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伤治伤看悲伤的电影可以改善情绪

以伤治伤看悲伤的电影可以改善情绪

以伤治伤看悲伤的电影可以改善情绪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传播研究》杂志刊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看悲伤的电影能让人更快乐,原因是悲伤电影能让观众想到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而改善情绪。

约会的时候,你俩会去看电影。

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去看电影么看完电影出来,时而面带笑容,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感慨唏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

从电影院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的情绪已经与进门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心理感受也舒坦多了。

看悲伤电影,可以让自己快乐起来,是真的么 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名大学生参试者观看爱情电影《赎罪》中的一个片段:一对恋人在二战期间分离死亡的故事。

观看电影前后,参试者分别接受“生活快乐度”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电影越是让参试者想到自己的亲人,其幸福感增加幅度就越大。

但是看电影过程中坚持认为“我的生活并不像电影主人公那么糟糕”的参试者,并不会感到自己幸福感增加。

专家分析指出,悲剧电影通常以永恒爱情为主题,这会导致观众更多地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亲人,感激顿生。

人们似乎将悲剧电影看作自己真实生活中重要关系的一面镜子。

尽管悲剧电影更可能让观众哭得稀里哗啦,观众依然非常喜欢。

在心理治疗中,团体治疗中有类似问题的伙伴共同的倾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个体不会觉得过于孤单孤立和无助,这也是悲伤治疗悲伤的另一个表现。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危机干预团辅方案 项目一:稳定化技术 目的:稳定情绪 时间:约5~10分钟 操作:教给几项稳定化技术,如:深呼吸,蝴蝶拍。以上几个稳定化技术可以在现场稳定学生的一些情绪,便于后面的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可以调节情绪的技术,回去后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可以及时运用。 项目二: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修改版 目的:危机干预 时间:约1个小时 操作: (一)事实与思考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先简述一下自己的名字,说明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本次事件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事件发生后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二)反应与症状及教学保证阶段 在这个阶段请每个学生讲一下知道这个事件后的当时以及后来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

么情绪,行为,躯体的反应。包括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事件发生至今,一直持续困扰自己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在这一阶段的陈述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创伤后的正常反应见附录四)。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应对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可以参考的应对策略: 1、重新叙述与别人比较关注自己寻求社会支持找到意义转移注意力 体育锻炼放松技术 项目三:告别仪式 目的:从心理上和同学告别 时间:约5分钟 操作: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故去同学的祝福和想说的话,写好后,每个人把刚才写在纸上的话念出来告诉给故去的同学。并祝福他在天堂幸福。 附录一:呼吸训练方案 一、介绍性信息 1、向学生解释学习关注呼吸和学习如何深度呼吸能帮助放松和缓解焦虑。强调当我们感到焦虑或惊恐发作时,首先发生的事情就是呼吸变得浅而急促。 2、向学生解释,当人们开始深度呼吸时,某些人会感到眩晕—这是正常的反应。因此,不要尝试以站立的姿势做呼吸练习,直至他们熟练并对此感到舒服。 3、向学生解释是用腹部呼吸。

“燕归巢”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燕归巢”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项目申报信息 项目概要 该项目主要旨在满足龙荫、汤家、康居西城第三社区的空巢老人在社区参与、情感慰藉、居家安全和自我价值感提升的需求。通过兴趣吧、健身操、志愿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社区参与的需求,通过个案咨询服务、情绪辅导服务来满足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需要,居家环境安全系列活动、养生保养课堂、舌尖上的安全来满足空巢老人安全的需要,生命的意义系列小组活动、赛事活动、互助式志愿服务来满足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提升的需要。本机构曾承包过7个相似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机构内部有18名长期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专职社工,实务经验丰富。与其他同类社会服务项目相比较,在服务内容方面,机构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建立服务热线;在服务宣传方面,建立专门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同时也让空巢老人的子女随时了解父母在社区生活的基本状况。 项目背景 重庆市沙坪坝区龙荫社区、康居西城第三社区、汤家社区于大学城东北部。社区辖区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近30000余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调查,社区65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4013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3%。老年人和高龄老人不断增加,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些老人当中,空巢老人606 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149人。全国已有多起空巢老人突发疾病死于家中无人知晓的案例,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平时联络较少,老人病了也没有人知道。 针对空巢老人,可以成立“老年互助组”,引导社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在社区创建日间老人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互助、健身、学习的设备设施场所。将社区和空巢老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

EAP企业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技巧及案例分析

EAP企业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技巧及案例分析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2010年6月17-18日 地点:中国·上海 费用:2500元/人(包括授课费、讲义、证书、午餐等) 课程前言: 社会高速发展,变化多端,加上竞争激烈,巨大的压力之下,员工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员工心理援助(EAP)成为职业压力处理以及心理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也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一大热点。员工心理援助方案与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技巧课程将帮助参加者了解企业EAP的概念和历史,了解企业实施EAP 的意义,了解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环境下企业实施EAP的方式方法,了解企业不同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原则和技巧。 培训特点: 1.知识讲解深入浅出,视野独特,让参加者深受启发。 2.讲师在企业EAP与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对企业HR、EAP服务人员未来开展相关工作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价值,该培训中将有许多案例分析,并非常有实战性,而不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 3.讲师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和互动能力,能接受参加者的自由提问,解答他们的相关问题。 培训对象: 人力资源人士、部门管理人员、EAP服务人员、心理咨询师及关注心理学人士 培训方式: 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现场练习、师生互动等。 培训内容: 第一模块:员工心理援助(EAP)的概念与手段 一、EAP的由来 二、EAP的实施内容 三、不同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EAP服务:国内企业EAP实施的四大常见模式与实例 外包 半外包 内部资源 “点单”服务 四、如何挑选适当的EAP供应商 五、EAP价值的延伸 第二模块:企业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技巧 一、什么是危机(crisis)? 二、危机的特征 三、生涯中的危机 四、危机事件 五、危机的影响和意义 六、危机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七、危机干预的理论发展 八、什么是危机干预?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危机干预团辅方案 项目一:稳定化技术 目的:稳定情绪 时间:约5~10分钟 操作:教给几项稳定化技术,如:深呼吸,蝴蝶拍。以上几个稳定化技术能够在现场稳定学生的一些情绪,便于后面的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到一些能够调节情绪的技术,回去后出现一些情绪反应能够及时运用。 项目二: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修改版 目的:危机干预 时间:约1个小时 操作: (一)事实与思考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先简述一下自己的名字,说明她们在这个事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她们对本次事件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示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询问:她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事件发生后她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示,在了解她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示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

一体会,而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示。 (二)反应与症状及教学保证阶段 在这个阶段请每个学生讲一下知道这个事件后的当时以及后来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情绪,行为,躯体的反应。包括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事件发生至今,一直持续困扰自己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在这一阶段的陈述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示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创伤后的正常反应见附录四)。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应对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能够参考的应对策略: 1、重新叙述与别人比较关注自己寻求社会支持找到意义转移注 意力 体育锻炼放松技术 项目三:告别仪式 目的:从心理上和同学告别 时间:约5分钟 操作: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让她们在纸上写下对故去同学的祝福和想说的话,写好后,每个人把刚才写在纸上的话念出来告诉给故去的同学。并祝福她在天堂幸福。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 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 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 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 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 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 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 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一一“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儿童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个案基本资料 此社会工作个案由居委转介。转介时此社会工作个案家庭的女儿已去世一个多月,家庭的父母仍旧陷入悲痛中,居委对此向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了转介。 此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包括两位案主,具体的情况如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锦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锦 主题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活动 活动目的:团体初期的相识、合作、信任 1、滚雪球 2人,拳头尖刀布,选择谁先自我介绍,聊天; 转为4人,把小组成员介绍给其他人; 转为8人,从某个位置开始,“我来自﹍﹍性格﹍﹍”,“旁边的是﹍﹍”;被8个人记住有什么感受; 8个人背对围成一圈。另8个人与之对坐,成为外圈。彼此自我介绍,1分钟后向右走。 谈感受。教师点评。 2、突围与闯关 11人围成一个城堡,1人在中间,要冲出牢笼。(要求:不要伤害他人的身体,接触是允许的。) 突围者的感受;小组成员的感受;旁观者的感受。 3、同舟共济 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一张报纸),全组8人要齐心协力站在报纸上。 面积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再减半,再站﹍﹍; 学生谈感受。教师点评。 4、刮大风 学员围坐一圈,把多余的凳子拿掉。谈这样坐的感觉怎样? 听老师口令:戴眼镜的站起来,找新的位置。穿裙子的站起来,找新位置。大学老师站起来,找位置。男士站起来,找位置。 在新的位置上,什么感受? 5、推气球 原来的8人不变,每人拿一气球,吹起。听口令:抛一个,不让它落地。加一个,……再加一个。哪个小组可以不落地的,哪个小组落地次数最多的。谈感受。-——为什么顶不起来? 6、我的一天(作业) 每个人写下自己有代表性的一天的流水帐:日程安排。然后,划掉与他人在一起的时间,剩下多少时间是自己单独的。谈感受。 7、盲行 1212数数,数到1的站出来,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2号在外圈顺时针走,停。找一个对象,牵起他的手,做他的向导。 “盲人”谈感受;对拐棍是否满意;什么地方让你满意,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 8、夹乒乓球 3个盒子,每个盒子装着15个乒乓球。在对面的桌子上放着三个空盒子。组员排队,用筷子传递乒乓球,把球夹着传递到对面的空盒子里。全部传完后,又把对面的乒乓球夹着传递回来。第一个全部传完胜出。要求:不能用手托。 谈感受。 主题二、自我认识、自信心和团体凝聚力

哀伤辅导

讲课流程 1、自我介绍(专业学习) 2、社工工作经历及内容介绍 3、哀伤辅导理论讲解 4、案例分享(项目和个案) 5、互动交流 (1)问答(2)小组活动 哀伤辅导 一、认识哀伤 哀伤是一个人在面对丧失时的心身反应,对丧失的理解是理解创伤中的人的基础或前提。 正确认识哀伤允许哀伤尊重哀伤 1、哀伤及其过程不是疾病、不是心理出问题。 2、哀伤如同身体创伤一样,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一样,不可能回避,不可能不表达,也要有一个逐渐恢复功能的过程。 3、哀伤应对体现了生命、生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也发展起这种能力。

二、哀伤辅导目标 协助哀伤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哀伤,以健全地完成哀伤任务。 1、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情感 2、协助当事人克服失落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3、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坦然的重新将情感投注在新的关系里 4、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 三、哀伤辅导的理论支持 四、哀悼的过程 1、回避 逃避、不承认亲人去世的事实。 死去的是什么人——死者的社会角色 在什么地方死——医院、家中、工作场所或其他 在什么时间死——个体死亡的年龄或不同的历史时期 以什么样的方式死——病故、事故、自杀或老死(死因分析) 丧亲初期,丧亲者可能会有很多不理性的话,也有丧亲者会控制感受表现极为平静。其实这些夸张的自责,又或过分冷静的言行,都是个人情绪防卫机制的表现,希望借此来平衡自己内心的忧虑和震惊的感觉,我们不需要刻意判断这些表现是否正常,只要丧亲者行为没有失常伤害自己,只需陪在对方身边,聆听他的话语,给他空间表达伤痛就足够了。

2、接受丧失 接受亲人已经离去,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不扭曲、接受丧失不可逆转。 A 回忆并再现与逝者的关系,真实地回顾和回忆; 唤醒并重新体验各种感受。 B识别丧失导致的各种心理反应并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 丧礼告别阶段。当事人情绪不稳定,而偏偏此时亲人的后事需要处理,如丧礼安排等,我们可以通过协调单位内部资源,全程陪同、协助丧亲者圆满的完成丧礼,以有效减轻丧亲者的压力。 千万不要帮当事人做完所有决定,因为处理丧亲程序的经验,有助当事人接受“亲人已离世”的信息,如果全由他人代劳,反而让他更难接受事实。 3、经历哀痛 哀痛是必须的、哀痛是正常,接触、感受哀痛,亲人去世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伴随着悲伤、悔恨、遗憾、无助等情绪,经历这些痛苦是必然的,不否定自己的情绪。 丧礼办完后,当事人才会有更多时间面对内心感受,家中每件事物都时刻在提醒他已失去亲人,会有很多具体的生活不适应。尽量协助当事人适应丧亲后的生活。 4、重新适应 适应生活中的缺少、新的正面自我形象/意识、生活观、

社会工作者中级 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幻灯片1 第十四章医务社会工作 【大纲要求】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要点详解】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由于机构宗旨、服务场所和对象需要的不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可能是预防性的、发展性的或补救性的。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3.“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三、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 (一)健康的概念 1.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 幻灯片2 2.健康的内容及其关系 (1)内容 ①躯体(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能力。 (2)关系 ①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②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③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二)疾病的概念 1.疾病的定义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外界致病因素和体内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 2.对疾病相关问题的认识 (1)对疾病的理解 ①疾病的医学感知性 是指机体在生物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可用临床体检、化验等手段测出。 ②疾病的自我感知性 是指患病的个体对疾病状态的主观体验。 ③疾病的社会感知性

京师博仁在线心理第一季之叙事疗法

京师博仁在线心理第一季 叙事疗法 一.技术介绍 您是否因为沟通问题而困惑? 您想要挖掘对方的积极层面,但无法真正捕捉每一处优点的细节? 您是否因为孩子情绪问题而困惑? 您是否因为来访者的阻抗难以进展咨询工作? 您是否因为技术难以掌握而困惑? 您是否想要找到解决长期困扰自己问题的根源,激发个人潜能? 京师博仁?叙事疗法,助您成为照亮自己和他人人生路上的“明灯”! 叙事疗法是什么?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叙事疗法通过以下途径帮助人们解决困难? 1.帮助人们把自己的生活及与他人的关系从他们认为压榨生命的知识和故事中区分出来; 2.帮助他们挑战他们觉得受压抑的生活方式; 3.鼓励人们根据不同的和更倾向的关于个人自我的故事来重塑自己的生活。 二、在线心理总课程表 心理咨询师培训:360元心理网课学一年!不一样的心理培训心理课程!我们的理念: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幸福和快乐,我们坚信专业、实用、可信赖的理念,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让我们的每个心理产品更加务实、更具专业品质、内涵多元色彩,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在线心理咨询课程。想来一个吗? 京师博仁在线心理(第一季) ——用喝咖啡的价格学一年28+大师们的心理在线课程! 为普及专业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技能,京师博仁特发起在线心理(第一季),带你: 打破地域的疆界、体验社群式学习、联结线上线下的沟通。让你无需奔走于路途之中,即可找到志同道合之士,学习了解最专业、实用、性价比高的心理课程! 适用于:心理咨询师;心理老师;心理学爱好者;想要提升沟通、亲子关系、婚姻情感、减压等社会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2020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与答案

2020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前冲刺试卷一 (本卷含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小郑在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精神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重新就业。经医院转介,小郑进入一家机构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小郑属于()服务对象。 A.自愿 B.外展 C.非自愿 D.潜在 2.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后,社会工作者小李来到其居住的社区,向居委会了解其家庭和生活状况,并拟定了一份初次面谈提纲。小李的做法属于()。 A.接案准备 B.接案面谈 C.面谈安排 D.问题界定 3.74岁的老李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向社会工作者提起孙女小红正在上初中,学习成绩不好,希望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此案例中,小红属于()服务对象。 A.正式 B.潜在 C.非正式 D.现有 4.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增强了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动力。小赵的上述做法具有()作用。 A.启发性 B.治疗性

C.安抚性 D.肯定性 5.班主任马老师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小亮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流,于是将小亮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华姐。在与小亮接触后,华姐觉得小亮的问题还需要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为此,华姐向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请教如何准确评估小亮的问题与需要,这属于()方法。 A.调查 B.询问 C.观察 D.咨询 6.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特点而设计的。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 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 7.某儿童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能力,因此为社区内的小学生开设了美术、舞蹈、篮球、陶艺等课程,以发展各自的特长。当学生在某些课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社会工作者也予以接纳。上述服务理念依据的是()。 A.心理社会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我发展理论 D.认知行为理论 8.当儿童面临灾害、虐待和遗弃等紧急情况时,社会工作者应首先()。 A.排除危险,保障儿童人身安全 B.向有关儿童保护部门报告 C.提供辅导,减少儿童所受伤害 D.为儿童提供寄养照顾和庇护服务

哀伤辅导团辅方案

危机干预团辅方案 项目一:稳定化技术目的:稳定情绪时间:约5~10 分钟操作:教给几项稳定化技术,如:深呼吸,蝴蝶拍。以上几个稳定化技术可以在现场稳定学生的一些情绪,便于后面的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可以调节情绪的技术,回去后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可以及时运用。 项目二: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修改版目的:危机干预时间:约1 个小时 操作: (一)事实与思考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先简述一下自己的名字,说明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本次事件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事件发生后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二)反应与症状及教学保证阶段在这个阶段请每个学生讲一下知道这个事件后的当时以及后来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情绪,行为,躯体的反应。包括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事件发生至今,一直持续困扰自己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在这一阶段的陈述过程中,团体领导者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创伤后的正常反应见附录四)。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应对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可以参考的应对策略: 1、重新叙述与别人比较关注自己寻求社会支持找到意义转移注意力体育锻炼放松技术 项目三:告别仪式目的:从心理上和同学告别时间:约5 分钟 操作: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故去同学的祝福和想说的话,写好后,每个人把刚才写在纸上的话念出来告诉给故去的同学。并祝福他在天堂幸福。 附录一:呼吸训练方案 、介绍性信息1、向学生解释学习关注呼吸和学习如何深度呼吸能帮助放松和缓解焦虑。强调当我们感到焦虑或惊恐发作时,首先发生的事情就是呼吸变得浅而急促。 2、向学生解释,当人们开始深度呼吸时,某些人会感到眩晕—这是正常的反应。因此,不要尝试以站立的姿势做呼吸练习,直至他们熟练并对此感到舒服。 3、向学生解释是用腹部呼吸。 二、练习呼吸 1、以舒服的姿态坐着。 2、与学生一起做一下步骤: 1)如果学生感到闭眼更为舒服,就闭眼,如果某些人感到闭眼会有极大的焦虑,允许睁着眼 2)进行呼吸练习时,要尽量保持在“当下” ,即呼吸的即刻体验 3)要求学生通过鼻子呼吸,关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要求他们关注每次的呼和吸持续多长时间。做5~6 次呼吸 4)指示学生用腹部达到更深度的呼吸。这意味着看到腹部的上升和下降,这种呼吸与日常的呼吸不同。 5)要求学生想象,随着他每次吸入,气体涌入,填满了腹部和肺。气体先进入腹部,随后上升填满胸腔顶

历年考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三原则:就急难、托底线、可持续(新增加知识点)P195 二、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救助)(宏观和微观)1537.赵大爷年近七旬,生活在农村。几年前赵大爷的独子因交通意外身亡,老伴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目前赵大爷无亲无故,以拾荒为生。社会工作者老宋计划协助赵大爷申请救助。 下列救助类别中,最能帮助赵大爷解决生活困难的是()。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供养 C. 就业救助 D. 临时救助 1439.在街道办事处和工商部门的支持下,某社会服务组织在临街的公共场地上搭建起一些小商品摊位,计划供社区贫困家庭低价租用。在向居民代表征集摊位租用意见时,大家看法不一。下列对贫困家庭进行救助的意见中,最符合社会工作理念的是()。 A. “既然是贫困家庭,就把租金全免了” B. “为申请到摊位的家庭提供创业培训” C?“小买卖不挣钱,还不如让贫困家庭领低保” D. “将公共场地进行商业出租,租金直接发给贫困家庭” 1436.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的低保人员开展求职技培训,组织他们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并为他们争取一些工作机会。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低保人员因长期失业而被边缘化 B. 增加社区居民对低保人员的接纳与认同 C?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回报社区 D.运用低保人员提供的志服务满足社区需要 1137. 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下列问题中,属于基本生活救助范围的是()。 A、儿童的教育问题B家庭的住房问题 C. 五保户的供养问题D农民的就医问题 1039、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内容是() A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B 挖掘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C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D 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337.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今年社会救助的服务主题是“社区反贫困能力建设” 下列最符合该主题的做法是()。 A. 协助救助对象成立合作社,培育社区领袖 B. 联系各类服务组织,为救助对象提供更多的服务 C. 帮助救助对象拓展社会交往,修复或建立各类社会关系 D. 将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与需求反映给相关社会救助部门 1040、某社会工作者鼓励救助对象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在

心理教育团体辅导课教案:我们不怕挫折

心理教育团体辅导课教案 ——我们不怕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⑵体会感受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 困苦,成为具有健康性格的人; ⑵引导学生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勇于挑战困难,从而 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和技巧,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 课前准备:纸条(贴贴纸)、气球、笔、头饰、课件。 教学对象:五(1)班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 游戏:进化论 1、师开场白:“小朋友们,今天英子姐姐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鸡蛋成长为美丽的凤凰。”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师:请看游戏方法。全体小朋友先蹲下作为鸡蛋,然后相互找朋友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赢者进化为小鸡,然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鸡的朋友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大鸡,然后再找同是大鸡的朋友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以此类推。游戏现在开始。 3、全班开始游戏活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身份戴上相应的头饰。 4、师采访成功进化为“凤凰”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预设:生1:我很开心;生2:我很顺利,我很高兴。) 5、师分别采访还是“鸡蛋”、“小鸡”“大鸡”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预设:生1:我不开心,因为我一开始就失败了;生2:我有一点失望,眼看就成功,却在最后一步失败。) 6、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小朋友进化成功,有的小朋友进化失败。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幸运,也有不幸,有顺境,也有逆境。这些失败,这些不幸,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 二、主题活动,认识挫折 1、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请看小明、小刚、小红三人遇到挫折后的表现。

哀伤辅导案例

哀伤辅导个案研究 哀伤辅导一般是针对当事人在生活经历中受到外来打击导致的创伤而进行辅导,其受创伤的程度因人而异。但是,创伤如果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严重的话会造成心理疾患,它将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的生活和交际等方面。本个案属于意外死亡带来的创伤,重在探讨和研究当事人在面临创伤时的种种表现,尽可能多地找出当事人的症结之所在,以帮助和辅导当事人直至其康复。 一、案例介绍 案例: 阿强25岁,妻子刚满22岁,他们刚结婚半年。夫妻郎才女貌,又门当户对,恩爱有加。有一天,夫妻骑摩托车外出游玩,由阿强驾驶,在一转弯处车子失控撞向路边的石墩,阿强受轻伤,妻子却当场死亡,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死了。事故发生后,阿强伤痛不已,而且女方亲属对阿强奇迹般生还表示不解,这加重了阿强的痛苦,他巴不得能够死去可以继续与妻子为偶。顺便一提的是,阿强夫妇都是基督徒,但信主时间只有两三年。 二、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的案例可以分析如下: 1、阿强和死者是夫妻关系,且新婚不久,双方十分恩爱,年龄都比较浅。创伤的大小与二人相处时 间的长短和密切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本案例中的阿强和死者虽然是新婚不久,但是他们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恩爱有加。从死亡时的年龄和恩爱的程度可以看出,意外死亡给遗属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 2、死者是意外死亡,瞬间而发,属于突发性的。遗属阿强则为男性。在其妻死亡后,他可能会压抑 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当然,这要视个人的情况而看,从阿强有死去与妻子为偶的描述来看,遗属的自身调节机能不是很好,处理突发性事件的适应能力较弱。 3、死者的亲属对阿强的生还表示不解,这将加重遗属的负罪感。原本在妻子死亡时,阿强就有内疚 感,认为这可能是自己间接造成的,此时亲属的不解无疑是雪上加霜。阿强感觉生不如死,严重的话可能会造形成自闭、自残或自杀等不良想法。 4、阿强和死者均信仰基督教,信主的时间不算长。 二、辅导的方法 个案中的悲剧是突发性的,阿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震惊,然后才是悲痛。如果没有

哀伤辅导的理念与方法

哀伤辅导的理念与方法 一、可能造成创伤的压力源 1)天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台风等 2)传染病流行:如SARS、禽流感等 3)重大意外伤害事件:如空难、车祸、火灾、性侵害等 4)重大失落事件:如失去亲人、失恋、父母失业、离婚或家庭暴力等 二、事件当事人可能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或伤害失落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可能会在未来数周内产生以下一些身心反应,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所有这些身心反应都是正常的,是正常人对于非正常境况的正常反应。 1)恐惧和担心:很担心灾难会再次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2)无助:觉得自己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3)悲伤: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难过、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人则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4)内疚: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 5)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6)强迫性重复回忆: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灾难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恐惧、悲伤的画面。 7)失望和思念:不断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感到失望;一种爱的失落感;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心如针扎般的感受。 8)过度反应:对与灾难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做噩梦,易从噩梦中惊醒。 9)身体症状:如易疲倦、发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子宫痉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眩晕、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 三、事件当事人如何调适自己的哀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哀伤辅导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哀伤辅导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姓名:叶绿 身份证号: 510622************ 所在省市:四川省泸州市 所在单位: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一例哀伤辅导的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叶绿 摘要:本文以1例高一学生父亲去世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为个案,分析了丧失带来的哀伤反应,探讨了来访者现实面临的生存问题以及如何走出困境,重新适应。结合个案,从精神动力学理论角度解释,并采用哀伤辅导技术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关键词:丧失哀伤焦虑 1 案例简述 1.1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者男,17岁,汉族,身高1.65米,体重52公斤。高中一年级学生,父亲去世后,悲伤、内疚,担心自己读书期间母亲身体出现问题,徘徊在退学与继续读书之间。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欠佳。 1.2 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在广东,父母是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出生时父亲40岁,母亲38岁,出生及发育正常。出生后随父母在广东生活,小学二年级时随母亲回四川老家,父亲留在广东打工,过年才回家。父亲在厂里做电工,母亲为家庭主妇,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父亲,家庭经济条件欠佳。7岁入学,父母和老师经常强调读书是一条捷径,能让以后生活地更好,因此来访者读书非常用功,小学时成绩基本上都排在前面,还经常考第一名。小学四、五年级时,得知在自己出生之前,父母还曾有过两个儿子。大儿子十多岁的时候在河边洗衣服被淹死了;二儿子出生的第二天被搞计划生育的人抱走了,至今杳无音讯,母亲因此被气疯两年。来访者感到父母命苦,觉得让父母以后过好,自己也就活得有意义了。小升初,考进当地最好的初中,成绩一直往上升,最好一次考到年级第7名。初二暑假,去广东,看到年老的父亲工作非常劳累、幸苦,特别心酸,常一个人偷偷哭泣。劝父亲

哀伤主题团体辅导方案实例

哀伤主题团体辅导方案实例 近日对某团体实施开展了哀伤辅导,多渠道反馈效果不错,今把原设计方案拿出来,虽然本方案在实际实施中进行了许多调整与变通,但总可以供需要者参考。 辅导背景: 某企业一位实习员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遭遇不测,给其他实习员工(在此称作同学们)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使这些同学尽快走出心理哀伤,摆脱心理阴影,把精力正常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开展此次团体辅导活动。 辅导目标: 1.宣泄释放恐惧紧张之情并合理处理这些情绪; 2.通过宣泄与祝福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解压力重拾希望。 3.在这一经历中学会珍惜生命,收获心理成长。 辅导地点:企业小会议室 辅导老师:张付山为主,实习指导老师协助。 辅导对象:在该企业实习的约10名学生。 辅导准备:纸巾、气球,纸笔,打火机,联系确定焚烧纸张的场所与器具。 设计时长:120分钟 辅导过程: 开场白: 近日我们有一位同学在一次事故中遭遇不测,也给大家心理上带来了一定影响,今天我们开展一个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大家自然地渡过心理哀伤期,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团体辅导的基本要求:参与、分享、尊重。 辅导活动一:自我介绍——我和他: 每人自我介绍,基本内容为:我叫,我是他的。(二人的关系,可以 是多重,但直接的、亲密的关系必须不能忽略) 辅导活动二:心有余悸

1.主持人与实习指导老师首先开放分享各自的感受,并接受大家的安慰支 持。 2.每人依次叙述从得到这一噩耗以来的对自己的心理影响(情绪反应)。 3.引领大家对每一位发言者给予握手、拍肩、拥抱等动作身体安慰支持。 主题活动三:情绪爆破 分给每人一只气球,使劲吹气直到吹爆。主持人提醒要把积压在身体中的恐惧紧张烦恼郁闷都吹出去。 主题活动四:我的心声 1.人际的三种基本感情:谢谢你、对不起、祝福你。大声说出来并配合动作表达。 2、我的心声:基于上述感情,每人在纸上写下(含画出)要对他说的话。 3、分享心声。 4、传递心声。把纸集体烧掉,默默祝福。 主题活动五:虚拟反馈 设想已在天堂的他,收到大家的心声会有何感想,对于大家今后的人生道路,他会有怎样发自肺腑的忠告与建议。 主题活动六:风雨变奏曲 1.肢体活动。 2、简单引导:人生难免有风雨,但风雨过后即是阳光彩虹,我们不否认、 不惧怕、不逃避困难和意外,但我们也要相信希望、相信明天、相信未来。 主题活动七:放飞希望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 得及。经历这一事件,你对自己对同学有什么心里话要说,每人发一张纸,请写下来(含画出)。 2、相互传看,可以给出点评与反馈。 3、纸张重新传回到本人手中,折叠成纸飞机。主持人引导:纸飞机承载了 我们对生命及生活的渴望,承载了师生亲友对我们的爱与嘱托,代表了我们的人生祈盼与希望。 4、放飞希望:一起放飞纸飞机,可捡拾起来重复放飞。 主题活动八:互动问答 自由提问环节,现场回答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辅导。

上海出现首个哀伤辅导机构

上海出现首个哀伤辅导 机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发帖人:天上向上?发帖时间:2006-12-25 上海出现首个哀伤辅导机构为丧子父母疗伤当星星划过天际的时候,意味着又有一个人离开了人世。昨天上午10点,潘女士哭着与年仅19岁的儿子小安(化名)作最后的道别,“大家不要回头,否则孩子会不安心的。” 与此同时,另一位父亲孙定康也在看着孩子入土。每年冬至,陪伴他们走过痛苦时刻的不光有自己的亲朋,还有“星星港”里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们。据悉,“星星港”是国内首个从事哀伤辅导的非营利性组织,去年正式成立。“星星港”专职人员费嘉告诉记者,今年冬至,除了福寿园,成员们又来到滨海、松鹤等墓园,为更多失去孩子的家长带去了抚慰。本报记者范彦萍【现场】“它对我们的帮助相当大” 福寿园。温馨园墓地摆放着一个个盛满白菊花的花篮,落款是“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在一个孩子的铜像前,姚先生在为儿子的墓地暖坑,潘女士红着眼默不作声。星星港的核心成员张逸等人走上前握了握她的手,点火、上香。“世界上最倒霉的事居然发生在我们头上了。”潘女士的丈夫姚先生嗫嚅着连说了两遍。当儿子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后,姚先生整整三天没有合眼。夫妻俩决定对儿子隐瞒病情,而已化疗十几次的小安早已心知肚明。今年3月11日是奶奶生日,小安的眼睛已半瞎了,他拄着拐杖自个跑去为奶奶买蛋糕。在回忆孩子的往事时,潘女士痛哭流涕地说,“我不能说了,我快不行了。” 中年丧子的姚先生说,“这件事,我和亲戚朋友很少说起,这种痛最痛莫过于父亲,他人顶多只能劝慰一下。你想想,他们怎么可能和你感同身受呢”姚先生对记者说,“生活了近20年的唯一的孩子,一下子就离开了,这种痛苦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这种心灵上的创伤是没法弥补的。”不久,经同样失去孩子的老同学老谭介绍,姚先生加入了“星星港”。老谭的孩子去世后,妻子成天往墓地跑,过年也在墓地,平时不愿听到鞭炮声,不想看到别的家庭团聚,不吃不喝卧床了好些天,但在加入“星星港”后,渐渐地又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姚先生说,要不是“星星港”,他们可能到现在都无法自拔。如今,他们也会主动倾听新成员的遭遇。“当别人向我哭诉的时候,我就客观冷静地劝解对方。”当天,另一位落葬的孩子是1983年出生的孙安中,小孙是特警,在车祸中丧身。看着落葬工在忙活,父亲孙定康两腮不停地抽搐,抽烟的手抖个不停。当记者表示要采访他时,他顿了顿答应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