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2级及3级等保要求

机房2级及3级等保要求

机房2级及3级等保要求
机房2级及3级等保要求

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一、技术要求

二、管理要求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1.1 技术要求 (4) 1.1.1 物理安全 (4)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4)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4)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4) 1.1.1.4 防雷击(G3) (4) 1.1.1.5 防火(G3) (4) 1.1.1.6 防水和防潮(G3) (5) 1.1.2 结构安全(G3) (5) 1.1.2.2 访问控制(G3) (5) 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5) 1.1.2.5 入侵防范(G3) (5) 1.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6) 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6) 1.1.3 主机安全 (6) 1.1.3.1 身份鉴别(S3) (6) 1.1.3.2 访问控制(S3) (6) 1.1.3.3 安全审计(G3) (6) 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7) 1.1.4 应用安全 (7) 1.1.4.1 身份鉴别(S3) (7) 1.1.4.2 访问控制(S3) (7) 1.1.4.5 通信完整性(S3) (7) 1.1.4.6 通信保密性(S3) (7)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8) 1.1.5.1 数据完整性(S3) (8) 1.1.5.2 数据保密性(S3) (8) 1.1.5.3 备份和恢复(A3) (8) 1.2 管理要求 (9) 1.2.1 安全管理制度 (9) 1.2.1.1 管理制度(G3) (9) 1.2.1.2 制定和发布(G3) (9) 1.2.2.2 人员配备(G3) (9) 1.2.2.3 授权和审批(G3) (9) 1.2.2.4 沟通和合作(G3) (9) 1.2.2.5 审核和检查(G3) (10) 1.2.3 人员安全管理 (10) 1.2.3.1 人员录用(G3) (10) 1.2.3.2 人员离岗(G3) (10) 1.2.3.3 人员考核(G3) (10) 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 (10) 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 (11) 1.2.4 系统建设管理 (11) 1.2.4.1 系统定级(G3) (11) 1.2.4.2 安全方案设计(G3) (11) 1.2.4.3 产品采购和使用(G3) (11)

安全等级保护2级和3级等保要求-蓝色为区别2.

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二级等保三级等保 物理 安全 物理 位置 的选 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 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 等能力的建筑内。 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 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 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3)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 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 发生火灾、水灾、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 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 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 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 范围。 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 控其活动范围; 3)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 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 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度区域; 4)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 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 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 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 易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 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 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 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 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 窃和破坏行为。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 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 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 地下或管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 案室中; 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 受到监控和内容加密; 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 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 为;

二级等保机房建设项目

5.1 概述 非常感谢xx能够给我们这次机会,使我们有幸为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项目提供设计说明。我们将通过业界最佳性能的多厂家产品,设计经过实践验证的、高性能的机房解决方案。 经过对据等保机房建设要求的深刻理解,本次机房建设遵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要求和规范进行详细设计,本方案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的特点和风貌。 5.2 机房设计原则 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业务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xx 安全等保机房改造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xx安全网站的业务要求,兼顾未来的业务要求,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上升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的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的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

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和扩展性 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项目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办公化质量的功能。 标准化 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系统的结构设计,基于国标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设、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的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机房改造,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管理性 由于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xx安全等保机房改造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在这份项目设计说明中,我们希望与xx安全网站项目部多多交流,利用我们对机房改造的实施经验和观点,以便在短期内完成机房改造的建设工作。我们的设计原则是着重于高扩充性,高可靠性。 5.3机房功能区划分 依据与客户沟通的结果,结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建设不同功能区实现物理隔离的要求,本次机房规划功能区如下: 机房总面积XX平方米,划分成2个功能区:网络机房区和动力控制区。 1、网络机房区面积约XXm2,用于摆放网络服务器机柜、及计算机网络设备 等。 2、动力控制区面积XX m2,,用于摆放电源配电柜、UPS机头、空调等设备。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访问控制(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雷击(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水和防潮(G3)......................................................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构安全(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侵防范(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恶意代码防范(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设备防护(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身份鉴别(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审计(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剩余信息保护(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身份鉴别(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完整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保密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抵赖(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容错(A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控制(A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完整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房等级与等保

2.机房建设标准 电子信息机房 GB50174-2008标准 机房各技术参数标准表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B 级 C 级 A 级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 23 ℃±1℃18~28 °C 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 45%~ 55%35~75%不得结露(开机时) 主机房温度(停 5℃~35 ℃ 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 40%~ 70%20%~ 80%(停机时) 主机房和辅助区 温度变化率(开、<5 ℃/h< 10℃/h 停机时) 辅助区温度、相 18~28 °C、35~75%不得结露 对湿度(开机时) 辅助区温度、相 5~35 °C、 20~80% 对湿度(停机时) 不间断电源系统 15~25 °C 电池室温度 每升空气中 应满足电子 每升空气中大 含尘浓度(静态大于 0.5 μm 的尘 于 0.5 μm 的尘粒数信息设备的下测试)粒数应少于 应少于 18000粒要求 18000 粒 建筑与结构 主机房活荷载标 根据机柜的 8~ 108~10摆放密度确8~10 准值( kN/m2 ) 定荷载值

主机房吊挂荷载 1.2 1.2 1.2—( kN/m2 ) 不间断电源系统 室活荷载标准值8~108~ 108~10—(kN/m2 ) 可根据根据 电池室活荷载标 161616电池待机时 准值( kN/m2 )间调整荷载 标准 钢瓶间活荷载标 888—准值( kN/m2 ) 主机房外墙设采 不宜设置窗户不宜设置窗户——光窗 防静电活动地板不宜小于不宜小于作为空调静 高度400mm400mm压箱时防静电活动地板不宜小于不宜小于仅作为电缆高度250mm250mm布线使用时屋面的防水等级ⅠⅠⅡ— 空气调节 主机房和辅 助区设置空应可— 气调节系统 不间断电源 系统电池室 宜可—设置空调降 温系统 主机房保持 应可—正压 机房专用空 N+X 冗余 (X=1~N+1 冗余 N)主机房中每个区域主机房中每N— 调 冗余X台个区域冗余 X 台 主机房设置不应不宜允许、但不建议—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1.1 技术要求4 欧阳歌谷(2021.02.01) 1.1.1 物理平安4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4 1.1.1.2 物理拜访控制(G3)4 1.1.1.3 防偷盗和防破坏(G3)5 1.1.1.4 防雷击(G3)5 1.1.1.5 防火(G3)5 1.1.1.6 防水和防潮(G3)6 1.1.2 结构平安(G3)6 1.1. 2.2 拜访控制(G3)7 1.1. 2.4 鸿沟完整性检查(S3)7 1.1. 2.5 入侵防备(G3)7 1.1. 2.6 歹意代码防备(G3)8 1.1. 2.7 网络设备防护(G3)8 1.1.3 主机平安8 1.1.3.1 身份鉴别(S3)8 1.1.3.2 拜访控制(S3)9 1.1.3.3 平安审计(G3)9 1.1.3.4 剩余信息呵护(S3)10 1.1.4 应用平安10

1.1.4.1 身份鉴别(S3)10 1.1.4.2 拜访控制(S3)11 1.1.4.5 通信完整性(S3)11 1.1.4.6 通信保密性(S3)12 1.1.4.7 抗承认(G3)12 1.1.4.8 软件容错(A3)12 1.1.4.9 资源控制(A3)12 1.1.5 数据平安及备份恢复13 1.1.5.1 数据完整性(S3)13 1.1.5.2 数据保密性(S3)13 1.1.5.3 备份和恢复(A3)14 1.2 管理要求14 1.2.1 平安管理制度14 1.2.1.1 管理制度(G3)14 1.2.1.2 制定和宣布(G3)15 1.2.2.2 人员配备(G3)15 1.2.2.3 授权和审批(G3)15 1.2.2.4 沟通和合作(G3)16 1.2.2.5 审核和检查(G3)16 1.2.3 人员平安管理17 1.2.3.1 人员录用(G3)17 1.2.3.2 人员离岗(G3)17

医院机房改造及等保

中心医院机房改造及等保 招标方案 1、现有机房整体概述 中心医院,现有数据中心,建筑面积64平米,其中玻璃隔断内,32平米,作为设备机房,其余32平米,目前为仓库。设备机房内,有家用柜式空调1台、挂式空调1台、UPS电池柜2个、设备机柜3个、配线柜1个。 目前数据中心平面布局图: 2、机房改造方案 针对医院实际情况,结合《河南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标准》,根据评审内容,进行逐项改造。 2.1 机房面积要求及分区要求 评审标准: “机房面积(床位<500张,面积>=60m2;床位<1000张,面积>=80m2;床位<2000张,面积>=100m2;床位>=2000张,面积>=140m2),编制床位与机房实际面

积相符(3分)” “分区合理:至少具备设备间、电池间、维修间、办公区(3分)” 调整后的机房平面图: 情况目前机房玻璃隔断外侧房间内的货物,在此处新增模块化机房,1个控制柜,4个设备柜,其中控制柜内含:精密行间空调、UPS、电池、配电、监控。模块化机房建设完成后,将玻璃隔断内,现有设备机柜内的设备,搬迁至新建成的设备柜内,玻璃隔断内的机柜腾空,原有电池及UPS弃用,拆除电池线,保留电池,将玻璃隔断内,作为电池间。 此次调整后机房面积概述: 2.2 防静电地板、防雷接地 评审标准: “具有防静电地板(2分)、具有防雷接地设施(2分)” 考虑原有机房防静电地板老旧,已有部分损坏,且属于旧式包边地板,美观度不好,故整个机房,全部新铺防静电地板。 地板下方做静电泄流网、防雷等电位铜排。

2.3 防生物侵害 评审标准: “防生物侵害设施:具有入口防护、电源和信号线的线路防护等措施(2分)” 窗户、孔洞封堵:将机房现有窗户、孔洞,按照机房建设标准化要求,进行封堵,防止有害生物进入。 入口防护:入口加生物防护装置。 电源和信号线的线路防护,机房内部,对现有电源线、光纤、网线、信号线,增加波纹管、缠绕管,以达到防生物侵害的目的。 2.4 气体灭火设施 评审标准: “机房具有气体灭火设施(2分)” 机房体积:252立方米,使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配备报警主机、灭火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声光报警器、联网卡、泄压装置。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1.1 技术要求 (3) 1.1.1 物理安全 (3)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3)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3)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3) 1.1.1.4 防雷击(G3) (4) 1.1.1.5 防火(G3) (4) 1.1.1.6 防水和防潮(G3) (4) 1.1.2 结构安全(G3) (4) 1.1.2.2 访问控制(G3) (5) 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5) 1.1.2.5 入侵防(G3) (5) 1.1.2.6 恶意代码防(G3) (5) 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6) 1.1.3 主机安全 (6) 1.1.3.1 身份鉴别(S3) (6) 1.1.3.2 访问控制(S3) (6) 1.1.3.3 安全审计(G3) (7) 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7) 1.1.4 应用安全 (8) 1.1.4.1 身份鉴别(S3) (8) 1.1.4.2 访问控制(S3) (8) 1.1.4.5 通信完整性(S3) (8) 1.1.4.6 通信性(S3) (8) 1.1.4.7 抗抵赖(G3) (9) 1.1.4.8 软件容错(A3) (9) 1.1.4.9 资源控制(A3) (9)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9) 1.1.5.1 数据完整性(S3) (9) 1.1.5.2 数据性(S3) (10) 1.1.5.3 备份和恢复(A3) (10) 1.2 管理要求 (10) 1.2.1 安全管理制度 (10) 1.2.1.1 管理制度(G3) (10) 1.2.1.2 制定和发布(G3) (11) 1.2.2.2 人员配备(G3) (11) 1.2.2.3 授权和审批(G3) (11) 1.2.2.4 沟通和合作(G3) (11) 1.2.2.5 审核和检查(G3) (12) 1.2.3 人员安全管理 (12) 1.2.3.1 人员录用(G3) (12) 1.2.3.2 人员离岗(G3) (12) 1.2.3.3 人员考核(G3) (13) 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 (13) 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 (13) 1.2.4 系统建设管理 (13)

等级保护机房构建

等级保护机房构建 本文针对目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介绍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房建设内容,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规范,从物理位置、网络平台搭建、技术安全策略等一一落实,为等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等级保护是我国的信息安全基本国策,强制执行,是信息安全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同时,也是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必须了解掌握的知识领域。 1.概述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嵌入到各行各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针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攻击持续上升,网络违法犯罪日益猖獗,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2004年,公安部等四部委会签了《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即: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和专控保护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对保障网络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做出了明确要求,网络安全上规定实行等级保护制度。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基本策略,强制执行。 2.等保机房规划 2.1 建设目标 为贯彻落实等级保护制度,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汕头联通在上级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依托网络资源与技术能力,规划建设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标准的安全机房,为粤东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网站托管服务。 2.2 主要设计依据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2.3 机房选址 汕头联通等保机房选址高新区杰思信息大厦二楼IDC机房。该机房有较强的防震、防风和防雨能力,隔壁以及上层无用水设备。机房配备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铺设防静电架空地板,配置艾默生等机房专用空调5台,具备2路市电及柴油发电机。同时,杰思机房配套了电子门禁系统,24小时值守,执行严格的通信局房管理制度。 杰思IDC机房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三级系统对于物理安全建设的各项要求。 2.4 机房建设方案 依据“分期建设,按需扩展”原则,汕头联通“等保云平台”一期建设配置3个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网络安全设备和服务器,后期按技术进展与市场需求逐级扩充业务机柜。 1号机柜:网络机柜,主要承载“等保云平台”专用网络核心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 2号机柜:服务器机柜,主要承载“等保云平台”核心业务域服务器。 3号机柜:服务器机柜,主要承载“等保云平台”托管服务域1台中转服务器、安全托管服务器及云安全主机业务。 3.方案实施 3.1 网络构建 “等保云平台”设计为全千兆专用网络,网络结构由2台核心路由器(1主1备)、2台防火墙(1主1备)、2台三层交换机(1主1备)、1台入侵检测设备、2台汇聚交换机构成,承载汕头联通等保机房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 该专用网络采用核心层冗余结构,在核心层设备全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实现数据均衡,提高冗余设备可用性。核心层任意单一网络设备离线均不影响网络正常通讯,确保专用网络高可靠性。 网络结构: 图1 “等保云平台”网络拓扑图 3.2 网络安全建设 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络安全建设需满足基本要求:结构安全、边界完整性、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及恶意代码防范。 汕头联通“等保云平台”专用网络划分不同的子网、网段,建立安全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访问控制及防火墙等技术隔离手段,以重要次序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拥堵时优先保护重要信息系统,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专用网络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连接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有效阻断;对内部用户私自连接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有效阻断,满足边界完整性要求。 网络边界部署防火墙、访问控制设备,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对应用层

新机房建设等保要求.doc

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二级等保三级等保 物理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安全 物理 等能力的建筑内。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位置 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的选 3)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择 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 发生火灾、水灾、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物理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访问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控制并登记在案;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控其活动范围; 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3)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 范围。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 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度区域; 4)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 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 防盗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 窃和理受限的范围内;内; 防破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 坏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易除去的标记;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地下或管道中等; 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 道中等;案室中;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受到监控和内容加密;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 窃和破坏行为。为; 7)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防雷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击置;2)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类)

技术测评要求 (S3A3G3)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序号 物理 1. 位置 的选 2. 择 3. 物理 4.物理访问 安全控制 5. 6. 7. 防盗 窃和8. 防破 坏 9. 测评内容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 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G2)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 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G3)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 录进入的人员。( G2)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 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G2)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 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 安装等过渡区域。( G3)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 记录进入的人员。( G3)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G2)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 不易除去的标记。( G2)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 管道中。( G2) 符合情况 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Y N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 机房场地设计/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 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 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 录。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 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 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 验收报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防雷 击 防火 防水 和防 潮 序号测评内容 10.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 G2) 11.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 G3) 12.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G3) 13.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G2) 14.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G3) 15.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G2)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 16. 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G3)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 17. 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G3)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 18. 其他设备隔离开。( G3)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19. (G2)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 20. 壁渗透。( G2)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 21. 的转移与渗透。( G2) 22.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 符合情况 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Y N 告。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机房设施(避雷装置,交流电源地 线),建筑防雷设计 /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 机房设施,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机 房防火设计 / 验收文档,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设计/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机房设施(上下水装置,除湿装置), 建筑防水和防潮设计 / 验收文 档。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之欧阳家百创编

1.1 技术要求4 欧阳家百(2021.03.07) 1.1.1 物理平安4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4 1.1.1.2 物理拜访控制(G3)4 1.1.1.3 防偷盗和防破坏(G3)5 1.1.1.4 防雷击(G3)5 1.1.1.5 防火(G3)5 1.1.1.6 防水和防潮(G3)6 1.1.2 结构平安(G3)6 1.1. 2.2 拜访控制(G3)6 1.1. 2.4 鸿沟完整性检查(S3)7 1.1. 2.5 入侵防备(G3)7 1.1. 2.6 歹意代码防备(G3)7 1.1. 2.7 网络设备防护(G3)8 1.1.3 主机平安8 1.1.3.1 身份鉴别(S3)8 1.1.3.2 拜访控制(S3)9 1.1.3.3 平安审计(G3)9 1.1.3.4 剩余信息呵护(S3)10 1.1.4 应用平安10 1.1.4.1 身份鉴别(S3)10

1.1.4.2 拜访控制(S3)11 1.1.4.5 通信完整性(S3)11 1.1.4.6 通信保密性(S3)11 1.1.4.7 抗承认(G3)11 1.1.4.8 软件容错(A3)12 1.1.4.9 资源控制(A3)12 1.1.5 数据平安及备份恢复13 1.1.5.1 数据完整性(S3)13 1.1.5.2 数据保密性(S3)13 1.1.5.3 备份和恢复(A3)13 1.2 管理要求14 1.2.1 平安管理制度14 1.2.1.1 管理制度(G3)14 1.2.1.2 制定和宣布(G3)14 1.2.2.2 人员配备(G3)14 1.2.2.3 授权和审批(G3)15 1.2.2.4 沟通和合作(G3)15 1.2.2.5 审核和检查(G3)16 1.2.3 人员平安管理16 1.2.3.1 人员录用(G3)16 1.2.3.2 人员离岗(G3)17 1.2.3.3 人员考核(G3)17 1.2.3.4 平安意识教育和培训(G3)17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类)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

技术测评要求(S3A3G3) 等级保护二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序 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符合情 况 Y N 物理安全物 理 位 置 的 选 择 1.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 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 的建筑内。 (G2 访谈,检查。 物理房场地公场人验 机房场地设计/验2.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 的高层或地下室, 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 壁。(G3 物 3.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物理安全检查人,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测评内容 理访问控制 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 入的人员。(G2)需进入 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 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 其活动范围。(G2)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 5.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 物理隔离装置,在 结果记录 符合情 况 Y N 测评方法

等级保护二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序 号 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符合情 况 Y N 重要区域前设置父付或安装 等过渡区域。(G3 6.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G3 防盗窃和7.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 内。(G2 。 人 ^ 房 制 * 杳 盲 鸽 报 检 人 甲 ‘ 谈 文 访 8.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 定,并设置明显的

等级保护二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序 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符合情 况 Y N 防破坏 不易除去的标记。(G2)施的安报测试 /验9.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 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 中。(G2) 10.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 介质库或档案室中。(G2) 11.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 房防盗报警系统。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访问控制(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雷击(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水和防潮(G3)......................................................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构安全(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入侵防范(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恶意代码防范(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设备防护(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身份鉴别(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审计(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剩余信息保护(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身份鉴别(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通信完整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保密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抵赖(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容错(A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控制(A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完整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保密性(S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备份和恢复(A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管理制度(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和发布(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配备(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授权和审批(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沟通和合作(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核和检查(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安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录用(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离岗(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考核(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建设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保测评2级和3级和4级

1.第二级安全要求 1.1 安全通要求 1.1.1 安全物理环境 1.1.1.1 物理位置 a)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1.1.1.2 物理访问控制 机房出入口应该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机房出入口应设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重要区域应配置第二道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 a)应将主要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 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c)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1.1.1.4 防雷击 a)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b)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例如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护装置等。 1.1.1.5 防火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1.1.1.6 防水和防潮 a)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b)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和渗透。 c)应安装对水敏感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 防静电 a)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b)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戴静电手环等。

1.1.1.8 温湿度控制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 1.1.1.9 电力供应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c)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线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d)应提供应急供电设施 1.1.1.10 电磁保护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相互干扰。 b)应对关键设备或关键区域实施电磁屏蔽 1.1.2 安全通信网络 1.1. 2.1 网络架构 本项基本要求: a)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 b)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c)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d)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e)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f)应按照业务服务的重要程度分配带宽,优先保障重要业务。 1.1. 2.2 通信传输 a)应采用校验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b)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种中数据的保密性。 c) 应在通信前基千密码技术对通信的双方进行验证或认证; d) 应基于硬件密码模块对重要通信过程进行密码运算和密钥管理。 1.1. 2.3 可信验证 可基于可信根对通信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通信应用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并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记录送到安全管理中心。 可基于可信根对通信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通信应用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应用程序的关键执行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报警,并将验证结果形成审计记录送到安全管理中心。 可基于可信根对通信设备的系统引导程序、系统程序、重要配置参数和通信应用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并在应用程序的所有执行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在检测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坏后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