲料中使用。鱼饲料中使用的绝大多数原料都在家畜和家禽饲料中使用,但是有些仅用于鱼饲料中,例如鱿鱼肝脏粉。

理论上,饲料中的每一种原料均有独特的作用,蛋白原料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蛋白质含量>35%),用来提供蛋白或/和特定的氨基酸,油脂被用作提供饲料能量、必需脂肪酸,在甲壳动物饲料中提供固醇,淀粉源例如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被加进饲料提供饲料能量和粘结剂,另外在淀粉糊化过程中促进饲料进

行膨化。不管如何,所有饲料原料都是作为营养成分、非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混合在一起,有些情况下,一些成分与消化代谢相关,例如抗营养物质,抗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原料中。考虑到饲料原料的复杂性,饲料原料既对鱼和动物提供了营养,也让鱼和动物承担着风险,这种风险通过生产加工和补充营养成分而降低。但是,生产高品质的营养饲料,饲料生产者必需明白原料营养与风险并存。对于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以参考第二章和Francis等(2001)、Gatlin 等(2007)、和Krogdahl(2010)。

来源于海洋资源的原料(如鱼粉、鱼油和一些水解产物)、植物种子(谷物、油籽、豆类和其他物质)、熬油后的动物蛋白(畜类副产物、肉骨粉、血粉和其他物质)、海产品的副产物、还有一些单细胞物质。每一种饲料原料都有独特的特性,包括原料来源、生产加工方法、成熟期和营养成分等,关于特殊饲料原料的信息和控制管理方法可以从美国AAFCO(美国食品管理办公室)和AAFCO出版物获得,饲料原料的规定和营养成分方面的信息可以从Hertrampf和Piedad-pascual(2000)和美国及加拿大原料数据(NRC,1972)获得。在饲料原料中,所有原料都有好和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在于营养成分而不好的方面在于抗营养物质、污染物的存在、容易发霉和产生黄曲霉毒素、质量不稳定、易氧化、不耐保存或者昂贵。

预混料用来为饲料提供维生素和矿物盐,这些预混料的添加量少,用来提供适当水平的必需维生素和矿物盐。通常情况下,维生素预混料添加在饲料中用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下无自然食物时满足维生素的需求,在饲料中维生素的潜在价值一般没有考虑。在一般密度养殖情况下,并不要求维生素预混料提供所有维生素需求。

饲料中添加少量添加剂,目的是为了提高特定饲料原料的消化吸收,增加颜色,改变鱼的生理功能,提供必需营养成分,提高鱼的摄食量和在饲料贮存过程中防止变质。酶制剂就是添加剂的例子,如肌醇六磷酸酶、淀粉酶。添加类胡萝卜素可以增加动物皮肤、肌肉和卵的颜色。其他例子如虾青素、红球藻粉(一种海藻)、磷虾、甲壳动物生产副产物。增加一些添加物可以改变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应激剂、益生元、促进蜕皮的产品、促进海水在鲑鱼中转换的物质等。饲料级氨基酸加入饲料使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更加平衡。在一些饲料中加入诱食性

物质可以促进摄食,例如鱼水解物质、甜菜碱、磷酸化核苷酸混合物。食物添加剂在第十章有更多的描述。

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是将饲料原料结合在一起,用来满足养殖动物、鸟或鱼营养的需求的过程,然后生产形成混合物,最后可形成球状颗粒,运输和保存;生产形成的饲料具有水稳定性,可维持动物生长,健康,生产;具有经济使用价值。饲料配方首先应设立蛋白水平、能量水平、和基本营养水平,这些营养水平应建立在特定种类的假设需求水平上,第二步是选择具备合适营养来源的原料和按照以上描述的选择标准进行选择原料。每一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必需清楚,如果能得知的话,还应该了解每一种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绝大多数饲料配方是通过电脑程序来计算最好和最经济的原料配合来满足特定动物的营养水平。应该清楚每一种原料形成多少饲料费用,最低成本配方表述有点不准确,因为在限定饲料配方情况下成本是最低的,例如,为了催进鱼的最佳生长,需要较小比例使用一种价格相对较高的原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去掉这种原料的最低用量限制,这种原料的最低用量标准也建立起来了,后来最低成本配方程序逐渐用来指标准配方,即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用量点。

饲料配方程序是有用的,也是一种节约时间的工具,但是在计算原料最好配比方面则行不通,因为如果这样做,则不能保证制粒或不能保证鱼的最好生长和健康。为了避免最低成本配方出现的这种问题,在饲料原料的使用上设定了更高或更低的限制,这样能保证选择的饲料原料混合物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例如,鱼油或植物油是饲料能量的好的来源,尽管在加入饲料的油脂用量有限制,最低成本配方并不会将这个限制列入考虑,同样的,面粉用来使饲料保存更久,水中更稳定,因此在饲料配比时有一个最小用量。如上述所说,对于一些养殖鱼类来说,饲料中不得不设定鱼粉的最低用量,没有这个用量,鱼的生长率就会降低。在某些饲料原料中有抗营养因子,则必须设定一个限量用来保证这个使用量低于降低鱼生长和影响鱼健康的用量。对最终的饲料来说,实用饲料也可以根据饲料原料或营养水平设定更高或更低的限制,也可以根据营养损失设定限制,例如维生素,在饲料投喂和贮存过程中就存在损失,另一个使用饲料配方程序时的误区是当使用mg(或g)/kg饲料表达需求量水平时,没有考虑饲料能量、蛋白质和消化率的

变化。有经验的操作者在营养需求水方面可以设定判断标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磷,这样可以计算饲料配方中能量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设定这样的判断标准,在以mg或g/kg营养的饲料配方程序中,最低用量水平的建立可能导致最终的配方出现缺陷。

最低成本配方是建立在两种假设基础上的,程序使用者经常没有意识到。首先,没有理想化的配方。许多饲料配方能够满足按原料混合物营养水平计算的设定值,制作一个有用原料组合的关键在于设定一个原料和营养水平的上限和下限;其次,饲料配方程序假定在不同饲料配方中营养价值上是对等的,否则就应该另外注明。换句话说,在鱼粉中总赖氨酸或磷与大豆的赖氨酸与磷是对等的,除非考虑到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和生物利用率。使用最低成本配方程序时记住这些假设才是明智的。

饲料生产

饲料生产是将原料混合物通过物理过程形成颗粒状,然后用来饲喂鱼或虾。饲料制作的另一个术语是制粒,但是这一用语排除了为仔稚鱼等生产的其他饲料生产方式,例如饲料破碎、MEM料、PARA、喷雾颗粒料、微包囊饲料和粉料等,微包囊饲料和粉料包含各种营养成分(Hardy 和barrows,2002)。不管生产的技术或生产饲料的种类,生产饲料的目的是采用物理或机械力量形成饲料颗粒,然后可用于运输、贮存、和在鱼的养殖中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商业饲料(除了仔稚鱼料)通过热挤压、压缩制粒、冷挤压被生产形成颗粒。

原料混合物,不管制粒后的形状如何,都经历了一系列饲料加工的过程,包括研磨、混合、调制、制粒、冷却和干燥、打包、贮藏、运输。简单地说,粉粹是为了减少原料或制粒前的混合物的颗粒大小,提高原料成分的表面面积。如果原料颗粒不均匀,原料在混合时则会不均匀,影响混合的均匀度,粉粹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可以使调制和制粒更顺利。可以保证粒径足够小,每一粒饲料均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鱼饲料混合物比畜禽料粉粹更小。对于大多数鱼来说,混合物均通过200um筛。因为一些原料中有较高的脂肪含量,粉粹足够细可以防止阻塞。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粉粹机使用高风机使这些粉粹尽量通过筛网,这种粉粹机称为风送粉粹机,这种粉粹机经常用于商业饲料加工。当原料脂肪含量大于5%时如鱼粉,球磨机是减小其颗粒大小的另一个方法。饲料生产可以单

独粉碎原料,也可以混合后再粉碎。关于混合,目标是形成干原料的均匀混合物。混合本身讲究技术,混合过度(混合太长时间)与混合不足一样是有害的,因为原料的比重不同,就会产生分离。通过添加铁屑在饲料原料混合物中,然后间隔取样,通过移取样品中铁屑的重量则可以判断合适的混合时间。搅拌机可以是分批次搅拌机,也可以是连续搅拌机;绝大多数鱼饲料生产采用分批次搅拌机。

混合后,饲料混合物进入一个有蒸汽和进行搅拌的管道进行调制,调制过程是用来准备制粒、提高水份含量、加热混合物和在混合物中增加能量以促进面筋活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压力下进行的。通过30秒至5分钟的调制后,在饲料配方、制粒类型和蒸汽量的基础上,混合物进行饲料制粒系统或挤压管,将调制混合物制成球状。压缩制粒通过使用一个不动的滚筒,使饲料混合物在干蒸汽中暴露10-30秒,然后迫使混合物通过一个圆形的旋转的金属环膜上的锥形的制粒孔。热量、蒸汽和压力迫使调制混合物形成一个线形物,当这些线形物通过制粒孔出来时时,然后通过切刀切断。饲料粒径由环膜孔径决定,饲料长度可通过调节切刀进行调节。挤压膨化饲料通常在配制沉性颗粒时使用,因为挤压饲料相对挤压膨化饲料来说密度很高,常用压缩制粒系统的变化根据安置在调制器和制粒机之间的设备决定,这种设备是一个圆锥体,通过这个圆锥体饲料混合物被挤压,形成压力,使淀粉在制粒前形成胶状体,从而更利于消化。在饲料通过环膜后,沿着输送带通过干燥器,在干燥器中通过空气带走水蒸汽并冷却热的饲料。饲料水份含量要求小于12%,以防止霉菌生长。

挤压制粒和压缩制料不一样,因为挤压制粒需要更充分的调制(添加蒸汽和搅拌)和在饲料混合时需要更多的蒸汽(20-23%),挤压滚筒中需要更多的挤压力,在挤压滚筒中被挤压,随着混合物在滚筒中移动,添加的蒸汽加入混合物中,在滚筒里面有螺旋浆,浆叶距离越近,压力越大,从而保证加入的水蒸汽呈液体状态,导致淀粉糊化越充分。当饲料混合物通过环膜孔道时,内部压力降低至外部空气压力一样,此时夹带的水份就会变成气体状态,线状的饲料就会被旋转的切刀切成一定长度的颗粒,这些颗粒里面会夹带一些空气空隙,空气空隙减小了饲料的密度,并且饲料进行膨胀。通过调整调制条件(压力、水蒸汽和热量),饲料密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浮性饲料、半浮性饲料和缓沉性饲料。饲料通过通风和加热,水份含量减少至12%以下。

无论是挤压饲料还是挤压膨化饲料,都会喷上液体物质,这个过程称为外喷。典型情况下,鱼油或植物油混合物在制粒后才被加到饲料颗粒中;若制粒前添加太多油脂,就会导致不能混合。其他液体添加物,例如益生菌或酶制剂如肌醇六磷酸酶,可通过外喷的形式添加。由于饲料密度的差异,挤压膨化饲料比挤压饲料可包含更高的油脂,真空腔被用来生产高油脂大马哈鱼膨化饲料。这些真空腔通过降低压力,然后添加油脂,这些油脂可以替代饲料中的空气,整个饲料都包含着油脂,而不只是喷在饲料表面。

冷膨化饲料只是没有添加热量或蒸汽。用冷膨化生产稳定性好的饲料,饲料原料混合物中必需添加粘结剂,饲料原料混合物中必需含有28-30%的水份。冷喷化饲料只能短期使用,否则它们必需烘干或者冷贮保存。第一种商业大马哈鱼饲料如俄勒岗湿饲料,就是冷膨化生产。

仔稚鱼饲料生产代表一些挑战,首先饲料原料混合物必需是非常细微的颗粒,因为饲料粒径非常小;其次,饲料颗粒必需水稳定性好并且是悬浮的;第三,在制作水稳定性好的饲料时不能损害饲料的营养消化率;第四,颗粒不能污染养殖水体;最后,颗粒必需被仔稚鱼摄食,并且味道好。

仔稚鱼饲料分类为微颗粒饲料,微胶囊饲料和粉料。微颗粒饲料就是通过使用特殊粘结性物质生产成膨化饲料或挤压饲料,然后弄碎成特定粒径范围的颗粒,颗粒料也可以通过破碎,然后筛成各种特定粒径大小的小颗粒。这种饲料通常被用作大马哈鱼或其他养殖品种的开口饲料。对于仔稚鱼,微颗粒饲料或破碎饲料有时是有效的,但是有效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相反,用生产制药产品的技术生产的微颗粒饲料粒径较好。它们通常使用MEM或PARA方法。微胶囊饲料通过在饲料混合物表面覆盖一层不透水的物质或者一层设计用来溶解的物质。例子有使用交联蛋白和脂质壁胶囊,后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复合物质。通过MEM或PARA方法生产的微颗粒饲料比其他方法生产的微胶囊饲料粒径更小,这种复合饲料颗粒的优势在于饲料颗粒内部的成分可以比颗粒体身的成分更多样,例如,这样一个小的颗粒可以把容易溶失的水溶性营养成分通过胃传递到肠道,然后释放出这些营养物质。

饲料质量评价

饲料生产是一个精确的过程,但是并不总是那么准确,饲料成分会发生改变,

一批批的饲料质量也不一样。在制粒过程中,有些基本的营养水平在制粒、烘干和保存过程中会降低,为了考虑到这些因素,饲料生产者往往会设计稍微高一些的蛋白质水平、脂肪含量和其他必需的营养成分水平。饲料生产者会保留一些饲料样品,用来测定饲料品质或者当养殖户在使用饲料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争议时备用。日常通常会检测饲料营养水平和脂肪氧化程度,对虾的饲料通常要检验水中稳定性。贮存条件差,例如暴露于空气中或热量过多,超过饲料厂家建议的保质期,这些都是引起饲料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当饲料通过视觉检测或者氧化检测或嗅觉检验到发霉,饲料应该被扔掉,防止影响鱼的健康。

饲料原料掺假、原料替代物或乱贴标签,无论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都应该引起心烦意乱厂重视,饲料原料掺假指添加一些成分到饲料原料中,提高原料的经济价值,但是并没有提高原料的营养价值,例如饲料原料中添加三聚氢胺来提高饲料表观蛋白质含量,每分子三聚氢胺含氮重量66.64%,因此添加三聚氢胺到饲料原料中可以提高氮的含量,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蛋白质含量时(N*6.25)则会导致饲料蛋白质含量虚假上升。掺假三聚氢胺很容易通过氨基酸分析法检测出来,因为当用凯氏定氮法分析蛋白质含量时,总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不对称。其他掺假的方法,例如添加大豆皮到豆粕中,但通过蛋白质含量检测出来。如果一种常规原料的分析结果变异性大,则掺假、替代或乱贴标签就会成为可能。另一个有用的检测原料技术是显微镜检测。尽管培训和经验积累是有效使用显微镜检测必需的途径,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在饲料显微镜检测和饲料质量控制手册第三部份中有更多的检测方法可以利用。(Khajarern and khajarern, 1999)

对环境与可持续性的担心

对环境与可持续性的关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鱼饲料有很大的影响。饲料中过多的磷就会导致磷的过多排放,因此从鱼塘中被污染的水进行河或湖中,就会形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限制鱼塘水体中磷的水平则会导致饲料配方更复杂,从而满足饲料的可利用磷水平与鱼对磷的需求一致,并限制饲料中不可利用磷的含量水平。相反,将调整饲料配方中磷水平从而减少磷对水体的排放,限制了鱼饲料配方的创新和阶段性投喂方案的实施。蛋白质是饲料中最昂贵的饲料原料,蛋白质代谢用作能量降低了蛋白质在组织中的保留率,更多的氮被排入到水体中,

饲料逐渐被设计成满足鱼体不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需要,从而导致蛋白质的高保留率和低氮排放,养殖户就会更减少营养物质排放到水体环境中,提高维持鱼生长的营养利用。因此不得不设计一种复杂的模型来允许养殖户来估计当使用饲料时磷和氮的排放(Hua和Bureau,2006;Dumas 等,2007;Bureau和Hua,2010)。

用来生产鱼粉和鱼油的海水资源是有限的资源,这些资源几十年来被充分地利用。除了更快地恢复和更多地利用海洋食品加工副产物,从野生海洋鱼中生产更多的鱼粉和鱼油已经不能抱没多大希望了(Naylor等,2009),因此,饲料产品的持续增加只能依赖现有蛋白源和油源的交替使用。最终,能提高认识的只能是在主要养殖品种如大马哈鱼、对虾和其他很多海水品种(第16章)中进行鱼粉或鱼油的原料替代。但是,在许多重要养殖品种,缺乏饲料营养需求方面的信息和原料替代方面的信息,从而限制了蛋白源和油源的使用。正如前面提到的,鱼粉是一种含有基本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而其中很多成分是植物原料缺少的。而且,植物蛋白还具有不利的特性,例如抗营养因子和不溶性糖,这一点必需得到克服,从而避免对鱼生长、健康或繁殖不利的影响。在鱼饲料中用其他油源替代鱼油,只要满足必需脂肪酸,就不会影响鱼的生长(Table 19-3)。但是鱼体组织的脂肪酸模式反映了饲料中脂肪酸模式,因此应该注意防止在鱼饲料中过多使用其他油源时降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如今,鱼油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唯一来源,例如养殖鱼虾饲料中EPA和DHA,(第6章和第16章),为了用植物源原料和可能的单细胞蛋白源更高水平地替代海水资源原料,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更深入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水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翻译:肖伟平审核:陈效儒)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金属加工工艺 第一篇变形加工第二篇切削加工第三篇磨削加工第四篇焊接第五篇热处理第六篇表面处理 第一篇变形加工 一、塑性成型 二、固体成型 三、压力加工 四、粉末冶金 一、塑性成型加工 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加工是指高温加热下利用模具使金属在应力下塑性变形。 分类: 锻造: 锻造:在冷加工或者高温作业的条件下用捶打和挤压的方式给金属造型,是最简单最古老的金属造型工方式给金属造型,艺之一。艺之一。 扎制: 扎制: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辊子将金属扎入型模中以获得预设的造型。 挤压:用于连续加工的,具有相同横截面形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既可以高温作业又可

以进行冷加工。 冲击挤压:用于加工没有烟囱锥度要求的小型到中型规格的零件的工艺。生产快捷,可以加工各种壁厚的零件,加工成本低。 拉制钢丝: 拉制钢丝:利用一系列规格逐渐变小的拉丝模将金属条拉制成细丝状的工艺。 二、固体成型加工 固体成型加工:是指所使用的原料是一些在常温条件下可以进行造型的金属条、片以及其他固体形态。加工成本投入可以相对低廉一些。 固体成型加工分类:旋压:一种非常常见的用于生产圆形对称部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时,将高速旋转的金属板推近同样高速旋转的,固定的车床上的模型,以获得预先设定好的造型。该工艺适合各种批量形式的生产。弯曲:一种用于加工任何形式的片状,杆状以及管状材料的经济型生产工艺。 冲压成型: 金属片置于阳模与阴模之间经过压制成型,用于加工中空造型,深度可深可浅。 冲孔: 利用特殊工具在金属片上冲剪出一定造型的工艺,小批量生产都可以适用。冲切:与冲孔工艺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利用冲下部分,而后者利用冲切之后金属片剩余部分。 切屑成型:当对金属进行切割的时候有切屑生产的切割方式统称为切屑

大宗原辅料的采样管理规定

Q/JYH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YH 1082102-2012 大宗原辅料的采样管理规定 2012-02-24发布2012-02-24实施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大宗原辅料的采样管理规定 Q/JYH 1082102-2012 1 目的 确保大宗原辅料能够按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采样、制样和存样。 2 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的大宗原辅料(煤、石灰、电石及兰炭、焦炭等)的采样工作。所采样品用于进货检验、日常抽检及仲裁。(不含制碱事业部)。 3 引用文件、标准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19494 煤炭机械化采样 GB/T 15057.1 化工用石灰石采样与样品制备方法 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 10665 碳化钙(电石) 4 术语 4.1 采样单元 限定的物料量,其界限可能是有形的,如一个容器,也可能是设想的,如物料流的某一具体时间或间隔时间。 注:若干个采样单元可以收集在一起,例如装在一个袋子或箱子里。 4.2 交货批 以一次交货的同一规格的物料为一交货批,交货批可由一批或多批组成。 4.3 批量或交货批量 构成一批或一交货批的质量。 4.4 基本批量 取样标准中所规定的一批货的最小质量。 4.5 试样 按规定制样方法从每个份样、副样或大样所制备的供测定粒度、水分含量、化学成分

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样品。 4.6 最大粒度 筛余量约4%时的筛孔尺寸。 注: 交货批的最大粒度可根据以往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亦可用目测估计。 4.7 最终样品 按采样方案得到或制备并可以再等分成相同的几份供实验、参考或保存用的样品。 4.8 实验样品 为送往实验室供检验或测试而制备的样品。 4.9 参考样品 与实验室样品同时同样制备的样品,在有争议时可被有关方面接受用作实验室样品。 4.10 保存样品 与实验室样品同时同样制备的、日后有可能用作实验室样品的样品。 5 职责 5.1物资采购部门负责给使用单位通知原料入厂时间、地点及批量等信息。 5.2物资采购部门、技术中心、原料使用单位三方共同负责保管煤的保存样品。 5.3技术中心化验室负责采样、留样和检验。 5.4原料使用单位、物资采购部门、技术中心化验室负责保管好煤场的样品柜钥匙。 6 工作程序 6.1原辅料入厂后,物资采购部门通知技术中心化验室进行采样。 6.2对样品的基本要求 6.2.1 采样检验是通过检验样品而对总体物料的质量做出评价和判断的一种检验方法,样品必须能够代表总体物料的特性。 6.2.2 采集的样品量应能够代表总体物料的所有特性,并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最佳量(按GB/T 6678)。 6.2.3 采样量必须符合国标规定量,否则所采样品检验结果视为无效。 6.3留样工作由技术中心化验室检验人员进行。所采最终样品分成三等份样品,分别为实验样品、参考样品和保存样品。 6.4样品要防水、防潮、防风,在密闭容器中保留,煤、兰炭、焦炭、石灰(石灰石)

塑料颗粒加工工艺流程

塑料颗粒加工工艺流程 造粒工序是将高聚物树脂与各种添加剂、助剂,经过计量、棍合、塑化、切粒制成颗粒状塑料的生产过程,塑料颗粒是塑料成型加工业的半成品,也是挤出、注塑、中空吹塑、发泡等成型加工生产的原材料。 树脂有粉末状和粒状两种。 用挤出法造粒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造粒方法,应用广泛。 对于各种塑料成型加工方法,用颗粒料加工与粉料直接加工相比,用造粒的颗粒料的优点如下: (1)加料方便,不需要在加料斗安装强制加料器。 (2)颗粒料相对密度比粉末料大,塑料制品强度较好。 (3)树脂与各种固体粉末料或液体助剂的混合较均匀,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较均匀。 (4)塑料制品色泽均匀。

(5)颗粒料种含空气剂挥发物较少,使塑料制品不易产生气泡。 (6)颗粒料对挤出机和生产环境无污染。 生产工艺: 1、配料前的准备工作 对回收的母料进行准备处理前首先进行清洗,清洗不同母料所用清洗剂有所不同,一般母料(饮料瓶、普通塑料包装等)可使用清水清洗,带有油污的母料(油桶等)可使用清洗剂清洗,对于染色严重的母料需要使用火碱(NaOH)进行清洗去色。 配料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树脂过筛、增塑剂过滤、粉末状添加剂磨浆、色母料粉的配制原材料干燥、块状添加剂的加热熔化等工序。 高聚物树脂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可能混入机械杂质或其他杂质,为防止损坏造粒设备和降低产品质量,树脂必须过筛后使用,粉末聚氯乙烯一般采用40目的筛网,颗粒状聚乙烯或聚丙烯过筛,可用比树脂粒径稍大的细丝网过筛。 为防止增塑剂内机械杂质或黑色垃圾混入制品,影响产品性能,生产电缆料时,增塑剂一般用60~120目的过滤网过滤〔粘度大的用60目的,粘度小的用120目。

最新《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0分) 1.用剞刀法可使原料_________,烹调时原料易于_________,且能保持_________。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货原料涨发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等方法。 3.刀工是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要求,运用_________,将烹饪原料加工成_________的操作过程。 4.出肉加工是根据烹调的要求,将动物性原料的组织从_________上分离出来,其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5.整鸭去骨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步骤。 6.烹饪原料加工技术以_________为研究对象,以加工的具体工艺为内容。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出肉、去骨、和分档取料、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配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刀纹深浅一致、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对称。 8.按刀具的用途,一般可分为批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批后斩刀、其他类刀。 9.家畜内脏及四肢初步加工的方法有里外翻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水漂洗法。 10.鸡或鸭在初步加工时要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宰杀、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四个步骤。 11.家禽开膛取内脏时,常用的开膛方法有:腹开法、_________、_________。 12.生活在海洋中的_____、_____、_____、贝、_____等新鲜咸水产品成为海鲜。 13.家禽内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油脂等,此外、心腰及成熟的卵蛋等不可丢弃,洗净后也可制作菜肴。 14.刀工在烹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刀具和_________是进行原料加工的必备用具。 16.切分为7种,有直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切和________.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 流程说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第一章:原材料明细 婴儿纸尿裤、纸尿片的组成材料主要为:非织造布、进口原生纯木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湿强纸、仿布防漏流延膜、热熔胶、左右腰贴、前腰贴、弹性PU等。 一.原材料使用要求:所有原材料外观应洁净,无油污、脏污、蚊虫、异物;并且符合环保要求;无毒、无污染、材料可降解;卫生指标符合GB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二.原材料使用明细: 非织造布:主要用于产品的面层、直接与婴儿皮肤接触、可选的材料有无纺布或竹炭纤维; 进口原生木浆:主要作用是快速吸收尿液;可选材料主要为原生针叶木浆。已经考察的品牌有美国的石头、白玉、惠好、IP、瑞典的女神、俄罗斯的布阔等; 高分子吸水树脂:主要作用是吸收、锁住水分;主要选择日本住友和德国巴斯夫; 湿强纸:卫生包装用纸,含有湿强剂;主要用于包覆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便于后续工艺以及防止吸收体分解; 仿布防漏流延膜:主要用作产品的底层;防止尿液渗漏污染衣物或床上用品;主要参考的材料是台湾的复合透气流延膜; 热熔胶:用于任意两种材料的复合;主要选用德国汉高的产品或国民淀粉;

左右腰贴和前腰贴:主要用于婴儿纸尿裤上、让产品具备一定的形状;主要采用美国3M公司产品; 弹性PU:主要作用是让产品更贴身、防止尿液后漏;首选产品为美国3M 弹性PU 。 第二章: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木浆拉毛——SAP添加——湿强纸包覆——吸收体内切——面层复合——前腰贴复合——底膜复合——左右贴压合——主体折合——产品外切——三折——成品输送——包装——装箱——检验入库——结束 二.流程说明 木浆拉毛:原生木浆经过专用设备拉毛成为绒毛浆;才具备快速吸水的能力; SAP添加:准确控制SAP的施加量,使其均匀混合在绒毛浆里,增加吸收体的吸水速度;利用SAP的锁水特性使混合物吸水后不会反渗; 湿强纸包覆:为了工艺的流畅性以及吸收体的整体性,利用湿强纸的特性对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进行包覆; 吸收体内切:对经过湿强纸包覆的混合装物体进行分切;使其具备吸收体的形状; 面层复合:将面层材料(无纺布或竹炭纤维)用热熔胶复合在吸收体上,是吸收体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前腰贴复合:在底膜和吸收体符合前,为了工艺的流畅性首先把前腰贴复合在底膜上;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第一章:原材料明细 婴儿纸尿裤、纸尿片的组成材料主要为:非织造布、进口原生纯木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湿强纸、仿布防漏流延膜、热熔胶、左右腰贴、前腰贴、弹性PU等。 一.原材料使用要求:所有原材料外观应洁净,无油污、脏污、蚊虫、异物;并且符合环保要求;无毒、无污染、材料可降解;卫生指标符合GB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二.原材料使用明细: 非织造布:主要用于产品的面层、直接与婴儿皮肤接触、可选的材料有无纺布或竹炭纤维; 进口原生木浆:主要作用是快速吸收尿液;可选材料主要为原生针叶木浆。已经考察的品牌有美国的石头、白玉、惠好、IP、瑞典的女神、俄罗斯的布阔等; 高分子吸水树脂:主要作用是吸收、锁住水分;主要选择日本住友和德国巴斯夫; 湿强纸:卫生包装用纸,含有湿强剂;主要用于包覆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便于后续工艺以及防止吸收体分解; 仿布防漏流延膜:主要用作产品的底层;防止尿液渗漏污染衣物或床上用品;主要参考的材料是台湾的复合透气流延膜; 热熔胶:用于任意两种材料的复合;主要选用德国汉高的产品或国民淀粉; 左右腰贴和前腰贴:主要用于婴儿纸尿裤上、让产品具备一定的形状;主要采用美国3M公司产品; 弹性PU:主要作用是让产品更贴身、防止尿液后漏;首选产品为美国3M 弹性PU 。 第二章: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木浆拉毛——SAP添加——湿强纸包覆——吸收体内切——面层复合—— 前腰贴复合——底膜复合——左右贴压合——主体折合——产品外切——三折——成品输送——包装——装箱——检验入库——结束

二.流程说明 木浆拉毛:原生木浆经过专用设备拉毛成为绒毛浆;才具备快速吸水的能力; SAP添加:准确控制SAP的施加量,使其均匀混合在绒毛浆里,增加吸收体的吸水速度;利用SAP的锁水特性使混合物吸水后不会反渗; 湿强纸包覆:为了工艺的流畅性以及吸收体的整体性,利用湿强纸的特性对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进行包覆; 吸收体内切:对经过湿强纸包覆的混合装物体进行分切;使其具备吸收体的形状; 面层复合:将面层材料(无纺布或竹炭纤维)用热熔胶复合在吸收体上,是吸收体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前腰贴复合:在底膜和吸收体符合前,为了工艺的流畅性首先把前腰贴复合在底膜上; 底膜复合:利用热熔胶将底膜复合在吸收体上; 左右贴压合:利用压力将左右贴复合在底膜和面层上; 主体折合:将吸收体以外的部分折合在吸收体上,方便后续工艺进行; 产品外切:根据产品规格对产品进行分切; 三折:对分切后的产品进行折合,方便后续包装; 成品输送:将分切后的产品输送到包装部位; 包装:将三折后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数量装入包装袋; 装箱:将包装后的产品装入纸箱。 检验入库:入库前对产品进行最后一次检验;合格后入库。 流程结束!

粗苯加工工艺流程图

第一节粗苯精制苯基本原理 精苯车间加工的原料是外购粗苯和轻苯。其主要组分是苯及同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占80%—95%,此外还有脂肪烃、环烷烃、不饱合化合物以及少量硫化物、吡啶碱类、酸类如洗油的低沸点馏份。 粗苯的各种主要组份皆在180℃前馏出。 由于粗苯、轻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混合物,故其本身用途不大、但经加工以后所得的多和纯产品的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粗苯精制的目的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苯族纯产品,同时对其它组份尽可能加以综合得用。 (一)硫酸洗涤净化法基本原理 粗苯中含有5—12%的不饱合化合物及其它杂质,并主要分布在14℃以后和79℃以前馏出物中。 粗苯经两苯塔是除去140℃以后重苯中的不饱合化合物,以获得轻苯和重苯两种产品。 轻苯初馏的目的是切除79℃以前不饱合化合物及二硫化碳。所得混合馏份还含有与苯族产品沸点相接近不饱合化合物及硫化物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加以净化。 1、经常使用的是硫酸洗涤净化法,其主要化学方法如下: (1)不饱合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不饱合化合物在硫酸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低沸点化合物易生成粘度大,不溶于混合份及硫酸的极深度的聚合物。引起化合物的夹带损失。所以必须先经过初馏除去低沸点不饱合化合物。高沸点不饱合化合物聚合程度较差,一般只生成可溶混合份的二聚物,三聚物。 (2)加成反应 硫酸各不饱合化合物还能生成酸式脂和中式脂,前者溶于硫酸中,后者溶于混合份中。低沸点不饱合化合物与硫酸生成中性脂,在吹苯中,中性脂加热分解,放出腐蚀设备的酸性物质,故初馏时尽可能地把低沸点物质清除。 (3)清除噻吩反应 噻吩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和高沸点不饱合化合物共聚生成溶于混合物的共聚物,反应迅速完全,噻吩还能直接溶于硫酸中,但溶解速度很慢。 (4)苯族烃和不和化合物共聚反应 苯族烃在浓酸的催化作用下和不饱合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能溶解于混合物的共聚物。(5)苯族烃的磺化反应 苯族烃与浓硫酸作用能发生磺化反应而造成苯族烃的损失。 2、影响硫酸洗涤的方要因素 (1)反应温度 最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5—45℃,温度过低反应缓慢而达不到净化要求,温度过高苯族烃磺化反应以及不饱合化合物的共聚反应加剧,因而使苯族烃损失增加。 (2)硫酸浓度 硫酸浓度过低达不到净化要求,浓度过高磺化反应加剧,苯族烃损失增加,因此先择较适宜的硫酸浓度为93—95%。 (3)硫酸和混合份的比例 在保证洗涤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酸油比例愈小愈好。不仅降低酸耗,而且可以减轻苯族烃的磺化反应。 (4)反应时间 酸洗净化反应所需时间与反应温度、硫酸浓度、酸油化、搅拌合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反应时间为十分左右,时间过短,反应效果差,势必增加酸耗,时间过长,磺化反应加剧,苯族烃损失增加,所以反应器必须立即加水,使浓硫酸反应终止。

大宗原材料管理制度

大宗原材料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大宗原料的管理,加强对大宗原料各环节的控制,尽可能地减少资金占压,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更好地提供优质迅速的服务,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宗原料的管理。 3 职责 3.1物管科负责大宗原料的卸车、保管、标识、防护、安全、结账、盘库、保管人员的培训、相关制度的编制和相关条款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保管账与财务账的核对工作。 3.2财务科负责做好与原料保管账的核对工作。 3.3质检部门负责大宗原料的检验。 3.4物管科负责进出厂物资的计量管理。 3.5生产车间根据物管科保管人员指定的货位领用物资。 4 进厂原料的验收入库、储存管理 4.1大宗原料入库时,保管员必须认真核对入库单据及随货同行单据,确认符合要求方可收货。不按规定核对单据,一次对责任人罚款10元,造成不良后果的,罚款20-100元。 4.2收货时,保管员应按照产地、品牌进行分类,指定码放地点、码放规格,卸车前与卸车人员、司机共同确认原来垛位的数量,保管员按照标准要求监督码放质量、卸车安全、现场卫生。收货分类不明确、不能达到三方点数一项次对责任保管罚款10元,卸车人员不按规定点数一次罚款10元,码垛质量差一次罚款20-50元,码垛错误一次罚款30元。 4.3保管按照同品种的入厂排号顺序进行收货,保管、卸车人员要语言文明、着装规范,做到服务热情,态度和蔼,严禁索取钱物及刁难运输客户。不按排号顺序的原则收货,一次对责任保管罚款20元;出现客户反馈的服务质量问题,经落实情况属实,一次对责任人罚款20-100元;出现向客户索取钱物,对责任人处以索要财物10倍的罚款。 4.4收货时,发现的烂件、湿件及时向科内反映,进行处理后再收货,卸车人员随身携带扎口绳,对于卸车过程中产生的烂件、开口件及时扎上码垛,卸完车后,

第二章 烹饪原料的初加工

第二章烹饪原料初加工 本章内容: 第一节:鲜活原料的初加工 第二节:复制品原料初加工 第一节鲜活原料的初加工 一、鲜活原料初加工概述 (一)鲜活原料初加工的意义 鲜活原料----指从自然界采撷后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动、植物性原料。 鲜活原料初加工----指鲜活原料在正式切配前所经历的宰杀、摘洗、拆卸及初步熟处理等所有备料的过程。 鲜活原料初加工的意义: (二)鲜活原料初加工的原则 1、去劣存优、弃废留宝的原则 2、必须符合美学原理 3、必须注重营养与卫生 4、必须适应烹调的需要 5、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二、果蔬类原料的初加工 (一)基本要求 1.1讲究卫生,注重营养

1.2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合理取舍 1.3必须熟悉原料的基本情况 (二)果蔬原料初加工常见的方法 1、摘剔加工-----目的是去除果蔬类原料中质劣不能食用的部分。 2、去皮加工-----基本方法有三种。 3、洗涤加工 (1)流水冲洗法 (2)盐水洗涤法 (3)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法 (4)其它洗涤方法 (三)果蔬原料加工后的保鲜 1、保色措施 2、保鲜措施 三、家禽、家畜的初加工 1、家禽初加工的要求 1.1宰杀时气、血两管必须割断,血要放尽 割断气管——迅速死亡 割断血管——保持洁白的色泽 1.2褪毛时要掌握好水的温度和烫制的时间 1.3根据烹调用途掌握开膛部位

整扒鸡——背开 烤鸡——肋开 八宝鸡——整料去骨 霸王别鸡——腹开 1.4严格卫生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1.4.1宰杀时的刀口:应小些,防止在烫泡、褪毛和开膛去内脏时大面积污染,使刀口处沾染上大量的微生物和其它污物。 1.4.2开膛去内脏:动作应轻快,避免碰破肠胆等,以防内容物流在腹腔内导致污染。 1.4.3洗涤:应重点放在禽类的口腔、颈部刀口处、腹腔内、肛门部位等。 1.5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2 、家禽初加工的方法 2.1准备工作 2.2宰杀 2.3烫泡、褪毛 2.3.1水量要充足 2.3.2水温要适中 2.3.3褪毛时应掌握技巧 2.3.4掌握好泡烫的时机 2.4开膛取内脏 2.5洗涤 3 、畜类的原料的初加工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

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大宗原料招标管理办法

编号:HJSJ090821 1、目的:为了公司对采购大宗物资/原材料对成本的控制及操作流程的管控,争取最优价格与供应保障。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大宗物资/原材料及中、长期采购计划使用。 (不适于工程项目类采购) 3、职责:保障公司大宗原物料招/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及供应商的公平竟争。 4、附件:招标邀请函、招标书、投标规格书、招标承诺书、招标管理进度表、 招标合同。 5、权责单位:成本(使用)单位、采购单位、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品质保障 单位及相关部门。 5.1合同审核部门:法务部 5.2执行监督部门:审计部 5.3招/投标最终决定权:总裁 6、具体作业管理程序: 6.1申请计划 6.1.1本公司生产部门常用大宗物料(定义:) 6.1.2采购计划要求包括生产使用的时间编排、品质要求、及相应的标准、客户的特别要求、风险因素说明等。 6.1.3计划中如包含供应商加工(外加工)部分材料或半成品,则需要列明工艺要求与品检标准。 6.1.4如需要模具制作或产前材料样品确认则在提出计划同时提供相关图纸或样品给予受理部门。

编号:HJSJ090821 6.1.5如请购物料涉及部分工程性质的内容,计划部门则需要分为二个部分说明标的,工程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方便采购部门规划成本报价。 6.2采购规划、招/投标评估 6.2.1申请部门向采购部提出申购计划的同时,审计部门进行招/投标的可行性规划评估报告。与此同时组织招/投标小组,确认相关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规划等。 6.2.2采购/审计部门着手资源开发(按标准要求选择供应商进行初步报价以及条件优选,市场价格分析/供应保障措施等)。 6.3供应商甄选 6.3.1经采购部门初步甄选之供应商,招标小组进一步做资质评估,核实具体情况,以及交易条件的确认等。 6.3.2审计部门/招标小组核准合格供应商后,负责安排招标说明会向供应商解释具体招标方案,操作流程,准入条件以及运作方式/方法等。 6.3.3如为单一供应商超出正常保障的供应能力时,审计部门应根据材料需求标准,规划分解/分期招标成其它方式进行操作。 6.3.4同时具备资质的新,旧供应商必须按50%的比例进行甄选、竟标以确保证投标的公平性。 6.3.5标的物如需提前打样,测试的情况,则需向供应商说明具体标准,细节要求,相关费用负担等。 6.4投标公告 6.4.1招标小组对入选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确认后,即着手准备招投标方案,规划具体环节。(时间、地点、标的、祥细资料整理,投标方式、评标办法、知会供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 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 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 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 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器皿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热处理和表面装饰。 23、玻璃成型工艺包括压制、拉制、吹制、压延、浇注和结烧等。 24、锻造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抷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 25、金属焊接按其过程特点可分为3大类:熔焊、压焊、钎焊 26、金属切削加工可分为钳工和机械加工两部分。 27、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多孔性、各向异性、湿涨干缩性、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 28、木材在横切面上硬度大,耐磨损,但易折断,难刨削,加工后不易获得光洁表面。 29、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好,优良的化学性能,透光及防护性能,减震消音性能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能,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 30、塑料的挤出成型也称挤压模塑和挤塑,它是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而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挤出模成型的方法。 31、按照陶瓷材料的性能功用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种。 32、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澄清和均化,冷却。 3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34、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 35、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材料三部分组成。

(完整版)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1.1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1.2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1.3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1.4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特性的综合效应从某种角度讲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 1.5.1材料特性的评价 材料特性的评价:①基础评价,即以单一因素评价②综合评价,即以组合因素进行评价。

大宗材料采购方案

建筑材料采购方案 壹、材料实行分类管理 一、按采购材料的重要程度分为重要材料(A类)、一般材料(B类)、辅 助材料(C类)三类。 ⑴A类材料,即关键的少数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砂石、预 拌砼、砌块、焊接材料、砼外加剂等。 ⑵B类材料,属一般性材料。主要包括:墙地砖、石材、涂料、电器开关、 模板、电线电缆、配电箱、架管、扣件、安全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等。 ⑶C类材料,属次要的多数材料。主要包括:五金、化工、日用杂品、工具、 低值易耗品等。 二、按同一品种材料数量分为大宗材料和零星材料两类。 ⑴大宗材料:指采购量大、单位价值高、占工程成本较大的材料,主要包括A类和部分B类材料。 ⑵零星材料:指大宗材料以外的材料,主要包括C类和部分B类材料。 贰、供方选择评价 一、为确保供方提供的材料满足设计、顾客、合同、质量和环境安全的要求,应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 二、采购A、B类材料必须对供方进行评价,C类材料可不进行供方评价,由项目部比选确定。 三、根据对工程质量及环境安全要求的影响程度,分别对A、B类材料供方进行打分评价。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为合格供方,70分以下为不合格供方。 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供方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产资质、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保证能力、供货能力、服务和价格能否满足需要等。由项目部负责调查并填报《供方调查表》,物供部组织评价并填写《供方评价表》,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五、物供部将合格供方信息编列《合格供方名单》,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作为公司工程材料采购选择供方的依据。

六、物供部集中管理材料供方档案,且每年度组织对材料供方进行一次复审,复审内容主要是供方供应材料的质量、环境安全、价格、售后服务及供货业绩等。根据复审结果把不合格供方剔除后,将合格续用及新增合格供方编列新一期《合格供方名单》。 叄、采购权限 一、公司直管项目部实行限价采购,分别对所属项目实行集中或限价采购。 二、大宗材料实行招标采购,其实施办法详见公司《大宗材料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三、零星材料项目部可自行采购。其中单项采购在10万元以上的实行采购询价审批制,由项目部邀请三家以上供方报价进行比选,填制《询价采购审批表》并附供方书面报价单、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等信息,报物供部和监审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四、辽宁、抚顺项目按月发布一期《材料市场信息价》作为采购最高限价,公开商家信息,监督采购行为。 五、采购人员应按批准的采购计划(或合同),保质、保量、及时、低价完成采购任务。 六、采购人员应遵循“三比一算”的采购原则,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询价分析及时、准确、全面,报采购主管批准后方可实施采购。 七、A、B类材料供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C类材料供方在合法经销商处采购。 肆、运输管理 材料应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以较短的里程、较低的费用、较短的时间、安全的措施、文明的装卸完成材料在空间的转移。 一、现场验收 二、进场材料必须严格按照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按国家或地方(行业)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数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标准验收和复验。 三、材料验收依据: ⑴材料计划、订货合同及合同约定条件; ⑵经双方确认封存的样品或样本; ⑶材质证明和抽样复验合格证明; 四、材料验收的方式方法: ⑴采购人员必须采购经评定合格的产品; ⑵验收人员必须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⑶总包单位、业主代表、监理单位、供应单位、使用单位必须联合把关,共同验收; ⑷使用人员必须按标准进行领料验收;

材料加工工艺学期末总结

1.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人类用以制造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以及其他产品的物质。也可简单定义为:材料是可以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作为材料,具备以下特点:(1) 一定的组成;(2) 可加工性;(3) 形状保持性; (4) 使用性能;(5) 经济性;(6) 再生性。 2.材料的种类 按化学结构或组成分类: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每种材料举几个例子!) 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又可细分为:航天航空材料、化工材料、机械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3.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及四要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义为:关于材料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能及使用性能相互关系的科学。 四要素: 4.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其定义,并举例。 定义: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黏剂、涂料 5.塑料的分类 概述:塑料是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它以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各种添加剂,能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工成形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塑料的组成: 1)树脂;2)填充剂(填料);3)增塑剂;4)稳定剂;5)增色剂;6)润滑剂;7)固化剂8)其他,比如还有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 塑料的分类(举例!): 按塑料热性质分类: 热塑性塑料:比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苯醚、聚四氟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比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按塑料的功能和用途分类:

通用塑料:比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 工程塑料:比如聚酰胺、ABS、聚甲醛、聚碳酸酯、聚砜、聚四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等。 特种工程塑料:比如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 功能塑料:比如导电塑料、导磁塑料、感光塑料等。 6.橡胶的定义 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轻度交联的线型高聚物,它们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处于高弹态。一般橡胶在-40℃~80℃范围内具有高弹性,某些特种橡胶在-100℃的低温和200℃高温下都保持高弹性。橡胶的弹性模数很低,在外力作用下变形量可达100%~1000%,外力去除又很快恢复原状。 橡胶有优良的伸缩性,良好的储能能力和耐磨、隔音、绝缘等性能,广泛用于制作密封件、减振件、传动件、轮胎和电线等制品。 第二章 1.成型加工的定义 使固体状态(粉状或粒状)、糊状或溶液状态的高分子材料熔融或变形,经过模县形成所需的形状,并保持其已经取得的形状,最终得到制品的工艺过程。 2.高分子材料的状态变化与成型加工的关系三种物理状态: 玻璃态:T < Tg;高弹态:Tg~Tf (Tm);粘流态:T >Tf (Tm) 在Tg以下,高分子材料处于普弹性状态(亦称玻璃态),为坚硬的固体。受外力作用形变(普弹形变)很小,一旦外力消失,形变可以立即恢复。 在Tg以上,高分子材料处于高弹态(亦称橡胶态),与普弹态相比,只要较小的外力就可使其发生较大的形变(高弹形变)。但这种形变是可逆的。 当达到Tf(Tm)时,高分子材料处于粘流态(亦称流动态),此时,只要不太大的外力就可使其发生形变,而且这种形变是不可逆的,外力除去后,仍将继续保持,无法自发恢复。 达到Td,则高分子材料开始分解。 综上所述: 在Tg以下,对高分子材料不能进行形变较大的成型加工,只能进行机械加工。 Tg(对无定形聚合物)或Tm(对结晶聚合物)是选择和合理使用塑料的重要温度参数,亦是大多数塑料成型的最低温度。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试题-B卷

南昌理工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_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年级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学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等三种。 A 局部载荷B疲劳载荷C 剩余载荷 D 边缘载荷 2.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四类。 A钢材B有色材料C有机材料D铝合金 3.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 A冷固塑性塑料B冷固弹性塑料C冷塑性塑料D热固性塑料 4.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两大类。 A近代陶瓷B古代陶瓷C景德镇陶瓷D唐三彩 5.木材在横切面上硬度大,耐磨损,但(),加工后不易获得光洁表面。 A易折断,易刨削 B易折断,难刨削 C难折断,难刨削 D难折断,易刨削 6.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好,(),减震消音性能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能,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 A化学性能优良,透光及防护性能差 B化学性能差,透光及防护性能差 C优良的化学性能,透光及防护性能 D化学性能差,透光性及保护性能好 7.塑料的挤出成型也称(),它是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而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挤出模成型的方法。 A挤出模塑 B挤压 C压塑 D挤压模塑和挤塑 8.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 A澄清和均化,冷却 B冷却,澄清 C澄清和均化 D冷却 9.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 A多孔性、各向同性、湿涨干缩性 B多孔性、各向异性、湿涨干缩性 C多孔性、各向同性、干涨干缩性 D多孔性、各向异性、湿涨干伸性 10.金属切削加工可分为钳工和()两部分。 A焊接加工B车削加工C机械加工D刨削加工 11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 A表面装饰 B热处理 C冷却成型 D热处理和表面装饰

大宗原材料管理办法

大宗原料验收入库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公司大宗原料进厂管理,规范入库流程,严把原料质量关,杜绝有损公司利益和形象事件发生,公司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大宗原材料入库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公司所有原料必须按规定时间进厂,同时履行计量、验收、卸货、入库等手续,原料卸车由保管负责组织。 第二条、卸车时间:原料进厂卸货时间按公司作息时间严格执行(上午: 8:00-12:00,下午:12:40-18:00),在规定卸货时间内,保管根据卸货进度通知保安放入进厂货车的数量,在规定时间以外,不准任何供货车辆进入厂区内,特殊情况影响生产的要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厂卸货。 第三条、所有供货车辆必须排队进厂,严格听从保安指挥,对插队强行进厂的车辆保安须通知计量人员,计量人员在过磅单上注明“违章进厂” ,安全环保部出具罚款通知单,财务部结算运费时对违章车辆每次处罚500 元。 第四条、原料进厂后,计量人员严格按流程过磅计量。 第五条、验收办法:原料卸车前统一由保管组织,会同生产技术部取样小组专人共同目测,根据目测结果统一做出处置(两人同时在验收、折扣单上签字),对于目测结果不能给予准确判断的,可暂时不卸车待取样后结果出来后确定处置情况。 第一节白灰入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白灰指标在生烧30%以上、小料比例在30%以上的(小料上限20mm,

有一项符合条件,保管通知商务部采购员,通知生产技术部取样人员取样(或生产技术部取样小组过筛),如分析结果相符,则由采购员负责通知厂家退货。 第二条、白灰生烧指标在20%-30%勺: 一、保管告知商务部采购员,由采购员告知厂家,由保管负责组织分选,按正常程序办理手续,结算运费。保管负责对分选出的生烧白灰进行计量处置,出具折扣通知单(包括:粉末折扣、生灰吨数相应货款、劳务费用、折扣运费及其它费用),生产技术部取样员参与。 二、对入场粒度较大的白灰,经保管和生产技术部取样小组目测大料比例在30%以上的,保管通知商务部采购员,由采购员负责通知厂家退货。目测结果在30%以下的,由生产技术部取样小组对其进行过筛分析,按分析结果将其全部扣除。 三、折扣单由取样小组人员负责经办、传递,原料分厂保管员参与并签字,经生产技术部取样小组人员及原料分厂负责人签字确认,最终由生产副总签批后由财务部在相应供货商的货款中扣除(后附流程图)。 四、折扣数据每5天通过OA传至相关领导及部门,每月25日将月度折扣单按流程传至财务部扣除。 五、为有效控制白灰质量,对生烧指标在20%-30喲白灰除按上述办 法处置外,还要按月累加处罚,即:当月出现第一车处罚2000元,当月 出现第二车处罚2000元,当月出现第三车(或三车以上的)每车处罚5000 元。 六、白灰生烧指标目测在20%以下的,则由保管组织卸货,最终按分析结果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结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