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解析(专科教材)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解析(专科教材)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解析(专科教材)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解析(专科教材)

第1章章后习题解析

1.1 一只“100Ω、100 W ”的电阻与120 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 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

解: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100

100'===

R P I A 所以应有 1120100=+R ,由此可解得:Ω=-=201001

120

R

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 P =12

×20=20W

1.2 图1.27(a )、(b )电路中,若让I =0.6A ,R =? 图1.27(c )、(d )电路中,若让

U =0.6V ,R =?

解:(a)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2-0.6=1.4A 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且为 U =1.4×3=4.2V 所以 R =4.2÷0.6=7Ω

(b)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3÷3=1A 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因此 R =3÷0.6=5Ω (c)图电路中,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因此

R =0.6÷2=0.3Ω

(d)图电路中,3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ˊ=3-0.6=2.4V 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且为 I =2.4÷3=0.8A 所以 R =0.6÷0.8=0.75Ω

1.3 两个额定值分别是“110V ,40W ”“110V ,100W ”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时又如何?

解:两个额定电压值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灯泡,其灯丝电阻是不同的,“110V ,4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Ω===5.30240

1102

240

P U R ;“110V ,10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Ω===121100

1102

2100P U R ,若串联后接在220V 的电源上时,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且

为:52.01215.302220

≈+=I A ,因此40W 灯泡两端实际所加电压为:

3.1575.30252.040=?=U V ,显然这个电压超过了灯泡的额定值,而100 W 灯泡两端实际所

加电压为:U 100=0.52×121=62.92V ,其实际电压低于额定值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两个功率不相等的灯泡是不能串联后接到220V 电源

Ω

Ω 图1.27 习题1.2电路图

(a ) (b)

图1.28 习题1.4电路图

上使用的。若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时,由于灯丝电阻也相同,因此分压相等,是可以串联后接在220V 电源上使用的。

1.4 图1.28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6V ,I S =3A ,R =4Ω。计算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并根据两个电源功率的计算结果,说明它们是产生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a )图电路中,三元件为串联关系,因此通过的电流相同,因此根据KVL 定律可列出电压方程为:U AB -U S +I S R ,因此可得恒流源端电压U AB =6-3×4=-6V 。根据这一结果可计算出理想电流源上吸收的功率为:P = I S ×(-U AB )=3×(-6)=-18W ,吸收负功率说明理想电流源实际上是发出功率;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为非关联方向,发出的功率为:P =

I S ×U S =3×6=18W ,正值说明理想电压源的确是向外供出电能;负载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 I S 2R =32

×4=36W ,两个理想电源发出的功率恰好等于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分析结果正确。

(b )图电路中,三元件为并联关系,因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中通过的电流为:I ˊ=U S ÷R =6÷4=1.5A (由A 点流出),对A 点列一KCL 方程又可得出理想电压源中通过的电流I ″=3-1.5=1.5A (由A 点流出)。根据这一结果可计算出理想电流源上发出的功率为:P = I S ×U S =3×6=18W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为关联方向,吸收的功率为:

P = I ″×U S =1.5×6=9W ;负载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 I ˊ2R =1.52×4=9W ,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恰好等于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分析结果正确。

1.5 电路如图1.29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Ω,R 2=8K Ω,在下列3种情况下,分别求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及R 2、R 3中通过的电流。①R 3=8K Ω;②R 3=∞(开路);③R 3=0(短路)。

解:①R 23= R 2∥R 3=8∥8=4K Ω,根据分压公式可求得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

7.664

24

100231232≈+?=+=R R R U U S

R V

33.887.662223≈÷=÷==R U I I R mA

②R 3=∞时,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R 2的端电压为

808

28

1002122=+?=+=R R R U U S R V

10880222≈÷=÷=R U I R mA

③R 3=0时,R 2被短路,其端电压为零,所以

I 2=0,502

100

13===

R U I S mA 。 1.6 电路如图1.30所示,求电流I 和电压U 。 解:对右回路列一个KVL 方程(选顺时针绕行方向): U -1+1×3=0 可得U=1-1×3=-2V 对A 点列一个KCL 方程I -1÷2-1=0可得 I =1÷2+1=1.5A

1.7求图1.3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 。 解:(a )图:R AB =2+[(3∥9+6)∥8]≈6.06Ω (b )图:R AB =1.2+4+[(3+9)∥(2+6)]≈10Ω

(c )图:R AB =0Ω

图1.29 习题1.5电路 3

图1.30 习题1.6电路

(d )图:首先对3个三角形连接的电阻进行Y 变换,然后可得

R AB =10+[(10+30)∥(10+30)]=30Ω

1.8 求图1.3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解:首先把原电路等效为右上图所示,求出I ′和I ″: I ′=12÷24=0.5A I ″=12÷12=1A 再回到原电路可求出电流

I =1×

6

999

9+++=0.75A

9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1-0.75=0.25A (方向向下),因此

U=0.25×9-0.5×8=6.25V

1.9 假设图1.18(a )电路中,U S1=12V ,U S2=24V ,R U1= R U2=20Ω,R =50Ω,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方法,求解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

解:由(a )图到(b )图可得 A 6.020121==

S I ,A 2.120

24

2==S I ,Ω===20U1I2I1R R R 由(b )图到(c )图可得

A 8.12.16.0S2S1=+=+=I I I S ,Ω===1020//20//I1I2I R R R 对图(c )应用分流公式可得 3.050

1010

8

.1=+=I A

图1.31 习题1.7电路

a b (a )

Ω

(b )

Ω

(c )

Ω

b (d)

图1.32 习题1.8电路

Ω

12V Ω

习题1.8等效电路图

(a )

R

(b )

图1.18 电路图与等效电路图

(c )

1.10 常用的分压电路如图1.33所示,试求:①当开关S 打开,负载R L 未接入电路时,分压器的输出电压U 0;②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0Ω时,分压器的输出电压U 0;③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K Ω,此时分压器输出的电压U 0又为多少?并由计算结果得出一个结论。

解:①S 打开,负载R L 未接入电路时

1002/2000==U V ;

②S 闭合,接入R L =150Ω时

7.66150

150//150150

//150200

0≈+=U V ;

③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K Ω时

5.99150

15000//15015000

//150200

0≈+=U V

显然,负载电阻两端电压的多少取决于负载电阻的阻值,其值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 1.11 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方法求出图1.34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U AB 。

解: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互换,将原电路等效为右下图所示电路: 由等效电路可得:U AB =8-4-6=-2V

1.12电路如图1.35所示,已知其中电流I 1=-1A ,U S1=20V ,U S2=40V ,电阻R 1=4Ω,R 2=10Ω,求电阻R 3等于多少欧。

解:并联支路的端电压

U AB = U S1-I 1 R 1=20-(-1)×4=24V

U S2支路的电流假设方向向上,则

6.110

24

402AB 22=-=-=

R U U I S A

对结点A 列KCL 方程可求出R 3支路电流(假设参考方向向下)为

I 3= I 1+ I 2=(-1)+1.6=0.6A

由此可得

R 3=U AB ÷I 3=24÷0.6=40Ω

1.13 接1.12题。若使R 2中电流为零,则

U S2应取多大?若让I 1=0时,U S1又应等于多大?

解:若使R 2中电流为零,则U S2应等于U AB ;若让I 1=0时,U S1也应等于U AB 。

B -图1.36 习题1.14电路

图1.33 习题1.10电路

图1.34 习题1.11电路

习题1.11等效电路

6V S2 2

图1.35 习题1.12电路

1.14 分别计算S 打开与闭合时图1.36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 解:①S 打开时:

5.7262642)

12(1212B -=?++---=V V

5.10426

42)

12(125.7A -=?++----=V V

②S 闭合时: V A =0V ,V B =12

6.14

264

=+V 1.15 求图1.3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 i 。 解:首先求出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右下图所示: 可得 Ω=-=

3590125i I

I

I R 1.16 有一台40W 的扩音机,其输出电阻为8Ω。现有8Ω、10W 低音扬声器2只,16Ω、20W 扬声器1

只,问应把它们如何连接在电路中才能满足“匹配”的要求?能否象电灯那样全部并联?

解:将2只8Ω、10W 低音扬声器串联以后与1只16Ω、20W 扬声器并联,这样可得到相当于1只8Ω、40W 扬声器的作用,然后与8Ω、40W 扩音机连接在一起可满足“匹配”的要求。如果象电灯那样全部并联时,只能起到1只3.2Ω、40W 扬声器的作用,就无法满足“匹配”的要求。

1.17 某一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24V ,现用分压器获得各段电压(对地电压)分别为19V 、11V 、7.5V 和6V ,各段负载所需电流如图1.38所示,求各段电阻的数值。

解: Ω=-=K 5.01019

241R

Ω=--=K 26

1011

192R

Ω

≈---=Ω≈----=

Ω

≈---=

K 33.36

.06.16106

K 83.06

.06.16106

5.7K 4

6.16

.16105

.711543R R R 1.18 化简图1.39所示电路。

图1.37 习题1.15电路

Ω

图1.38 习题1.17电路

5 习题1.15等效电路图

Ω

解:由电路可得

U=5+2I +8=2I +13

根据上式可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1.19 图示1.40电路中,电流I =10mA ,I 1=6mA ,R 1=3K Ω,R 2=1K Ω,R 3=2K Ω。求电流表

A 4和A 5的读数各为多少?

解:对a 点列KCL 方程可得 I 2= I -I 1=10-6=4mA

对闭合回路列KVL 方程(设绕行方向顺时针) I 1 R 1+I 3R 3-I 2R 2=0 可得 72

3

6143-=?-?=

I mA 对b 点列KCL 方程可得

I 4= I 1-I 3=6-(-7)=13mA 对c 点列KCL 方程可得

I 5=-I 2-I 3=-4+7=3mA

1.20 如图1.41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几个结点?U ab 和I 各等于多少? 解:图1.41所示电路中,有3条支路和2个结点,

由于中间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I 和电压U ab 均等于零。

第2章 章后习题解析

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

Ω

=+?++?=-=+-+=620

52055.2105.210V

5.720

520

5.125.2105.25

.120OC R U

再把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源两端,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待求电流为

图1.40 习题1.19电路

图1.41 习题1.20电路

Ω

图1.39 习题1.18电路

习题1.18等效电路图

13V

Ω

图2.10 习题2.2电路

Ω

图2.9 习题2.1电路

A 375.014

65

.7140OC -=+-=+=

R U I

2.2 求图2.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

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求出当理想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I 2′为 A 5.0200

100100

5

.1'2=+=I

再求出当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I 2″为

A 08.0200

10024

''2=+=

I

根据叠加定理可得

I 2= I 2′+I 2″=0.5+0.08=0.58A

2.3电路如图2.11所示。试用弥尔曼定理求解电路中A 点的电位值。

解: V 142

12112424124A =+

+++=

V 2.4 某浮充供电电路如图2.12所示。整流器直流输出电压U S1=250V ,等效内阻R S1=1Ω,浮充蓄电池组的电压值U S2=239V ,内阻R S2=0.5Ω,负载电阻R L =30Ω,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负载端电压及负载上获得的功率。

解:①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对电路列出方程组

239

305.0250

300

2121=+=+=-+I I I I I I I

联立方程可求得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I=8A I 1=10A I 2=-2A 负载端电压为

U AB =IR L =8×30=240V 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为 P L =I 2

R=82

×30=1920W

②应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对电路列出回路电流方程

239

5.0

)305.0(2392505.0)5.01(A B B A =-+-=-+I I I I

联立方程可求得各回路电流分别为 I A =10A I B =8A

根据回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可得出各支路电流为

I=I B =8A I 1= I A =10A I 2= -I A +

I B =-10+8=-2A

负载端电压为

U AB =IR L =8×30=240V

图2.11 习题2.3电路

Ω 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L

I 图2.12 习题2.4电路

L

应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为 P L =I 2

R=82

×30=1920W

2.5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图2.1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再用叠加定理进行校验。 解:断开待求支路,求出等效电源 V 40OC =U

Ω≈++=33.610//)82(4//20R 因此电流为

53.35

33.640≈+=I A

用叠加定理校验,当左边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176.110

22

2//}5]10//)82{[(440'≈+?+++=

I A

当右边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353.210

44

4//}5]10//)82{[(240''≈+?+++=

I

因此电流为

I=I ′+I ″=1.176+2.353≈3.53A

2.6 先将图2.14所示电路化简,然后求出通过电阻R 3的电流I 3。

解:首先根据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的等效互换将电路化简为上右图所示,然后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流

A 375.43

8315

503=-=

I 2.7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2.15所示电路中50K Ω电阻中的电流I 。

图2.13 习题2.5电路

8

Ω

图2.14 习题2.6电路

习题2.6等效电路

Ω

+100V

图2.15 习题2.7电路 =

习题2.7电路一般画法

解: 5100

10100501)50151101(B A -

=-++V V 10

100

5100501)5151501101(A B -

=-+++V V

联立方程式求解可得

V A ≈-30.12V V B ≈18.1V 由此可得50K Ω电阻中的电流为 964.050

1

.181.3050B A -≈--=-=

V V I mA 电流I 的实际方向由B 点流向A 点。

2.8 求图2.16所示各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a)电路

Ω

=+==?++==18108V 2882390OC R U U ab

(b)电路

Ω=+?=

=?==+==+=26

36

3V 919936A 13

69

0OC R I I I U I 2.9 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2.17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 解:①用叠加定理求解(a )图电路中I 。当125V 电源单独作用时 A 25.136

6060

60//3640125'=+?+=

I

当120V 电源单独作用时

A

75.0)2(25.1'''A

2603640//6060

60//]3660//40[120''-=-+=+=-=++?+-

=I I I I ②用叠加定理求解(b )图电路中I 。当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图2.17 习题2.9电路

(a) 习题2.9电路一

(b) 习题2.9电路二

3V

(a) 习题2.8电路一

Ω 图2.16 习题8电路

b

(b) 习题2.8电路二

A 769.04

910

'≈+=

I 当3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A 154.0)923.0(769.0'''A

923.09

44

3''-≈-+=+=-=+-=I I I I ③用戴维南定理求解(a )图电路中I 。

A

75.036

2445

2460//40V

4512040

6060

125O OC -=+-=

Ω==-=-+?=I R U

④用戴维南定理求解(b )图电路中I 。

A 154.09

42

4V

24310O OC -≈+-=

Ω

=-=?-=I R U

2.10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2.18

解:

V

81333V

134

2

2200C =-?=Ω=-=?-=U R U

第3章 章后习题解析

3.1 按照图示所选定的参考方向,电流i 的表达式为

)3

2

314sin(20π+=t i A ,如果把参考方向选成相反的方向,则i 的表达式应如何改写?讨论把正弦量的参考方向改成相反方向时,对相位差有什么影响?

解:若把电流的参考方向选成相反的方向时,解析式中的初相可加(或减)180°,即原式可改写为)3

314sin(20)32314sin(20π

ππ-=-+

=t t i A 。当正弦量的参考方向改成相反方向时,原来的同相关系将变为反相关系;原来的反相关系变为同相关系;原来超前的关系将变为滞后;原来滞后的关系变为超前。

3.2 已知 314sin 2220A t u =V ,)120314sin(2220B ο-=t u V 。

(1)试指出各正弦量的振幅值、有效值、

图2.18 习题2.10电路

图3.11 题3.1图

习题3.2电压波形图

t

初相、角频率、频率、周期及两者之间的相位差各为多少?

(2)画出u A 、u B 的波形。

解:①u A 的振幅值是311V ,有效值是220V ,初相是0,角频率等于314rad/s ,频率是50Hz ,周期等于0.02s ;u B 的幅值也是311V ,有效值是220V ,初相是-120°,角频率等于314rad/s ,频率是50Hz ,周期等于0.02s 。u A 超前u B 120°电角。u A 、u B 的波形如图所示。

3.3 按照图示电压u 和电流i 的波形,问u 和i 的初相各为多少?相位差为多少?若将计时起点向右移π/ 3,则u 和i 的初相有何改变?相位差有何改变?u 和i 哪一个超前?

解:由波形图可知,u 的初相是-60°,i 的初相是30°;u 滞后I 的电角度为90°。若将计时起点向右移π/ 3(即60°),则u 的初相变为零,i 的初相变为90°,二者之间的相位差不变。

3.4 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通常接在220伏交流电源上,若把它接在220伏的直流电源上行吗?

答:灯泡可以看作是纯电阻负载,纯电阻负载在工频交流电下和直流情况下的电阻值变化很小,而额定电压值通常是指加在灯泡两端的长期、安全工作条件下的最高限值的有效值,有效值又与数值相同的直流电热效应相等,因此,把灯泡接在220V 直流电源上是可以的。

3.5 在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接入一组白炽灯,其等效电阻是11欧,要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灯组取用的电流有效值;(3)求出电灯组取用的功率。

解:(1)绘出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电灯组取用的电流有效值为 2011

220===

R U I A (3)电灯组取用的功率为 440020220=?==UI P W

3.6 已知通过线圈的电流t i 314sin 210=A ,线圈的电感L =70mH (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设电流i 、外施电压u 为关联参考方向,试计算在t=T/6,T/4,T/2瞬间电流、电压的数值。

解:线圈的感抗为 X L =314×0.07≈22Ω t=T/6时:24.1260sin 14.14)6

02

.0314sin(210≈??=?

=i A U m =I m X L =14.14×22≈311V 5.155150sin 311=?=u V

t=T/4时:14.1490sin 14.14)4

02

.0314sin(210≈??=?

=i A 0180sin 311=?=u V

t=T/2时:0180sin 14.14)2

02

.0314sin(210=??=?

=i A 图3.12 题3.3波形图

t

~

习题3.5

电路示意图

311270sin 311-=?=u V

3.7 把L =51mH 的线圈(其电阻极小,可忽略不计),接在电压为220V 、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路中,要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流I 的有效值;(3)求出X L 。

解:(1)绘出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电流有效值为

75.1351

314102203≈??==L U I ω A

(3)线圈感抗为

Ω≈??==-1610513143L L X ω

3.8 在50微法的电容两端加一正弦电压t u 314sin 2220=V 。设电压u 和i 为关联参考方向,试计算2

,4,6T T T t =瞬间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解:通过电容的电流最大值为

A 88.4105031422206m m ≈???==-C U I ω t=T/6时:26960sin 311)6

02

.0314sin(2220≈??=?

=u V A 44.2150sin 88.4=?=i

t=T/4时:31190sin 311)4

02

.0314sin(2220=??=?

=u V A 0180sin 88.4=?=i

t=T/2时:0180sin 311)2

02

.0314sin(2220=??=?

=u V 88.4270sin 88.4-=?=i A

3.9 C =140微法的电容器接在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流I 的有效值;(3)求出X C 。

解:电路图如右图所示。电流的有效值为

A 67.9101403142206≈???==-C U I ω 电容器的容抗为

Ω≈?==75.22140

3141016C C X ω

3.10 具有电阻为4欧和电感为25.5毫亨的线圈接到频率为50赫、电压为115伏的正弦电源上。求通过线圈的电流?如果这只线圈接到电压为115伏的直流电源上,则电流又是多少?

解:线圈在115V 正弦交流电源作用下的阻抗为 Ω≈?+=94.8)0255.0314(422Z 通过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为

C

电路图

L

习题 3.7电路示意图

A 9.1294

.8115≈==

Z U I 若这只线圈接到电压为115V 的直流电源上,电流为 A 75.284

115===

R U I 3.11 如图所示,各电容、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均相等,问哪一个安培表的读数最大?哪一个为零?为什么?

解:电容对直流相当于开路,因此A 2表的读数为零;(c )图总电容量大于(a )图电容量,根据I=U ωC 可知,在电源电压和频率均相等的情况下,A 3表的读数最大。

3.12 一个电力电容器由于有损耗的缘故,可以用R 、C 并联电路表示。在工程上为了表示损耗所占的比例常用C

X R

tg =

δ来表示,δ称为损耗角。今有电力电容器,测得其电容C =0.67微法,其等值电阻R =21欧。试求50赫时这只电容器的δtg 为多少?

解:工频50Hz 情况下

3

C 6

C 1042.43

.4753213.475367

.03141021-?≈==Ω

≈?==X R tg fC X δπ

3.13 有一只具有电阻和电感的线圈,当把它接在直流电流中时,测得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8A ,线圈两端的电压是48V ;当把它接在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测得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12A ,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120V ,试绘出电路图,并计算线圈的电阻和电感。

Ω==68

48

R

线圈的阻抗为 Ω==

1012

120

Z 则线圈的电感为

mH 5.2550

26102

2≈?-=

πL 图3.13 题3.11电路

(a)

(c)

(b)

C

A 2

U

线圈在直流情况下的作用 线圈在交流情况下的作用

第4章 章后习题解析

4.1已知RL 串联电路的端电压)30314sin(2220?+=t u V ,通过它的电流I =5A 且滞后电压45°,求电路的参数R 和L 各为多少?

解:流的相位差角。即阻抗角等于电压与电 45/4445/5

220

Ω?=?=

=

?

?

I

U Z

H

0991.0314

1.31441.31707.04445cos 2

2L

≈-==Ω

=?=?=ωX L Z R

4.2 已知一线圈在工频50V 情况下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1A ,在100Hz 、50V 下测得电流为0.8A ,求线圈的参数R 和L 各为多少?

解:|Z |50=50÷1=50Ω, |Z |100=50÷0.8=62.5Ω 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如下

Ω

≈=≈=+--==-=-45 369mH H 069.0 62898596 5062.5 233 9859650 1

2 62862.51 314502222222222222222R L L L L R L R L R )求得代入(解得)有)代(()()可得由()

()(

4.3 电阻R =40Ω,和一个25微法的电容器相串联后接到t u 500sin 2100=V 的电源上。试求电路中的电流?

I 并画出相量图。

解:Ω?-=?-=-=?=?

4.63/4.8925

5001040 V 0/1006

C j jX R Z U

A 4.63/12.14.63/4.890/100?≈?

-?==

?

?

Z U I 画出电压、电流相量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4.4 电路如图4.17所示。已知电容C =0.1μF ,输入电压

U 1=5V ,f=50Hz ,若使输出电压U 2滞后输入电压60°,问电路中

电阻应为多大?

解:根据电路图可画出相量示意图如图所示,由相量图中的电压三角形又可导出阻抗三角形,由阻抗三角形可得

Ω

≈=?=∴=?Ω

=?==551655773

.031847

30 30 318471

.0314101C C 6

C tg X R R X

tg C X Θω

电路中电阻约为55K Ω。

?

图4.17 题4.4电路

?

U

?

I

?4.63 习题4.3相量图

Z

?

I ?30 习题4.4阻抗三角形

R ?

U

?60 习题4.4相量图 2?

U

2?

U

C

ω1 1?U

4.5 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参数为R =20Ω,L =0.1H ,C =30μF ,当信号频率分别为50Hz 、1000Hz 时,电路的复阻抗各为多少?两个频率下电路的性质如何?

解:①当信号频率为50Hz 时

(容性)

75/2.776.7420)30

314101.0314(20'6

?-≈-=?-?+=j j Z ②当信号频率为1000Hz 时

(感性)

88/62362320)30

6280101.06280(20''6

?≈+=?-?+=j j Z 4.6 已知RLC 串联电路中,电阻R =16Ω,感抗X L =30Ω,容抗X C =18Ω,电路端电压为220V ,试求电路中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视在功率S 及功率因数?cos 。

解: Ω?=-+=-+=9.36/20)1830(16)(C L j X X j R Z

VA)

(145219369.36/2420)9.36(0/11220A 9.36/119.36/200/220*

j I U S Z U I +=?=?--??==?-=?

?==

??

?

0.8cos36.9cos =?=?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1936W ,无功功率为1452var ,视在功率为2420VA ,功率因数为0.8。 4.7 已知正弦交流电路中Z 1=30+j 40Ω,Z 2=8-j 6Ω,并联后接入t u ωsin 2220=V 的电源上。求各支路电流?

?

?

I I I 和总电流、21,作电路相量图。

解: s)(016.0012.01.53/02.01.53/501

403011j j Y -=?-=?

=+=

A

9.36/229.36/1.00/220A 1.53/4.41.53/02.00/220A

6.25/4.226.25/102.00/220)s (6.25/102.0044.0092.0)06.0016.0()08.0012.0(s)(06.008.09.36/1.09.36/101

6812211212?≈???==?-≈?-??==?≈???==?=+=+-++=+=+=?=?

-=-=

?

?

?

??

?Y U I Y U I Y U I j j Y Y Y j j Y

作出相量图如图示。

4.8已知图4.18(a )中电压表读数V 1为 30V ;V 2为 60V 。图(b )中电压表读数V 1为

15V ;V 2为 80V ;V 3为 100V 。求图中电压U S 。

(b )

(a )

图4.18 题4.8电路

?

I 1I

解:(a )图 1.67603022S ≈+=U V (b )图 25)10080(1522S =-+=U V

4.9 已知图4.19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 1=5A ;A 2=20A ;A 3= 25A 。求(1)电流表A 的读数;(2)如果维持电流表A 1的读数不变,而把电源的频率提高一倍,再求电流表A 的读数。

解:(1)电流表A 的读数即电路中总电流,即 07.7)2520(522≈-+=I A

(2)频率提高一倍时,感抗增大一倍而使得通过电感的电流减半,即A 2读数为10A ;容抗则减半而使通过电容的电流加倍,即A 3读数为50A 。所以总电流表A 的读数为

3.40)5010(522≈-+=I A

4.10 已知图4.20所示电路中A 02ο∠=?

I ,求电压S ?

U ,并作相量图。 解:

V

6.25/94.8)6.25(0/4

7.42)]

53(4[0/2S ?-=?-+??=-+?==?

?

j Z I U 4.11 已知图4.21示电路中Z 1=j60Ω,各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V=100V ; V 1=171V ; V 2=240V 。求阻抗Z 2。

解:由KVL 定律可知,三个电压可构成一个电压三角形,对这个电压三角形可运用余弦定理求出电压U 1和总电压U 之间的夹角θ(如相量图示)为:

?≈-=??-+=122)537.0arccos(171

1002240171100arccos 2

22θ

由相量图可看出,由于Z 2端电压滞后于电流,所以推出

阻抗Z 2是一个容性设备,又由Z 1=j60Ω可知,Z 1是一个纯电感元件,设

电路中电流为参考相量,则 )

(6.444.7132/2.8432/2.85

240

)90122(/ 2.85A 0/60171

0/2211Ω-=?-≈?-=?--=≈?=?=?j I U Z Z U I 4.12 已知图4.22所示电路中U=8V ,Z =(1-j0.5)Ω,Z 1=(1+j1)

?

图4.20 题4.10电路

图4.19 题4.9电路

?

I

?

I

U ?

图4.21 题4.11电路

2?

U

?122 1?U ?

U ?

I

Ω,Z 2=(3-j1)Ω。求各支路的电流和电路的输入导纳,画出电路的相量图。

解:S)(5.05.045/707.01

11111j j Z Y -=?-=+==

A

45/41.14.18/316.06.26/47.4A 4.18/16.345/707.06.26/47.4V 6.26/47.46.26/894.04V 6.26/48.4)5.01(4A

45.00/8S

5.02

1

5.015.011)(5.01

6.26/894.011)S (6.26/894.04.08.0S)(1.03.04.18/316.01

3112211121212

211222?=???==?-=?-??==?≈?

-==?-≈-?===??====++-=Ω+=?

==?-=-=+=+=?=-==

?

????

?

?

??

?

Y U I Y U I Y I U j Z I U Y U I j j Y j Y Z j Y Y Y j j Z Y Z 并并并

4.13 图4.23所示电路中,I S =10A ,ω=5000rad/s ,R 1=R 2=10Ω, C =10μF, μ= 0.5。求各支路电流,并作相量图。

解:V 200)10

500010(0/

10)1(6

S C j j C j I U -=?-??=-?=?

?

ω

对右回路列KVL 方程

0)200(5.0)(1010R2S R2=-?+--?

?

?

j I I I 解得

V

6.71/15845/

7.70200A

45/07.7555510A

45/07.755R2C S R2S 1R2?-≈?+-=+=?-=-=--=-=?=+=?

???

?

?

?

j U U U j j I I I j I

4.14 已知如图4.24所示电路中,R 1=100Ω,

L 1

=1H ,R 2=200 Ω,L 2=1H ,电流I 2=0,电压

图4.22 题4.12电路

并?

U ?6.26 2?

I Z ?

U

1?

I

?

I

?

U

?6.26

?

I

?4.18 ?45 图4.23 题4.13电路

?

2

R2?

S ?

U C U ?

?6.71

2?

I

?

I

R2?

U

S ?

I

?

I

S ?

U

1?

I

?45

?45

图4.24 题4.14电路

?

?

C

U S =1002V ,, ω=100rad/s ,求其它各支路电流。

解:电流I 2=0,说明电路中A 、B 两点等电位,电源电压激发的电流沿R 1、j ωL 1流动,即

A

45/1A

45/111001000/4.141111S

?-==?-=?+?=+=

?

?

?

?

I I L j R U I ω

A

/135118045/1A 45/1)

1100(45/100V 45/100)1100(45/1342BC

311AC BC ?=?+?-=-=?-=??==

?=???-===?

??

??

?

?

I I j L j U I j L j I U U ωω

4.15 试求图4.25所示电路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a )图:∞≈-?

=

=?

?

10

100/20ab OC j j U U

∞≈--=

10

10)

10(100j j j j R 有源二端网络对外部电路相当于开路。

(b )图:A 8.39/28.110

660/201?-≈++?

=

?

j I

Ω

?≈+++?=?=??-+?-?=?

2.1949.410

66)

106(6V

0/1068.39/28.18.39/28.150OC j j R j U 4.16 求图4.26所示电路中R 2的端电压?

οU 。 解:对左回路列KVL 方程(顺时针绕行),有

15?

I j

(a )

图4.25 题4.15电路

?

20/0°V (b )

20/0°V 图4.26 题4.16电路

?

0?U

1

2S 201

S 1S 1S 110

)1(0gR R U g R U g U gR U U gR U U R U g U U +-=

-=+=

=++-=++-?

?

?

?

?

??

?

??

4.17 图4.27所示电路中A )10sin(24t s i =

,Z 1=(10+j 50)Ω,Z 2=-j 50Ω。求Z 1、

Z 2吸收的复功率。

解:S 7.78/0196.07.78/51150101111?-=?

=+==

j Z Y S

8.11/00392.002.00192.000384.0Y Y S 02.050

112122?≈+-=+==-==

j j Y j j Z Y

)

VA (5.13002.788.11/1.5255)VA (12482612.78/1275908.11/5255A

2.78/1.502.08.11/255A

57.78/0196.08.11/255V 8.11/2558.11/00392.00/12*

21*

12211S

j I U S j I U S j Y U I j Y U I Y I U -=?-?-?==+≈?=?+-?==?=??-==-≈?-??-==?-=?

?==

???

?

?

??

?

4.18 图4.28所示电路中,U =20V ,Z 1=3+j 4Ω,开关S 合上前、后?

I 的有效值相等,开关合上后的?

I 与?

U 同相。试求Z 2,并作相量图。

解:开关S 合上前、后?

I 的有效值相等,说明电路总阻抗的模值等于Z 1支路的阻抗模值;开关合上后的?

I 与?

U 同相,说明Z 1、Z 2两阻抗虚部的数值相等且性质相反,因此

S)

(16.012.01.53/2.01.53/51

4311j j Y -=?-=?=

+=

且 S 2.0121==+Y Y Y 即 16.016.012.02.02j G j ++-= 得 G 2=0.08

所以

图4.28 题4.18电路

?

Z 2

Z 2

图4.27 题4.17电路

2

?4.63

?1.53

?I

?

?

U

2?

I

?

I

?1.53 1?

I

?

U

55.24.63/59.54.63/179.01

16.008.012Ω-=?-≈?=

+=

j j Z 且 A 1.53/41.53/50/2011?-=?

?==

?

?

Z U I A 4.63/58.34.63/59.50/2022?=?

-?==

?

?

Z U I 4.19 图4.29所示电路中,R 1=5Ω,R 2= X L ,端口电压为100V ,X C 的电流为10A ,R 2

的电流为102A 。试求X C 、R 2、X L 。

解:设并联支路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则

V

0/5050/10A 0/10101010 A

10 A 45/2101R1C RL C RL ?=??==?=+-=+==?-=?

??

?

?

?

?R I U j j I I I j I I ,

因为并联支路端电压初相为零,所以总电压初相也为零,即U 并=100-50=50V ,因此

)(5.25.245/54.345/14.140/50 51050

RL C Ω+=?≈?

-?=Ω==

j Z X , 即 R 2=2.5Ω, X L =2.5Ω。

4.20 有一个U =220V 、P =40W 、443.0cos =?的日光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并联一个C =4.75μF 的电容器,试求并联电容后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因数(电源频率为50Hz )。

解:并联电容支路电流为

A 328.01075.43142206C ≈???==-C U I ω 原功率因数角 ?==7.63443.0arccos ? 原日光灯电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

A 368.0897.0443

.022040

7.63sin 1≈??=

?I

并电容后补偿的是日光灯电路电流的无功分量,所以

A

4.12/186.0]182.0)328.0368.0[(/182.004.0)]

cos ()sin [(/)cos ()sin ('/221C 1212C 1?=÷-+=÷-+-=?

arctg I I I arctg I I I I ?????

解得并联电容后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I=0.186A , 977.04.12cos 'cos =?=?

4.21 功率为 60W ,功率因数为0.5的日光灯负载与功率为 100W 的白炽灯各 50只并联在 220V 的正弦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Hz )。如果要把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2,应并

2

图4.29 题4.19电路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12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 A. PNP型硅管 B. NPN型硅管 C. PNP型锗管 D. NPN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2 cos t V,则电感电流 i L(t)的初相等于()。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是()。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为()。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考试题图3 ① -2V ③-2.2V -8V 考试题图1 考试题图2 u s(t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路,但允许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3.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 为。 4.一般情况下,电感的不能跃变,电容的不能跃变。 5.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 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程, 可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7.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 电压无关,端电压由来决定。 9.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关系相 同。

10.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理想电流源和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 12. 在一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 13.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14. 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 电路;在各分电路 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C L /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 过程为 放电。 17. 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R 2 C L 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 时,电路发生等幅振荡。 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 电流相量π/2。

九年级全册物理-简单电路-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电路 一、选择题 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是( ) A. 塑料直尺 B. 铅笔芯 C. 铁制铅笔盒 D. 金属小刀片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有纸屑又很快飞开的原因是() 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 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 纸屑带了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 纸屑带了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卧室内一盏LED灯功率约为600W B.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 C.教室门高度约为240cm D.洗浴用温泉水温度约为60℃ 4.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都能发光,只是亮度有所不同. 当其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也都发光. 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A. 小灯泡L1和L2仍都发光 B. 小灯泡L1和L2都熄灭 C. 小灯泡L1仍发光,小灯泡L2熄灭 D. 小灯泡L2仍发光,小灯泡L1熄灭 5.由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如图,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P1、P2的位置应同时满足() A. 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 B. 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 C. 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 D. 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 6.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I AB<I BC B. I AB=I BC C. I AB>I BC D. 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电路中,在开关S闭合后() A. L1变亮,L2不亮 B. L1、L2都不亮 C. L1不亮,L2变亮 D. L1、L2都变亮 8.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接通S2灯亮,电铃响 B. 只接通S1灯亮,电铃响 C. 只断开S3灯亮,电铃响 D. 只断开S1灯亮,电铃响 9.绝缘体是这样一种物质() A. 没有电荷 B. 没有电子 C.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D. 没有正电荷 10. 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A. 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 导体的长度 C. 通过导体的电流 D. 导体两端的电压 11.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后接在电源两端.关于AB和 CD的电阻R及两端电压U的判断,正确的是() A. R AB>R CD,U AB<U CD B. R AB<R CD,U AB<U CD C. R AB>R CD,U AB>U CD D. R AB<R CD,U AB>U C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B. 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一定有电流 C. 只要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会形成电流 D. 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用电器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二、填空题 1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________ 14.0.24A=________mA ,4×103μA=________mA

电路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汇总

第1章 试题库 第2章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 A ) A 、200Ω B 、-200Ω C 、±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B ) A 、10V B 、20V C 、30V 6、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C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全是90Ω 7、电阻是( C )元件,电感是( B )的元件,电容是( A )的元件。 A 、储存电场能量 B 、储存磁场能量 C 、耗能 8、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 A 、负载电阻增大 B 、负载电阻减小 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9、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0、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B )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 =3V ,求R 。(2Ω)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7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七 7-1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应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答: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估算静态工作点是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7-2 试求题图7-1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图中的所有三极管都是硅管。 解:图(a)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A mA I c c cc ce b c b 3.14101107.9247.9194.050194194.010 1207 .024333 =???-=-==?===≈?-=-βμ 图(b)和图(c)的发射结反向偏置,三极管截止,所以I b =0,I c =βI b ≈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U ce ≈U cc 。 图(d)的静态工作点 c R e R b 3V 6V R e R b 1 R e

) 1.3712(]10)212(1065.212[)]()6(6[65.226026.01 65.21027 .06333 --=?+??--=+----≈=≈=≈+= =?-= -e c c ce e c e b e R R I U mA I I A mA I I mA I μβ 依此I c 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高于电源电压,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电流要小于此值,即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图(e)的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I I mA I V U e e cc ce e b e c e B 3.161021085.3240475.01 8085.3185.310 27.08810310)6030(24333 3 3=???-=-==+=+=≈=?-==???+= -β 7-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电压的衰减程度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答:输入电阻就是将放大电路看为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入端看入的等效电阻。即输入端的电压与输入端的电流之比。输出电阻也是将放大电路看作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出端看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因为信号源为放大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因此当提供给放大电路的信号源是电压源串电阻的形式时,输入电阻越大,则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若信号源是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则输入电阻越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 放大电路我们可以根据戴维南等效电路将其化简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形式,输出电阻可以看作一个电源的内阻,因此,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请参看下图,可以增强对上面文字描述的理解。

电路分析选择题试题库

1-1.电路分类按电路参数分有BD,按电路性质分有AC。(A.线性电路 B.集总参数电路 C.非线性电路 C.分布参数电路) 1-2.实现信息的传送和处理的电路称为_B_电路。(A .电工 B .电子 C .强电) 1-3.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__C__电路。(A.电子 B.弱电 C.电工 D.数字) 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为B电路。(A.分布参数 B.集总参数) 1-5.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方程或线性微积分方程,则这类电路是A电路。(A.线性 B.非线性) 2-1.电压的单位是B,电流的单位是A,有功功率的单位是D,能量的单位是E。(A.安培 B.伏特 C.伏安 D.瓦 E.焦耳 F.库仑) 2-2.某元件功率为正(0 P>),说明该元件__B__功率,则该元件是__D_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2-3.电容是BC元件,电容上的电压F,流过电容的电流E。(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 2-4.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 ab在开关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A。 A. 10,10 B. 10,8 C. 10,16 D. 8,10 2-5..电位的单位是A,无功功率的单位是E,视在功率的单位是C,电荷的单位是F,电流的单位是B。(A.伏特(V) B.安培(A) C.伏安(VA) D.瓦(W) E.泛尔(Var) F.库仑(C))2-6. 电容电压u c具有连续性,所以电容上的电压B,电容具有记忆C。(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 2-7.独立电源有A和B两种。(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源) 4 4 16 a b

初三物理电压 电阻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压电阻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电压电阻选择题 1.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 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200W B. 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为200cm2 C. 洗浴用水的水温约70℃ D.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A 【解析】【解答】A、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8A,电功率在P=UI=220V×0.8A=176W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写字台的长度在 1.5m、宽度在80cm=0.8m左右,台面的面积大约为S=ab=1.5m×0.8m=1.2m2.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6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2千欧-20兆欧范围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减小但不为零。用电压表检测,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接b、c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是() A. 开关S接触不良 B. ac导线断路 C. R1断路 D. R2断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减小,则电路故障为某处断路: 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a到电源的负极与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是接通的; 当电压表接b、c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c到电源的负极与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是断开的。 由上知a到电源的负极、b到电源的正极之间是接通的,Ac间导线出现了断路。

电力系统试题库(300道)

. 《电力系统基础》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动力系统-将电力系统加上各种类型发电厂中的动力部分就称为动力系 统 2、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电器等各种电气设备连 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 3、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所构成的用于变换和 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 4、频率的一次调整-由发电机的自动调速器完成的频率调整 5、频率的二次调整-就是自动或手动地操作调频器而完成的频率调整 6、频率的三次调整-按照负荷曲线及最优化准则在各个发电厂之间分配发 电负荷。 7、电压中枢点-指在电力系统中监视、控制、调整电压的有代表性的点母 线 8、同步运行状态-指电力系统中所有并联运行的同步电机都有相同的电角 速度 9、稳定运行状态-在同步运行状态下,表征运行状态的各参数变化很小, 这种情况为稳定运行状态 10、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受到微小的或大的扰动之后,能否继续 保护系统中同步电机同步运行的问题称为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 11、静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微小扰动后,独立地恢复到它原来 的运行状态的能力叫静态稳定 12、暂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后各发电机是否能继续保持同步 运行的问题 13、功角稳定-指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失去稳定性的现象 14、顺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 倍,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的额定电压的107.5%倍,这种调压方式叫顺调压 15、逆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较该点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提 高5%,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的调压方式叫逆调压 .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 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 为(C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B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 ①② 1

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 则电感电流i L (t )的初相等于( D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是( B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 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C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C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考试题图3 考试题图2 u s (

电路分析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1、图1所示为一已充电到u C =8V 的电容器对电阻R 放电的电 路,当电阻分别为1k Ω,6 k Ω,3 k Ω和4 k Ω 时得到4条u t C ()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对4 k Ω电阻放电的u t C ()曲线是: 答( ) 2、在图示电路中,开关S 在t = 0瞬间闭合,若u C ()04-=V ,则)0(+i 等于:答( ) A .0.6 A B. 0.4 A C.0.8A D. —0.6A C 3、若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为3s ,则零输入响应经过3s 后衰减为原值的: 答( ) A. 5 % B. 13.5 % C.36.8 % D.63.2% 4、图示电路的时间常数τ为: 答( ) A. 3 μs B. 4.5 μs C. 6 μs D.4 μs F

5、 2 432s s ++的拉氏反变换式是 答 ( ) A. 223e e ---t t B. 223e e ---t t C. e e ---3t t D. e e ---t t 3 6、图示电感的拉氏变换运算电路(s 域模型)是: 答( ) 7、图示电路转移电压比 U s U s o S () () 的形式为: 答( ) + _ _ +u S u O 8、电路的图G 如图所示,构成G 的树的支路集合是 答( ) A. {1,2,3,4} B. {2,3,4} C. {5,6,7,8} D. {1,3,6,8} 9、二端口网络Z 参数中,z 11是二端口网络的: 答 ( ) A. 输入端阻抗 B. 输出端短路时的输入端阻抗 C. 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入端阻抗 D. 以上皆非 10、已知,4,3V,2V,12 121====A A U U 则图示电路的U o 等于: 答( )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练习题(全部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 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 图11 —1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 图11—1 2、在图11—2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头S 闭合后,小灯泡L 1、L 2都能 发光的图是( ) 图11—2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 A.铁丝 B.橡胶棒 C .人体 D .盐水 4、 图11-3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电流或用电压表测灯泡俩端 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图11—3 A B C D

5、如图11-4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有甲、乙、丙三个触点(可接通或断开)。使用过程中,当人站在地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三个触点处于() 6、如图11-5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 7、如图11—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图11—6 A、L1断路 B、L l短路C.L2断路D、L2短路

8、将一根铜导线接在电路中,要使导线电阻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导线对折后接人电路 B、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增大电流 C、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铝导线代替 D、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银导线代替 9、如图11—7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 AB>U BC,I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6VΩΩscΩ Ω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电路分析基础试卷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填入提干的括号。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 等于( ) 1)1A 2)1.5A 3)3A 4) -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 u 等于( )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等于( ) 1)3V 2)4V 3)5V 4)9V 7A Ω 16V Ω - 10V + u -+ Ω1Ω 26V 3V

5、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P等于()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 ) 0(+ c u等于( 1)2V 2)3V 3)4V 4)0V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 ) (∞ c u等于() 1)2V 2)4V 3)6V 4)8V Ω 2 Ω 1 5:1 L R Ω 4 a b 2V 6V - c u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1)t e 25- A 2)t e 5.05- A 3))1(52t e -- A 4))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14、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1)(3+j4) Ω 2)(0.33-j0.25) Ω 3)(1.92+j1.44) Ω 4)(0.12+j0.16) Ω 15、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等于() 1)(0.5+j0.5) S 2)(1+j1) S 3)(1-j1) S 4)(0.5-j0.5) S 16、图示单口网络的功率因素为() Ω 2F 15A 1H u 1H s u V t t u s )2cos()(=_ Ω 4j b Ω -1j Ω 3

初三物理简单电路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1L 2L v s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九年级物理探究简单电路的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为使灯L 1与L 2) A .闭合开关S 1、S 2,断开S 3 B .闭合开关S 1、S 3,断开S 2 C .闭合开关S 2、S 3,断开S 1 D .同时闭合开关S 1、S 2、S 3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 测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 =0.4A 、I B =0.26A ,则I C 的大小为 ( ) A .0.4A B .0.26A C .0.2A D .0.14A 4、在用电压表测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时,若选用0~3V 的量程,测得 的电压值为2.2V ;若使用0~15V 量程,测得的电压 值为2.0V ,那么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应是 ( ) A .2.2V B .2.0V C .2.1V D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开关S 闭合后,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 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 .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B .L 1的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C .L 2的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D .电流表和 L 1、L 2都坏了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有一定示 数,当把开关S 闭合时,两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 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 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V 并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则 A .L 1两端的电压为3V B .L 2两端的电压为3V 第5题图 第2题图 A B C

模拟电路试题库

1.PN结反向电压时,其空间电荷区将,使运动占优。 2.PN结内电场的方向由区指向区。 3.P型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是价元素,多数载流子是 ,少数载流子 是 . 4.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五价元素的杂质,构成的是型半导体,起多数载流子 是 ,少数载流子是 . 5.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加正向电压 ,加反相电压 . 6.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是指 . 7.PN 结处于正向偏置是指 . 8.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1所示,则该电路的输出电压U AB= . 9.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2所示,则该电路的输出电压U AB= . 10.半导体二极管在整流电路中,主要是利用其特性. 11.所谓PN结的正偏偏置,是将电源的正极与区相接,负极与区相接,在正向 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的条件下,PN结将 . 12.半导体三极管结构上的特点为基区、,发射 区、,集电区、. 13.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应加电压,集电结应加电压; 工作 在饱和区时,U CES≈ ;I CS≈ ; 工作在截止区时, U CE≈ ;I C≈ . 14.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静态U CE=0V,说明三极管处于工作状态. 15.晶体三极管是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型控制器件. 16.已知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流I E=2mA,集电极电流I C=1.98mA,若忽略穿透电流I CEO的影 响时,则该管的β= . 17.半导体三极管通常可能处于、、 3种工作状态. 18.半导体三极管又称双极型三极,因为 ;场效应管又称单极型三极,因 为 . 19.已知晶体管各管脚电位如图所示,则该管子的材料是 ,型号是 ,工作状态 是 . 20.半导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随温度的升高而,β随温度的升高而, U BE 随温度的升高而, I C随温度的升高而 21.PNP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3个电极电位以极电位最高, 极电位最低. 22.在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输入回路中,耦合电容的作用是。 23.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一微小的正弦波电压信号,而在输出端的电压信号出现 正半周削顶现象,这是属于失真。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 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C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B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则电感电流 i L (t )的初相等于( D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 是( B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C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C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A. 11112111R U I U R R s s +=???? ??+ B. 1111 321 111R U I U R R R s s +=???? ??++ 考试题图 3 ① 1 考试题图2 u s (t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路分析期中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两个90Ω一个30Ω D 、全是90Ω 2. 电路如图所示,其网孔方程是: ? ??=+-=-04001003 2003002121I I I I 则CCVS 的控制系数r 为 A 、100Ω B 、-100Ω C 、50Ω D 、-50Ω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2.5A B 、2.5A C 、-1.5A D 、1.5A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A 、30W B 、60W C 、20W D 、-20W 5.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 )。 A 、12Ω B 、36Ω C 、48Ω D 、24Ω 10 2A 10 10 +40V I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Ω吸收的功率为( )。 A 、1W B 、4W C 、9W D 、81W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为( )。(提示:计算每条支路电流和电压) A 、4V B 、7V C 、2V D 、8V 8. 如图所示,结点1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A 、6U 1-U 2=6 B 、5U 1=2 C 、5U 1=6 D 、6U 1-2U 2=2 9. 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 + 1Ω

初三物理简单电路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物理简单电路测试 题附答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扮秦淮河畔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2.图3-1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3.如图3-2甲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在图乙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3-2甲图3-2乙 图3-1图3-3图3-4图3-5 4.如图13-3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5.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13-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6.如图3-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L1被烧坏 B.L1、L2均不发光 C.电池被烧坏 D.L2被烧坏 7.如图3-6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 ..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图3-6图3-7图3-8 8.在如图3-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b=0V,Uad=6V, Ubc=0V,Ucd=6V,由此可判断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电路的aL1b部分发生断路B.电路的bL2c部分发生断路 C.电源部分发生短路D.电路的c经滑动变阻器至d部分发生断路 9.如图3-8所示的电路板上有两个可以旋下的小灯泡,在板面上只露出四个接线柱,一个开关,另有一只带有导线的电压表,老师让王丽判断通过两灯的连接方式,以下方案中最简单可行的是() A.拐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灯是否发光B.用导线将一灯短路 C.用电压表测得AB和CD接线柱间的电压关系D.闭合开关,观察两灯亮度 10.如图3-9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U2=U1+U3,I1=I2B.U2=U1=U3,I1=I2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

第1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变换 、 存储 和 处理 。 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 单一 而 确切 ,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 多元 和 复杂 。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4、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稳恒直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交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 正弦交流 电。 6、 电压 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两点电位 的差值。 7、 电位 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8、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 电动势 ,它只存在于 电源 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 电源正极高 电位指向 电源负极低 电位,与 电源端电压 的参考方向相反。 9、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 ,其单位有 焦耳 和 度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 电功率 ,其单位有 瓦特 和 千瓦 。 10、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称为 非关联 方向。 11、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对臂电阻的乘积 相等;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源内阻 等于 负载电阻 ,获得的最大功率min P U S 2/4R 0 。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一 1-1 一个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48Ω,当电流为0.18A 时才能动作,问线圈两端应施加多大的电压? 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0.18*48=8.64V 1-2 一个1000W 的电炉,接在220V 电源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有多大? 答:由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可知:P=UI ,所以A 55.4220 1000===U P I 1-3 求题图1-1(a)、(b)电路得U ab 。 解:(1)图(a),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沿a —电池—c —a 回路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电压方程式为: -6+4I+2I=0 即得:I=1A 则U ac =2(-I)=-2V (或者U ac =-6+4I=-2V )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 cb =4V # 所以:U ab =U ac +U cb =-2+4=2V # (2)图(b),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与(a)同理在回路中列出电压方程为: -3+1I+2I=0 即得:I=1A 则U ac =1(-I)=-1V (或者U ac =-3+2I=-1V )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 cb =8V 所以:U ab =U ac +U cb =-1+8=7V # 1-7 电路如题图1-2所示,求 (1)列出电路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 (2)求出电流 (3)求U ab 及U cd 解:(1)假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对于db 支路,因为不构成回路,支路电流等于零, U db =10V 由a 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的KVL 电压方程式为:2I+12+1I+2I+2I+1I-8+2I=0 得:10I+4=0 # (2)求电流 由上面得回路电压方程式得: )A (4.010 4 -=- =I # 6V I 2Ω a 4Ω b c 4V 2Ω (a) I 1Ω 2Ω 3V c a 8V 5Ω b (b) 题图1-1 习题1-3电路图 I 12V 1Ω 2Ω 10V 2Ω a b c d 4Ω 2Ω 2Ω 8V 1Ω 题图1-2 习题1-7电路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